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ayo元氣健康報:職業與肺癌的關係


職業與肺癌的關係  


 
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顧問群


資料來源: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


彰化基督教醫院腫瘤中心主任 張正雄 審閱
社會變遷的結果,科技產業不斷的進步,對社會所帶來的,除了生活便利性的增加,亦帶來了不少負面的東西。大量工廠設立的結果,產生了許多以前農業社會中所沒有的有害物質,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莫大的威脅。尤其是許多職場中產生的有毒化學氣體,在長期吸入肺內後,使肺部細胞發產生不正常的情況相對的增加,以下是常見的職業場所中產生的化學產物與肺癌的關係。
※ 石棉:是一種很好的絕緣體,營造業最常使用,石棉會造成肺部纖維化病變,罹患石棉所導致的肺部疾病(石棉塵肺症)病患有1/3-1/9的機會會轉變成肺癌。他們罹患肺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倍,潛伏期10-25年,若加上抽煙的危險因子,則發生肺癌的機率更高。石棉引發的肺癌以鱗狀細胞癌及腺癌較常見。會接觸到石棉的工人有:水泥工人、做地板或防火衣物的製造業、做煞車片或離合器的工人, ※ 礦工:因開礦時產生的粉塵含有游離二氧化矽﹝SiO2﹞而導致肺部之纖維化失去彈性,若粉塵中含鐵、鉛等其他物質,也會因鐵、鉛對人體毒性的不同而有不同大小之危害。礦工發生肺癌的比率是一般人的20-50倍。
※ 鉻的加工、生產、使用者:因吸入鉻酸鹽微粒可能引起肺部刺激作用導致肺癌的發生。台灣的電鍍工廠以鍍鉻最常見,長期從事的工作者容易會有上呼吸道及肺癌發生。此類工作者肺癌的發生率為一般人的5-25倍。
※ 鎳的溶鍊、加工:因長期吸入含鎳的產物二氯甲基醚後導致肺癌的發生。
※ 煉油業、製造砷的工業:肺癌的發病率比一般的民眾高,尤其是粉劑的製造者(含砷的殺蟲劑)肺癌發生的比率為一般人的6-7倍。 除上述的職業與肺癌有關外,其它也會產生有害氣體如:芥子氣、異丙油、二氧甲醚、煙草的加熱產物,皆與肺癌有一定的關係在。一般建議在上述工作的工作人員,能每6個月做一次胸部的X光檢查及痰液的細胞學檢查,並建議戒菸,加強工作場所的防護設施及工作人員的防護知識,以減少罹病的機會。


 
 
 
  肺部疾病與肺癌間的恩怨情仇  


 
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顧問群


資料來源: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


彰化基督教醫院腫瘤中心主任 張正雄 審閱
有研究報告指出,部分肺疾病的患者得到肺癌的機會比較高,因肺部疾病患者,肺部功能較差,對於吸入的致癌物質不易排出,長期留滯在體內的結果,易會使細胞變性導致癌細胞的產生。 ※肺結核與肺癌的相關性 最近幾年來醫界明顯發現到,肺結核的病患有明顯增加的現象,而這些肺結核的病患同時合併有肺癌者亦不在少數。究竟肺結核病患與肺癌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前面已有提到,因肺部疾病患者,肺部功能較差,易使致癌物質留滯體內不易排出,長期下來,易使細胞變性成癌,此外,肺結核在痊癒的過程需花上數個月的時間形成纖維化疤痕來癒合,此過程會產生細胞生長因子的分泌,導致細胞變性的產生。雖說肺結核的病患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產生,但肺癌的病患亦容易受到肺結核的感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出現呢?那是因為肺癌的病患治療的副作用,會使患者的抵抗力變弱,使肺結核容易感染或復發。 ※其它的肺部疾病與肺癌間也有相關性嗎?有些肺部疾病的患者,因肺部細胞已造成實質上的變化,細胞變化的結果再加上一些致癌物質的入侵,如抽煙、空氣污染中汽車所排出燃燒不完全的氣體,或工作環境中接觸到物質如:矽、石棉、鎳、鉻…..等等,相對的使細胞發生惡性變化的機會相對提高,因此也要小心罹患肺癌的可能。
癌症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健康的殺手,而肺癌又是在癌症死亡原因排名前面1-2名,雖癌症的預防實屬困難,如何讓疾病被早期診斷出來,是目前國人相當重要的課題,隨時注意身體的變化,與醫生保持聯絡,多一份小心就是對自己多保障。


 
 
 
  其他主要併發症(2)  


 
世茂出版社


資料來源:糖尿病Q&A


感染症
高血糖狀態持續時,白血球作用能力下降,黴菌與細菌等病菌就容易對身體造成感染症。
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注意、防範肺炎、支氣管炎、腸炎、皮膚感染症和膽囊炎等感染症。
糖尿病患者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罹患一般健康人不易罹患的MRSA(甲氧西林耐性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症)、真菌症和結核病等。
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做好血糖控制與清潔衛生工作。
骨減少症
所謂骨減少症,是骨骼密度降低的症狀。
骨骼密度降低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骨質疏鬆症。最常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是停經後女性,糖尿病所導致骨骼減少症則與年齡高低、男女差別無關。
糖尿病多半會導致骨骼密度降低。雖然醫學研究還無法完全了解糖尿病致使骨骼密度降低的原因與機制,但血糖值控制明顯不佳的患者,骨骼密度會愈低。
所以,進行糖尿病疾病管理時,患者也必須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等可成為骨骼原料的營養素,以減少骨減少症的問題。
骨減少症的預防與治療
骨減少症的預防
●為了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必須適度限制食物攝取量。
●保持散步等運動習慣,適度地曬太陽。
●攝取含有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的食品。
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方面,有的醫師會開立抑鈣素、異黃酮、維生素K2等活性劑維生素D劑處方。
●什麼是抑鈣素
 這是一種可抑制骨骼溶出鈣質的藥劑,讓骨骼蓄積鈣質。
●什麼是異黃酮
這是可刺激提高雌激素這種女性賀爾蒙,刺激骨骼蓄積鈣質相關賀爾蒙分泌的藥物。
●維生素K2
這是具有血液凝固作用的維生素,可促使身體形成必要的蛋白質製造骨骼。


 
 
 
  認識腦中風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義基督教醫院 神經內科/翁竣德主任
中風在國內是十大死因的第二位,據統計全台灣每年因中風而死亡的病人約有一萬肆千人到一萬五千人之間,佔全部死亡人口的百分之十六,這個比率比美國、日本高出甚多。而台灣中風死亡率會這麼高的原因為1.中風的病人數目多2.死亡率高的中風多如腦出血、蜘蛛膜下出血3.病人沒得到好的照顧。據統計台灣每年中風的病人約有七萬人,其中約有五分之一係再發的病人。
如果一個人突然一側肢體無力大家都知道那是中風,但有許多情況扔可能是中風卻被忽略或誤診。通常有下列症狀即可能是中風例如突然意識模糊、口齒不清、嘴角歪斜、視覺雙影、突然眩暈步態不穩、視力變差或突然吞嚥困難等。有上列症狀應趕快求醫治療。
中風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出血性腦中風,另一類為梗塞性中風。梗塞性中風又區分為血栓性中風、栓塞性中風、空洞性梗塞及暫時性腦缺血等。
出血性中風則主要分為腦內出血及蜘蛛膜下出血。腦內出血最常見的位子為被殼、視丘、橋腦、小腦及皮質下出血。腦內出血性中風最常見的原因為高血壓,而蜘蛛膜下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為頭部外傷及血管瘤破裂。在不同位置的中風便產生不同的症狀,有的只是感覺方面的症狀,有的則會四肢無力,有的只有語言方面的問題,要看中風的位置及大小而定。
診斷中風最重要的是病史及神經學檢查,通訊中風最顯著的是病人突然發生變化,例如突然一側無力等。通常如果詳細的詢問病史及仔細做神經學檢查,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風皆可得到診斷,再接著便是做頭部電腦斷層掃瞄來證明自己的診斷。但有些中風,例如少數蜘蛛膜下出血即使做頭部電腦斷層掃瞄仍無法診斷,在這種情況下便必需做腰椎穿刺才能證明或排除此種疾病。
中風往往會留下後遺症,有的甚至喪失生命,因此預防是最主要的工作。而中風的預防分為短期預防及長期預防兩種。短期預防方法為留意天氣的變化,天冷宜多加衣服,不酗酒,而且要控制情緒,有不少病人因一時生氣血壓上升而致腦出血,以前人所說的氣死人可能就屬於這一類。而長期的預防有下列幾點:
1. 控制血壓:
根據研究,有高血壓者中風的比例是沒有高血壓者的6倍,而且不管是收縮期或是舒張期,高血壓皆是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2. 治療心臟病:
心臟病是繼高齡及高血壓後的第三位腦中風危險因素,罹患冠狀動脈硬化的病人發生中風的危險性增加二到五倍,而心房纖維性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機會是正常人的六倍。
3.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發生中風的機會為正常人的二點五到三點一倍。
4. 曾經中風的病人或曾暫時腦缺血的病患一定要定期服藥,以減少再發的機會。中風病人中約有五分之一係再發的。
5. 避免飲食過量造成肥胖,避免刺激性食物,鹽及動物性脂肪以避免血脂肪過高。
6.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肪症或有偏頭痛的婦女應避免服用避孕藥,以免增加中風的機會。


 
 
 
  不用吃藥的減重妙計 培養正確的飲食方法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


阮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 沈?萱醫師
談到肥胖與減重,這永遠是許多女性朋友又愛又怕的話題。其實肥胖除了部分來自於遺傳基因的影響,生活習慣和飲食行為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門診遇到許多苦惱不堪的病人,試了許多種減肥方法和各種西式中式的藥後,花了數不盡的心力和金錢,最後還是回歸原點甚至停藥後復胖,體重比原先更增加,而且無論再怎麼節食也瘦不下來,怕影響到外在形象以及人際關係,於是只好跑來門診求助。
訂做專屬個人的減重計劃
  面對這樣的病人,首先第一步是要瞭解病人的家族史,排除一些肥胖相關的疾病以及遺傳因子的影響,第二步則是詢問生活習慣和工作型態,靜態式的休閒和坐辦公桌的工作方式當然會比較容易累積脂肪。第三步則是瞭解病人的減重動機,想要當模特兒的和想要減五公斤,讓自己走路不會喘的,當然目標和減重進度不一樣,瞭解病人的需求才能量身訂做一個專屬個人的減重計畫。
再過來是最關鍵的一步:藥物、飲食(代餐)、運動處方還是針灸?許多人會卡在這一步在診間考慮許久,因為藥物怕會有副作用,或是”傷肝””傷腎”。那運動呢?”一個禮拜三到五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要達到130下…….”話還沒說完,病人立刻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說:”醫師,我每天早上送完小孩後就去上班,等到下班時已經是晚上七點,疲累不堪只想吃完飯早早休息,哪來時間做這些”有氧運動”?”同理心想想,的確是的,似乎運動對於一些沒有家庭負擔又工作型態彈性的人來說,才能確實執行,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是。
所以以上種種因素以及門診經驗觀察下來,提供病人一種能方便食用且低熱量有飽足感的飲食方式,似乎對於現代人是一個不錯的減重選擇。然而市面上減重代餐林林總總,民眾常無所適從。目前由某藥廠引進的極低熱量VLCD醫學減重課程,是以代餐搭配行為治療的一種最新減重方式,一包只有 158大卡,沖泡即可食用,一天取代一餐到三餐不等。日前由台灣肥胖醫學會委託三家醫學中心在台完成臨床試驗,平均三個月療程可減輕體重之10%,體脂率減少26%。顯著的成效讓此項全球知名的專業醫學減重課程正式進入台灣。
安全有效 免吃藥
此課程是專為中重度肥胖患者,提供一套結合醫療監督、飲食、運動與行為治療的完整減重計畫,協助肥胖患者有效減重,並改善血糖、血脂、血壓等健康指標。 適合對象包括肥胖( BMI 27),或過重(27>BMI>24)但合併有高血脂、高血壓及心血管等危險因子,經評估需進行體重控制或改善健康狀況的族群。但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兒童、65歲以上老人、腸胃吸收障礙、甲狀腺機能異常、貧血患者、膽結石患者、手術患者、酗酒、酒精及藥物成癮者,則不建議使用。排除以上,VLCD減重課程對於一般想減重或有慢性病的病人來說,的確是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又有效之免吃藥的健康改善方式。


 
 
 
  肚子越大 越不健康  


  OHAYO特派記者
現代人衣食無憂,愛吃又懶得動,一些中年男各各「中廣」身材,看似福態,但卻可能暗藏健康隱憂。成大醫院指出,肚子越大,代表越不健康,其所造成的新陳代謝症候群,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最近一個公益衛教廣告,強調中年人應注意自己的腰圍,男性最好不要超過九十公分、女性則不要超過八十公分,加上感性的配樂,令人印象深刻。
成大醫師內科部醫師曾千慈指出,由於高血糖、高血壓及痛風有群聚現象,醫界曾歸因於胰島素抗性,這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此症候群包括高血壓、葡萄糖耐受不良、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值偏低,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命名為「新陳代謝症候群」。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是血壓、空腹血糖值、血清三酸甘油酯值、腰圍等數值偏高、血清高密度膽固醇值偏低,五項指標中只要有三項符合,就是患有新陳代謝症候群。
曾千慈指出,新陳代謝症候群患者,未來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及中風的比例都較高,患有新陳代謝症候群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提高兩倍、冠狀動脈心臟病死亡率提高三倍至四倍,中風的風險提高二倍至三倍,糖尿病風險提高六倍以上。


 
 
 
  低荷爾蒙新療法 有助中年婦女走出更年期陰霾  


  OHAYO特派記者
女性更年期的治療,一直是中年婦女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尤其前陣子醫界對荷爾蒙療法有一些負面效應,讓許多中年婦女面對更年期障礙、束手無策。不過,醫界又有新療法了!而且,可大幅減低副作用。
醫師指出,更年期婦女常出現潮紅、失眠等不適症狀,但選擇新的荷爾蒙療法,不再有提高罹患乳癌的恐懼。國內醫界研究發現,倡導新觀念,透過「低治療年齡、劑量減半」等三低一高的方式,能夠有效降低荷爾蒙治療的罹癌風險與副作用,讓更年期婦女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而無後顧之憂。
婦女在停經後,更年期所帶來的後遺症,偶爾會出現潮紅、失眠、盜汗、情緒起伏大等不適症狀。但根據國外研究,接受雌激素、黃體素等荷爾蒙治療,每一萬人中罹患乳癌比率會增加八人,讓不少婦女視荷爾蒙療法為畏途。
不過,國內醫界提出新的因應對策。亞太更年期聯會會長、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黃國恩表示,依據高雄長庚醫院2002年至今,針對三萬名、使用荷爾蒙療法超過六個月以上的更年期病人,進行追蹤發現,使用低劑量荷爾蒙療法,並不會增加病人罹患乳癌的機率,且副作用也小。
黃國恩指出,如果婦女在停經後,隨即開始接受新療法,服用最低有效劑量的雌激素、黃體素,對於改善症狀十分有效,尤其是停經後快速流失的骨質問題,他強調,在「低劑量、低風險使用年限、低治療年齡、高度個人化」的「三低一高」治療新趨勢,所獲得的效益比風險大,呼籲更年期婦女勿因噎廢食。
所謂「低劑量荷爾蒙療法」,是指把女性荷爾蒙由現行療法的0.625毫克,降為0.45或0.3毫克;把黃體素由5或2.5毫克,降為1.5毫克。


 
 
 
  多數學童愛吃零嘴 但對食品標示不注意  


  OHAYO特派記者
小學生愛吃零嘴,在所難免!但根據一項調查,國小學童在選購零食時,鮮少會閱讀產品標示。這項由衛生署舉辦「健康飲食觀念隨堂考」活動,發現只有半數學童在選購時,會注意標示內容,尤其能夠正確閱讀營養標示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顯示學童對營養標示的重視程度不足。
衛生署最近針對五百多位國小學童進行一場「健康飲食Happy購隨堂考」,從問券結果得知學童飲食採購習慣。根據調查結果,雖有高達9成8學童知道食品包裝上有營養標示,但卻只有5成的學童在採購買時會注意標示內容。且只有3成7的人購買食品時會正確閱讀標示。
對此,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表示,調查發現,學童在蔬果攝取上明顯不夠,有半數以上不喜歡吃蔬果,儘管家長與老師不斷宣導,高油脂的炸雞等油炸食品、零食以及珍奶、可樂等高糖份含糖飲料,仍是學童的最愛。


 
 
 
  吃生魚片感染食肉菌 一香港女子肌肉壞死  


  OHAYO特派記者
根據外電報導,香港一位消費者,在吃下生蝦、生魚片後,出現急性發燒及發冷現象,並導致左臂腫瘀潰爛,經手術緊急切除壞死肌肉,才保住性命。
經醫院進行化驗,證實這名患者是感染致命性的創傷弧菌(俗稱食肉菌),且非經由傷口感染,而是「病從口入」造成感染。
據了解,香港這名年約二十五歲的女性,疑因吃下被食肉菌感染的生魚片而遭感染,並送往香港瑪嘉烈醫院急救。院方表示,一名二十五歲女病人於七日因發燒入院,經組織化驗後證實,患者是感染到創傷弧菌。
而這位患者因感染食肉而造成壞死性筋膜炎。但因食用生海產而感染的,在香港還是近年來頭一例。
根據外電報導指出,這名女病人是在香港一家泰國餐廳,吃下生蝦、生魚片,隔天醒來就發現左上臂腫痛、紅腫瘀黑,還起了很多小水泡。


   為什麼會得肺癌?  


 
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顧問群


資料來源: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


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生 何明霖 審閱
近年來肺癌已成為國內十大死亡原因之一,約70-80%肺癌病患在確立診斷時已屬晚期,癌細胞可能已轉移至其他部位,所以在治療上要完全消滅癌細胞就不是相當簡單的事了。肺癌通常是指『支氣管原發性癌』也就是支氣管細胞有不正常的分化現象,分化不正常的型態有表皮樣、腺樣、或未分化細胞組成的腫瘤。引發肺癌之因,目前尚未十分確定,有些專家研究指出可能有內在及外在因素存在,內在與基因遺傳有關,而外在因素則與抽煙、空氣污染、烹調時的油煙污染、職業關係、本身存有部分肺部疾病如肺結核、飲食狀況(食入過多的高脂肪食物)…等等。
雖然肺癌主因目前不十分清楚,但有部分研究報告顯示;抽煙的人,體內游離自由基增加,使老化速度加快,癌症病變速度也加快,而雪茄又比一般香煙機率更高;而烹調時的油煙污染亦會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長期暴露在廚房油煙,患肺癌的危險性則相對提高。有研究顯示,長期在廚房烹煮,卻無裝置抽油煙機的婦女,罹患肺癌是健康婦女的三-五倍。另外有些肺部疾病的病患,因肺部功能比較差,容易使吸入的致癌物留滯體內;或肺部疾病在修復的過程中會有細胞生長因子分泌,易使細胞變性成癌細胞;而有些工作(如礦工)造成的肺部疾病,如矽肺症,原因為矽會使肺部的抵抗力變弱,再加上矽本身即是一種致癌物,雙重原因下,產生細胞變性的機會就會增加。雖然肺癌的主因尚未十分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遠離香煙、不吸煙就可降低得到肺癌的比率。看了以上的內容,各位癮君子您是否要歇歇口了呢?


 
 
 
  其他主要併發症(1)  


 
世茂出版社


資料來源:糖尿病Q&A


糖尿病惡化之後,患者全身會出現各種併發症。
至少會有異常感覺,千萬不可放著不理,應立刻就醫接受正確治療。
高血壓
高血壓狀態長期持續時,容易造成臟器血管變脆以及動脈硬化的問題。
若要改善高血壓,患者必須觀察並反省是否有生活習慣和生活模式不當的問題,然後加以改正。
首先必須控制飲食,每日鹽分攝取量不可超過七公克,並且避免飲酒,減少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攝取量。
此外,患者應避免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並且實施戒煙,進行有助於減肥的有氧運動。
動脈硬化
常有肥胖問題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為體質的關係,使胰島素不易發揮作用,因而出現胰島素抵抗性。
在此情況下,為了保持正常血糖值,身體會分泌更多胰島素。胰島素除了能降低血糖,還會刺激體內合成脂肪,因此容易造成動脈硬化。也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特別容易出現動脈硬化併發症。
另外,高血糖容易造成血液內部氧化物質增加,膽固醇等脂質更容易氧化,氧化的脂質則比正常脂質更容易造成動脈硬化。
壞疽
糖尿病導致神經病變這種併發症時,患者末端神經感覺麻痺,就可能出現無法感覺到小傷口的狀況。
若置之不理而讓細菌進入傷口,可能造成壞疽。這部分問題多半出現在足部。
此外,糖尿病動脈硬化病變時,腳尖等部位無法得到足夠氧氣,患者步行時會有疼痛感,可能演變成為壞疽。
腳部疼痛會讓糖尿病患者實施運動療法時相當不便,運動療法效果不佳則惡性循環造成糖尿病惡化。
小知識
血壓
所謂血壓,就是血流過程中對血管造成的壓力。
換言之,心臟博動而將血液送出,血液進入動脈就會對動脈造成壓力。
血壓值一般而言會和心臟的博動連動。心臟收縮時的血壓值稱為收縮壓,心臟舒張時的血壓值稱為舒張壓。
血壓值一般用水銀柱高度(mmHg)表示。


 
 
 
  診斷子宮頸癌的利器-葡萄糖正子掃描(FDGPET)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


阮綜合醫院 核子醫學科 馬士雅醫師
子宮頸癌是全球常見的女性癌症,近年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因為推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仍是我國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對於子宮頸癌,成功的治療有賴於事先掌握正確的診斷分期與腫瘤轉移的資訊,其中淋巴結與遠端臟器的轉移是決定癌症治療預後的重要依據。目前一般傳統使用電腦斷層(CT)檢查淋巴結是否受到癌症細胞的侵犯,CT診斷的標準是以淋巴結大小作為判讀的標準,但研究顯示淋巴結大小絕非可靠的診斷依據。 CT的判讀是以解剖影像顯示器官組織的結構變化,藉由正常與病變組織結構不同,以診斷出可能的癌症病灶,然而對於某些惡性腫瘤和良性病灶(如開刀或是放射治療後造成的組織壞死或肉芽組織等),常因具有類似的結構變化在CT上無法分辨病灶為良性或是惡性。
PPT結合CT提高腫瘤的診斷率
如何在器官組織有細微變化時,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藉由「正子掃描 (PET)」所提供的功能性影像檢查,偵測出癌症的所在位置。
PET採用正子葡萄糖 (FDG)作為追蹤劑,因為惡性的腫瘤細胞比正常的細胞代謝速度高出許多,所以惡性腫瘤細胞會吸收大量的FDG作為能量代謝的來源,經由PET全身掃描(從頭部至大腿上半部)找出惡性腫瘤的位置,對淋巴結轉移、遠端轉移與腫瘤復發的診斷,較傳統的CT掃描以局部結構性的影像更精確,根據研究顯示,PET的診斷率比CT高出兩成。
另外子宮頸癌病患在治療的過程中,常以血清腫瘤指數(例如SCC或是CEA)定期追蹤病況,在某些病患會出現血清腫瘤指數不正常升高,但是傳統影像學檢查卻找不到腫瘤位置的情形,研究顯示這些病患中最後證實有癌症復發的病例,其中竟有高達94%可藉由PET檢查出腫瘤的位置。而目前最新的科技是將PET結合CT,以最新的技術將這兩種影像作融合定位,前者用以定性(偵測腫瘤細胞的活性)、後者用以定位(確定腫瘤細胞的位置),同時結合兩項檢查的優點提高腫瘤的診斷。
降低癌症的復發與死亡率
與癌症的作戰是一輩子的戰爭,癌症在初步治療之後隨時有復發的可能,密切監督治療的效果,搜尋復發或轉移的腫瘤,在第一時間將它撲殺殆盡才能根治癌症。所以PET 可協助臨床醫師作精確的評估,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以降低癌症的復發與死亡率。雖然目前國內全民健康保險對於 PET 應用在子宮頸癌尚未給付,病患仍需自費接受檢查,不過PET所帶來更正確的資訊,以便醫師作最恰當的治療,絕對是值回票價的!


 
 
 
  雙眼皮手術,一定要開眼頭嗎?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大千綜合醫院


大千綜合醫院 整形外科 曾鼎昌醫師
東方人的臉孔中,什麼樣的手術最可以讓我們變的更美麗呢?答案是「雙眼皮手術」,因為雙眼皮手術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勝過千言萬語,得身邊好人緣。
一般來說,小眼睛或是單眼皮眼睛的人,容易會給人有愛睡覺、泡泡眼…的感覺,可是現在的化妝技術十分流行,若愛美的女士們可以學會眼中技巧也是可以改善單眼美女的困擾,不過呢!如果想要一勞永逸的擁有閃閃動人的雙眸,可以考慮進行「雙眼皮」手術。
在談到雙眼皮手術之前,一定要讓大家了解所謂時下流行的「開眼頭」手術,開眼頭可以增加眼睛跨擴大的視覺效果。所謂「開眼頭手術」就是將多數東方人在眼頭上會有一層皮摺,蓋住眼睛,看不見肉阜,使得眼睛有又小又短小,所以開眼頭手術就是將眼頭內多餘的肌肉切除,往上拉線固定,就會有眼睛放大的效果。因此「開眼頭」能讓眼頭水平增加長度1-2公分,而覺得眼睛變大。
前陣子日本藝人「濱崎步」的被謠傳出動過開眼頭手術,讓很多人紛紛向醫師表示希望自己的眼睛可以讓濱崎步一樣美麗動人。不過站在整形醫師的立場來看,最好的整形成果,就是依據個人的眼睛構造、皮膚組織、眉毛高低、臉型…等條件多方考量與規劃,與病患討論出最適合她的形式,千萬不要一窩風的趕流行,這樣反而會讓自己的長相失去屬於自己的特色。
有些老式開眼頭手術法是以「W」式切開法,一定會有疤痕產生,不過現在大家不用擔心,現在整形外科有新式技術,讓醫師沿著眼頭內側骨頭把多餘的表皮肌肉切除固定,往上拉提即可,不會有疤痕的問題。與大家分享美麗的經驗與技術,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愛美的女性可以美麗動人一輩子。


 
 
 
  乳房專用磁振造影 精密防護婦女健康  


  OHAYO特派記者
深受婦女關心的乳癌,一直是女性朋友最擔心的問題之一。但傳統乳癌篩檢,對過小的癌細胞難以掌握,往往喪失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的契機。新一代的專用乳癌的核磁共振造影手術,可以精細掌握0.2公分的癌細胞,讓癌細胞無所遁形。
據了解,中山醫院率先引進乳房專用的磁振攝影,受檢者在注射顯影劑後,只須二十分鐘,即可發現0.2公分以下的乳癌,準確度達九九%,成為乳癌早期篩檢及術後追蹤的一大利器。
中山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李瑞華指出,目前的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對早期乳癌的篩檢率約為五成,全身型磁振造影 (MRI)、正子攝影 (PET)雖能發現一公分以下的癌細胞,但是前者容易遺遺漏腋下淋巴腺的癌細胞轉移,後者最多只能找到0.3、0.4公分的腫瘤。
值得一提的是,乳房磁振造影(BreastMRI)可精密檢測乳房、胸腔及淋巴組織的影像,特別適合東方女性緻密的乳房,同時,受檢時也沒有乳房X光檢查時過度壓扁胸部所帶來的不適與疼痛。
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0.2公分以下的原位癌,尚未長出血管轉移出去,是乳癌早期篩檢的決勝點。對癌症預防醫學將是一大突破。


 
 
 
  輪狀病毒肆虐 小病童應避免脫水  


  OHAYO特派記者
入冬了,除了流感肆虐,幼兒輪狀病毒感染,也進入高峰期。醫師指出,輪狀病毒會引起小兒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如不緊急就醫,有可能脫水休克。對此,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任呂坤家醫師表示,病童會出現嚴重嘔吐、發燒及腹瀉,如拖延病情,有可能因脫水而導致電解質不平衡或代謝性酸中毒等併發症,極少數嚴重的感染可能會危及生命,家長不得輕忽。
據了解,台中地區有一名剛滿週歲的男嬰,因嚴重嘔吐,吐到最後還會吐出一些含綠色膽汁,經被緊急送往澄清醫院小兒科急診,才知是因急性腸胃炎合併脫水現象,經糞便檢查,證實這名小病童是被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腸胃炎。
該院小兒科主任呂坤家表示,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約有一至二天的潛伏期,即會出現嚴重的嘔吐,反覆性的腹痛。隨著病程的進展,病童會陸續出現發燒及嚴重的腹瀉,多數的病童會出現明顯的脫水狀態。
罹患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如果沒有接受積極的輸液治療,則病童可能會因明顯的脫水而導致低血糖、低血鈉,或代謝性酸中毒進而發生抽搐或呼吸急促的併發症。一般來說,輪狀病毒大多侵襲二歲以下幼童,家長如遇家中小朋友上吐下瀉,千萬不可輕忽。


 
 
 
  今年流感重症多為年輕人   


  OHAYO特派記者
流感季節到來!累計目前為止,因感染流感而造成重症的病例已有三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重症患者竟都是十來歲的年輕人,其中一位彰化大學生已不幸病逝。對此,衛生署表示,以往流感高危險群多半集中在老年人及幼童,但今年反而是年輕人感染,值得大家注意。
衛生單位也指出,可能是免費流感疫苗接種,老人和幼童都已受到相當程度的保護,反而是年輕人易受流感威脅,如有需要,仍可自費接種。但接種過後約需兩週後才有保護力。
台灣已正式進入流感流行季,各醫療院所的門診流感病患有增多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例三起流感重症病患,竟都是十來歲的年輕人,其中一名因重症死亡的大學生只有十八歲,因感染B型流感,引發肺水腫、腎衰竭不治。可見得即使是年輕人,也不能輕忽流感的威脅。
衛生官員指出,雖然目前免費流感疫苗接種,只針對老人、幼童和罕見疾病等高危險群為優先,但一般人如有需要,仍可自費接種,以避免感染流感後,引發嚴重併發症。


 
 
 
  北市近五成米製品 違規添加防腐劑  


  OHAYO特派記者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抽驗北市市售米濕製品,經抽驗74件產品,竟有高達36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達48.6%,直逼一半。其中,抽查發現,不合格產品中又以散裝的濕米粉違規比例最高,六成三的散裝米粉都不合格,違規使用防腐劑。
台北市衛生局在九月至十一月,抽驗市售的米粉、粄條、米苔目等米濕製品,結果在抽驗的74件產品中,發現36件不符合規定。
根據衛生局的抽驗標準,抽驗項目包括是否含有過量的防腐劑、過氧化氫及硼砂等,結果發現不合格的製品,第一位為米粉,不合格率高達六成三;粄條不合格的比例為四成五,至於米苔目及粿糕,分別是四成五及 三成六。衛生局表示,主要不合格的原因,都是違法添加防腐劑。
衛生局指出,長期食用過量的防腐劑,會引發肝、腎方面的疾病,由於這次抽驗的產品當中,包裝的米濕製品合格率較高,建議消費者,可以多選擇包裝及標示完整的產品,至於防腐劑多為水溶性,建議烹調之前,可以先用水浸泡四十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