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寶 









傳家寶


失敗不見得是錯誤,也許只是一個人在既有條件下盡了本分的結果。真正的錯誤是停止嘗試。

出處:史金納(B.F. Skinner, I904-l990)~美國20世紀心理學家


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專家專欄 







E流企業學習:網絡研討會的真相


作者:鄒景平/總裁學苑專欄作家

webinar(網絡研討會)是什麼?

 

為什麼歐美人士那麼愛使用,在台灣卻流行不起來呢?

 

這雖然跟每個國家獨特的網路文化脫不了關係!

 

但科技更普及之後,也會改變使用習慣,可能webinar將來也會成為很重要的行銷與教育工具。

假如你訂閱歐美的專業電子報,就會發現他們經常提供免費的網絡研討會(webinar),而且常常以大師或專家為號召,很吸引人,並要求讀者事先註冊,但是因為時差關係,我極少參加,但心中對於它的成效,一直有幾分好奇!

最近美國數位學習專家Elliot Masie的電子報,透露網絡研討會的大秘密,那就是網絡研討會的缺習率高達 40%到60%。

 

換言之,每10個預先註冊網絡研討會的人,有4至6人不會在現場播出時出席。

其實下定決心要參加網絡研討會,並完成註冊手續,也蠻花費時間的,為什麼他們到時卻不出現呢?

 

Masie分析有下列因素:

現實生活太忙碌:由於工作任務的不確定性與經常改變,使得大家都把出席網絡研討會看成是次要優先的活動,個人或他的主管常會因為突發事件而取消現場出席。

可以在事後用非同步方式觀看:這是很重要的因素,因為網絡研討會都會有錄影,事後還可觀看,這帶給學習者很多方便,他可利用快速前進功能,只觀看自己感興趣的片段,可以節省許多時間。

缺乏罰則:假如註冊而缺席的人會受到懲罰,無論是不發給證書,或損失學費,或者是失去同僚和主管提供意見的機會,那麼缺席率就會大幅下降。

價值與時間的抉擇:當與會者認為,研討會所提供的總信息很低,或發現主講者不如預期的好,那麼為了更好的利用時間,他們會作出跳過研討會的決定。

 

例如,Masie註冊了一個長度為一小時的簡報,然後意識到自己只要用五分鐘來閱讀作者的PDF,就可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自然就不會出席了。

清晰的目標:以教學為目的的網絡研討會比較少,相反的,網絡研討會往往被作為訊息傳達的工具,甚至像是蒙上一層行銷薄紗的產品或服務的介紹。

 

只有當網絡研討會是更清晰,更有價值的學習事件,才會降低缺席率。

網絡研討會需要更有創意的設計,當它剛開始流行時,它的進行方式就像是教室教學的翻版,例如聚焦於投影片的播放與提出幾個問題。

 

但是現在我們擁有更多的資源,例如視訊、網上合作工具等等,這些都足以讓我們來設計出更新穎的網絡研討會模式,注焦於互動、合作與專案導向的學習,才能發揮更好的學習效果。

唯有當我們為網絡研討會創造出獨特的、有效的學習模式,大家才會改變先前對它的刻板印象,並樂意參與,自然也提高了出席率。

 

(本文刊登於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歡迎您在讀者論壇上交流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