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豪宅個案 耐震成標準配備


 (2007/09/22 09:00:00 時報資訊)


 











 












蔡惠芳/台北報導


 九二一大地震迄今屆滿八週年,自內政部修改建築技術規則並新增 「耐震建築專章」以來,台灣的耐震建築如雨後春筍一般激增,迄今 總量已超過一○五棟,創下歷年來新高,顯示市場對於結構安全的重 視程度,是前所未有。大致來看,光是以住宅大樓的耐震工法來說, 全球兩大主流工法中的制震建築,目前在台灣就達七成,其餘則是隔 震(或稱免震)工法。


  九二八黃金檔期即將來臨,最近全台預售新案紛紛打出「抗震」、 「隔震」或「免震」、「制震」、「雙制震」為建築特色,讓一般消 費者霧煞煞。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市場行銷顧問張欣民表示,根據調查,建商 基於成本、施工難度考量,現在耐震建築的主要工法,還是以制震佔 多數,約有八十棟;至於隔震建築,將近二十五棟,數量上都創下歷 年來的最高紀錄。張欣民表示,愈來愈多的超高建築、甚至是有錢人 的頂級豪宅個案,都把結構耐震設計列為「好宅」的標準配備。


  張欣民分析,就抗震、減震效果而言,實務上以隔震工法最好,以 慈濟新店醫院為例,就號稱可「在地震環境下進行腦部手術」,因為 它是國內第一座採隔震建築工法興建的醫院;在住宅方面,較著名的 內湖「富邦大衛營」、公館捷運站的「戀戀台大」等。


  張欣民指出,與日本比起來,台灣抗震建築還在起步階段。據統計 ,在日本制震建築已超過三二○○棟,隔震建築約有一六七○棟。根 據營建業估計,制震建築的造價成本比一般工法的建築,每坪要貴上 三萬元;至於隔震建築的造價成本,又比制震建築要貴上每坪三至六 萬元,光是一顆「隔震墊」就要新台幣二百萬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