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8.新奇事物-是你可能不知ㄉ 轉貼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巴基斯坦母親 生下6條腿男嬰

TVBS – 2012年4月15日 上午11:48

巴基斯坦一位母親在上周五,生下一位有6條腿的嬰兒。

照片上看到的,就是這個有6條腿的男嬰,而母親和小孩都很平安,出生時,醫院仍特別照顧她,以防感染,而男嬰的父親有點擔心他小孩的情況,由於家中經濟情況不好,已經把男嬰帶回家照顧,他希望巴基斯坦政府未來能協助可能的治療。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級地球 太陽系外發現第2顆適居行星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9/14 04:21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歐洲科學家十二日宣布,發現太陽系外第二顆似乎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不過環境十分潮濕悶熱,感覺起來像是蒸汽浴。


這個星球離地球有三十六光年,質量約為地球的三.六倍。


距地球36光年 可能適合生命生存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天文學家卡騰內格在美國舉行的研討會中指出,在太陽系外發現五十顆新行星,其中最令人振奮的是,在所謂的適居帶(Goldilocks zone)中,發現第二顆適居行星。


她說,該行星繞行的恆星溫度,比地球繞行的太陽低了攝氏一千度,而其與恆星的距離不會太遠或太近,這使它不致太熱或太冷到讓液態水無法存在,而水是支撐類似地球生物生命的關鍵要素。


科學家於二○○七年首度發現這樣的適居行星,而此次發現的行星不僅需有水,而且還需像地球,是多岩的固體星球,而非如主要為氣體的木星,它也需有大氣層,同時,至少六十%的面積被雲層覆蓋,地球的雲層覆蓋面積約五十%。


這枚被稱為HD85512b的行星,質量約地球的三.六倍,溫度約攝氏三十度至五十度之間,溼度頗高,重力為地球的一.四倍。


卡騰內格說︰「這枚行星真的很悶熱,我們不是說它適合你我居住」,她表示,因重力較大,或許較低矮、蜷伏的生物,比較能在該星球生根。


這枚行星繞行其恆星的軌道距離,約是地球繞行太陽的四分之一,它一年僅五十八天,其位於距地球三十六光年遠的船帆星系,每一光年的距離約為九.四兆公里。


它的恆星是橘色星,亮度約為太陽的八分之一。


這一群新行星,包括可能適合生命生存的「HD85512b」,是位於智利的歐洲南天天文台(ESO),利用「高精度逕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所發現,當中有十六顆行星是所謂的「超級地球」(super-Earths),也就是質量不高於地球十倍的行星,這樣的發現鼓勵了天文學家,讓他們相信發現像地球般的行星來日不遠。


相關報告已提交「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學報。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2030年 曼谷恐沉入大海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11/09/08 18:55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世界銀行報告指出,泰國曼谷地層下陷嚴重,科學家推估在2030年時,曼谷部分土地恐怕已陷入水中。


泰國國家災害預警中心預估,泰國政府若沒有提出有效政策,2100年曼谷將成為另一個亞特蘭提斯城。


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日本國際合作組織進行的研究發現,亞洲區的馬尼拉、胡志明市和曼谷都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其中曼谷部分地層目前已低於水平面,且以每年1.5公分速度持續下陷,世界銀行駐泰國研究人員博舟表示,「泰國民眾非法抽取地下水是其中原因之一。」


柏拉圖的著作中曾記載名為亞特蘭提斯的島國,突然遭遇到地震水災,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沒入海底。


英國《衛報》引述泰國國家災害預警中心(National Disaster Warning Centre)主任哈馬薩羅加的看法指出,「2100年曼谷將成為另一個亞特蘭提斯城。」


長期研究東南亞氣候變遷的海洋學家辛德旺則表示:「目前首要目標是與地層下陷地區居民協調,因為問題本身不在經濟或技術層面。


此外專家學者也應該對地層下陷的數據達成共識,才能提出因應之道。」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天打盹較長眠佳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8/21 17:25


英國研究人員說,白天小睡片刻,有助於恢復精神,但是睡太久,反而會讓人頭昏腦脹。


倫敦大學「大學院」的沃克教授說,白天小睡個十五到二十分鐘,可以讓人消除疲勞,增強注意力以及記憶力,但是如果睡得太久,反倒會讓人醒了以後,頭痛以及沒辦法專心。


他說,人類的生理時鐘會隨著晝夜調整,白天需要的只是打個盹,並不需要真正的睡眠,所以白天如果睡超過一個小時,就會讓人真的入睡,而一但真的入睡,必須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睡醒,所以白天睡上一到兩個小時,起來以後反倒會覺得不舒服。


沃克建議,白天小睡片刻即可,不要真的睡著。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SA︰火星可能有流動水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8/06 04:21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四日指出,科學家在火星上的一些陡坡發現鹽水水流的跡象,若經證實,將是第一次發現火星上有流動的水。


火星的高緯度地區曾監測到冰,其他證據也顯示火星表面曾經有水。


但若證實真的發現液態水,由於液態水為生命所必需,將增添火星上可能有微生物等生命形式存活的可能性。


「火星勘測軌道衛星」(MRO)於二○○六年開始監測火星,該飛行器「高解析科學實驗影像」(HiRISE)研究員麥克尤恩指出,過去三年MRO在七處捕捉到「數千條」流動液體,同時鑑別出另外二十處有類似流水的可能據點。


他以中緯度的牛頓隕石坑影像為例,指出該區在春夏時,各陡坡到處有指頭般痕跡,而當氣候轉冷,痕跡再度消失,他說,最佳解釋是這些為鹽水水流,因為只有高濃度鹽水才可能在低溫的火星環境中不結冰,他補充,這些並非是地表上的潺潺流水,而是地下水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星命名有規矩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8/13 05:30 (張士達)


中國時報【(張士達)】


■天文學家或天文愛好者觀測到小行星,被國際機構確認是新的後,將獲得「暫定編號」,隨後至少4次回歸中被觀測到,且運行軌道被精確確定後,就可獲得「永久編號」,行星名字則照慣例,由發現者在發現10年內命名。


發現者雖有命名權,但也有規矩,例如政治家、軍事人物或政治、軍事事件,得在逝世後或發生100年後才能命名。


命名一經成立,便成為該天體的永久星名,列入每年出版的《小行星星曆表》永載史冊,是少數人才能擁有的殊榮。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文學家發現 迄今最黑暗行星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8/13 01:33


(中央社台北12日電)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黑暗的行星。


這顆太陽系外行星叫做TrES-2b,它只反射不到1%的光。


這使它比所有行星或月球更暗。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顆行星是在分析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喀卜勒(Kepler)太空船提供的資料後發現,喀卜勒太空船提供遠方恆星亮度極其精確的度量,相關細節刊登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Astronomical Society)上。


哈佛史密索尼恩天文物理學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專家吉平(David Kipping)告訴「每日科學」(ScienceDaily)新聞網站:「TrES-2b相當程度上比黑色的丙烯酸漆還不會反光,所以它真的是個異常難解的世界。」


TrES-2b,一顆約木星大小的氣體行星,距離地球大約750光年。


它是在2006年為一項調查所發現,該研究調查名為「大西洋兩岸太陽系外行星調查」(Trans-Atlantic Exoplanet Survey),也因此得名。


TrES-2b跟其他大小近似的行星有所不同,例如木星,木星環繞著氨雲,氨雲會反射超過1/3的陽光,而TrES-2b因為極端炙熱,它沒有氨雲反射光線。


TrES-2b距離它的恆星GSC 03549-02811相當近,只有500萬公里,這意味著它的溫度可能高達攝氏1000度。


(譯者:中央社郭中翰)1000812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準媽媽懷孕 準爸爸也會害喜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5/26 14:55


懷孕的婦女會出現「情緒波動」、「孕吐不適」等害喜狀況。


不過美國有項研究發現,準媽媽懷孕,準爸爸也會有害喜反應。


調查認為,可能是因為準爸爸們經常陪著妻子接受產檢與相關課程,能對伴侶處境更感同身受,因而出現類似反應。


這項調查,訪問了超過兩千名年齡在十六歲到六十五歲的已婚男性,發現其中23%的受訪者,在另一半懷孕時,曾經有過類似孕婦害喜的反應。


一名去年才當爸爸的三十二歲男性表示,在他太太懷孕及生產期間,他都儘可能參與,這讓夫妻關係變得更親密,他也更容易被妻子的反應影響。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能力不是夢! 


用「腦波」可翻書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2/04 00:09 科技中心/綜合報導



科幻小說裡常見不用動手就能操控東西的超能力,如今現實生活中也能做得到!


南台科技大學電機系師生開發腦波翻書機,只要集中腦力注視翻書的符號,腦波就會傳達給機械手臂幫忙翻書,對癱瘓的病人來說可是一大福音。


學生戴上一頂像女性髮網的裝備,教授在上頭滴入加強腦波感應的黏著劑後,學生就坐在接收的機器前,集中意志力地用腦波翻書。


學生指出,「如果我想要拉右方,我就看右邊這裡的閃光,它會一直閃,它就會偵測到,我想要右翻,然後它就會往右邊翻,主要是由腦波促使下,去看它的左翻或右翻。」


據了解,第一代的翻書機必須用手指按或吹氣,有的是裝上定時器,按照預定時間翻書。


不過,南台科大電機系師生合力開發的新腦波翻書機,不用口,也不用手,真的就像有超能力一樣,集中心思看特定目標就能翻書。


台大學電機系教授陳世中說,「腦波誘發電位,誘發以後,我們從演算法就可以知道,你現在是要右翻,還是要左翻,所以藉由這種視覺刺激的方式產生誘發電位,然後再去控制我們的翻書機。」


腦波操控不僅可以翻書,未來還可以操控其他物品,對重度癱瘓的患者來說可是一大福音。


(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黃琮群)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因配對 代尋真命天子天女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1/19 00:07 【中央社紐約17日美聯電】


尋找真愛嗎?


試著靠 …… 一支口腔棉花棒吧!


數家基因檢驗公司許諾,可利用DNA檢驗為客戶找到真命天子或天女,吹捧生物相配性好處來招徠生意。


這些公司聲稱,男女生物相配性意味著性生活較美好、較少欺騙、永浴愛河,甚至可能有更健康的下一代。


「科學配對網路公司」創辦人赫爾茲(EricHolzle)說:「你能想到有多少配對服務會指出,你可能擁有較優子女?」


該公司是DNA配對紅娘先驅業者之一。


赫爾茲不願意透露會員人數,但一家瑞士「基因伙伴」公司科技總監布朗(TamaraBrown)表示,該公司和媒人及交友網站合作,已為逾1000人進行DNA配對,有些當初出於好奇作檢驗的人已締結連理。


基因伙伴作這項檢驗收費99美元,將於下月在交友網站推出。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遠祖是一家人 國家地理頻道揭密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0/10 00:05 記者蘇培瑜/綜合報導


全球有各類種族、語言甚至是宗教,但所有人的遠祖其實都來自人類搖籃─東非,只是那已是6萬年前的事,人類究竟經歷了何種共同旅程?


我們的先祖在旅程中抵達何處?


又是何時和社區中的陌生鄰居交會?


這些謎底都透過科學實驗一一揭曉,國家地理頻道將回溯人類先祖的腳步,揭露我們其實「都是一家人」的秘密。


在紐約市皇后區一場街頭市集,透過簡單的口腔黏膜樣本,基因地理計畫揭露人類DNA歷史,指出當今世人的遠祖,都是約6萬年前在非洲出現的一群人;他們很可能是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下,被迫走上不同路徑,前往全球各角落,而他們的後代現在都在同一個街區生活和工作,這樣的結果也讓參與計畫的社區居民大感意外。


世上人種最多元的地區之一「紐約市皇后區」,220萬居民中有高達半數來自異鄉,存在當地的語言更超過150種,透過國家地理頻道《人類基因樹》節目,皇后區居民發現自己和社區鄰居的「深刻關係」,彼此間的差異則是微乎其微。


我們的先祖到底從哪裡來?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為探討這神秘故事,基因學家兼國家地理駐會探險家史賓賽˙韋爾斯(Spencer Wells),特地率領基因地理小組,在皇后區收集居民的DNA,追溯人們的世系。


結果發現,他們的先祖是率先離開非洲的人,後來成為美洲原住民、歐洲人和南亞人。


這樣的轉變透過電腦動畫呈現在鏡頭前,回溯至數千年以前,先祖不畏艱辛長程遷移,接著時間又快轉到現代,了解每位居民的個人歷史,以及他們是如何來到生活忙碌的紐約市,住進同一個街區。


至於為何要以「皇后區」來當成研究範本?韋爾斯表示,「這地方就像世界縮影,有來自全球各地的人走在這條街上。」


研究從基因地理小組收集約2百位紐約客的樣本展開,描述他們對先祖的認識與期待,數週後公布測試結果,和人類大家族的成員共聚一堂。


參與這次計畫的部分紐約客,將在節目中分享自己的個人經驗, 讓觀眾看見這群出身背景各異的人,其實都有親屬關係。


我們是誰?


我們來自何方?


我們是如何抵達現在生活的地方?


在這其中都有了解答。


過去4年間,史賓賽˙韋爾斯和基因地理計畫國際小組,為了進行這個突破性的研究,已在世界各個角落收集和分析不同人類族群的DNA樣本。


目前全球有超過35萬人參與,還要持續數年的基因地理計畫,以描繪出至今最詳盡的人類學圖像,指出人類的各項差異,並對人類基因史和遷移史提出新發現,讓我們更瞭解各人類族群的共通點和不同之處。


《人類基因樹》將於本週六(10日)晚間9點在國家地理頻道首播。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新出土化石 有助了解人類聽力進化過程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10/09 11:20 陳 蓉



(法新社華盛頓8日電) 在中國東北方進行挖掘的古生物學家指出,他們發現之前不為人知、花栗鼠大小的哺乳動物化石,可能有助於了解人類聽力進化過程。


在中國鄰近北韓邊界、化石豐富的遼寧省,古生物學家挖掘到1億2300萬年前、僅長15公分(5英吋)的生物化石。


此項研究作者之一、美國匹茲堡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館長羅哲西指出:「最令人驚訝且在科學上有趣之處是該動物的內耳。」


這項保存非常好的立體化石,可以讓國際研究團隊重建該動物中耳和下顎連結的結構。


而這項新發現可以用來說明哺乳動物中耳三塊骨頭和下顎分離,形成複雜且高性能聽力系統的關係。


羅哲西指出:「哺乳類動物具有高敏感聽力,遠較其他脊椎動物敏銳,而聽力是哺乳動物生存基本能力。」


要知曉2億5000萬到6600萬年前左右恐龍充斥的中生代時期,包括人類祖先在內的哺乳類動物生存技巧,了解耳朵的演化是關鍵。


(譯者:中央社陳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翻黑猩猩演化論 發現人類祖先


TVBS 更新日期:2009/10/02 22:54 張喬青


人類的祖先到底從哪來?一般都認為是從大猩猩演化來的,不過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東非發現一具化石,拼湊出來,發現他身上毛髮濃密,而且是站著走路,存活年代更靠近人類,因而推斷這才可能是人類的祖先,而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黑猩猩演化而來。


腳掌、小腿、大腿,一路往上延伸,這些零碎的骨頭化石,拼湊起來就像這樣,體型很像人類,只是全身上下都是毛髮,這是地猿,科學家推測,他很可能是人類的祖先。


科學家歐文:「這是我想像的到,最棒的人類祖先化石。」


敲一敲測密度,量一量測長度,這125塊化石是在東非伊索比亞發現的,科學家花了15年,依此畫出這具骨骸可能的外型,女的、身長122公分、體重50公斤,440萬年前在地球生存,科學家把她取名為「Ardi」,比之前發現的猿人化石還早了120萬年。科學家提姆:「化石已經演化出特徵,意味著屬於我們的族譜,而不是大猩猩的家族譜。」


和之前發現的猿人化石不同,「Ardi」不是像大猩猩一樣用爬的,而是站起來,用雙腳走路,而且是葷、素都吃的雜食動物,過去大家普遍認為人類是大猩猩演化來的,現在有了「Ardi」出現,科學家推斷,人類和大猩猩應該是分屬兩條獨立的血緣。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球火星皆有水 人類移居太空露曙光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9/25 17:16








(路透華盛頓24日電)國際太空任務相繼發現冰存在於月球及火星的證據,為人類移居和搜尋外太空生命帶來好消息。



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4篇報告,明確指出水可能以固態形式,存在於月球與火星表面沙漠地區。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諾曼(Marc Norman)發表聲明指出:「月球上的水似乎與礦物質緊密結合,能夠在無空氣和低重力的月球環境下穩定存在。


這些水不像地下水一樣能夠汲取,必須透過取得大量月球土壤的方式,抽取並儲存水來使用。」



機器人探測器發現冰後,火星表面存在水的事實也無庸置疑。證據顯示,水可能是從地下滲出,不過到了地表就迅速消失在寒冷和稀薄的火星大氣中。中央社(翻譯)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