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ayo元氣健康報:哽塞畏懼症
哽塞畏懼症
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
資料來源:楊順興
有一個體型瘦小的小四男生出現了一個特殊的問題,他不敢吃東西。以前會吃的飯菜,他變得拒絕吃,如果爸媽硬要逼他吃,他就會一直哭。他敢吃的東西只剩下牛奶跟餅乾,連粥都不敢喝,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孩子變得更瘦了。
一開始,爸媽帶著孩子到處看胃腸科醫師,也做了不少檢查,結果胃腸都沒有問題。後來有醫師建議爸媽帶孩子看兒童精神科醫師,問題終於有了正確的評估。原來這個孩子幾個月前被魚骨頭哽到,不舒服了十幾分鐘,後來吞了一口飯才嚥下去,但這件事情讓孩子嚇到了,他從那天開始漸漸怕吞嚥東西。本來還可以勉強吃幾口飯,後來則是完全都不敢吞了。漸漸的,他不敢吃的東西越來越多,父母開始帶著他去看醫師。
這個孩子的問題是單純畏懼症(Simple phobia)的一種,精確的名稱是「哽塞畏懼症」(Phobia of choking),患者強烈害怕自己吞嚥食物的時候會哽塞,因此衍生出一些特殊的行為,例如:害怕吃東西。有的畏懼症患者特別怕蜘蛛、蛇、老鼠、怕高、怕坐電梯…..,害怕的對象不同。而這個孩子呈現的問題是「害怕吞嚥」。
畏懼症的症狀呈現雖然不同,但本質上是相近的,都是對某些事物過度的恐懼。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來自於遠古的遺傳,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遠古的時代,人類的生命會被各種生物所威脅,例如:蛇、老鼠、蟑螂……等,也會被高處、幽暗處的危險所威脅,這些都有可能在遠古時代對人的性命造成傷害。這時候假設人類的族群大略分成兩種類型的人,一類是容易對這些威脅感到害怕,並極力逃避的,一類是對這些事物不會感到害怕的人。試想,那一群人容易存活下來呢?會存活下來的人當然是那群常常感到害怕的人。經過長期的演化之後,這種恐懼的基因就會流傳下來了。
到了現代以後,這種恐懼的基因在每個人身上殘留的比例不同,大部分人都不高,所以不會發展出畏懼症。但是少部分人則比例偏高,若又在生活中遇到某些事情促發時,就很有可能會發展出畏懼症。
「哽塞畏懼症」該怎麼治療呢?建議漸次的透過暴露方式(Exposure),讓孩子去克服恐懼。例如:一開始讓孩子嚼一口米飯,嚼一分鐘之後就吐掉,因為不強迫孩子要吞下去,所以孩子不會抗拒。透過這樣咀嚼的過程就是讓孩子在面對自己害怕的食物了。漸漸的,隨著孩子能接受的程度,加多一些要求,例如:嚼完之後吞一點點。
盡量從孩子最不害怕的食物開始嘗試起,一開始也不要要求孩子全部吞下,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慢慢增加,漸漸的,孩子就會克服恐懼進而吞嚥食物了。
音樂治療與癌症病患
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顧問群
資料來源: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
世界唯一的共同語言-音樂,音樂能影響到人內心的情感及感受,自人出生有記憶以來,音樂就常圍繞在我們的身邊,聆聽音樂可為人們帶來身、心、靈上的改變。
醫界開始藉助音樂,來為病患作治療是始於十八世紀末,初期只用來幫助平穩情緒、減低焦慮幫助睡眠,而在現在的醫學,則已廣泛的將它運用到各個領域,作為輔助性的治療。
音樂療法是利用音樂,進入人的潛意識之中,利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來調節情緒和行為,因為聲波會發出一種離子共振的頻率,這種頻率會產生一種動力,進而影響人們的心理,和身體狀況。雖然音樂並無法協助病患治療疾病,但它卻可以幫助病患,減輕治療中的疼痛、緊張及幫助病患入睡,而音樂對於癌症病患的幫助,更是有絕對的效果,癌症患者在初期得知罹病時,往往會有心情沮喪或憂鬱出現,藉由音樂的治療,可改變病患的心境,幫助肌肉的放鬆,更可改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失眠,可選擇慢節奏、低音調、輕柔的音樂,聆聽巴哈的音樂是不錯的選擇,若病患喜歡台語,也可選擇望春風的音樂或鄧雨賢的音樂作品全集,或宗教的相關音樂。在進入治療期時,由於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如疼痛、噁心、嘔吐、頭痛、掉髮…等,也會使病患造成身心的傷害,藉由音樂治療,可減輕疼痛與不適症狀,甚至可改善胃口,聆聽海頓的音樂可止痛,而聆聽莫札特的音樂,除了減輕疼痛外還可緩解腸胃不適。在癌症末期的病患,主要是希望減低他們的孤獨感、鼓舞希望、減低憂鬱,貝多芬一生與耳聾搏鬥,在疾病中仍能造就自己的光環,所以此時聆聽貝多芬的音樂是最合適的。
雖然音樂治療,在醫學領域已有相當程度的治療功能,但仍需考慮到病患的個別性,如:病患所喜歡的音樂類型(國語、台語、英語),病患本身是否會演奏樂器等等,再依病患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音樂治療方式、治療時間及次數,聆聽音樂時最好是平躺,有一獨立的空間;並鼓勵家屬共同參與,以期增進病患與家屬間心靈的交流,而在治療結束後,更要與病患分享彼此的經驗感受,以了解音樂治療的效果。
孩子當街哭鬧怎麼辦?
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
資料來源:楊順興
有些孩子喜歡當街哭鬧,目的是要父母買玩具給他。不少父母受不了孩子的哭鬧,最後屈服,沒想到孩子卻越來越習慣用哭鬧的方式來要東西。
仔細的加以分析,孩子哭鬧要買東西,父母如果買給他,孩子哭鬧的行為就會被鼓勵,長久下來孩子就會習慣吵鬧了。因此,這並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正確的作法應該是,要訓練孩子避免用吵鬧的方式來要東西。具體而言該怎麼做呢?如果孩子曾有哭鬧的行為,父母可以在出門前就跟孩子說,「如果哭鬧要買東西,我們就回家」。一旦孩子哭鬧要東西,父母就帶孩子回家。數次之後,孩子知道哭鬧並不能得到好處,反而得到很差的結果(即”回家”),哭鬧的行為自然會減少。
當然上述的作法是比較「兩敗俱傷」的方法,因為大人也無法逛街了。如果不想這麼嚴格的處理,也有其他的變通方式可以選擇,例如,若父母覺得孩子的要求不會太過度,可以對孩子說:「可以買給你,但是你必需要停止哭鬧,如果半小時內不哭鬧,就買給你」。孩子可以做到半小時不哭鬧,父母就買給他。這樣子,鼓勵的行為就是「不哭鬧的行為」。如果孩子連這樣的要求都達不到,父母就要堅定的帶孩子回家。
當孩子做要求的時候,父母要立即的做判斷。如果覺得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例如:要買很貴的東西),就要堅持不退讓。如果覺得是合理的,就迅速的答應他。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爸媽的原則是清晰確定的,就不會用吵鬧的方式來做要求。
父母千萬要謹記,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否則幾次之後,孩子就會越來越難約束了。
流感簡介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新竹馬偕醫院
撰稿者 一般內科暨感染科 蘇世強主任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目前全世界每年都會發生的一種傳染病,自從西元1918年大流行之後,每年台灣的冬天都會有它的蹤影。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所引起,它可分為三型:A型、B型和C型。一般而言,A型流行性感冒的症狀較嚴重,B型次之,C型的症狀非常輕微。二十世紀的三次大流行都是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表面有兩種蛋白質: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 (H)和神經胺酸脢Neuraminidase (N),是病毒侵犯細胞所須之構造。
目前知道的H有15種,而N有9種。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就是以H和N的數目來分亞型。在1997年以前,感染人類的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以H1N1, H2N2, H3N2為主,其他的病毒亞型大都只出現在禽類,因此稱為禽流感。每次有新的病毒出現,都會造成全世界的大流行,例如1918年為H1N1,1958年為H2N2,1968年為H3N2,每次都造成數百萬至數千萬人的死亡。1997年香港首度出現H5N1的人類病例,根據以往經驗,此種新的人類病毒可能造成大流行,因此當年香港當局將所有的家禽皆撲殺滅儘,因而阻止疫情的蔓延。然而自2004年開始,許多地區陸續傳出人類感染H5N1的疫情,顯示新型流感的蔓延已箭在弦上,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流感的症狀和一般感冒不太一樣,病患會忽然發高燒,且會全身酸痛,其他症狀則和感冒類似。高燒時間約3-4天,會自然退燒。新型流感的症狀應和現有流感類似,但其毒性似乎更高,容易造成重要器官之傷害,因此其死亡率也較高;尤其幾乎所有的人對其都無抵抗力,因此很容易造成全球性的大流行及大量病患死亡。
要預防流感的疫情,最有效的方法為疫苗注射。每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 都會根據世界各地所提供的病毒資料,預測出今年所可能造成流行之病毒株,藉此來製造疫苗。每年的流感疫苗都包括二株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和一株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二株A型流感病毒中有一株為H1N1,另一株為H3N2。由於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每年都會有小突變,因此疫苗只能維持一年的效果,第二年必須重新注射新的疫苗。對於新型流感,目前並沒有疫苗可用,必須等到有人傳人的病毒出現,方有病毒株可供疫苗製造之用。
目前治療流感的藥物有兩類,一類是M2蛋白質抑制劑(如Amantadine),M2蛋白質是流感病毒表面的構造,和病毒的複製有關,只存於A型流感病毒,因此M2蛋白質抑制劑只對A型流感有效。另一類為神經胺酸脢抑制劑(如克流感Tamiflu),神經胺酸脢是流感病毒於細胞內複製完成後,要脫離細胞時所須之酵素,對A型及B型流感都有效。針對新型流感,目前已知M2蛋白質抑制劑無效,而神經胺酸脢抑制劑是否有效仍未有定論。
面對新型流感疫情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呼籲世界各國都須有萬全的準備,我國衛生署亦擬定了許多因應措施,除了國家的努力,個人亦應有所準備,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增強個人體能,盡量避免接觸禽鳥類,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等,都可減少感染的機會。唯有大家一起同心協力,努力做好自身該做的事,並配合國家防疫規定,才可將此世紀大災難的傷害降至最低。
如何主動確保自己有安全的醫療用藥(藥分清楚 吃得安全 才有療效)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藥劑科 馮靜修主任
當消費者意識抬頭、及醫療安全越來越被重視的年代中,如何確保自己在醫療中的安全變得非常的迫切,因為每個人都會生病、都會接受醫療照護,因此安全的醫療環境就很重要。
病患要如何防止醫療錯誤發生在自己身上?唯一的方法是主動參與到你的醫療團隊中。可以依照以下幾點來做:
1. 盡量了解醫療團隊對你所要做的任何決定,因此你就可以雙重核對即將進行的任何醫療動作。
2. 確定醫師知道你目前所服用的所有藥物(包括維他命、中草藥)、非處方藥物、保健食品或飲食,當然啦,你也必須先主動告訴醫師相關的資訊,以便醫師進行醫療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或交互作用。
3. 確認醫師知道你的過敏史及曾經有過的藥物不良反應,因此可以避免對你有害的藥物再一次的處方。但是重點是你必須先告訴醫師或再重複告知一次,因為不是所有的醫師都會知道你對什麼過敏或曾有過什麼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4. 當你拿到藥品時,必須問:這藥是吃什麼的?我要如何服用?要服用多久?藥物有什麼副作用?萬一發生時,我要怎麼辦?這個藥物和我目前的藥物或飲食可以一起吃嗎?服用這個藥物時,我該避免什麼活動或飲食呢?
5. 當你領到藥物時,最好再問一次,「這是醫師處方給我的藥嗎?」。 6. 假如對於服用法有疑問,則必須再問清楚。如一天四次,是指三餐飯後及睡前,還是每六小時服用一次。
7. 詢問藥師,糖漿液的藥品要用什麼量測,以便能夠正確的服用劑量,是量杯還是藥匙,一次量是幾㏄。
8. 要求醫師或藥師將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寫下來,這可以幫助你一旦副作用發生時,在惡化前就可尋求幫助。
9. 假如你正在住院,可以要求醫療人員洗手後,才可碰觸你。因為洗手是防止院內感染擴散的方法。
10. 如果要出院了,可以要求醫師解釋有關你的居家治療計畫。這可以了解你所服用的藥物及是否可以回復居家的活動等。
11. 如果你要手術,術前可以再次確認開刀的部位及手術部位的標記是否正確。
12. 只要對你的醫療有任何疑問,請不要猶豫,勇敢的詢問,因為你有權利詢問。
13. 確定哪一位是你的醫療照護者,如此一來,有問題時就可以詢問他。
14. 最好有家人陪伴住院,因為他們可以幫你詢問以上的事項。
15. 做得多不一定好,檢查或治療有必要時才做,不是每項要求作就是好。
16. 假如已做了檢查,請確實詢問檢查結果,有助於自己了解病情。
多一層把關,使醫療用藥更安全。不要不好意思詢問,但是客氣而婉轉的語調也是必要的,不要有質詢的味道,而是把自己當做醫療團隊的一員,進而了解自己的醫療狀況,相信對正確的醫療用藥是有所助益的。
益生菌口含錠可減輕口臭?
OHAYO特派記者
口臭是人際溝通的一大障礙。根據醫學研究,口腔內的臭菌是口臭的來源之一,生技業者於是研發一種含益生菌的口含錠,經實驗證實可抑制口內臭菌,維持口氣清新以及減輕牙周發炎的情況。
但醫學研究人士強調,這種口含錠並無法完全可取代刷牙或牙線,民眾仍應做好每日的潔牙工作,並每半年檢查一次牙齒。
中山醫學大學進行一項口腔衛生的研究,該校微生物暨免疫科主任錢佑指出,八十名口臭民眾分成實驗組及安慰劑兩組,各別在三餐後服用益生菌口含錠及安慰劑,結果發現,實驗組的口腔菌數、臭菌種類、口臭程度均較安慰劑明顯降低。
根據研究,口腔內的細菌多為厭氧菌,有的種類本身就很臭,有的則是會造成牙菌斑進而引進蛀牙,有的則可能造成風濕性心臟病,這些臭菌、壞菌與心臟疾病、牙周病、牙齦發炎、齲齒、口臭的產生有關。
經實驗證實,益生菌可抑制口腔的臭菌、壞菌,同時調節免疫力,所以既可改善口氣,也能緩解輕至中度的牙齦發炎、容易流血等牙周問題。但醫師強調,飯後刷牙、使用牙線清除菜渣、牙結石,仍是最基本的潔牙方式,不可偏廢。
護士提供母奶照顧早產兒 母愛真偉大
OHAYO特派記者
母愛的偉大無庸置疑!但護士為了照顧好早產兒,竟發揮母愛餵母乳給別的孩子喝,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據了解,梧棲童綜合醫院新生兒育嬰室一位李姓護士,發揮南丁格爾的大愛精神,提供自己的母乳給院內一位林姓產婦的龍鳳胎喝,由於這對雙胞胎是早產兒,有了另一位媽媽的加持,小寶貝氣色越來越好。
據了解,這名剛產下龍鳳胎的林媽媽,因奶水不足,很感慨自己不能提供充分的母乳給孩子,而這句話正巧被也剛生完孩子的李姓護士聽到。但經過醫師同意後,提供自己母奶給小嬰兒喝
充滿愛心的她,不但每天提供母奶,遇到放假時,還會事前準備隔天的量給家屬。她的偉大義舉更在當地傳為佳話。
發胖原因多 睡少、戒菸都會胖
OHAYO特派記者
根據外電報導,智利科學研究發現,人會發胖的原因很多,但攸關生活起居的作息改變,往往也是肥胖的原因。研究指出,有些人因睡眠不足而變胖,也有人因戒菸而發胖,更有人則因為年紀大了,脂肪開始囤積在腹部,成了中廣身材。
根據研究發現,每天睡眠不到七個小時的人,特別容易變胖;而癮君子大多知道的,就是戒菸後會因減少尼古丁的抑制,造成食慾增加,也成了變胖的幫凶。至於歲月不饒人,年過四十以上的中年男女,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中年以上的胖子人口數,約是四十歲以下胖子的三倍。
研究還發現,遺傳因子也是後天會肥胖的遠因。胖子特別喜歡跟胖的人相處,結為夫妻後,自然較易生下小胖子。
年終犒賞自己 長假預約整形美容成風潮
OHAYO特派記者
隨著時代在變,愛美是天經地義的事,許多人辛勤工作了一年,年終獎金犒賞自己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選擇利用農曆年節長假整修門面,安排整形美容的風氣日盛。根據皮膚科診所統計,時下最熱門的項目除斑、美白,早已開始預約。而在療程方面,除了大家熟知的雷射與脈衝光之外,目前還有新的機器推出,飛梭柔膚光具有淺層磨皮效果,也頗受歡迎。
整形診所表示,這陣子是傳統的旺季,特別是長假期間,許多人利用可以在家休養的機會,在長假前接受醫美療程,幾天下來,就可以讓人煥然一新。根據統計,雷射、玻尿酸、肉毒桿菌、脈衝光等,都是排行榜前幾名。
時代整形診所副院長游瑞欽指出,最近,引進了一種「璀璨光」,透過七種不同波長的濾光片,可以讓脈衝光接近雷射治療的效果,又能保有低能量、低傷害的特色,而且療程與收費都與傳統脈衝光差不多,是愛美人士回春、除斑的新選擇。
協助而非縱容
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
資料來源:楊順興
不少過動兒(ADHD)的父母對孩子的問題有著一些錯誤觀念,其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認為:「孩子因為有過動症,所以大家要包容他」。這樣的觀念隱含一個邏輯,認為過動兒是完全不能控制自我行為的。所以當孩子在暴怒、摔東西、出言不遜的時候,父母就一直忍讓。認為過動兒完全無法克制自己,這個觀念是相當錯誤的。過動兒絕對有能力學習控制行為,他們需要的是適度的協助,而不是一味的縱容。
以長期的眼光來看,過動兒也必須要學會控制自己。在家裡,父母可以讓孩子大發脾氣、出言不遜,外面的人會忍讓嗎?孩子越是習慣這些偏差行為,日後就會越難適應社會。
曾經有一對父母,他們相信孩子是無法控制行為的,因此他們對於孩子的各種問題都一律包容,不只如此,他們也說服孩子的導師包容孩子的行為,老師竟然也同意了。到最後這個孩子變成班級裡的小霸王,沒有人敢惹他,直到小四的時候,導師換人了,新的導師不願意屈就父母的教育方式,問題才爆發出來。在那個時候,這個孩子霸道蠻橫,對老師咒罵、丟東西,最後,學校要求這個孩子轉學。
過動兒真的完全無法控制自己嗎?並不是的。過動兒的確比較衝動、缺乏控制力,但這只是相對的來說,他們的控制能力比較差而已。他們並不是完全不能控制,只要父母深入的瞭解過動症,建立良好的規則,確實的執行,孩子是有辦法控制自己的。
父母對於一些與社會適應無關的問題(例如:功課、整潔習慣…..),可以放鬆一點。但對於社會難以接受的行為(例如:暴力、不禮貌….),則要堅持原則。亂摔東西、出言咒罵、暴力….等,這些行為一定嚴格制止。要壓制孩子的不良行為,體罰是一種方法,但除了體罰之外,還有許多懲罰方式可以選擇;例如:剝奪看電視的時間、停止發放零用錢…..。如果找不出好的辦法,就多跟其他家長討論,聽看看別人怎麼管束孩子,父母也可以閱讀教養相關的書籍,裡面通常會教導一些重要的觀念與技巧。
要讓過動兒的行為上軌道,父母要有徹底執行的決心,特別是之前被縱容的孩子,一開始要管束必然會引起不少反彈,有些青少年甚至會出現拒學、恐嚇、攻擊的動作,當孩子有這些行為,父母也要堅持下去,即使要找警察介入也在所不惜。不少父母會想,「真的需要這樣子嗎?他只是不會想而已!」這是父母的自我安慰,一個孩子會出現恐嚇、攻擊的行為,情況已經相當嚴重了,像這樣的行為大多只會越來越嚴重,很少是自己改善的。
仔細的加以分析,堅定的管束孩子,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被壓制下來,順從了父母的規則,也許他還有機會適應社會,否則繼續暴躁的個性,到了青壯年,有誰管得住他?那時候可能只有法律才能約束他了。
什麼是「恐慌症?」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苗栗大千綜合醫院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南勢精神院區 馬大元醫師
王先生平時身體狀況不錯,生活也很穩定,但是半年前忽然一下子感到心跳加速,全身冒冷汗,喘不過氣來覺得自己快要死掉了一般,他急忙衝到某大醫院的急診室,做了許多檢查,最後醫師只告訴他檢查都正常,要他回家。但是他回家後,常常憺心會再發作,不敢一個人出門,生活、工作大受到影響,走訪各大醫院治療都依然沒有改善。直到有醫師告訴王先生請他看看精神科,雖然把王先生氣得半死,但其實王先生真很可能是得了恐慌症。
恐慌症是一陣陣極強烈的緊張興害怕,表現出來的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暈眩、冒冷汗。它來得急快,常容易在人多、封閉的地方發作、病人常因此害怕到這些地方。恐慌症的原因到現在還不是很清楚。
很有可能是人體自主神經系統受到身體與心理影響(如分離焦慮)引起交感神經系統反應所造成。 如果您懷疑自己有恐慌症的現象,一定不要排斥到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藥物治療或是心理治療對病患本身都有不錯的效果。
如何判斷慢性咳嗽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
阮綜合醫院 胸腔內科 李乾暉醫師
Q: 請問醫生,我為什麼一直咳不停? A: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表徵,如慢性支氣管炎、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肺癌等。因此,當咳不停,甚至長達一、兩個月時,可能是慢性咳嗽,一定要就醫找出原因,加以治療,一味服用止咳藥止咳,反而會延誤病情。
Q: 咳嗽是不是很糟糕?
A:咳嗽不全都是沒有益處,因為它是一種呼吸道的自我保護作用,能排除呼吸道的外來異物、細菌微粒及本身的分泌物。還有咳嗽的威力不小,咳嗽引發的胸腔內壓力升高,等於是用氣體在幫病人做心臟按摩的工作,甚至有人認為善用咳嗽,可在心臟病發時救自己一命。
Q: 如何判定咳嗽是不是慢性咳嗽呢?
A:慢性咳嗽是指持續三週以上的咳嗽,慢性咳嗽是一個擾人的問題,會影響個人的睡眠、讀書及工作,也間接影響到家庭及人際關係。慢性咳嗽常見的病因有鼻後滴漏、哮喘及胃液食道逆流。
許多呼吸道感染,在其他急性症狀去除後,仍留下慢性咳嗽,另外還有慢性支氣管、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菌、肺癌、心臟衰竭等,都可能引起慢性咳嗽。
Q: 抽煙和咳嗽有何關連呢?
A:許多抽煙者都有呼吸道方面的症狀,其中以咳嗽、痰多、氣短等現象最常見。煙霧本身對呼吸道而言就是刺激物。
抽菸會刺激呼吸道黏膜接受器,產生呼吸道分泌量與排泄量增加以致經常咳嗽,呼吸道在香菸的長期刺激下,會造成慢性發炎,使呼吸道更加敏感,惡性循環的情況下,引發慢性支氣管炎,形成慢性咳嗽。若能及早戒菸,咳嗽症狀將可在數月後獲得明顯改善。
Q: 還有什麼情形易導致慢性咳嗽?
A:鼻涕倒流,此種病患除了咳嗽外,常連帶有鼻子的症狀,不管是過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竇炎皆會有鼻涕倒流的現象,因鼻涕倒流,所以常有清喉嚨的反應,及痰卡在喉嚨咳不出來的感覺。
胃酸逆流,此類病患除慢性咳嗽外,常有心灼熱感或嘔胃酸的感覺,此種現象在飽食後或餐後平躺時更加嚴重,可透過食道攝影、胃鏡或胃酸逆流偵測來進一步診斷。
肺腫瘤是慢性咳嗽中最可怕的病因,但因肺癌引起慢性咳嗽的病人倒是很少。
愛滋孕婦加強篩檢 降低愛滋寶寶感染率
OHAYO特派記者
隨著國內女性感染愛滋人數激增,愛滋寶寶問題也隨之而來。儘管,目前醫院對孕婦強制進行產前愛滋篩檢,但仍驗出許多愛滋寶寶。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並指出,如果愛滋孕婦不做愛滋篩檢,新生兒感染機率將高達四成。
根據疾管局統計,過去兩年,每年都發現三到五位愛滋寶寶,受到母子垂直感染的關係,這些寶寶一生下來就染上了愛滋,追究原因,都是懷孕婦女未參與愛滋篩檢的緣故。
疾管局表示,如果懷孕婦女在未進行愛滋篩檢的情形下,愛滋病毒有三到四成的機率,會經由懷孕、生產或哺乳的過程,傳染給新生兒,愛滋寶寶不但造成社會問題,也形成沉重的醫療負擔。
不過,隨著醫療環境進步,愛滋媽媽在產前四週就投予預防藥物,再配合剖腹生產及使用母乳替代品等,能大幅降低母子垂直感染愛滋病毒的機率,從原本三到四成的感染率,降低為四%。
疾管局特別呼籲,社會大眾對於愛滋病的污名化,已經對愛滋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讓他們除了面對死亡的恐懼外,還要承受被社會排擠的沈重壓力,希望社會應摒除歧視及無謂的恐懼,給予愛滋感染者,更多的尊重及生活空間。
早期乳癌 標靶藥物有效預防癌細胞移轉
OHAYO特派記者
隨著醫學進步,臨床上對抗癌有極大的進展。相較於以往化學治療,把癌症患者體內好壞細胞全數破壞,目前醫界廣泛運用標靶治療,有效控制、抑制癌細胞的擴散速度,對乳癌病患療效皮佳。
值得一提的是,這類標靶療法還有預防的作用,用於乳癌還沒轉移復發之前,就先使用針對HER2蛋白的標靶治療藥物,至少在一年內,可使乳癌復發機率降低將近一半。
目前對於乳癌轉移其它器官的病患,健保同意給付使用歐洲紫杉醇合併標靶藥物「賀癌平」來治療,臨床上療效頗佳;一位癌末病患,經四個月標靶治療,體內癌細胞幾乎找不到。雖然,對於乳癌未轉移的早期病患,並未納入健保給付,但仍有患者寧願自費一年約七、八十萬元的藥費,提前使用賀癌平,希望降低乳癌復發的危險。
中華民國乳房醫學會理事長侯明鋒指出,目前台灣有九家醫學中心參與全球五千人的臨床試驗,發現早期乳癌患者在開刀後,合併使用化療與標靶藥物,相較於只使用化療藥物的人,一年下來,合併治療可使乳癌的復發率降低四成六。
相較於傳統療法,乳癌標靶治療的療效,較單獨使用荷爾蒙療法延長一倍時間。
網路謠言多 食品安全網提供正確解答
OHAYO特派記者
網路上許多駭人聽聞的傳聞,事後被證實都是子虛烏有!最近網路又盛傳,炒蛋加鹽巴會產生有毒「氯」?而幾年前也言之鑿鑿的指出,大啖檸檬蝦等於吃砒霜?但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不實的,為此,衛生署特別在網路上提供「食品安全網」,提供正確的飲食資訊,破除這些謠言。
網路越來越普及,許多民眾每天依賴電腦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但有些網路資訊,卻可能一傳十、十傳百,造成民眾恐慌。尤其一般民眾對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並不清楚,有些誇大未經證實的傳聞,卻引發民眾不必要的恐慌。
最近,網路上傳出「吃肉不能飲茶」的禁忌說法,直指茶葉中的大量鞣酸與蛋白質結合,容易形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子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增加有毒致癌物質吸收。
對此,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康照洲就提出駁斥,表示茶葉中含有的鞣酸,的確會影響腸胃道的吸收,但充其量只是減少營養的吸收,跟中毒、致癌一點關係都沒有。
為了即時化解這類網路謠言,並教育民眾如何吃出健康,衛生署食品安全網就開闢專區,網址為:http:/ /food.doh.gov.tw,定期發布最新食品安全訊息,開放民眾上網查尋。
寶特瓶裝水 確會引起化學成份變化
OHAYO特派記者
據外電報導,科學界最新研究發現,以塑膠瓶裝的罐裝水,貯放時間越久,水質中有害化學成份濃度會隨著升高;一旦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將使得市售寶特瓶水的銷量產生衝擊。
據了解,這項研究是由德國海德堡大學一位加拿大籍教授所進行。取樣來自二十八國、132個牌子的罐裝水為樣本,完成這項研究。而這些裝水的塑膠瓶罐,全都是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製成。
研究報告指出,隨著盛裝時間拉長,這些罐裝水中的銻元素(Antim ny)濃度也跟著增加。研究指出,水質會產生變化,主要是因為這些塑膠不斷釋出化學成份。不過,至於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研究單位表示還待進一步研究。
據指出,銻是一種白色金屬元素,小劑量會引起噁心、暈眩和沮喪,高劑量則可能致死。由於前陣子國人對加油站所送的礦泉水水質,也有類似質疑,這項研究引起各方關注;一旦發現對人體造成健康上的影響,預期將造成市售礦泉水的銷量。
不過,目前為止,加拿大罐裝水協會仍強調,消費者不必因此驚慌,加國罐裝水仍然安全,就銻含量而言,也對人體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