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ayo元氣健康報:肺癌病患的呼吸問題—呼吸困難
肺癌病患的呼吸問題—呼吸困難
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顧問群
資料來源:心臟內科 朱志生 主治醫師
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
肺癌病患在早期可能只有咳嗽、咳血的現象,但在癌症末期則會有吸不到空氣呼吸困難的情況出現,據了解約有50-70%的末期癌症病患有呼吸困難的經驗,此種情況除了讓病患相當痛苦外,亦會影響到剩餘生命的生活品質。
通常會造成呼吸困難的的原因有:腫瘤阻塞了呼吸道,或是肋膜積水的產生,或是靜脈回流受阻,水分鬱積體內無法排出,產生肺水腫的情況,就會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出現;有些病患於手術切除病灶後,造成肺部容積變小,或化學療法、放射線治療引起肺部的纖維化,也會引起呼吸困難。有些肺癌病患會有不明原因的肺栓塞出現,或有些病患本身即存在的疾病如:心臟病、肺部疾病,上述的情況皆會引起呼吸困難。 若病患出現了呼吸困難,醫生會怎麼處理呢?通常會視病患的個別性提供不同的處理。若腫瘤阻塞了呼吸道,除了手術移除外,還可用雷射治療,將腫瘤縮小來緩解呼吸道被阻塞的情況。若是肋膜積水,則可藉助胸腔放液術,來排除液體,之後也可施行肋膜膠黏術預防再復發,肺栓塞可使用抗凝劑。而藥物治療方面,較高劑量的嗎啡,定時給予,可以改善病患呼吸困難的症狀,因嗎啡可抑制呼吸中樞,使病人感覺比較不會那麼喘;此外,類固醇、鎮靜劑及止喘劑也是常用的藥物。
若病患血中氧濃度有下降現象,則會需要給予氧氣。 除了醫療方面可協助病患改善呼吸困難,病患也可藉由以下方法來改善呼吸困難的現象。1.採半坐臥姿勢:因此姿勢不會壓迫到橫膈膜,使肺部可很自然的呼吸。2.多做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凸起,吐氣時腹部收縮。此項呼吸方法可使肌肉放鬆,增加每次呼吸的容量,減慢呼吸次數,改善肺部換氣功能。3.盡量保持環境的安靜。4.盡量使自己放鬆,因過度的緊張會使肌肉緊繃,相對的氧的需求量也會增加,呼吸速度就會變快。另外,家人的陪伴也相當的重要,因陪伴的過程會使病患的安全感增加,焦慮減輕。
呼吸困難、吸不到空氣,相信是痛苦的,癌症的病患除了仰賴醫療上的協助外,情緒的支持也是相當的重要,多給病患鼓勵及發洩的機會,相信也會對他們有所助益。
結直腸癌治療前準備
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顧問群
資料來源: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
彰化基督教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張正雄審閱
當被確診為結直腸癌時,那種無助與沮喪,任何人都是需要一段時間來調適,但是唯有治療,是刻不容緩,時間是爭取最佳療效的切入點。而且治療的過程一直持續而不間斷,治療前的準備工作,益形重要。
結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取決於腫瘤大小、位置、形狀、腫瘤細胞侵犯程度、與病患目前健康狀況,在在都影響著治療方式與治療後的結果。所有一切有關的醫療資訊,也都必須由醫師來做解答。當然,您有權利,可以接受第二位專家意見。
心情的紊亂、家屬與病患渴望的醫病知識,在每一次的看診,都一定有沒問或忘了問的問題,造成心理惶恐。建議在每一次看診前,準備一本小簿子,隨時記下想問的問題,一次不問太多的問題,以最近發生的問題為主,有時效性的可以優先問,要記住,醫師回答的治療方式或治癒率、存活時間,都是統計數字,指的是一大群人的平均結果,沒有辦法預測一個人將來狀況,沒有相同癌症病人,結果是一一模一樣。
治療前病人應了解
1. 疾病屬於第幾期?
2. 有哪些治療選擇?醫師的建議是什麼?
3. 有沒有適合參予的臨床試驗?
4. 治療有哪些危險性、副作用?如何處理?
5. 治療需花費多少?
6. 治療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7. 疾病治癒的機會有多少?
8. 需要做腸造口術?永久性或短暫性?
9. 需要攝取特別飲食?
10. 需要輔助性治療?
看診前的準備,除了向醫師詢問醫療資訊,自己也必須多去涉獵相關癌症的報導,與醫師討論,並可請醫師推薦直腸外科專科醫師、腫瘤專科醫師,作為第二意見徵詢的方法。治療前的準備,主要在對疾病的認識,更加了解,才能在與醫師共同討論下,訂定一套適合自己的治療計劃,盡力配合,讓疾病的治療過程更完善。
周圍性顏面神經麻痹症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義基督教醫院 中醫部 洪培修醫師
小李昨天晚上與同事到KTV歡樂地喝酒、唱歌。今天早上起床……完了!怎麼右臉麻麻的,照鏡子一看,更發現不能作鼓頰、皺眉、蹙額、露齒等動作,用力閉眼睛,右眼瞼不能閉合,額頭上的皺紋消失,口角被牽向健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說話漏風,嘴角流涎,吃東西時食物會嵌在口齒頰之間。小李和家人都擔心會不會是腦中風,趕緊到醫院檢查,醫師說是「周圍性顏面神經麻痹症」,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顏面神經缺血或水腫。
中醫學把「周圍性顏面神經麻痹症」稱為「面癱」或「口眼喎邪」,屬於「中風中絡證」,認為致病原因是患者體質氣血虧虛,以致外風乘虛入絡所致,病程發展大致可分為發病前十天的早期階段,十至一個月的中期階段和發病三十天後的晚期階段,若超過六十天則歸於面癱後遺症期。
中醫的治療常採針藥並治,早期的著重在祛風解肌,依風熱或風寒證型選用清熱藥或辛溫解表藥,或者配合西藥治療,針灸治療則採遠端取穴或健側取穴為主,或採輕刺激手法;中期著重在搜風通絡,常加用蟲類藥如全蠍、僵蠶、地龍等,針刺面部患側穴位如下關、頰車、地倉、陽白、迎香和手部合穴等為主;晚期病情虛實夾雜,治療除通絡緩急外,宜加養肝血藥,針刺宜採透刺面部穴位,再配合證型針補合谷、足三里等;而後遺症期則多以虛證為多,著重補固本和祛瘀通絡藥,針刺仍以透穴和補法為主。
臨床經驗顯示配合中醫針藥治療周圍型顏面神經麻痹症,再加上患者臉部按摩復律,往往可縮短病程。
動態生活 益處多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慈愛綜合醫院
慈愛綜合醫院糖尿病衛教室周錦雪護理師
不管男女老幼,不論健康狀況如何,每個人都應採健康的生活型態,而身體活動則是健康生活型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糖尿病友也不例外。身體活動指的不僅是規律運動,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找機會多活動,如此不僅有助於病況的控制,還可以促進健康、提昇體能,改善生活品質。許多病人除了糖尿病之外,還伴隨其他健康問題,如肥胖、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其實每一種病況在運動時都有特殊考量,本文僅針對糖尿病與運動兩者間做一些介紹。
糖尿病友增加身體活動量有哪些好處?
有助於血糖控制。
減少壞的膽固醇、增加好的膽固醇。
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促進胰島素的作用。
減少體脂肪,有助於體重控制。
降低各種心血管罹患率,如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等。
紓解壓力。
如何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活動量?
一邊講電話一邊不停地踱步。
陪孩子或孫子玩遊戲。
溜狗。
從事園藝工作或是庭院工作。
打掃房屋。
洗車。
設法增加家事的活動量。
逛超市時每一條走道至少走一次。
不搭電梯而走樓梯。
將汽車或機車停在最遠的位置。
在辦公室要找同事談事情時不用電話或電腦,而是親自到他的辦公室。
不妨隨身佩帶一個計步器,記錄自己一整天所走的步數,假如不足五千步,則可參考上述的方法,逐漸增加步數,如果每天步行超過五千步則可得到更多健康上的效益。
結語
病友為了控制病情、促進健康、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或是提昇生活品質,都必須盡量增加身體活動量,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找機會多動外,規律行之,持之以恆,所得到益處不勝梅舉,終身受用。許多病友的家屬都帶有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增加身體活動也可以預防第二型糖尿病。不僅可以促進身心健康,還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和樂而不為呢?
頸椎治療不當 九旬老翁致死
OHAYO特派記者
許多人都有腰酸背痛的問題,有時頸錐不適,常找跌打損傷整骨,但有時運氣不好,可能半身不遂、甚至有生命危險。
一位九旬老翁,日前因頸錐問題就醫診療,不慎被執醫人員不純熟的手法傷及頸部,不幸死亡。
醫師表示,一般人多少都有頸椎不適的症狀,但尋求民俗療法推拿治療真的要小心,安全性很值得堪慮。
中華民國中醫傷科醫學會監事邱世宗醫師即指出,無論是前往醫療院所的復健科,或坊間各類推拿復健民俗療法中心或國術館,在進行治療時,一旦操作手法不良,會增加危險性,傷及頸錐造成患者癱瘓的案件時有耳聞,不可不慎。
家中有小孩 吃的較不健康?
OHAYO特派記者
根據外電報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和子女同住,父母通常飲食會較不健康。
而追根究底,與未成年子女同住,常不自覺多吃下一些垃圾食物或高脂肪食物,相較於沒有和子女同全的老人,一週平均多吃下的「飽和脂肪」,相當於一個大披薩的含量,相對會增加膽固醇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值得一提的是,年輕子女外食比例高,父母陪著吃這些垃圾食物的機會也大增;研究指出,沒有孩子的成年人,一般比較少吃乳酪、冰淇淋、披薩或是零食,但有了孩子,這類食物也相對吃的多,長期下來對健康造成影響。
菲國人瑞長壽秘訣 多動、吃素、維持好心情
OHAYO特派記者
心理往往會影響生理,根據外電報導,菲律賓一百零五歲人瑞瑪麗亞透露,她長壽的秘訣就是多動、吃素以及維持好心情。
日前因輕微肺炎就醫治療的菲律賓人瑞瑪麗亞,日昨獲准出院,醫生表示她目前的身體狀況硬朗、健康情形良好。
儘管她多年前曾因不慎跌倒而不良於行,但至今說話聲音依然宏亮,頭腦清晰,根據她的女兒指稱,她的母親年輕時在田 媕隻ㄞ悝@、飼養家畜,回到家還要做家事;母親一天四餐,除了早午晚三餐外加一頓下午的點心,令她印象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母親一向只吃蔬菜和水果,不吃肉類只喝肉湯,偶爾才吃魚。而常保好心情也是女兒對母親的印象。
一位五歲男童 日前腸病毒重症病逝
OHAYO特派記者
衛生署確認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不幸病逝的是一位住在新竹市的五歲男童,所幸,他的姊姊與幼稚園同學,目前都沒有出現身體不適症狀。
而根據最新統計,截至昨天為止,疾管局共接獲腸病毒重症通報病例有47例,其中12例為確定病例,並造成1人死亡;較去年142例、16人死亡的紀錄為低。但疾管局仍呼籲,幼童最好不要到公共場所,並常洗手、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而根據醫院通報個案,腸病毒重症病患通常以五歲以下的幼童居多,佔所有重症病例的九成;而今年引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型別,是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
疾管局指出,目前雖然不是腸病毒的活躍季節,但今年是暖冬,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病程發展迅速。家中幼童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時,應儘速就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