不可不知職場叢林法則:「婦人之仁」要不得


在職場,誰是最後的贏家,誰哭或誰笑,不到最後關頭,沒有定調。記得多充實自我,再懂一點點複雜的人際關係訣竅,保證你最後一定成功地笑。(本報內容摘錄自《不可不知的職場叢林法則》一書,大都會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不可不知的職場叢林法則    
 
 
「婦人之仁」要不得


有一則這樣的寓言:
一匹狼跑到牧羊人的農場,想撲殺一隻小羊來吃。牧羊人的獵犬追了過來,這隻獵犬非常高大兇猛,狼見打不過也跑不掉,便趴在地上流著眼淚哀求,發誓牠再也不會來打這些羊的主意。獵犬聽了牠的話語,看了牠的眼淚,非常感動與不忍,便放了這匹狼。想不到這匹狼在獵犬回轉身的時候,縱身咬住了獵犬的脖子!幸虧主人及時趕來,才救了獵犬一命,但獵犬也流了很多血,牠傷心地說:「我不應該因狼的謊話而感動的!」


婦人的特色之一是心特別柔軟,她們容易感動,意志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而動搖。這種特色在有孩子的婦女身上尤其明顯,因為她們全身的血液流著一種母性的愛,當孩子犯錯流著眼淚時,婦女都會抱著他,原諒他。這種愛有時顯得很沒原則,很不理性,甚至沒有是非!古人便將有這種特性的愛稱之為「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有時可以發揮很大的感化力量,但在這個社會,「婦人之仁」有時反而會成一個人生存時的負擔,甚至是致命傷!就像前面那則寓言所敍述的,獵犬就是因為「婦人之仁」而差點丟了小命!


當一個人有婦人之仁時,容易產生下列危險:「婦人之仁」因為容易動搖意志與理性,因此常在放棄自己立場之後,傷害了自己。例如不懷好意的借貸者,你在他的哀求之後借給他錢,結果卻一毛錢也要不回來!


一個人的惡行因為你的「婦人之仁」而獲得了寬容,但有時你的「婦人之仁」不但沒有感動他,反而讓他有另外的機會再次犯下惡行,對別人造成傷害。你的「婦人之仁」會成為你的弱點,成為人人想利用的目標。在眼淚、溫情、請求、孩子似的無辜與可憐之下,你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你的「婦人之仁」會弄得你對周圍的人和事的是非不分,你的「仁」反而成為人際上、前途上的負擔。因此,「婦人之仁」並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天生有柔軟之心的人怎麼辦?難道註定在這個社會裡做個被剝削、被淩辱者嗎?這種人應該要訓練自己的思考與判斷,用理性與智慧來指引你的行為,而不要讓感情牽動你的思考。這需要時間,也需要面對「揮劍斬情絲」的痛苦,但總是要經過這種試煉,才能成長、果斷!


「婦人之仁」的風險和代價很高,如果不能去除這種感情特質,那麼也只有遠離衝突點了!


沒有什麼仇可報的


俗語說:「此仇不報非君子。」我則說:「有仇不報是君子!」


有一部電影描述這樣的故事:美國西部拓荒時期,一位牧場的主人因為全家大小被土匪槍殺,因而變賣牧場,天涯尋仇。家被毀了,這種仇恨任誰都想報復的,可是當這牧場主人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找到兇手時,才發現那位兇手已老病纏身,躺在床上毫無抵抗能力,要求牧場主人給他致命的一槍。牧場主人把槍舉起,又頹然放下。結果是,牧場主人沮喪地走出破爛的小木屋,在夕陽照著的大草原中沉思,他喃喃自語:「我放棄一切,虛度十幾寒暑,如今我也老了,報仇——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電影是人編的,但編劇根據的也是現實生活,因此雖然是電影,但一樣可以提供人們深刻的反省,而這反省也就是我強調「有仇不報是君子」的道理。


首先來看看一個人因「報仇」所需的投資──


(1)精神的投資。每天計畫「報仇」這件事,要花費很多精神。想到咬牙切齒處,情緒的劇烈波動,更有可能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2)財力的投資。有人為了報仇而投下一輩子的事業,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投下一輩子的事業,也要花費不少的財力來做部署的工作。


(3)時間的投資。有些仇不是說報就能報;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四十年都有可能報不成。就算報成了吧,自己也年華老去了。


由於「報仇」此事投資頗大,而且還不一定報得成,而不管報得成或報不成,只要對「報仇」這件事你不只心動而且行動,你就會元氣大傷!因此作者主張「有仇不報是君子」!


筆者所謂的「君子」是指成熟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個成熟的人、有智慧的人知道輕重,知道什麼東西對他有意義、有價值。「報仇」這件事雖然可消「心頭之恨」,但心頭之恨消了,也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不報!


仇恨是可以不報,但是不可以忘記,因為「仇恨」會帶給你奮發的力量,刺激你成長,讓你可以用「成就」來「報仇」!而且一旦你力量比「仇人」大了,你的仇人自然不是逃之夭夭就是前來請罪,因為你的「不報」成為他心頭最大的陰影——他怕你哪一天真的下手「報仇」!所以「不報」才是君子最好的「報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
    專案開發ㄚ清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