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健康 養生 資訊轉貼 (9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四季保養的生活妙方:長夏滋脾的生活妙方——心臟與五行對應關係


五臟保養書    
 
 
長夏滋脾的生活妙方——心臟與五行對應關係


 



天氣悶熱 首重防濕補脾「長夏應脾而變化」,長夏就是夏季後期,也可以稱此時為「秋老虎」,天氣多悶熱、空氣潮溼、陰雨連綿、颱風,所以「溼」為長夏主氣,濕氣重,人也會感到不適。


古代醫家指出「長夏防溼」,因「溼」為六邪之一,好傷人的陽氣,尤其是脾陽,因脾臟喜燥而惡溼,一但濕邪侵入,則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氣機不暢;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脾濕者小腹脹滿、食欲不振、口淡無味、胸悶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腫,不然就是穿著潮濕的衣物,引起感冒,濕氣誘發關節疼痛,食物也會因為這樣的天氣而容易變質,引起胃腸炎,所以必須「防溼」。


長夏時節因濕氣重,影響脾臟功能,容易產生腸胃道疾病;因為溼困脾,生清降濁的功能削弱,吃油膩或過甜的東西,在體內轉化成為「黏膩」的營養物質,因為脾臟的功能已經減弱,這些黏膩的物質就更不易化開,造成脾臟與身體的負債,這樣的脾濕者,舌苔多為白膩,不易刮除,舌體胖,舌邊緣有齒痕,可以自行依照「part 2自我檢測,了解脾臟的健康指數」,趕快進行袪濕補脾的行動吧!


黃色生活小物 增加食慾


五色與脾臟對應的是黃色,黃色給人一種光明、明亮、有精神的感覺,我們常去的麥當勞就是用黃色為內部主要的顏色,這可是有原因的!因為黃色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唾液腺的分泌,新鮮而亮澤的顏色,不但使人開朗,更會令人聯想起那股鮮甜的味道,有刺激食慾;基於這樣的原理,在食慾不振時使用黃色餐具、杯子,或是一杯鮮黃的柳橙汁,都可以讓食慾大開呢!


另外,黃色也是一種極易感染人的暖色調,給人一種厚實、暖融融的感覺,能消除人的抑鬱沉悶,能激發憂鬱者的慾望和意志;黃色的波長僅次於紅色,使脈搏加速,讓人有溫度昇高的感覺;黃色和橙色也可以用於治療貧血、支氣管炎、便祕;是一種富足的、快樂而幸福的色彩。


黃色食物可讓人可以集中精神,如柳橙汁、甘蔗汁加檸檬、菊花茶、人參茶等等;黃色的食物能幫助培養正面開朗的心情,增加幽默感,更可以強化脾胃,增進消化系統與肝臟的功能。


預防秋老虎傷人長夏時節,「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加上暑溼隱藏在身體內,越是鄰近秋分溫差大的時候,因為氣候多變化,所以無論如何,出門多帶一件薄外套,以免身體受涼,身上的衣服可以穿脫,適合多變的天氣,以免中暑;在戶外運動後,要及時擦乾汗水,穿衣保暖;過敏性鼻炎也是此時的好發季節,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等,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


1、少曬太陽,儘量在陰涼處活動,以免中暑。
2、多喝水,每天至少飲2000㏄,茶、湯、豆漿、果汁等都算。
3、上火時吃一些西瓜、香瓜等涼性水果。
4、要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5、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高甜度的食物。
6、少飲酒,因為酒主溼,喝多了體內濕氣重。


《素問》:「人飲食勞倦即傷脾。」換句話說,大飢大飽、暴飲暴食及長期過度耗損體力,皆有傷脾氣;以「五味入五臟」來看,甘脂類都入脾,若脾胃虛弱,消化系統不強,就應盡量少吃太甜、尤其是太油膩的甘脂類食品,如油炸類食物,這樣脾胃的負擔就比較輕。至於五臟的補瀉,食甘味可以補脾;食苦味可以燥脾濕;「吃飯七分飽」、「飯後百步走」;皆可強化脾臟功能。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季保養的生活妙方:清肺食療——白色食物健康法


五臟保養書


你的五臟都很健康嗎?趁還沒出問題前,為他們做個保養吧!PChome ePaper教你利用五行的特性,搭配青、紅、黃、白、黑等五色的食療與養生方法,徹底改善體質,清除致病因子,體驗神奇有效的DIY養生秘訣!(本報內容摘錄自《五臟保養書》、連載為期2個月、文經社出版)
 


五臟保養書    
 
 
清肺食療——白色食物健康法


肺屬金—對應白色


滋陰潤燥 忌吃寒涼食物


五臟中的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在季節上對應到秋季;中醫以白色食物來預防秋燥,白色食物多偏寒涼,一般體質可以放心使用,但是過敏性體質者,這時要著重「補氣」,補足「肺衛」之氣,增強對於秋燥以及外邪的防禦能力,要偏向溫補,忌吃寒涼食物;可適當服用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以選擇多種成分的綜合維他命,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


每年的農曆八月二十一至九月初六為「白露」,白露為秋季的典型氣候,為何稱為「白露」?


是由天氣的特色而來的,因為這個時節夜晚露水一天比一天重,在葉子上凝成白露而名,此時白晝時氣候多乾燥,也就是常說的「秋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燥勝則乾」,因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燥邪傷人容易影響肺臟,導致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唇乾、鼻乾、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


白色食物養生法因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與肺同系統的器官有大腸、皮膚、喉嚨、支氣管等,為了防範秋燥對人體的影響,飲食方面應以「滋陰潤燥」為原則,以防秋燥傷陰。所以平日容易感冒,或是肺與支氣管常不舒服、易咳嗽的人,平時腸胃脆弱但又容易胖的人,膚色不佳的人,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例如白蘿蔔、白菜、高麗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藥材有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等,但有過敏性體質者則否。


銀耳


又稱白木耳,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具有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胃腸燥熱、便秘等症。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對體虛、久病初癒,不宜用其他補藥的病人及陰虛內熱,內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要注意的是感冒初起口乾者忌用,或風寒感冒,如感冒怕冷、咳嗽、痰多清稀如水者,忌服。


梨子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氣候過度乾燥,繼而出現口渴、便秘、乾咳等;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症狀,可多食梨。想要用梨子養生前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亦可;若有長期腹瀉的人,不宜多吃水梨,因水梨性寒,多食腹瀉加劇。


甘蔗


甘蔗味甘,平,無毒,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有滋陰潤燥、和胃止嘔、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因陰液不足所導致口乾、咳嗽痰少、大便秘結等症,可利用多食甘蔗來改善症狀。熱性病飲生蔗汁最好,喻為「天生復脈湯」。但甘蔗汁煮熱則性轉溫,有溫補功效。


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肺、腎經,具有美白養顏的功效,性屬平和,補而不膩,愛美的女性對此一定不陌生。


《本草綱目》記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去濕」,薏苡仁有滲濕、健脾是其兩大功能,傳統上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濕溫、泄瀉、帶下、痺痛等症狀。現代科學分析,薏苡仁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礦物質、鉀、鈣、鎂、磷、鐵、鋅、錳以及維生素B1、B2、E及纖維素等,有益人體健康。


百合 百合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甘,微寒,入心、肺經,多用於潤肺止咳、寧心安神。中醫常用它來治療慢性咳嗽、乾咳,或痰中帶血等症狀。具有寧心安神作用,用於熱病後餘熱未清、神思恍惚之症。在現代研究中發現,它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及微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具有止咳作用。平時可將百合10至30克,煎湯、蒸食或煮成粥來食用,保養肺部。


白色清肺藥膳玉竹參雞
材料
北沙參
玉竹各30公克
紅棗10顆
母雞一隻或用雞腿兩隻替代


做法 a將雞肉洗淨,剁成塊狀放入鍋內。
   b放入北沙參、玉竹、紅棗同煮,放多少水,用文火燜煮約1小時即可。
適應症——適用於體虛倦怠、懶言、怕風、容易感冒的患者。
功 效——潤肺止咳、生津止渴。


陳醫師小叮嚀 飲水要少量多次 每天最好在起床後馬上喝250㏄溫開水,晚上臨睡前再喝200㏄,因為夜晚蓋被睡覺體溫上升,身體的水分也在蒸發,所以如果晚上水喝太少,早上起床或是在半夜就口乾舌燥,甚至喉嚨開始痛起來,而喝水就是最好的保養方式;而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1000㏄,若活動量大、出汗多,應增加飲水量,這樣可使肺腑安度金秋。


百耳潤肺湯
材料
銀耳15公克 百合10公克
冰糖適量
做法 A將銀耳放入溫水中浸泡至回軟,摘去根蒂洗淨,瀝乾水分。
   B百合掰開洗淨,撕去內膜待用。
   C湯鍋置火上,倒入水600㏄適量,先放冰糖溶化,再放銀耳、百合一起煮沸,
    煮沸後改用小火燉15分鐘即成。連吃15天。
適應症—適應症—虛勞咳嗽。
功 效—銀耳、百合同為白色食物,潤肺、止咳的佳品,治療痰中帶血、虛熱口渴,但不適用於風寒感冒的咳嗽與不舒服。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季保養的生活妙方:秋天清肺的生活妙方


五臟保養書 


你的五臟都很健康嗎?趁還沒出問題前,為他們做個保養吧!PChome ePaper教你利用五行的特性,搭配青、紅、黃、白、黑等五色的食療與養生方法,徹底改善體質,清除致病因子,體驗神奇有效的DIY養生秘訣!(本報內容摘錄自《五臟保養書》、連載為期2個月、文經社出版)
 


五臟保養書    
 
 
秋天清肺的生活妙方


《皇帝內經》記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鬱結,因為在節氣轉變的時候,人體會受影響而變得容易浮動不安寧,尤其是台灣由秋入冬的時節,天氣一下濕熱一下又寒冷,近幾年越來越多秋颱與冬颱,都在在顯示秋季養生的重要,不但以食補去預防秋燥,生活調養要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順時保養有元氣。


注意呼吸道的毛病


肺臟在五行中對應金,「金」代表鐵器、兵刃刀劍,具有收斂肅殺之氣,這又和秋天蕭瑟的感覺相應,因氣候溫差的變化甚大,對於人體的侵害能力也相當強,所以常容易引起燥邪,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呼吸道的毛病。


白色讓心情愉悅


秋天萬物枯敗,充滿蕭瑟肅殺氣氛,情緒容易受影響。五行中既然秋天對應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讓心情更愉悅輕快,別人看起來也較有生氣,不致死氣沉沉。白色能反射全部的光線,稱為全色光,是光明的象徵色。白色明亮、乾淨、暢快、樸素、雅致與貞潔;具有潔凈和膨脹感,使空間增加寬敞感,對高血壓、易動怒者、情緒不穩者、呼吸困難者,白色是一個很好的調節顏色,能促使血壓穩定、下降,心平氣和,而白色的燈光亦有相同作用;對於呼吸困難或是有呼吸方面疾病者,白色的空間中,壓迫感非常小,可以由視覺來減輕不適,使呼吸順暢。


太過白淨也不宜


但是個性孤獨、精神憂鬱症者,則不宜在白色環境中久住,避免太過白淨、明亮,導致心情更加低迷、負向。


白色食物一般都沒有強烈的氣味或味道,像是米、山藥、白蘿蔔、茯苓等等,單一的白色食物不會引起食慾,雖然不能以白色食物做為主菜色,一旦有了其他顏色食物搭配,白色食物就會是盤中的佳餚,例如白色的山藥要搭配排骨湯,稀飯中要放入皮蛋、蝦仁、香菜,美味度大大提昇。


秋季養生可預防冬季疾病


秋季養生的目的是讓身體在進入冬天前作好準備,增強身體的保衛能力,較不易生病,也可以抵抗寒冷與溫差,秋天的生活起居養生以穿衣、睡眠、居住、護膚為主:


1、秋「凍」養生法
由於秋天的天氣多變,早秋以熱、濕為主,而到了深秋及晚秋時,卻以涼、寒為主,故穿衣的增減要適時。秋季天氣微涼時,此時的氣溫人體都還能耐受,不妨先別急忙加穿衣服,趁此鍛鍊一下身體的耐受程度。此種作法稱為「秋凍」的健身方法,在秋天每天開始鍛鍊挨涼,以適應氣候的變化,可達到增強免疫力的效果;但老人及小孩的生理功能較差、抵抗力較弱,當風大及進入深秋時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氣溫驟降到20℃,就不要再「秋凍」了,一定要多加衣服。


2.、睡眠養生法
《黃帝內經》云:「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了貯存體內陽氣,要早睡早起。而睡眠的臥向方面,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云:「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這是因為春夏屬陽,秋冬屬陰,故秋季睡時頭向西,以順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3、運動養生法
常將雙手搓熱後,以熱的手掌擦面,從上到下如乾洗臉般,可去除邪氣,使皮膚保持光亮柔潤。趁秋天天高氣爽的好天氣,是做運動來鍛鍊身體的好時期,可利用加強運動來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到了冬天,身體除了會較耐冷外,也較不易感冒、生病。


4、常笑養生法
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可以消除疲勞,驅除抑鬱,解除胸悶,恢復體力。所以,笑可以開發肺氣,使肺吸入足量的自然「清氣」,呼出廢氣,加快血液循環,達到心肺、氣血調和。


過敏性體質秋季養生


每當秋冬季節到來的時候,過敏性體質的人就要小心了,過敏性疾病以中醫觀點而言,屬脾、肺、腎三臟腑的虛弱所致,多由體內痰飲內擾,外感邪氣而成疾病;生活上應特別注意避免受冷的刺激,避免接觸過敏原為主要原則:
早晨起床時即加衣服,避免受涼。


起床後刷牙洗臉宜用溫水。


洗澡或洗頭髮後,應儘快擦乾身體及吹乾頭髮。


冷天外出或騎乘機車、腳踏車,應戴口罩以保持口鼻溫暖。


不要晨泳及淋雨。


嬉戲時、追逐跑跳過度激烈時,應予以制止。


請勿過度疲勞或熬夜,儘量睡眠充足。


避免塵 誘發過敏,家中不要使用布窗簾、地毯、布沙發,可用防塵枕頭被單等。


家中應避免飼養寵物。如貓、狗、鳥、兔、鼠等。


、避免吸二手煙或處在空氣污濁的環境中。


積極方面應做規律而漸進的運動,如登山、健走、韻律舞或打羽球都能增加心跳、促使流汗可增進心肺功能的運動為佳,同時舒緩壓力。
一週三次,每次20-30分鐘為度。


飲食上應注意事項禁忌食物包括水梨、西瓜、番茄、椰子、香瓜、橘子、哈蜜瓜、大白菜、白蘿蔔等,白色食物反而是禁食品,因為這些食物皆屬寒涼性質,影響身體抵抗力,也嚴禁冷飲、冰水,中醫認為過敏性體質易受刺激,這些冷食都會使病情加重。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季保養的生活妙方:固腎食療——黑色食物健康法


五臟保養書    
 
 
固腎食療——黑色食物健康法


冬貯藏精 遇黑三分補
中國人有句俗話「遇黑三分補」,不管是黑糯米、黑豆、黑芝麻、烏骨雞,只要加上個黑字,滋補的成分便高了許多,因為五色的「黑」對應到五臟的「腎」,中醫說「腎為先天之本」,所以中國人將黑色食物與補腎之間畫上等號;腎臟在季節上對應到冬季,中醫說「冬貯藏精」,冬天人體的消耗少、消化好,適於進補,中國人冬令進補的習俗便是由此而來。


黑色食物被認為具有非常強效的食補作用,主要入肝腎二經;一般而言,有「缺氧」現象的人,如氣色白、頭暈眼花、四肢無力等等,除了心臟功能不好外,大多屬於腎臟不佳,會有耳鳴、耳聾、口乾、腰酸、白髮、掉髮、水腫、小便不利、不孕等症狀,因此,有上述症狀的人在食物顏色選擇上應多吃黑色食物。此外,近年來經科學研究證實,有二十多種黑色食物具有抗癌作用,例如黑豆、黑芝麻等等,「黑色食物」不僅給人質樸、味濃、滿足的口感,而且經臨床實驗證明,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可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並有滋膚、美容、烏髮及延緩老化的作用。


黑色食物養生法黑色食物代表五行中的水,影響腎、膀胱、耳和骨骼的健康,黑色食物包括黑豆、黑芝麻、香菇、髮菜、海帶、黑棗、黑木耳和藍莓等,補肝益腎的天然「食品」,在冬天正是以黑色食物進補的大好時節,所謂「冬令進補,春天打虎」,身體在冬季保養得當,春天來臨時身體就會「勇健」的可以打老虎!


黑米


黑米是一種藥、食兼用的大米,米質佳,是我國稻米中之珍品,因為珍貴成為進貢之品,古為「貢米」,其營養價值比一般白米高,每100公克含蛋白質11.3公克,普通白米僅含6-8公克,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鋅、鐵、硒等必需微量元素;黑米的顏色主要是因為外皮中含有花青素類色素,這種色素本身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黑米還能滋陰味腎,補胃暖肝,明目活血,健身功效顯著。用它入藥,對頭昏、貧血、白髮、眼疾等療效甚佳。


黑芝麻


黑色食物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黑芝麻,黑芝麻性味甘平,入肝腎二經,可潤燥滑腸,有滋養肝腎的作用,治療病後體虛、眩暈等症,一般人食用可補中益氣、滋養五臟,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E、卵磷脂、葉酸、菸鹼酸、蛋白質、鈣、鐵、磷等。不飽合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也因為含有很多脂肪油,所以有潤燥滑腸的作用,對於血虛腸燥便祕有很好的效果;維他命E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抗衰老的作用。


黑豆


黑豆味甘性平,入腎經,黑豆是一種天然的防老抗衰食物,黑豆有駐顏、明目、烏髮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食烏豆,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筋骨,加氣力,補虛能食,延年益壽」,其纖維質對整腸亦有幫助,可以防止便秘的發生。黑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由於含有維他命B1、B2、B6、葉酸、微量元素銅、鐵、鈷等,所以具有使白髮變黑髮的作用,黑豆還有抑制人體吸收動物性膽固醇作用。


何首烏


何首烏味苦、澀,微溫。制熟則味甘,入肝、腎經;用黑豆汁九蒸九曬而成的是制首烏。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潤腸通便,以現代藥理分析何首烏,其含有澱粉、脂肪、卵磷脂,卵磷脂等物質,除了有強化神經的作用,還能阻止膽固醇的沉積,減輕動脈粥狀硬化。何首烏的部分成份可以和膽固醇結合,減少腸道對於膽固醇的吸收,阻止膽固醇沉積在肝臟,降低脂肪肝之發生機率,何首烏還可以升高淋巴細胞中的T細胞,具增強免疫功能。


黑色固腎藥膳翠玉五物湯
材料
排骨1斤
黑豆30公克
黑豆30公克
冬瓜皮50公克
黑糖
清華桂各適量


做法
A將排骨先以滾水去油。
B將排骨燉煮黑豆、黑棗、冬瓜皮,煮湯食用,待黑豆軟了後加入調味料黑糖、清華桂,即可。
 
適應症——腰膝酸軟、排尿不順者。
功 效——有補肝增強腎功能之效。


補腎栗子粥
材料
栗子粉30公克
蓬米或糯米100公克
做法 A米洗淨,加入栗子粉同煮粥。
 
適應症——適用於老年腎虛腰酸腰痛、腿腳無力、脾虛、泄瀉、腎虛、早洩。
功 效——補腎強筋,健脾養胃。


陳醫師小叮嚀
多用黑麻油烹調食物:黑麻油由黑芝麻製成,同樣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可去除膽固醇,因為黑麻油可以增進精力、強壯身體,所以許多藥膳都有用黑麻油來烹調。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季保養的生活妙方:冬季固腎的生活妙方


五臟保養書    
 
 
冬季固腎的生活妙方


冬季對應五臟的腎,由於腎藏精—人體發育和生殖的源動力、納氣—幫助呼吸系統正常進行工作、主水液—調節人體內一切液態物質代謝,以及「主骨、生髓、通於腦」、「開竅於耳及二陰」的功能,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就是維護腎的功能,不要與之違背,應順應之。


冬季進補自古有之,按照《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是萬物閉藏的季節,此時雪降冰封,百蟲眠藏,人雖然不用冬眠,但是人體氣血趨向於裡,處於休息的狀態,所以冬季養生是有道理的。


黑色使人休息、鎮靜、安定


在所有顏色中,黑、白、灰三色是屬於無色系,黑色的應用多半為「點綴」或是「襯托」,很少會使用大量的黑色,黑色由視覺影響人的心理,有正向的影響,也有負向的;正向的如黑色使人得到休息、安靜、深思、堅持、準備、考驗,顯得嚴肅、莊重、堅毅,黑色具有清熱、鎮靜、安定的作用,對激動、煩躁、失眠、驚恐的患者起恢復安定的作用,所以最佳的睡眠環境是光線全暗,置身於黑之中,如果點亮小夜燈或是其他照明設施,違反人體的常規,破壞這安寧的睡眠環境。


黑色帶來沉著穩健、富於思考、沉著的能量,高貴並隱藏缺陷,所以很多專業人士都喜歡黑暗色系穿著來顯示專業形象,讓工作順利,增加工作的積極態度,例如業務、經理、律師、專櫃小姐等等,在世界各大盛會、頒獎典禮中,黑色衣著永遠不會「NG」;但是黑色也有負向的印象,如會有失去方向失去辦法和陰森、恐怖、煩惱、憂傷、消極、沉睡、悲痛,甚至死亡等印象,歐美都把黑色視為喪色。


冬季對應五色的「黑色」,可以想像萬物沉睡,一片銀色世界無聲無息,冬季,照理說是個專屬於安靜、休養的季節,中醫對於睡眠養生觀中,人體的作息應該要隨太陽而起,冬天日出較晚、日落較早,所以人也需要應天地萬物作息,《黃帝內經》說,冬季三個月,宜早睡晚起,起床「必待日光」,所以冬天早上起床後仍哈欠連連,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想要天天早睡晚起,現代人幾乎不可能,不過藉由黑色來放鬆身心,例如睡眠環境要去除光線,保持黑暗,用黑色冥想來保健眼部,倒也是個折衷的辦法。


黑色冥想


閉上眼睛,掌心蓋眼,觀想黑色,可以放鬆視神經,放鬆肩膀、後背,擦熱手心再蓋眼睛,蓋5分鐘讓眼睛休息,累積的壓力要多次放鬆才去除,所以一天至少用個2-3次,眼睛一旦放鬆,就看得清楚了。


冬季要注意保濕


冬天空氣乾燥,濕度較低,加上暖氣和空調的使用,不少人感覺特別乾燥,我們人體的呼吸道要許多水氣濕潤,如果過於乾燥的話,皮膚與黏膜,如眼、鼻、口腔等都受影響,且容易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一般將室溫保持在18℃-24℃之間,濕度50%-60%為宜,在室內可以擺放盆栽,隨時偵測室內的濕度,並且利用盆栽的水分,調節室內濕度,保持環境中的水分。


室內要通風


冬天天氣冷,加上常常下雨,待在室內的機率便高了許多,如果室內不通風的話,空氣污染程度可以比室外嚴重好幾倍!室內空氣不流通,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光線,多種病毒、病菌容易滋生和繁殖,極易引發感冒、氣管炎等多種呼吸道疾病,像近年來,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頻傳,都是因為室內密閉的原故;一般氣窗要開,大窗戶至少要留5公分的細縫,讓空氣保持流通,可在庭院或室內養些能淨化空氣、涵養水分的綠色植物,並定期採用食醋薰蒸、臭氧紫外線或者點薰香等措施給室內空氣進行消毒。


以茶養生、生熱暖腹


冬天萬物蟄伏,陽氣漸弱,中醫認為:「時屆寒冬,萬物生機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於抑制狀態。「養生之道,貴乎禦寒保暖」,綠茶較生澀,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 紅茶實際上沖泡出的顏色為暗紅,但英文為「BLACK TEA」,依照顏色—黑與五臟—腎與季節—冬之相互對應,冬季喝紅茶沒錯!


紅茶類在加工過程中經過充分發酵,使茶鞣質氧化,稱為全發酵茶,又稱「熟茶」,所以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


沖泡紅茶,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並加以杯蓋,以免釋放香味。英國有「下午茶」習慣,常將紅茶加牛奶、砂糖飲用,中國一些地方,也有將紅茶加糖、奶、芝麻飲用的習慣,這樣喝能生熱暖腹,又可增添營養,強身健體。


喝茶也可以利大小二便,飲濃茶能引吐、解酒,喝太多除了可以消脂之外,也會造成胃寒,所以品茗宜在身體健康佳時,切忌牛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綠茶萃取物具有對抗慢性進行性血癌的作用


健康搶鮮報    
 
 
綠茶萃取物具有對抗慢性進行性血癌的作用


vitaadd.com特派記者:Annie Lian


綠茶萃取物中含有多種抗氧化多酚物質,其中又以EGCG的作用最強,綠茶具有抑制癌細胞擴張及預防心血管疾病惡化的作用,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白血病研究雜誌(Leukemia Research, Dec.,1, 2005)發現,綠茶可能對於慢性淋巴型白血病的患者,具有治療作用,位於明尼蘇達州,著名的Mayo診所的醫生,發現四位開始服用綠茶萃取物或飲用大量綠茶(每天八杯)的慢性白血病患者,其中三位有明顯的症狀改善狀況,其中兩位血液中的白血球數量明顯下降,另一位淋巴結腫大有明顯改善的現象,只有一位患者病情沒有明顯變化。


由於這項發現僅止於四位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研究數據,但結果卻令人雀躍,因此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決定撥款支持以高純化的EGCG綠茶萃取物,針對慢性白血病治療的研究,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將為白血病患者,開闢一道希望之門,不過多喝綠茶或每天攝取含高EGCG的綠茶萃取物,能有效的對抗多種癌症及慢性病,對人體健康保養助益很大。


更多健康搶鮮報>>>>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TOP
 
 
 
深海魚油能降低因為空氣污染造成之致死性心律不整


vitaadd.com特派記者:Li Chen


人的心跳速率並不會是保持一個不變的狀態,隨著情緒、外在因素、內分泌系統、交感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心調最高及最低速率之間,會使得心率產生一個變異率,而心率變異率(HRV)高低可以反應一個人心臟功能的健康,低變異率代表高心臟病危險性及死亡率。


尤其老年人一般心率變異率都會偏低,因此老年人對於處於空氣污染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容易有明顯的呼吸困難、心率不整的問題發生,一份針對50名居住於養老院的健康老人所做的研究發現,每天服用兩公克的深海魚油膠囊,能夠有效的預防心率變異率的衰退,相對於使用兩公克大豆沙拉油補充劑的對照組,服用深海魚油的老年人能更容易的應付室內空氣污染及品質不佳問題,


深海魚油同時具有抗血栓、舒張血管及降低三酸甘油脂的作用,已被美國FDA核准為可註明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及危險性的成分,自然療法顧問陳思廷建議,健康的老年人,每天可補充2000-3000毫克,含30%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油膠囊,以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每天可補充4000-6000毫克含30%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天然深海魚油膠囊,能有效的增進心血管的健康。


更多健康搶鮮報>>>>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Q:感冒看醫生,如果症狀已消除,是否還需要把剩餘處方的所有藥都吃完?


養生Q&A    
 
 
Q:感冒看醫生,如果症狀已消除,是否還需要把剩餘處方的所有藥都吃完?


感冒藥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是否一定要吃完,要看醫生開給您的感冒藥的內容,如果是一些退燒、止痛(如普拿疼、阿司比林類的藥物)、改善鼻塞的抗組織胺、止咳化痰的藥物,皆屬改善症狀,非治本藥物,只要症狀不再,即可停藥,感冒要好,還是要靠自己的免疫力,改善症狀對於感冒的治療,並沒有具體的作用,因此沒有需要就可以不吃的,也就是您的感冒症狀都已消失,絕對可以不必把這些藥吃完,這類藥吃多了,只會增加肝腎負擔而已。


不過如果醫生開給您的藥中含有抗生素,可能是您的感冒較嚴重,併發細菌感染,如嚴重的扁桃腺腫大疼痛、嚴重的咳嗽、肺炎....,甚至是腦膜炎...,一旦開始服用處方的抗生素,則要吃足整個療程,一般為7-10天,即使症狀已消失,仍要繼續服用完所有藥物,不然細菌會再回來找你,同時也會促使產生具抗藥性的細菌,病情就會越來越難控制,因此,到醫院拿藥時,一定要先問清楚處方的內容。


不過,感冒基本上是病毒感染,多休息、多喝水、補充每天200-300毫克的維他命C或多吃水果,增強自己的免疫力,病毒自然會在7-10天的生命週期後死亡。感冒期間小心保養,不要過勞、受寒以免降低免疫力,則會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導致併發症,使病情惡化。


另外,許多臨床研究顯示,紫錐花萃取物(Echinacea)、葡萄糖酸鋅(Zinc Gluconate)可縮短感冒病程,降低感冒症狀的不適度,紫錐花需要在有感冒症狀的第一時間,以高劑量(每次1200-1600毫克)、高頻率(每四小時服用一次),連續服用兩天,再將劑量降低為三分之二或一半,持續至症狀消失為止,葡萄糖酸鋅則每天補充含鋅量50毫克,分4-5次服用,一般也是在出現症狀的第一時刻服用比較有效,每2-3小時服用10毫克,一天內連續服用五次,持續至症狀緩解為止。


特別留意的是,罹患有自體免疫性疾病的人(如紅般性琅瘡..)的患者不宜服用紫錐花萃取物,不過可以補充葡萄糖酸鋅。(answered by Christine Chen,M.S., R.Ph., CNPA)


更多養生Q&A>>>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9 
▲TOP


健康搶鮮報    
 
 
抗氧化營養素能有效降低老年視盲的發生率


vitaadd.com特派記者:Jenny Cheng


老年人的眼睛細胞會因為老化的問題,造成斑點退化症(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簡稱 AMD),是老人視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份由荷蘭阿母斯特丹眼科醫學研究中心,針對4170名年齡大於55歲的中老年人所做的研究,發表於2005年12月號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ation)的報告指出,額外補充或飲食中含較高維生素E及鋅,罹患AMD的機率會大大減少,而飲食中含超過一般平均值的維生素C、D、貝他胡蘿蔔素時,罹患AMD的機會也會比一般人減少35%罹患AMD的機會,維生素C、E及貝他胡蘿蔔素是抗氧化營養素,而鋅則是合成抗氧化酵素SOD的重要元素,補充這些能提高人體抗氧化能力的營養素,證實能有效預防老人視力減退問題,參與此研究的人員建議,有老年視力障礙或視盲家族史的人,可及早補充抗氧化營養素,以有效的預防視力退化問題,另外,註冊營養師黃蓮恩指出,葉黃體素及玉米黃質是本來存在眼睛裡面的抗氧化營養素,而這兩種營養素是需要靠食物攝取來獲得的,如深綠色及深橘紅蔬菜,中老年人及電腦族的需求量則比一般人更多,如果飲食中不能確實攝取足量的葉黃體素,則可選擇每天補充3-6毫克的濃縮製劑,已出現白內障或黃斑性病變的老年人,每天可補充6-12毫克的葉黃體素,葉黃體素一樣被證實能降低AMD的發生率,因此45歲以上,不妨可多補充含維生素C、E、鋅及葉黃體素的食物或補充劑來延緩視力的退化問題。


更多健康搶鮮報>>>>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多穿件衣服,不要著涼了」感到冷就容易感冒嗎?


健康搶先報    
 
 
「多穿件衣服,不要著涼了」感到冷就容易感冒嗎?


vitaadd.com特派記者:Li Chen


感冒是因為人體遭病毒感染所致,過去我們的媽媽或奶奶會告訴我們,天氣冷要多穿衣服,才不會著涼感冒了,穿衣服保暖這檔子事,似乎和因為病毒感染而發生的感冒扯不太上關係,過去多項研究顯示,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似乎不會增加感冒的發生率,不過最近一個針對180名健康男女,將他們分成兩群,一群人將腳泡在約兩公升,溫度只有10度的冷水中20分鐘,讓他們感受到冷的感覺,另一群對照組則是穿著襪子和鞋子,一樣站在泡腳的乾燥桶子裡20分鐘,結果在接下來的五天內,觀察兩組人罹患感冒的比例,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性,但是再接下來的5天,泡冷水的實驗組族群,罹患感冒的比例為14.4%,相對於沒有經歷「冷」的感覺的對照組,則只有5.6%發生感冒現象,經過問卷調查的交叉比對,發現在過去一年內,多次有寒冷感受的人,罹患感冒的頻率也比較多,這似乎證實了,保暖也是預防感冒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感冒流行季節或是已經罹患感冒時,多補充鋅(成人每天50毫克)、紫錐花萃取物及維他命C,都有助於感冒頻率的下降及縮短感冒病程、緩和感冒症狀,秋冬正式感冒病毒最活躍的季節,試試看多穿件衣服,多補充鋅、維他命C,一有感冒症狀時就服用紫錐花萃取物,是不是會讓這個冬天過得更健康!


更多健康搶先報>>>>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養生Q&A    
 
 


Q:別人想減肥,可是我卻想增胖,怎樣保養和飲食可以讓我胖起來?


A:現今社會對美的價值觀,總覺得越瘦越好看,尤其是年輕的女孩子,總是會以模特兒的身材為標準,然而很多時候,媒體螢光幕上的標準身材,往往都是對健康具有威脅性的體重過低,其實體重低於理想體重*10%以上(例如160公分的女性,理想體重約為53-54公斤,如果體重低於48公斤則屬於體重過輕,低於45公斤則必須要積極增加體重),就屬於體重過輕,超過15%則會影響身體健康,進而促使體內荷爾蒙的平衡受到影響,年輕女性發生月經量稀少、經前症候群、不孕症的機會都會提高,免疫力也會下降,坊間談到減肥的資訊很多,然而卻鮮少人會留意增加體重的議題,想要增胖的人,最簡單的原則就是要多吃高熱量食物,然而高熱量食物往往含有高油脂、高糖份,對於人體生理上也會是一個負荷,因此在選擇食物種類時,應特別小心,例如果仁含有豐富人體必須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屬於高熱量但卻是對人體健康有助益的成分,再者,雖然甜食可以快速的增加體重,然而卻可能是長脂肪不長瘦肉,因此最好還是要選擇高纖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糙米飯...,如果吃很多還是很難胖得起來,應考慮做個健康檢查,看是否有內分泌方面的問題,如甲狀腺機能....是否亢進...,導致您的新陳代謝率過高,熱量需求比一般人高,或者是因為胃腸道的功能不佳(如有習慣性腹瀉或便秘問題),導致吸收力差,這樣的狀況,可以補充活益菌產品,如優酪乳或活益菌補充劑,來強化胃腸功能,提升您的吸收力,再者,可以在餐後補充植物性的消化酵素,以提升人體對食物營養素的吸收力,早餐飯後補充維生素B群則可促進熱量營養素的正常吸收代謝,有助於輕度代謝不平衡的改善,吃不胖的人容易變胖,一吃就胖的人也比較不容易無端的增加體重。


除此之外,運動和睡眠也會影響體重,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導致人體生理機能變差,營養吸收運用能力也會降低,如有睡眠障礙或憂鬱傾向,應由改善精神狀況著手。在運動方面,一般人總覺得要減肥就要運動,其實想增加體重,也要運動,因為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帶動比較好的食慾及吸收率,尤其是游泳,在游泳完後會覺得飢餓,如果能在此刻補充均衡營養的食物,已被醫學研究證實具有增加體重的效果。


在熱量攝取方面,針對大部分時間屬靜態工作的上班族或學生,每公斤約40大卡的熱量,能夠有效的增加體重,如果每天運動量超過一個小時,則每公斤熱量可提高至45大卡,加上規律的生活習慣,不抽煙(抽煙體重會減輕),足夠的睡眠,體重應該會健康順利的增加。(本諮詢由Christine Chen, M.S.,R.ph.,CNPA回答)


*理想體重:


♀(女性)-- 51公斤+0.5(身高─155公分)=標準體重


♂(男性)-- 58公斤+0.6(身高─166公分)=標準體重


更多養生Q&A>>>>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9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增強體力、提高耐力的─紅景天(Rhodiola rosea)


健康食品百科    
 
 
增強體力、提高耐力的─紅景天(Rhodiola rosea)


作者:陳思廷


紅景天是一種生長在海拔2000-3000公尺高山上的植物,與紅景天同Rhodiola「屬」的類似品種多達五六十種,真正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助益活性成分的僅有Rhodiola rosea,紅景天有一種類似玫瑰香味的氣息,主要的活性成分集中於根部,紅景天在蘇聯及北歐地區,很早就被使用於疾病的治療及改善,早在1755年,瑞典的草藥學家就已經將紅景天運用於增強體力及提高耐力的臨床運用上,德國科學家更發現紅景天具有止痛、改善頭痛、止血、抗發炎及提神的作用。


紅景天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質


紅景天萃取物中,含有複雜的植化素成分:


苯丙酯類(Phenylpropanoids): rosavin, rosin, rosarin


黃酮素類(Flavanoids):rodiolin, rodionin, rodiosin, acetylrodalgin, tricin


苯乙醇類(Phenylethanol): salidroside, tyrosol


單帖類:rosiridol, rosaridin


三帖類(triterpenes):daucosterol, beta-sitosterol


酚酸類(Phenolic acids): chlorogenic and hydroxycinnamic, gallic acids


而這些植化物正是紅景天能有複雜的生理保健作用的原因,與紅景天類似的物種很多,其中不乏含有與紅景天類似的植化成分,如salidroside,蘇聯的科學家最早就是以salidroside來定量定性紅景天萃取物的濃度標準,然而後來發現,許多紅景天的近親物種,也含有salidroside,而salidroside的濃度,也僅能被作為紅景天萃取物的濃度監測標準,rosavins才是存在紅景天萃取物特有的活性珍貴物質。


不過成分複雜且完美組合這些天然的活性植化物,使得紅景天能夠發揮比西伯利亞人蔘更有效的提高細胞能量的作用,而這些植化成分如果單獨存在,可能無法如分佈於紅景天中完美組合的協同加成效果。


紅景天的主要生理保健作用


紅景天被使用於健康的改善方面,最早是在蘇聯、北歐及中國,西方鮮少科學文獻討論到紅景天對人體健康上的作用,不過早在18世紀,蘇聯、東歐、北歐及中國就已將紅景天入藥,近來越來越多西方研究自然療法、本草醫學的生化學家,開始留意到中文、俄文及少數東歐語文的學術文獻上,有許多關於紅景天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報導,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它扮演者具生理調節劑(Adaptogen)的角色。


◎紅景天的生理調節(Adaptogenic)作用


許多人體試驗研究發現紅景天具有促進人體身心調節的作用,所謂「調節」,即是當低下時則會被提高,當過多時則會自我調節而減少,例如咖啡能夠令人興奮、有活力,但卻會有引發心跳加快、顫抖或失眠的副作用,而紅景天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及增強體力的作用,同時能夠延長運動的耐力,不過卻不會因為這種體力提升的作用,而造成無法充分休息的睡眠或甚至失眠的問題,相反的,對於因為壓力大或有憂鬱傾向的失眠患者,紅景天反而能夠增進夜間睡眠品質及情緒穩定,這就是所為生理調節劑的角色,人蔘也被證實擁有生理調節作用,因此也有人把紅景天譽為西藏人蔘,不過人蔘種類眾多,並非所有體質的人都適合服用各種人蔘,而補充紅景天則較少有此方面的禁忌。


紅景天的生理調節作用,也發揮在血壓的平衡上,臨床人體試驗發現,紅景天能夠使偏高的血壓下降,卻也能讓偏低的血壓拉回正常值範圍內,不過這並不代表紅景天能夠取代任何心血管藥物的使用,而偏離正常血壓值過大時,紅景天的血壓調節作用則不再明顯。


◎增強體力、延長耐力


過去蘇聯政府曾經以紅景天作為軍隊及國家運動選手提升及恢復體力的營養補充品,而現代的醫學臨床研究則證實,紅景天能提高人體的活動力及耐力,一份針對18-24歲男性所做的實驗,在運動前給予150毫克含1% salidroside的紅景天標準萃取物,結果顯示,相對於沒有服用紅景天萃取物的對照組,運動爆發力提高了9%。


在耐力增進方面的研究,針對42名20-25歲滑雪選手所做的研究顯示,在30分鐘的運動後,服用紅景天的運動員心跳平均增加速率約為平時心跳的105%,相對於沒有服用任何補充劑的對照組,心跳速率則為128.7%,顯示紅景天能夠增進心臟的負荷量。


◎平衡內分泌,促進生殖系統的健康


在西伯利亞諸多族裔,一整把的紅景天是獻給剛結婚的愛侶,最佳的祝福,因為飲用將紅景天熬成的茶汁,能夠讓新婚的夫婦有個美好的夜晚,同時早生貴子,而紅景天的生理調節作用,能後讓內分泌系統失調或不平衡的狀態,調整回復正常,一份針對40名無月經的年輕婦人所做的臨床研究,每次100毫克,每天兩次的紅景天標準萃取物,連續4-8週,其中25名婦人恢復正常的月經週期,而這些婦人當中有11名後來也都懷孕生子。


紅景天對於男性陽痿及早洩症狀的改善也有助益,一份針對35名有性功能障礙病史1-20年不等的男性所做的調查研究,每天給予150-200毫克的紅景天標準萃取物,連續三個月,其中26名參與研究的族群表示性功能障礙問題有明顯的改善,而尿液中的睪固酮代謝物濃度也有明顯增加。


◎提高抗壓性


紅景天顯示具有神經傳導物的調節作用,低劑量的紅景天萃取物,能夠提高腦部活動的敏銳度,但在高劑量使用時卻反而會有鎮靜及安定作用,在老鼠試驗中顯示,中低劑量的紅景天萃取物會提高副腎皮質荷爾蒙、多巴胺及血清素的濃度,因而提高腦部的理解力及抗壓力,動物試驗同時顯示,紅景天對於提高大腦皮質的活動力、學習力及記憶力都有助益,對於因為蛋白質沈澱物造成腦神經退化的阿滋海莫氏症也有預防效果。


◎抗氧化抗癌作用


紅景天所含的多種酚類植化物是很強的抗氧化物,能有效預防因為化學物質、藥物(化療藥物)所造成的自由基傷害,也能預防因為老化所造成的神經退化作用,在老鼠試驗中顯示,紅景天與癌症化療藥物共同使用於癌症的治療,能夠提高殺滅癌細胞的作用,同時也能夠降低化療藥物對於骨髓抑制、肝毒性的傷害。


在一份針對12名膀胱癌的小型人體試驗中,顯示補充紅景天標準萃取物,能夠提高免疫T細胞及殺手細胞的活性,不過,紅景天萃取物在癌症治療及降低化療毒性的臨床研究,仍缺乏比較大型的人體試驗結果,部分小型研究數據,仍然缺乏客觀性,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確認其有效劑量及作用。


如何選購及服用紅景天取物?


紅景天萃取物適合各種年齡層的成年人服用,無論是保養或是增強體力,調整體質,但在服用產品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挑選產品,紅景天標準萃取物是根據萃取物中所含的 salidroside濃度至少必須在0.8%以上,一般標示含0.8-1%的salidroside,或者同時會標示另一個活性物質rosavins為3%,而這樣規格的萃取物,濃縮比例約為3:1,也就是三公斤的紅景天濃縮為一公斤的標準萃取物,大部分紅景天的活性物質集中於根部,不過只要標示了salidroside 或rosavins的百分比,就不必太在意是否標示原料的部位的來源。


如果購買的紅景天產品只標示rhodiola(紅景天) xx mg (毫克),而沒有標示任何活性成分的百分比,代表產品為紅景天粉末(1:1),如果產品也沒有標示部位,則可能所含的活性植物素濃度極低,而所有使用於動物或人體試驗的紅景天,皆為標準萃取物(1% salidroside or/and 3% rosavins),購買僅標示劑量而無產品濃度規格(%)的產品,可能因為有效成分的劑量不足而無法發揮預期的效果。


一般人補充紅景天的劑量為每日200-300毫克的標準萃取物,對於體質虛弱、體力差、體質不佳、荷爾蒙或血壓輕微不正常的人,則劑量可調整至600-800毫克,補充紅景天最好是在空腹時間,與食物錯開至少半小時,由於紅景天萃取物具提升體力的作用,因此最好能在早上或早午兩次服用,盡量避免於晚間或睡前服用,由於紅景天具有平衡血清素的作用,而白天足量的血清素正式轉化為晚間睡眠荷爾蒙的原料,不只提高白天活力,也能促進夜間睡眠品質,是工作精神壓力大的現代人理想的保養品。


雪中送炭卻不一定錦上添花


紅景天的身心調節功能,對於生理功能及精神壓力不平衡的人來說,往往能夠發揮明顯的助益,不過對於健康狀況良好,體力不錯的人來說,不一定能吃出明顯的效果,尤其很多男性所期待的增進性功能作用,紅景天能改善具明顯性功能障礙的問題,卻不一定能夠提升正常男性的性功能,不過紅景天對於提高運動員的耐力是有幫助的,一般人可於運動前服用紅景天萃取物,同時有助於加速運動後的體力恢復。


 陳思廷 Profile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食品營養碩士,美國營養師學會會員,美國生活形態學會(AALC)體重控制顧問 、美國順勢療法學會會員、加拿大健康食品協會會員、加拿大自然醫藥學院及健康食品協會認證之健康食品指導顧問(Certified Natural Products Advisor),目前為長春月刊、OHAYO早安元氣生活網、維特益健康網、亞洲醫療網、聯合報等之健康專欄作者,著有:保健食品總體檢(台視文化)、輕鬆瘦身十公斤(台視文化)。
 


更多健康食品百科>>>>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healthfooddetail.asp?subcategory=77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多吃養生菌菇,讓你百病不生


健康食品百科    
 
 
多吃養生菌菇,讓你百病不生


作者:陳思廷


多吃菇有益人體健康是眾所皆知的,食用菇菌類由一般盤蓀菜餚中的香菇、蘑菇、金針菇...到可以入藥的猴頭菇、舞茸,到養生效果較明顯而被濃縮萃取裝入膠囊的靈芝、巴西蘑菇及冬蟲夏草等,一樣是菌菇類,不過身價卻可能相差千百倍,然而養生成效是不是也和價格比例成正比呢?可能是消費者最應該關心的議題了。


說到養生菌菇類,大部分的人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靈芝吧!本草綱目中更把靈芝的養生效果喻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靈芝主要可分為赤、紫、黃、白、青、黑六種,中醫藥理中,不同種類的靈芝也有不同的養生功能。時至今日,現代人對於養生食品的服用,已不再停留於過去治百病的民間傳說上,臨床的科學證據及明確的成分分析,才能讓這些養生保健食品吃出真正的健康。


另外,近年來出現在保健食品界的新興養生菌菇─巴西蘑菇(又稱姬松茸),由於日本生化學界對於原本生長在南美巴西秘魯一帶這種食用菇菌的青睞,同時發現住在巴西聖保羅市郊皮耶達提高地的居民特別長壽,癌症的罹患率也特別低,在一連串的實驗室及動物試驗中,證實巴西磨菇中含有多種抑制癌細胞擴散生長的多醣體及微量元素,而這些成分也與靈芝有許多類似之處。


菌菇類機能性食品的作用


具有養生效果的菌菇類,活性成分主要都是來自能夠提昇免疫力的多醣體(polysacchairdes),科學研究發現,存在食用菌菇中的多醣體具有促進免疫T細胞的活性,刺激免疫系統對體內特異突變細胞(癌細胞或早期癌細胞)產生殺手及吞噬反應,雖然食用菌菇種類繁多,其多醣體的種類及含量多寡,配合其中特有的微量元素如有機鍺的協同作用,使得不同的食用菌菇在人體養生價值上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最被中國人所重視的養生菌菇首推靈芝及冬蟲夏草。


由於冬蟲夏草的生長養分主要來自昆蟲體,使得它的營養素含量與一般菌菇的差異性稍大,而靈芝所含的多醣體和有機鍺則是提昇免疫力及保護細胞健康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中國、台灣及日本地區是針對靈芝的臨床研究比較多的地區,目前靈芝在養生上的價值主要為提高免疫力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及擴散,同時在肝機能的改善上,具有降低過高肝指數GOP及GPT的臨床效果,靈芝同時有改善支氣管過敏及養肺的功能,不過目前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臨床數據來加以證實。


巴西蘑菇則是屬於近幾年來比較被重視的食用菌菇,多數的研究則是在日本地區進行,在一份比較巴西蘑菇、靈芝及香菇在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實驗中顯示,巴西蘑菇擁有比靈芝更好的抗癌效果,香菇的癌細胞抑制效果則只有巴西蘑菇的不到十分之一。


近年來,巴西蘑菇被大量人工栽培,原本昂貴的價格,如今在乾貨市場一公斤的巴西蘑菇甚至只要美金二十出頭,到底人工栽培的巴西蘑菇與原產於南美的野生菌菇所含的活性成分有無差別性?另外,目前主要使用於濃縮萃取菌菇活性成分的產品,多採試管中的菌絲體培植,栽培時間甚至只要幾週而已,即使使用太空包的整株栽培方式,也可大幅縮短長成時間。不過,植物的成長最主要來自天然的生長環境及氣候,這樣大幅縮短長成時間的人工栽培方式,是不是具有相當的養生成分?故產品品質的定性定量測試,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關鍵。


怎樣的人最需要吃菌菇類產品?


食用菌菇是適合任何人食用的,由於近來諸多的學術研究證實,靈芝等養生菌菇對於人體免疫力具有很好的提昇作用,故對於正在使用化療的癌症病患或是治療後的癒後患者,濃縮的養生菌菇萃取物,對於身體健康的復原及抑制癌細胞的再發,都具有輔助的意義。


另外,對於肝機能不佳,肝指數過高及肝炎患者,補充濃縮靈芝萃取物,將有助於肝細胞機能的恢復,促進病毒性肝炎抗體的形成。


如何服用?


一般人食用菌菇類,如入菜燉湯的食補方式,在營養保健上,一樣具有其功效,若是希望以養生菌菇的活性成分來改善健康問題,就需要選擇比較高濃度的濃縮萃取產品,不同的萃取比例及多醣體含量,所需服用的劑量也會不一樣,在免疫力提高方面,每天大約需要服用含多醣體80-150毫克的濃縮靈芝萃取物,以5:1的濃縮靈芝產品來換算,每天大約需要服用1500-3000毫克才能發揮效果,如果是高濃度,含12.5-15%多醣體的標準萃取物,每天約需要補充800-1000毫克的標準萃取物,針對癌症患者的癒後及輔助營養補充時,需要補充劑量則比較高。


在其他養生菌菇的補充劑量方面,目前大部分的產品多沒有活性成分的定量標示,最多也只有標示濃縮比例,而濃縮比例會因為菇菌栽培條件、菌絲體或成株、品種等有著極大的差異性,消費者大概僅能選購商譽較好廠商的產品,按標籤上的服用劑量指示使用。


如何選購菌菇類產品?


市面上的養生菌菇濃縮產品多半沒有標示活性成分─polysaccharides多醣體的含量百分比,有的產品會標示濃縮比例,目前靈芝已有較高濃度的標準萃取物,其多醣體的含量至少為12.5%,濃縮比例為15:1,其他大部分的產品多只標示每粒的毫克數,最多也只標示了濃縮比例,其實活性成分的含量百分比,才是判別產品品質最客觀準確的條件,消費者應該以選購有標示活性成分(多醣體等)濃度訊息的養生菌菇產品為首要選購原則。


另外,近來市面上出現巴西蘑菇有重金屬污染的現象,不只不具抗癌效果還可能會有致癌問題,因此慎選品質良好的產品,如有機認證或有附上重金屬檢測結果,才能確保吃出健康。


 陳思廷 Profile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食品營養碩士,美國營養師學會會員,美國生活形態學會(AALC)體重控制顧問 、美國順勢療法學會會員、加拿大健康食品協會會員、加拿大自然醫藥學院及健康食品協會認證之健康食品指導顧問(Certified Natural Products Advisor),目前為長春月刊、OHAYO早安元氣生活網、維特益健康網、亞洲醫療網、聯合報等之健康專欄作者,著有:保健食品總體檢(台視文化)、輕鬆瘦身十公斤(台視文化)。
 


更多健康食品百科>>>>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healthfooddetail.asp?subcategory=77


健康搶鮮報    
 
 
臨床研究綠茶中特有的兒茶素(catechin)能有效降低乳癌罹患率,紅茶則可能有反效果


vitaadd.com特派記者:林語青


多喝綠茶有益健康,是很多現代人都知道的養生法寶,日本人的長壽居世界之冠,綠茶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傳統日本家庭,每個人每天大約飲用5-8杯的綠茶,而根據研究顯示,每天飲用五杯綠茶能降低22%乳癌的罹患率,一般的綠茶茶葉含有約30-40%的水溶性多酚,綠茶多酚中特有的兒茶素Catechin則具有抗氧化及促進癌細胞自我滅亡的作用,綠茶中主要的兒茶素有四種,其中的EGCG則是作用最強的多酚植化素。


雖然紅茶的原料與綠茶類似,但經過繁複發酵手續的紅茶,其中所含的多酚植化素僅有3-10%,而綠茶所含的兒茶素更是紅茶的10倍以上,在飲用等量紅茶與綠茶的族群分析結果發現,飲用紅茶並不能降低乳癌的罹患率,部分研究甚至出現有促進末期乳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綠茶雖然有益健康,但是其中的咖啡因和單寧酸,對於胃腸機能不佳、咖啡因敏感而容易失眠的人來說,直接飲用綠茶,可能不是獲取綠茶多酚的好方法,同時科學研究顯示,服用去除大部分咖啡因、定性定量兒茶素、EGCG及多酚植化素的濃縮綠茶萃取物,其抗氧化及降低癌症罹患率的效果會更好。


更多健康搶鮮報>>>>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降血脂藥可能降低您的心臟功能,補充CoQ10能補救此副作用


健康搶鮮報    
 
 
降血脂藥可能降低您的心臟功能,補充CoQ10能補救此副作用


vitaadd.com特派記者:林語青


自從默克藥廠推出由真菌中萃取出的第一個-statin類降血脂藥,隨之發現的是紅麴中也含有一模一樣的成分,接著全球各大藥廠都在競相研發生產類似化學結構,但效果更好的-statin類藥物,目前降血脂醫師處方藥,幾乎八成以上都是開立-statin類的藥物,臨床研究發現,服用-statin類的藥物,會降低體內CoQ10輔酵素的濃度,同時會造成粒腺體的功能受損,因為CoQ10是細胞能量合成中心─粒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特別集中在作功特別頻繁的心肌細胞。


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隨有高血脂症,而降血脂藥卻會降低心臟粒腺體最依賴的營養素CoQ10的濃度,間接的也可能提高心衰竭的發生率,因此專家建議,有在服藥的高血脂症的患者,最好能每天至少補充60-120毫克的CoQ10,多項研究顯示,有三大族群是需要補充CoQ10的,高血脂症患者、有心衰竭家族史的人和年齡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心衰竭患者每天需要補充至少200毫克的CoQ10,研究顯示,每天補充400毫克以上,對於延緩心衰竭病情惡化有明顯的助益,同時能延長心衰竭患者的生命。


更多健康搶鮮報>>>>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TOP
熱門焦點  
 
• 浪漫復古風
  「回眸一笑百媚生」,在浪漫古典風之中,展現出女性性感優雅的風情。 
 


 
 
 
深海魚油中的EPA、DHA有助於情緒的穩定


vitaadd.com特派記者:Li Chen


深海魚油中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及DHA,一般人多熟悉,補充深海魚油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EPA和DHA與情緒平衡有這密切的關係,當血液中的EPA和DHA的濃度偏低時,發生輕∼中度憂鬱症的機率會明顯提高,另外還有更多的臨床研究證實,飲食中偏低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顯示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過動症、暴力傾向、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的發生率都偏高。


深海魚油中的EPA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影響體內荷爾蒙及免疫系統的平衡,這些機轉會直接影響到腦細胞的功能,如腦部控制情緒的血清素及影響睡眠的褪黑激素的濃度等,流暢的血液循環能讓腦細胞獲得充分的養分而降低有助於維持腦細胞的健康,另外,DHA則能促進腦細胞膜中離子通透性的平衡,讓腦部信息交換更敏銳及正常,因此具有維持腦細胞活躍,提高注意力及預防腦細胞退化的作用。


一份針對英國兒童所做的研究報告顯示,連續服用五個月的深海魚油,幼兒的學習力、情緒穩定性及集中注意力都有明顯的增進,海洋污染造成許多深海魚肉中的重金屬含量偏高,美國FDA建議孕婦每週不要攝取超過340公克的深海魚,然而這樣的建議可能反而影響胎兒的腦部發育及成熟度,一般膠囊狀的深海魚油都有通過重金屬檢測,如不放心,可向廠商要求第三者獨力實驗室的檢測報告書,也是補充深海魚油比較好的方式,孕婦每天服用含2.7公克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油,胎兒的平均頭圍有偏高的趨勢,而孕婦發生早產的機率也會降低,幼兒補充深海魚油,有助於腦部發育及促進學習力,對於有過敏體質的幼兒,也能降低過敏的嚴重度。


更多健康搶鮮報 >>>>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多吃魚及綠色蔬菜能有效的降低退化性眼睛病變


健康搶先報    
 
 
葡萄子萃取物能提高85%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vitaadd.com特派記者林語青


每天吃個葡萄籽萃取物來養身子,似乎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保養觀念,葡萄籽一般給人的觀念就是美白皮膚,提高免疫力,然而,葡萄籽中所含的前花青素(OPCs)對於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才是養生最珍貴的地方,血管內皮細胞如果因為自由基濃度的上升,造成脂蛋白的氧化沈澱,或是發炎反應造成內皮細胞的受損,形成不平滑表面時,導致血管硬化及血栓的形成,即是造成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在歐洲,約有50%的死亡人口與血管內皮細胞的健康受損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份由荷蘭Utrecht大學,針對血管內皮細胞,以含高自由基的過氧化氫來浸泡洗滌,再以含OPCs 60mcg/mL 溶液來浸泡,結果可抵銷自由基對內皮細胞的傷害度10-70%不等,其細胞保護作用會與使用劑量及時間成類正比關係,而OPCs中的Anthogenol更能有效的降低內皮細胞受到過氧化自由基的傷害程度達85%。


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建議在每天健康的飲食中,必須含有足量的OPCs,然而大多數關於OPCs的臨床研究顯示,成年人,每天應服用100-300mg的OPCs才能發揮足夠的保護效果,而一般飲食中的OPCs含量多在25mg或更低,根本無法充分發揮保護效果,因此額外的補充富含OPCs的營養補充品,如葡萄籽萃取物、松樹皮萃取物等是絕對必要的。


更多健康搶先報 >>>>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TOP
 
 
 
多吃魚及綠色蔬菜能有效的降低退化性眼睛病變


vitaadd.com特派記者Li Chen


年紀大了,視力漸漸模糊,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黃斑性病變、視網膜退化等問題都可能接踵而至,現代人長期在電腦螢幕前工作,也造成退化性眼睛病變的提早到來,其中,又以黃斑性病變,可能造成視力全盲,是年過50歲後,視力的最大殺手,每年全球約有三千萬罹患黃斑性眼病變的患者,視力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


一份於2006年3月所發表,由哈佛大學醫學院所做,針對934名參與老化性眼睛病變的族群所做的研究發現,造成老化性眼病變,尤其是黃斑性病變,與體內的發炎因子指數有密切關係,研究者測試血液中一種名為CRP的蛋白質及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可知體內自體性發炎反應的程度,而這些發炎指數也與許多老化病變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血液中所含的多種抗氧化物:維生素C、葉黃體素(lutein)、玉米黃質、維生素E、阿法、貝他胡蘿蔔素的血中濃度,及飲食中吃魚的份量,與發炎指數有著密切的關係,血液中的維生素C、葉黃體素、玉米黃質及魚的攝取量,與發炎指標成類反比的關係。


尤其血液每增加1mg/dL葉黃體素及玉米黃質濃度,CRP和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就會下降2mg/L,每週吃兩次魚的也會使發炎指數下降0.2mg/L,這與魚肉中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著密切的關係。.


不過之前有研究顯示維生素E能降低黃斑性病變的發生率,在此研究報告中,維生素E並不能降低發炎蛋白CRP的濃度,還可能有些微的上升,但並不會提高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因此維生素E在老化性眼病變的作用上,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其正面或負面的角色。


在此研究結論中顯示,存在於深綠色蔬菜中,如菠菜中的葉黃體素(lutein)和玉米黃質是預防老化性眼睛病變的最佳保養成分,而近三年來,葉黃體素也是視力保養營養品中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成分,如此亦可應證消費者的體認與研究結果是不謀而合的。


更多健康搶先報 >>>>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健康搶先報    
 
 
葡萄子萃取物能提高85%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vitaadd.com特派記者林語青


每天吃個葡萄籽萃取物來養身子,似乎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保養觀念,葡萄籽一般給人的觀念就是美白皮膚,提高免疫力,然而,葡萄籽中所含的前花青素(OPCs)對於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才是養生最珍貴的地方,血管內皮細胞如果因為自由基濃度的上升,造成脂蛋白的氧化沈澱,或是發炎反應造成內皮細胞的受損,形成不平滑表面時,導致血管硬化及血栓的形成,即是造成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在歐洲,約有50%的死亡人口與血管內皮細胞的健康受損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份由荷蘭Utrecht大學,針對血管內皮細胞,以含高自由基的過氧化氫來浸泡洗滌,再以含OPCs 60mcg/mL 溶液來浸泡,結果可抵銷自由基對內皮細胞的傷害度10-70%不等,其細胞保護作用會與使用劑量及時間成類正比關係,而OPCs中的Anthogenol更能有效的降低內皮細胞受到過氧化自由基的傷害程度達85%。


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建議在每天健康的飲食中,必須含有足量的OPCs,然而大多數關於OPCs的臨床研究顯示,成年人,每天應服用100-300mg的OPCs才能發揮足夠的保護效果,而一般飲食中的OPCs含量多在25mg或更低,根本無法充分發揮保護效果,因此額外的補充富含OPCs的營養補充品,如葡萄籽萃取物、松樹皮萃取物等是絕對必要的。


更多健康搶先報 >>>>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TOP
 
 
 
多吃魚及綠色蔬菜能有效的降低退化性眼睛病變


vitaadd.com特派記者Li Chen


年紀大了,視力漸漸模糊,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黃斑性病變、視網膜退化等問題都可能接踵而至,現代人長期在電腦螢幕前工作,也造成退化性眼睛病變的提早到來,其中,又以黃斑性病變,可能造成視力全盲,是年過50歲後,視力的最大殺手,每年全球約有三千萬罹患黃斑性眼病變的患者,視力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


一份於2006年3月所發表,由哈佛大學醫學院所做,針對934名參與老化性眼睛病變的族群所做的研究發現,造成老化性眼病變,尤其是黃斑性病變,與體內的發炎因子指數有密切關係,研究者測試血液中一種名為CRP的蛋白質及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可知體內自體性發炎反應的程度,而這些發炎指數也與許多老化病變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血液中所含的多種抗氧化物:維生素C、葉黃體素(lutein)、玉米黃質、維生素E、阿法、貝他胡蘿蔔素的血中濃度,及飲食中吃魚的份量,與發炎指數有著密切的關係,血液中的維生素C、葉黃體素、玉米黃質及魚的攝取量,與發炎指標成類反比的關係。


尤其血液每增加1mg/dL葉黃體素及玉米黃質濃度,CRP和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就會下降2mg/L,每週吃兩次魚的也會使發炎指數下降0.2mg/L,這與魚肉中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著密切的關係。.


不過之前有研究顯示維生素E能降低黃斑性病變的發生率,在此研究報告中,維生素E並不能降低發炎蛋白CRP的濃度,還可能有些微的上升,但並不會提高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因此維生素E在老化性眼病變的作用上,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其正面或負面的角色。


在此研究結論中顯示,存在於深綠色蔬菜中,如菠菜中的葉黃體素(lutein)和玉米黃質是預防老化性眼睛病變的最佳保養成分,而近三年來,葉黃體素也是視力保養營養品中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成分,如此亦可應證消費者的體認與研究結果是不謀而合的。


更多健康搶先報 >>>> http://www.vitaadd.com/library/library.asp?ID=61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孕婦補充鈣質,寶貝寶寶也寶貝自己


健康搶先報    
 
 
孕婦補充鈣質,寶貝寶寶也寶貝自己


vitaadd.com特派記者林語青


新生兒在母親體內時,需要足夠的鈣質,才能成長完好,骨骼強健,因此懷孕時,補充足夠的鈣質對於胎兒健康上的助益,是無庸置疑的,如果懷孕的婦女不能補充足夠的鈣質,胎兒由於成長上的需要,會擷取母親的骨鈣質,透過血液的傳輸來提供胎兒所需的鈣質。


如此一來,不只胎兒所獲取的鈣質不夠充足,母體可能因為懷孕而增加骨質疏鬆症的機會,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授乳期的婦女身上,除了骨骼健康問題外,懷孕期間鈣質不足還可能提高懷孕階段的各種嚴重的併發症,其中又以子癲症最嚴重,孕婦會在懷孕期間出現特別的高血壓現象,嚴重可能造成昏迷,對於母體和胎兒生命威脅性都很大。


最近一份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發表於美國婦產科醫學雜誌,針對8000名孕婦的研究調查發現,懷孕20週前即每天給予含1500毫克鈣離子的鈣補充劑,對於子癲症的嚴重度及併發症的發生,明顯的降低了25 %,針對年齡小於20歲的年輕媽媽所產下早產兒的機會也會降低20%,整體的新生兒存活率上升了30%,鈣補充劑是美國保健食品產業界銷售總額最大的一塊,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視。


懷孕期間除了要補充足夠的鈣質外,足夠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能降低早產及體重不足新生兒的機率,同時也能提高胎兒腦部發育的成熟度,不過由於海洋污染嚴重,慎選沒有殘留重金屬污染的深海魚油膠囊,才能真正吃出保健效果。


更多健康搶先報>>>>
 
茄紅素有助於降低細胞發炎反應


vitaadd.com特派記者:Anna Lian


全球生產專利茄紅素原料的LycoRed公司,提供所生產的原料(Lyc-o-Med)與義大利的米蘭大學,發表於最新一期的Jou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Vol. 54, pp. 2563-2566),針對年輕健康的族群所做,為時26天的人體臨床試驗發現,每天飲用含Lyc-o-Mato茄紅素的蕃茄汁飲料,血液中的發炎指標TNF─alpha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此發炎指標於退化性關節炎、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有密切關係。


過去關於茄紅素的研究,主要針對的為老年人或有慢性病的患者,此研究則將罹患慢性病及懷孕婦女皆排除,證實健康的年輕人,多攝取茄紅素相對於沒有服用茄紅素的年輕族群,能夠有效降低發炎指數達34%,這似乎暗示著,預防慢性病、關節炎等,不應該是老年人的專利。


想要讓自己的關節、心血管功能,甚至是全身細胞,到年紀大之後,能夠抵抗歲月無情的摧殘、依然健康,年輕時就開始保養是必要的,發炎因子對於細胞及器官的破壞,不是一朝一夕,這些發炎因子即是來自自由基的作用,慢慢的破壞人體細胞的正常運作,加速老化速度。


例如動脈硬化則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時間的與發炎因子作用後的結果,一旦出現病症,再來服用這些抗氧化的成分,其實只能預防惡化,對於已經形成的破壞,卻是不可逆的,因此及早保養自己的健康是面對日漸嚴重的污染問題、全球溫室效應、不安全食物品質及過大的生活壓力所絕對必要的。


更多健康搶先報>>>>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健康生活e報:您每個月會願意花多少費用在健康食品上?


健康搶先報    
 
 
活益菌能提高具抗藥性幽門桿菌感染患者的治癒率


vitaadd.com特派記者:Li Chen


幽門桿菌感染是造成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原因,超過八成以上的消化道潰瘍患者身上都可發現有幽門桿菌的存在,幽門桿菌感染除了引發消化道潰瘍外,還會提高胃癌及胰臟癌的發生率,幽門桿菌感染後,無論是否治癒,患者都會提高胃酸逆流的發生率,幽門桿菌是一種頑強而深具生命力的微生物,即使在胃部PH值等於2的強酸環境下仍然能夠安然生存。


要消滅幽門桿菌,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醫學上最常使用的是結合抗生素、殺原蟲藥及阻斷胃部細胞分泌胃酸的質子幫浦抑制劑的三合一治療方式,一般療程為一到兩週,不過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幽門桿菌開始變種產生抗藥性,不少患者在多次多療程的治療後,仍然無法徹底的消滅消化道中的幽門桿菌,於是結合鉍鹽的四合一療程,認為能夠提高治療的成功率,不過仍有2-3成的患者可能治療失敗。


近來醫學界發現,嗜酸性乳酸桿菌和比菲德氏益菌能夠改變消化道的生態,相對擠壓幽門桿菌的族群,降低其生命力,一份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rition, 2006;83(4):864-869)的臨床研究發現,在給與病人進行四合一療程前,先給予補充一個月左右,含嗜酸性乳酸桿菌和比菲德氏益菌群的幽格。


結果顯示,補充活益菌的族群,治療的成功率為85%,相對於沒有事先補充活益菌的族群僅有71%的治癒率,這顯示活益菌在幽門桿菌感染患者的治療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實,在過去的醫學研究報告也曾指出,平時多補充活益菌,也能降低幽門桿菌的感染機會,由於華人習慣共食菜餚,罹患幽門桿菌感染的機會,遠比西方國家高出許多,而華人又比較不習慣新鮮幽格的口味,因此補充活益菌製劑,則是另一項方便的選擇。


更多健康搶先報>>>>
 
▲TOP
 
 
 
您每個月會願意花多少費用在健康食品上?


八成以上的人不願花超過150元加幣


文/Christine Chen (加拿大自然療法顧問、註冊藥師、營養碩士,vitaadd.com特約醫藥顧問)


維特益健康網針對一般消費者,每個月願意花在健康食品上的金額所做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其中18%的人不願意或只願意投資0-30元加幣(約相當於800元以下的台幣)在購賣健康食品上,18.7%的人願意花30-50元加幣,22.8%的人願意花50-100元加幣,願意花100-150元的有20.9%,而肯投資150-200元在健康食品花費上的僅有2.8%,有趣的是有16.5%參與投票的族群,對於只要對自己健康有幫助的產品,再多錢都願意花。


由於維特益健康網屬於提供自然療法資料庫及資訊,同時為自然健康產品購物網,上網族群的平均年齡約在30-40歲之間,學歷絕大多數有專科或大專以上,因此此結果僅能代表對於預防保健醫學有比較多重視的中生代,健康食品消費的傾向及態度。


其實,無論是健康或是身體稍有不適,或者是長期罹患慢性病的患者,選對健康食品,對於健康的維持是有一定的助益,一般年齡介於20-50歲之間的健康族群,其實每個月大約花上30元加幣左右,就能擁有完整的保養組合。


早餐飯後一粒綜合維他命或維生素B群,空腹時補充1-2粒的抗氧化植化素,如葡萄籽萃取物或複方抗氧化植化素,女性朋友則是每天補充約含600-800毫克鈣離子的補充劑,這樣的組合對沒有遺傳慢性病家族史的青壯年族群就已足夠,如果因為感冒或是免疫力較低時需要短時間補充如紫錐花萃取物或葡萄糖酸鋅口含錠,平均下來,每個月的花費應該會落在30-40元加幣左右。


對於有輕微身體不適,如壓力過大引起的睡眠品質不佳、女性所面臨的經前症候群、缺鐵性貧血、中年男性可能面臨的前列腺肥大問題的預防等,除了如上述的基本保養外,每個月可能會需要外加10-20元的產品消費,如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年過35以後,即使身體依然無恙,最好每天能夠補充2-4粒的深海魚油。


進入中年(40-45)以後,慢性病的罹患率會慢慢提升,如有抽煙飲酒習慣的人,身體的毛病則會一一呈現,體重控制也是很重要的,有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功能較差、退化性關節炎、視力減退或有白內障問題等,則需要針對本身的健康狀況來補充所需要的機能性健康食品。


很多國家法令規定,健康食品是不得宣稱療效的,這也教育了民眾,健康食品就只是食品,不會有改善及增進人體健康的作用,其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定位,主要是健康食品屬於消費者自發性購買的保健產品,對人體機能的影響安全緩和而不具威脅性,一般消費者大都沒有自行調配或對證下方的能力,如訴及療效可能誤導一些病患,放棄正統疾病療程而耽誤病情。


其實,健康食品的種類,正是西方自然療法醫師所使用的藥方,這些被一般人認為是健康食品的產品,在適度的提高劑量及專業的搭配組合,其實是具有調整體質及改善健康狀況的效果,只是如何搭配產品,如何找對專家、如何用對劑量,其實才是健康食品使用上的大學問。


加拿大針對傳統所謂的健康食品,已有一套完整的新制度,由2008年起,健康食品(health foods)這個名詞將在加拿大不復存在,因為所有這些所謂的健康食品都會被列管為自然健康產品,同時加拿大健康局還強制必須在產品上標示保健功效及療效,標籤上的建議劑量必須是有科學研究數據支持的有效劑量,而不再是過去哪種安全劑量,也就是說,吃不出效果的安全低劑量,是不能做為自然健康產品的建議劑量。


加拿大國家健康局將所有自然健康產品,以藥品相當的管理辦法列管,所有生產廠必須有符合加拿大國家健康局認可的自然健康食品GMP規範執照才能生產自然健康產品,即使以領有藥品GMP或cGMP的工廠,如沒有自然健康產品GMP執照,一樣不能生產自然健康產品。


就以加拿大國家健康局的這套管理制度來說,加拿大的自然健康產品(等同一般人俗稱的健康食品),將是全世界最優良的產品,同時這些具有機能性的保健產品,也不再只是很多人認為三餐正常就可以不必吃的食品類補充劑。基於此觀點,加拿大的自然健康產品將扮演的是改善健康狀況,降低藥品副作用或可能減少藥物使用量,如經由醫師及自然療法專業顧問的共同評估下,可能部分取代傳統藥物的使用。


例如在更年期婦女不適症的改善上,針對全球數十萬人所做的大型研究已證實,藥物性的荷爾蒙補充劑,會提高更年期婦女40%的中風率,30-80%的婦癌罹患率,而由黃豆或紅花苜蓿中所抽提出的異黃酮素(isoflavones),配合北美升麻(black cohosh)及金絲桃草萃取物,能有效的改善更年期的潮熱、情緒不穩定及憂鬱問題,與動情激素類似的異黃酮素還能促進鈣質的吸收,發揮與荷爾蒙補充劑類似的預防骨質酥鬆症的效果,而這樣的自然療法不但評估出的效果不亞於藥物性荷爾蒙補充劑的治療,同時能夠降低更年期婦女的慢性病發生率,部分臨床評估結果甚至顯示,擁有比藥物更好的改善效果。


不過由於絕大部分國家的健保系統並不給付自然健康產品的費用,而期待以這些天然的健康產品來達到改善更年期徵候群所需的使用劑量,每個月所需要的花費,可能會落在100-150元加幣,甚至達200元以上,然而,除非是經濟上的不允許,這樣的健康投資,其實是值得且必要的。


不過,此次調查結果也發現,不少人認為,只要是對健康有幫助的,再多都願意花,這樣的觀念是正確但卻需要客觀及敏銳的判斷力來支持的,尤其當人們面對無助的疾病,如癌症、自體免疫性疾病、瀕臨腎衰竭....,在傳統醫學極限之際,就像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樣,往往人家推薦什麼產品就吃什麼,這種心態要特別小心成了待宰羔羊。


尋求專業的醫師、有資歷認可的專家,配合本身閱讀及多加尋找客觀的文獻資料,做出正確的判斷及選擇良好的自然療法產品,才是正確補充保健產品的必要觀念。


更多健康搶先報>>>>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電子報:解決上班族浮腫困擾


解決上班族浮腫困擾
 
 
久坐久站、太操勞、吃太鹹、生理期、產後,身體浮腫難看,
害得青春短衫短裙不敢出門見人。
如何解決浮腫困擾?


文─林貞岑 攝影─陳德信


經常到下午,就發現自己雙腳緊繃腫脹,用手指按下去還有凹痕?你可能是容易浮腫的體質。這樣的問題,女性常見。


如何分辨浮腫狀況是否嚴重?如果雙腳都有浮腫現象,但時間短暫,有時睡一覺起來就會消失,到中午過後又開始浮腫,屬於生理性浮腫,與病變無關,多半因為飲食失調(吃太鹹)、久坐或久站引起循環不良或生理週期、懷孕或服用避孕藥、注射排卵藥導致。


此外,過度疲勞、工作日夜顛倒,也會讓身體水分運行受阻,產生浮腫現象,台北市中醫公會理事陳玫妃提到。
生理性浮腫,只要改善生活和飲食就可緩解。


病理性浮腫則是指水腫情況持續未改善,有時是單側浮腫,且合併有其他症狀,如走路爬樓梯會喘、血壓高、蛋白尿等問題。這時最好到醫院做檢查,看看是否有心、肝及腎臟或是甲狀腺等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主任程惠政說。


想要去除身體多餘水分並不難,除了睡眠充足、注意飲食,晚上8點以後儘量少喝水,你也可以按個人體質做調整。(見157頁表「你是哪種浮腫」)
以下歸納專家意見,整理出容易浮腫情況與解決方式。


3種造成女性浮腫
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久站久坐
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重力作用造成靜脈回流差,下半身浮腫。
■如何改善?
•穿彈性襪:利用外在壓力減輕水腫。正確穿法是「躺著穿、躺著脫」──下床前雙腳抬高穿好,夜晚上床後再脫掉,如此才會避免血液堆積在足部,達到預防效果。


彈性襪對於血壓低又浮腫的人效果不錯。尤其低血壓的人常容易覺得疲倦,穿彈性襪除了減輕浮腫,還可讓血壓升高,感覺比較有精神,程惠政提到。
•睡前抬高小腿
•不要長時間坐或站
•飲用適當茶飲:中醫師陳玫妃提供上班族去浮腫茶飲:澤瀉2錢+車前子3錢+1000cc水煮開,當一日茶飲。澤瀉利水消脂、車前子明目。氣虛的人可加點黃耆(5錢)補氣。


生理週期
生理週期前因骨盆腔充血、子宮變大壓迫到下肢血循引起水腫。此外,受到荷爾蒙影響,身體代謝水分情況變差。
■如何改善?
生理期前飲食很重要。
•儘量減少鹽分攝取。
•可吃些利水食物,幫助身體排水,如車前子、綠豆、紅豆、冬瓜湯等。
•以茯苓+荷葉以1:1方式煮成茶飲,加點冰糖飲用,有助排除生理期水分。
•有經前症候群的人,容易情緒緊張,可加上紓肝理氣的薄荷、香霍幫助氣血順暢。


生理期間的水腫,則可用紅豆加紅糖熬煮。怕冷的人可加點生薑活血。
體質較虛、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在生理期可用麻油或茶油煎蛋煮湯,促進子宮收縮,讓生理期更順暢。


產後
類似生理週期,一方面是子宮變大壓迫,另外受到黃體素影響,身體代謝水分狀況變差。
■如何改善?
產後容易腰痠背痛、水腫難消,中醫會以補腎活血食療,去除身體水分。
薏仁紅豆湯:強健腸胃、補血、亦可達到通乳效果。
紅糖生薑湯:生薑連皮煮,有活血效果,也可預防感冒。


本期出自康健雜誌92期
  
  
  
更多相關文章請見康健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電子報:你看對科了嗎?


你看對科了嗎?
 
 
【文 編輯部 攝影 呂恩賜】


大醫院如同迷宮,那麼多科,到底各看些什麼病?
在台灣跑錯科、看錯醫生的情形時有所聞,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就醫太方便,許多人一生病就往大醫院跑,偏偏大醫院分科愈來愈細,加上不先經第一線(基層)醫師導航,民眾自行判斷下,想不出錯也難。


例如,有的人會因為中醫告訴他「血濁」,以為到醫院看病該掛「血液科」,不知血液科看的是像白血病等血液方面的疾病,事實上他應該掛一般內科或新陳代謝科。


生病時怎樣才會比較容易看對醫生、找對科?


短期來說,如果不確定自己生什麼病,又執意要到大醫院看,可以先掛一般內科或家庭醫學科,從較全觀的科別看起。家庭醫學科可以處理多數常見的一般科疾病,並給病人適當的轉介建議。


不過長期來說,最好的辦法還是幫自己找個家庭醫師。他不但可以長期掌握你的健康狀況,有必要時,還可以幫你判斷、轉介適當的醫師。


這個家庭醫師不一定是在大醫院服務的家醫科醫師,反而可能是你住家附近的診所醫師,這種關係完全建立在你跟他持續互動時,所產生的信賴感上。


另方面,到底醫院的各科別在看什麼症狀跟疾病?以下綜合各醫院的門診資料,提供你做基本參考:


內科


心臟內科


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呼吸困難、昏倒、胸痛、胸悶、心悸、間歇性跛行等)、心臟衰竭、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等。


腸肝膽科


任何原因引起的腹痛、腹脹、腹瀉,大便不規律、黑色便,食慾不振、吞嚥困難、口臭、腸胃道出血、胃酸、胃潰瘍、腸胃炎、食道逆流、膚色變黃、胰臟炎,A B C型肝炎、肝機能異常、肝膽結石、肝癌、各種消化器官癌症等。


呼吸胸腔科


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咳嗽、咳血、咳痰、氣喘、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肺氣腫、肺膿瘍、肺結核、肺炎、肺腫瘤、肺塵症、支氣管擴張、呼吸道異物取出、睡眠呼吸中止、肋膜病變等。


腎臟科


排尿疼痛、排尿困難、血尿、水腫、尿蛋白、尿量減少、尿路感染、腎臟炎、腎(尿路)結石、尿毒症等。


新陳代謝 內分泌科


甲狀腺疾病、腎上腺或副甲狀腺病變、糖尿病、肥胖、腦下垂體病、發育不良、各種內分泌異常。


過敏免疫風濕科


關節炎(痛風、類風濕性、退化性、感染性等)、脊椎炎、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皮肌炎、雷諾氏症、血管炎等自體免疫疾病、過敏性氣喘、鼻炎、蕁麻疹、藥物食物等過敏症。


血液腫瘤科


臉色蒼白、貧血、異常出血、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疾病,身體各部位有硬塊、各種腫瘤的診斷跟化學治療。DNA親子鑑定、血液鑑定與輸血等。


染科


人體各部位因細菌、病毒或其他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症,包括感冒、氣管炎、肺炎、腸炎、肝炎、腎盂炎、膀胱炎、腦膜炎、蜂窩組織炎、骨髓炎、不明熱、性病等。


神經內科


頭痛、癲癇、中風、半身不遂、肌力減退喪失、肌肉病變、肌肉抽搐痙攣、肢體無力或麻木、手腳顫抖、不自主運動、步調不穩、腰痠背痛、腦炎、腦膜炎、各種神經痛、失語症、意識障礙、記憶力不良、痴呆、暈眩、眼球運動障礙、顏面神經麻痺、職業性神經系統疾病等。


外科


一般外科


一般外傷、乳房有硬塊、甲狀腺肥大、表皮及軟部組織腫瘤、疝氣及腹腔內器官需手術(腸胃出血及腫瘤、腸阻塞、盲腸炎、腹膜炎、肝膽腫瘤、膽道結石、脾臟及胰臟疾病、腹腔內腫瘤)等。


臟血管外科


心臟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疾病(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周邊動脈 靜脈疾病、靜脈曲張、心臟移植等。


胸腔外科


各種胸骨、肋骨骨折及胸畸形之矯正手術、氣管狹窄的手術治療、氣胸、膿胸、血胸、各種胸腔腫瘤的手術(肺腫瘤、食道腫瘤、胸腺瘤、胸腔瘤等)、胸腔鏡手術、支氣管鏡、肺臟移植等。


神經外科


頭部外傷、顱內出血、腦瘤、疼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背部疼痛)、肢體無力或麻木、脊髓、脊椎骨外傷、巴金森症、多汗症等。


大腸直腸外科


便血、內外痔、脫肛、便秘、下痢、大便失禁、大便不規則、肛門痛腫、腹痛、腹脹、下腹部腫瘤、大腸瘜肉、大腸炎或腫瘤、直腸狹窄或脫垂、結腸疾病、直腸肛門癌、人工肛門造口問題。大腸直腸肛門功能檢查。


小兒外科


新生兒及15歲(或18歲以下)的小兒外科疾病,如小兒疝氣、隱睪、尿道下裂、斜頸、盲腸炎、表皮腫瘤、胸部腫瘤及各種先天性胸腹部異常、肛門閉鎖、膽道閉鎖、肛門直腸疾病等。
骨科


運動傷害、骨折、骨骼疼痛、脫臼、關節退化、關節炎、骨髓炎、脊椎骨骨折、脊椎側彎、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小兒骨關節異常(先天性髖關節脫臼)、先天性內、外翻足、長短腿、骨腫瘤等。


其他科別


泌尿科


包皮、男性避孕及不孕、勃起功能障礙、早洩、排尿障礙(排尿困難、尿失禁)、小便無力、頻尿、血尿、膀胱機能異常、尿道下裂、隱睪及先天尿道異常、陰囊腫痛、尿路結石(腎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問題、泌尿道腫瘤、腎臟移植、腎血管疾病等。


婦產科


例行婦科和子宮頸抹片檢查、孕婦產前產後檢查、不規則陰道出血、白帶或不正常分泌物、月經失調、不孕症、習慣性流產、腹部疼痛、婦科腫瘤、避孕、結紮、婦女更年期障礙、停經、婦女泌尿(泌尿道感染、頻尿、解尿困難、尿失禁)、乳房疾病、胎兒異常、人工受孕、試管嬰兒等。


耳鼻喉科


頸部腫塊、口腔腫塊、鼻咽癌、口腔癌、鼻竇炎及過敏、鼻喉疾病、耳鳴、耳痛、聽力障礙、眩暈、睡眠呼吸障礙、聲音沙啞(音聲復健)、扁桃腺病變、面神經麻痺、呼吸道異物等。


精神科


焦慮、緊張、情緒低落、憂鬱、神智異常、行為異常、心神不定、心理困擾、記憶力缺損、注意力不集中、幻想、自傷、自殺、暴力攻擊、睡醒週期障礙、其他睡眠問題、厭食、暴食、幻聽、酒癮、藥癮等。


【康健雜誌93期】
  
  
  
更多相關文章請見康健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電子報:你一定要懂的手術大事


你一定要懂的手術大事
 
 
文─王明鉅  攝影─邱瑞金


開刀是大事,但絕大多數人一無所知。 現在,你終於有機會一窺究竟。
對抗疾病的過程中,外科手術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然而很多人聽到要開刀以及可能帶來的痛苦,常常是反問醫師;「能不能不要開刀?」


的確,有時確實存在甲醫師說要開刀,而乙醫師卻認為可以不必開刀的狀況。例如冠狀動脈阻塞的心臟病病人,就可能聽到可以用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以及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治療的不同答案。


其實無論醫生建議採取哪一種治療方式,在醫學上都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來支持醫生們做出這些決定。因此,當你聽到醫生建議你開刀時,你要問的問題是「為什麼要開刀?除了開刀之外,有其他的治療方法嗎?」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位老人家常有膝蓋疼痛的毛病,醫師的治療方法,可能包括了吃藥、進行復健或者進行換人工膝蓋關節手術這些方案,在這種情況,是不是要接受手術,當然必須是在了解所有治療方式的利與弊之後,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斷。


例如,如果老人家活力很好,成天想到處走,卻為膝痛所苦,可能換人工關節對他來說是個最好的決定,但是如果老人家平常活動量就很少,甚至常常臥床,又或者身體狀況不佳,手術治療對這位老人家來說,很可能就不是最恰當的治療方法。


認識你的手術


以心臟病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為例,雖然手術所要達成的目標說來簡單,就是用自己身上的另一條血管,來取代心臟上已經阻塞的冠狀動脈。但是對病人來說,這樣的理解是絕對不夠的,因為光是「拿自己身上的另一條血管」,就有不同的學問。


拿身上什麼部位的血管?是拿大腿的內側從鼠蹊部一直到膝蓋的大隱靜脈?還是拿胸腔正中央的骨頭後面的內乳動脈?還是有其他的選擇?拿動脈和靜脈有差別嗎?


一般來說,以動脈做為取代用的血管時,因為都是動脈,長期來看,繼續維持暢通的機率要比用靜脈做取代血管的機率來得高。但是取用動脈的技術難度比較高,手術的時間也會拉長,而且動脈本身發生攣縮,也會造成血流不通。


手術本身也有不同的技巧。比如取用大腿內側的大隱靜脈時,是用傳統的手術刀劃上一道長達30公分以上的大傷口,還是用只有兩個2公分以內小傷口的內視鏡方法來做?後者雖然好,卻得花不少錢?這又是一個病家必須了解之後才能決定的問題。


坦白說,在國內目前的醫療與健保環境之下,要求心臟外科醫師為每一位他將要進行手術的病人,全都詳細解釋這種種的問題,的確有些強人所難。而且也有很多病人,對於這些事,其實也很害怕,寧可不聽。他們的想法是,既然已經信賴醫師,到了醫院來準備接受手術,就全部聽從醫生的建議就好了。


給予醫生這樣的信賴當然很好,只是萬一手術的成果不那麼理想時(發生的機會是一定有的),病家當然會覺得大出意料之外。而意外,正是衍生爭議的最大原因。


開刀之前,常常還有些相關的護理工作,例如為了讓下腹部或大腿內側取靜脈的手術部位,能在手術時被消毒得更徹底,護理人員常需將病人的陰毛剃除(雖然有研究認為這樣不見得能減少傷口感染)。又例如進行腹部手術之前,常會給病人吃瀉劑,以使大腸裡的糞便能在手術前排空,方便醫師手術中的處理。


另一個病人常會煩惱的問題是,原本可能就在吃藥控制身體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卻因為手術住院,使得原本還算控制得宜的老毛病,因為藥物的控制不佳而再起波瀾,甚至可能因為控制不佳,而讓手術也增加了風險與併發症的可能。因此,住院之初就必須徹底讓負責照護你的醫師了解你原來的毛病,以及你正在服用的藥物。


一般來說,手術前所服用的慢性病藥物,開刀前通常不需停藥。但開刀後,由於用藥增多,各種藥物間可能產生許多交互作用,因此讓照顧你的醫師們,了解你原來一直在服用的藥物,是件很重要的事。


認識你的麻醉


接下來是手術前應該會有麻醉醫師來了解你身體的狀況,向你說明在手術時會進行的麻醉醫療作業,包括麻醉方式,以及可能的併發症與危險。


不同的麻醉方式,都有它應該使用的時機。.


半身麻醉 使用於只須處理手術部位在身體肚臍以下的手術,例如泌尿科手術、剖腹產手術、下肢手術等等。


它的進行方式是在皮膚消毒後,用很細又很長的針,將特定的幾種局部麻醉藥物,刺入病人背後的脊椎裡。效果是把那裡負責下肢痛覺與運動的神經一起麻痺,而達到病人下半身暫時無法動彈,下肢也沒有感覺的半身麻醉狀態,通常能維持麻醉狀態約三個小時,因此半身麻醉的效果,通常也大約只有三個小時。


半身麻醉的方式,又可以分成腰椎麻醉(所謂的spinal anesthesia)或是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


腰椎麻醉:把局部麻醉藥物注射入脊椎中保護脊髓的硬脊膜內。麻醉藥物因為能直接接觸神經,因此所需要的劑量較低。但由於腰椎麻醉只能注射一次藥物,所以麻醉效果就只有約三小時。


硬脊膜外麻醉:另一種方式是,把這些藥物注射入硬脊膜之外,劑量較高。但因為硬脊膜外麻醉可以把一條細細的導管在手術中與手術後一直放在硬脊膜外的位置,因此它的麻醉效果,就能透過不斷從導管 堨[入麻醉藥物而繼續維持。因此,在手術結束後,同樣也可以提供止痛效果。


風險 造成麻醉效果的局部麻醉藥物,也會造成血壓下降。雖然絕大多數病人血壓下降的狀況,都還在安全範圍內,但如果病人有脫水狀況,或是其他疾病的影響,就有可能在半身麻醉注射麻醉藥物之後,發生血壓突降,嚴重時甚至可能產生休克的突發危險。


另一種狀況則是藥物所造成的作用太廣,超出原先的預期,結果使得不只是下半身被麻醉,有時連上半身部位也會被麻醉,而影響呼吸功能。


全身麻醉 通常會使用在半身麻醉較不適合的手術,例如腦部手術、心臟手術、頭頸部手術等等。目前使用的藥物大都是經由靜脈注射,使病人失去意識並減少痛覺。


全身麻醉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藥物,包括三大類:


1.讓病人在短時間內失去意識的全身麻醉藥物,包括由靜脈點滴中注射,及從氧氣罩中讓病人吸入麻醉氣體兩大類。


2.減少疼痛的嗎啡類藥物。


3.讓麻醉醫師能更輕鬆插入維持呼吸道暢通的氣管內管用的肌肉鬆弛劑。


風險 這些藥物基本上都很安全,臨床上也不常見到副作用發生。但把手術中維持呼吸的管子插入氣管內的過程,對病人來說是很痛苦的,而且會引起劇烈嗆咳,因此絕大多數的手術麻醉狀況中,麻醉醫師都是先讓病人進入全身麻醉狀態之後,再把這個呼吸管放入氣管中。


通常這個過程都很順利,如果病人已經因為進入麻醉狀態而呼吸不順暢,但是麻醉醫師卻不能將呼吸管順利放入的話,就可能發生非常危險的缺氧狀況。


而在這種狀況發生時,麻醉醫師通常只有幾分鐘能夠應變。雖然這個狀況很少發生,但因為這種狀況,常常不是事先所能預期,因此也使得全身麻醉的確存在著某種危險。


另一個可能性更低的危險是因為特異的體質(目前了解很可能是某些基因的異常),有時病人會對前述的全身麻醉藥物或肌肉鬆弛劑過敏,而發生體溫急遽上升的「惡性高熱」狀況,體溫在幾小時內上升到超過攝氏41度。這是會致命的,必須立刻讓體溫下降,並儘快給予解藥才能治療及降低死亡率。


雖然有這些通常的原則,但是到底要用那種麻醉方式進行手術,在實際醫療作業時,常常必須由麻醉醫師視病人當時的狀況加以判斷後,再做出最好選擇。


保持手術全程無菌


為了讓手術中的無菌狀況能保持得最好,在開始前,每位會接觸到病人的手術團隊成員,都必須先將手掌及手臂全部用刷子加上消毒液刷乾淨。然後再以無菌(不接觸到任何可能有細菌的物體)方式,穿上已經消毒過的無菌手術衣。


那空氣呢?空氣中不是也有細菌或病毒嗎?這就要靠手術室裡空調設備的幫忙。手術室裡的空調,基本上都是正壓,也就是房間裡的氣壓要比外面大,確保乾淨的空氣,從上方吹往下方,再送到房間外。同時空氣的出口,也是特殊的過濾設施,能確保空氣中的微粒數目非常的低。


手術的主角,當然是手術團隊。由於每個醫院的人力狀況不同,一檯手術的手術團隊到底要多少人,可能每家醫院不見得相同。但是主刀醫師以及助手醫師,應該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除了醫生之外,手術團隊應該還包括了負責精準又適時地傳遞器械的刷手護士(scrubbing nurse)、以及不在手術檯上而是在手術房中負責記錄、共同清點手術器械、紗布與提供後勤支援的巡迴護士(circulation nurse)。


紗布不能留在病人肚子裡


某些手術,尤其是腹部的一般外科手術,由於常用紗布止血,而腹部或胸部的體腔又深,為了避免把這些紗布,遺留在病人的身體內,就必須在把這些無菌紗布放在手術區域之前,就先把數目進行精確的清點。


目前大多數採用的清點過程,是由巡迴護士把無菌紗布交由刷手護士以無菌方式取出之後,再由刷手與巡迴護士兩人共同清點。而在手術將結束,開刀醫師要關閉與縫合體腔之前,兩個人再把所有紗布數目清算一次,如果拿給手術檯上用的和最後在手術檯上所算到的數目相符,表示所有曾用過的紗布,都已經不在病人體內,手術醫師就可以安心地將體腔閉合,完成手術。


雖然聽起來過程簡單,但如果手術時間長,護士之間的換班次數增加,或是病人出血量較多,使用的紗布數目一多,就可能發生紗布數目清點來清點去都發現少了的狀況。此時的補救方式,是倚賴外科手術紗布上的一道特意縫上的金屬線,在X光下會顯示出一道白線,手術團隊在病人的體腔還沒完全閉合之前,以照X光的方式,找出可能位於病人體腔內的紗布位置,再由開刀醫師取出紗布。


雖然刷手與巡迴護士和接受開刀的病人幾乎沒有直接接觸,可能彼此擦身而過也不認得,但是在手術團隊中,她(他)們也擔負著不可或缺的重責大任。


如果護士們經驗不足,也不知該如何與主刀醫師配合,主刀醫師需要的或是器械或是縫針與縫線老是給錯,或總是慢半拍,那在手術壓力之下的主刀醫師的情緒和手術成果可能會有所影響。


不滿意手術怎麼辦?


所有將接受手術的病人與家屬最害怕的,當屬手術後發生原本沒預料到的併發症,甚至重傷害或死亡。


這些狀況無論如何絕對不是醫師所樂見,更不是他原先預期的,幾乎可以說都是意外的結果。雖然醫生透過過去的醫學文獻,大多知道某些狀況的確可能發生,但對於病人與家屬來說,卻一點兒心理準備也沒有。


這時候就容易和醫師發生爭執,甚至產生「早知如此,何必開刀」的後悔。


在併發症發生後追悔當初不該同意手術,其實是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了。如本文之初所述,如果選擇手術是經過深思熟慮與詳細討論,這項醫療決策本身就沒有錯,雖然併發症誰也不樂見,但試想,如果當初真的不開刀,任由病況惡化,豈不也令家屬抱憾終身。


如果病家們真的對於手術後的狀況不滿意,悲憤之餘,也不妨先聽聽開刀醫生與手術團隊怎麼說,了解整個手術進行的過程。如果還是不滿意也不能接受,再透過解決爭議的各種機制去處理,應該是比較好的做法。


通常各醫院裡總是有某些單位(例如醫院 堛漯壑u室、企劃部等等)在處理這些來自病家的抱怨與不滿。而在社會愈形重視消費者滿意的今天,醫療院所對於病家的投訴,也一定會重視與病家的溝通。雖然溝通的結果,不一定雙方都會滿意,但是至少總是有接觸的管道。


而除了與醫院直接的溝通之外,地方政府的衛生局也是民眾可以申訴的管道。在衛生局或地方上的調解委員會,也時常會接到醫療爭議要求調解的案例。


如果這些機構的處理狀況病家仍然不滿意的話,循司法途徑處理,雖然不是醫病任何一方所樂見,但也是解決雙方爭議的最終管道。


在健保與醫療制度未來可能更趨複雜的情況下,手術前多些了解與準備,充分與醫師溝通,儘可能參與醫療決策與治療的方向,比起事後結果不如理想的追悔與憤怒,應該更是值得花時間去努力的。



本文出自 康健雜誌93期 封面故事:找對醫生看對科─全國各醫學中心大搜查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更多相關文章請見康健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電子報:不可忽視的用藥安全


不可忽視的用藥安全
 
 
文─林慧淳 攝影─邱瑞金


看了醫生、領了藥,只想趕快把藥吞下肚。等等,你確定你吃對了嗎?哪些事你該注意?


你吃錯藥,腦袋秀逗啦!」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不過實際上,吃錯藥的後果可能更嚴重,從統計數字便可略見端倪。


◆每年約有10萬名美國人死於用藥疏失,並造成另外130萬人難以抹滅的傷害。據估計不適當藥物使用造成的問題,每年大約需花費1770億美元。


◆在台灣,醫改會曾推估,一年有8374個住院病人因為藥物不良反應死亡。門診病人因藥品不良反應造成疾病和死亡,付出的代價約1260億元。


多驚人的數字,用藥疏失究竟怎麼造成的?


小誤鑄大錯 小心用藥危機


從醫師開立處方箋、藥師調劑藥物、一直到病人領藥服用,整個流程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錯,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醫界人士曾估計,台灣的用藥出錯率,一年就高達662萬筆。手寫醫囑常有字跡潦草不易閱讀的問題;另外,相似藥名也容易造成混淆。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就曾在「醫療失誤座談會」上提出,有個發生在約20年前的經典案例,由於藥師將降血糖藥(Euglucon)和血管擴張劑(Euclidan)拿錯,一位心臟病人因此血糖驟降昏迷成植物人。


縮寫的藥品名稱也會讓完全不同的藥物看起來都一樣。醫師使用口頭醫囑時,護士也可能「聽錯」,藥師因而誤用發音類似的藥物。


遇上這些開立醫囑時的疏失,之後的狀況可想而知──病人領到錯誤的藥,並依照錯誤的劑量、錯誤的用法、錯誤的時間服用……。


藥劑室的作業更需要細心和耐心。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估計,負責調劑的藥師一天約處理400張處方箋,平均一張處方箋包含4.8筆藥物,每筆藥調配時間不到1分鐘。醫界人士就笑稱,藥劑師必須視力好、身高高、手腳修長,才能像「八爪章魚」一般抓藥,既快又準確。


這當然是句玩笑話,不過各醫院的藥劑人員配置人力普遍不足,藥師在極度壓縮的時間下,一分神就可能拿錯隔壁藥罐,或把外觀顏色相似的藥丸裝進藥袋裡,如果藥局作業沒確實做到層層把關,沒有核對各藥物是否有交互作用、劑量對不對、有沒有重複開藥等細節,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漏洞。


就算藥物調劑好,在領藥櫃檯也可能出錯。這個環節也不乏病人錯拿別人的藥袋回家,因此發生吃錯藥的案例;或者雖然拿對藥,卻誤將塞劑當成內用藥吃下肚的尷尬場景。


為了避免領錯藥的狀況發生,衛生署這幾年推動「病人安全」,要求加強辨識病人身分,有些醫院已積極在做。例如,長庚醫院要求病患必須先出示健保卡,並加問「你叫什麼名字」,經過雙重確認才能領藥。藥劑部副主任鄧新棠說,院方多了這一道把關手續,病患剛開始雖然覺得麻煩,但他們習慣後也都能認同,更重要的是,幾乎沒再發生拿錯別人藥物的問題。


要減少用藥疏失,應從電腦化管理、藥師多次審查、以及加強病人的用藥知識著手,三管齊下,共同負起把關的責任。


電腦化減少人為疏失


醫院全面資訊化是避免人為錯誤最快的方法。


以電子病歷取代傳統病歷,不但能加速院內病歷的傳送,也減少口頭醫囑或手寫字跡不清的普遍問題,醫生只要在電腦上點選要用的藥物,就可傳輸到藥劑室,直接列印處方箋,省時省力。


此外,電腦化更可設定警示功能,避免重大醫療疏失。


藥政處廖繼洲處長解釋,電腦警示系統可在醫師線上開立處方時,一旦出現劑量過高可能危急病患安全、或藥物之間明顯發生重大的交互作用時,跳出小視窗提醒醫師注意。


他舉例,預防腦中風的藥物Ticlopidine,服用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造成白血球數量減少,當醫生要選擇這種藥時,電腦會提醒開立血液檢查單,確保病人的白血球指數正常,才能用藥。


目前已有幾家醫院使用這類的電腦警示系統,例如林口長庚、彰化基督教醫院等。


使用條碼系統(Barcode)也是醫藥管理的趨勢。
美國史丹佛大學附設醫院在每間病房內設置條碼機,每項藥品送達時,無論是注射或口服藥,都要經過條碼機再次比對,確認病患拿到對的藥物。


位於美國紐澤西的哈肯薩克大學醫療中心也將條碼系統用於加強住院病人的用藥安全。病患何時開始用藥、何時停藥、是否換藥,這些資訊必須每天更新,條碼跟著病患移動,醫護人員也可隨時用筆記型電腦或PDA,刷條碼下載病人的用藥情況。


數據顯示,哈肯薩克大學醫療中心從2003年每1000人當中有3.5個不良藥物事件(adverse drug event),到2005年已經降到1件,有效提高用藥安全。


然而在台灣,條碼系統運用於藥物安全還只在起步階段。


林口長庚醫院藥劑部副主任鄧新棠指出,資策會雖然已經完成藥品標準碼的建置,但是各醫院的軟硬體還沒架設好,因此條碼系統的功能有限。


台大醫院藥劑部主任陳燕惠則表示,雖然台大早在6年前就開始推動條碼系統,但若要結合整個醫療體系,背後必須有龐大的藥物資料庫做為支援。目前雖然在門診領藥處設有條碼機,但只能顯示病人名、這次使用哪些藥物、是否已經領藥等資訊,主要先運用在藥物的倉儲管理上。


不過,條碼系統未來也會運用在對民眾的用藥安全衛教上。陳燕惠指出,未來台大醫院可能在醫院大廳設置藥品查詢機,民眾領藥後只要刷藥袋上的條碼,螢幕便顯示這種藥物的外觀、顏色、用法、副作用等資訊,可及時發現領錯藥的問題。


藥政處長廖繼洲更進一步認為,每包藥、甚至是每顆藥上,生產時就應印上條碼,在領藥處可直接刷藥品上的條碼,再次查核正確無誤,確保用藥安全,這也是藥政處未來努力的方向。


新一代的藥物管理系統更可精確掌握用藥效果,確保病人安全。


在今年6月美國藥師協會(ASHP)的年會上,廠商展示了最新一代藥物確認器材──ValiMed,運用藥劑經過紫外線光束的照射下,所產生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幾秒鐘內便可分辨藥品內容物和濃度,建立藥品的「指紋」。


和信醫院的藥師解釋,例如強心劑或抗生素等危險性較高的藥品,濃度太低、藥效不足,濃度過高又可能危害健康,必須嚴格控管藥物的劑量和品質。例如,美國密西根大學兒童醫院已經率先運用ValiMed做藥品的精密檢測,不過目前台灣並沒有引進這項儀器。


交互作用 藥師嚴格把關


光靠著資訊設備的輔助無法百分之百確保病人安全。根據《內科醫學檔案》(Achieves of Internal Medicine)去年5月發表的研究就顯示,美國鹽湖城一間醫療過程幾乎完全電腦化的教學醫院,卻仍經常發生嚴重的藥物不良事件,其中以藥物的交互作用最嚴重。


藥政處長廖繼洲說,有些病患常一次在醫院求診數科,其中的藥物可能出現互相衝突的交互作用、或是重複用藥等問題。他也不諱言,幾乎有一半的處方箋會發生嚴重程度不等的問題,最後得靠著藥師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經驗才能抓出毛病、將用藥傷害降到最低。



本文出自康健雜誌93期 
  
  
  
更多相關文章請見康健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電子報:補腦絕招大公開


補腦絕招大公開
 
 
有些人退休前一切正常,退休後卻迅速退化,「這都和日常的活動程度有關。」


【文 朱芷君 攝影 陳德信】


林克能長期在台北榮總神經內科負責心智評估,並在台灣首創銀髮族的記憶訓練班負責講習、指導學員,觀察過各式各樣記憶力減退的患者,他認為,「對正常人或輕度知能減退的人來說,living style(生活方式)對認知功能的退化程度影響最大,」有些人退休前一切正常,退休後卻迅速退化,「這都和日常的活動程度有關。」


醫學研究指出,好玩、好動、人際關係良好的人,不但較能適應老年生活,老年失智的風險也降低。


今年96歲的日本著名營養學專家武藤靜子,七十多歲時仍在從事心愛的研究工作,退休後持續海外自助旅行、舉辦學習團體、擔任社區義工,即使92歲住進安養中心,她依然學唱歌、摺紙、畫畫,訪客絡繹不絕,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並出版自傳《不痴呆,快樂享受人生》,堪稱日本銀髮典範。


「如果老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是無法活化大腦的,」武藤靜子表示,「我沒做什麼特別的事,只是好奇心比一般人多一倍,永遠都想知道更多,」她自信滿滿:「到100歲我還是會這麼有元氣。」


大腦是個精密的系統(見圖),每個部位各司其職,單靠拚命做測驗題,並無法完全活化大腦,最好的鍛鍊其實就在生活中,不但能同時刺激到大腦不同部位,還能讓一成不變的日子更有趣。《康健》為讀者整理出從運動、飲食、休閒、學習到減壓的各種「腦力雞湯」,記得每日享用、常保聰明健康!


運動/手腳並用 腦子更年輕


運動能預防多種疾病,加速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而且「運動可以減緩老年人大腦組織的消退,是真正的青春之泉,」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肯定。


哈佛大學長期追蹤一群婦女,觀察運動與心智功能的關連,結果不愛動的人,心智能力比最活躍的約老了2∼3年,而只要每星期運動1.5小時,就比不愛動的人年輕1.5歲。


動物實驗發現,運動可以刺激海馬迴神經細胞的發展成長,並增加大腦衍生滋養因子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這種蛋白質對腦部學習、持續強化不可或缺。


運動還能增加大腦血流量,提供更多氧氣和葡萄糖給細胞,養分足夠,大腦能量不夠而當機的狀況相對降低。


很多人想到運動要裝備齊全、汗流浹背就頭大,其實多走路就是最好的運動之一。根據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研究,每天散步不到400公尺的老人,比每天走大於3公里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77%。走路也是最方便的運動,尤其是健走(walking),持續一週3次,每次45分鐘以上,有助維持大腦的認知功能。


健走時,可以先從散步開始,漸漸加快速度。慢走時會刺激大腦的運動區;稍快走會動用到旁邊的運動聯合區;當健走達到時速9公里時,前額葉皮質區也會一起運作,腦神經生理學者、京都大學教授久保田競指出。


以下活動也值得一試:


●挑戰至今未曾學過的運動,可以刺激較少運用的肌肉,在小腦製造新的迴路,熟練後再更換另一種。


●一星期最少一次,以不同的路線上下班,留意沿路的景色,例如有哪些店家,觀察花草樹木的樣子、香氣,經過學校時聽聽學生在說什麼等等,同時運用各種感官,在大腦裡繪製不同的地圖,增加新的神經迴路。平時外出用餐、購物時也可以運用這個原理,讓自己有機會置身新鮮的環境中,甚至偶爾迷路也無妨。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交替使用左右手,鍛鍊較弱的一邊,也有助於腦中建立新的動作迴路。例如右撇子改以左手刷牙、接電話等。可準備兩個盤子,其中一盤裝豆子,以非慣用的手用筷子將豆子夾到另一個盤子裡,還能鍛鍊專注力。上手之後,可以挑戰夾彈珠、珠子等容易滑落的物品。


營養/吃對食物 頭好壯壯


很難想像,大腦約重1400克,只佔體重的2%,但大腦運作所需的熱量,卻佔總消耗量的20%,說頭腦是個大食客,並不為過,「吃」也成為腦力活化的重要基礎。


但吃腦不能補腦,期望大腦靈光,並非靠單一食物可及,正確的飲食型態更重要。一項新研究發現,常食用地中海飲食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減少40%。地中海式飲食包含大量蔬菜、水果、穀類,以深海魚等海鮮為主,減少食用肉類、家禽,烹調使用橄欖油,適量飲用紅酒。


統計顯示,罹患阿茲海默症比例愈高的國家,愈愛吃肉,飲食中脂肪含量愈高,愛吃魚類的芬蘭、瑞典,阿茲海默症患者比例最低,這是因為肉類中的omega-6脂肪酸會引起腦細胞慢性發炎,而深海魚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則能使腦細胞柔軟有彈性,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連帶達到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


有益大腦健康的飲食習慣


●乖乖吃早餐。睡眠時,大腦仍在消耗熱量,早上起床是大腦最缺乏能源的時候,好好吃一頓早餐,大腦才能清醒過來,開始一天的工作。早餐最好以全麥、糙米等未精製的穀類為主食,讓血糖緩慢上升,持續供應腦部能量。


●吃的時候儘量咀嚼,以一口20下為目標。使用咀嚼肌時,刺激會傳到腦幹、小腦、大腦皮質,提高腦部活動,充分咀嚼還有助分泌膽囊收縮素,這種荷爾蒙能隨血液流動進入大腦,提高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不但能充分品嚐食物的美味,又能鍛鍊大腦活性,可謂一舉數得。


●多吃團圓飯:愛因斯坦醫科大學研究發現,和父母一起吃飯的青少年,可以攝取到更多的水果、蔬菜和乳製品,一個人的「孤單餐桌」,大多是食用方便但營養不均衡的微波食品。為了讓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發育良好,聯繫親子情感,請儘量自己做菜,全家共享。


每日必吃的聰明營養素


■屬於omega-3脂肪酸的DHA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成長,釋放乙醯膽鹼以增進記憶和學習功效,降低壞膽固醇及中性脂肪,預防高血壓及動脈硬化,可說是萬能補腦素。人所攝取的DHA幾乎都是由大腦利用,可見其重要性。


每天最好吃一次富含DHA及EPA的青背魚,如秋刀魚、青花魚、沙丁魚、鮭魚、鰹魚。由於DHA和EPA容易氧化,最好買新鮮的魚貨,盡早食用,或和維生素A、C、E等抗氧化劑一併攝取,效果更好。


■磷脂酸膽鹼是建構神經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另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就是卵磷脂。它能修復受損的細胞膜,有助乙醯膽鹼合成,使腦部變得更靈活,提升記憶力。卵磷脂在體內還扮演乳化劑的角色,可以活化脂肪代謝,抑制壞膽固醇附著於血管壁。卵磷脂含量高的食物包括雞蛋、大豆及大豆製品(豆腐、豆漿、納豆、豆干等)。


■維生素B群包括8種維生素,負責製造體內能量,也是神經細胞和神經傳導物質生成不可或缺,還能降低血糖和膽固醇。如同時缺少維生素B1、B6時,大腦運作便會遲鈍、心情低落。葉酸不足則會貧血、生長遲緩,孕婦多補充葉酸,有助降低胎兒神經缺損的風險,菠菜、花椰菜等綠色蔬菜是葉酸的良好來源。


富含B群的食物包括:全穀類、酵母、小麥胚芽、豆類、肉類、肝臟等。肉類或肝臟和洋蔥、大蒜、韭菜烹調,對身體吸收B群更有幫助。


■抗氧化維生素。消耗人體20%氧氣的大腦,所產生的氧自由基,會造成粒腺體細胞膜氧化,降低大腦能量。人體內原本就有對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劑,但從25歲之後就會逐漸減少,因此年紀愈大,愈需要補充抗氧化物質,代表性的維生素包括A、C、E。其中維生素E能與細胞膜的脂肪共存,並將氧自由基無毒化,保護腦神經細胞,預防阿茲海默症,而被視為大腦的守護神。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為胡蘿蔔、菠菜、鰻魚、雞肝;食用苦瓜、花椰菜、柑橘類則可補充維生素C,胚芽、堅果類、豆製品則為維生素E的良好來源。黃、紅椒同時有維生素C和E,常吃南瓜則可一次吃到維生素A、C、E。
  
  
  
更多相關文章請見康健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