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0.成功觀念 領導哲學 轉貼 (6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你要怎麼贏?電子報:辦公室生存術一:面對自己一直逃避的事















你要怎麼贏? 







辦公室生存術一:面對自己一直逃避的事


有些事情在任何時候都會造成難題。在非常時期,這些事更要趕緊處理。

 

坦白說,我們的能力再強,有些事情用我們的方式就是行不通,事情很容易一直拖延下去。

 

這種情況在什麼時候最常發生?仔細觀察不難看出:當事情難以處理到令人感到不安的時候。

這可能是一種自覺。例如,你知道自己的電腦技能有待加強,否則很容易給自己惹麻煩。

 

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事,多少有類似的想法,並因此困住而延遲行動。

有些迴避比較隱晦,我們努力把事情合理化,不願坦白承認我們在拖延,有時甚至根本不想面對現實。

 

事情可能因此無人聞問,績效就此惡化。

 

這些都是因為你自我壓抑,以致採取行動變成讓人不安的經驗。

正視績效不佳的人員

想像一下,有一名員工的表現未達標準,可能是未達銷售目標或經常曠職,細節並不重要,但有件事情很清楚:你需要採取行動,因此產生的回報相當明顯。根據不同細節,處理這件事可能會讓銷售增加或生產力提高。

 

但你就是不去處理。

對於這種事,我們似乎都有很多拖延的理由。

 

我們覺得(或希望)事情會好轉,我們等待其他事情發生,例如月底(有更多數據或證據)或下次績效評估(那表示我們不能再拖到評估之後了)。

 

我們通常會怪罪其他事情,我們很忙,有更重要的事要處理,或是更沒說服力的理由—我們正在解決其他問題。

但事實就是,我們不想處理這件事。

 

我們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做,面對困難議題讓我們覺得尷尬。

 

我們也可能知道怎麼做,但那樣做很棘手,或讓人感到不安,所以我們寧可保持距離,先忙別的事(我們認為「比較重要的事」),讓自己安全地處在個人舒適區。

事情的真相通常很明顯,那不是什麼高科技,如果我們有心去處理,通常可以解決。面對績效不佳的人就是個好例子。

 

這件事很重要,而且不複雜,基本上只有三種可能:

‧你可以忍受績效不佳,讓情況繼續惡化(這當然不是任何人會支持或建議的)。

‧你也可以下定決心把問題處理好,說服或鼓勵某人做得更好。

 

如果某人績效不佳是因為缺乏技巧或能力,就加以訓練或培養,讓他學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你也可以在第二項選擇失敗後,斷定他永遠不會進步而將他解雇(或是讓他負責其他事務)。

當機立斷

告知當事人績效不好,是相當尷尬的事。

 

我們大多覺得讓別人捲鋪蓋走路的感覺很糟,因此延遲行動。

實際一點,這裡的情況需要直接處理,那不是邏輯不通、資訊不足或了解不夠,或是任何誤導我們偏離明智的或必要路徑的其他事物,而是個人的決定:我們把迴避內心不安擺在解決問題之前,延宕很可能讓問題變得更糟。

在你說:「我永遠不會做那樣的決定」之前,再多考慮一下。

 

如果這樣的想法有部分是下意識的,很可能是因為我們把事情拋諸腦後,拒絕去分析發生了什麼事,或直接讓其他活動蒙蔽現況。

現在讓我們更有建設性的思考,我們還可能把這種迴避技巧套用在工作的哪些方面?前面已列舉處理績效不佳的例子,其他例子還包括:

‧在會議中提出棘手議題(但為了避免引起爭議或爭執而遲遲未提)。

‧勤打電話給潛在客戶推銷(我們都知道要多打幾通,但我們都不愛打這種電話)。

‧建立人脈(聽起來不錯,我們都希望參加會議時能認識其他人,然後交換名片,以便日後聯繫,因為除此之外,我們都不太知道如何接近他人。)

‧催款(我們痛恨討債,都會加以迴避,或是漫不經心地做,現金流量因此受損。但我們都知道,等錢進了銀行帳戶才算做成生意。)

‧後續追蹤(當顧客說:我再考慮考慮時,我們有多少次敷衍地打電話過去,然後一聽到對方在開會,就放著不管,怕讓機會流逝,就只因為我們不知道下次再打去要說什麼?)

這些事情(有些我們將在本書其他部分探討)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大家常見的難題。

 

有些事情則比較是個人的,和特定的技巧或活動有關,例如:

‧即使有機會促銷,你依舊迴避簡報,只因為「我實在不擅長做簡報」。

‧迴避加入可能認識不錯人脈的委員會,只因為開會時間都是在晚上,「這樣對家人不公平」。

你可以繼續列舉其他例子(誠實一點,就像我們一開始說的)。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周理財新知報電子報:股份有限公司化的醫院















貧困大國美國 









因為生病而淪為貧困階層的人們 (五)


股份有限公司化的醫院

就保險公司而言,首要責任就是提升利益,回饋投資者。

因為企業主本身也有投保,各企業與保險公司之間對於保費與理賠等相關事宜均訂定個別契約,因此會發生做完心臟或腎臟等器官移植,術後痊癒的勞工申請重返職場,卻遭到公司斷然拒絕,這類例子可說屢見不鮮。

因為這些術後的勞工還必須使用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一段時間,這些藥物龐大的醫療費用,將會造成公司所繳交的保費提高,為了避免公司的保費因為一位員工的關係而調漲,當然不願意讓這樣的員工重返工作崗位。

另一方面,醫院打著「市場競爭」可以提升醫療品質的口號,將「市場原理」導入到「人命關天」的醫療體系,結果造成不少負面影響。

 

對此,全美有許多位居第一線的醫師紛紛提出警告。

醫院投入市場競爭之後,營運方式亦從非營利性質轉為公司化,導致服務品質日趨低落。

其中最顯著的一例就是一九九○年代發展成為全美第一大連鎖醫院的HCA公司。

 

該公司目前在全美擁有三百五十間醫院,年收益二百億美元,員工人數高達二十萬五千人以上,是全球最大的醫療企業。

該公司為了節省成本,一方面將虧損的部門以及薪資較高的護理人員等逐一解雇,一方面向患者獅子大開口,藉以提升利益。

該公司所屬醫院的年營業目標為十五%利潤率,沒想到旗下各醫院的平均營業利潤率竟超過十八%,創下驚人的成長數字。

一位原屬其旗下的醫院負責人,道出HCA公司的經營策略。

「他們的經營方式根本與一般公司沒有兩樣,逼得身為醫院負責人的我們必須以提升利益為首要目標,患者性命和醫療服務品質反倒成了其次。

 

但這樣的疑問隨即拋諸腦後,為什麼呢?因為想要得到高額獎金,就必須努力達成目標,被這一種營運機制追逐的我們,除了求生存外,無暇思考任何問題。」

根據一九九五年所調查的資料顯示,各醫院負責人當中,二五%的薪水八成以上是獎金,三○%的人從未拿過獎金,然而獎金的核定基準以業績為主,醫療品質改善等問題完全不列入評比項目。

因此之故,HCA旗下的三百五十間醫院中,一年內便有一百間醫院的負責人遭到撤換。

該公司的經營項目不只是連鎖醫院,還擴及居家照護服務、醫療保險業等所有醫療業務。

 

為了籌措併購其他企業的資金,該公司將不適者淘汰,以降低成本的市場原理與積極追求高利潤的經營方針導入醫療體系。

該公司負責人理查‧史考特,擅以強硬手法併購經營困難的醫院,他於一九九六年被《時人》雜誌(TIME)選為「二十五位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之一。





商周快報 







宅經濟商機超夯!在不景氣中逆勢成長的宅經濟產業有哪些?!


《宅經濟全攻略》
資深御宅族 施百俊(BJ)◎著

最夯的全民事業,最萌的生財之道!
不出門也能賺到錢,宅經濟祕計全公開。
宅創作、宅代工、宅交易、宅創業……,本書教你如何在這一片宅浪潮中傲笑江湖!
享受美好的御宅人生。

更多書訊請上城邦讀書花園網站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新者的致勝法則電子報:贏得「老闆」的忠誠













創新者的致勝法則 







贏得「老闆」的忠誠


創新的最重要因素是,消費者購買產品而結束創新的流程。

 

接下來,挑戰在於把只買一次的顧客轉變成一再購買的忠誠使用者。

 

忠誠使用者對於價格比較不在意,他們會使用同一產品線內的較多產品,而且往往成為那一品牌的代言人。

 

忠誠消費者是推動寶鹼創新的引擎。

來看看毫不起眼的衛生棉條。

 

對寶鹼來說,女性生理用品一向是時好時壞的領域,1980年,它把Rely吸收力超強衛生棉條撤離市場,因為當時有引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的疑慮,後來證明那是無妄之災。

 

三年後,寶鹼推出「好自在」(前代為Always,後改名為Whisper)衛生棉,很快就成為市場領導品牌,主要是因為這兩款衛生棉很創新,特色是擁有專利的乾爽表層。

 

寶鹼再接再厲推出「蝶翼」(Wings),以獲得專利的蝶形護翼增加覆蓋面積並減少滲漏。接下來在1990年引進另一個創新產品,是超薄護墊。

 

在每個案例中,寶鹼證明它掌握了女性對生理用品的要求:安全無虞、舒適、乾爽。「恆久」和「好自在」衛生棉很暢銷,這兩款一直獲利多多。

 

寶鹼基於這個成功經驗,決定重返衛生棉條市場,收購了生產丹碧斯衛生棉條(Tampax)的丹布蘭公司(Tambrands)。

丹碧斯可說是一項顛覆性的創新產品,1936年問世時,它是第一種有導管(applicator)的衛生棉條。

 

寶鹼在1997年買下丹碧斯時,這個品牌在六十多年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除了包裝上略有修改外,很像老祖母時代的衛生棉條。

 

寶鹼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曾如此缺乏自信,例如Playtex公司就推出了塑膠製的導管。

 

丹碧斯的導管清一色是硬紙板做的,所占的市場版圖愈來愈小:在1997到2001年間,喪失了8個百分點。

 

致勝的良方很清楚:來一劑創新。

從2000年開始,寶鹼用更客觀的眼光,努力了解市場,詢問「老闆」(例如經期中的婦女和少女):「妳要的是什麼?我們如何改善妳的生活?」

 

她們的答覆是「舒適、安全無憂,還要保有女人味」。結果就催生出2002年上市的「丹碧斯珍珠系列」(Tampax Pearl)。

 

寶鹼構想中的丹碧斯珍珠系列,目標是成為一款優雅得體的衛生棉條,女性喜歡它不僅是為了它的功用。

 

丹碧斯珍珠團隊並沒有嚴格的從功能角度看待衛生棉條,而是採取更寬廣的視野,把任務訂為:讓生理期和使用衛生棉條的經驗變成正面積極的經驗。

 

當時擔任寶鹼全球女性護理事業部總裁的希莉(Melanie Healey,上任後把保健產品納入她的部門)說:「這項產品不僅提供生理期更好的保護,那是必定要做到的,而且還以各種方式愉悅顧客。」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杜拉克教我的17堂課電子報:杜拉克的自我發展方法













杜拉克教我的17堂課 







杜拉克的自我發展方法


杜拉克主要採用四種方法來自我發展,這四種方法是閱讀、寫作、聆聽和教導。

 

他一生中不斷閱讀,大量閱讀讓他對於各種不同的領域都具備廣泛的知識。

曾經有人說,直到你能把它寫下來時,你學到的知識才真的屬於你。

 

杜拉克就曾說,他的事業奠基於寫作。

 

杜拉克初出茅廬的時候,就開始寫作。

 

他完全是為自己而寫嗎?或許。我自己也寫作,所以我認為或許所有的作家都是為自己而寫……為了寫作的樂趣,也為了釐清自己的觀念。

 

不過,作家希望出版自己的作品則有很多理由,包括想說服其他人,想要有所貢獻,為了成就感,或為了版稅收入等等。

我認為杜拉克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說服其他人接受他的論點。

 

寫作讓他聲名大噪,成為商界名人,這些或許都只是副產品罷了。

 

此外,除了在經營管理、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論述之外,他也寫過很多其他方面的文章。他曾經說過,剛到美國的時候,他曾為一家通俗雜誌撰寫旅遊方面的文章。

 

無論如何,他絕對把寫作當作自我發展的工具。

一般人通常都不會透過聆聽來自我發展,不過無庸置疑,杜拉克確實把聆聽當作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

 

他曾經談到他還是青少年時,和家中訪客之間的談話和知識交流。

 

他認為當時的經驗和後來與其他人的談話都非常重要。

 

他是很早就了解今天所謂的「自我談話」的少數先驅之一。

 

有一次在課堂上,有人問他,為什麼他之前說過的一些話,後來都證明是正確的,儘管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他錯了,但後來實際的發展卻恰好相反。

 

他告訴我們:「因為我注意聆聽自己想說的話。」

當然,學生聽到他這麼說都很樂,但我猜他說的是實情。

 

今天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人都透過和自己對話來溝通。

 

杜拉克早就發現我們今天才知道的事情:聆聽自己想說什麼非常重要!

雖然杜拉克可能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決定當個學者,不過他把教書當作自我發展的手段。

 

他告訴我們:「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教導別人。」

 

以及「我從教學中釐清了自己的想法。」

 

當然,後面那句話引來一陣笑聲。

 

教學和寫作一樣,需要花費心力準備和組織自己的想法。

 

而且由於在傳統課堂上講課必須面對一大群學生,所以必須想辦法不要出錯,否則就會在大庭廣眾間出糗,甚至丟臉。

 

好的老師都很清楚這點,而杜拉克絕對是位好老師。

我在前面提過,幾年前我曾經作過一次演講,演講主題是如何自我發展,才能成為策略型領導人。

 

我建議聽眾採行幾個原則,這些全都是杜拉克的原則。

杜拉克從來沒有提過經理人應該遵循哪些自我發展的原則。

 

不過我先從他的基本前提出發:所有的經理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

 

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避開自己的短處,讓短處變得無關緊要。

 

再加上杜拉克相信必須經常自問:「你從事的事業究竟是什麼?」根據這些觀念,我發展出這些我認為杜拉克也會贊同的基本原則,包括:

● 做好充分準備
● 忠於自己的承諾
● 面對改變,要立即採取行動
● 保持彈性
● 設定目標,但必須視情況改變策略
● 不要害怕冒險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石企業人電子報:如何管理業務部?













安石企業人電子報 







如何管理業務部?


業務部可以說是企業中最關鍵及重要的部門,業務部重要的原因是於業務部的優劣,通常也決定一個企業的成敗,如果業務們無法達到業務目標或擴展業務的話,公司就會面臨經營上的問題,所以管理業務部是企業主及管理者不可獲缺的能力。

但是管理業務部也是眾所皆知的不容易,因為通常業務都是較有自己的意見,每個成功的業務都有自己的一套成功模式,於是當業務主管要管理業務時,時常有問題產生,外加上業務經理,也要背負極大的業務壓力,以及要求日益增加的客戶們,業務經理不是有經驗的業務就可以當的。

以下提供幾項成功業務主管的必要條件:

良好的溝通技能

要管理業務部,溝通能力是必要的,必須要能夠清楚地傳達你的訊息,擅於傾聽也是要求之一,業務部有許多突發狀況,通常是與顧客有關,主管要在第一時間將問題釐清,再清楚且有效的傳達你的指令,這樣才可有效率的處理客戶的問題。

高超的談判技巧

在談判記巧的使用,不只是對客戶而已,對手下的業務,也是一樣,要知道何時使用說服技巧來達成目的。

如何激勵業務

提高業務的士氣,管理者必備的技能,他們知道如何鼓勵他的業務,尤其是現在大環境的不景氣,使業務的工作更加艱辛,主管要知道如何適時的鼓勵他們,畢竟,成功的業務通常都是快樂的。

有效的時間管理

因為業務目標都是有一定的期限,所以要能夠達成業務目標是很重要的,可是要在期限內,將目標達到才是重點,很多業務目標的達成時間,跟公司發展息息相關,如同在三個月內,業務達成目標的話,公司就有產品開發的經費,但若無法按時達成,開發計畫就會延遲,而公司的產品無法創新,也會造成業務因無創新的商品而錯失商機,這樣一來就成為惡性循環。

要支持自己的業務

業務經理需要支持自己的業務,不論是在面對客訴、業績壓力及其他問題,身為主管應協助及相信自己的屬下。

提早發現問題

一個好的經理,應可在事情發生前就,先發現問題的所在,並且避免事件的發生,準備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優秀的經理該具備的能力。

以上各點,雖然簡單但卻不容易達成,要經年累月的努力及磨練,才有機會成為一位優秀的業務主管。


延伸閱讀
這樣的業務落伍了!
業務的笨問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師輕鬆讀電子報:少,就是更多















五分鐘摘要 









花最少力氣,反而有最大效果!


【文/馬修‧梅(Matthew May)】

以最少的投入達到最大的效果,或增添任何事物只會減損而非加強期待的效用時,就是做到了簡練的境界。

 

如果某件事物是簡練的,通常是結合了超乎尋常的單純以及令人驚奇的威力,而產生了完全值得注意的事物。

 

豐田的Scion系列不做廣告,只提供搭載少數標準配備的陽春車款。

 

這點反而吸引了Y世代的消費者,讓他們自行加裝配件以彰顯個人特色。

 

而簡練通常包含以下關鍵要素:

■ 魅力

我們天生就好奇,這是人性的一部分。

 

我們會到處尋找模式,因此當我們預期存在的事物並不存在時,我們就會特別注意。

 

這就是為什麼問題的簡練解答通常都會少了個什麼,而這缺少的部分會引誘我們進一步去了解。

蘋果公司執行長史蒂夫‧

 

賈伯斯在2007年1月9日,站上講臺為2007年麥金塔世界大會致詞,接著賈伯斯首次展示蘋果公司最新、最棒的玩意,iPhone。

 

當他介紹完iPhone的功能之後,觀眾都傻眼了,因為iPhone少了一項當時市場上其他電話都具有的部分:讓使用者用來撥號的按鍵。

 

iPhone反而是用觸控式螢幕,可以顯示出虛擬的按鍵,還有相片、電影等任何使用者儲存到自己iPhone裡的東西。

業界所有專家都預測iPhone將會成為蘋果公司史上代價最昂貴的失敗產品,但是該公司後來做了2件有趣的事。

 

首先,該公司發表堅定的聲明駁斥了批評者的疑慮;接下來,該公司沒有任何其他動作。

 

完全沒有為了iPhone的上市而耗資數百萬元,進行多重管道的促銷活動;沒有做任何

巧妙的電視廣告;沒有提供媒體任何試用報告;也沒有針對蘋果的忠誠顧客推出首購價或優惠方案。

 

在麥金塔世界大會的產品發表,基本上就是該公司讓iPhone成為市場上最具話題性產品的唯一動作。

雖然iPhone的定價是一般新手機平均價格的3倍左右,但是到了2007年6月29日下午6點在指定店家同步開賣時,被壓抑的需求相當巨大。

 

調查顯示,儘管iPhone的價格較高又可能要等待,還是有超過2,000萬名美國人表示有興趣購買。

 

即便蘋果公司不曾花一毛錢做廣告或推銷產品,美國和英國的行動電話市場還是超過半數知道iPhone。

 

難怪《財星》雜誌在2008年給了蘋果公司「美國最受景仰企業」和「最受景仰創新企業」的封號。

那麼到底該如何把魅力的原則應用在商業上?行為科學家發現,做到3件事情的時候,就會產生魅力:

1.充分提供某項議題的相關資訊,讓人了解到自己有所不知,這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

2.提供恰到好處的資訊,剛好讓人足以了解如何滿足他們對那項議題的好奇心。

 

你必須提供適量、適合的線索,讓他們投入去尋求更多的了解。

3.在提供答案之前,給人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可以自己想辦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有趣的是,達文西在1400年代畫出他的名作《蒙娜麗莎》時,就使用類似的魅力策略。

 

為了讓他的畫作栩栩如生,而不是呆板、死氣沈沈,達文西讓蒙娜麗莎眼角和嘴角稍微有點模糊,而不用明顯的邊緣和線條去表現。

 

達文西為這幅畫留下詮釋空間,讓觀畫者能夠發揮想像力,使這幅畫作有如活起來一般。

■ 刪減

簡練的解答或構想一向有條不紊而且聚焦,會直接切入核心,因為任何無法增加價值的部分,都已經刻意刪減掉了。

 

這和人性是背道而馳的,因為我們的天性通常是不斷增加更多東西。

 

關鍵就在於了解該刪減哪些成分,才能做到簡練。

藍斯‧阿姆斯壯大概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自行車手。

 

在1996年10月被診斷出罹癌,一切都改變了。阿姆斯壯在治癒之後,就和前美國奧運自行車代表隊教練克里斯‧卡麥克合作,要設法讓阿姆斯壯再次成為這項運動的佼佼者。

 

卡麥克建議,阿姆斯壯應該追逐自行車界至高無上的地位,以贏得環法自由車賽為目標進行訓練。

因為阿姆斯壯在癌症痊癒的過程中,失去大約20磅的肌肉,卡麥克想出了一個簡單但是簡練的想法。

 

他了解到,阿姆斯壯的優勢在於他過人的心臟和含氧量,所以他建議,如果阿姆斯壯可以調整他自行車的齒輪比,就有可能獲勝。

 

卡麥克建議不要和其他自行車手一樣每分鐘踩踏70到75圈,改用較低的齒輪比,改讓阿姆斯壯每分鐘踩踏95到100圈。

 

除了提高踩踏的速度,卡麥克還建議阿姆斯壯在爬坡時身體要離開座墊,才能運用到更多輔助的肌肉。

 

這也和當時公認的最佳作法,認為自行車手大多數時間應該坐著的觀念大相逕庭。

為了做這些改變,阿姆斯壯進行了數個月嚴格而精心規畫的訓練,目的是要重新連接他的整個神經肌肉系統。

 

這其實要花好幾年的時間才達到完美,但是阿姆斯壯堅持到底並有所突破,然後在1999年贏得他前所未有的第1個環法自由車賽冠軍。

 

到了他在2001年第3次贏得環法自由車賽時,其他自行車手和教練已經開始明白他採取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因此到了2003年,大家都改成高踩踏頻率的方式。

 

這是好現象,但是對阿姆斯壯而言,卻表示他逐漸喪失競爭優勢。

更多簡練關鍵要素,請見
《大師輕鬆讀》





特別報導 







網路時代的微美商機


【文/伊魯秀一:東方快線研究總監、謝佳書:東方快線研究助理】

根據東方快線調查資料顯示,有超過80%的人已嗅到「多數人喜歡以外貌評價一個人」的氛圍,更有83%的人感受到「外貌在求職上的重要影響力」,71%的人更預感「外貌在未來的社會將更形重要」,甚至有30%的人更不諱言「較喜歡外表姣好的人,即使個性或人格不完美」,其中男性做此表態者更勝過女人。

以上數據透露,外貌在現在及未來社會的重要影響力,不僅會影響兩性間的吸引力,更會影響他人對自我智慧、才能的判斷,以及事業是否能平步青雲。

■ 人造之美,樂於分享

這群接受整形的人造美人中,進行整形美容的主要部位依序為:消除皮膚暗沉/黑斑、眼睛整形、消除面皰粉刺、除疤手術、鼻子整形。

 

至於進行黑眼圈消除、毛孔治療、除皺/恢復皮膚彈性、臉部輪廓整形、除毛整形、嘴唇整形、抽脂/肥胖治療/脂肪移植術、肌膚護理Esthetic(水晶磨皮/海藻磨皮等)、胸部整形、消除多汗症/狐臭、小腿整形、幹細胞再生術等也所在多有。

人總希望美麗是自然而成,過往多數人也不傾向跟他人坦白自己的美麗是後天的。

 

然而現代人並不避諱向人坦白自己身上的人造美麗的部分。

 

數據顯示有超過80%的人造美人會坦然且自信地向人相告,其中女性、愈年輕者愈加樂意主動向他人分享身上非自然天成的美麗,即使男性大多也不避諱地坦誠。

■ 微型美麗風起人湧

上帝給了人一張臉,但愈來愈多人對自己的外貌有個人意見。

 

雖然過去有整形美容經驗的人造美人還不到1成,但有45%的人表示「未來想接受整形手術/治療」的熱切渴望。

 

對於人造美麗工程,女性(51%)未來接受手術或治療的意願或渴望,當美不讓地勝過男性,但仍近有4成的男子堂堂地表露想接受人造美麗的渴望。

雖然人愈老形愈定,或認為人造美人是膚淺的,但調查發現,即使已邁入四十不惑階段的人,都有43%的人想要接受人工美麗工程,渴望改造的人數並不亞於年輕人士。

至於地區上,不論東西南北都有超過4成以上的人願意接受改造,就風光自然且民風純樸的東部,渴求改造自然外貌的人數更逼近50%。

 

星座上,牡羊座、天蠍座、射手座對人造美麗工程的接受度最高。

除了渴望個人接受微型打造美麗,若自己的男女朋友/配偶或家人要接受整形手術(治療)時,僅有不到1成的人表示不支持,多數人都樂觀其成。

 

由此可見民眾對人造美人的開放心胸。

■ 微型打造美麗,從皮膚做起

人的美麗、青春、性感,全是由皮膚顯現出來的品質,而臉要被稱好或引人想久看且難忘,膚質首當要好,因此人人都齊手在自己的肌膚上擦摸保養品或精華液,或進一步想藉由微型手術或治療。

調查顯示,與皮膚品質有關的整形美容是最多人未來想進行的美麗工程打造,前5項中就有4項是與皮膚品質有關的整形美容項目,而「黑斑/暗沉」更高居首位。

 

現代人由於吃的太好,或缺乏運動的習慣,以致許多人身上屯積不少油脂,因而有33%的人未來想進行「抽脂/肥胖治療」,以擁有好身材。

比較之下,中部地區民眾想微型改造的部位較為廣泛,多個項目數值都居4區之冠,顯見中部人對微型改造的強烈渴望,其中想消除面皰粉刺、消除皮膚暗沉/黑斑、抽脂/肥胖治療及眼睛整形的人數尤其偏高。

 

至於南部地區民眾則對除疤手術、肌膚護理Esthetic(水晶磨皮/海藻磨皮等)有相當高的興趣,東部地區民眾則對眼睛及胸部整形表示高度興趣。

更多簡練關鍵要素,請見
《大師輕鬆讀》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場 







7大必勝談判絕技!


為什麼需要談判?談判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買賣商品想要拿到好價錢需靠談判,想要老闆加薪得有高明的說服力,預算不足要廠商降價合作,也得先講出對方認同的理由。

談判不只是外交官的必備技能,也不是只有高階主管才需要,愈是在不確定的年代,談判技巧愈重要。

 

透過談判不僅能化危機為轉機,尋找共贏局面,甚至能讓競爭對手變成策略夥伴,開創新市場新機會。

談判前的準備

口才可以靠訓練養成,談判也一樣有方法可循!

 

上談判桌前,蒐集資訊、掌握籌碼;上了談判桌,了解對手心理和條件動態,再加上一點交涉技巧,談判就能無往不利。

釐清2 核心問題+營造3優勢

談判想要贏,談判前的準備相當關鍵,首先必須釐清兩個核心問題。

1 確認主題:確認談判主軸是什麼?例如,談的是錢、關係,還是市場?問題精確,才能開始談。

2 目標明確:要知道哪些是你不能讓步的?哪些是有很好,沒有也能接受?哪些是可以拿來建立與談判對手的友善關係?

確定談判準則,接下來要營造三項個人及團隊的優勢。

1了解對手風格:搜集對手情報時,不能忽略對方以前談判時所用過的招數,預做練習,就能知彼致勝。

2 最佳體能狀況:分析自己是早上、下午,還是晚上型的人,上談判桌前,將體能調適到最好的狀態,表現會更理想。

3 最佳談判時間:選擇在氣定神閒時出手,所以在談判的日期上,避免星期一的憂鬱、星期五的假期前浮躁,所以如要到國外談判,建議禮拜天出發,週一調時差,週二上談判桌正好。

談判策略1 運用競爭氛圍,贏得對手重視

引發對手重視,談判時就可以拿到更好的條件。假裝對手有競爭者,是一種方式。

這就好比戀愛時追求的道理,對一位平常沒太大興趣的女孩,當別的男生有意追求時,就突然覺得這女孩挺美的。

 

讓對手感覺有競爭壓力是必要的。

不過,運用假想敵策略前,布局要完整不易被戳破,必須先確定彼此有多少時間。

例如,採購的東西在台灣A 公司是獨家,但美國的B 公司也有,在跟A 公司談判時,讓對方知道自己另有選擇可以提高談判籌碼。

 

但是,若7 月份就要用到這個產品,而向B 公司購買的話,扣除進口手續時程,至少在5 月前就要下單,6 月的談判就不可能採取這個策略,很容易被戳破。

談判策略2 聲東擊西法,讓對手上鉤

明明我要西,卻假裝我要東,把東就扣在手上,到一個時機點放出去,「好啦!東給你,那你西給我。」

 

這種冷不防的聲東擊西法,往往能奏效。

談判是個過程,每個人心裡各有盤算。

 

手中有籌碼在,透過聲東擊西,不論價格、付款方式或規格,在適當時機推出來,看對方在乎什麼,這也是資訊的蒐集。

薪資談判是個人善用聲東擊西法的好時機。

 

要求加薪2 千,老闆說「不行!」先假裝讓步,「好啦!讓200,加薪1800 就好,那你讓什麼還我?」對方很容易掉入被設計的話術圈套中。

聲東擊西,就是把想要的結果,變成談判的起始點。


談判策略3:製造情緒陷阱,誘使對手失常

人一旦在情緒波動時,容易自亂陣腳。因此故意激怒對方,也是戰術之一。

美國人談判時常說,「你簡直浪費我的時間!」或者,對主談者的屬下飽以嚴厲斥罵。賣弄專業知識,給人下馬威;回應要求時「冷處理」,故意微笑、聳肩、搖頭,忽略對手講的話,讓人整個想發火。

這些手法,不只是先用黑臉相對,為後面的白臉搭舞台,同時也是在擾亂對手軍心。

 

所以,談判的EQ 要非常高,想製造情緒陷阱的同時,也要忍得住,避免自己也陷入情緒問題之中。

談判策略4:巧立僵局,形成非談不可情勢

製造僵局,在某些關鍵時機或問題有所堅持,讓對方被迫上談判桌,是談判時常有的手法。

 

然而,製造僵局的高明處,是要能解決僵局。

 

所以,創造並維持僵局,把它變成雙方都無法容忍的情況,再由第三者來打圓場,進而提出解決方案,是一個招術;當大家發現誰也除不掉誰,那才是談判的開始。

要應用創造僵局的戰術,就要能適應談判不成時的尷尬氣氛。

 

我們的文化太在乎一團和氣,不太敢說No。

 

但是,其實沒有人會期待對手馬上說Yes,那為什麼要怕說No 呢?

談判策略5:弱勢談判善用條件法則

身處談判的弱勢方時,第一個建議是少輸為贏,還有化反對為條件。

 

當對方問我,「你要還是不要?」,不回答Yes 或No,而是If(如果),換句話說,就是把「對立opposition」轉化成「狀況condition」。

例如,在辦活動時遇到花藝布置預算不足的問題,可以和花藝公司談條件,在現場掛個牌子,說明這是由他們設計布置,提供免費廣告,或許就行得通。

弱勢時的讓步也是一種技巧,讓步的次數、速度要逐步遞減,對手才會相信這是真的。

 

讓步的次數太多,速度太快,不會感動對手,反而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很有讓步的本錢。

談判策略6:建立信用後機巧應變

談判時信任非常重要。

 

時間是建立互信的方式之一。

 

要獲得日本人信任,可能得花2、3 年的時間,才能獲得他們對產品品質、工作品管精神的肯定。

如果沒有時間等待呢?技巧性的落在下風,反而可以快速建立互信。

 

「我不是要你相信我是善意的,我有風險、有代價,而且願意做」,深入虎穴、單刀赴會的情節,就是換取時間的方法。

不過,信用原則不代表凡事不能變動。

 

遇到特殊例外況狀,還是要適時改變自己的態度。

 

例如,一個原本絕不讓出的明朝傳家碗,因為有人願意拿更珍貴的宋朝花瓶來換,因此雙方一拍即合。正因為每個人要的東西不一樣,談判才能雙贏。

談判策略7:依文化特質洞悉對手

每個地方文化不一樣,思考方式不同,談判先要了解、入境隨俗。

例如,西方人表達常用,「No, But...(不同意,但...)」,這不代表對方拒絕,別太早就露出失望或讓步的打算。

至於中國人、韓國人則是慣於說「Yes, But...(是的,但...)」,同意中其實還夾帶條件。

 

大陸人的談判有個特色,一開始總說「行,問題不大。」到了最後問題卻總是特別大,缺乏準備容易落入陷阱。

 

日本人則常說「Yes, But ..., if...(是的,但...也許...)」,拒絕表達很迂迴,所以到底是Yes 還是No,需要追根究抵,否則很容易誤解而延誤談判時機。

堅持,讓不想談變成有意願

談判策略滿手,對手若根本不想上談判桌也沒有用。

 

讓對手認知不談判會產生更多成本是方法之一,但最重要的,還是不輕言放棄。

談判生變的原因有很多種,相對權力的消長最常見。

 

外部情勢改變,例如忽然戰爭發生,或市場突然發生大震盪,也會讓對手改變談判意願和策略。

 

談判團隊人員異動,主事者換人,談判條件一樣會跟著改變。

不管是哪一種原因,一個好的談判者,要能鍥而不捨,也許忽然有一天,有個感動出現,結果就改變了。

文章詳情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建立關係都靠金錢嗎?


 




 



「為什麼我店裡的顧客都沒有忠誠度?」一位精品店的老闆看著不斷滑落的業績報表發慌,打電話找我求救;還有一位女老闆則哭喪的說:「為什麼我的員工都那麼現實,爭取加薪不成,他竟然說走就走。」


 


我實在很想告訴這些老闆們:「他們會這樣,都是你養出來的,你自己要承受。」


 


【沒有錢一切免談?】


 


你自己想一想,你的員工與你的關係只是建立在酬勞嗎?你們都沒有交情嗎?也許你無法回答「有沒有」,那我再問你:「如果你私人半夜有急事,你可找哪位員工來幫忙?他會不會拒絕?」這就是在考驗你這當老闆的跟員工之間有沒有交情?你的員工會不會報怨:「老闆!現在是下班時間,你幹嘛找我?這你要算加班費喔!」哈哈哈!你試試看吧!


 


有家公司找我去討論他們準備引進的新商品,當然也提到員工賣這個商品的獎金方式,由於是寄貨試賣而已,當然毛利不高,因此老闆認為給員工的獎金比率不宜過高,可是主管卻說:「如果才給這樣子,我們員工可能不會給你賣。」


 


天呀!老闆想要賣什麼,還得看員工臉色啊?


 


【靠價格你能靠多久?】


 


   不可否認,很多老闆跟員工之間的關係不只是靠「薪水」,還得靠「獎金」,要員工做任何事,都要「額外」給獎金,不然一切免談,真是離譜至極!


 


嚴格說,員工是「需要」獎金的激勵,但是員工不能把獎金變成「絕對必要」,有些狀況沒獎金也要去幫老闆做,那是種「體諒」,也是勞資之間的「情誼」。


 


為什麼員工胃口那麼大?當然是老闆給撐大的,一開始就是給糖吃習慣了,所以員工視為理所當然,沒有的話就是不行,員工還會罵老闆呢!


 


另一種狀況,老闆與顧客之間也是建立在「銀貨兩訖」, 顧客買商品全看價格,完全沒有任何交情可談,那就慘了!因為競爭者一降價,顧客就跑了,你完全沒輒。


 


【靠價格不如靠感情】


 


我常建議商家,你賣商品也要賣服務,也要賣人情,也就是你要「創造」商品的附加價值,「額外」提供給顧客一些商品外的「感受」,例如「建立會員制」,讓顧客感覺自己被重視,例如「提供資訊」讓顧客覺得「有內涵」,還有,讓顧客願意跟你做朋友,這就是商品的「附加價值」。


 


假設你的店只是賣西瓜,那麼你就只能靠西瓜做業績,請問:「競爭者賣的比你便宜一塊錢,你是否馬上賣不掉?」如果你有「其他的」商品,你便可以「截長補短」,利用一些「交換」來討好顧客,也可以靈活運用「價格」。


 


人與人之間難道只靠錢維繫關係嗎?當然不是!好,我的結論來了,掌握顧客得靠「服務」,掌握員工得靠「交情」,這才是真正可以「掌握關係」的努力關鍵,記住光靠金錢是膚淺且很禁不起考驗的「三流管理」。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佳的工作者,要具備三業 :「專業」「敬業」「樂業」



 


 














當困難來臨時,敬業的工作者會不顧一切、排除萬難,會想盡辦法,做各種努力,以求把工作完成。


他們會找方法、找答案去排除困難,尋求解決。


而不是只把「理由」帶回來,告訴公司目前遭遇什麼困難,然後兩手一攤,束手無策。

企業經營中,所有的英雄事蹟、成功故事,都是這些「敬業」的專業工作者創造出來的,敬業可以確保工作者晉升中、高級主管,也是公司中的中流砥柱。


「樂業」,也是工作者內心的心靈層次。




當你喜歡一項工作,你會產生認同,最後工作會變成你人生的一部分,或者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從興趣開始,工作不為名、不為利,動力永遠不枯竭,只因為我喜歡!

樂業是對抗時間、對抗彈性疲乏的力量,也是工作者探索最高境界的元素。


所有高階經理人、CEO、成功創業者,都必須具備「樂業」要件,才能成就不凡的功績。

這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層次,工作者只要專業;中、高階經理人要再加上敬業,有敬業就會有成果、有績效,就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升遷;但晉升企業金字塔頂端後,還要有興趣,才能成就永不停息的動力。

至於所謂的能力,在專業的階段就要養成,那是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一次演講會上,一名年輕人問我:我心目中好的工作者,應具備哪些能力,又要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工作者?

這是個非常虛心且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年輕人,他自承自己的能力不足,正在努力進修各種專業,他常為自己的學歷不高、能力不足所困擾。


我知道他想要的答案是這些能力的先後順序,好讓自己進修時可以優先補強,但我的回答可能無法滿足他的需要。

我說:我心中最佳的工作者,要具備三業:「專業」、「敬業」及「樂業」,而這三項分別代表三種工作境界,象徵著每一個工作者可以達到的不同成就極限。  文/何飛鵬(寶貝感謝分享)


「專業」是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那是擁有一項基本的工作技能,這項技能,工作者不只要會,還要熟練,而且要比別人更好、傲視群倫。

專業是外顯的能力,很容易檢驗,從工作者過去的學歷、工作經歷、成果,很容易判斷工作者擁有什麼樣的專業,而其專業的等級也不難判別。

企業組織通常是以專業為用人的最基本條件,然後再進入「敬業」的檢驗階段。


「敬業」指的是在工作上全力以赴、使命必達。



在承平時期,工作者沒受到任何考驗,是否「敬業」,不容易分辨。

可是當困難、挫折、危險、危機來臨時,敬業就是分水嶺,可以明確界定好工作者與壞工作者。

敬業是態度、是精神,而不是能力。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決策,一次做對》問題定義錯誤,執行完美也是徒勞















主題學習 









決策,一次做對》問題定義錯誤,執行完美也是徒勞


決策第一步:分析現狀、界定問題

英國某報紙曾舉辦一項高額獎金的有獎徵答活動,題目是:「在一個充氣不足的熱氣球上,載著3位科學家:環保專家可拯救世人不受環境污染而面臨死亡;核子專家有能力防止全球性核子戰爭,使地球免於滅亡;糧食專家能在不毛之地種植食物,使幾千萬人脫離饑荒。熱氣球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人以減輕載重,使其餘兩人得以活存,請問該丟下哪位科學家?」

問題見報後,很多熱心讀者回覆報社,答案多在討論哪位科學家比較重要,爭吵不休。最後結果出來了,答對的居然是一位小男孩,他的答案再簡單不過——丟下那個最胖的人!
——《請給我結果》,姜汝祥


請把題目再看一次。

題目問的是「如何防止熱氣球超重墜毀」,所以答案自然是「減重活命」;至於「誰對人類貢獻比較大」,根本與問題無關。

 

這只是個趣味益智問答,但是從人們思考解答的過程即可看出,多數人之所以做錯決策,主因就在於對問題辨識不清和界定錯誤。

 

而當方向與目標設定錯誤,就算接下來的活動執行得再完美,也不過是徒勞。

分析現狀:「階梯式程序」層層剝解問題本質

曾任《財星》(Fortune)雜誌編輯的裴林‧史崔克(Perrin Stryker),1965年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你可以分析這個問題嗎?〉(Can you analyze this problem: A management exercise)一文,將「問題」定義為:現實與預期標準發生差距。

當事情的結果不如預期時,幾乎人人都能指出「有問題」,但深入探究「問題是什麼」時,大家的認定往往南轅北轍。

 

史崔克強調,這是因為人們習慣以自身經驗或對事情的理解程度,對於問題的成因驟下「想當然爾」的直覺判斷。

企業所面臨的狀況錯綜複雜,試圖解決一個問題的起因時,經常又會牽扯出另一個或多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就像階梯般層層相連。

 

因此,唯有能以更宏觀、全面的格局來看待問題,才能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案。

針對如何解析問題,《決策一本通》一書建議,經理人在面對問題時,可先擬出一份問題報告,並且務必要確認以下3件事:

1.初始狀況:你現在所處的情況;
2.目標狀況:你要達成什麼目標;
3.處理狀況:你如何達成目標狀況。

一旦釐清了問題的現況,就能將問題結構化,從而區分出何者才是當前問題的現實面,何者又是我們自身構想出來的假設或判斷。

界定問題Step 1:


一般性問題vs.例外事件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1967年所著〈有效的決策〉(The effective decision)一文中指出,面對問題時,有效能的經理人不會只關切決策的速度,而會先問:「這個問題是會導致整個基本秩序大亂,或只是現有運作程序脫軌的前兆?」

杜拉克發現,經理人每天在職場遇到的問題,多半屬於「一般性問題」(亦即可透過建立規則或原則來解答的問題),但決策者卻常錯將一般性問題,視為一連串獨立事件,結果只是治標不治本,忽略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往往是其他更重大事件的前兆。

以工廠熱水管接頭發生滲漏為例,情況有可能是其中一條管線破損(例外或特殊事件),只要修補好即可;但若問題持續發生,就可能是整個系統出問題,因而必須全面更新設備,以免在未來引發重大災難。

>>
更多精采內容





實用祕技 







職涯管理祕技》博取信任三部曲,成為老闆愛將


職場工作者無不希望贏得老闆信任,從而被委以重任,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不過,信任關係究竟該如何建立?以下是《殺戮戰場66招》作者楊偉凱,累積豐富的職場經驗,所提出的3個建議:

首部曲:深諳老闆的好惡。

 

想讓老闆喜歡你,第一步要先讓老闆不討厭你,大多數老闆都非常主觀,如果有一件事或一個行為,正好犯了老闆的忌諱,想翻身就很困難。

例如,有些老闆非常注重細節,每件事都想了解,如果你寫e-mail給其他部門或國外同事而不CC(副本抄送)給他,他會很在意。

 

就算你之前表現得再好,也會功虧一簣,老闆心中永遠會有個疙瘩,覺得你不夠尊重他,沒把他放在眼裡。

和老闆培養默契的最好方法就是學會「永遠讓你的老闆先說話」與「聽指令」。最笨的部屬就是在老闆開口之前,搶先說出自己的想法。

 

聰明的部屬懂得發問,詢問主管的想法,聽完之後再複述一遍,並在其中加入自己成熟的意見,再次詢問老闆的看法——讓主管知道你不但是一個會聽指令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

二部曲:展現誓死效忠老闆的誠意。

 

不被老闆討厭只是消極的做法,更積極的是「讓老闆喜歡」,成為老闆的愛將、最信任的部屬。如何做到呢?必須從了解老闆的偏好、滿足他的需求做起。

例如,老闆的價值觀與工作哲學是什麼?現階段他最想完成的是哪些工作?他最討厭的部門與仇人是誰?他喜歡用電子郵件、電話、留紙條或親自到辦公室和員工互動?他喜歡自己想解決方法?還是希望部屬提供幾個方案讓他「欽點」?他喜歡部屬簡要報告或詳細報告?

每位主管都有不同的偏好,身為部屬必須掌握主管的習性,同時努力配合,才能得到老闆的器重。

 

有些老闆不喜歡員工只會提問題、而沒有解決方法,遇到這種老闆,在向老闆反映問題時,心中就得預備好幾個解決方案,當老闆問你:「你覺得應該如何解決?」才能適時回答:「有3個方法可以解決,第一是O、第二是OO、第三是OOO。」再讓老闆決定採用哪一個方案。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做人處事的風格,這就是主管的偏好,現在就拿起筆來,寫下你老闆最討厭及最喜歡的10件事,如果你寫不出來,趕快詢問同事。

三部曲:幫老闆立功。

 

想成為老闆心目中的愛將,需要具備「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的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及氣魄,就準備當個平凡的上班族吧!

如果你被老闆認定是自己人,出去就是代表老闆,你的一言一行及功過,都會算老闆頭上,其他部門及大老闆若對你的工作表現持肯定態度,你老闆也會雨露均霑,大家會稱讚你老闆:「這麼會用人,而且訓練有素。」

職場上的工作其實沒那麼困難,只要有心,一定可以做到讓別人滿意,等這些讚許聲傳回你老闆耳裡,就是大功一件,以後還有什麼更重要的專案,老闆一定第一個想到你,因為你能為老闆建立功績。

(取材自《殺戮戰場66招》,商周出版。)

>>
更多精采內容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滋味電子報:大量複製生產,無論多卓越不凡的紫牛,不須半年已經滿街都是















蘋果滋味 









不識紫牛是紫牛


這世界根本沒有紫牛,如果有的話,透過現代的資訊和科技,基因轉移
大量複製生產,無論多卓越不凡的紫牛,不須半年已經滿街都是。


生意人都希望自己的貨品是獨一無二的產品:唯其獨一,買者趨之若鶩;唯其無二,才能聲價十倍。

書生騎白馬入城,城門衛兵按例徵稅,書生說:「白馬非馬……」衛兵皺眉:「白馬非馬,難道是狗?」

紫牛也是牛。

 

牠的生物構造,體態肌能,和其他牛無異,只是牠第一個捕捉到你的視線,你無須細心分辨牠有沒有斑點,角長毛短,一眼就發現牠與眾不同,而你對牠更充滿好奇,有所期待。

紫牛跟白馬一樣,即使稀有,看習慣了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略過外表的皮相,就發覺本質上還是與一般的牛馬無異。

 

好辯學者可以繼續旁徵博引,說明紫牛非牛,而比照二千多年前公孫龍子的白馬非馬,沒有人說得過你,但毫無實質意義。

說二千年太長,二十年前呢?行銷學4P之首就是產品:發現需求、創造產品、提供最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法、重視品質和效能、持久性及售後服務等,還有引人注目,令人愛不釋手的包裝──這些這些,都是行銷學裡曾經最重視的產品力。

 

我們也積極尋求每件產品的獨特性,建立獨家賣點(USP, Unique Selling Point),讓產品更獨一無二、超群脫俗,銷售員或貨架通路也更容易售出該產品。

後來企業規模愈大,人力架構日益龐大,組織運作更趨繁複,於是宣傳部分為廣告部、媒體部和公關部,生產部也分為研發部、生產部和包裝部,行銷學者也把4P增加到8P、10P,最後又把全部P改為C,提倡放棄企業本位的「銷售」,改為客戶本位的「服務」,為此,獨家賣點也應運而歿──不用銷售,何須推銷員?不用推銷員,何須有賣點?

不過,獨家賣點屍骨未寒,行銷學者卻又珠胎暗結,生出了差異化行銷(differentiation)這概念。

 

極力把市場或產品差異化以製造並強化本身的經營優勢,其基本精神還不是一樣?只是經營策略的焦點,從銷售員本位的獨家賣點,轉移到消費者本位的市場或產品差異上而已。

這世界根本沒有紫牛,如果有的話,透過現代的資訊和科技,基因轉移大量複製生產,無論多卓越不凡的紫牛,不須半年已經滿街都是,企業能否爭取這半年奇貨可居而牟取暴利,是另一個生意效率問題,而「紫牛」這概念在行銷學上脫不出二十年前的獨家賣點、產品力,或差異化行銷概念,在辯證藝術上也不可能比二千年前的公孫龍子更精采,虛晃一招,騙過了多少人!?

補充:除了銷售(Selling)被行銷學邊緣化外,獨家賣點的另一死因,是因為多年前已有學者認為,資訊傳遞和科技複製的效率,令企業不能再長期保持其產品之獨特性或差異性,所以獨家賣點不再存在。

 

矛盾是:無論在廣告裡或銷售員的口中,產品的差異性仍是最重要的賣點,因為這是人的生意,成功產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獨占鰲頭,必具備你明知道卻無法完全複製的特質:人性。所謂產品之人性者,就是品牌個性了。





一開始,就做對 







不設限,未來才能更寬廣!持續成長,才能永遠是人才!


《不設限的人生》
台灣雅芳暨韓國雅芳公司總經理 王子云◎著

從Shopping中找靈感,從SARS危機中找轉機;
到香港開疆闢土遇上「蟑螂雨」,到韓國攻城掠地遇上「大男人」!
從小行銷到領導人,王子云靠著螺旋式成長磨出身價,讓自己能永保職場優勢!

更多書訊請上城邦讀書花園網站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生必讀的睿智故事電子報:石頭切割工















編輯小語 









心靈富足


真正的快樂不必遠求,當我們知足、也懂得謙卑及肯定自我,心靈自然富足,也將發現生命中的寶藏。





一生必讀的100個睿智故事 







石頭切割工


無須羨慕他人,你就是獨特的,擁有無人能替的才能。

從前有一個石頭切割工。

 

他每天都到高山上切割石頭,工作的時候總會哼著歌。

 

他認為自己是一個窮人,沒有太多的慾望,所以他在這個世界上什麼煩惱都沒有。

有一天,他被叫到一個貴族的豪宅工作。

 

當他看見那幢壯麗的豪宅,他生平第一次體驗到慾望的痛苦,他嘆了一口氣說:「如果我是個有錢人該有多好!那麼我就不用像現在這樣為了謀生而流汗辛苦了。」

突然,他大吃一驚,他聽到一個聲音說:「你的願望已經被允許。從今以後,你的任何願望都會成真。」

 

石頭切割工一整天都說不出話來。

 

直到晚上回家,他發現自己的小屋已經變成一幢華麗的豪宅,就像今天工作時看到的那幢一樣。

 

於是,石頭切割工不再切割石頭,他開始享受富人的生活。

一天下午,天氣悶熱潮溼,他朝窗外望去,碰巧看見國王經過,身邊跟隨著一大群官員和僕人。

 

他心想:「我多麼希望自己就是國王,可以坐在涼爽的皇家馬車裡!」他的願望立刻就實現,他發現自己正躺在舒適的皇家馬車裡。

 

然而,馬車裡比他想像的還要燠熱。

 

他朝馬車的窗外望去,不禁對太陽的威力感到驚奇,因為它的高溫甚至穿透粗厚的馬車壁。

 

「真希望我是太陽。」他對自己說。他的願望又實現了,他發現自己高掛在天空,正在將熱氣傳送到整個大地。

他就這樣快樂地過了一段時間。

 

然後,在一個陰雨的日子,他試圖穿透一層厚厚的烏雲卻失敗了。

 

於是他讓自己變成一朵雲,而且炫耀自己擁有能遮蔽太陽的本領——直到他又變成了雨,他氣惱不已,因為一塊巨大的石頭阻擋了他的路,他被迫繞過石頭流動。

「什麼?」他大叫,「區區一顆石頭竟然比我還有威權!嗯,那麼,我希望自己是一顆大石頭。」

 

說著,他又立刻變成一顆高高豎立於山腰上的石頭。

 

然而,他還來不及為自己漂亮的外形感到高興,就聽到自己的底部傳來碎裂聲。

 

他往下一看,驚愕不已,他看見一個嬌小的人坐在那裡,忙著將他的底部一塊一塊切割下來。

「什麼?」他大聲叫嚷,「他那樣一個微小的傢伙竟然比我這個壯碩的石頭還強大有力?我想變成一個男人!」於是,他發現自己又變回了一個石頭切割工,正走入山裡去切割石頭,靠著汗水和體力謀生活——他在心裡哼著歌曲,因為他很滿足於現在的自己,而且靠著自己的能力過生活感到心滿意足。

安東尼.戴邁樂

聖山之地

一時失意不打緊,或許因為跌倒過,你反而看得更遠。

從前有一個國家,它因為有一座聖山而聲名遠播。世界各地的人都聽說過這座聖山,但奇怪的是,住在這個國家的人有一個習慣,就是走路時目光總是注視著地面。

 

他們從來不把頭抬起來。

 

如果你問他們在做什麼,他們會告訴你:

「我們當然是在尋找聖山。要不要加入我們一起尋找?你這輩子一定要看過。」

 

他們就過著這樣的生活,不停地到處尋找,走遍各大街小巷,看著地圖鑽研,並且爭論要到哪裡才能確實找到聖山。

在這期間,聖山高高聳立於天空,耐心地等候人們發現它的優美和力量,卻只能難過地看著他們盲目地到處亂找,而不會停下來抬起頭看它。

在這個國家的另一邊,有一個水色如鏡的大湖泊。

 

聖山倒映在湖面,這個國家的人民圍繞在湖邊,指著湖面的倒影說他們已經找到了聖山。

 

有些人跳入湖泊而被淹死;有些人認為這座山有邪靈,紛紛走避。

 

還有一些人做出決斷,就是根本沒有聖山存在。

後來有一天,在那些熙熙攘攘、渴望尋找聖山的人當中,有個人突然失足跌倒,被人群踐踏得快要死掉。

 

他平躺在地上,心想自己的死期一定快到了,他望向天空,然而令他吃驚的是,他看見聖山莊嚴地高聳在自己上方。

 

他試圖告訴大家他看到的,但是沒有人相信他,於是他獨自一個人出發,去尋找通往聖山的道路。

那是一段辛苦的旅程,因為沿途道路陡峻危險,而且他一直看不到聖山所在。

 

他一路上跌了好多次,每次他一跌倒,就會再次看見他所要尋找的聖山,並且受到激勵而繼續往前走。

 

而當他往前走的時候,他發現走在通往聖山道路上的人,都是有缺陷或生病的人,或是揹著沉重負擔而倒下的人。

 

他終於明白,唯有那些跌倒過的人才能看見聖山,唯有那些了解「向下」真正涵義的人,才會懂得「向上」看。

出處不明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杜拉克教我的17堂課電子報:讓工作變得有趣













杜拉克教我的17堂課 







讓工作變得有趣

杜拉克充分體認到金錢本身不是很好的工作誘因。

 

他曾引用赫茲伯格的說法,赫茲伯格在著作《工作動機》(The Motivation to Work)中發展出「工作豐富化」(job enrichment)的觀念,希望藉著改善和重組工作流程和工作環境,讓員工從工作中獲得更多滿足。

 

員工沒有辦法從工作中得到滿足的原因很多,而工作無趣正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在《企業再造》所引用的調查結果中,這個項目排名第二。

你有沒有辦法提供有趣的工作,或你能不能把員工必須做的工作變得有趣一些?如果你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機會可以做這件事。

 

這也是為什麼像足球這類的競賽,即使危險而辛苦,仍然能引起如此正面的參與動機。

尊重別人,就能贏得別人尊重

尊重別人,並確保你的屬下也這麼做,這應該是你能力範圍內做得到的事吧?當然每個人都應該受別人尊重。

 

許多傑出領導人都認為應該尊重每一個為你工作的人。

 

艾許創辦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她的建議是,你應該想像你見到的每個人都戴著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請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

美國政治科學家柏恩斯(James MacGregor Burns)寫過一本非常出色、學術水準很高的書,書名就叫《領導》(Leadership)。

 

事實上,這本書後來贏得普立茲獎。

 

好好聽從他簡潔的忠告,因為即使杜拉克都沒辦法說得更貼切:「在現實生活中,對領導人而言,最務實的忠告不是把販夫走卒當販夫走卒看待,也不是把王公貴族當王公貴族看待,而是把每個人都當人看待。」

杜拉克遵從了柏恩斯的忠告。

 

他對每個人都非常尊重,他對待企業執行長和國家元首的態度和他對待學生的態度完全一致。

優異的表現能受到肯定

杜拉克教導我們,必須從兩個層次來表彰好的工作表現。

 

首先,每個人都渴望受到肯定,所以這是激勵員工有所成就的重要手段。

 

公司可以透過不同形式表揚員工。

 

他引用拿破崙的話,拿破崙在談到自己所頒發的俗麗獎章時,據說曾經感嘆:「男人為了這種騙人的小玩意會做出的事情,實在令人訝異。」

 

拿破崙或許說得沒錯,但是杜拉克對於獎勵倒不是抱著這種嘲諷的態度。對杜拉克而言,由於所有人(包括工作者在內)都渴望受肯定,這表示這種肯定某種程度是在報答員工良好的工作表現,是他們應得的報償。

每個人都希望工作表現優異時,能受到肯定。有許多方法可以表揚員工的表現。

 

事實上,管理專家尼爾森(Bob Nelson)在《獎勵員工的一○○一種方法》(1001 Ways to Reward Employees)中列出了一千多種獎勵方式!

有機會發展新的才能

你有沒有為員工創造能發展技能的機會?你有沒有提供內部訓練課程?或容許員工每個星期花幾個小時進修,以完成大學學業?你也可以聘請健身教練在午餐時間或下班後指導員工健身。

 

有時候,員工裡面就有這樣的人才,或有些員工具備某方面的專才或特殊知識,而且願意教導其他員工。

 

你需要做的只是開口問一下罷了。

 

別忘了,你和其他經理人或員工如果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都可以扮演教師的角色。

 

當然,擔任教師的人也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很多。

聆聽是最好的鼓勵

無庸置疑,專心聆聽能激勵人心。

 

聆聽對於激勵員工的重要性可能遠超過你的想像,在下一章我們還會看到,杜拉克認為聆聽也是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蓋爾文擔任摩托羅拉的董事長兼執行長時,摩托羅拉年銷售額高達六十七億美元,在全球雇用了五萬員工。

 

那麼蓋爾文在領導方面強調什麼樣的做法呢?「我很重視聆聽,」蓋爾文表示:「我們用心聆聽其他人希望我們聽到的訊息,即使他們未必都直接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創辦玫琳凱的艾許也主張聆聽是一種藝術。

 

她說:「如果我在滿滿都是人的房間裡和別人說話,我會盡量讓對方覺得現場彷彿只有我們兩個人。

 

我的眼睛會直視對方,對週遭的一切視若無睹。

 

即使有一隻大猩猩走進屋子裡,大概都引不起我的注意。」

讓員工自己思考

你能否以開放的態度,讓員工自己作判斷?杜拉克說:你可以告訴員工該做什麼,不過杜拉克也教導我們,懂得激勵員工的經理人都了解,他們必須容許員工自行決定要如何完成大部分的工作。

 

杜拉克並不是說,如果員工尋求你的幫助,也不要伸出援手。

 

他想說的是,我們必須體認到,員工有自己的才能、經驗和獨特的背景,這是為什麼他們是如此寶貴的資產。

 

每位員工都有很多可以貢獻之處。

 

如果你為組織裡的每個人思考所有的問題,簡直是對人才的一大浪費。如果你嘗試著這麼做,遲早都會碰到困難。

即使你有能力為組織中的每一位員工思考所有的問題,我仍然要奉勸你不要這樣做。如果所有員工的想法都和你一樣,那麼貴公司能夠激發的創意就很有限。

 

此外,研究人員也發現,許多人一起合作開發的產品往往勝過每個人單打獨鬥開發的產品。

 

如果你想要獨自充當整個組織的大腦,你的組織就會喪失合作帶來的寶貴綜效。

 

所以,讓員工自己思考吧,你會很訝異於他們提出的種種構想,以及他們如何運用專業來為你解決問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儲備四十歲的能力


儲備四十歲的能力


「各位先生,我不幹了!」。


四十歲以後,如果你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你將會憎恨自己。

一般人以為四十歲以後的工作比較難做。


當然,有些事情做起來會難一點,比方早上起床而不腰酸背痛之類就是。


但大多數機構裡,四十歲以後的工作輕鬆很多。


責任可能會比較重大,不過四十歲以後,你的價值應該在於你的經驗、技能和判斷力,而不應在於每天工作八小時的能力。

如果你在四十歲生日之前做了一些適當的事,那麼,成功的大部份報酬便會在四十歲以後相繼而來。


什麼是適當的事呢?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在四十歲前學會有關本行本業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例如,我在三十多歲學會怎樣編輯文稿,以及學得有關出版的基本知識。


總而言之,我在適當的年齡精通了我的業務,嗣後只是繼續取得更多經驗而已。

已故的零件大王布魯丹(CharlesG.Bluhdorn)在四十歲時,已把他的「海灣與西部工業公司」發展成一個每年營業額千百萬美元的商業王國。


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四十歲時,已寫成「夢斷城西」(WestSideStory)而建立起出色美國作曲家兼指揮家的美譽。


深宵不懈孜孜工作,在二十歲甚或三十歲時沒有問題,但到了四十多歲,都不應該為了學新事物而喪失睡眠。

第二、養成個人風格。


在四十歲以前,找出你所喜歡的愜意的是什麼,不論是衣著方面也好,或是使你與眾不同的小地方也好。


二三十歲時你還可以進行試驗,但是到了四十歲,你便要確定地建起個人風格。


一位男士或女士在事業中途試圖改變自己的形象,就會讓人覺得他(或她)很不可靠。


你喜歡用弔褲帶嗎?好!就把弔褲帶當作你的商標吧!


辦公桌上擺些鮮花會令你工作更有效率嗎?那就每天都擺些鮮花吧!

第三、在可能範圍內,在感情生活方面,要求安定。


在爬向事業階梯較高的梯級時,如果生活愉快而不陷入感情危機,對你會有很大幫助。


本來,就算沒有消耗體力和分散精神的私人問題,成功也夠困難的了,何況,苦惱像疾病一樣,會逐漸令人對別的事物失去興趣。


當然,並非所有的困難都能夠避免,而且還得將他們一一克服;但是,那些到了四十歲時私人生活已經安定的人,一般都比在這方面不安定的人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因此,如果你想結束一段沒有機會的戀情,或者想和女朋友結婚,那就趕快去做吧!


免得把問題拖到生命的第五個十年,因為在五十歲以後這段時間,你應該享受人生,看著你對事業的投資開始獲利。

第四、明白自己的短處。


承認有些事你會做得不好,受不來,或者不願做。


如果你討厭數字而喜歡創作,那就不要因為待遇高或順從別人的期望而強迫自己做數字工作。


在四十歲之前,一定要投入你所喜愛的那種工作。


否則,四十歲之後的一、二十年,必然會是一段鬱鬱不樂的日子。


而且,你真正成功的機會也可能因而被破壞。

第五、知道自己的長處。


你最好斷定自己擅長些什麼,並且認清楚你所喜歡做而又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情。


我較為年輕的時候,常被人批評老是考慮問題的正反兩面。


有些人因此說我顯得沒有決斷能力。


現在我五十四歲,但我早就認識到這是一項寶貴資產。


不錯,它使我當顧問優於當行政人員,但那不要緊。


任何一個機構需要這兩類人才。


不管你所擔任的角色是什麼,總之,知道自己的長處對成功都很重要。

第六、開始儲備辭職不幹的錢。


我年輕時,超級代理人艾溫拉沙爾有一次向我提出長輩式的勸誡:「把你賺到的第一個一百萬元存起來。」


他說,「那是你留做『辭職不幹』而用的錢。」


可惜我儲不到一百萬這麼多,但那個主意畢竟不錯。


最使人頹喪的事莫過於要完全依賴別人。


如果沒有能力辭職或冒險改行,那就非捱下去不可。


儲蓄了足夠的錢之後,你便有了一個安全網。


你也許永遠不會動用那筆錢,但有時為勢所迫,唯一的適當解決辦法就是「各位先生,我不幹了!」。


如果你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你將會憎恨自己。

第七、建立人際關係網。


如果到了四十歲你仍未建立起一個人際關係網,裡面包括你的朋友或最低限度包括一些可以互相幫助的人,那你就有麻煩了。


這些人有的是你的同事,受過你的恩惠,你支持過他們的計畫,你傾聽過他們的問題。


他們也會同樣對你。

人際關係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它需要幾十年的栽培。


在商業上亦正如在政治上一樣,你要有許多人散佈在適當的地方,你可以倚賴他們,他們也可以倚賴你。

第八、學會授權他人。


許多人不肯--或不能--這樣做。因此始終被訂在從屬的職位上面。


授權他人是成功的一半;一個不能將工作授權別人去做的人,注定會到極大的障礙。


你到了四十歲時,最好已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換言之,你懂得挑選合適的人並信任他們。

第九、學會在什麼時候三緘其口。


人們因說話而不小心自毀前程的,比任何其他原因都多。


要學會保持沈默而看起來機智。


別人自然以為你知的比實際還多。


別講別人閒話,別談論你的大計。


守口如瓶所贏得的聲譽,遠較講人閒話所帶來的一時受人歡迎更加重要。


你在事業上越有進展,這一點越為真確。


在高級管理層中,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要對人忠誠。


如果你到了四十歲仍未能建立起堅如鐵石的忠誠信譽,這缺點便會困擾你一生。


不忠誠的惡名必然會使你在事業上到處不受歡迎。


你不能靠暗裡傷人爬到事業頂峰,而要靠在事業早期樹立起來的真誠剛直和不可動搖的聲譽。


四十歲以前,忠誠只是投資;四十歲以後,它就開始有所收穫。

最後要保持幽默感。


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即使成功也不會永恆。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新者的致勝法則電子報:為什麼創新很重要













創新者的致勝法則 







為什麼創新很重要


創新是重要的構想,能夠塑造企業命脈、協助領導人想出先前沒想到的策略選項;以收購為例,大多數的收購案會通過,是著眼於可降低成本和資金,例如,兩家製藥公司的合併,是著眼於全球化的經常開支和運作合理化,而且整合兩家公司的業務團隊和實驗室可以節省經費。

 

但是,透過收購或資產出售能買到的盈餘為期短暫。

 

雖然成本控制是非做不可,但那畢竟只是一種防禦性策略。

創新讓你能夠透過不同的眼光來看具有潛力的收購行動,而不僅是從成本的觀點來檢視,而且視之為加速營收與獲利的成長並強化企業能力的途徑。例如,寶鹼的創新能力在收購吉列公司(Gillette)後變得更強。

 

寶鹼在市場上的領導品牌,例如吉列刮鬍刀、維納斯(Venus)女士專用除毛刀片、歐樂B牙刷(Oral B)和金頂電池(Duracell),都是未來創新的平台,而且在刀片與刮鬍刀、電子產品、電子機械產品和電力儲存方面的核心技術,讓寶鹼強化技術組合,未來得以持續創新的腳步。

 

創新提供一項優勢,讓企業更快速、更深入新市場。

 

大致說來,寶鹼復甦的創新能力,讓它能夠打進開發中市場,而這些市場的成長是富裕國家的兩倍。

創新讓企業站上主攻位置。

 

看看兩家連續性創新的高效企業,高露潔和寶鹼,就是藉由創新才把聯合利華趕出美國口腔保健市場。

 

建立創新文化的企業都走上成長之途;未能創新的企業則逐漸沒落。

 

美國汽車製造商凡事通(Firestone),以及索尼(Sony)和柯達(Kodak)公司,從前都是業界龍頭,但今天都落後於以創新取勝的挑戰者,屈居第二,甚至排名更後面。

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企業創業的目的是要「創造消費者」。

 

諾基亞利用創新,在印度創造了兩億消費者,而成為印度第一品牌。

 

諾基亞透過觀察印度消費者的獨特需求(尤其是在大多數人口居住的鄉村地區),先用新方式區隔他們,然後在手機上添加和他們獨特需求相關的新功能。

 

在這過程中,諾基亞在價格點上創造一條新的價值鏈,讓公司獲得想要的毛利。

 

因此,創新可以吸引新使用者,並增強既有使用者的忠誠度,從而創造消費者。

 

如果企業從最上層到最底層,都能把創新置於企業的中心,就能找出更好的做事方式:更有生產力、更積極、反應更快速、更周延、甚至更有趣。

 

員工希望的是自己對企業的成長有所貢獻,而不是身陷在無止盡的削減成本中。

不論在理論或實務上,創新的文化完全不同於強調併購或削減成本的文化。

 

原因之一是,創新領導人有一套截然不同的技能、性格和心理。

 

併購的領導人是交易締結者(deal maker),是交易導向的,一旦締結了一項交易,他就轉向下一宗交易。

 

創新領導人雖然可能不是很有創意的天才,卻擅長激發他人身上那種建立創新文化所需的能力。

 

協同合作是必要的,而且免不了經常性的失敗。

 

創新領導人很能面對不確定的情況,而且有一顆開放的心。

 

他們善於接受來自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構想。

 

他們把創新組織成訓練有素、可以複製的流程,而且他們擁有工具和技能來找出並管理創新本身固有的風險。

 

並非人人都有這些特質,但是企業若沒有培養這種人才,就無法建立創新文化。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嘉誠談做人做事做生意電子報:試著給人一個驚喜













李嘉誠談 做人‧做事‧做生意 







試著給人一個驚喜


生活大多數時候是平淡的,正因為如此,如果你能在平淡的生活中給人一個驚喜,別人將會十分感激你。

 

也正因為生活平淡。

 

所以只要你用心,驚喜還是很容易找到的。

驚喜能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情趣盎然。

 

給朋友一個驚喜能使朋友深刻地感受到你的情義;給愛人一個驚喜會讓她感受到似已疏遠的愛情;給孩子一個驚喜則能令他乖上幾天;當然給別人一個驚喜也能讓自己感到自豪和興奮。

當一個和你只見過一面的朋友,三個月以後站在你面前,你卻微笑著清楚地喊出了他的名字,這份驚喜定能讓他真切地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

 

這麼一個良好的印象可能會影響你們以後的所有交往。

 

當你不經意地說你兒子特別喜歡收集橡皮擦,兒童節那天,你朋友捧了一包多姿多彩的橡皮擦來到你家,不光你兒子會高興得很,相信你也能感受到朋友的這份特殊的關心。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特殊關照,而給人驚喜是讓人感受特殊的最好辦法。

不要武斷地認為給人驚喜是多麼的難,只要你不認為只有送人戒指、洋房才能給人驚喜,那麼問題就好辦得多。

 

首先,我們可以在電視電影中學點招數。

 

電影、電視都是一些思想豐富、喜歡浪漫、善於幻想的人編出來的,但其中的許多做法卻能讓生活中的我們感到驚喜。

 

節日給女朋友送朵花;朋友過生日了,給他點首歌,如此等等。

 

只要你不認為生活本該如此平淡,只要你想讓生活豐富多彩,電影、電視,以及別人的做法都會讓你有無數靈感。

平時對朋友、家人多加留心,相信會有很多讓他們驚喜的機會。

 

不是他告訴你,而是你自覺地記住了他的生日。

 

記住朋友家人的生日,記住朋友的結婚紀念日。

 

如果能記住朋友和他夫人的初次約會日,那就更好了。

 

平時準備個本子,記下一些他人的資料,相信你能成為驚喜的創造者。

 

朋友有邊辦公邊聽音樂的習慣,有一天你朋友的MP3突然壞了,你悄悄地把一個新的借給了他,這自然會讓他驚喜萬分。

當然,改變一下自己的性格,改掉一些自己的缺點,改變一下自己原以為想當然的規矩,也會給他人帶來驚喜。

 

戀人一直討厭你抽菸,哪一天你真的不抽了,這份驚喜能讓戀人感受到你對她的重視。

 

古板的父親一直不讓女兒週末出去玩,認為這樣危險,有一天父親突然對女兒說:「寶貝,為什麼不出去和同學一起過週末?」女兒會認為她爸爸是世界上最開明的。

只要你喜歡驚喜,它就會經常出現!

◎跨出自己的社交圈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朋友;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朋友幫助;人之所以會成長,是因為他吸收了別人的成功經驗。

如果你接觸的是同一群人,你的成長是有限的;如果你能夠擴大你的生活圈,你的層次就會大幅度提升;如果你能夠嘗試新的事情,你就能夠突破內心種種的困難和障礙。

你必須跨出自己的社交圈,必須接觸不同類型的人,因為不同類型的人會帶給你不同的刺激,不同的刺激會帶給你不同的創意,不同的創意可以讓你想出新的點子,能夠使你在市場上占更大的優勢,這樣的話,你成功的機會就大幅度地提升。

不妨從今天開始,想想看,你決定要參與什麼樣的組織、加入什麼樣的團體,要跟什麼樣的朋友在一起,那就請立刻行動吧!去找到這些人。

 

成功者都是主動出擊的,被動不會有收穫。

尊重別人,為別人著想的人,自然能與人相處融洽。

 

一個成功的人,也許會有許多相識,然而卻只會有少數朋友。

有人說過:「所謂朋友是了解你和愛你的人。」

 

當你快樂時,他們真正為你快樂;當你遭遇困難時,他們始終不離棄你。

 

我們在生活中不時會受到打擊,這時,唯一使我們能活下去的,便是知道有人關心我們。

友誼不是自動來的,它是我們把自己給予所愛的人的結果。

 

沒有比這種投資報酬率更大的投資。

 

同樣地,你努力追求到的名與利,若沒有人與你分享,便是毫無價值的。

 

因此建立自尊,要從培養友誼著手。

李嘉誠金言:我生平最高興的,就是我答應幫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們要求的做得更好,當完成這些信諾時,那種興奮的感覺是難以形容的……(BOX設計)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嘉誠談 做人‧做事‧做生意 







悄悄地為他人做點好事


天天努力做新人

即使是最成功、最有影響的人物,也一樣有不如別人的地方;同樣即使再平常的人,也有自己的優點或長處。

不論是容貌、財富、能力、經驗,或是嗜好、家庭、朋友、師長,至少你要能找出自己比別人強的四點理由。

找到這四項長處,把它一項項寫下來,大聲念給自己聽。現在你該知道,要從什麼地方去展現你的魅力了吧!

肯定自己、欣賞自己、喜歡自己,這是自我發現、做新人的第一步。

先找到自己的優點,並學會肯定它;看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並試著欣賞它,這樣在芸芸眾生當中,你突然間又發現了一個可愛的人,那就是你自己。

喜歡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絕大多數人容易喜歡別人、欣賞偶像、肯定大人物,和他們相比較,自己仿佛一無是處。即使是身邊最普通的朋友,有時也讓我們心生羨慕,自嘆不如。

有的人有許多的優點,卻自認是一個不漂亮、沒有魅力、不討人喜歡的人物。其間最大的障礙,就在於他從來不曾真正欣賞過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任何一個有魅力的成功人士,都懂得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喜歡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已經充滿了阻擋我們前進的重重障礙。人們要生存就必須具備披荊斬棘的勇氣,並不停地和所有惡劣的環境搏鬥。

而所有看來具有魅力的人物,莫不是在生活的重重煎熬中,不休不止地與自己鬥爭,與他人抗爭。這樣的對抗已經萬分艱難,在艱難之餘,還能夠流露出自在的魅力,不免使我們好奇,他們的力量來自何處?

答案很簡單,除了別人的認可,自己給予自己的支持最為重要。如果連自己都不支持自己,那麼還有誰會推動你走下去呢?

我們的內心都有等待開發的優點,即使那優點微不足道,但是小樹也有長成大木的一天。一點點的優點,只要能得到充分發揮,說不定正是成為偉大人物的起點。

找出你的優點,認清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肯定自己的個性、方向及堅持,在困境中仍然不忘欣賞自己,支持自己走下去。

◎悄悄地為他人做點好事

許多人在為他人做好事、行方便的時候,總會順便告訴對方自己對別人也很好,心裡悄悄地企盼著對方對自己有所肯定。

我們要求自己健全人格,希望自己成為某種有思想的人,所以我們加強自身修養,經常做些好事,對別人施以仁愛。這樣做可以提高自我意識,認識到自己善良的品質,並肯定自我價值。

我們為他人做好事的行為本質上是很好的,但是要記住:我們只是為了透過自己善良的行動為他人創造美好生活,而不是為了讓別人知道「我有恩於你」。實際上,你做好事的同時,你善良的本性已經使你感覺愉快──你仁愛的意義即在於此,所以千萬別圖回報。

既然要付出,就單純地付出,不要圖回報,這就是為什麼要提倡「悄悄地為他人做點好事」。別人的感激與表揚並不是你最需要的,你真正得到的有意義的回報是你無私奉獻的熱情──只要你有了這種熱情,你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更加愜意起來。所以,下次你為別人做好事的時候,請不要聲張——你的心情坦然了,你就能體會到奉獻的樂趣。這是一種跟你的生活密切相關的處事方式,它不僅會帶給你快樂,而且做起來也是輕而易舉。

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無論我們是有意或是無意的,我們總是想從別人那裡得到點什麼,尤其是當我們為別人做了點什麼的時候。比方說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住在同一間寢室的人常說「既然我打掃了洗手間,那麼她就應該將廚房清理一下」;或是鄰居之間「我上周幫他們家照顧了一下午孩子,這次總該他們幫我了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原因是——我們都認為我們所付出的已遠遠超過所得到的回報。

實際上,一個真正有智慧、內心充滿平和寧靜的人,每當他為別人提供方便的時候,他往往只想到要去做,而做了之後他就會感到靈魂中的快樂。正如同適當地作一些運動可以使人身心都得到放鬆一樣,你所作的這些愛心行動也可以使你在情感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愉悅,你感覺上的回報就是你意識到你做了這些「小小的」好事。

如果你感到替別人做了什麼而得不到任何回報,那麼導致你心理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隱藏在你內心的互惠主義,它干擾你內心的平靜,它使你老是在想:「我想要什麼,我需要什麼,我應當去索取什麼。」如果行善事而有所圖,也許好事會變成壞事。有一位美國青年,曾從深井中救出一個小女孩,得到女孩父母的深深感激和眾人的欽佩。不幸的是,從此以後,他無論走到哪裡都希望人們知道他的這一善行。隨著歲月流逝,人們漸漸淡忘了,他卻念念不忘,並越來越無法忍受人們如此對待他這樣一個救人英雄,以致最後不得不選擇了自殺。維吾爾族傳說中最聰明的人阿凡提曾經說過:人家對你做的好事,你要永遠記住;你對人家做的好事,你要立即忘記。這位美國青年若能領會到阿凡提的名言,那麼這個悲劇或許就能避免。

在你的生活中試著真心真意地去幫助別人,而且當這一切完全發自你的意願時,你一定可以體會到幫助他人而不在乎你所幫的人會給你什麼樣的報答將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如果你真的這麼做了,你就會感到這一切對於你心靈的回報——一種和平、寧靜、溫暖的感覺。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雅頌★幸福心靈報




趣文學牆上文學





趣文學牆上文學
在台中精明一街的某家露天咖啡館,看見這樣饒富哲學意味的牆上文學,常令路人也得停下腳步佇足欣賞,特予以轉載, 分享-------

* 有一種高低叫勢力。 * 有一種長短叫是非。
* 有一種大小叫心胸。 * 有一種寬窄叫眼光。
* 有一種上下叫門戶。 * 有一種左右叫創意。
* 有一種貧富叫閱讀。 * 有一種圓缺叫緣份。
* 有一種胖瘦叫天意。 * 有一種前後叫整型。
* 有一種來去叫機會。 * 有一種多寡叫幸福。
* 有一種快慢叫婚姻。 * 有一種鬆緊叫肚皮。
* 有一種玫瑰叫誠意。 * 有一種萬歲叫老婆。
* 有一種大爺叫老公。 * 有一種絕配叫牽手。
* 有一種品味叫名牌。 * 有一種氣質叫閒俗。
* 有一種糧票叫老公。 * 有一種台傭叫老婆。
* 有一種老五叫曠男。 * 有一種悶騷叫怨女。
* 有一種帳單叫面子。 * 有一種施工叫化妝。
* 有一種聚會叫八卦。 * 有一種應酬叫乾杯。
* 有一種神話叫瓊瑤。 * 有一種烙印叫初戀。
* 有一種自尊叫長短。 * 有一種自信叫大小。
* 有一種緣份叫冤家。 * 有一種情人叫備胎。
* 有一種知己叫外遇。 * 有一種飯局叫相親。
* 有一種安全叫長相。 * 有一種發洩叫刷卡。



我痛時 你並不痛
你痛時 我並不痛
不要忌妒別人"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而埋怨自己的命苦
當別人以微笑面對你時
或許 昨天他才失去他的胳臂

看完後有好多的感動,或許剛好反映了最近的心情吧,人的眼光是很狹小的,當你沒有把握已看到事情的全面性以前,請不要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因為你從來不知道他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是怎麼樣的煎熬渡日,因為你從來不知道他在微笑的背後,是怎樣的孤獨無助的,親愛的朋友,多去體諒你身邊的所有人吧....^_^....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裁學苑週電子報:世界就是我的職場















專家專欄 









E流企業學習:擺脫情緒迴路的桎梏


作者:鄒景平/總裁學苑資訊科技專欄資深作家

 我讀腦科專家吉兒泰勒寫的《奇蹟》中譯本,獲得許多不同層面的啟發,其中又以她對情緒發作的體驗和駕馭,最為受益。

 

她指出情緒迴路在人體內運作的時間,只有九十秒,除非你蓄意要留住它,否則它早就煙消雲散了!

 泰勒指出:「從神經科學的觀點來看,神經迴路每一次受到刺激,都只需要較少的外部刺激,就可讓該特定迴路運作,結果造成「思想模式迴圈」,利用此方式,左腦能以最有限的專注與計算,快速詮釋外界大量輸入的刺激。

 我們的情緒從受到激發,進入自動化程式,到貫穿體內,然後完全從體內消失,全程不到九十秒鐘。

 

假如九十秒之後,我還在生氣,就表示我選擇留在情緒迴圈裡。」

 原來情緒不是我,只是一個生理作用罷了,我們有能力擺脫它的控制,只是正常人受慣性的「思想模式迴圈」牽制,難以做出巨幅改變,泰勒雖然不幸發生左腦中風,但也因此,很幸運的逃脫情緒迴圈的魔掌,掙脫舊我的束縛。

 泰勒對自己的左腦意識 (以及從前的我) 之死,雖然感到非常悲慟,但在同時,也大大鬆了一口氣,那個吉兒泰勒在成長過程中,有太多忿怒與情感的包袱,左腦受損,讓她完全忘卻爸爸、媽媽、父母離婚的陰影,和得到精神分裂症的哥哥,她也忘掉了工作和壓力,整個人感覺既輕鬆又自在,她放下要不斷的努力工作(Doing)的想法,只是單純的活著(Being),享受當下。

 泰勒發現少了左腦的負面批評,她感覺自己天生就很完美、完整、美麗。

 

但是她知道自己活在人的世界,若想服務他人,就一定要與其他人互動和相處,她還是須要回復左腦功能,只是這次她是有選擇性的重建自己的左腦,而非任由舊日的情緒和經驗擺佈。

 泰勒也道出內心的掙扎:「承認我們對外界的認知以及我們與外界的關係,其實只是神經迴路的產物,對我而言,是解脫,也是挑戰,過去這些年來,我只是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人物。」

 泰勒說:「我有能力選擇是否要留住一種情緒,我可以讓它在體內停留久一點,也可讓它很快的流出去。我學會如何利用我的左腦,經由語言直接和我的腦袋對話,並告訴我它想要甚麼,不想要甚麼?」

 有了這層體認之後,泰勒知道自己再也不會回復舊日的個性,突然間,她對於自己的感覺為何,以及那種感覺要持續多久,都變得更有自主權了,她也強烈拒絕重新啟動往日令自己痛苦的情緒迴路。

 情緒治療是極為緩慢的過程,泰勒指出:「注意各種情緒在我體內的感覺,完全造就了我的復原,我知道沒有人能夠掌控我如何感覺,只有我自己及我的腦袋能這麼做,我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沒有能力拿走存在我心及我腦中的平靜。」

 原來情緒並非一發不可收拾的脫韁野馬,只要過了那關鍵的九十秒,生理上一切都回歸平靜,只要我們心理上不執意留在或放大那狀態,一切就會煙消雲散,那些情海上的翻騰牽扯與綿延,都是自我造作出來的!(本文原載於總裁學苑網站:
http://www.ceolearning.org )

■ 如您對專欄,有任何意見想表達,您可以在我們的互動討論區(
E流企業學習)論壇上發表。





御書房 







世界就是我的職場─日產總裁打造全球競爭力的七則成功備忘錄



原名:Go Global!: The Textbook for Business
作者: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
譯者:賴惠鈴
出版公司: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7月9日
頁數:232
導讀:黃祖強/總裁學苑總編輯


 一九九九年三月,與法國雷諾汽車簽訂合作關係的日產公司,是處於瀕死的狀態,過去八年內有七年呈現赤字虧損,市場佔有率更是連續二十七年衰退,工廠產能只剩下一半,形同一家倒閉的公司。

 就在那個時候,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以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簡稱營運長)的身分進入了日產。

 外來的和尚會唸經?外界等著看笑話的同時,戈恩上任,親自約見了一千名日產的員工,分別和他們針對公司的未來交換意見。

 

也在各個工廠、店頭查訪,直接聽取基層員工的意見。並成立了跨部門的組織「跨功能團隊(CFT)」,打破部門間的門戶之見,讓員工們都能夠對「為了重建日產,到底還需要做哪些努力?」發表自己的意見。

 

最後在同年十月提出「日產重建計畫」。

 他在重建計畫的記者會上宣誓,如果沒有達成這個計劃裡的三項目標,高級幹部就要集體請辭。這個大動作是作秀嗎?他真正的涵意是主管的本份是要決定公司的方向,並致力於將這個目標以明確的形態傳達給全體員工,如果沒有做好,請辭是應該的;因此把伴隨著責任的目標稱之為「承諾」(Commitment),讓全體員工客觀地了解公司的決策。

 故為了改造日產,他向全體員工表白:「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為了達成這個計畫,必須付出多大的努力與代價。但是請大家相信我,除此之外我們已經別無選擇了。」

 員工們意識到這樣的局面,不變不行,願意改變,在齊心協力下終於讓日產復活了。第二年就轉虧為盈,曾經高達兩兆日圓的債務,也在二○○○年還清,到了二○○五年,更達成了連續六期正成長。這樣的表現使日產重新站上了國際舞台,躋身全球汽車市場之中。

 這本書談的就是戈恩再造日產的現身經驗,他列出以下七個重點:

◎挑戰規範
◎使工作團隊上下一心
◎從差異中學習
◎「多元化」是最有力的武器
◎作好職涯規畫
◎不要和別人作比較,而是和自己作比較
◎坦率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日產重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材。不僅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還告訴我們要如何求新求變、如何讓和我們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夠同心協力地朝著同一個目標邁進。」之所以命名為《世界就是我的職場》(Go Global),目的是希望讀者不要只是被動地學習,而是能夠和同學或同事一起討論書中的章節。

 本書也提醒讀者:「在二十一世紀,不管從事什麼工作,都一定要和世界接軌,否則是活不下去的。

 

必須自己主動去爭取那些機會,藉由和與自己的文化及母語都不一樣的人共事,可以重新確認自己的獨立性,也許會對自己有更多的發現也說不定。」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師輕鬆讀子報:從A+公司跌到C-公司的警訊!















五分鐘摘要 









及早因應從A+跌到F的5期徵兆!


【文/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

為什麼原本成功的企業會落得一蹶不振?近來金融市場的動盪,顯示了不論你的組織此時或過去有多麼卓越,都不然表示你就能永遠保持強盛。

 

任何企業都可能會衰敗,想要避開這種衰退的狀況,就要及早注意到警訊……

■因成功而傲慢

當企業處於快速成長的狀態,有時可能會因為成功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過了一段時間,領導人會開始相信自己的公關語言,並與顧客脫節。

 

當企業忽略了當初帶來成功的因素,尤其是忽略了時運的因素時,自大於焉滋長。

值得注意的是,你既有的產品之所以能成功,很可能是因為它滿足了某種基本的人類或商業需求,而這種需求幾乎是不會過時的。

 

你能夠脫穎而出,大概是因為你在這方面的表現是世界第一,可是當你分心涉足其他面向,就給了全力服務這項基本需求的新競爭對手可乘之機。

 

實務上來說,要持續專注於改良和發展現有核心事業,向來不容易做到。

 

吊詭的是,成長的最佳契機,大概就存在於核心事業之中。

如果一方面想要持續投資目前賴以成功的因素,一方面又擔心未來發展,想找出目前該投資哪些面向以預做準備,因而在兩者之間產生某種拉鋸,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要克服這種內心的拉扯,必須時常問自己兩個很直接的問題:

1.你目前經營的業務是否會在未來5到10年間,因為外力而面臨無可避免的衰退?
2.你是否對目前經營的業務,喪失了最根本的熱忱之心?

只要你對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就應該帶著更高度的創意和熱情,繼續經營現有的產品線。

 

你必須設法持續用有創意的方式更新產品,以因應你的競爭對手。

 

要在你原本的業務之中,找出各種可以改進的方法。

要能長期維持成功,必須在兩個極端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一方面,你必須在所經營的領域中,力求長久的卓越表現。

 

另一方面,你必須不斷找尋自己的商品能做哪些有創意的改良與修正。

 

你必須持續竭盡全力提升自己的表現;必須表現出創意並推陳出新。

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在這兩極之間取得平衡。

 

如果你沒有任何根本而一致的理由作為基礎,卻不斷做改變,未來將會發生問題。

 

然而,如果你堅守著過去可行的作法,在有趣的新市場興起時,也會面臨錯失的風險。

傑出的企業領袖一向非常好奇,他們會不斷問「為什麼?」不會自以為已經知道答案。這是很明智的作法,如果你仿效他們,就不至於對自己的經營作法太過堅持。

◎檢查表

□ 你是否認為組織的成功是「天經地義」而不是「運氣好」?
□ 你是否認為,不論未來決定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公司還是能維持榮景?
□ 你是否忽略了最初帶來成功的產品,還是你依然帶著跟以往相同的創造力去經營這項產品?
□ 你是否已經開始大談「成功之果」,而不是持續尋求「成功之道」?
□ 組織上下是否仍然保持學習導向?
□ 你是否無意間忽略了目前為止運氣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說,你是否認為目前的成就完全來自於公司和領導階層的卓越表現,而不是因為時運?

■病急亂投醫

企業到了急遽衰退的時候,領導人通常會試圖回歸基本面,重新採取過往締造卓越的方法,不幸的是,這些大幅調整的方案雖然立意甚佳,但通常都徒勞無功。

此階段值得注意的特色是,會希望採取果斷、大膽的致命一擊,而不是建立長期的動能。企業常常會推出一個又一個應急的構想,希望藉此達成根本的轉變或轉型。

‧亦然投入不確定存在的市場,或是採用新科技的新興市場;
‧聽信各種可以產生「綜效」的宣傳語言,試圖大規模購併;
‧採取不顧後果的行動,結果耗盡現金並損害財務健全;
‧採行激烈的變革方案,導致意料之外的後果,結果削弱了公司以往的核心優勢和核心能力;
‧不斷進行組織結構重整,而且重整範圍廣泛;
‧四處尋找願意進公司服務、能讓公司轉敗為勝的新領導人;

◎檢查表

□ 你是否正在進行某種會改變局勢的大幅度劇烈變革,而不是在已經表現不錯的面向上繼續發展?
□ 你的公司是否正打算延聘鼎鼎有名的執行長?
□ 你是否快速而倉促地作決策,而不是冷靜而謹慎地分析事實?
□ 你是否打算用大肆誇耀和宣傳來推動革命?
□ 大家是不是都對目前的狀況感到困惑,因此愈來愈悲觀?
□ 你最近是否進行了多次重整,可是對公司的財務表現卻幾乎沒有影響?
□ 你的決策是不是好像愈來愈受制於環境,而不是透過管理者妥適決策?

更多警訊及案例,請見
《大師輕鬆讀》





特別報導 







跳脫金錢這場遊戲


【文/摘自《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大塊文化】

在此先介紹我們被教導的3大金錢規則與結構,這是在玩金錢遊戲會出現的「真實」情況。

 

其實,這類規則與結構還有幾十項(包括許多有關稅款、政府、投資等),但是下列這三項卻是我們最熟悉、也讓我們受害最多的規則,這一點你很快就會了解:

1、財源供給有限。

 

可供你使用的金錢有限,每次金錢「流出」,有限供應的金錢數量就減少。

 

因此,你必須想辦法持續補充供應,否則錢會用完。

 

你必須小心負責地保護你的錢,確保錢不會花光。

 

因為金錢的核心供應有限,你也必須有長期計畫,好好儲蓄、聰明投資、經年累月增加資產,供退休生活所用。

2、金錢流通。

 

金錢會流進和流出。

 

金錢「就在那裡」,不知何故金錢跟你是分開的,你必須去拿到錢,讓錢進入你的生活中。

 

另外,當你花錢時,錢就從你這裡移動到別人那裡,然後你的錢就變少了。

 

你有收入和支出,你必須管理這兩者的變動,才能讓收入超過支出,這樣做才有獲利可言。

 

如果你想提高生活品質,就必須增加獲利。

3、為了增加個人財源,你必須更努力或更聰明地工作。

 

人生中無法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萬事萬物都要「花錢」。想要的每樣東西,都會讓你「付出代價」。

 

你必須「賺」錢,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沒有付出就無法獲得。所以,如果你希望有更多錢,就必須想辦法增加更多價值或更努力工作——或更聰明地工作——才能賺到更多錢。

 

而且你必須培養賺錢技能,全心全意地賺錢,否則你絕對不會有很多錢。

■金錢遊戲無法獲勝

你無法在金錢遊戲中獲勝,因為:

1、「獲勝」並沒有清楚定義。

 

你怎麼知道自己在金錢遊戲中獲勝了?你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嗎?當你覺得自在時就算獲勝嗎?成為百萬美元富翁就獲勝嗎?或是要好幾百萬美元才算獲勝?要有10億美元才算獲勝?超越自己訂定的其他所得目標或資產淨值目標,就算獲勝嗎?以我的經驗來看,雖然許多人為自己訂定財務目標,為金錢遊戲獲勝做明確定義者卻少之又少。

 

如果你不知道目標為何,怎麼可能擊中目標或知道自己是否命中目標?

2、你的錢總是岌岌可危。

 

不管你累積多少錢,你的錢總處在危險狀態。

 

你可能因為不當管理、過度開銷、股市崩盤、投資失利、被盜用侵吞、被偷、離婚、訴訟、經商失敗、銀行破產、悲劇意外等諸如此類的事,損失所有財產或大多數財產。

 

況且,錢都沒了還不打緊,你還可能背負一大筆債務。

 

你有愈多錢,愈聰明地理財,就誤以為自己的錢很有保障,但事實上,不管你有多少錢或你怎麼管理錢,錢絕對不安全。

 

累積龐大財富後,經過一代或幾代的時間卻把財富賠光,這種故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3、沒有正式的終點。

 

金錢遊戲何時結束呢?當你達到為自己設下的某些里程碑嗎?但是這樣行不通,因為即使你暫時達到或通過這個里程碑,你的錢還是岌岌可危,所以你可能失誤,損失你所累積的財富。

 

退休時,金錢遊戲就結束嗎?情況也不是這樣。

 

你的錢還是處於危險狀態,即使你不再工作,卻仍舊任由金錢遊戲規則與結構的擺布。

 

那麼當你死時,金錢遊戲結束了嗎?或許你辭世時,你的金錢遊戲結束了,但是你的家人和繼承人依舊深陷金錢遊戲中。

 

如果金錢遊戲沒有正式的終點,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否獲勝或何時獲勝?在足球賽第3局結束時領先,能說自己贏了嗎?在棒球比賽第7局時領先,能說自己獲勝嗎?打一場18洞的高爾夫球比賽,在打完12個洞時以桿數最少領先,能說自己獲勝嗎?不行!

4、總要付出代價。

 

你無法在金錢遊戲中獲勝,還因為即使你賺到許多錢、保留一些錢、花了一些錢、聰明理財和投資、讓自己的資產淨值不斷增加、過得如國王或皇后那般的生活,也為舒適甚至奢華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但是依據傳統規則進行金錢遊戲,總會引發各式各樣的緊張、壓力、不滿、痛苦或損失,尤其是失去閒暇時間、健康和關係。

5、總有人比你更成功。

 

只有極少數財務相當成功者例外,大多數人都掉入金錢遊戲設計的陷阱中。

 

當人們互相比較誰有錢,想要更有錢的慾望就油然生起,於是訂下目前遙不可及卻好像做得到的目標,這時就掉入金錢遊戲的陷阱中。

 

舉例來說,王小姐每年賺進25萬美元,對自己相當滿意,她看到陳小姐每年賺進100萬美元的生活後相形見絀。

 

或者王先生搭商務客機頭等艙出差,得知陳先生是搭私人飛機出差;或是王太太有1幢豪宅,卻看到別人有2幢豪宅。

 

這類比較都會引發一種不滿模式。

 

當我們在財務成功的食物鏈中往上移動時,這種模式會繼續不斷地發生。

■從金錢遊戲解脫

從來沒有人告訴你,金錢遊戲跟我們進行的其他遊戲截然不同。

 

談到金錢遊戲,沒有任何事情銘刻在石板上,每件事情絕對都可以商量。

 

其實,你不需要接受金錢遊戲的傳統規則和結構,因為你可以選擇!

既然你無法在金錢遊戲中獲勝,你就只有兩種選擇:

1、依據傳統規則與結構繼續進行金錢遊戲,知道自己不管玩得多好,終將成為輸家並付出極大代價。

2、從金錢遊戲中徹底解脫,為自己創造一個新遊戲,選擇自己的規則,永遠改變自己跟金錢的關係。


不管你認為這些話聽起來多麼瘋狂、多麼遙不可及,我保證一旦你看完這本書,就能採取第2種選項,從金錢遊戲徹底解脫。

更多警訊及案例,請見
《大師輕鬆讀》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