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9.生活資訊工作職場人才招募中心 分享轉貼 (16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圖解 邏輯表達的基礎與訣竅 







提出替代方案後,增加更多機會

þ為了提高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必須先行思考對方容易接受的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可以增加聽者的興趣 


「思考替代方案」(解決方案的備案)是個能增加解決問題可能性的方法。

 

如果能想出數個替代方案作為解決方案的選擇之一,也很不錯。

 

只針對一個方案進行討論的話,很容易忘記原本初衷,而陷入「做或不做」的論戰。


為了不要忘記原本討論目的,要先把「目的」明確界定出來,之後再思考數個有助達成目的的替代方案,這點非常重要。


此外,如果只帶一個方案去向客戶提案,萬一提案被駁回的話,又要重零開始,重新經營業務關係。

 

可是如果有替代方案的話,就有挽回的機會。


如果只有一個方案,可能視野較為偏狹,無法跳脫以往思考模式。

 

可是一旦有了替代方案,就很容易找到論戰的出口。


比方說,雖然A方案很好,但方案也有難以割捨的吸引力。

 

這時可以思考一個以A方案及B方案為基礎,改良衍生出的C方案。

◎評估替代方案的標準 


替代方案的評估標準可分為「量化評估」和「質化評估」。

所謂「量化評估」就是以數據進行評估,如營業額或獲利金額等,都是屬於量化評估具代表性的例子。


而「質化評估」則是難以數據化的內容,如品質等性質類的內容,或是精神層面的滿意度等,都是屬於質化評估。


評估替代方案時,如果可以事先和客戶討論評估標準的話,就可以做出一個連客戶也能認同的評估標準。

 

特別是「質化評估」的標準,事前溝通非常重要。


如果質化評估的項目明確,也有助於提高替代方案的水準。

 

比方說,如果有一評估項目為「不需耗費精神的系統」,那麼替代方案就可以改成「將系統委外(委託外部公司)實施」。

 

但實際上,多數情況還是會以量化評估的內容為優先。


評估替代方案並提升替代方案的水準,最後就能衍生出一解決方案。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g
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力雜誌電子報:讓績效面談成為給員工的禮物













封面故事 









讓績效面談成為給員工的禮物

 

主管與員工間一對一的績效面談,可以成就很多任務,但是缺乏技巧、造成反效果的主管比比皆是。

 

若能調整心態,把績效面談當成是幫助員工成長的一個禮物;

 

拋開KPI及其他數據,仔細觀察員工工作外的生活,就可輕易找到打開員工績效大門的鑰匙。

口述/魏美蓉 採訪整理/黃鈺雲


績效面談是公司組織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藉由一對一的進行方式,員工可確認組織目標、工作內容、達成方式;

 

若有不足之處,也可透過績效面談找出問題癥結,進而激發員工潛力。

 

從經營角度看,績效面談是績效管理的利器,運用得當,不僅讓公司營運順暢,也可發揮最大效益;

 

從人文層面來看,績效面談是人與人之間細膩的互動,有助於認知、感覺部分的傳達。

 

因此,主管應視每一次的績效面談為促進員工認同與成長的機會。


績效面談是一門藝術


績效面談的重要性如此廣大,但
它也是一門藝術,充滿了態度、思維、情感等細膩的技巧與挑戰。

 

很多主管在「績效」壓力下,容易變成為了升學而填鴨的班導師,只問成果,不問過程;

 

或是流於形式,按表操課了事,讓績效面談的績效一點都無法彰顯;

 

抑或不知如何提升員工潛能,協助員工成長,錯失激勵員工的機會;

 

最糟糕的是,面談的結果不但沒有幫助員工改善績效,反而引發員工不滿的情緒或挫折感,造成對立,加深日後管理的障礙。


因主管問題而導致失敗的績效面談非常可惜,因為,每一次的績效面談,也是主管的學習平台,無形中獲得的成長,是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所以,以下提供簡單卻非常重要的概念,以及基本務實的技巧,讓主管可以掌握績效面談,發揮它的真正效益。

以給禮物心情面談


首先,主管或經理人一定要記住的是,績效管理過程其實是一整年的過程,因此績效面談並非年中或年底的考績大檢驗;

 

績效面談應該是隨時隨地,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除了固定時間進行外,隨著工作任務的時程進度、挑戰的出現,適時進行績效面談;

 

甚至員工表現出色,或順利漂亮地達成任務時,也可只是為了單純的感謝而召開面談。


至於比較正式的年終或年度績效面談,是過去一整年大大小小績效面談的結業方式,可以一併建構對未來的展望,確立下一步的發展目標。

 

由於具備正式性、歸納性,以及展望性,此類績效面談更應該慎重以待,做好充分的準備,且可分實質的準備以及心理的準備。


實質上的準備包括,儘早的通知,提出希望員工或部屬準備的資料,例如:自我評估、同事績效回饋蒐集等。

 

主管方面,除了準備自己要談的部分外,部屬的資料務必先看過並消化了解。


另外,員工如果需要提升,績效面談是建議提升方式的重要平台。

 

如果主管視績效面談為員工成長過程,那麼主管也要有所準備,拿出可以讓員工成長的「方法」。

 

沒有充分準備的績效面談,流於形式,缺乏啟發員工的內容,那麼下一次的績效面談也不會受到員工重視,惡性循環下,讓績效面談的運作落空。

 

因此,如果要有效發揮激績效面談機制,務實而充分的準備是第一要件。


至於心理上的準備,我想很多主管在進行績效面談之前,一定也做了很多心理準備,例如:苦思理想的表達語氣,拿出心平氣和的態度,展現平行親切的互動交流。

 

為此,針對提升績效面談的技巧,坊間有各式課程,顯現大家對績效面談的重視,但也說明了它的難度。


事實上,如果從一個角度去思考,一切顯得容易許多,也會讓每一次的績效面談產生良性而正面的結果。

 

我的想法是把績效面談視為是同仁學習的過程,也就是送給他們成長的一個「禮物」。

 

試想當你準備送人禮物時,應該都是發自於饋贈和祝福的角度,希望這份禮物可以帶給對方開心、窩心的心情。

 

以這樣的心態出發,而不是秋後算帳或是考績審核,相信每一次的績效面談都是信賴的累積,幾次下來,與部屬的互動就會更敞開心胸,逐漸建立人性與效率兼具的管理模式。


最後,也是固定且必須的步驟,就是感謝員工,並表達珍惜彼此共事的緣分。

改善績效不良的帖方


當然,每一位主管必定會遇到績效不善的員工或部屬,或是面談溝通過程中,遇到部屬出現排斥抵禦心態的經驗。

 

這個面向的處理,考驗著主管的智慧以及行事風格的展現。

員工出現績效不善的狀況,平日工作中即可發現問題,不可能於年度績效面談才處理。

 

這類狀況通常透過平常的績效回饋立即討論,以提升部屬的工作良率,這也是一開始即強調的,績效面談應該是隨時隨地,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


比較需要思考的地方是,每一個人都有不同人格特質,所以用同一套方法去管理所有員工是行不通的。


因此若出現績效面談成果不彰的狀況,主管應該要檢討,是不是方法不對,並進一步思考如何用其他方式改善。


一般來說,部屬的任務遇到問題時,主管通常都會給予建議,但也發現大多數的建議都不被部屬所採用,或被認為不好執行。

 

理由很簡單,畢竟主管給的建議,不是部屬自己習慣與擅長的方式,執行起來難免事倍功半。


因此,主管可透過平常觀察,找出可行方式,由員工自己提出解決方法;

 

或是站在教練的立場,協助部屬找出問題所在,並共同尋找可以解決的方式。

 

以賽跑選手為例,當成績不佳時,教練通常會觀察是哪邊出問題,是鞋子不對?

 

起跑的姿勢不對?或是衝刺時的姿勢不對?

 

當教練觀察出關鍵之處,請選手修正,選手的成績就進步了。


通常必須透過多次績效面談,才能得到實質斬獲,也會遇到部屬不耐煩的反應,主管須拿出耐心以對。

 

最不好的方式是過程中不改善、不溝通、不面談,年終才一次總結,那麼反作用力也會很大。


【完整內容請見《
能力雜誌》2011年8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光‧職場勵志電子報:《別讓直覺騙了你》內文試閱1:多問問題思考法













別讓直覺騙了你 







《別讓直覺騙了你》內文試閱1:多問問題思考法



 

(Paul Sloane)◎著,春光出版社出版
別讓直覺騙了你
小孩子用問問題來學習,學生用問問題來學習,新進人員也用問問題來學習;

 

問問題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學習法。

 

人如果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了,就不會再問問題──反正都知道了,為什麼還要問呢?

 

可是,思考大師永遠不會停止問問題,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深入瞭解事情的最佳辦法。

艾瑞克.史密特(Eric Schmidt)是Google的CEO。

 

他說:「我們管理公司的方法是『問問題』,而不是『給答案』。 」

 

他知道,如果一直問問題,就可以不斷找到更好的答案。

葛瑞格.戴克(Greg Dyke)在二○○○年成為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總裁。

 

他上任後,到BBC各分部集合員工開會。

 

員工以為葛瑞格.戴克會長篇大論作簡報,但他只是坐下來問:「我可以做什麼事,好讓大家更容易做事?」

 

然後他就專心聽。接著,他又問:「我可以做什麼事,讓我們的觀眾、聽眾更滿意?」

 

葛瑞格.戴克知道,一開始他從員工身上學到的會遠超過員工從他身上學到的。

 

BBC的員工有很多好點子,也樂於分享。

 

同時,也因為這位新老闆願意花時間提問、傾聽意見,更贏得員工的尊敬。

神探可倫坡(Columbo)藉著問許多的問題來解開謎團,其他偉大的偵探也一樣;

 

不管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小說裡的偵探,都懂得要多問問題。

 

每一位偉大的發明家、科學家也會問許多問題。

 

牛頓問:「為什麼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與「為什麼月亮不會掉到地球上來?」

 

達爾文(Charles Darwin)問:「為什麼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有這麼多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物種?」

 

愛因斯坦問:「如果我乘著一道光穿過宇宙,宇宙看起會是什麼樣子?」

 

正因為他們不斷問這些重要的基本問題,後來才能在自己的領域找到重大突破。

偉大的哲學家終其一生都在問很有深度的問題,探究生命的意義、道德與真相等等的議題。

 

我們不用像哲學家一樣鎮日沉思,但應該多問深度的問題來面對自己的處境。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得到需要的資訊,做作出正確的決定。

如果問問題的好處這麼多,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問了?

有些人是因為懶惰:他們覺得自己已經知道需要知道的事,所以不想花力氣多問;

 

這種人往往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移──只是最後卻常因此做出蠢事。

 

有些人則是拉不下臉來問問題,覺得這樣做表示自己很弱、無知或很不確定;

 

這種人想要給人果決的印象,讓人覺得一切盡在他們掌握中。

 

他們怕問問題會帶來不確定感,或是讓自己臉上無光。

 

其實,問問題是力量與智慧的展現,絕不是軟弱或不確定的象徵。

 

偉大的領導人物常問問題,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答案。

 

另外還有一種人,是因為急急忙忙地做事,所以不會停下來問問題,因為一停下來就會拖慢速度。

 

只是,他們也可能因為操之過急而搞錯方向。

在家裡、學校或業界,與親朋好友、同事、客戶或經理相處時,我們可以利用問問題來檢視自己的想法,並且深入瞭解這些議題。

 

一開始先從很基本、很大略的問題開始問,再縮小問題範圍以釐清自己的想法。

 

開放性的問題很好──可以讓別人用不同的角度回應,得出架構較大的答案。

 

開放性問題的例子如下:

 我們到底處在什麼樣的產業?

 

     我們的附加價值是什麼?


 你認為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


 哪些因素可能會造成這個問題?


 我們要如何減少客戶的申訴?


 你認為這個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 還有什麼其他應該考量的可能性?

傾聽對方的答案,然後進一步提出問題。

 

聽到別人的回答時,我們可以先問「為什麼?」

 

這時候,我們常直覺地想加入自己的意見、回應、結論或請求,但這時我們應該繼續問問題,好進一步瞭解相關的議題,再做出決定。

 

釐清主要的重點之後,就可以用封閉性的問題來獲取更明確的資訊。封閉性問題給人有限的選項;有時候只有「YES」或「NO」兩個答案可選。

 

封閉性問題的例子有:

 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 這個人是不是很生氣?


 貨品現在送到哪裡了?


 你是不是核准這次的款項了?


 你星期六晚上要不要跟我去看電影?

給人有限的選項,可以得到明確的資訊,也將談話導向特定的方向。

IBM的業務訓練教我們一件事:遇到反對意見時,要回以問題。

 

遇到反對時,人當下都會直覺地想反駁,但這時應該先問問題,不要急著反駁。

 

如果客戶說:「你提的方案太貴了。」

 

你聽到會馬上回:「我認為如果考量到方案帶來的效果,這種價格其實很划算。」

 

但是其實這樣回應會更好:「您所謂『太貴了』是指?」

 

或是「可否請教一下,是跟什麼比呢?」

 

請對方說清楚,幫助你瞭解對方反對的原因,也爭取時間找出更精確、更好的回答。

多問問題很好,但也可能給人咄咄逼人或挖人隱私的感受。

 

因此,發問時務必要保持友善,不要給人壓迫感,不要聽起來像在指控對方。

 

「你認為發生了什麼事?」可能比「是不是你的錯?」

 

要好得多。

 

盡量用不設立場的問法,確保自己肢體放鬆,不要表現得像在吵架。

 

提出請求時,不要點手指,身體也不要前傾。

平常說話時,鼓勵自己多問問題,用問題來回答問題。

 

在開會討論或與人爭辯時,提出問題就可以主導議程的進行,所以要用問題來獲得控制權。

 

聰明的問題可以刺激思考、激發情緒、傳遞訊息而且發人深省。

 

思考大師從不厭倦發問;

 

他們就像是好奇心源源不絕的小孩子,懂得利用問題促進溝通、刺激與瞭解。

 

他們也知道,問題不但是教導他人的好工具,也是學習的好方法。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MBA電子報:團體面試行得通嗎?

















管理佳言 











找到第一個追隨著(follower)非常重要。因為,是他的加入,讓你變成領導者。

-摘自EMBA第300期「不是行銷,是讓人著迷」





人力資源 









團體面試行得通嗎?

EMBA雜誌編輯部/文

美國一家企管顧問公司ActionCOACH在求才時,都是採用團體面試的方法。

 

公司相信,團體面試擁有許多優點,包括公司不用一個一個跟求職者慢慢談,能節省時間;

 

有機會觀察求職者在團體中與其他人互動,以及面對壓力的情況;

 

可以同時比較求職者,篩選過程更為公平。

不過,ActionCOACH承認,當公司告知求職者面試是採團體進行時,多數人都很驚訝,甚至決定打退堂鼓。

 

有些人覺得,團體面試會讓自己更加緊張,增加了不必要的壓力和競爭感。

團體面試行得通嗎?

 

ActionCOACH CEO紹恩(Jodie Shaw)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她在接受財星雜誌訪問時解釋,主管只要花一個小時面試十二位求職者,而不是花十二個小時一對一,他們認真投入徵才的意願絕對會比較高。

 

而且主管同時比較求職者,可排除主管每日不同情緒的因素,或者比較今天跟兩個星期前印象已經模糊的面試,一起面試的先後排名較清楚。

波士頓一家旅行社大圓圈(Grand Circle)也喜歡團體面試。

 

公司一次會請八到十位求職者一起進行面試,主管在詢問某位求職者問題時,會同時觀察一旁等候的求職者的反應,開始幫他們打分數。

接著,公司將求職者分組。

 

每一組分到一把吸管和一卷膠帶,大家一起想出如何運用手上有限的工具,保護一顆蛋從高處丟下不會破。

 

想出方法之後,各組還得想出一套行銷方法,上台向其他人推銷他們想出來的點子。

透過分組腦力激盪,很容易看出誰扮演領導角色、誰不積極參與、誰又是點子王。

 

比起一對一面試,主管只是聽求職者自己描述,大圓圈旅行社認為這些實際觀察的參考價值更高。

不過,事業生涯發展顧問麥爾斯(Ford Myers)持不同看法。

 

他表示,理想上,面試應該是公司跟求職者間的一場對話,以了解雙方是否適合,團體面試沒有發揮這個功能。

3L出版社創辦人吉伯(Michelle Gamble-Risley)曾經參加過團體面試,她非常反對。

 

當時她在找一份公關工作,去了面試現場才知道,是二百個人一起進行面試。

 

她很洩氣,覺得自己已經有十五年的工作經驗了,居然還得坐在一排一排的折疊鐵椅中。

 

如果事先知道是團體面試,她根本不會去。

她表示,團體面試逼出了人性最糟的一面。

 

當時同坐的二百個人搶著舉手回答問題,急著表現得比坐在旁邊的人好。

 

她覺得那家公司的做法很不適當,也很無禮,更沒辦法看出每個人的能力,只看出某些人敢於表現自己。

 

當了老闆之後,她堅持僱用專業人士永遠不能採用團體面試。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00期(2011年8月出版)

※歡迎前往EMBA雜誌網站,了解更多管理新知,網址為
http://www.emba.com.tw/





觀念趨勢 







創新是什麼?(Web Only)

創新是什麼?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行銷教授帕德馬納班(Paddy Padmanabhan)說:「創新指的不是只有推出新的產品,公司的流程、運作、商業模式和組織架構,通通都可以是創新的範圍。」

Innovation is not just about new products, it's all across the spectrum with your processes, your back operations, your business model and organization.

掌握公司現金情況

西北大學創業學教授羅傑斯(Steven Rogers)多年來的觀察發現,許多中小企業主不太懂財務,不是交由別人代勞,就是自己隨便處理。

 

他認為,沒有好好管理公司的現金量是很危險的,因為充裕的現金是公司的命脈,唯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創造出來。

羅傑斯建議中小企業主:「每一天都掌握公司的現金情況,有多少錢在銀行、有多少錢即將進帳。」

Know your cash position every day--how much money is in the bank and how much is coming in.

一起想出解決方法

美國一位行銷書籍作者霍洛維茲(Shel Horowitz)說:「每次談判時我都抱持一個心態:談判雙方都想要,而且也都值得獲得一個好的結果。」

 

在談判中,霍洛維茲會勇於開口要求每一個他想要的東西,但是他都是從「我們可以一起想出解決方法」的起點出發。

I approach every negotiation with the idea that both parties want and deserve a good outcome.

文章來源:EMBA網站(2011年07月)
本文網址:
http://www.emba.com.tw/ShowArticleCon.asp?artid=8351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決勝人才力



頂尖企業的識人術與育才祕訣

了解一流人才的條件,你也可以做出改變!

那些最令人嚮往的好公司是如何看出可造之才?

 

他們為何能夠準確評斷一個人的天賦和成功特質?

 

又怎麼培養這些人才成為將才?

閱人無數、最會看人的夏藍與康納提,首度公開奇異、寶僑、聯合利華、安捷倫、諾華等頂尖企業辨識人才與培育將才的祕訣。

 

一流企業會拿「火坑任務」來考驗人,看你能否勝任比現職高兩級的職務。

 

他們也不要你當「全部門最聰明的人」,而要做「最有影響力的人」,你完成任務的方式要讓人欽佩,並想要跟隨。

 

你還必須知道你不知道什麼,因為尋求協助,就是尋找機會。

 

你要有很強的商業直覺與創新的勇氣,這樣才能快速做出總結。

 

除了領導特質、必要技能、對人與業務的判斷,你還要會交朋友,好人脈無往不利。

人才競爭的時代,你準備好了嗎?本書幫助求職轉業者,了解如何成為大老闆眼中的可造之才,而渴望升遷的人,也將知道如何掌握機會,通過主管考驗,企業主管更能從中學會如何找對人才,並帶出好將才。





決勝人才力 







決勝人才力


頂尖企業的識才術與育才祕訣

企業管理財務若是像管理人才那麼草率,多數公司肯定會破產。

 

財務管理出色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沒有同樣出色的領導人才培養制度,甚至連辨識人才也毫無章法。

 

無論這些企業在招聘、訓練及評估領導人才上多麼努力,在人才管理上卻顯得隨便:準則膚淺、觀念過時,成敗往往端視運氣。

 

這些公司會在某天忽然發現自己需要一名新執行長,但不知道從何找起。

 

更普遍的情況是將人放在錯誤的位置,結果造成績效不彰,浪費了公司的人力與金錢。

人才力決定未來


為什麼會這樣?

 

大家都很清楚,績效源自人的決策與行動。


人才是企業興衰的領先指標,大家也都認同人才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資產。

 

但要解讀一個人的個性,卻遠比分析財報上的數字困難。

 

你可以控制正在做的事,數字很明確,產出也清楚可見。

 

但人就不是這樣了。

 

你心想最好還是留給人事部門或獵人頭公司去處理,尤其你必須致力於達成每季績效目標,壓力已經夠大了,實在無法浪費時間在這些「軟性東西」上。

 

更何況,公司每季公布財報,還是法律規定的。

但你必定注意到了,錢愈來愈難賺,在可見的未來也將是如此。

 

在日新月異的全球市場,企業核心能力的「半衰期」日趨縮短。

 

大家熟悉的競爭優勢,如市占率、品牌、業務規模、成本結構、技術及專利,沒有一項不是經常備受威脅。

人才將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成功企業必然是由一流人才領導,他們改造組織以適應變遷,做出正確的策略布局,審慎承擔風險,構想並實踐新的價值以創造機會,進而建立並持續更新公司的競爭優勢。

只有一項能力是歷久彌新,那就是企業源源不絕的培養領導人才的能力。金錢不過是種大宗商品,人才是競爭優勢的根源。

主管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電子測量事業部的納瑟希安(Ron Nersesian)說得再好不過:「培養員工的才能是一切的關鍵。

 

產品會過時,唯一不朽的,是制度學習(institutional learning)和員工技能的養成。」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研究:童年如何 看臉即知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11/08/16 17:21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英國一所大學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的臉是否對稱,看童年生活輪廓便知。


根據研究人員表示,臉部的特徵如果較不對稱,童年生活大多較不順利,研究人員認為,童年時期營養、疾病或家人是否抽菸等,都會在臉上留下蛛絲馬跡。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分析292位年紀83歲的民眾臉部特徵,包括眼睛、耳朵、嘴巴與鼻子的位置,並對照其童年時期的社經狀況,包括家長的職業、家中其他成員與家庭是否富裕等,結果發現臉部特徵較為對稱者,童年生活較為富裕,其中男性比女性還要明顯。


研究人員迪爾利表示,「臉部對稱與否被認為是判斷一個人能否忍受環境壓力的指標之一,」研究人員認為,童年時期營養、疾病或家人是否抽菸等,都會在臉上留下蛛絲馬跡,不過,成年後的社經狀況則與臉部對稱與否較無相關。


英國《每日電訊報》則舉例明星主廚戈登拉姆齊(Gordon Ramsay)與藝術家艾敏(Tracey Emin)作為鮮明的例子。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期刊。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用過去的經驗去推測未來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8/18 04:21


大多數投資人習慣用過去的經驗去推測未來,卻多不願用未來可能的趨勢檢討現在。


3年多前,有本熱門的翻譯書叫「黑天鵝效應」。


內容大概是說人們過去總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現實中,卻冒出了黑天鵝,顛覆人們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


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沒被911事件打垮,卻在2008年次貸風暴中倒閉;


而這被視為是百年一見的金融風暴卻在各國砸錢救市下,僅1年時間,美股就帶領各國股市走出陰霾。


這些都是過去被認為不會發生的事,或違反經驗法則,但卻都發生了。


2008年國際油價的暴漲暴跌也是如此。


2008年中國際油價每桶暴漲到145美元天價,但僅半年時間就跌回至40幾美元,這也是前所未有的現象。


事實上,在投資市場這種黑天鵝現象是愈來愈多。


假如投資人還習慣用過去的經驗去推測未來,卻不去思考未來可能趨勢去檢討現在所犯的投資錯誤,恐難避免投資虧損。


較殘酷的說,台股過去給投資人較多犯錯卻能彌補的機會。


1980年代台幣升值造成熱錢狂湧到台股,當時是由金融、資產股掌旗,1990年台股奔到12682點史上最高,隨後不到1年時間崩跌到2485點,此後台股改由電子股領軍,又走了近9年大多頭,都讓慘套、長抱的投資人有解套的機會。


但未來呢?當台股黑天鵝現象愈來愈頻繁,台股最美好的年代已過去,長抱股票寄望未來翻身、解套機會恐愈來愈少。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友社收費落差大 申訴案件多


公視 更新日期:2011/08/18 22:16


一張張聯誼及配對成功的照片就貼在牆壁上,還有不少人直接來信感謝業者的幫忙,現代人工作忙時間不多,不少人選擇加入婚友社來尋找伴侶,不過這家位在西門町的優勝美地生活顧問公司,卻是台北市政府婚友社申訴案件中數量最多的業者,已經有18件。


台北市民政局及消保官在8月份,隨機抽查10家婚姻媒合業者,結果發現各個婚友社的服務期間,從一個月到終身都有,收費金額更依服務項目的不同,從最低的4千8到16萬元都有,落差相當大,雖然這些業者都有商業登記或公司登記,收費標準也都有公佈在營業場所,但還是有部分業者沒有訂退費條款或消費者審閱期,消保官已經要求業者要在8月底前改善。


消保官表示,這次的稽查,是以輔導為主,因此並不會做出開罰,消保官也提醒未婚男女,參加婚友社或未婚聯誼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有沒有明確的書面契約,也要問清楚服務項目及收費,最後確認是否有退費機制,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護工、護理員 擬訂工時指引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8/20 00:17 【台北訊】


部分行業因雇主濫用責任制,導致過勞案頻傳。


勞委會針對保全業訂出「保全業審核參考指引」,勞委會官員昨天透露,未來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及社福機構看護工擬比照辦理。


現行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將保全、空姐、資訊服務業、系統研發工程師等卅八種行業別,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公告後可排除勞基法工時規定。


但因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法條規範模糊,長久下來遭部分業者濫用要求「責任制」,導致勞工延伸出過勞問題,其中護理人員和保全業最常見。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配在台工作權放寬 今正式上路


央廣 更新日期:2011/08/20 05:55 李憶璇


外籍配偶在台工作限制更加放寬,並從今天(20日)正式上路,除了現有婚姻關係的外配不用申請許可,就能在台工作外,因離婚或配偶死亡等原因,導致婚姻關係消滅的外配,也不用申請許可,就能合法在台工作,預估將有1,700多位外籍配偶因此受惠。


勞委會在18日修正發布就業服務法施行細則第9條之1及第11條規定,進一步放寬外籍配偶工作權,並在20日正式生效。


以往只限有婚姻關係的外配,可以不經申請就可在台工作;


現在為了保障更多外配在台居留時的工作需求,勞委會增訂如果因為離婚或配偶死亡導致婚姻關係消滅的外籍配偶,只要經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入出國及移民法規定,准許居留者,也可以不用提出申請,同樣能合法在台工作。


勞委會進一步指出,新修正發布的就服法施行細則規定,只要婚姻關係消滅的外配,符合:依親對象死亡;


本人遭受配偶身體或精神虐待,經法院核發保護令;


離婚後取得在台灣設有戶籍的未成年親生子女監護權;


因遭受家庭暴力經法院判決離婚,且有在台灣設有戶籍的未成年親生子女;


因居留許可被廢止而遭強制出國,對在台灣已設有戶籍的未成年親生子女造成重大且難以回復損害危險等任何一項,再經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准予繼續居留者,可以免經許可,合法在台工作,大大放寬外配工作權限制。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而立 先理債後投資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8/20 09:17


(中央社記者吳靜君台北20日電)錠嵂保險經紀人表示,年輕人正確的理財觀念是「先理債,再儲蓄,若有餘裕再做投資」,以保障個人和家庭經濟不受債務或突來意外的打擊。


錠嵂保經表示,現在7年級初的年輕人,已逐漸進入了「三十而立」的人生階段,在職場上有幾年的磨練基礎,生涯上也有成家立業的準備。


現代年輕人有較高的理財意識,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台北營業處經理余婉琴提醒,30歲的年輕人正確的理財觀念是「先理債,再儲蓄,若有餘裕再做投資」,以保障個人和家庭經濟不受債務或突來意外的打擊。


無負債才可以選擇儲蓄、投資,且投資也要有正確的觀念,余婉琴說,不少年輕人將投資型保單當做追求短期投資獲利的工具。


余婉琴表示,保險的規劃一定要先滿足足額保障的需求,若要透過投資型保單理財,一定要先就投資風險和預期報酬詢問專業經理人,並定期檢視投資績效。


錠嵂保經表示,若投資人工作忙碌,或是理財專業不足,可以選擇交予專業經理人,但會手續費也會比較高,年輕人應該衡量經濟能力,是否能夠負擔投資全交給經理人投資的全委投資型保單。


錠嵂保經表示,投資的目的應是為了未來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預做準備,從年輕開始理財規劃,藉由時間複利的效果,才能達到無憂無慮退休的生活。1000820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力銀行調查/月薪5萬 才敢成家立業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8/20 04:21



自由時報記者蔡偉祺/台北報導〕台北市勞工局成立的台北人力銀行昨天公佈一份網路問卷調查結果,有四成六民眾認為先立業,填飽肚子比較重要,僅一成四選擇愛情。


不過,調查中有高達六成六的民眾認為,除非月收入有五萬元以上,才達到立業成家標準,和實際薪資行情「差很大」!


台北人力銀行從七月二十二日到八月十七日在網站上舉行「台北市立業成家問卷調查」,總計有一千零七十八人次參與投票,年齡以卅至卅九歲(四成)和二十歲至二十九歲(三成四)最多,其中待業比例約三成一。


台北市勞工局長陳業鑫表示,此調查有高達四成六的民眾認為「麵包比愛情重要」,四成的民眾認為「立業、成家」可以同時並進,只有一成四的人認為應「先成家」。


對照參與投票者僅有百分之六的人月收入超過五萬,竟有高達六成六受訪者,認為薪水應要「五萬以上」才能成家立業。


影響立業成家最困難前三名就是薪資水準過低(六成九)、房價過高(六成七)和物價水準過高(五成一)。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家寶 









傳家寶


信心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熱情。

出處: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1855)~ 存在主義之父

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專家專欄 







形象管理專題:餐桌上常見的「不長眼」事件


作者:陳麗卿/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負責人

Q:常看到同事在餐桌上出糗卻不自知,如何提醒大家?

A:其實在餐宴中出糗卻不自知,往往就是所謂的「不長眼」。

 

拿5月底讓美國人糗大的歐巴馬總統敬酒事件,作為此篇的開場白:英國國宴中當軍樂隊奏英國國歌時,歐巴馬不但不知道聽到國歌要肅立,還侃侃而談,並要賓客一同舉杯敬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當然女王並未制止歐巴馬,只回以尷尬的微笑… 即使是聰明絕頂的歐巴馬總統也會有「不長眼」的時候。

 

「不長眼」往往起自於「沒觀察到團體的狀況、因而與團體不同步,並且不同步還不自知」。以下是在餐桌上常見的「不長眼」事件:

1. 至社團或他方公司當賓客,社員唱社歌或公司宣布重要事宜,賓客卻在下面自顧講話。

2. 上司服務大家,如倒水、準備餐筷,屬下卻如如不動、被服務得很自然。

3. 同桌有人有不如意事,你卻一直提得意事。

4. 餐中朋友在說話、夾菜、嚼食物,你卻舉杯向他敬酒。

5. 主人或上司未開動,自己先開動。

6. 餐中主菜全體都用完了只剩下你,你卻還侃侃而談(依照西餐禮儀,收菜上菜大家同步)。

7. 西餐至尾聲,主人已將餐巾放到桌上(亦即暗示餐會即將結束),你卻另起話題。

在我的朋友與學生群中,我發現舉凡 Top Sales、高階主管、創業老闆都很「長眼」,觀察力強,反應敏捷,難怪會有成就。

我真的不得不說:「長眼」是個很棒的競爭力!

要如何幫忙「不長眼」的同事?我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他的眼睛/思考放在發生「不長眼」的事件上,讓他看到、想到。

建議辦公室裡萬一有「不長眼」的人,若是屬下,上司可以明白教育他(千萬不要用「暗示」的,因為一般「不長眼」的人比較聽不懂暗示);若是高階主管,不方便直接告訴他,那麼技巧地外聘專家來做教育訓練,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式了。(
http://www.facebook.com/perfectimage.com.tw)

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力雜誌電子報:績效面談回歸改善提升的初衷













封面故事 









績效面談回歸改善提升的初衷


 

許多主管因擔心衝突而對績效面談心生排斥,但績效面談可以讓員工接受績效評估的結果,並樂於改進。

 

主管勿忘將面談焦點放在改善績效問題,找出解決方案,效益將會大幅提升。

在某企業擔任小主管的王大勇,最近有點煩,有點煩。

 

因為年中考核自己被列入檢討改善的名單。

 

王大勇自認平日認真,對上級主管交代的事情,也都能準時完成,就算偶爾被主管唸叨品質要再提升,但也不至於落得如此結果。

 

偏偏公司人事規章不是很透明,自己又不敢直接找主管詢問,只得壓抑住落寞的心情,工作起來一點勁也沒有,還想哪天上104人力銀行投履歷表……。

上述案例,您或許也是心有戚戚焉。

 

績效管理包括考核常流於形式、沒有雙向溝通、黑箱作業、沒有明確績效指標、過於主觀等。

 

為了有效地執行績效管理功能,主管必須了解績效管理原則,以及應有的步驟。


績效管理的原則之一就是評估要能客觀公正。

 

要客觀公正,必先能精確。

 

俗話說:「求才貴廣,考課貴精」,後者即強調人員考核要精確,要有明確的績效指標。

 

如果績效評估的結果不精確,過程不嚴謹,其結果將對上述各人管功能的成效造成負面影響,降低人管整個系統的效能。


績效管理5階段


績效管理的內容可分成兩個主要部份,包括績效評估與績效發展。

 

許多公司僅做到績效評估的階段,在績效發展方面略顯不足,這又與組織的訓練發展系統健全與否有關。

 

因此,要建構一個有效的績效管理系統,必須將績效評估與發展系統兩者結合,進而連結到獎酬系統,才能產生更高的效益。

在步驟上,績效管理分為下列五個階段,分別為:


1.擬定績效指標:


根據組織整體與部門目標來設定個人層次的績效指標,才能對組織整體與部門目標做出貢獻。指標的設定可採S-M-A-R-T原則,亦即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達成(attainable)、相關性(relevant)、以及時效性(timely)。

 

研究顯示,指標越具體、具有相當的挑戰性但可達成,則激勵效果越強,員工績效也越高。

 

在設定過程中,員工參與程度越高則對績效指標接受度越高,越能產生高績效水準。


2.選擇適合的績效評估方法:


績效評估的方法可分為相對比較法、特質評估法、行為評估法、以及成果評估法等4種。

 

相對比較法針對員工整體績效表現進行比較與排序,而其他三者則有特定的態度(如忠誠度、配合度)、能力(如領導力、執行力)行為或量化方面的績效指標。

 

組織需依據工作性質選擇合適的績效評估法。

 

例如,行政性質工作疑採用特質與行為評估法,而業務性質工作比較適合採用成果評估法。


3.執行績效評估:


主管使用前述兩步驟所產生績效評估表格,根據平日對個別部屬的觀察來打考核。

 

在評估時,要切忌發生可能的偏誤問題,如月暈效果(halo effect)、近因效果(recency effect)、中央趨向(central tendency)、寬大為懷(leniency error)、過於嚴苛(strictness error)等。

 

如此一來,可避免因主管的主觀印象所衍生的不公現象之發生。

 

因此,組織需要提供主管績效評估相關訓練。


4.進行績效面談與回饋:


根據績效評估結果,進行年中或年度正式績效面談與回饋。


5.展開發展行動方案:


根據績效面談的結果,擬訂下年度改善與發展計畫,並確實展開該計畫。
回歸改善提升的初衷


一般企業的績效考核通常在半年時或年底才做。

 

但這樣的做法不僅會讓績效不足的員工錯失在工作過程中改進績效的時機,並且會讓員工誤以為自己的績效是令人滿意的。

 

績效管理應該是平日持續進行的過程,不只是年中或年尾的正式考核,畢竟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績效改善與提升,不是事後診斷與獎懲。

 

因此,主管在平日時就必須不斷地進行績效診斷與溝通,協助部屬維持一定的績效水準,如此一來部門績效就容易達成。

 

當然,這樣頻率高的績效回饋會增加主管的工作負擔,進而導致其心理上的排斥感。

 

為提高主管做好績效管理的工作,組織宜將主管執行績效管理的成效與其考評、升遷與獎勵結合,如此一來可提升其工作動機。


另外,部屬可能因經常處在績效評估的壓力下,產生防衛與不悅的心理。

 

在這種情況下,主管宜保持冷靜與耐心,但堅持原先設定好的績效指標,誠心與部屬溝通績效不足之處,讓部屬感受到主管是在為自己解決問題與協助成長,如此其接受度會顯著提升。

 

為提升主管在績效管理上的能力,組織需要提供主管績效評估與溝通技巧的訓練。
強調解決問題非追究責任

 

根據國內外的調查結果,一般經理人都不喜歡做績效評估與面談的工作,原因之一是擔心可能會面對後續的衝突。

 

雖然如此,績效評估與面談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必要之流程。

 

由於個人能力與動機的差異性,公正的績效評估就扮演能夠達到個別公平與維持一定績效水準的角色;

 

而有效的績效面談可以讓員工知曉與接受績效評估的結果,並樂於改進。

 

主管想要做好績效面談,必先掌握良好的原則與步驟。

 

績效面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部屬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現,並欣然接受考評的結果,願意後續改進。

 

在過程中,掌握以下的原則,可以提高績效面談的效果。

1.公正中肯


主管在進行面談的時候,要盡可能秉持公正與中肯的原則,將部屬過去一年中工作表現的優點與缺點忠實呈現。

 

在優點處適時地表達讚美,在缺點處能夠給予平和的指導。切忌對特定部屬心存成見,造成他(她)認為考核不公,這會降低其對主管的信任與服從。


2.鼓勵參與


在過程中,增加員工的參與
,包括目標設定與自評,可提高管理管理的成效。

 

目標設定理論即強調,員工參與目標的設定會提升其工作動機,進而提高績效。

3.著重於解決問題,非僅強調追究責任


在面談過程中,有些主管因過於強調績效不足之責任歸屬,反而可能增加部屬的防衛心理。

 

因此,面談焦點如果能放在幫助部屬解決績效問題,找出解決方案,部屬的接受度也會大增。


4.強調行為或結果的改變,而非個人特質


人格特質通常具有恆常性,不易於短時間內改變。

 

例如,部屬較被動,動作緩慢,因此造成進度延後。

 

但如果主管使用批評其特質的話語:「你生性懶惰,動作太慢,使工作進度嚴重落後」,部屬就算理虧,也會不舒服。

 

若換成「平均而言,3週內應該完成工作,目前進度落實,可以再加把勁」這種語句,達到績效溝通的效果將會更高,因為具體提出應完成的時間與成果。


5.支持性(be supportive)


員工績效不足,主管會苦口婆心,指正缺點。

 

但常因語氣不佳,反而被部屬誤解為刁鑽、挑剔、不通情理等。

 

畢竟每個人都好面子,就算有所不足,也希望「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

 

主管如果能善用支持性的語言,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如果你能夠再細心些,將會做的更精確」,而非「你看你有多笨,白癡,這面簡單的事情,搞成這樣」。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九月霜」,不同的語句表達方式所產生的效果常會天壤之別。


6.前瞻性


績效面談過程中,主管除了要評估部屬過去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要著重未來的發展需求,提供資源,協助部屬成長。

 

許多有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國際性大企業,在績效面談過程中,均要求主管必須與部屬討論下年度的發展計畫,以提升其相關工作能力。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1年8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企畫書撰寫3步驟:先找出問題解答,再構思佈局與觀點















主題學習 









企畫書撰寫3步驟:先找出問題解答,再構思佈局與觀點


管理圖解

製作企畫書前,該如何做準備?

 

以商業上最常見的「問題導向型」(problem-oriented)企畫書而言,通常是先發現與掌握問題的本質(what),再透過「樹狀圖」「魚骨圖」「關聯圖」等思考工具的推演,或是運用「PERT圖」(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利用網絡分析制定計畫)、「資料採礦」等較為複雜的工具與作業軟體,獲知解決問題的答案與方法(how),進而形成一種「想法」或「觀點」,成為企畫書的核心,並具體呈現在企畫書的結論、策略與建議中,而其他章節內容也都將圍繞此一核心,進行鋪陳與論述。


有了
解決問題的方法後,就可以依以下3個步驟,進行企畫書的構思與布局:

1.架構與命名:


架構是一種論述的邏輯,從論述的起承轉合而來,具體呈現在各章節標題上,陳述為什麼如此做的理由;

 

而企畫書的命名則應以簡潔、具體清晰,讓人一看就懂為原則,常見的命名方式有3種。


(1)平鋪直敘式:例如「台灣高速鐵路營運企畫書」,這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的命名方式。


 

(2)強調行動或所能創造的效益:例如「未來新十年願景的高速鐵路服務流程改造方案」,這種技巧也可運用於各章節標題的擬訂上。

(3)加入感性、創意語彙,創造想像空間:例如「實現人類移動夢想的高速鐵路營運規畫」,日本商業界常以此種命名方式,為企畫書加分。

2.以投影片製作企畫書草稿:


將企畫書草稿內容轉製成投影片,並在每頁投影片上,記下各章節內容與圖像(包含關聯圖、統計圖表等)的提示說明文字。

此外,還必須以提案時間的長短,決定投影片總頁數,通常在正式提案場合,投影片總頁數會以「P(總頁數)=(T(提案總時數)-T'(彈性時間10∼15分鐘))/ 3分鐘」公式做計算,例如提案時間為90分鐘,便需將投影片總頁數控制在25張以內。

 

(註:彈性時間指的是開場白、串場橋段、收尾所需時間)

3.製作與輸出企畫書:


將投影片草稿內容加以擴充、具體成形,做法是將各章節內容的提示說明加以延伸、鋪陳,並繪製成統計圖表、關聯圖或加入照片、插圖、地圖等相關圖像,進一步整合文字與圖像,同時將文字與圖像比例控制在3:7左右。

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論是文字或圖像,都必須遵循「金字塔結構法」寫作邏輯,同時內容符合該產業的經營邏輯,企畫書才能言之成理,進一步說服他人;

 

當完成整份企畫書後(就表示你已有現成的投影片電子檔案),再將檔案輸出列印、影印裝訂,就成為發給與會人員的書面資料。

一份專業優質的企畫書,不僅能夠解決問題的根源,也應具備寬廣的格局、視野與氣勢,同時能夠站在制高點上,以獨特的觀點來看待問題與事件。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8月號《經理人月刊》,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特別企劃 







凝聚社群、導熱、擴散力量,讓粉絲替你創造暢銷商品


你可能知道,AKB48是日本當紅的偶像團體。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唱片市場自1998年起逐年下滑,然而今年5月AKB48的單曲,卻打破史上最高的單周銷售紀錄,7天內熱賣133萬4000張。

在這個賣不出CD的時代,AKB48捨棄了從媒體曝光、推動購買的行銷模式;

 

反而從小眾開始,慢慢凝聚擁護商品的粉絲,從製作過程與社群緊密互動,讓商品與消費者一起成長,最後匯聚出驚人的銷售動能。

 

AKB48凝聚粉絲、與社群互動的方式,也許值得每一個行銷經理人參考。

從只有7個觀眾,成為當紅偶像


AKB48的製作人秋元康,是日本娛樂產業有名的「企畫鬼才」,身兼作詞家、小說家、大學教授、電視節目製作人,20年前就曾為美空雲雀(美空ひばり)製作出暢銷金曲。

 

他打造的AKB48成功路徑,與過去所有偶像都不同。

AKB48是由大約48位少女所組成,最初的理念是「可以見面、想看就來」的偶像,因此以秋葉原的劇場為據點,幾乎每天重複著現場演出。

 

許多人對她們的第一印象是:「啊!?

 

一次推出幾十個女孩子,長相普通、也沒有特別會唱歌跳舞,根本記不清楚誰是誰?」

在一般產業裡,大概是「公司一次推出48款新品,外觀與功能都不算特別好」的狀況。試想,什麼方法可以讓這些商品熱賣?

AKB48不把行銷預算用在大眾媒體,而是透過看得到、摸得到的「現場表演」,取代「看廣告、買CD」的消費。

 

在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中,用每場不同、無法替換的現場體驗,逐漸凝聚出一群粉絲。

AKB48第一場演出只有7個觀眾買票入場的殘酷現實,至今仍被粉絲津津樂道。其實在最初三年內,她們都還被大眾視為「秋葉原宅男的愛好」敬而遠之,單曲銷量平均只有2萬張。

然而,秋元康從不擔心AKB48的未來,他認為只要不停吸收社群的意見,調整產品走向、做出精采的表演,就能靠粉絲一傳十、十傳百地打開口碑。也正是這段鞏固「2萬張鐵票」的努力,在累積近千場live表演後,大眾逐漸開始認為「AKB48好像很有趣」。

秋元康曾在《產經新聞》採訪時表示,「靠大眾媒體宣傳,人氣來得快也去得快,但體驗過表演現場的粉絲,一旦凝聚就不會再離開。」他也始終對粉絲從善如流,甚至認為「AKB的前進方向由粉絲決定」。

當消費社群體認到偶像竟會聽從自己的心聲而改變,它就不再只是「生產者製造,我需要再買」的商品,而是「隨我的需求而改變,我和生產者共創的商品,當然值得買」,這樣的力量逐步匯聚,最終成為AKB48打破紀錄的銷售動能。

消費者王朝來臨,粉絲經濟取代大眾行銷


管理大師普哈拉(C.K. Prahalad)在《消費者王朝》中表示,隨網路興起,消費者可以輕鬆地結合成主題式消費社群,取得大量資訊,生產者會發現,傳統的廣告、公關活動──生產者對消費者的單向溝通開始失效,消費者回應的音量壓過企業。

普哈拉在書中預言,過去B2B、B2C的企業分類已經不夠,新品種「C2B2C」的企業──根據社群的經驗口碑,開發滿足顧客個人化需求的產品──的經濟型態將出現,因此,「學習如何贏得社群的熱烈支持,是今日管理者重要的新技能。」

AKB48成為當紅商品的歷程,的確是「C2B2C」的印證。

 

身為行銷經理,如果你的手上沒有熱門產品、沒有行銷預算,你可以不用失望,因為還可以學習AKB48凝聚粉絲、導熱、擴散的方法,用社群的力量,走出一條不同的暢銷路。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8月號《經理人月刊》,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光‧職場勵志電子報:別讓直覺騙了你:30種減少錯誤,快速解決問題的思考法















別讓直覺騙了你 









別讓直覺騙了你:30種減少錯誤,快速解決問題的思考法

根據調查,「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企業最期望員工擁有的能力。看完這本書,猶如上了一套完整的思考分析課程,再也沒有問題能難倒你。

別讓直覺騙了你作者是英美最具權威的橫向思維專家,同時也是美國運通、惠普、摩托羅拉和3M等跨國大型企業的講師,他用30個法則讓你學會與眾不同的觀點,靈活的思考分析,擁有絕對會讓上司賞識你的解決問題能力。

你是凡事用直覺思考的人嗎?


你聽到不熟悉的事,常不經過求證就妄下論斷嗎?

你能接受與常態不同的突發狀況嗎?


遇到與你認知不同的事,你會開始懷疑自己還是找出正確答案呢?

思考大師告訴你,只要用創新的方式思考,打破傳統,就能想出好點子,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

當你連續看到三台法拉利都超速時,我們就可以論斷:開法拉利的人都會開快車嗎?
當然不是。


本書教你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找出對的答案;

 

從實作的遊戲與練習中,開發出新奇的點子,讓你學會發表獨特的見解,找出可行的方案。


思考大師的穩贏技巧:

用反向,找出正確答案
用理性,結構化的分析問題
問問題,獲得足夠資訊
橫向的,將問題用不同角度解答
用分類,評估創意的可行性
用圖像,簡單表達想法
用技巧,贏得眾人辯論
用聯想,增強記憶力
設目標,化想法為行動






工商廣播 







編輯推薦文


凡事用直覺判斷?小心容易凸槌

很多人在評估一件事情時往往喜歡用直覺下判斷,例如:「這個女生講話這麼嬌滴滴的,一定不會做家事。」

 

「唉呀,反正有錢人家出生的,工作一定不認真。」

 

「這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定是草莓族,這工作做不久的啦!」

 

但其實,有時候這一連串的「一定」只是你個人的臆測,在你還沒做理性評估時就下了判斷,甚至先入為主的說出既定印象,這樣不但對當事者不公平,也讓「下判斷」這件事顯得過於輕率。

老實說,花編從前也是一個很喜歡用「直覺」下判斷的人,當主管問,你為什麼要選這本書時,我最常回答的就是:「我『覺得』很好看。」

 

但在看完英美最具權威的思考大師保羅.史隆(Paul Sloane)寫的《別讓直覺騙了你:30種減少錯誤,快速解決問題的思考法》後,我才發現,原來要判斷一件事情的優劣,不是靠「我覺得」,而是要用方法來評估。

書中談到,太多人喜歡用既定印象下結論,就連警察辦案也不例外。

 

在英國,一位只是案發當天碰巧在事發現場附近遛狗的男士,莫名的被控為嫌犯,即使當時他涉案的證據很少,警方卻還是千方百計的讓他坦承犯案;

 

直到十六年後,真正的兇手才遭到起訴。

 

雖然後來英國警方有向當事人公開致歉與賠償七十萬六千英鎊,但這位被冤枉的男士在這十六年中所遭受的傷害,卻是金錢無法彌補的。

所以說,「直覺」真的會害死人呀!

作者保羅告訴我們,想解決問題,必須要用量化或邏輯推論的方式。

 

例如:如果今天你負責的部門必須縮減預算,是該捨棄人事、管銷、還是減少產品量呢?

 

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兩兩相比法」中的表格來評估,只做一件分數最高,也就是做了成效會最大的事。

但如果你無法拿捏事情該怎麼判斷,就可以用「蓮花盛開法」。

 

將一個問題,利用聯想,擴大成六十四個問題,當所有的問題你都能清楚回答,答案自然也出來了。

愛因斯坦說:「如果他只有一個小時可以拯救世界,他會用前55分鐘分析問題,最後5分鐘再開始解決問題。」

 

建議各位讀者,以後遇到事情,只要照著書中提問、分析、比較、下結論的步驟來解決,付諸行動後的失敗機率一定會降至最低。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一個人的經濟


網路化 × 少子化 × 高齡化帶來好商機,這個趨勢影響了你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你的賺錢模式。

這是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老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的時代。



一個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好生意。


現在,不論是上學的、上班的、已婚的、單身的、有伴的,沒伴的,每個人、每天都會一個人坐公車、搭捷運、看電影、逛超商、吃晚餐、敗精品、上網路…,每個人都是「一個人的經濟」的使用者,也是貢獻者。


 

所有人,不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都正在或預備過「一個人的生活」,誰掌握了這股商機,誰就能穩做時代贏家。

 

網路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少子高齡化撼動了中老世代的人生觀。

 

便利商店是一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夥伴,網路是社群意見和知識的主要來源。

 

在所得不增,市場縮小的成熟社會裡,消費者可以平日吃超商的便當,假日住高檔的五星級飯店,一面追求精緻的享樂生活,一面精打細算地衡量物品的價值,解悶、獨樂、省時、療癒、限量成為熱賣的關鍵詞,形成貴的要獨特,便宜的要超值的消費觀。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全新的「一個人的經濟」時代。







一個人的經濟 







再貴也要買來愛自己


其實現在有許多一個人的獨居者,選擇在住處附近的超商購買價錢稍高、但份量較小的熟食和便當,或是下班返家時在靠近工作地點的百貨公司地下街,購買較高檔的熟食;

 

飲料等較重的物品則是在車站到住處間的超商解決,如果沒有在實體店面購買生活需求,就會利用網路商店、網路超市或宅配PIZZA等不需要出門的「宅經濟」。

總之,多數的一個人生活者並不只是需要廉價的商品,他們最大的消費主張是,即使不便宜,也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對愛用品牌非常死忠。

 

綜合超市的營業額之所以衰退,是因為原本設定的小家庭戶數減少,如果這些業者都分析過這些原因,應該就不會出現降價吸引顧客的「自殺行為」。

 

想省錢的一個人生活者不會因為東西便宜,就衝動購物,而且業者應該注意到,都會區的一個人生活者並沒有開車購物的習慣。

不僅如此,我認為總數約占總家戶數兩成多的1,000萬戶「兩人夫妻家庭」,也不太熱衷追求廉價商品。

 

沒有小孩的雙薪家庭多半會因為經濟情況較佳,比較堅持自己的喜好。

 

而孩子已經獨立的50歲夫妻,無論是在金錢上或時間上,都較為寬裕,傾向追求昂貴、少量但美味的精緻美食,甚至是親手製做的手做料理。

但問題是,多數綜合超市都沒有針對這群占總家戶數五成以上、購買力高的「一個人生活者」和「兩人家庭」提供服務。

 

因此,就算把價錢壓得再低,推出任何低價品,也只對僅占總家戶數三成的「核心家庭」有用。所以,綜合超市的營業額萎靡不振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前面提到AEON刊登「反省廣告」,為「賣場中沒有您想要的商品」向消費者致歉,但2010年2月的集團總收益還是首度出現減少。

 

包括其他綜合超市在內,我真的懷疑日本零售業界是否真的關心消費者的需求,我認為他們只是假裝「反省」,事實上對消費者的生活型態和購買行為根本不關心,也不想分析研究改變的原因,我很想告訴他們,反省之前一定要先「思考」。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脈=錢脈──改變一生的人際關係經營術 







二部曲 勤修人際關係的獨門密技


12、對好為人師者要虛心請教

在求學唸書的階段,當你遇到學弟妹們向你請教各種問題,充滿敬仰地要求你談談自己的學習方法時,無論當時多麼不高興、多麼忙,你都會帶著一絲驕傲解答他們每一個稚嫩的問題,並從他們的目光中得到某種心理滿足。

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仔細分析這樣的經歷,我們會發現,成就感是多麼早又是多麼牢固地根植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別人向我們求教,這就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優越性的,如果說我們受到崇拜,並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這並不過分。

 

在別人請教時,我們心中的愉悅感和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它不僅主宰著我們的情感,甚至是我們的理智。

 

每一個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會對這種感受樂此不疲。

每一個人都樂於別人向他請教,都具有好為人師的一面,這是人性的弱點。

 

要交朋友、求人幫忙,就要充分利用對方好為人師的弱點,利用得好,就會贏得對方的好感,事情就會辦得又快又好。

(1)適當在某些方面表現「差」一些

人各有長短,對方資質再差,也有比你強的地方;

 

你資質再高,也有弱的地方。

 

因此,不妨常在某些方面讓對方表現一把,讓對方也舒暢一把,感受一下比別人強的滋味。

例如,你的主管在業務上或寫文章上比不了你,但他的象棋下得好,那麼,你不妨經常在象棋方面向他請教,結果當然是你被殺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看著你的狼狽相,就會顯示出他的成就感。

要求別人幫忙,你不這麼做是不行的,你如果表現得比對方或主管還要出色,對方在心理上就會呈現出一種挫折感,這樣一來,該幫的或不該幫你辦的事都辦不成了。

要想求主管幫忙、得到好處,就要想法子滿足他的虛榮心,每個人都要懂得這種微妙的心理。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甲、乙兩個人都是某老闆的秘書,才幹不相上下,但是兩個人的做法非常不同。

 

秘書甲很善於領會老闆的意思,交出來的文件往往是一錘定音,老闆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而秘書乙則似乎顯得有些笨拙,每次文件總是處理得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每次都要請教斧正,而文件一經老闆指點,立刻就能改得漂漂亮亮。

幾年後,人們發現,秘書甲仍在那個秘書的位置,而秘書乙早已另有重用,高升一步了。

 

有人問秘書乙其中的奧秘,早已不再是秘書的他微笑著說:「如果你的資質能與老闆一樣高,甚至比老闆還高明,那要老闆幹什麼?」

秘書乙主動貶抑自己,以請教來突顯老闆的高明,從而使老闆獲得了某種心理上的滿足,感到秘書乙太能領會自己的意思了,而且似乎只有通過自己的一番指正,秘書乙才能將文件處理妥當。

 

這的確使老闆有一種成功感,而正是這種感覺使秘書乙獲得了自己的成功。

(2)向別人請教能夠贏得他人的好感

長島的一位汽車商人,利用讚美和請教的技巧,把一輛二手車成功地賣給了一位蘇格蘭人。

那個蘇格蘭人想買一輛二手車,汽車商人帶著他看過一輛又一輛車子,但他一會兒說這台不適合,一會兒說那台不好用,價格又太高,使這筆生意一直沒有做成。

這位汽車商人思索了很長的時間,決定停止向那位蘇格蘭人推銷,而讓他自動購買。

幾天之後,當有一位顧客希望把自己的舊車換一輛新車時,這位商人就有了新的辦法。他知道,這輛舊車對那位蘇格蘭人可能很有吸引力。

 

於是,他打電話給蘇格蘭人,請他過來一下,特別幫個忙,提供一點建議。

那個蘇格蘭人來了之後,汽車商人說:「你是個很精明的買主,你懂得車子的價值。

 

能不能請你看看這部車子,試試它的性能,然後告訴我這輛車子應該出價多少才合算?」

蘇格蘭人的臉上泛起一個大笑容,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受到賞識。他把車子開出去試了試,然後開回來。

 

「如果你能以三千元買下這部車子,」他建議,「那你就買對了。」

「如果我能以這個價錢把它買下,你是否也願意買它?」

 

這位商人問道。

三千元,這是蘇格蘭人的主意和估價,這筆生意立刻成交了。

利用請教,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潔液沖洗外陰 無益抗感染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8/13 00:07 ◎記者鄭綿綿/專題報導


預防尿路感染,日常生活保健有何須注意?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有些女性感覺陰部搔癢,就用各種清潔劑來頻繁沖洗外陰處,卻可能反而擾亂了自身的菌群,造成菌群紊亂,還有的患者因為會對這些化學用品過敏,而造成外陰充血,加重了病情。


提醒一旦得了尿路感染,不要隨意亂用藥,一定要就醫進行正規治療。


羅明宇醫師表示,平時要適度的運動鍛鍊,保持愉悅的心情,以增強免疫力。


多喝白開水或綠茶,每天至少喝兩千至兩千五百西西水,有利於增加尿量沖刷尿道。


在每晚睡前用溫開水清洗會陰,勤換洗內褲,所用的毛巾、盆、拖鞋等應專人專用,以防交叉感染。


此外,提醒女性糖尿病患者,積極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在糖尿病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兩周查一次,不穩定時一周或五至七天查一次。


此外,女性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平時多飲水,多排尿,充分發揮水對尿道的「沖洗」作用,避免細菌繁殖。


可選擇穿棉質內衣褲,保持外陰部乾爽。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保健部份,心情應保持愉快,不熬夜;壓力大也會導致免疫力低弱,容易發生感染。


多喝水、勿憋尿。


還有,女性在如廁後,衛生紙應該由前往後擦(往肛門處擦),不要來回擦拭以免肛門處之病菌接觸到尿道。


平時應避免穿過緊、不透氣材質的內褲或束褲,因為容易產生悶熱和增加病菌繁殖的機會。


以及性行為前後應注意衛生,多喝水排尿,可避免接觸於尿道的病菌停留。


另可配合外洗法保健,李醫師表示,準備苦參、黃柏、金銀花各五錢,加入適量水份蓋過藥材,水煮約十五分鐘,在經期中間用乾淨紗布沾藥汁清洗陰部,由上(尿道)往下(陰道)擦拭,再換另一片乾淨紗布沾濕藥汁,重覆三次,對於白帶多者也可以使用。


藥物具有抗菌作用,適合尿路感染常發生在月經來時、或是白帶多的患者。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當排毒 直銷營養品險害死老翁


新頭殼 更新日期:2011/08/12 17:54 NewTalk 新頭殼



新頭殼newtalk 2011.08.12 符芳碩/台北報導


吃營養保健食品可要小心!


一名張姓老翁吃了兒子買給他的知名保健食品「賀寶芙」沒想到,出現全身紅腫脫皮症狀,經銷商還辯稱是「排毒作用」,叫老翁繼續食用,造成老翁脫皮流膿、記憶力喪失混亂,險些喪命。


張姓老翁的兒子張秉申今(12)日上午在民進黨籍立委田秋堇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痛批經銷商草菅人命,要求廠商提供賠償。


不過,到場的賀寶芙公共事務部資深經理施怡如表示,於情理法,賀寶芙都站得住腳,雙方交談沒有交集。


張秉申指出,父親已逾7旬,為盡孝心,才買了許多賀寶芙的高單價營養補充食品讓他補充營養。


沒想到,父親在吃完後,身體開始出現紅腫、發癢的情形,詢問不同直銷商,都表示是正常「排毒作用」,要張父繼續安心食用。


後來導致2009年2月到2010年3月間,張父總共急診4次、住院6次,差點因為敗血症死亡。


醫師高度懷疑與賀寶芙食品過敏有關,停止食用後,過敏狀況馬上改善。


張秉申痛批,賀寶芙向衛生署登記為「食品」,直銷商卻誆稱是「健康食品」,甚至還有「排毒」療效,害他父親差點失去性命,他懷疑賀寶芙用不實廣告,欺騙直銷商與消費者,到頭來,受害的還是消費者、被罰的是直銷商,總公司卻完全不用負責任,連個警語都不願加註,十分不合理。


施怡如則表示,賀寶芙清楚標示每項營養品都是「食品」,因此不須加註警語。


以法律程序來說,本次事件無法直接證明張父的過敏症狀與賀寶芙食品有關,對於直銷人員公司也有訓練課程,要求不得宣稱療效。


但對於不良的直銷人員,賀寶芙無法負責。


賀寶芙委任律師也表示,如有傷害商譽行為,將會採取行動。


張秉申則強調,如果賀寶芙認為他是刻意傷害商譽,「歡迎來告」,但假若事後證明是賀寶芙有責任,他一定會討回公道。


雙方在記者會中各說各話,沒有交集。


衛生署食品查驗科科長王慧英表示,該事件發生後,已將賀寶芙所有產品送至衛生單位全面檢驗,各項檢驗都符合標準,也針對誇大廣告部分開罰。


她呼籲民眾,營養補充品不等於可以替代正餐、也沒有任何療效,假使出現身體不適情形,應該馬上停止食用,並盡快就醫。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