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未來:管理的創新,事關緊要?


現代管理學沿路解決了許多難題。它將複雜的工作分解成可不斷重複的小步驟、執行標準化的作業程式、精確計算成本與獲利、指揮調度數以萬計的人力、並讓組織全球同步化。


然而,人們為這些成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管理學的盡頭?


你覺得「管理學的未來」會是什麼樣貌?如果你想像十年或二十年後,並且自問:未來最成功的企業有著什麼樣的組織與管理方法?又有什麼嶄新、突破傳統的管理實務,區分了前衛與守舊之別?走在時代最前端的組織,它們的經理人會採取或不採取哪些做法,而令今日的企業領導人大感意外?未來的企業在管理人才、分配資源、發展策略與評量績效等方面,又會有什麼不同?


換句話說,你能否想像未來人力資源的調度與組織方式,將會發生什麼劇烈的改變?你能否預見經理人的管理方法將會有什麼既根本又全面的變化?假如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不能」,請不要覺得沮喪。這是因為,管理實務在過去數十年間發生的變化有限,因此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管理學在未來數十年會如何改頭換面。


管理學:日趨成熟的學問


過去半個世紀,我們見證了科技、人類生活方式與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等方面發生了許多重大改變,相形之下,管理實務的發展似乎慢如牛步。儘管那些於1960年代突然活躍起來的「企業執行長」們,一定會對今日企業高度靈活的即時供應鏈與全年無休的客戶服務大為驚歎,但他們同時也會察覺,今日企業所採取的管理方法與一、兩個世代之前相去不遠。組織裡的階層也許變得比較少,但階級制度並未完全消失。


第一線的員工也許變得更聰明、也受過更好的訓練,但他們仍然聽命於管理階層。低階經理人的職位仍由資深經理人指派。策略仍然由企業領導人擬定。重大決策仍由高位階、高薪酬的人決定。中階經理人的數量也許減少,但那些僅存的少數中階經理人,仍然在重複過去經理人所做的事-擬定預算、指派工作、評量績效與激勵下屬。


管理學為什麼似乎被困在時間曲線裡?也許這是因為管理學已經來到了盡頭,就像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認為人類已經來到了歷史的盡頭一樣。假如自由民主是人類長久以來追求政治自決的解答,那麼,歷經演化一世紀的現代管理學也許是人類長久以來追求有效整合人力資源的最終解答。也許我們已經駕馭了組織人力、分配資源、定義目標、擬定計畫與採取最佳實務的這門學問。也許大多數最困難的管理問題都已經獲得解決。


但也許,事實也並非如此。假如面臨重重挑戰的現代管理學尚未達到效率的顛峰、甚至它根本爬錯了山頭,那該怎麼辦?有位畢業於聖塔菲研究中心(Santa Fe Institute),才華洋溢的生物學家史都華.考夫曼(Stuart Kauffman),曾用「生殖成就空間」(fitness landscape)的概念來說明演化的限制。


考夫曼拿來比喻的曲線圖上包含了山峰與山谷,較高的山峰就代表較高的演化成就。隨著物種的調適與變化,此物種就在「生殖成就空間」的山峰曲線不斷向上攀升。在演化的初始,所有的路徑都由山谷向上延伸,當某一物種不斷演化,它就不斷向山峰攀升,於是,向上的路徑愈來愈少,而向下的路徑愈來愈多,到最後,演化的速度開始減慢。


在遼闊的生殖成就空間中,也就是說,在有眾多路徑可供選擇的情況下,某一個物種不太可能一舉就攀上演化界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K2)或世界第三高峰千城章嘉峰(Kangchenjunga),相反的,在歷經蜿蜒曲折的旅程後,它很可能最後只來到某個小山峰的頂端-也就是在世界最高峰籠罩陰影下的某個小峭壁。我相信這就是現今管理學的處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
    專案開發ㄚ清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