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0.成功觀念 領導哲學 轉貼 (6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教導孩子的財商課程

第一課 教導孩子成為老闆
記得七歲時,祖母給我上了足以影響我一生的一課。麥當勞是我最喜愛的餐廳, 有一天祖母在餐廳對我說:「大衛,來麥當勞的有三種人:員工、顧客、老闆。 如果想變成有錢人,就得自己當老闆。」
那天晚上,祖母教我看麥當勞的股價,為我解釋買進上市公司股份意味著什麼。
「假如現在就開始存零用錢,」她說道:「以後你就可以買麥當勞的股票了。 如果有朋友去那邊吃東西,你就等於是在賺他們的錢了。」
這就是那堂課的全部內容,我銘記於心。

想讓你明白的是:教孩子理財投資的良機就是現在。
要傳達的意思也很簡單:每一種商品或服務都由某家公司提供, 就像我祖母所說的,你可以選擇成為員工、顧客或老闆。
教導孩子成為老闆。

第二課 教導孩子永遠先付錢給自己
如果不先付錢給自己,就永遠成不了有錢人。現在你明白這一點了,但孩子們可不清楚。
告訴他們只要賺到一美元,首先就應該付給自己。
簡單來說,就是解釋致富的祕訣——賺到錢後,先付自己10%。 賺了十美元就存下一美元,其餘的可以用掉。 告訴孩子,如果照這樣做,就永遠不用擔心沒錢花!

第三課 讓孩子瞭解複利的神奇力量
複利的神奇力量已成為生活的樂趣之一,告訴孩子這是什麼意思。
教孩子要「先付錢給自己」,他們可能不懂。告訴他們如果想變成千萬富翁,就得從年輕時開始存錢。 你必須計算給他們看。讓他們明白如果年輕時就開始每月存錢,他們最終會得到的回報將是多大一筆錢。

第四課 教導孩子買房而非租房
告訴孩子,你認為買房是最明智的選擇,一定要他們牢記這個觀念。
孩子們喜歡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裡的唐納‧川普嗎?
告訴他們川普正是靠房產致富,而這一切都始於第一次購屋經歷,和他們分享你購屋的經驗。

第五課 教育孩子瞭解信用卡和負債的陷阱
如果孩子們逐漸沉溺於使用信用卡,無庸置疑這是我們在誤導他們。
孩子們親眼看見我們毫不負責的簽帳消費,但他們見不到的是債務帶來的沉重壓力。
讓他們明白信用卡也有複利效應,只不過是反向的。
跟你的孩子說,如果利率為二○%,每月靠支付最低還款額還清七千美元的卡債, 需時將超過三十四年,花費二萬多美元。
解釋清楚:如果能謹慎負責地使用信用卡,那就沒問題。但帳單上的最低還款額是一個陷阱,目的是讓他們永遠背負債務。 最重要的一點,如果遲繳信用卡帳單,或乾脆不繳,那就等於毀了自己的信用紀錄,這樣日子可不好過。
讓孩子明白,銀行或商家願意給他們信用卡,並不代表他們真的就負擔得起。

第六課 告訴他們什麼是拿鐵因數
你明白什麼叫拿鐵因數,孩子們可不清楚,不如今天就給他們打個比方吧!
像玩遊戲一樣,某天讓他們追蹤自己的拿鐵因數,然後讓他們報告把錢用在什麼地方。
讓他們算一下,如果省下不該花的錢,將來能積聚多少財富。
當孩子們發現這樣做真的可以讓他們成為千萬富翁,他們肯定會大吃一驚並為之所動。

第七課 教導孩子拿不出現金買的東西,就別買
如今,我們置身於一個「現在就要」的社會。
孩子們在MTV裡看到明星珠光寶氣,佩戴價值數十萬美元的手錶和項鍊。
告訴孩子,這些裝扮時髦的明星在十年內肯定會過氣。這是事實,孩子們必須知道真相。
讓他們明白這不是錢的問題。孩子們可能認為自己應該變得富有——
這是個很棒的動機,但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你也得為他們爭取)自由
教導孩子之所以不買奢侈品而要存錢,是因為這樣做能確保財務上的穩定,而財務穩定了才能享有自由。
如果銀行裡有存款,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第八課 教導孩子回饋社會
告訴孩子回饋社會的重要性,這類教育並不一定要在教堂或廟宇進行,家庭教育更為重要。
孩子們必須在小的時候就瞭解回饋社會的重要性。
教導他們這樣做,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第九課 解釋你在使用金錢上犯過哪些錯
告訴孩子們你的真實經歷。你在哪方面犯過錯?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麼做?
你有數十年的人生經驗,跟他們分享。將你辛苦學到的知識當成禮物送給你愛的人,這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人生。

第十課 教導孩子掌握自己的命運
有太多家長要求孩子上學,取得好成績,找到好工作,但這並不能帶來富足的生活。
有錢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老闆。中產階級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員工
那麼,教育你的孩子成為企業家!
在這樣一個充滿未知的競爭社會,擁有企業家精神才能擁有財富和保障,孩子們才會有個美好的未來。 世界需要更多夢想家、實業家、創造者,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多創業家。

第十一課 鼓勵孩子懷抱偉大夢想
世界需要更多夢想家。就讓大人們成為現實主義者吧,但必須讓孩子們相信終有一天夢想可以實現。 人生最大的目標便是發揮才智,成為自己應該成為的那個人。對孩子們來說,便是夢想擁有一個比現在更美好的人生。
請培養孩子成為夢想家,過富足的生活。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轉貼文章:facebook 網友 有錢人這樣想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撿便宜房子買 敗家子翻身賺一億

作者: 潘佳凌 | Smart智富月刊 – 2012年5月23日 下午4:22

如果你28歲就背負2,500萬元債務,還瞞著父母,把家裡2間房子拿去抵押借錢,最後生意破產,房子被銀行查封、被地下錢莊上門討債,一夕成了親友眼中的「敗家子」,這時你會怎麼辦?

窩在三溫暖裡想了18天,他,選擇面對問題。

靠著保本做法,買進便宜房產,他花4年還清債務,贖回爸媽房子;

接著再花5年累積資產,如今37歲,已經擁有逾1億元身價。

誠 信國際資產公司副董蔡璟柏,不論資歷或實力,都只能算是投資客中的「小咖」。

但是,過去10年,他經手超過1,000間法拍屋交易,自己參與投資買賣的房 子超過100間,平均一個月買賣超過10間房;

因為擅長投資低於市價的老公寓,不但讓他賺進上億元獲利,包括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歌手王力宏,都曾經成為 他的客戶。

1999年,年僅25歲的蔡璟柏已經存了300萬元,他看好開網路咖啡店可以賺大錢,於是把存款全部投入,短期內展店至4家。

但賺錢的日子只持續一年,獲利就快速下滑;開第2家店已經向股東和銀行舉債,到第3家店,料想原股東絕對不肯再拿錢,他鋌而走險向地下錢莊借錢。

錢莊的高 利貸成為壓垮蔡璟柏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到一年,一個擁有4家網咖店面、甚至想前進中國大展鴻圖的28歲年輕老闆,被每月高達100萬元的利息壓垮了!

決 定面對債務後,蔡璟柏進入台灣大哥大擔任電話專員,原本是想靠兼差存薪水,慢慢還債,為了搶救爸媽遭法院查封的房子,他到法拍屋業者應徵兼職工作,當時的 董事長直接告訴他:「你一輩子都還不起」,他才決定轉行。

因為做電話專員一個月薪水僅3萬5,000元,就算不吃不喝,也要42年才能還清債務;

相反的, 法拍業的高額利潤則可以快速還債,因此勸蔡璟柏轉行。

當時的蔡璟柏,沒有存款,根本無法自己投資賺錢,只能透過幫客戶操作法拍屋,賺取房 屋總價3%~5%的佣金;

結果,只做6個月,操作10間法拍屋,就讓他累積300萬元的本錢,開始自己投資買賣。

完全是短進短出,而且產品不限,從小套房 到老公寓,只要利潤有三成,他就進場操作。

就這樣,一邊幫客戶代操、一邊自己投資,一年操作100~130間,4年後,他靠著操作法拍屋賺到的獲利,竟清 償掉所有負債。

回首創業失敗的原因,蔡璟柏認為主要有兩個:

一,「加法」投資的心態:只看到機會,根本沒有考慮風險。

二,資金調度不當:為了展店甘冒風險大量舉債。

現在,蔡璟柏扭轉投資想法,提出先看風險再追求利潤的「減法投資」公式:

6%年現金流 + 3年保本 = 0風險

操作三原則:

一、第1年就要帶進來6%現金流。

任何投資案,不論是房地產或股票,先看第1年能否帶進6%的現金流。

二、3年內確定保本不賠錢。

任何一筆投資,在本金投入後,3年內要確定保本不賠。

三、拉高自有資金比重,至少三成。

自從有了信用破產的慘痛經驗,對投資絕對保守,自有資金比重一定維持在3成以上,有些資產甚至高達5~7成的自備款。

靠 著一個公式、三條原則的投資心法,過去四年雖然經歷金融海嘯以及奢侈稅利空,這個只買低價屋的投資客卻是年年賺錢,淨資產已經累積到億元以上。

問蔡璟柏台 北市房價已漲到這麼高,一般人還可以複製他的方法投資房產致富嗎?

他肯定的說:「絕對可以!我很慶幸當初投入房地產市場,讓我可翻身致富,因為房子只要沒有買貴,就不會讓你賠到錢!」

《Smart智富》月刊就拆解這位從法拍屋市場起家的投資客的便宜買房「眉角」,與廣大買房族分享。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個習慣操練信心

三個習慣 操練信心

作者:盧希鵬

安全感來自於一種信心,相信明天會更好,而這種相信,會免除恐懼,繼而帶來快樂好心情,好心情通常就會遇到好運氣。

我相信個人、企業、國家都有一股氣勢,抱怨是一種負向的氣,信心是一種正向的氣。


如果一個人或企業遇到不順心的事而怨天尤人,就會進入負向的循環。如果對未來仍充滿信心,就會進入正向的氣旋。因為好運改變了人們的心情,繼而會遇到更多的好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好運連連」。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國家或媒體唱衰未來的經濟,人民怎麼會對大環境產生信心。


我們對政府有信心,政府就會愈做愈好。投資不也是如此。有財務行為學家認為股票市場常常反映的不是真實的財務狀況,而是一群投資人貪婪與懼怕的心情組合。


經濟面不見得好,如果投資者有信心,股票還是會上升,然後經濟就真的好了。


反之,當經濟面好轉,如果懼怕的心理造成了信心危機,股市就會應聲而倒,真正的不景氣就會來臨。


如果信心是一個正向的氣,那麼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都應該積極培養正向的氣旋
。具體而言,我認為正向氣旋包括正向思考、正向感覺、與正向行動三個習慣。


 


正向思考(Belief):


人類有一種「墨菲定理」,就是你愈擔心的事情,就愈會發生。去除擔心的良方之一,就是信心
。人沒有辦法改變事實,但是人們有能力改變心中的意念。每天早上都跟自己說,這將是快樂的一天,困難都是會被克服的,我的同事都是在幫助我的,我有很多優點,我是幸運的。凡事都有正反兩面,看重自己所擁有的,就是一種正向思考。



 


正向感覺(Attitude):


感覺是一面鏡子,反映目前生命狀態,我們應該細心體會生活中每一種喜怒哀樂的感覺。感覺也有負面與正面,生活中有令人生氣的事,也有感動人的事。不要放大負面的感覺,要練習回憶與延續快樂的感覺
。想想看今天有什麼感覺?如果都是負面感覺,就要提醒自己是否在思想與行動上也太過負面。


 


正向行為(Action):


如果回想過去都沒有正向的感覺,那就嘗試做一些讓自己有正向感覺的行動吧
!像是做一些好事、捐錢給需要幫助的人、向周圍的人說謝謝、多講別人好話與優點、撿撿垃圾,去公園散步,對人微笑等等。想想過去做了哪些正向的好事與善事,善有善報,許多正向行為會藉由影響你正向的態度與思想來回報你呢。


信心是種習慣,許多時候夾雜著對上帝的感恩,相信這一切後面都有上帝的美意,更能快樂與正向的面對人生。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慢的力量



這是一本教你減速的工作哲學,
慢不是停下來,而是慢得足以思考。



留心體悟,將會比匆忙決定更有力量!



找出時間壓迫感覺的來源



開快車的人無法欣賞風景,只有減速才能停止光速過活,擁抱人生真正目的時間做你的下一棒,助你完成這場接力賽










編輯小語 


 












我無法改變風向,但我能調整風帆,抵達我的目的地。


           ——吉米‧迪恩(Jimmy Dean)






慢的力量 


 










委任--讓你和其他人做最擅長的事的十種方式


委任是從「自己把事情完成」轉到「透過他人完成事情」。

 

這是一種技能,就像會說非洲語、會織風景畫、撐竿跳或會挖洞立籬笆一般。但若問其他人除公開演講外最討厭的事,他們肯定會說:「管理他人。」

 

委任不是一種天生的技能,那為何有些人似乎有與生俱來的能力,請他人為自己做事而不感到愧疚或壓力?

 

這些人是透過經驗來磨練技巧。

 

好消息是你也能學會如何委任。

 

這牽涉到信任、本能、知識與溝通。

要你放手可能有困難,因為你想控制結果,並覺得自己是唯一能「將它做對」的人。事實上,DIY的哲學根據的是「唯有自己做才能將它做對」的概念。

 

這種想法扼殺了委任的力量及個人與時間的關係,因為實際上沒有人能同時做N件事。

 

若想真正享受慢的力量,你必須放手,而不是接手。


根據企業訓練公司環球知識(Global Knowledge)的布萊恩‧依根(Brian Denis Egan),經理若不將任務委派給他人就等著窒息。

 

身為主管,經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工作委派給他人。此舉是要匯集資源,並讓最適合的人來做事,不管這是否是他們的分內工作。

 

主管也要監督任務,以確保事情都能準時完成。

然而,委任不只是主管辦公室才做的事。這是享受慢的力量的關鍵成分。請把自己當做人生的主管。

 

你也能在需要的地方學習委任的技巧。

 

將工作包出去給能做到最好的人時,你能釋放出時間和精力來做自己能做到最好的事。

 

當待辦事項多得超過負荷時,會發生什麼事呢?

 

你會忙東忙西,預期自己能在同一天完成所有事情,而交疊的需求將使你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

 

關鍵在於使身邊圍繞著自動自發的接受委任者。

 

這麼做,你會省下原本會浪費的數天時間,這些你做起來或許不開心,但他們做起來開心的活動,還是留給專家做的好。

我們要探討一些方式,讓你在專精領域表現出色,同時讓其他人也能這麼做。

 

委任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要每個人發揮潛能,也讓你發揮自己的潛能。

 

根據企業顧問凱文‧伊肯貝瑞(Kevin Eikenberry)的說法,委任這件事不是以你為著眼點,而是以他人觀點來看。

 

這不是卸責,而是發展其他人的潛能。

 

他針對人在不正確委任時容易犯的錯誤提出警告,其中包括太快委派過多的任務或太遲委派過少的任務。

以下的原則將處理何時委任、如何委任及在過程中要避免的事等問題。

 

我們將探討機構內部的委任及外包。

原則一:不做的十大事項


我們生命中都有討厭做的事,如清潔窗戶或用割草機在草坪上除草。

 

這是我們每天寧可忽略的事項,但仍必須有人將它們完成。

 

正如我們在第五章中學到的,將它們往後延就長期來看並不可行。

 

拖延會比你直接將它完成更費時。為了正面處理這些工作,請找出你想交給別人做的工作以善用委任的力量;

 

這不一定是因為你討厭那工作,而是因為你知道有人會更樂意做這個工作,不管他的樂意是起於它所帶來的財務獎賞或滿足感都無所謂。

慌亂經常是因為你手頭同時有太多事要做。

 

委任是減緩迫切感所不可或缺的一步。

 

請記得,本書是要改善你與時間的關係;

 

找人來幫忙去除你滿檔日程表上的事項,這顯然消減被時間壓迫所帶來的壓力。

列出其他人能做的十大事項。

 

把它叫做「不做的十大事項」。

 

想想你圈子裡有哪些人能幫你完成這些工作,而且他們比你做得更好。

 

「自己該完成所有的事」的想法是誤解。

 

我們與其他人生活在一個社群中。

 

我們是要支持彼此做到最好。

 

這可能是請孩子幫忙根據數字順序整理你的支票或請他們耙樹葉,也可能牽涉到雇人來清理房子的窗戶。

 

不管工作是什麼,你在清單上就能將「能做」與「不能做」的分開來。

若你家裡有好幾個人,把大家聚在餐桌旁開誠布公地談談每個人要負責完成的事。

 

若你有小孩,要他們做一些適合年紀的家事來賺零用錢。

 

這一方面能教導孩子管理金錢的技能,一方面也能讓他們把事情看成自己的。

 

你要做的事會減少,每個人都從經驗中學到東西。

 

你一個人住,雇人幫助你或與他人交換勞務。

 

請鄰居割草坪上的草,然後你來主辦街坊派對。

 

請你朋友的兒子負責將回收物送到垃圾場,然後你教他打籃球。

 

這要視你的情況而定,以勞務換勞務對你來說未必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若你能這麼做,雇用某人來完成一項工作以釋放自己的時間,只要你雇用的人是最適合做這項工作的就沒問題了。

原則二:利用信任測試來建立委任小組


建立關係是委任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剛開始要如何找可以委任的人呢?沒有人是遺世獨立的。事實上,跟其他人一起能使你更長壽。

 

根據史蒂芬‧波斯特(Stephen Post)及吉兒‧奈馬克(Jill Neimark),被社群和善意圍繞的人經常是較長壽的。

 

善意的舉動會影響人的健康,若你很難放手,請記得要求某人幫你忙或許是你做過最仁慈的善事。

傳承或為下一代的人擔憂能降低死亡率,這是經過大量研究而證明的事實。

 

根據許多最近的研究,擔任義工的老人家經常較長壽。

 

經常擔任義工被證實能大幅減低老人家的憂鬱及其他精神疾病問題。

 

請附近的老人家幫你忙不僅是委任,也是一個善意的舉動。

建立委任小組在剛開始需要時間,但長期下來會為你省下時間。

 

這要視你的要求而定,你或許能請朋友推薦。

 

如LinkedIn.com、Xing.com及Facebook的社交網站上有許多認識的人,而eLance.com提供各種特約人士協助個人的生意需求。

 

在雇用前最好先審視個人檔案,要求推薦人,並做仔細調查。

 

這過程包括了嘗試錯誤,因為要在嘗試後才知道一個人是否可靠。

 

要有心理準備,有時候會失敗,而你必須再找新的人。

委任包含了信任。

 

在建立委任小組的這個練習中,請在腦中執行信任測試。

 

問你自己是否信任這個人為你存入一千圓的支票。

 

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就是適合做這件事的人。

 

若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請找下一個人。





編輯推薦 







領導力小藥丸



全球逾20種語言,銷售超過1300萬本的管理經典



如果,世上有一種小藥丸



可以治癒領導統御的能力,你猜會怎樣?



歷經多年研發與實驗,「領導力小藥丸」公司宣佈「領導力小藥丸」上市,他們指出,只消定期服用領導力小藥丸,將解決領導統馭的需求,成為果決、有遠見的領導人!

 

藥品一上市立刻廣受歡迎,甚至比威而鋼還暢銷,領導力小藥丸公司股票大幅上漲,前景一片看好。

此時,一名「長效領導人」出現,批評「領導力小藥丸」配方錯誤,帶來的後遺症將比藥效更驚人,對此,一群公正人士組成評估團隊,要求雙方以一年的時間較勁,檢視誰才是對的……

本書是一則有趣又具啟發性的管理學寓言故事,描述兩隊管理風格迥異的團隊,長達一年的績效競賽,透過這個故事,揭錄什麼才是高效能又長效型的領導配方。

http://www.morningstar.com.tw/bookcomment-2.aspx?BOKNO=0119018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慢的力量



這是一本教你減速的工作哲學,
慢不是停下來,而是慢得足以思考。



留心體悟,將會比匆忙決定更有力量!



找出時間壓迫感覺的來源



開快車的人無法欣賞風景,只有減速才能停止光速過活,擁抱人生真正目的時間做你的下一棒,助你完成這場接力賽









編輯小語 











你是否有多到數不清的電子郵件要回?你是否要同時應付許多任務?你是否迫切需要時間暫停一下好喘口氣?

 

對於大多數回答Yes的人,克莉絲汀•露易絲•霍本(Christine Louise Hohlbaum)直搗一切問題和煩惱的核心,重新檢視我們對時間運用的觀念,扭轉「時間就是金錢」、「多工處理」、「強調速度至上」、「壓迫時間」等根深蒂固的工作觀。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以光速過活,也不需要讓工作做不完的壓迫感趕緊追著我們。

 

作者提供了101個方法同時提升生活品質和生產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銀行帳戶,我們不能控制時間多寡,但是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盡我們所能去達到最大功效。

 

本書打破「多工處裡和速度至上是有效率的唯一法門」的迷思,指出明確且可行的方向,改變我們跟時間的關係,讓一切更有效率,生活不必充滿疲憊煩躁。





慢的力量 









推薦序�疞耨V.傑克森


「慢」很熱門。

最近幾年開始出現探索慢食、緩慢藝術、緩慢的性及緩慢家庭生活的運動。

 

要推測出「慢」在這一切背景下的真正意義似乎有些困難。

 

裡頭包含一些環保生活、反物質主義、警覺意識、建立社群,這些鬆散加總起來就變成「將生活步調慢下來」,或至少找出一個非高速檔的速度。

 

在我們許多複雜、高速的生活系統似乎毀壞的這時候,「慢」這概念很難界定,但也很難忽視。

我們許多人顯然有開始編織新生活的深切渴望。

 

我們渴望脫離穀物棒餐點、父母過度關切孩子、分心及失焦的專注力。

 

我們在人和工作間轉換;

 

一邊注意路況;部分心思卻居住在網路無疆界的異度世界中──就這麼忘了「呼吸」。
呼……

在這狂亂的工作轉換中,我們失去了什麼?

 

人與人之間機遇巧合的微妙時刻不再;我們失去悠閒對話與互動,斷了人際關係的命脈;

 

我們不再清楚、強烈地意識到地球上值得讚頌的事物;

 

我們錯失催化意識及潛意識心靈的豐饒反思機會。

慢不是快速生活的速效藥。但我在這引用克莉絲汀•露易絲•霍本吸引人心的話語,「慢的力量」是從這種有毒生活方式中恢原的重要起點。

正如霍本在這本有趣的書中所解釋的,減速只是發掘慢的力量的一個面向。

 

在她看來,慢下來是重新捕捉時間及使自我恢復生氣的過程。

 

霍本一步步幫助我們戒掉對於一人多工的無能倚賴,並不再信任侵蝕我們注意力的工具。

 

慢的力量幫助我們控制自身的期望、重點及生命。


要做這些調整並不容易。

 

重新設計我們與時間的關係是對創造力、意志力、心與靈魂的挑戰。

 

一本好指南會在人生旅途中給我們極大的幫助,而霍本所給我們的正是這個。

 

有了她清楚易懂的鼓舞,我們能開始這段旅程,走向一個嶄新且更好的生活,一個奠基在「慢的力量」的生活。

瑪姬.傑克森(Maggie Jackson),《分心:受到侵蝕的注意力及黑暗時代的來臨》(Distracted: The Erosion of Attention and the Coming Dark Age)的作者





編輯推薦 







領導力小藥丸



全球逾20種語言,銷售超過1300萬本的管理經典



如果,世上有一種小藥丸
可以治癒領導統御的能力,你猜會怎樣?



歷經多年研發與實驗,「領導力小藥丸」公司宣佈「領導力小藥丸」上市,他們指出,只消定期服用領導力小藥丸,將解決領導統馭的需求,成為果決、有遠見的領導人!藥品一上市立刻廣受歡迎,甚至比威而鋼還暢銷,領導力小藥丸公司股票大幅上漲,前景一片看好。

此時,一名「長效領導人」出現,批評「領導力小藥丸」配方錯誤,帶來的後遺症將比藥效更驚人,對此,一群公正人士組成評估團隊,要求雙方以一年的時間較勁,檢視誰才是對的……

本書是一則有趣又具啟發性的管理學寓言故事,描述兩隊管理風格迥異的團隊,長達一年的績效競賽,透過這個故事,揭錄什麼才是高效能又長效型的領導配方。

http://www.morningstar.com.tw/bookcomment-2.aspx?BOKNO=0119018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嘉誠給年青商人的98條忠告...佳興強力推薦


1. 17歲就開始做做批發的推銷員,就更加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生活的艱辛了。人家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

2.
我們的社會中沒有大學文憑、白手起家而終成大業的人不計其數,其中的優秀企業家群體更是引人註目。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為社會作貢獻,社會也回報他們以崇高榮譽和巨額財富。

3.
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充滿商業細胞的商人,賺錢可以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4.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準備然後才去做。一向以來,做生意處理事情都是如此。


例如天文臺說天氣很好,但我常常問我自己,如5分鐘後宣布有臺風,我會怎樣,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這種心理準備。

5.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覺敏銳才能將商業情報作用發揮到極致,那種感覺遲鈍、閉門自鎖的公司老板常常會無所作為。

6.
我從不間斷讀新科技、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了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

7.
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8.
擴張中不忘謹慎,謹慎中不忘擴張。


我講求的是在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


船要行得快,但面對風浪一定要捱得住。

9.
好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好,壞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壞。


最重要的是要有遠見,殺雞取卵的方式是短視的行為。

10.
不必再有絲毫猶豫,競爭既搏命,更是鬥智鬥勇。


倘若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談何在商場立腳,超越置地?

11.
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


淡泊明誌,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12.
在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


當我自己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


因為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個信譽。

13.
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樣,若第一桿打得不好的話,在打第二桿時,心更要保持鎮定及有計劃,這並不是表示這個會輸。


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樣,有高有低,身處逆境時,你先要鎮定考慮如何應付。

14.
我表面謙虛,其實很驕傲,別人天天保持現狀,而自己老想著一直爬上去,所以當我做生意時,就警惕自己,若我繼續有這個驕傲的心,遲早有一天是會碰壁的。

15.
當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可有貪心,更不能貪得無厭。

16.
任何一種行業,如有一窩蜂的趨勢,過度發展,就會造成摧殘。

17.
隨時留意身邊有無生意可做,才會抓住時機。著手越快越好。


遇到不尋常的事發生時立即想到賺錢,這是生意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18.
人才缺乏,要建國圖強,亦徒成虛願。


反之,資源匱乏的國家,若人才鼎盛,善於開源節流,則自可克服各種困難,而使國勢蒸蒸日上。


從歷史上看,資源貧乏之國不一定衰弱,可為明證。

19.
假如今日,如果沒有那麽多人替我辦事,我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麽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這就是我的哲學。

20.
你們不要老提我,我算什麽超人,是大家同心協力的結果。


我身邊有300員虎將,其中100人是外國人,200人是年富力強的香港人。

21.
長江取名基於長江不擇細流的道理,因為你要有這樣豁達的胸襟,然後你才可以容納細流——沒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長江?

22.
在我心目中,不理你是什麽樣的膚色,不理你是什麽樣的國籍,只要你對公司有貢獻,忠誠、肯做事、有歸屬感,即有長期的打算,我就會幫他慢慢地經過一個時期而成為核心分子,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

23.
一個總司令,是一個集團軍的統帥,拿起機關槍總不會勝過機關槍手,走到炮兵隊操作大炮也不如炮兵。


但作為集團軍的總司令不要管這些,只要懂得運用戰略便可以,所以整個組織十分重要。

24.
人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你對人好,人家對你好是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核心人物。

25.
知人善任,大多數人都會有部分的長處,部分的短處,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為原則。

26.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大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


就憑他們對整個家庭的巨大貢獻,他們也實在應該取其所得,只有反過來說,是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該多謝他們都對。

27.
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人,在哪裏都有。


你千萬別傷害別人的尊嚴,尊嚴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傷害。

28.
在我的企業內,人員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並且從沒出現過工潮。


最主要的是員工有歸屬感,萬眾一心。

29.
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願意合作。


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會財源滾滾來。

30.
我老是在說一句話,親人並不一定就是親信。


一個人你要跟他相處,日子久了,你覺得他的思路跟你一樣是正面的,那你就應該可以信任他;你交給他的每一項重要工作,他都會做,這個人就可以做你的親信。

31.
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讓生意來找你?那就要靠朋友。


如何結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利益。

32.
有金錢之外的思想,保留一點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義。
 
33.
以往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生意……但約三分之一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

34.
壞人固然要防備,但壞人畢竟是少數,人不能因噎廢食,不能為了防備極少數壞人連朋友也拒之門外。


更重要的是,為了防備壞人的猜疑,算計別人,必然會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既沒有了朋友,也失去了事業上的合作者,最終只能落個失敗的下場。

35.
那些私下忠告我們,指出我們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36.
商業合作必須有三大前提:


一是雙方必須有可以合作的利益,


二是必須有可以合作的意願,


三是雙方必須有共享共榮的打算。


此三者缺一不可。

37.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動。


是我的錢,一塊錢掉在地上我都會去撿。


不是我的,一千萬塊錢送到我家門口我都不會要。


我賺的錢每一毛錢都可以公開,就是說,不是不明白賺來的錢。

38.
我覺得,顧及對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自己舍得讓利,讓對方得利,最終還是會給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


占小便宜的不會有朋友,這是我小的時候我母親就告訴給我的道理,經商也是這樣。

39.
一個人一旦失信於人一次,別人下次再也不願意和他交往或發生貿易往來了。


別人寧願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願意再找他,因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會生出許多麻煩來。

40.
如果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出承諾,一經承諾之後,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

41.
我生平最高興的,就是我答應幫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們要求的做得更好,當完成這些信諾時,那種興奮的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42.
世情才是學問。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大家信服並喜歡和你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

43.
註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樣對你們的事業非常有幫助。

44.
講信用,夠朋友。


這麽多年來,差不多到今天為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跟我做夥伴的,合作之後都成為好朋友,從來沒有一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是我引以為榮的事。

45.
我個人對生活一無所求,吃住都十分簡單,上天給我的恩賜,我並沒多要財產的奢求。


如果此生能做多點對人類、民族、國家長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樂此不疲的。

46.
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才能避免成為別人進攻的靶子。


如果你不過分顯示自己,就不會招惹別人的敵意,別人也就無法捕捉你的虛實。

47.
如果單以金錢來算,我在香港第六、七名還排不上,我這樣說是有事實根據的。


但我認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麽做。


照我現在的做法我為自己內心感到富足,這是肯定的。

48.
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面上讓人聽你的。

49.
絕不同意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50.
一個有使命感的企業家,應該努力堅持走一條正途,這樣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

51.
要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不單要努力,更要聽取別人的意見,要有忍耐力,提出自己意見前,更要考慮別人的意見,最重要的是創出新穎的意念…… 作為一個領袖,第一最重要的是責已以嚴,待人以寬;第二。


要令他人肯為自己辦事,並有歸屬感。


機構大必須依靠組織,在二三十人的企業,領袖走在最前端 便最成功。


當規模擴大至幾百人,領袖還是要去參與工作,但不一定是走在前面的第一人。


要大便要靠組織,否則,便遲早會撞板,這樣的例子很多,百多年的銀行也一朝崩潰。

52.
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每一個政策的實施之前都必須做到這一點。


當我著手進攻的時候,我要確信,有超過百分之一百的能力。


換句話說,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53.
與其到頭來收拾殘局,甚至做成蝕本生意,倒不如當時理智克制一些。

54.
眼睛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場的是大商人。


同樣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結果也不同。

55.
身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應該求創新,加強能力,居安思危,無論你發展得多好,時刻都要做好準備。

56.
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堅忍不拔,雖然歷史上有過受辱挨打的過去,但是現在走正確的道路必然會有著光明的未來。


無論哪個民族和人民,都是愛自己國家……

57.
力爭上遊,雖然辛苦,但也充滿了機會。


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該有一番雄心壯誌,立下遠大和目標,用熱忱激發自己幹事業的動力。

58.
人,第一要有誌,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誌則斷不甘為下流。

59.
知識不僅是指課本的內容,還包括社會經驗、文明文化、時代精神等整體要素,才有競爭力,知識是新時代的資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勞可以成事;


今天的香港要搶知識,要以知識取勝。

60.
人們贊譽我是超人,其實我並非天生就是優秀的經營者。到現在我只敢說經營得還可以,我是經歷了很多挫折和磨難之後,才領會一些經營的要訣的。

61.
今天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點,便可贏得多一點。


好像奧運會一樣,如果跑短賽,雖然是跑第一的那個贏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勝出少許,只要快一點,便是贏。

62.
當你作出決定後,便要一心一意地朝著目標走,常常記著名譽是你的最大資產,今天便要建立起來。

63.
在事業上謀求成功,沒有什麽絕對的公式,但如果能依賴某些原則的話,能將成功的希望提高許多。

64.
苦難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的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


所以這些,是我天10100億也買不到的。

65.
我認為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的關系。


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66.
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其中並沒有什麽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


而且,從創業之初開始,還要不斷學習,把握時機。

67.
在看蘇東坡的故事後,就知道什麽叫無故受傷害。


蘇東坡沒有野心,但就是給人陷害,他弟弟說得對:我哥哥錯在出名,錯在出高調。


這個真是很無奈的過失。

68.
年輕時我表面謙虛,其實我內心很驕傲。


為什麽驕傲呢?


因為同事們去玩的時候,我去求學問;他們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日漸提高。

69.
我這棵小樹是從沙石風雨中長出來的,你們可以去山上試試,由沙石長出來的小樹,要拔去是多麽的費力啊!但從石縫裏長出來的小樹,則更富有生命力。

70.
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國藩所說的,必須有智、有識,當你懂得一門技藝,並引以為榮,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別人走快我們幾十年,我們現在才起步追,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71.
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可能達到成功。

72.
從前經商,只要有些計謀,敏捷迅速,就可以成功;可現在的企業家,還必須要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資產,對於國內外的地理、風俗、人情、市場調查、會計統計等都非常熟悉不可。

73.
一個人憑己的經驗得出的結論當然是最好,但是時間就浪費得多了,如果能將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那才是最好的。

74.
下一個世紀的企業家將和我完全不同,因新世紀企業家的成功取決於科技和知識,而不是錢。

75.
作為父母,讓孩子在十五六歲就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只身到外面去求學深造,當然是有些於心不忍,但是為了他們的將來,就是再不忍心也要忍心。

76.
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77.
世界上並非每一件事情,都是金錢可以解決的,但是確實有很多事情需要金錢才能解決。

78.
我的錢來自社會,也應該用於社會,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錢,我賺錢不是只為了自己。


為了公司,為了股東,也為了替社會多做些公益事業,把多余的錢分給那些殘疾及貧困的人。

79.
萬一真的失敗了,也不必怨恨,慢慢圖謀東山再起的機會,只要一息尚存,仍有作最後決戰的本錢。

80.
一個人除了賺錢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如果只顧賺錢,並賠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

81.
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對你的事業有興趣,你的工作一定會做得好。

82.
盡量擠出時間使自己得到良好的休息。只有得到良好的休息,才會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去面對突如其來發生的各種事情。

83.
衣服和鞋子是什麽牌子,我都不怎麽講究。


一套西裝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


我的皮鞋十雙有五雙是舊的。


皮鞋壞了,扔掉太可惜,補好了照樣可以穿。


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經用了好多年。

84.
我覺得一家幸福是最緊要,生意起跌是小事。生意今日起,明日跌,一家人開心最緊要。

85.
商業的存在除了創造繁榮和就業,最大作用是服務人類的需要。


企業是為股東謀取利潤的,但應該堅持固定文化,這裏經營的其中一項成就,是企業長遠發展最好的途徑。

86.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也為了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企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手段、以效率為核心,重建企業形象。

87.
我們長江要生存,就得要競爭;要競爭,就必須有好的質量。


只有保證質量,才能保證信譽,才能保證長江的發展壯大。

88.
我對自己有一個約束,並非所有賺錢的生意都做。


有些生意,給多少錢讓我賺,我都不賺……有些生意,已經知道是對人有害,就算社會容許做,我都不做。

89.
領導全心協力投入熱誠,是企業最大的鼓動力。


與員工互動溝通,對同事尊重,才可建立團隊精神。


人才難求,對具備創意、膽識及謹慎態度的同事,應給予良好的報酬和顯示明確的前途。

90.
對一個職工,如果他平時馬馬虎虎,我會十分生氣,一定會批評,但他有時做錯事,你應該給他機會去改正。

91.
大部分的人都有部分長處部分短處,好像大象食量以鬥計,螞蟻一小勺便足夠。


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為原則;


又像一部機器,假如主要的機件需要用五百匹馬力去發動,雖然半匹馬力與五匹馬力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發揮其一部分作用。

92.
中國古人講: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就是指合乎實際情況,合乎道理


變是一定要變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千變萬化的。

93.
要給員工好的待遇及前途,讓他們有受重視的感覺。


當然,還要有良好的監督和制衡制度,不然山高皇帝遠,一個好人也會變壞。

94.
雖然老板受到的壓力較大,但是做老板所賺的錢,已經多過員工很多,所以我事事總不忘提醒自己,要多為員工考慮,讓他們得到應得的利益。

95.
我認為要像西方那樣,有制度且比較進取,用兩種方式來做,而不是全盤西化或是全盤儒家。


儒家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短處,儒家在進取方面是很不夠的。

96.
一間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腳去做,得當公司發展大子,便要讓員工有歸屬感,令他們感到安心,這是十分重要的。


管理之道,簡單來說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則上一定要令他們有歸屬感,要他們喜歡你.

97.
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會那麽驕傲,不會認為自己樣樣出眾,承認其他人的長處,得到他人的幫助,這便是古人所說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98.
凡事都留個余地,因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錯處,可以原諒人的地方,就原諒人。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所羅門王的祕密



致富的經典古智慧



給我們當代的財務建議



所羅門王的致富經典智慧,一字一句的進入你的心中。


請與你所愛的人,及你所仰賴的人共享這些教誨。


也可以與你的投資理財專員討論書中的智慧,幫你的財務進入新的成功境界。







編輯小語 











耐心與勤奮具有神奇效果,能讓困境消失、讓阻礙絕跡。


──約翰•昆西•亞當斯(美國第六任總統、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之子)





所羅門王的祕密 







致富,也要生活(二)


※請接納糞肥※
我的牧師朋友艾瑞克在星期日佈道時,曾以前所未聞的方式講述「聖靈所結的果子」這個主題(加拉太書5章: 22 - 23),令我耳目一新,我接下來試著為各位重述他的內容。


艾瑞克提醒我們,聖靈所結的果子中有一項為喜樂,每個人若讀過《聖經》應該都明白也同意,他之後比擬泥土的精神,因為果實即源自泥土生長而來的成果,艾瑞克向我們說明,只要土壤愈「肥沃」,果實愈多汁、愈碩大、愈甜美。至此我都同意他的說法,不過我完全渾然不知他將如何闡述這番道理。


艾瑞克之後提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若你我同意甜美果實都來自肥沃土壤,如何能帶來沃土?」

 

他的答案和用詞讓信眾一陣騷動,既感有趣又驚訝,他強調是「大便」或是「糞肥」讓土壤肥沃。

至此我已一片困惑,但我相信朋友,期望他會說出清楚的結論。

艾瑞克說,我們的生活裡總有大便,這不令人意外,不過他加上了正面意涵,我們正需要大便讓精神更肥沃,而豐沛精神將帶來更多喜樂。

 

這句話讓我開始反思。

這項概念深植我心中,我也開始認為,生命的困境比順境更能砥勵我們的性格,這個印象也改變我面對生命各種大便的態度,我如今接受這些糞肥,明白將會帶來更多果實,也就是更多愛、喜樂、和平、耐心、善良、仁慈、忠誠、溫柔與自制。

我的重點是:對現況滿足、為未來儲蓄與投資,別等到富裕才感到快樂,那是浪費生命,先享受今日,同時規劃明日。

所羅門王也明白此事,他教導我們:「誠實人必多得福;

 

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

 

(箴言28章:20),他口中「誠實」意指為何?

 

我想是指對現況滿足、為未來努力。

 

緩而漸終能勝出,聽來老套,但確實如此。

※過程與結果同等重要※

我們聽過無數故事裡,人們在平凡工作、平凡收入中過活,他們的生活與所得水準一致,似乎很快樂,教育孩子何謂生活簡單事物,也在七月四日高掛美國國旗,在本地野餐、煙火與遊行活動裡,總能看見這些人的身影,他們在必要時刻擔任志工、為本地活動烤派,也鮮少請假不去工作。


他們與無數美國人相似,唯有一點不同:每月固定儲蓄與投資一筆小錢,這些人姓名各異、散居世界各地,實際行為有別,但結果都因聚沙成塔,在銀行存下一大筆錢;

 

他們多數從不提及財務狀況,因為不想在朋友之間鶴立雞群,或許他們假定每個人都這麼做,他們覺得這是個明智、具有遠見的行為,確實明智。

試想這些人的退休生活,我相信肯定會很平順,從不需要擔心口袋空空,也能偶爾上館子享受美食、去欣賞表演、在特殊節日帶著全家人坐遊輪,他們的朋友則恐怕不一定能負擔。

記住這個原則:緩而漸。

你是否曾因追求成功而感到精疲力竭?

 

你是否疲於規劃未來,無暇再享受今日生活?

 

你是否曾聽過「活在當下」?

 

你是否時時查看投資損益表,懷疑自己能否達到退休或其他目標,而覺得「活在當下」是句笑話?

所羅門王告訴我們:「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

 

(箴 23:4),希望各位覺得一切建議並無新意,這些智慧已存在數千年,我們過去只是錯過或並不相信。

相信自己,相信你能達成夢想,以言教和身教培育孩子,相信但不沉迷,努力但不施壓,儲蓄但不急迫。

 

在本書最後,我鼓勵各位持續在智慧之路上前進,我的話請別照單全收,用自己的經驗證實真偽,研究更多相關書籍,別放棄,但別讓工作占領生活。

智慧散佈於過程中,而非終點,訂定目標、勇敢做夢,但永遠要記得享受過程。

 

請記住,「無論你相信與否,真理就是真理。」

 

回到起點,我在本書序論曾說:「若課題看似簡單,再讀一次,有時改變人生的真理總看似簡單。」

 

若你同意這句話,本書請再讀一次。

 

祝各位生活充滿幸福與智慧。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吸引力漩渦 







要怎麼做到「心想事成」呢?


傑瑞:你們說過我們能心想事成,但萬一其他人也都想要心想事成的話,人人都能如願嗎?

 

我們的願望怎樣才不會衝突?

亞伯拉罕:這裡必須先解決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前提,你才能明白我們對這個重要問題提出的解答:

錯誤前提:資源有限,欲望無窮。

 

因此,當我的願望得到滿足,就會剝奪了其他人的資源。

 

豐足的資源和解決方案早已存在那裡,就等人去發現;

 

如果有人捷足先登,其餘的人就被剝奪了發掘的機會。

許多人認為豐足、資源或解答是被「發掘」的,但我們希望你們能了解,它們是被「創造」出來的。

 

體驗生活讓你有了願望,希望能變得更好,你要求變得更好的振動頻率成為動力,開展了吸引的過程,實現變好的願望。

 

在享受領先的生活時,並非只去發掘更多的利益。你是創造者。

很多人不了解共同的資源會不斷演化和擴展,不斷接受新的創造,所以他們無法享有自己的許多願望。

 

如果你不了解這地球上的創造過程,以及你在擴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你就會跟這些人一樣,因為以上的誤解而感到匱乏。

競爭的感覺就是來自這個錯誤前提。

 

你的誕生並不是為了爭奪地球上的資源。

 

你來,是為了創造。

 

如果你的時空實相有辦法激發出你內心的願望,你一定要相信我們的應允,你的時間實相有能力彰顯願望。

 

你誕生前就知道這件事了;

 

等你清楚記起來,好好地加以運用,你就能幫自己爭取到最多的資源,也就是本源的清澈、知識和能量。世界上其實只有一種匱乏;

 

你若能明白,匱乏都是自己加在自己身上,那就太好了。

因此,你跟同在這地球上的人並不是競爭關係。

 

他們無法自你身上剝奪什麼而據為己有。

 

事實上,因為其他人存在,你才更有能力去接納,因為在人類互動的過程中,你的願望得到激發。

 

除非你跟願望的振動頻率不一致,否則你所有的願望都可以得到滿足。

 

感到競爭或匱乏,或覺得資源有限,表示你的振動頻率不符合自己的願望。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g
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雅頌★幸福心靈報




4種「愛迪生式思考法」,找出靈感、解決問題





4種「愛迪生式思考法」,找出靈感、解決問題


湯瑪士•愛迪生(Thomas Edison)無庸置疑是人類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


他發明電燈、留聲機、電影,創立奇異(General Electric),一生中共申請1093件專利。誠如愛迪生所言,「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他那令所有人、組織夢寐以求的創新能力,也並非來自偶然。


《快樂腦:學習愛迪生的五種創新思考法》一書將愛迪生的創新力歸功於他的思考方式,其中首要的、不可或缺的,是他的「問題解決導向」思維。

愛迪生的目的清楚──「發掘大自然奧祕,為人類創造福祉」,也因此決定他看世界的方式;他一心尋找解決方案,並始終堅信自己能夠成功。


希望培養愛迪生的問題解決導向思維,可以透過以下4種實踐方法:

1.「SMART EDISON」法則,定義目標、激發熱情

愛迪生是最樂於工作的人,因為他懂得結合目標與熱情,一切失敗都不以為苦;


他曾經說過:「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與嬉戲。」


要像愛迪生一樣結合情感元素和理性元素,可以透過英文縮寫SMART EDISON的11個步驟,明確地定義目標,激發個人熱情:

S─Specific,具體:清楚詳細地界定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


M─Measurable,可測量:決定如何測量進步的幅度,讓自己知道目標已經達成。



A─Accountable,責任清楚:全力以赴、達成目標。訂定團隊目標時,則要確認權責清楚。


R─Relevant,相關性:確保自己的目標和整體的目的、價值相關。


T─Timeline,時效性:訂出達成目標的最終時限。


E─Emotional,動之以情:表達目標時,感情要素很重要;


要選用能夠激勵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目標,感受到未來達成目標時可能帶來的喜悅。


D─Decisive,堅決果斷:避免「希望目標能實現」等模稜兩可的態度,必須下定決心全力以赴,意志堅定。


I─Integrated,整體性:將自己的目標設定為超越個人利益,連結至整體更崇高的目的。


S─Sensory,切身感受:生動地想像自己的目標內容,試著說、畫,或用各種方式表達出來,讓自己能夠切實感受。


O─Optimistic,樂觀態度:把追求目標,看做像地心引力般理所當然,永遠抱持自然的樂觀態度。


N─Now,立刻執行:馬上開始實踐目標。

2.樂觀、永不放棄,成功的必勝法是「再試一次」

愛迪生在實驗成功前面臨過無數次失敗,但他卻認為每一項實驗都是成功的;


因為無論發生什麼,實驗都有助於釐清原本渾沌不明之處。


愛迪生拒絕把「意料之外的結果」視做失敗,他說:「我們最大的弱點就是放棄;成功的必勝法就是再試一次。」

愛迪生的樂觀態度,來自他選擇對世事萬物採用正面的解釋方式。


當他面對困難與挑戰時,總能客觀地定義出導致問題產生的外在因素,不會自怨自艾、歸罪於自己的厄運;


他也懂得將成功和快樂視為常態,把負面事件視為通往成功路上的小插曲、偶爾發生的獨立現象,和人生其他的層面無關。

3.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大量閱讀

愛迪生為瞭解決問題、回答自己無休止的疑惑,對知識產生近乎瘋狂的渴求。


他曾說,「我不只讀了很多書,我讀了一整座圖書館的書。」


為了在短時間內盡快學會所有做實驗必須具備的知識,他建立出一套效率學習法:

(1)訂定清楚的目標: 在每次閱讀之前,先捫心自問自己想要學什麼,訂出具體目標,白紙黑字寫下來。

(2)讓大腦先熱身: 將已知道的書中主題,先透過口頭表達,或寫在紙上──透過口和手的使用,能夠活化大腦中的連結網路,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記住閱讀內容的機會便大幅增加。

(3)先瀏覽內容: 翻閱目錄、前言、章節摘要與書評或總結,從最廣泛的大意的開始,慢慢各個擊破細部知識;


有時粗略的瀏覽便已經能足夠回答相關問題,省去詳細閱讀的時間。

(4)記錄並分享重點: 記下閱讀重點後,再將所學到的知識教導、分享給別人。


因為在練習表達所學的過程中,能夠訓練記憶力,並強迫自己再次融會貫通、咀嚼知識,能夠清楚明白自己還有哪些不懂之處。

4.持之以恆,努力不懈

愛迪生經常強調努力、專注與堅持的重要性,導致他的一生都在不停歇的實驗中度過,實驗地點可以是地球任何一個角落。

他曾說:「一定有更好的方式,我要把他找出來。」


愛迪生的問題解決導向思維讓他無論身在何處,都不放過任何可能從經驗中學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沒有一次失敗讓他停止實驗。

組織、個人的創新,同樣並非來自一時好運或神奇魔法,而是必須透過反覆的嘗試、面對失敗,才能如願找出創新解決方案。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點滴心情小故事電子報:向諸葛亮學習十堂課

向諸葛亮學習十堂課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今山東省沂南縣)人,

是中國三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及軍事家,也是古代著名的智者。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

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且具體的忠告。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時代,原來仍然有其參考價值。

年幼時聽人說:「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初時不知所以,現在覺得所言甚是。

讓我們一起向諸葛亮老師學習十堂課,在變局中安身立命,

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諸葛亮給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志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第一課:寧靜的力量:

「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

不能夠靜下來,則不可以有效的計劃未來,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有寧靜的環境。

現代人大多數終日忙碌,你是否應在忙亂中靜下來,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課:節儉的力量:

「儉以養德」。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自己的德行。

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

更可以過著紀律的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在鼓勵消費的文明社會,你有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

第三課:計劃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計劃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

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劃將來。

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第四課:學習的力量: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幫助,

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課:增值的力量: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

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

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課:速度的力量:

「怠慢則不能勵精」。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的掌握要點。

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

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理想達到,你有否想過,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課:性格的力量:

「險躁則不能冶性」。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

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

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種種平衡,要「勵精」,也要「冶性」。

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質嗎?

第八課:時間的力量: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消磨,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個現代人的觀念,

細心想一想,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

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請你想一想,你有蹉跎歲月嗎?

第九課: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嘆蹉跎歲月,也於事無補。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夠臨危不亂。想像力比知識更有力量。

你有沒有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腳踏實地,規劃是人生呢?

第十課:精簡的力量:

以上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簡地傳遞了具體的訊息。

我相信精簡的表達源於清晰的思想,長篇大論的內容,容易令人生厭,精簡溝通更有效果。

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簡溝通嗎?

從以上的十堂課之中,你能夠找到一點啟發嗎?

在逆境中,我衷心替您打氣。

也請你百忙之中靜下來,以往後的題目向你的人生提問,在改變中不斷改善。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

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的地位如何?」

應該問:「自己的心地如何?」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

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不要問:「自己是否有學問?」

應該問:「自己是否有行動?」

不要問:「自己會怎樣出世?」

應該問:「自己怎樣生活過?」

最後衷心祝福您「人生攻守、貴乎奮鬥」。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忍的智慧 







能捨必有得


古時候,人們想殺一頭熊,就會在一碗蜂蜜的上方吊上一根沉重的木頭。

 

熊想吃蜂蜜時,必須先推開木頭,而木頭又會蕩回來撞擊熊。

 

熊生氣的更用力推開木頭,而木頭也更猛烈地撞擊它。

 

就這樣不斷重複,直到木頭撞死那頭熊為止。

當人們以怨報怨時,便是在做同樣的事。

 

人難道不能比熊聰明些嗎?

以仁慈對待別人的惡毒相向,這樣就能破壞惡人做壞事所獲得的樂趣。

 

對於世上一些不明事理、甚至是非不辨的人,我們只能替他們感到惋惜,不應該去取笑他們,或是責備他們。

 

如果你真的有心去幫助他們的話,應該多去關懷他們,當然,如果可能的話,也可以透過與他們面對面的交談,為他們引出一個正確的思考方法來。

 

這樣才是正確的做法,絕對不可以故意去取笑或責備對方。

人都是按照各自的想法去行動的,而且每個人也希望每一件事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實行。

 

但是,如果認為每一件事都非得照著自己的想法去進行不可的話,這樣的人就不僅是一個性情固執的人,而且也可以稱之為傲慢的人。

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最正確的,但是,到底誰才是最正確的,這個問題不能單由自己之觀點來評斷。所以,如果因為和自己想法不同,就認為對方是傻瓜;

 

因為和自己的追求不同,就認為對方是一個不可救藥之人,甚至加以迫害,這樣的做法實在教人不敢苟同。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權按照自己的思考去行動,每個人都應該懷著自己的追求,這是無可指責的,這也是一個正常社會的標準。

一位宗教家曾經寫過這麼一段話:「很少人會以衡量自己的天平,來衡量別人。」

 

我們自己的過失和別人的過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麼。

 

當我們做了一件令自己覺得羞愧的事,使自我感到一文不值時,我們總會找到一個藉口──責備自己的良心。

 

我們會說:「我的良心在折磨我。」

 

然後我們很快就寬恕了自己。但當別人犯了錯誤或表示憤恨時,我們是多麼快地把他貶得一文不值。

 

更可笑的是,我們抓住了別人的一次謊言,而忘了自己曾經說過無數次的謊言。

要具備做人的資格,必須記住每一個人都會犯錯,我們是善良與邪惡、成功與失敗、信心與失望、友情與孤獨、勇氣與恐懼的混合體。

 

人之所以相同,在於他們一生中有偉大的時候,也有渺小的時候,因時而異;

 

唯有藉由寬恕,我們才能發現,在我們一生當中,偉大的一面佔了絕大部分的時光。

當你被疑慮與缺乏自信所征服,被侵略與恐懼所征服,你就受到了壓力。

 

你要抨擊他人時,不妨先自問:「要是我在他的處境之下,我會怎麼做?」

 

如果必要的話,為你自己的權益而戰,但是不要為仇恨、報復而戰。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迫切地需要友情,而友情發射的第一道光和熱,是在你失去理性時,猶能自問:「要是我在他的處境,我會怎麼做?」

最重要的是,你對自己也一定要退一步設身處地地想,不要因為一個錯誤而苛責自己,不要因此而成為一個流離失所者。

 

在這種時刻,對著鏡子捫心自問:「我會對自己最好的朋友這樣做嗎?」

 

所以,我們只有學會了寬恕,才能夠成功地生活。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第五項修練



《第五項修練》初版問世於1990年,《哈佛商業評論》評為:75年來最優秀的管理書籍之一,迄今全球已賣出250萬冊。

究竟為什麼這本書受到如此多人推崇?

 

被美國《商業週刊》尊為新一代管理大師的彼得•聖吉,在本書說明,當組織成功地轉型為「學習型組織」後,它就會像個具生命的有機體,任空前未有的複雜、混沌、變化撲肆而下,它總能靈活伸展、輪轉向前。

 

聖及提出「系統思考」,以破解當代片段思考的危機,並以系統思考,即第五項修練,為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鷹架,而將其他四項修練灌注其中。

 

這四項修練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

 

當此五項修練逐漸聚合,組織便能釋放出潛藏的巨大能量。





第五項修練 







管理團隊的迷思



一般認為,能向以上困境挑戰的,應該是管理團隊。

 

所謂的「管理團隊」,通常是指由不同部門的一群有智慧、經驗和專業能力的人所組成的團隊。

 

有這批人在一起,理論上應該能將組織跨功能的複雜問題理出頭緒。但是典型的管理團隊貞的能克服組織的學習智障嗎?


企業中的管理團隊常把時間花在爭權奪利,或避免任何使自己失去顏面的事發生,同時佯裝每個人都在為團隊的共同目標而努力,維持一個組織團結和諧的外貌。

 

為了符合這樣的團隊形象,他們設法壓制不同的意見;

 

保守的人甚至避免公然談及這些歧見,而共同的決定更是七折八扣下的妥協反映每一個人勉強能接受的、或是某一個人強加於群體的決定。

 

如有不一致,通常是以責備、兩極化的意見呈現出來,而無法讓每個人攤出隱藏的假設與經驗背後的差異,使整個團隊能夠學習。


哈佛大學長期研究團隊管理學習行為的學者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說:「大部分的管理團隊都會在壓力之下出現故障,團隊對於例行的問題可能有良好的功能,但是當遭遇到使人感到威脅與困窘的複雜問題時,團隊精神似乎就喪失了」。


阿吉瑞斯一針見血的指出,目前團隊學習效果不彰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的管理者害怕,在團體中互相追根究底的質疑求其所帶來的威脅。

 

學校訓練使我們害怕承認自己不知道答案;大多數的公司只獎勵擅於提出毛張的人,而不獎勵深入質疑複雜問題的人。

 

(在你的組織裡,有誰因對公司目前的政策提出尖銳的質疑而獲獎勵?)

 

縱使我們覺得沒有把握,為了保護自已,也不會露出無知的樣子。結果任何對潛在威脅的探究都被堵死了。

 

最後形成阿吉瑞斯稱的「熟練的無能」團隊中充滿了許多擅於避免真正學習的人。

以修練克服智障
學習智障跟著我們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在「愚蠢進行曲」(The March of Folly)一書中,泰琪曼(Barbara Tuchman)追蹤歷史上因看不見事情的後果,而做出與自己利益相連的毀滅性政策;

 

包括特洛伊的陷落到美國的捲入越戰。

 

一個接著一個故事讀下來,我們發覺,即使事先受到警告生存已受到威脅,領導者仍然未能看見自己政策的後果。

 

泰琪曼談到的一例是,十四世紀法國瓦廬瓦(Valois)的君王受害於局限思考的智障;他們把貨幣加以貶值的時候,渾然不知這是在迫使法國的新中產階級走向叛亂。


在一七00年代中,不列顛也有一個煮青蛙的故事。

 

泰琪曼寫道:「整整十年期間,大不列顛與北美殖民地衝突逐漸升高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位大不列顛的官員曾經派代表橫渡大西洋,找出當時危害關係的原因。」

 

一七七六年美洲開始革命,受到危害的關係已無法復原。

 

另外,泰琪曼筆下十五、十六世紀羅馬天主教的樞機主教群,也日三個悲劇性的管理團隊;

 

在虔誠的最高美德要求下,他們外表看起來和諧一致,然而,暗地裡卻你爭我奪,導致一些機會主義的教宗濫用職權,因而激起新教改革。


今天,我們同樣生活在艱險多阻的環境中,相同的學習智障及其影響還是繼續存在。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是治好學習智障的良方。

 

但是首先,我們必須努力辨認這些智障,因為它們常被淹沒在喧囂而分人心志的日常事件當中,而難以發現。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下一步,成功:8招接好職場變化球



你的成敗取決於下一個職務的表現!


八招最明確有效的職務轉換方式,讓你快速坐穩新職位,讓上司永遠刮目相看!


剛獲得升遷、接受外派、準備改造組織的你,正磨刀霍霍:如果在下一步表現優異,很可能快速晉升,但你也很不安,如果失敗,不但砸了前途,也可能毀了組織。


當前最受重視的職涯大師──麥克•瓦金斯,研究與推動職場人「順利職務轉換」不遺餘力。

 

在《下一步,成功》8堂職務轉換課堂裡,瓦金斯博士將帶領你,勝任8種典型職務轉換類型。

 

供簡單又有效的工具,幫助你由內而外,培養新能力與領導風格,善盡新職責。

這套風靡全球的職務轉換系統,將讓你充滿自信、快速坐穩新位置,在職場上無往不利!





下一步,成功:8招接好職場變化球 







你的下一步


截至目前為止,你對職業生涯的發展,有著滿腔的抱負和夢想,而且表現一直非常出色。

 

但是下一步該怎麼走,你準備好了嗎?

 

為了邁向職業生涯的高峰,你就必須按部就班、經歷重要的職務轉換過程。

 

在每一次職位異動,你都有機會大放異彩,但也可能會步履蹣跚。

 

順利的話,你的前景將一片光明;相反地,機會也可能一去不復返。


仔細觀察每一位成功主管的資歷,你會發現他們都經歷過一連串重要的職務轉換(transition),才得以接任更具挑戰性的角色;

 

從個人貢獻者,逐步邁向一般的管理階層。

 

頂尖人才在艱苦奮鬥的過程中脫穎而出,擔任領導的職務;

 

不論是在新公司或某個事業單位,他們積極尋找更豐饒的沃土(和更高的挑戰),然後學習適應嶄新的文化。

 

在邁向更高階職務的過程,他們或許有了跨國經驗、歷任事業體各個部門別的工作,甚至兩者皆有。如果一切發展順利,他們很可能統領整個公司,以及接踵而來的美好前景。

這也可能是你的故事。

 

前提是,你必須先成功地跨出下一步。

 

不論是升遷、加入新公司,或是其他管理階層必經的職務轉換,你的下一步具有決定性意義。

 

因為,每一次職務轉換都非常關鍵:可能是職場上繼續前進的動力,也可能是埋葬前途的深坑。


過去十年來,我投入大量時間,研究領導者職務轉換的各種成功與失敗案例。

 

在早期的作品,如《關鍵領導90天》,主要闡述的是成功職務轉換的共通原則,幫助領導者建立個人信賴度、建立聯盟、確保接下新職務的一開始就能成功。

 

《關鍵領導90天》出版之後,數百名領導者將書中的概念和原則,應用在自己的職務轉換上,我也與這些領導者密切地互動,交換寶貴意見。

 

他們提出許多頗富挑戰性的問題,主題大多圍繞在職務轉換,尤其是如何將書中原則應用於不同情境:


我剛從行銷副總升任為國家區主管,很想了解這時該把焦點移到哪裡。

 

我剛從營運部門調到區域性的人事職位,但卻好像陷入了困境、載沉載浮。

 

我被調到中國,負責供應鏈,可是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在新文化下工作。


《下一步,成功》將一一解決這些問題。

 

本書撰寫本著以下基本原則:每個人應對下一步的方式,取決於下一個挑戰的類型。

 

雖然《關鍵領導90天》的原則在多數情況都可以適用,但是升遷到更高的職務,與轉調到不同的部門、進入不同的組織文化,甚至是赴國外工作,前述原則都有不同的應用方式。

 

如果無法了解多元化職務異動的獨特需求,就可能會在職業生涯發展上自掘死路。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15分鐘吸睛術



●脫口秀天王主持人 賴利.金 盛讚:「全美最能點石成金的人。」


●奧美公關企業公關事業部董事總經理 王馥蓓:「公關是無價的廣告—善用它,你的企業會得到好聲譽與公信力。」


●美國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莉沙吉朋絲:「書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成功實例,讓人擁有成功吸睛的十五分鐘,是非看不可的好書。」


好萊塢公關大師霍華.布拉曼縱橫好萊塢三十多年,不僅捧紅無數名人,也幫許多知名企業成功打造形象,他身懷吸睛絕技,本書是他首度公開的私房形象溝通學,有他與媒體、名人、企業實際交手的精采故事,是這個時代增加競爭力指數的必備工作書。





15分鐘吸睛術 







打造願景


建立你希望呈現給世界的形象願景時,要用慢燉鍋烹煮,不要用微波爐烹煮。

 

微波爐很快就可以把東西弄得熱騰騰,但是吃起來不可口,感覺上像橡膠似的,煮得不均勻。

 

公關就像煮東西,是煉金術,將雞肉、一點水和一些調味料放進鍋裡,得到的成品會比你放進去的東西好。

 

同樣地,在公關界,烹調出新的聲譽,需要以下既定的食譜 ... 但也要加進你自己的個人調料。

你對自己形象的願景,可能與世界對你的既定印象無關。

 

我們生來全都有公眾形象,我們可以「出生在好人家」,或是毒窟,或是介乎其間的任何地方,親戚對我們的印象,可能是快樂的嬰兒、暴躁的嬰兒、獨裁、或是自滿。

 

不論是什麼,現在問題在於,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形象維持不變,或者回到廚房主題的隱喻,如果想要自己的形象像舒芙蕾( souffle)一樣膨脹起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真實性(authenticity)。

真實性純粹表示,你所呈現的形象或訊息,與你實際的為人一致,看看以下兩個例子。

 

有一名女子的母親罹患乳癌,這名女子參加一場支持尋找癌症療法的活動,她在向媒體記者說話時表示:「我母親得了這種病,我知道對抗它所需要的勇氣。」

 

和這個場景相對照,有一位名人在同一場乳癌防治活動上說:「這是女人的大問題,我為出席這項活動感到自豪。」

 

她沒有故事可以跟人說,並不表示她不屬於那裡,但如果她擁有一些與這項活動相關聯的真實事例,讓她用來作為自我宣傳的工具,事情會比較有意義,而且大家會說:「對啊,我同意。」

如果你準備接受某個人推銷的東西,你也得接受一項事實:那個人一開始就賣那件產品,做了對的決定。

 

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會成功地當上雪雅洗髮精(Suave shampoo)的產品代言人嗎?

 

可能不會,因為外界並不覺得,她是為特價商品代言的女演員,而雪雅是個便宜品牌。

 

那麼香奈兒(Chanel)呢?

 

任何人看到這樣的廣告,都會說行得通,雪雅洗髮精廣告活動既不適合基嫚,也不符合洗髮精公司需求,而香奈兒廣告活動讓基嫚和公司兩方的聲譽都提升,因為要讓基嫚這種超級巨星促銷香奈兒這類產品,感覺上很真實。

有時候,人們會不知不覺散發微妙的暗示:他們其實並不符合某種特定情況,那種情況對他們而言並不真實。

 

我記得多年前,有兩家大型媒體公司進行大規模合併,其中一家公司的執行長穿戴著標準的西裝領帶,看起來很企業化,另一家公司的執行長則是穿開襟襯衫和棕色運動外套,我很驚訝,覺得這不會是天作之合;

 

至少對我而言,雙方主事者的衣著傳達出完全不同的訊號,顯示這項關係可能不會成功,事實上,它的確沒有成功。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15分鐘吸睛術




●脫口秀天王主持人 賴利.金 盛讚:「全美最能點石成金的人。」


●奧美公關企業公關事業部董事總經理 王馥蓓:「公關是無價的廣告—善用它,你的企業會得到好聲譽與公信力。」


●美國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莉沙吉朋絲:「書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成功實例,讓人擁有成功吸睛的十五分鐘,是非看不可的好書。」


好萊塢公關大師霍華.布拉曼縱橫好萊塢三十多年,不僅捧紅無數名人,也幫許多知名企業成功打造形象,他身懷吸睛絕技,本書是他首度公開的私房形象溝通學,有他與媒體、名人、企業實際交手的精采故事,是這個時代增加競爭力指數的必備工作書。





15分鐘吸睛術 







成功關鍵:將你的訊息傳達出去


現在,你對於自己想要建立並且和世界共享的未來,已經有一個願景。

 

媒體會過濾你要和世界分享的訊息,所以本章將會回答一個問題:如何最能夠透過適當的媒體,將你想要說的話傳達給你想要接觸的觀眾。

由於媒體是溝通管道,我們必須使用對媒體友善的工具來表達重點。

 

所有的工具中,對媒體最友善的工具,是我所謂的訊息,而最好的訊息,是讓重點快速、有效和清楚傳達的訊息。

 

在網際網路時代,你想要向世人傳達想法,是沒有時間可以浪費的。

 

百萬年前,好啦,沒那麼久,是三十年前,我剛出道的時候,地方或全國新聞中的講話片段(sound bite)長達十五到二十秒。

 

那種時代已經過去了,講話片段先是縮短到十秒以下,目前更縮短到經過精挑細選(我們希望如此)的寥寥幾個字。

如果你想要看看世界改變了多少,可以租一部二、三十年前的電影,或是看一部七0或八0年代的情境喜劇。

 

比起現在的電視新聞、體育節目、乃至於電影和音樂錄影帶所運用的快速剪接,那時候的場景似乎毫無止盡。

 

所以現在你必須快速說完要說的事情,而我會讓你知道如何做到這點。

但不管過去或現在,有一件事情不曾改變,那就是人們吸收資訊的能力。

 

不論科技進步有多快,人腦仍然只能夠一次吸收三、四項資訊或訊息。

 

如果你夠幸運,能讓報紙或電視刊登你的故事,甚至於讓他們製作關於你的大特寫,你可能會得到只夠提出三、四或五項重點的機會。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15分鐘吸睛術




●脫口秀天王主持人 賴利.金 盛讚:「全美最能點石成金的人。」


●奧美公關企業公關事業部董事總經理 王馥蓓:「公關是無價的廣告—善用它,你的企業會得到好聲譽與公信力。」


●美國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莉沙吉朋絲:「書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成功實例,讓人擁有成功吸睛的十五分鐘,是非看不可的好書。」


好萊塢公關大師霍華.布拉曼縱橫好萊塢三十多年,不僅捧紅無數名人,也幫許多知名企業成功打造形象,他身懷吸睛絕技,本書是他首度公開的私房形象溝通學,有他與媒體、名人、企業實際交手的精采故事,是這個時代增加競爭力指數的必備工作書。





15分鐘吸睛術 







你需要哪些資料才能將你的訊息傳達給世界?


在過去,只要有完整記者資料袋、照片和手冊就可以搞定工作。在網路時代,一切都改變了,你需要有自己的網站,你可能需要在MySpace.com和Facebook.com上。

 

或許可以把你一些成功的演說、獎項、或其他重大時刻,拍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com?

 

另外,或許可以在自家網站上放一段短片,供人觀賞或下載,或是燒成DVD送給別人?

我們在上一章談到你想要提供的訊息,現在要談談你可以運用什麼方法來提供那些訊息。

 

眾所周知,在過去十年,那些方法已經徹底改變,但你的訊息是公關宣傳活動的推動力,現在該是想想美學的時候了,例如外觀、感覺,或者若有需要,可以針對所有的資料思考整體形態,使你提供訊息的方式趨於一致。

最讓我抓狂的事情,莫過於不一致的資料,而且我並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

 

如果你的名片設計和網站設計完全不同,看上去不像文具,和你可能擁有的任何手冊沒有共同的設計元素,那就有問題了。

 

正如你必須持續傳達相同的訊息,你的資料也必須一致,這個時候,要看看你所發佈、上面有你署名的一切東西,並且詢問:「這一切資料會強化相同的訊息 ... 並且以相同的方式強化嗎?」

 

如同我告訴客戶的,我甚至不在乎你是否選擇了錯誤的觀點,只要選擇一個觀點就對了,因為成功的資料首要關鍵就是一致性。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15分鐘吸睛術




●脫口秀天王主持人 賴利.金 盛讚:「全美最能點石成金的人。」


●奧美公關企業公關事業部董事總經理 王馥蓓:「公關是無價的廣告—善用它,你的企業會得到好聲譽與公信力。」


●美國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莉沙吉朋絲:「書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成功實例,讓人擁有成功吸睛的十五分鐘,是非看不可的好書。」


好萊塢公關大師霍華.布拉曼縱橫好萊塢三十多年,不僅捧紅無數名人,也幫許多知名企業成功打造形象,他身懷吸睛絕技,本書是他首度公開的私房形象溝通學,有他與媒體、名人、企業實際交手的精采故事,是這個時代增加競爭力指數的必備工作書。





15分鐘吸睛術 







目標聽眾正在收聽


我們在這整本書中已經說過,現今的公共關係,代表感覺與事實,但若論及公共關係的原始概念,我們需要看看這個等式中的前半部,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公共�孆蔡部C現實生活中有多種公眾,因為沒有公眾是一模一樣的,而且種類通常不只一種。

 

本章將會討論,如何識別所有會接收你訊息的不同公眾。

 

了解這一點之後,就可以思考,如何以最佳方式鎖定每一種閱聽人。

 

但是現在,我們先將焦點集中在識別公眾的問題上,那些公眾,就是你需要鎖定以便傳播訊息的不同閱聽人。

長久以來,我看過許多成功識別閱聽人的例子,其中最成功的,或許是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升任國會眾議院議長一職。

 

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贏得該頭銜的女性。

 

如果你要的話,可以看看2007年1月2日《紐約時報》寫到,裴羅西議長如何思慮周詳地辨識出她的各種選民和閱聽人,也就是她的各種公眾;

裴洛西女士將在週三起為期三天的旋風式活動中,慶祝她的傳承(在義大利大使館)、信仰(羅馬天主教彌撒)、教育(三一學院)、童年(巴爾的摩)和現居(曾受到以演唱「我把心留在舊金山」〔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出名的歌手東尼.班奈特〔Tony Bennett〕的歌頌)。

她將很優雅地接受第一位女性眾議院議長的身分,她將以每人千元的募款音樂會,強調她在民主黨員間的影響力,此外,她將歡迎民眾在國會開放時間入內參觀。

那是定義和吸引目標閱聽人的絕佳範例。

 

比方說,你是裴洛西議長,你如何建立一份媒體清單,對每一位閱聽人說話?

 

你是義大利裔,那表示你可以找美國境內的義大利文刊物,也可以找針對義大利裔族群的英文刊物。

 

你的故事屬於國際領域,所以萬一你要這麼選擇,你可以跨國找到義大利所有的報紙、雜誌和廣播電視公司,其中許多媒體在華盛頓特區都設有新聞分社。

 

你是羅馬天主教徒,你可以鎖定全美國和全世界的天主教刊物。

 

為了更接近家鄉,你可以將舊金山所有的教會公告和電子報,全都納入你的媒體清單,這些媒體可能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對每兩年就能讓你連任的選民來說,它們其實提供一個絕佳的資訊管道。

 

另外也別忘了類別廣泛的女性小說。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雅頌★幸福心靈報




心胸越大 成就也越大





心胸越大 成就也越大

為人厚道 處事精明 何飛鵬




曾經聽過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的一個故事:有一次李嘉誠宴會結束
走出飯店,伸手從口袋中掏出手帕時,一個港幣銅板掉了出來一直滾到水溝裡,當 李 先生試圖去揀回銅板時飯店的服務員快速上前,揀回銅板,擦拭乾淨後,交還給 李 先生。

李嘉誠收回銅板,打開皮夾,拿出100元港幣,謝謝服務員的幫助。
李先生拿回一個銅板,卻給了100元的小費。

對這個故事, 李先生自己的解釋是:每一塊錢都有用途,不應該隨便浪費,他要揀回銅板,是要讓每一塊錢都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而對別人的服務表示感謝,則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禮貌,他給100元小費,是他對人的心意。



這是兩件事,他並不是為了一個銅板,付了100元的代價。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雖然也聽到 李先生的解釋,但其實瞭解並不深刻,只感受到這是一個超級富人的大方,非常人所能及。


一直到後來 李嘉誠先生購併了我所創辦的公司時,拍板前的一個插曲,讓我更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意涵。

當李先生的團隊,仔細對我們的公司做完財務及法律查核後,
出了一個購併的價金,但這個價金,與我們期待的金額落差甚大,
可是我們堅持要用我們的期待金額進行交易。



李先生的團隊不敢拍板,最後購併案呈給 李 先生決定。



李先生在聽完全案後,說了一句話:「我們不只是買公司,
更是買一群團隊,對人的事,就別太計較,購併案就此成交。」

我事後聽到這段過程,再對照前面的故事,一切都豁然開朗,這不是富人的大方,而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態度問題。

「為人厚道,處世精明」,這是另一個台灣企業家康和證券集團會長鄭世華家傳的態度,鄭世華的父親教育鄭世華,只要做到這八個宇,
事業就會成功。


而這八個宇也印證了李嘉誠做人處世的基本邏輯。

鄭世華自承做事要精算每一個環節,務期效益最大化,用最少的錢賺到最大的利益。



但是為人就不是這樣,要盡可能寬待每一個人,要厚道,這樣才能廣結善緣。

而 李嘉誠先生的作為,正是這八個字的最佳寫照。


在購併過程中,他的團隊早已從生意面進行精算,做出購併價格,這是處世與生意的精明。



但 李先生從為人的角度出發,他能體會未來要一起打拚的團隊的心情,他願意放棄精明的計算,以換取人的認同與共識,這是「為人厚道」的最佳註解。

因為人心如水,水能載舟,永能覆舟,太過精明的計算,可以得到短期的生意,但卻無法得到雙贏與人和。

「為人厚道,處世精明」,這是十分簡單而且有點八股的格言,
但卻讓愚鈍的我要歷經幾次事件之後才能體會。



處世精明是簡單的「獲利極大化,效益極大化」的邏輯,很容易體會,但如果只是如此,也用這種方法來對人,那可能淪於小氣刻薄,因小失大而不自知。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雅頌★幸福心靈報




彎腰拾起的尊嚴





彎腰拾起的尊嚴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過海到了法國,他要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


考試的時候,儘管他竭力將自己的水準發揮到最佳狀態,但主考官還是沒能錄取他。


身無分文的青年男子來到學院外不遠處一條繁華的街道,勒緊褲帶在一棵樹下拉響了手中的琴。


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無數人駐足聆聽。


饑餓的青年男子最終捧起自己的琴盒,圍觀的人們,紛紛掏出錢來,放在了琴盒?


堙C一個無賴鄙夷地將錢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


青年男子看了看無賴,彎下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您的錢丟在了地上。


”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對他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您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彎腰為您撿起。


現在我的錢掉在了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


”無賴被青年出乎意料的舉動震撼了,最終撿起地上的錢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後灰溜溜地走了。


圍觀的人群中有雙眼睛一直默默關注著青年男子,他就是剛才的那位主考官。


他將青年男子帶回學院,最終錄取了他。


這位青年男子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為挪威小有名氣的音樂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當我們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時候,有時會招致一些無端的蔑視;


當我們處在為生存苦苦掙扎的關頭,有時會遭遇肆意踐踏你尊嚴的人。


針鋒相對的反抗是我們的本能,但往往會讓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變本加厲。


我們不如以理智去應對,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展示並維護我們的尊嚴。


那時你會發現,任何邪惡在正義面前都將無法站穩腳跟。


有的時候,彎下的是腰,但拾起來的,卻是你無價的尊嚴!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雅頌★幸福心靈報




攀岩領導:最大障礙不是岩石而在人心 ◎吉姆•柯林斯/文





攀岩領導:最大障礙不是岩石而在人心 ◎吉姆•柯林斯/文



美國企業界近年最炙手可熱的管理名師,是個以無畏聞名的攀岩高手,《從A到A+》全球熱賣,邀約不斷,但吉姆.柯林斯繼續行走在窮山絕壁。


他說,攀岩是終極的教室,找得到人生每個層面的啟發與借鏡。


最近他執筆分享三十年攀爬經驗中,體會出哪些深刻的領導啟示。



攀岩三十年,我的人生觀與工作態度,全跟我的爬山經驗緊密相連。


我在科羅拉多州波得市長大,這裡有全世界最棒的攀岩地點與最厲害的攀岩高手。


當年我才十來歲,繼父替我報名參加攀岩訓練,我還不領情地嘀咕,「我寧願讀書。」


結果第一天上完課,我就知道,自己找到了一生的摯愛活動。


對我來說,攀岩是終極的教室,在裡面可以找到人生每個層面的啟示,包括企業、管理、領導和科學研究在內。


這種運動通常不給犯錯的人第二次機會——死亡終結一切的學習。


但我很幸運,能從錯誤中存活,而且學到了對生活與工作都非常有用的重要啟示。


第一課 - 堅持向上爬,寧願落下也不願失敗:如何不必攻頂就獲得成功


我與友人麥特走過山徑彎道停了下來,一片壯麗的岩石擋在前方:平滑、略微外懸的銀白花崗岩壁,一道指尖大小的薄縫穿過中間。



「你看,這就是我把這條路線叫做水晶球的原因,」麥特指著岩壁上方,離我們50呎、棒球大小的一處石英岩握點。


我們向上拋出繩索,我開始攀爬,希望能來個現場首攀(on-sight),首攀是指在沒有任何路線資料下,第一次爬就成功完攀,一次也沒有墜落。


首攀的人只有一次機會,萬一搞砸,落到繩索上,便再也不能稱為首攀。


距離水晶球還有十呎,我的腳開始不穩,踢落了許多小石頭。


我彎緊大拇指,雙手勾住一處凸起的岩壁,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手指頭的重量再減輕一點點就好了……。」


首攀的興奮,讓我加重施壓,每個岩點都抓得太用力,就像緊張過頭的跑步者,起跑衝刺太快。


「深呼吸,吉姆,你要放鬆,」麥特的聲音讓我稍感鎮定。


我慢慢放鬆手指,調整呼吸,但心念還在翻滾,「一出錯就再也沒機會……,但就算這一步走對,還是沒把握有足夠的力氣爬到水晶球……,如果到不了那裡,就無法將繩子掛入下個保護點來固定…,我應該下墜多遠?……」猶疑中,時間一分一秒地流失。



「好吧,麥特,我要出發了。」


右手水平側拉,左腳移向壁緣。


糟糕,應該用左手去抓壁緣才對,我把身體朝左方移去,想抓住任何凸起的岩壁或石頭,好讓右手趕快往上挪,再用左手抓壁緣。


我把右手手指壓在一塊朝下的岩角上,但這種角度很難側拉。


眼前,我的成功機率不到20%:


如果繼續行動,勢必會墜落,一落就是三十呎;


就算真能往上爬,在沒有另個岩栓扣住繩索的保護下,爬得愈高,墜得愈深。


「下降!」我對麥特大喊。


「不!」他大叫,「你只剩三組動作就到水晶球,你一定到得了!」


「下降!」我再喊了一次。


說完,我就鬆了手,控制良好地沿繩下墜。


我懸在繩索上大約十分鐘,逐漸恢復體力,然後盪向岩壁,這次我抓住了每個握點,順利地爬上山頂。


這當然不能算是完成首攀。


儘管同一天稍晚,我再度挑戰那條路線,從下方攀爬而上,一口氣完成攻頂,但無論這次再成功,我知道我還是失敗了。


不是敗在行動,而是敗在心態。


因為,就在應該全力以赴的一刻,我竟然鬆手放棄,我其實選擇了失敗(failure),而不是落下(fallure)。


失敗與落下。


兩者之別異常細微,卻又意義重大。


落下時,你雖然無法攻上山頂,卻始終沒有放棄。


落下是你的人掉了下去,失敗卻是你的心已經放棄。


爬到落下去,代表你曾經全力以赴向上爬——即使成功的機率不到20%、10%甚至5%。


你毫不保留,用盡每一分的心智與體力,你絕不替自己找藉口,就算再多的害怕、痛苦、胃液翻滾和不確定,你還是要求自己百分百演出。



對旁觀者來說,失敗與落下看起來沒兩樣(都是從空中掉了下來),然而,落下的內在體驗,卻與失敗截然不同。


我們只有在選擇落下,而非失敗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真正的極限。


沒錯,我只有不到20%的機率可以爬到水晶球那裡,但因為我選擇了放棄,我再也無從確定實際的結果會是什麼。


或許我還可以使出其他本領,或許我還有力氣多做一組動作,又或者正如我後來發現,下個握點其實很容易抓穩。


難就難在這裡。


首攀(或者人生)的過程裡,你並不曉得下個握點抓起來困難或容易。


也正是其中的曖昧不定,使人難以全力投入。


我的一位人生導師,設計大師莎拉里托登布爾(Sara Little Turnbull)曾經送我一幅壁掛,上面寫著一句她在一九九二年產業設計基金會演講時的名言:「如果不盡力一試,你不會知道極限在哪裡。」



年過八旬的登布爾是史丹福大學商學院「變革流程實驗室」創辦人,她以擔任可口可樂、康寧、輝瑞、3M與富豪汽車等大公司的設計顧問而聞名,被形容是「CEO的產品設計開發祕密武器」。


她告訴我,她有些最好的設計概念,便是在快要失敗,卻又不肯就這樣放棄的那一刻誕生的。


當然,大部份快要失敗的設計,最後還是失敗了。


但偶爾總會有一次,因為不肯放棄,她把自己推向全然不同的新境界,非凡的創意就此產生。


「這就是突破,」她說,「你必須走到失敗的邊緣,激勵自己堅持下去,就會走出不一樣的境界。」


這些年研究卓越企業,讓我看見最優秀的領導人如何本能地領悟這個道理。


例如,金百利克拉克的執行長史密斯為了幫助公司躍向卓越,面對「落下vs.失敗」的抉擇時,就做出了關鍵的決定。


史密斯深知,疲軟不振的金百利要改頭換面,最好的機會就在消費用紙領域。


為了展現破釜沈舟,誓不回頭的決心,他決定把傳統的工業用紙廠全部出售,再把資金投入消費用紙,正面迎戰史谷脫、寶鹼等大敵。


華爾街嘲笑他,財經媒體也不看好,但最後,金百利翻身成為全球消費用紙業的龍頭廠商。


史密斯很清楚,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徑,就在於全力以赴,寧願落下也不放棄。


現在的我,將人生視為一連串落下或失敗的抉擇。


如同首攀一樣,人生的下個握點往往模糊難辨,這種模糊性讓我們退縮,無法全力以赴,於是我們在心裡認輸,鬆了手,我們寧願控制得當地落下,也不願冒著可能摔落更深的風險,繼續向上攀爬。


但不管創立新事業、出版新書或者嘗試新設計,墜落絕少代表毀滅。


最重要的是,發現自己真正極限的唯一方法,便是勇敢地走向墜落,而非失敗(go to fallure, not failure)。


我今年四十五歲,抓住石頭引體向上的動作,做來已不再像二十歲時那麼強勁有力。


然而這些年來,我深深領悟,體力上的流失,可以用心智力量的增長來補強。


所以我繼續行走在窮山絕壁之間,尋找落下的機會。


我甚至重新定義了「成功」的條件——不必非得登上頂峰,重要的是我有沒有全心投入。


最近一次攀岩之旅,我沒有一條路線順利完成攻頂,但那卻是我歷來攀岩最成功的經驗之一,因為每次嘗試都勇敢地向上爬,堅持爬到落下。


回家的路上我很高興,那天,我的意念是堅強的,不像多數日子裡那麼軟弱。


因為,攀岩不是為了征服岩石,而是為了征服我們自己。


這也正是我們要勇於爬到落下的原因。


第二課 - 區分機率與後果:如何了解真正的風險,獲得成功並保住性命


但有時,讓自己爬到摔了下去,不但不英勇,反而是愚行。


一九七五年夏天,一個名叫大為布維西的年輕攀岩家看上了波得市南方山區峭壁上,一片無人攀登過的美麗岩石。


這一帶多年不曾有任何攀岩好手來爬,主因不在難度高,而是岩壁上缺乏天然保護點。


布維西看不到任何裂罅可以塞入固定岩楔,只見峭壁先是垂直升起約五層樓高,佈滿了礫石與銳角,然後才向後略縮為85度的岩壁,上面好像有較大的抓握點。



布維西開始往上攀,身上垂著繩索,帶著少量的岩楔。


爬到了50呎,他才驚慌地發現,上面的岩壁其實比下面更難攀爬,幾乎沒有放岩楔的裂罅。


經過幾千年雨水洗磨的岩石表面,又光又滑,連抓握點也找不到施力的角度。


一旦落下,他會直墜60呎,摔到地面散亂的一堆巨石上,當場送命。


這算不算危險狀況?

那得看你對「危險」如何定義。


對布維西來說,這還算不上危險,墜落的後果當然很嚴重,但他會墜落的可能性卻是近乎零。


因為當年的布維西,是個正值巔峰的攀岩天才,這條路線有如一個謎題,讓他很想解開,卻不會特別困難。


假如布維西讓落崖摔死的可能在自己腦中發酵,他也許早已送命,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他能夠區分落崖的可能性與落崖的後果,而且以專注的精確度,攀上了頂端,成功開創一條新路線,名字就叫做「驚險之旅」。



區分機率與後果的道理,不僅適用於攀岩,也適用於工作、人生與企業。


一九九四年,英特爾首度發現Pentium晶片的浮點運算器,因為設計上的小瑕疵,導致除法運算的細微誤差,相當於一般的試算表使用者每用2萬7000年,就會發生一次除法錯誤。



這麼渺小的誤差機率,讓英特爾的領導人忽視了代價高昂的後果。


一位數學教授在演算複雜問題時,真的碰上了誤差,這事件在網路上迅速傳開,引起媒體注意。


當年的英特爾執行長葛洛夫在《十倍速時代》書中描述,他的公司被CNN窮追猛打、被財經媒體嘲笑,更被不滿意的客戶震撼。


有天早上,葛洛夫看到了可怕的報紙標題︰「IBM決定停銷所有Pentium電腦」。


最後,英特爾被迫拿出4億7500萬美元來補救,金額相當於全公司半年的研發預算,或五年的Pentium廣告支出。


正確區分機率與後果,是創業者的成功關鍵。


我在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所任教時,許多學生因為無法掌握其中差別,限制了自己的選擇。


有個學生跑到我的辦公室說,「我真的很想創業,但創業的風險這麼高,我還是去IBM上班好了。」


「要是你盡全力為自己創業,但不幸失敗,會有什麼後果?」


「我大概還是會去找工作,」她想了想。


「你找工作難不難?」


「不會太難。」


「所以對你來說,創業最壞的結果,不過就是回到現在這個原點:準備出去找工作。」


對史丹福的MBA畢業生來說,自行創業,就好像攀爬一條布滿岩釘的運動路線,成功的機率固然很低,但墜落的後果更是微乎其微︰岩釘上的繩索會撐住她。


所以,她決定全力以赴,排除萬難,後來成功創立了自己的企業。


重點就在於,我們必須清楚區分機率與後果的差別,才能正確行動。


攀登危險路線(或走在足以毀滅個人、事業的人生處境),你應該避免讓自己爬到落下,除非已無其他選擇。


攀登已有堅固抓握點的運動路線(例如水晶球路線,或者我學生的創業計劃),你不妨接下這艱難的挑戰,面對5%的成功機率,全力以赴,寧可落下也不放棄。


第三課 - 用未來式(而非現在式)爬山:如何藉由心態的改變獲得成功


一九七八年,我迷上了一條名叫創世紀的攀岩路線。那是科羅拉多州黃金山峽谷裡,一片百呎高的平滑紅石峭壁,從來沒有人曾在這裡徒手攀登(free climbing,不借助任何外力,只利用手、腳、自然岩點完成路線的攀登)。


有一天,我看著來自東岸,身軀結實的卜萊格向創世紀挑戰。


他先爬上一處平坦的前傾岩壁,然後猛然往上一跳,他的手碰到上方岩壁,停留了一秒鐘就鬆開,整個人墜落25呎才被繩索撐住。


卜萊格繼續試跳了十幾二十次,最後放棄。「就是沒辦法抓太久,」他說。


那年,回學校念大三之前,我決定去爬爬看,但我還是找不出方法,可以爬到那個連卜萊格也失敗的抓握點。


回到學校,我加強練習,還在上衣口袋裡放了一根針,專門用來刺破手指磨出的水泡。


但無論再怎麼鍛練,依舊鎩羽而歸,我雖然身強體壯,心理上卻被這條路線無人能徒手攀爬的紀錄所恫嚇。我必須改變自己的心境。



我在研讀攀岩歷史時,找出了一種模式:凡是被某一代攀岩人士認為「不可能成功」的路線,通常兩代之後,就會變成「沒那麼難」。


所以,我決定跟自己玩一個心理戲法。


我深知無法成為最有天份、最強壯、最大膽的攀岩者,但也許,我可成為最有未來觀的攀岩者。



我做了一個小小的思考實驗,把當時的時間推到十五年後,然後自問,「一九九○年代的攀岩者,將會如何看待創世紀?」


答案再也清楚不過。


在九○年代,一流的攀岩好手常會選擇創世紀進行首攀,把它當成挑戰其他更難路線之前的暖身練習;


次級攀岩者也會認為,創世紀具有挑戰性,卻沒有難到不可爬的程度。


於是,我決定假裝現在是一九九四年,買了一個小日曆,把年份日期全部改過。


走到峽谷時,心中就想像九○年代的人會怎麼看創世紀的路線。


靠著心理上的改變,我終於爬了上去,讓不少人大吃一驚。


改變心態的做法,特別適用於創業家與充滿未來視野的企業領導人。


它的關鍵在於鑑往知來,從歷史掌握基本態勢,然後預測這些態勢對於未來世代將有什麼意義。


蘋果電腦的賈伯斯在一九七九年參觀全錄PARC研究中心,看見成堆的電腦都使用某種又指又按的裝置,而且螢幕上的內容就是實際列印的內容。


這種操作介面,今天已成家常,但在當年,卻沒有任何商業電腦具備這種能力。


賈伯斯一眼看出,這些創新會在未來成為普及的技術,他大膽想像未來十到二十年,人類會怎麼使用電腦。


等不及世界慢慢改變,他決定搶先按照改變後的世界而行動,在一九八四年推出麥金塔電腦。


因為改變了心態,賈伯斯得以走向未來,開發出下一代電腦。


這正是攀岩最重要的啟示──最大的障礙不是岩石,而是人心。


我們無法堅持全力以赴、即使落下也不放棄,就是因為心中已經棄守。我們無法承擔風險,就是因為心中已將機率與後果混為一談。



而我們最大的失敗,就是讓今天當下的心態,阻礙了自己的創意與能力。


今天我們眼中的種種限制,都將變成未來世代挑戰更大極限時的跳板。


所以,何不現在就加入未來,跳過當下的限制?


突破的產生,通常不是來自做法上的改變,而是因為我們改變了對於做法的思考方式。


這才是人生最艱難的攀爬考驗。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