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ayo元氣健康報:得了乳癌,腹中寶寶怎麼辦? 談懷孕婦女的乳癌治療


得了乳癌,腹中寶寶怎麼辦? 談懷孕婦女的乳癌治療  


 
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


資料來源:陸希平


中山醫學大學 外科 陸希平 副教授
美國癌症學會 (AACR) 會員,中華民國乳癌學會會員
案例說明:淑文與正明結婚多年,生活幸福美滿,身為頂客族的他們,對於孩子仍舊充滿期待,經過彼此的努力後,終於有了懷孕的好消息,可是正當他們沉浸在將為人父母的歡樂氣氛之際,厄運卻悄悄降臨,一日,當淑文洗澡時,赫然摸到左邊乳房有一硬塊,因為不痛,起初也不以為意,但一個多月來,腫瘤似乎愈來愈明顯,這一下小兩口慌了,急忙就醫檢查,經過超音波及切片報告發現竟然得了乳癌,這個晴天霹靂讓淑文瀕臨崩潰,怎麼辦? 肚裡的小孩才三個月,要怎麼處理才好?
說明:乳癌是女性健康的大敵,其發生率一直居於女性癌症排行榜的前幾名,所幸在治療上由於醫學的發展,使得許多罹患此病的婦女受到控制,在西方,乳癌好發的年齡為 40-50 歲,年輕婦女的比例較低,在臺灣,由於年長女性乳癌發生率較西方為低,但年輕婦女則無差別,故相對比例較高,乳癌如果發生於年輕婦女,預後較差,如果乳癌發生於懷孕的婦女,則預後比同年齡的非懷孕婦女來得更差。
懷孕期婦女得到乳癌,可以分為以下三種---A懷孕後才得到乳癌 (pregnancy before breast cancer):據研究認為乳癌可能在懷孕前就有潛在,由於懷孕荷爾蒙 (主要是女性素) 分泌的改變造成乳癌的快速滋長。B與懷孕相關的乳癌 (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從懷孕期,到授乳期一年內者稱之。C乳癌治療後才懷孕 (subsequent pregnancy):這群病人的預後是三種病人中最好的。
懷孕期女性得到乳癌究竟應否終止懷孕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需考慮醫療與社會的因素: 在醫療因素方面: 需考慮母親與胎兒兩方面,母親方面包括懷孕對癌症擴展的影響;胎兒則要考慮因為母體需要治療 (外科,藥物,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 可能造成的傷害,而在社會因素方面:需考慮嬰兒出生後可能失去母親的教養問題。
不過,在系列的研究中,目前並未有證據顯示終止懷孕對婦女乳癌的治療具有效益,而在非前瞻性研究中,由於取樣的偏差 (選擇中止懷孕者通常病情較嚴重),反而中止懷孕組的乳癌婦女有較差的治療效果。
在胎兒部份的研究,由於放射治療對於頭三個月胎兒影響甚大,故不建議使用,後期影響較小,但仍應避免,對於早期乳癌病人,不宜採取乳房保留手術,因為這種治療需加上輔助性放射治療,對於局部侵犯嚴重者需考慮增加放射治療對減少復發的效益是否超過對胎兒的傷害,化學治療對年輕婦女罹患高惡性乳癌具有療效,但對於頭三個月的胎兒仍有影響,尤其是 cyclophosphomide,至於懷胎後期則無證據顯示對其造成影響,對於懷孕婦女罹患乳癌,化學治療延遲至產後是否可行,有少數研究認為可能影響不大,不過仍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
在荷爾蒙治療方面,Tamoxifen 具有促進排卵的效果,對於有意避孕的乳癌婦女而言,需使用荷爾蒙避孕藥以外的避孕法,至於乳癌婦女治療後要隔多久再懷孕較適合?目前並無有力證據說明,一般而言,去除治療可能對胎兒的影響,不必限制懷孕的時機。
本案淑文在懷孕三個月得到乳癌,建議仍應立即切除腫瘤,手術不宜使用乳房保留手術,因為輔助性電療會影響胎兒的發育,使用改良式乳癌根除手術,至於輔助性治療的選擇則應依其病理報告結果決定治療方式,不過放射治療或部份對胎兒影響較大的化療藥物宜避免之。
資料來源: Barthelmes L,Davidson LA,Gaffney C,Gateley CA,Pregnancy and breast cancer, BMJ 2005;330:1375-1378 (11 June)


 
 
 
  綠豆清涼解毒 竟有人會過敏?  


  OHAYO特派記者
一般人都以為,綠豆是清涼解毒的食品,萬萬沒想到,有人卻因綠豆而過敏發癢!一位女性患者最近半年,飽受便秘以及皮膚紅疹發癢的困擾,經過詳細檢查,才知道自己愛吃粉絲等綠豆製品,竟是食物過敏的來源。
據了解,這位宮姓小姐近半年皮膚總是又紅又癢,但前往醫院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結果都一切正常,查不出病因,包括急性過敏原檢查也無異狀,直到進行慢性過敏原檢查,才發現自己對綠豆有中度過敏。
何一成醫師指出,這名患者對綠豆中的蛋白質過敏,但並非每個人都會對綠豆過敏,民眾無須恐慌,綠豆仍是對人體有益的食物;至於一般較常引起過敏的食物,主要來自乳製品、蛋、海產、核果、穀類、豆類、蔬菜、水果等。
據指出,食物過敏又分急性和慢性兩種。何一成醫師表示,急性過敏是由E免疫球蛋白 (IgE)所造成,通常在幾分鐘內就會開始出現症狀;慢性過敏則是由過敏細胞所致,通常在二十四小時以後才會開始出現症狀。


 
 
 
  北市聯合醫院 醫師離職率偏高  


  OHAYO特派記者
針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爆發醫師出走戲碼,許多病人找到熟悉的醫師看診,近日引發病人不滿。此外,市立醫療體系也因醫師資源短缺,醫療糾紛事件頻頻,也引起市議員強力批評。新科市議員簡余晏就指出,聯合醫院光是95年度的醫療爭議案件就多達34件,尤其95年醫師的離職率也高達158人,市議員批評,北市醫的人才流失,導致醫療品質嚴重不佳。
針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爆發家屬質疑醫院嚴重醫療疏失,台北市議員簡余晏調出北市醫,94年及95年的醫師離職率,發現94年,北市立聯合醫院離職、退休等的主治醫師數達82人;住院醫師則是115人。到了95年,醫師流失的情況同樣嚴重,主治醫師走了74人;住院醫師也有84人離職。
簡余晏批評,就是因為醫師人才嚴重流失,導致許多民眾反應,聯合醫院的服務品質不佳,甚至傳出部分醫師,必須負責許多樓層的值班工作,尤其和平院區的情況相當嚴重,市議員還批評,不僅醫師人才流失,整個北市立聯合醫院的管理也有嚴重的問題。


 
 
 
  高雄榮總小兒科病房改建 還有防竊設備  


  OHAYO特派記者
針對高雄榮民總醫院小兒科病房私竊頻頻,新的院區改建完成,加裝全套防竊系統,電動門搭配人流管制、刷卡進出,預期讓宵小無法施展。
高雄榮總新改裝的小兒科病房,全部增設電動門,醫護人員須刷卡進出,患者與家屬也要刷卡才能進入。所有訪客作人流管制,需按鈴由醫護人員把關,透過影像電話監控,加強門禁管制,不僅讓竊案發生率降低,同時也讓這些小患者免除不必要的干擾。
貼心的是,小兒科病房連逃生門也經過精心設計,院方表示,過去門禁沒管制若有人從前門進入病房竊取患者家屬皮包,從逃生門溜出去就順手把空皮包丟在樓梯口。改建後的電動逃生門平常可自動開啟,只要有人觸碰警鈴會自動響起,護理站馬上可掌握進出情況,停電時逃生門則會自動打開,相當安全。
小兒科病房最近同時完成改建還有遊戲間、無線上網等設施,並增加健保病房,讓小患者與家屬住院期間住得更安心、愉悅,更安全且不必負擔額外的差價。
高雄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謝凱生表示,新的小兒科病房健保病床共五十二床。過去兩人病床健保投保人住一天要負擔差價一千三百元,健保病床增加,等於是讓更多中低收入患者,不必增加負擔,也能享有醫學中心的一流設備及醫療照護。


 
 
 
  電腦無刀雷射手術 瞇瞇眼也可輕鬆動手術  


  OHAYO特派記者
衛生署正式核准電腦無刀近視雷射手術,這項突破性的手術,對許多瞇瞇眼的小眼睛近視族,帶來一大福音,患者不必再被剪開眼尾才能動近視手術。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運用在眼角膜移植方面,預期也能突破以往受限於人工切割及縫合角膜的問題,預計每年可嘉惠約四千名眼角膜移植的病人,讓他們重拾光明。
有眼睛較小的民眾來說,如果想施以雷射近視手術,可能面臨難以動刀的窘境。一位邱小姐兩年前就想進行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但因眼睛太小,無法將手術必須使用的撐眼器放進眼睛,必須剪開眼尾才能動手術。
但隨著醫學科技進步,電腦無刀近視雷射手術儀器問世,即使瞇瞇眼,也能動手術。 諾貝爾眼科院長張朝凱指出,有關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自去年中上市的飛秒激光雷射,全程由電腦操控不用手術刀,用比頭髮直徑還要小的十微米雷射光點,在眼角膜上打出平整的氣泡,突破過去以板層刀切開角膜的方式,可提高精準度,所使用的撐眼器也較傳統的小很多,對於瞇瞇眼的小眼患者而言,不必承受額外的眼部傷害。
張朝凱並指出,電腦無刀雷射除了對近視矯正的優異表現外,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快速而平整地製作切割介面,減少人工切割與縫合的誤差,藉以提高角膜移植手術的精準性。


蝦米!!便秘竟是綠豆過敏惹的禍  


 
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


資料來源:書田診所


【發稿人】榮新診所副院長 /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 何一成醫師
【發稿日】96年1月8日(星期一)
【新聞稿】
小心!綠豆也是過敏原!最近家醫科門診中,有一位30歲女性患者--宮小姐,便秘約6個月時間,且皮膚有出現紅色疹子,有時候會癢到令人難以忍受,於是自己就靠飲食及藥物治療,但效果也不好,因而給醫師看診。檢查後發現宮小姐的糞便無潛血現象,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一切正常,急性過敏原檢查也無異常。經慢性過敏原檢查發現中度綠豆過敏。因此建議宮小姐立即停止食用相關內含綠豆成份製品,如粉絲等,結果在二個禮拜後,便秘及皮膚癢疹的情況即見改善。
榮新診所副院長暨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醫師表示,本例即是醫學上所謂的「食物過敏」,它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進入體內(通常為蛋白質),被體內的免疫系統誤當為入侵的病原體,因而產生免疫反應,進而對人體造成了不良影響。而綠豆相關製品,因內含綠豆成份,其富含蛋白質,因此造成宮小姐不但便秘且皮膚起疹發癢。
何一成指出,食物過敏的症狀可以很明顯,也可以是模糊不清的。門診中因食物過敏所產生的症狀,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五種類型︰
一、皮膚癢疹︰約八成的患者會發疹、紅斑、搔癢,是門診中最常見的症狀。
二、鼻塞流鼻涕︰約六成的患者會出現。
三、眼睛癢流淚︰約有六成的患者會發生。
四、腹脹腹瀉便秘︰約三成的患者會發生部份症狀。
五、氣喘︰約一成的患者會有。
何一成強調,其實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會引起過敏,那到底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對哪些食物過敏呢?何一成建議,當民眾就醫時,可告訴門診醫師自身的過敏病史,並透過一些血液檢驗,如急性過敏原檢驗,慢性過敏原檢驗,以便找出會造成自身過敏的食物種類及如何在規避這些食物之餘,還可攝取到均衡的營養。
究竟那些是屬於易過敏食物呢?何一成提到,以下八種是門診中最常碰到的過敏食物來源︰一.乳製品 二.蛋 三.海產 四.核果 五.穀類 六.豆類 七.蔬菜 八.水果
此外,何一成說,食物過敏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過敏是由E免疫球蛋白(IgE)所造成,通常在幾分鐘內就會開始出現症狀;而慢性過敏則是由過敏細胞所致,一般情況下,在24小時以後才會開始出現症狀;同樣地,食物過敏原檢查同樣也分為急性和慢性過敏原血液檢查兩種。目前門診中針對食物過敏的處理原則如下︰
一、輕度過敏,每4天才食用過敏食物一次,持續3個月。
二、中度過敏,先禁食過敏食物3個月,之後每4天才食用一次,持續3個月。
最後,何一成提醒,並非每個人都會對綠豆過敏,民眾無須恐慌,綠豆仍是對人體有益的食物。每個人的過敏原不同,倘若自身開始有便秘及皮膚癢等症狀時,有可能是食物過敏所造成,應儘速求醫治療。而食物過敏原檢查的優點在於可確切檢查哪些為過敏原食物,患者只要避免這些過敏原食物即可,而不用時常擔心所吃的食物究竟是否會引起過敏,較可兼顧到營養均衡。至於食物過敏症狀需在停用過敏源食物一段時間後才會改善,時間因人而異;日後如欲再使用時,務必要先請醫師評估後再食用。


 
 
 
  乳癌的外科治療  


 
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


資料來源:陸希平


中山醫學大學 外科 陸希平 副教授
美國癌症學會 (AACR) 會員,中華民國乳房醫學會會員
有關乳癌的外科治療, 隨著醫學的發展,其觀念已有相當的轉變。在門診常會遇到民眾詢問相關的問題, 故在此願提供以下說明作為民眾的參考。
A. 乳房全切除 (Mastectomy)與乳房保留切除(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治療的選擇。
過去乳癌病人的標準手術是改良式乳房根除術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這個手術包括乳房全切除及腋窩淋巴廓清。乳房全切除的範圍及於胸大肌筋膜,保留胸大肌與大部份的皮膚組織。如今在早期乳癌(部份第一或第二期) 的病人可考慮乳房保留手術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只切除腫瘤及鄰近的乳房組織。乳房保留手術依腫瘤大小與位置不同可有乳小葉及腫瘤切除,寬切除術,部份乳房切除術,1/4 乳房切除術等。對於腫瘤靠近乳頭的患者,即使切除乳頭仍可保留部份的乳房組織。但乳房保留手術並非所有病患都適合,對於腫瘤太大,有皮膚及胸壁侵犯者都不合適採行。對於懷孕婦女而言也不適合。由於乳房保留手術術後局部復發的機率不低,故建議增加術後的放射治療。如果一旦發現腫瘤復發,仍需切除全部乳房。對於局部較大腫瘤如要採行乳房保留切除者,可考慮術前使用化學治療縮小腫瘤之後再施行之 乳房保留術並非全然可以保存乳房的美觀,也可能要冒著局部復發的風險,此外其它的輔助治療也不可或缺。所以在與病患作溝通之時,必須詳加解釋。
B. 腋窩淋巴結廓清(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與前哨淋巴結取樣(Sentinel lymph node sampling) 的選擇。
傳統的乳癌手術, 不管是改良式乳房根除術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或是乳房保留手術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都應作腋窩淋巴結的廓清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和乳癌相關的淋巴結依其擴散的路徑分為I-III 不同的水平 (level I-III)。傳統淋巴結擴清是作level I 及II 的部份。但研究顯示, 淋巴廓清對乳癌病人而言,無法改善其預後,僅對治療的選擇具有判斷價值。此外,過去研究顯示乳癌的淋巴轉移多具有固定且連續的路徑,這一點與肺癌不同 (肺癌會有跳躍式的淋巴擴散 (skip spread))。所以乳癌的淋巴結擴散與否,由最靠近乳房淋巴引流的關鍵淋巴結,一般稱之為崗哨淋巴結 (sentinel lymph node) 影響與否即可知道輔助治療應如何選擇。
腋窩淋巴結廓清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中,常見者為上肢淋巴水腫。患者常因上臂脹痛而苦不堪言。而其成因就是因為淋巴廓清後上肢淋巴回流受到阻礙導致組織腫脹。此外其它相關神經與血管的合併症也會發生。
有鑒於此,美加以及歐洲的相關學會從1990 年開始針對相關議題進行前瞻的研究。目前的共識,是針對小而局部侵犯少的乳癌,使用崗哨淋巴結取樣可取代傳統的腋窩淋巴結廓清。而針對局部侵犯嚴重,多重性腫瘤,術前可觸及腋窩淋巴結等情況, 則仍採取淋巴廓清術為佳。


 
 
 
  腳酸 腳痛 無法度走路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


53歲的賴媽媽,幾個月來,雙?酸痛、夜晚時腳痛加劇,無法行走。求助幾家醫療院所,皆無法獲得改善,每次?酸痛時,只能吃止痛藥來止痛。直至兒女帶她至醫院求診,醫院利用「周邊血管檢查儀」為賴媽媽檢查後,才找出原因。原來是腹部大動脈阻塞惹的禍。
在台灣四肢周邊血管病變常被低估,許多腳部痠痛冰冷行動困難的患者怎麼找都找不出病因,原因多半是和血管阻塞有關。通常周邊血管阻塞多發生在下肢動脈血管分岔處,造成腳部缺血引起痠痛、以致不能行走的情形,在醫學上稱之為「間歇性跛行」,如果拖久不醫,除了不能行走外,因血液循環不良而造成潰爛,最後多半必須截肢。
  如果有高血壓或家族性動脈硬化的患者發現自己腳部痠痛無法行走,要及早找醫師做評估,看是否是因為血管阻塞引起的。另外,平時飲食也要注意少抽菸、喝酒或吃刺激性的食物,降低血管阻塞的機會。
   透過「週邊血管檢查儀」之檢查,可篩檢出最容易被忽略的四肢週邊血管的病變,包含:四肢動脈硬化、腿部腫脹、血管狹窄、糖尿病、血管病變及任何週邊血管病變,也是預防「腳中風」的利器。有間歇性跛行病人、經常性腳抽筋、腳部循環不良患者及動脈硬化高危險群(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遺傳家族史)皆可做此檢查。


 
 
 
  東部第一 矯具義肢中心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


門諾醫院復健科 吳健銘組長
矯具義肢中心在醫院裡面是一個相當少見的單位,在台灣只有少數幾家醫學中心成立這個單位,本院為了避免東部地區民眾舟車勞頓,減少交通住宿費用的支出,並希望提升東部地區矯具義肢醫療技術,於民國91年開始籌備成立矯具義肢中心,至今年九月獲得健保局審查合格成為台灣東部第一個成立矯具義肢中心的醫療院所。
從矯具、義肢的量測、設計、製作,皆是由專業義肢矯具師,在院內的矯具義肢中心完成。特別的是復健科楊緒南主任曾在日本受過完整矯具義肢製作訓練,對矯具、義肢的製作技術非常專精,對矯具師、義肢師製作出來的矯具、義肢嚴格要求,讓每一個裝具及義肢都是品質最優良、最適合病患的需求,也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東部地區殘障及需要矯具治療的病患不用長途跋涉遠赴台北裝配,能就近即獲得最好的矯具義肢製作服務。
矯具義肢中心在民眾想法中或許只是裝配假手、假腳的地方,其實它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其主要工作為:
1. 上肢或下肢截肢病患義肢製作與維修:
秉持著服務之精神,本院所製作的義肢均以最接近成本的價位來服務病患,第一次製作並且符合健保規定的病患,利用健保給付即可免費獲得一組製作精美使用方便的義肢。
2. 脊髓損傷患者及中風病患下肢矯具之製作:
脊髓損傷患者與中風病患,因為生病後產生之神經性病變,造成下肢張力過大或過低,需要一個製作良好的下肢矯具,來減低張力或將下肢維持在一個良好的姿勢上,讓病患在復健時能事半功倍。
3. 脊柱側彎病患診斷、矯正、治療及背架製作:
脊柱側彎對青少年來說是常見的疾病,針對青少年特別設計之脊柱側彎矯正背架,實際應用在臨床上經過多次修改、測試,並不斷的追蹤與調整,這些青少年病患的症狀已經有非常顯著的改善。
4. 腦性麻痺兒童矯鞋製作:
腦性麻痺兒童因為無法正確的用雙腳走路,一雙製作優良的矯正鞋是可以預防腳部產生變形的,但也需具有專業的技術與經驗,才能製作出一雙舒適又能預防腳變形的矯具。
5. 扁平足學童矯正鞋墊製作:
扁平族的產生有許多原因。穿上專業義肢矯具師製作的鞋墊後是有機會矯正的,從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上百位小朋友接受矯正,經過不斷的追蹤後,矯正效果非常良好。
6. 各種足底特殊設計功能性鞋墊製作:
腳變形或糖尿病的患者,在穿鞋子上是非常困難的。若能提供一個特殊設計的功能性鞋墊,並配合特殊改造的鞋子,不僅能改善足底不舒服的情況,還能保護患者的腳不易受傷,避免造成傷口,甚至演變成糖尿病患最害怕的「截肢」狀況。
7. 其他各種特殊功能性輔具、矯具、裝具設計製作:
矯具義肢中心還有許多其他特殊服務,針對各種不同需求的病患,經過醫師診療、評估之後,矯具師及義肢師會依不同需求設計特別的輔具、矯具或義肢,不論在生活功能的恢復或幫助治療上頭都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C肝易轉為肝癌 雲嘉南病例數拉警報  


  OHAYO特派記者
肝病是國病,十多年前國人A型及B型肝炎疫情嚴重,但自從多年來貫徹疫苗接種以來,B肝已能有效預防。不過,根據台大醫院長達20年的追蹤發現,感染C型肝炎導致肝癌的人數,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尤其,在雲嘉南地區更是C肝引起的肝癌人數,遠遠超越B肝,凸顯C肝防治的重要性。
中央研究院日前邀請中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發表「台灣肝炎防治的回顧與展望」演講,據指出,政府自1980年代,投入大筆經費進行肝炎防治,展開全球第一個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計畫,使得台灣兒童的B肝帶原率降到1%以下,被喻為成功的台灣經驗;數據統計,這20年來,台灣地區B肝帶原人數也由298萬人降到235萬人。
尤其是台灣兒童肝細胞癌的發生率,大幅減少75%以上。陳定信表示,預計2004年到2014年出生的新生代台灣人,慢性B型肝炎患者會減少85%,到了2030年至2040年間,因B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病患人數,也會減少85%,台灣人可以擺脫B型肝炎的陰影。
不過,易轉為肝癌的第二號殺手─C型肝炎病毒,則有明顯遞增的趨勢。陳定信表示,尤其在雲嘉南某些地區的統計發現,成人C型肝炎竟有高達70%的盛行率,台大內科醫師陳健弘的調查也發現,近20年來,因C型肝炎導致肝癌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並超越B肝,這種消長是因為B型肝炎已受到壓制。


 
 
 
  頸動脈支架治中風 術後復元快  


  OHAYO特派記者
天冷,中風病例明顯增加。但隨著醫學進步,頸部僵直中風,如施以支架微創手術,能有效改善頸動脈狹窄、造成暫時性腦部缺血的突發性暈眩或中風。
腦中風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根據調查統計,六十五歲以上的國人,大約每十二人,就有一人曾經中風。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有超過四分之一以上的缺血性中風患者,都是因為頸動脈狹窄或阻塞所引發。
在臨床治療上,以往大多須借重外科手術,不但全身麻醉、風險高,且住院時間長。對此,大甲光田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夏治平醫師指出,隨著醫療科技所賜,現在頸動脈狹窄,可以改用頸動脈支架手術來治療,危險性甚至比外科手術更低,而且因手術的傷口小,只要2、3天就可以出院。
醫師指出,頸動脈支架手術在國外已行之有年,健保也在去年納入健保給付,對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因此,他建議年滿50歲的民眾,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抽菸習慣的人,最好定期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甚至出現視線模糊、手腳麻痺無力、或說話突然結巴等症狀,都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年輕人手抖 疑似威爾森氏症  


  OHAYO特派記者
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老人化疾病,通常發生在年長的人身上,主要症狀只是手抖個不停、步行緩慢。但如果手抖是發生在四十歲以下的民眾,又是什麼病呢?衛生署新竹醫院表示,日前院方就收治一對青少年,兩兄弟都會手抖,尤其手在做動作或維持某一個姿勢時會抖的更厲害,臨床初步診斷為「威爾森氏症」。
該院神經科醫師郭璨銘表示,威爾森氏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療效頗佳,但有些病例因被忽略而延誤、導致病情加重,往往令人遺憾。
郭璨銘醫師指出,這對小兄弟的哥哥症狀較弟弟明顯,嚴重時甚至無法好好寫字,並有輕微的步行障礙,神經理學檢查發現有肌肉張力增加的情形,血液檢查顯示血中攜銅蛋白濃度小於20mg/dl,甲狀腺功能雖正常,且近期並沒有服用其他藥物,臨床初步診斷為「威爾森氏症」。
郭璨銘解釋,手抖是神經科最常見的症狀,很多病人都以為是「巴金森氏症」。但它通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有些則是「自發性震顫」的疾病,其次才是巴金森氏症;若是年輕人(通常小於四十歲)手抖,則要考慮其他方面原因,如藥物或毒物引起的手抖、腦炎後引起的不自主運動、水腦症、腦腫瘤、甲狀腺疾病、威爾森氏症。
醫師指出,「威爾森氏症」是一種自體隱性的遺傳疾病,發生率約四萬分之一,由於基因缺陷會使銅無法由肝細胞的溶小體分泌到膽汁中,導致身體對銅的代謝異常,而造成過多的銅堆積在其他器官(如肝、腎、腦、眼睛),導致許多併發症、並產生毒性破壞組織。
他說,神經症狀好發於十五至二十歲之間,早期以「震顫」和「僵硬」最常見,大部份病人會伴隨肝功能異常,病情若持續惡化,會影響病人的肢體活動,造成肢體攣縮與步行困難,甚至須長期臥床。


 
 
 
  星星王子效應 恐慌症病例增多  


  OHAYO特派記者
「星星王子」突發引發心肌炎的事件,震驚國人,尤其是他年僅四十歲出頭,就面臨人生重大轉折,令人不勝唏噓。但最近就有不少民眾前往醫院檢查,表示也和星星王子相同的症狀,引發恐慌效應。
星星王子閻永恆罹患心肌炎,病因很特異,也引發各界關心。而在新竹地區,最近則出現許多民眾上醫院求診,表示胸口會突然悶脹、頭暈以及手腳發麻,覺得可能是心臟或胸腔出了毛病。
對此,精神科醫師表示,其實,現代人壓力大,有些是「恐慌症」作祟,患者往往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事實上則是一種常見的焦慮性疾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