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階段就灌水 冷氣噸數膨風 隔熱工程唬弄


中時 更新日期: 2007/09/25 04:39 記者: 林上祚/專題報導



國內豪宅愈蓋愈大、愈多,為要維持保全系統、噴泉、游泳池等公設,豪宅管理費每月動輒上萬。更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豪宅的冷氣空調輸出功率都有過量設計情形,導致用電量驚人。


許多豪宅住戶為求舒適,二十四小時開空調,全台最貴的豪宅帝寶,一戶中央空調造價一三○萬起跳。


工研院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工程師楊國祥說,很多豪宅當初蓋的時候,建築師因為按坪數計價,許多建築師都設法將室內面積做大。


他表示,申請建照過程需要空調、電梯、消防、結構等技師背書,但整個案子是建築師事務所談成的,有些設計師拿到建照費後,都把空調等技師費用壓得很低。空調技師賺不到錢,只好放大每一住戶空調設備輸出功率,從設備廠商這邊拿傭金,結果導致有些公寓大樓中央空調主機明明只需要九十噸,卻裝了一百噸,用戶平均用電因此增加一成。


「豪宅住戶買房子只在乎建材是不是用名牌,根本不在乎冷氣噸數是否超裝。」楊國祥說,冷氣噸數如果超裝,台電裝設大樓配電系統時,也得多埋幾條線路,大樓管理委員會也必須與台電簽訂較高的契約容量,增加的電費更驚人。


此外,縣市政府發給大樓使用執照時,也未確實評估大樓是否做好隔熱工程。楊國祥表示,台灣在八十九年就頒布「建築外殼耗能管制」,但許多後來蓋的房子,根本沒照著原先建照,進行牆壁與頂樓隔熱。


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秘書長鄭期霖指出,許多大樓根本沒做隔熱,導致許多頂樓住戶必須用大量冷氣降暑;縣市政府發使用執照時也沒看現場。事實上「建設局官員只要拿著溫度計測量頂樓溫度,就可以知道隔熱做得扎不扎實」。


楊國祥說,「建商如果在開發過程就好好估算大樓用電基載,其實可以幫住戶省下很多錢」。鄭期霖說,政府應從嚴檢查大樓頂樓加蓋隔熱,在頂樓種植綠色植披能有效降低用電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