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9.生活資訊工作職場人才招募中心 分享轉貼 (16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合法妓女戶 桃園天天樂最吸金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7/15 05:30


(中央社記者蔡和穎台北14日電)行政院今天拍板通過規範性交易專區的社維法修正草案,內政部表示,若立院未來三讀通過,全台11家合法妓女戶將就地合法,而據統計,目前規模最大的是桃園市「天天樂妓女戶」。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社會秩序維護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訂地方得規劃從事性交易區域,區域內從事性交易以及媒合性交易都不處罰,區域外則要罰。


內政部法規會執行秘書劉文仕表示,全台現存合法妓女戶有11家,性交易工作者約49人,年齡自30歲至60歲不等,草案若三讀通過,合法妓女戶可在原址繼續營運,直到負責人執照自然淘汰,不過性交易工作者人數增加屬合法,但房間數不能增加。


劉文仕補充,社維法三讀後,具歧視意味的「妓女戶」將正式修正,以「性交易場所」、「性交易工作者」作為法定用語。


據內政部統計,全台目前有6縣市訂定性交易相關自治條例,存在合法性交易場所的有5縣市,包括宜蘭縣「水仙閣」、「百合花」、「月成閣」、「松月屋」4家;


桃園縣「天天樂」1家;


台中市「夜成」、「白蘭花」、「瑤池仙府」、「桃花江」4家;


台南市「夜巴黎」1家;


澎湖縣「沁樂園」1家。


劉文仕表示,「天天樂」因地緣關係,規模最大,合法登記的性交易工作者有11人,有10間房間,平均一個月的接客量約200人,客源多屬「羅漢腳(單身漢)」。


依照桃園縣管理娼妓自治條例接客收費標準,「短時」(15分鐘)新台幣1000元,「留宿」2000元,以「天天樂」為例,保守估計每月營業額約20萬元起跳。1000714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一個人的經濟


網路化 × 少子化 × 高齡化帶來好商機,這個趨勢影響了你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你的賺錢模式。


這是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老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的時代。

一個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好生意。

 

現在,不論是上學的、上班的、已婚的、單身的、有伴的,沒伴的,每個人、每天都會一個人坐公車、搭捷運、看電影、逛超商、吃晚餐、敗精品、上網路…,每個人都是「一個人的經濟」的使用者,也是貢獻者。

 

所有人,不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都正在或預備過「一個人的生活」,誰掌握了這股商機,誰就能穩做時代贏家。

網路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少子高齡化撼動了中老世代的人生觀。

 

便利商店是一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夥伴,網路是社群意見和知識的主要來源。

 

在所得不增,市場縮小的成熟社會裡,消費者可以平日吃超商的便當,假日住高檔的五星級飯店,一面追求精緻的享樂生活,一面精打細算地衡量物品的價值,解悶、獨樂、省時、療癒、限量成為熱賣的關鍵詞,形成貴的要獨特,便宜的要超值的消費觀。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全新的「一個人的經濟」時代。







一個人的經濟 







有創意才能站上世界


每年為了工作和演講,我都會前往中國、韓國和台灣好幾次,每次返回日本時,心情總會莫名低落,因為有別於這三個雄心萬丈的國家,在日本我總是聽到「縮小規模」的喪氣話。

現在就連企業家也很少有人懷抱偉大的夢想或鴻圖大志。

二、三十年前,日本有許多企圖心旺盛的企業家,用獨樹一格的方式打入全球市場,如松下幸之助(松下電器,也就是現在的 Panasonic 創辦人)、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業創辦人)和川上源一(YAMAHA創辦人)等人,現在卻看不到這樣的人了。

 

不久前京瓷(Kyocera)的名譽會長稻盛和夫和日本電產社長永守重信,還意氣風發地拓展全球的事業版圖,最近卻低調許多,就連對全球化最積極的鈴木汽車社長鈴木修,在接受福斯的資金後,說話也不再雄心勃勃,變得保守許多。

就連一些主要經濟團體的名單,也讓人看了對日本經濟前景憂心不已。

2010年5月才卸下日本經團連會長職務的御手洗富士夫,和擔任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的理光(Ricoh)會長櫻井正光,雖然都創下傲人的經營成績,卻沒有足夠的分量代表日本產業界對政府提出經濟或外交建言。

 

現任日本經團連會長米倉弘昌(住友化學會長)雖然在國際間具有高知名度,人脈也極廣,但也僅限於沙烏地阿拉伯等少數國家,而且住友化學雖是優良企業,但化學業是日本相對弱勢的產業,光是會長的人事問題,就點出了日本經營人才的不足。

而且,年輕世代中也完全找不到前途看好的企業接班人。

 

除了二十年前就極具企圖心的SoftBank社長孫正義依舊野心勃勃外,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的會長兼社長柳井正雖有不錯的成績,但已年過六十;

 

樂天的會長兼社長三木谷浩史雖然因為網路事業受到矚目,但相關領域已有Google、Facebook、Twitter等獨創性的企業,如果不更具創意,還是無法成為足以「代表日本的企業家」。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用煤量增加 反倒抑制全球暖化


央廣 更新日期:2011/07/06 08:06 季 平


根據法新社5日發自美國華盛頓的報導,美國和芬蘭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10年期間,全球的煤炭使用量持續增加,特別是中國大陸,不過這反而抑制了全球暖化,因為煤炭燃燒後釋放出硫,而硫可以阻止陽光照射地球。


2005年和2010年的高氣溫留下了歷史紀錄,但1998年至2008年期間的氣溫並未持續上升,這個現象引起了對於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氣溫上升論調的質疑。


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考夫曼(Robert Kaufmann)因此展開一項研究,並且將研究結果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報告指出,1970年代初期主要的已開發國家著手限制硫的排放之後,全球氣溫上升;


而在2003年至2007年期間,全球的煤炭消耗量再次上升,在增加的部份,中國大陸佔了四分之三以上。


報告說,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中國大陸也已開始處理污染問題,包括對煤炭工廠的管理等;


因此,大家又再看到全球氣溫的上升,2009年如此,2010年也是如此。


考夫曼表示,過去這些年來,日本和西方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急速增加,但同一期間,硫的排放量也快速上升,因此抵銷了溫室氣體效應。


這項研究也發現了同一期間抑制氣溫上升的其他因素,包括聖嬰(El Nino)與反聖嬰(La Nina)現象等


硫雖然可以成為降低氣溫的冷卻劑,但也會引發其他重要問題,包括酸雨以及人類呼吸方面的問題。


因此考夫曼認為,大多數人不會認為,利用硫來對抗溫室氣體、降低全球氣溫是一個好辦法。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錯誤電器使用觀念 不環保更耗電


央廣 更新日期:2011/07/06 10:35 李憶璇


你平常有正確地使用電器嗎?


錯誤的電器使用觀念不但沒有提升生活品質,反而增加更多電費,專家表示,用綠色手法過生活,只要留意生活中的耗能魔鬼,就能省下許多電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明明浴室有窗戶,卻用除濕機使室內乾燥,是否不切實際也不環保呢?


專家表示,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不當的電器使用方式,原本是想改善生活品質,到頭來不僅浪費電,對健康也造成影響。


省電達人邱繼哲舉例,很多人在浴室裡裝排風扇,但平常為了省電不開,等到浴室開始發霉影響健康,就搬來除濕機除濕,但排風扇功率是20瓦,除濕機是250瓦,不知不覺中就浪費許多電,但其實只要改善通風就能解決問題;另外,也有餐廳設計不良,將抽油煙機管線與冷氣接在一起,只要啟動抽油煙機時,連冷氣也會一起被抽出去。


邱繼哲說,這些都是對電器錯誤的使用觀念,只要能夠改正,用綠色手法過生活,就可以省下30%到70%不等的電力,他說:『(原音) 有很多耗能的元兇是因為你想要達到舒適度,達到享受生活才會耗能,只要能夠改正或修正影響工作效率或生活品質的健康殺手或耗能魔鬼,通常節能效率都能達到30%甚至最後到70%以上。』


邱繼哲說,平常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是必要的,如果還能改善耗能主因,還能提高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同時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勞委會:外勞接續聘僱須備證明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7/08 22:21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8日電)過去延續聘僱外勞,依規於15天內備妥「接續聘僱證明文件」即可,但卻有勞雇雙方在15天中,產生口頭任意解聘、關係複雜等問題。


勞委會修正準則取消15天期限,7月起施行。


為強化外國人與新舊雇主雙方或三方合意接續聘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於今年6 月修正外籍勞工轉換雇主準則。


勞委會職業訓練局外國人聘僱管理組長傅慧芝說,過去聘用外勞若要與新舊雇主接續聘僱,雙方或三方合意後,於15天內應備「接續聘僱證明文件」即可。


但是過去卻曾發生案例,在15天內任一方擅自取消聘僱協議,導致聘僱關係紊亂、難以釐清新舊雇主責任的問題。


傅慧芝表示,為維護原雇主、外國人及新雇主的權益,勞委會修正外籍勞工轉換雇主準則,要求雙方或三方合意接續聘僱外國人,須直接附上簽署「接續聘僱證明文件」做為證明,取消15天期限,7 月起實施;


並明定新舊雇主不能以同一外籍勞工名額,同時或先後接續聘僱或轉出外籍勞工。1000708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家寶 









傳家寶


自尊不要放在過去的榮耀,要放在現在的努力上。


出自:橫田雅俊~日本頂尖業務員

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專家專欄 







典範領導:生涯規劃 ─ 三T的智慧


作者:許哲銘/總裁學苑專欄作家

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看見一輛小MARCH,顏色鮮明的車屁股上貼著有意思的標語:「不要小看我,等我長大後就變成凱迪拉克!」

 

乖乖,志氣可不小呢!

 

不禁想起朋友曾遇見技術高超的MARCH,勇猛的超到他車前,在驚魂甫定之餘看見它亮晃晃的貼紙寫著:「女人是未來的領導者,你現在所追隨的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位!」

應該都是年輕人吧!

 

不論是我或朋友所遇見的,不論是要從MARCH成為凱迪拉克或是自許為最優秀的領導者,應該都是面臨人生另外一個階段的展開,對自己有一番期許與定位。

 

不要小看這種貼在車後的標語,它往往代表一個人的志向與定位,也意謂著他的成就與未來。

生涯專家曾對工作與事業的成功因素做過研究指出,凡是要能獲致成功,必需經歷三個階段:

 

首先是「自我認定」(TO BE)。

 

人們的需求與價值觀是何等的繁複,因而唯有先確定要追求什麼,才能真正得到什麼。

 

好比說當我們希望從事傳教的義工生涯,那麼期待小MARCH長大成為凱迪拉克就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如果想要成為最優秀的女性領導者,也許投入職場才更有一展抱負的希望。

第二個階段是「全力以赴」(TO DO)。

 

要使美夢成真的唯一途徑就是去實踐它,只要定位清晰,目標明確,那麼當你投入一分心力,也將往成功愈近一步。「JUST DO IT!」正如這則廣告所訴求的:不要猶疑,全力以赴。

最後是「所獲所有」(TO HAVE)。

 

當你自我定位,全力以赴之後,對於期間的酸甜苦辣,就只能敞開心胸去擁抱它,將它融為生命中的一部份。

 

唯有如此,才能驗證是否真正成功,亦或只是隨波逐流而已。

有位好友曾經擔任某壽險公司的處經理,為了家庭與小孩,她毅然決然地放棄這份年入兩百萬的高薪,因為她覺得「不該應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席。」

 

她與傳統的家庭主婦不同,她將家庭經營視為人生的重大事業,所以做全心全力的投入。

 

也由於相當地重視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為自己印了份名片,頭銜為「廖氏家族集團執行副總裁」,並深深以此為榮。

有一次某位證券公司的經理看到她名片上的頭銜,立刻表示高度的拜訪意願。

 

直到這位經理登門一看,「啊!原來廖氏家族集團除了先生之外,就只有一個老母加上兩個幼子而已!」不禁啞然失笑。

 

或許在別人眼中,這與一般家庭無異,但是在這個「副總裁」的心底,家庭可是她一生的志業,是經過深思熟慮與長期苦心經營下,無怨無悔的甜美果實。

 

因為她認定家庭的經營是重要的,所以放棄高薪是值得的;

 

因為她認定孩子的教育是重要的,所以所做的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

 

因為她認定這個角色是重要的,所以她的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認為她的成功,是可與一手創建軟體帝國的比爾蓋玆相提並論的。

有時候又看見小MARCH利用其靈巧的身軀及高超的技巧,在車陣中衝鋒陷陣,殺出重圍。

 

「應該是年輕人吧!」我想。

 

玻璃大樓折射的陽光下,偶而會驚鴻一瞥地看到車後的標語在閃爍。

 

那上面寫著什麼呢?

 

是想要蛻變成凱迪拉克,或是想要滿載家人的歡笑,抑或是想要遊遍千山萬水?

 

不論是什麼,都希望車主能夠認清局勢,設定目標,全力以赴,最後無怨無悔矣!

 

(本文刊載於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蝴蝶結法則 







欺騙都是基於「善意」


我想本書讀者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在學校受的教育也都強調「為人要正直」,因此看到標題「欺騙」二字,多少會感到罪惡,甚至不知所措。


但是,「欺騙」絕對是錯的嗎?

 

當然不是!

 

它是生活在這世上,因為需要而不得不為的「必要之惡」!

 

對於身處競爭激烈、不是吃人就是被吃的我們而言,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設,告訴自己「某種程度的欺騙」,一點都不壞!

在東南亞打高爾夫球很容易一桿進洞,因為帶頭的桿弟會去踢球,讓球進洞。
為什麼他們要耍這種「小手段」呢?

 

因為一桿進洞時,客人就會給紅包。

 

因為想要紅包,所以努力「量產」一桿進洞。


在東南亞打高爾夫球會發現多數桿弟都是男性,他們肩負著全家生計,必須努力賺錢,所以不得不「耍手段」。


打球的人通常會因為是人生第一個一桿進洞而打從心底開心,既然雙方都能開心,那麼桿弟的「小手段」又有什麼不好呢!


我們都知道「高爾夫球是紳士運動」、「運動不允許做假」,這我也認同,但規則是否隨時隨地都要遵守呢?

 

這我就不認為了。

 

因為既然目的是要讓人開心,那麼不管是耍小手段或是欺騙,它的出發點都是「善意」的。


喬治城大學的馬爾西亞.米切力(Marcia Miceli)教授對一萬三千名受訪者進行匿名調查發現,當職場上有人從事不當或不法行為時,幾乎沒有人有勇氣阻止。
這,就是現實。


當大家都不動聲色,光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沒有辦法發揮正義的。

看到前輩翹班在咖啡廳喝咖啡,故意跟主管告狀,大概會被全公司的人討厭。

 

所以,萬一不小心撞見前輩翹班時,千萬不要一臉正義,只要給他一個心照不宣的微笑就好,這樣大家對你的評價也會比較高。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g
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財周刊電子報:■結合保險 讓不動產「活」起來

















本期簡介 









理財周刊566期精采文章



◎封面報導>解套防禦大作戰
◎發行人語>用對人做對事
◎全球理財觀>美經濟不會二次衰退恐開始另一波的衰退
◎本周關鍵強股>看好自由行延伸概念、除息權值股
◎贏家祕笈>搶反彈應嚴守8400點停損
◎TDR觀測站>除權息與新股掛牌 激勵TDR逆漲
◎特別企畫>以房養老 提早買房存老本
◎能量論台股>大盤依然弱勢繼續探底個股分道揚鑣熱鬧表現
◎產業櫥窗>雲端服務將興起 駭客攻擊新目標
◎權證贏家>陸客、暑假旺季 觀光內需權證俏
◎理財先知祕笈>善理財者 請勿錯估形勢 因小失大





產業櫥窗 









■結合保險 讓不動產「活」起來


美術背景出身的楊裕仲,曾在自己的興趣領域裡盡情揮灑;

 

現在他是「知」的傳遞者,他要藉由《以房養老富三代》新書讓大家了解,不動產是「活」的!

文.胡文進 圖.楊裕仲提供


在過去,很多人都知道,手中擁有保單的人,萬一遇到臨時缺錢,可以「保單質借」向保險公司取得短期周轉金,而在政府推廣「以房養老」政策下,台灣人壽仲觀通訊處處經理楊裕仲運用保險觀念相結合,大膽喊出:「以房養老富三代」。

 

楊裕仲從事壽險業不過6年,便已服務過為數不少的大企業老闆及高階主管,為他們量身訂做關於信託、節稅及資產保全等規劃,過程中,他發現普羅大眾在生涯規劃上,除基本保障外,普遍存在「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民眾自有住宅率高達9成,卻多半沒有將不動產做最妥善應用。

■不動產新價值

許多老年人在年輕時辛苦存下一幢房子,大多打算在退休後過戶給兒女,但這種方式往往需付出高額成本,楊裕仲舉例說明,他的一個客戶擁有一間屋齡20幾年,位於新北市捷運站附近、價值600萬元、有都更題材的公寓,若是直接過戶給子女,國稅局便會找上門:土增稅118萬元、贈與稅60萬元,加上過戶的契稅、印花稅……,林林總總得先付出200萬元成本,「如果你是繼承人,你願意用這種方式去換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指都更)嗎?」

楊裕仲提出一個觀念,在我國現行稅法有一道公式:「資產-負債=稅基」,他建議客戶將這間房子向銀行貸款500萬元,假設年利率1.8%、每月只繳利息約7500元,且房子仍是自己的,可自住也可出租。

再將這筆錢轉入特定保險商品,之後每年約可領回20~25萬元,加上租金收入,用來付每月利息綽綽有餘,500萬元資金只上不下且隨時可動用,這就是讓不動產活化的觀念。

■資產輕量化 負債也可理財

同樣的觀念,高資產族群也可套用,但對資產超過2億元的有錢人來說,做法有所不同。楊裕仲曾服務過一位68歲的上市櫃公司執行長,每年有800~1000萬元收入,名下有許多不動產。

 

楊裕仲建議,以這位客戶的年紀要做的應該是「資產輕量化」,也就是創造名下的負債,基於「資產-負債=稅基」原則,該執行長應將不動產拿去抵押貸款,投入免稅的特定金融商品,創造現金流,並達到合法節稅的效果。

楊裕仲指政府「以房養老」的觀念,也就是年滿65歲、沒子女奉養及繼承的老人,可以名下的房子向銀行貸款,每月領取一些現金當生活費,當貸款到期後,借款人可選擇還款,也可以賣掉房子,而萬一房子售價不夠還借貸金額時,不足額部分將由政府承擔。

■養老準備屬於進行式

除了「以房養老」,金管會也鼓勵保險公司能推出適合老年人的長期看護險、健康險,及年金保險等,顯見政府欲結合不動產與保險,來提升對老人的照顧;

 

而不管現在你是年滿65歲的老人,或是正值青春的青壯年,都要提早思考未來「養老」保障。

被楊裕仲服務過的高資產客戶,都對他的服務讚譽有加,有位公司營運連年成長的企業客戶曾對他說:「如果我要追求超額利潤,投資我自己的公司就好,但是你卻創造了我其他的附加價值。」

 

也有客戶受惠後,建議楊裕仲:「何不把你為客戶所做的資產活化和節稅規劃等實務經驗集結成冊,分享給更多的人呢?」

在紮好基本功後,他也認為,業務人員不該僅止於賣商品、賺佣金,而要想想能為社會做些什麼、貢獻些什麼,進而成為提升社會上「知」的訊息傳遞者,因而集結服務經驗,即將出版新書《以房養老富三代》,剛好趕上潮流,機會真的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而書中也強調藉由不動產「資產活化」過程,人人皆可達到資產自由傳承、財富自由的理念,進而成就社會達到富而有愛的人間天堂。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
《理財周刊》 566期; 訂閱理財周刊紙本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蝴蝶結法則 







運用數字的障眼法


我們經常可以從電視廣告或雜誌上,看到以下這類撼動人心的數字:


「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感到吃驚!」


「四十%的醫生一致推薦它的效果!」


「每五個人中,就有兩個人『期待』新政府的作為!」


看到這類摻雜數字的文案,我們很容易信以為真,感覺「哇,好像很厲害耶~」。


其實,雖然文案中帶有數字,但也就只是數字,可是我們卻彷彿被催眠般,盲目地信以為真。


大家冷靜想想,「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感到吃驚!」

 

換算成百分比,也才三十三%的人實際感受到效果,其餘的六十七%是一點感覺也沒有。真正吃驚的人不到一半,這樣根本不算有什麼驚人之處。


而且,有過實際調查經驗的人都知道,每十個人中,總有一、二個會隨便回答,所以數值變動個十%、二十%根本不算什麼。即便有三十%的人贊成,說實在的,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同樣地,「四十%的醫生一致推薦它的效果!」,這句話代表著有六十%的醫生不推薦。不推薦人數超過一半。


另外,「每五個人中,就有兩個人『期待』新政府的作為!」

 

也意謂著有六十%的人不抱任何期待。


單純在說明裡加進數字,就能提高說服力。

 

所以,想要掩人耳目時,沒有什麼比這個方法更有效的了。


即使數字不大,還是要放進內容中,這麼做必定可以提高說服力。


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諾福克(Norfolk)的奧多明尼昂大學(Old Dominion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詹姆斯.巴斯拉(James Basura)博士準備了內含數據與不含數據的說明,供二百九十二名受試的大學生閱讀。


一句是「八十%的不良少年長大後會成為罪犯」,另一句是「多數的不良少年長大後會成為罪犯」。


結果發現,學生們容易被內含數據的說明說服。


說服時,加入數據真的是很好的策略,而它的效果也已經經過科學證實。


假設行銷調查及市場調查後的結果,是「僅有少數人支持」或者「不被眾人接受」的話,那麼這樣的資料並無法讓主管認同我們的意見。


但是,你可以善用數據,寫成類似「有十二%的熱心支持者」或者「有二十四%的人都很滿意」,這麼一來,就能提高說服的成功機率。


想要掩人耳目時,可以善用數據。

 

光是加進數據就能讓對手吃驚,順利轉移他的注意,而他也不會對數據的真正意義多做思考。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g
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石企業人電子報:企業應如何順應商業趨勢更上層樓?













安石企業人電子報 







企業應如何順應商業趨勢更上層樓?


從最新職缺名額比率調查中不難嗅出國內服務業景氣回升的氣味。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也預告了工作場域中的生態將掀起一番波瀾。

 

根據最新行政院主計處公佈數據顯示,今年度一至五月顯示平均就業人數較上年同期增加2.22%,針對五月服務業部門就業人數及比率與上年同月相較之下上升1.56%的成長幅度,可見得服務業人力資源的擴充幅度。

軟體服務的需求攀升

從藍海策略到紫牛理論,行銷大師們提出的論點更加著重在商品的” 附加特色”,而這些商業的理論將企業賣點趨勢導向以軟體為主要的程度向上提升。

 

譬如近年來市場中smart phone盛行和暢銷的程度點出軟體在科技產品市場中能夠提生硬體附加價值的力量大幅提升,從手機遊戲下至數位音樂下載的服務頻繁的推陳出新,總能讓消費著大嘆腦力所激發的淺能與無限商機。

投資人渴求的

除了具獨特性軟體的科技商品之外,創投公司如由Jamie領軍的之初創投Appworks以及其他相似理念的組織如TMI-Lab以及Cherbic等協助有想法的創業家建立諮詢與技術各方面的投資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創立,為的就是取得先機網羅各個具有淺力的創業點子。

 

這樣組織的出現也顯示出未來商場投資人走向以及渴求賣點的趨勢。


讓企業績效更好卻更省錢

讓專家操作特定領域工作讓工作更具效益之外最重要的事能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更是對中小企業來說提升業務績效與提升獲利的重要考量。

 

各大週刊爭相報導的企業運作趨勢-委外、外包概念已有一陣時日,但在這樣的商場趨勢下更能點出專業化、委外的重要性-而此需求正符合安石的服務理念-幫助中小企業以及不需要待在定點工作的產業類別像是SOHO族:作家,程式設計,各類設計等等服務提供者的一大福音。


什麼樣的服務能有所幫助

安石所提供的電話秘書以及虛擬辦公室等服務正能解決小規模企業必須支出龐大費用於公司廠址租賃人事等等花費,這樣一來除了幫助中小企業以及剛開始創業的夥伴提升績效以及獲利的同時,也希望能夠藉由安石的服務夠推動以及促成更多成功的案例,為台灣的經濟的推動盡一份心力共享市場活絡成長的喜悅。


詳見全文...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脈=錢脈──改變一生的人際關係經營術 








首部曲 打通人際關係的任督二脈


07、讓對方放心地說出實情

有一位知名的攝影師,照相時很會捕捉小孩子天真爛漫的表情。他給孩子照相時會說:「好了,拍照結束了,謝謝!」

 

當孩子們聽到「拍照結束」時,本來在照相機面前一直生硬的表情就會完全放鬆,這時,他迅速按下快門就能輕鬆地捕捉到小孩子充滿解放感的自由世界。

很多時候,當人們處於嚴肅場合時,心理上會產生緊張感,而且會裝出與平常不同的樣子。

 

一旦從這種緊張氣氛中解放出來,就會還其本來的自然面目,並且容易吐露真心話


 

同樣,在照相機前,即所謂的正式場合,要捕捉小孩純真的表情是很困難的,但是你如果對他說:「結束了。」

 

他就會感到回到平時的氣氛中,從而展現出天真的笑容。

這或許就是人的天性。

 

從一個正式的空間到一個非正式的空間的那一刹那,能產生一種安全感。

 

這時,你會很容易聽到對方所隱藏的真心話。

有一家企業做民意測驗時,大家盡說些無關痛癢的話,甚至根本說不到重點,這讓會議主持人很為難。

 

最後主持人說:「大家都辛苦了,先休息一個小時,大家可以輕鬆地閒聊……」於是,大家就開始暢談起來,此時許多真心話也就很自然地傾吐出來了。

 

後來,會議公布的結果只有小部分是正式會議上說的東西,大部分是休息時閒聊的內容。

這就是說,主持人是有意識地創造一種非正式的場合,讓參加者感到輕鬆,以便吐露心聲,就這樣,參加者被他們巧妙地「欺騙了」。

一位負責稅務工作的王先生調查一位企業家,在調查結束後,他請這位企業家喝茶閒聊。企業家在接受稅務調查時一直非常緊張,等到事情告一段落後,就感到鬆了一口氣。在閒聊中,企業家不知不覺就將逃稅的實情說了出來。

(1)借助第三者的名義,讓他吐露心聲

人在許多場合不願說出心裡話、不願合作,是存在戒備心所致。


讓對方放心,他才會說出實情、才能給你辦事情。

 

要求人辦事,必須要消除 對方的戒備心理,使對方對你放心,這樣才能辦事情。

有時候,以詢問第三者的口氣提出問題,利用「不知道他人有何想法」這句話,就可以消除對方的戒備心理,讓對方放心,從而說出真心話。

例如,在做與「性」有關的調查時,如果你問年輕女性:「妳和幾位男性有過性關係?」

 

恐怕沒有人會回答你,即使回答你,可能大部分都屬於信口開河。

 

儘管現代女性也會滿不在乎地談論性方面的話題,但是如果直接問到她們的性關係,也會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

如果你改變一下詢問的方式,問她:「妳周圍的年輕女性對性有什麼樣的認識?」

 

對於這樣的問話可能馬上就會有人回答:「就是一起玩玩嘛,大家都是這樣的呀!」

 

當然,這裡所說的「大家」,實際上就是說話者本人,這是絕對不會錯的。

像這樣以詢問第三者的意見、想法的形式提出問題,對方就能很隨便地開口回答你。

 

因為不是在說自己的意見,對方的責任感和壓抑感就會減輕,戒備心也會相應地變弱,最後說出實情,吐露出真心話。

 

這時,看起來是替第三者發表意見,其實在談論的都是自己的真心話。

不直接問對方的意見,讓他借助第三者的名義說出來,對方就懷著「我是在談論一般人的意見,這與我無關」的輕鬆心情,從而侃侃而談。

 

借用此種方法,去瞭解對方的深層心理,達到求人幫忙的目的。

(2)巧找話題,讓「悶鍋」開口說話

求人幫忙,最難過的就是碰上「悶鍋」。

 

任你千說萬道,他始終寡言慎微不開口,實在令人傷腦筋。當然,如果是可有可無的閒聊,不談也就拉倒;

 

然而在某種情況下,確實需要通過交談來達到某一特定的目的,那就非得設法打開這「悶鍋」不可了。

心理學裡有一種佯愚啟言術,就是利用人們所具有的、一種本能的對明顯謬誤不能容忍和對真理的維護心理,故意以違反常識、常理或事實的無知言行,激起對方不能容忍,必欲糾正之心,從而使對方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做出反應的同時打開話閘子。

美國有一位記者想探詢胡佛的政見,他想了許多辦法,但這位未來的美國總統始終一言不發。他們同坐在一節火車車廂裡,失望、沮喪的情緒籠罩著這位專門探聽政界要人言論的記者。這時,窗外出現了一片開墾的土地,這位記者故意自言自語地說:「想不到這裡還是用鋤頭開墾土地的呢!」

「胡說!」坐在一旁沉默得可怕的胡佛突然開口了:「這裡早就用現代化的方法來代替那種亂墾亂伐了!」

 

接著他便大談起墾殖問題來。這樣,記者終於如願以償,滿載而歸了。

 

不久,《胡佛談美國農業墾殖問題》的文章就見報了。

胡佛作為一位未來的美國總統,不到十分必要時,自然是不肯輕易開口的,而對「無冕之王」的記者更會如此了。

 

然而,這位記者正是抓住了胡佛的知識水平和是非觀念,肯定不會對別人隨便給美國抹黑的無知妄論不聞不問、坐視不答。

 

記者採用了佯愚啟言術,終於使胡佛在無意中幫自己辦成了採訪的事情。


 



08、與不得勢的人交往等於買原始股

人類的習慣之一,乃是往氣勢雄偉、優秀出色的人身邊靠攏。

 

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好像能與事業有成的人締結關係,便可以巧妙地利用對方那股氣勢。

這是理所當然的一種心理,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交上的朋友,通常無法培育成可靠的人際關係。

由於萬事順利、春風得意的人,人人都想與其結識,都想與其交上朋友。

 

一方面他也顧不過來,另一方面也無法與巴結他的人成為真正的朋友。

 

反之,如果與不得勢的人交往,與他成為好朋友,那結果就完全不同了,就像買股票一樣,買了最有價值的原始股。

一個人失勢時,陷入遭到眾人漠視的狀態,原來交往密切的人都離他而去,如果你此時伸出援助之手,與之交往,他就會心存感激,銘記你一輩子。

你的朋友當中,有沒有懷才不遇、很不得勢的人?

 

如果有的話,不要疏遠和冷落他,應該伸出熱情之手,給予幫助和關心。

 

一旦他日後否極泰來、時運亨通,他第一個記起來的就是你,他第一個要還人情的當然也是你,到那時,你找他幫忙,他肯定也會伸出熱情之手的。

(1)幫助不得勢的人

對失勢的人說一句窩心的話,可將一個將倒的人輕輕扶上一把,可以讓他得到寬慰和支持。

對一個身陷困境的窮人,幾十塊錢的幫助可能會使他做出一番事業,闖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柏年是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因一念之差,他投資的股票幾乎盡虧。

 

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收到一封信,信是一家公司的總裁寫的,內容寫道:願意將公司30%的股權轉讓給他,並聘他為公司和其他兩家分公司的終身法人代理。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找上門去,那位總裁是個四十開外的波蘭裔中年人。「還記得我嗎?」總裁問。

柏年搖搖頭。

 

總裁微微一笑,從碩大的辦公桌的抽屜裡,拿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塊錢支票,上面夾的名片,印著柏年的地址、電話。

柏年實在想不起還有這麼一樁事情。

「十年前,在移民局時……」總裁開口了,「我在排隊辦工作證,排到我時,移民局已經快關門了。

 

當時,我還少五美元申請費,如果那天我拿不到工作證,雇主就會另雇他人了。

 

正在我發愁的時候,是你從身後遞了五美元上來,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錢還給你,你就給了我這張名片。」

柏年漸漸回憶起來,但是仍將信將疑地問:「後來呢?」

「後來我就在這家公司工作,我有錢之後,第一件事就想把這張支票寄出,但是一直沒有。

 

我單槍匹馬來美國闖天下,經歷了許多冷落和磨難。

 

這五塊錢改變了我人生的態度,也改變了我的命運。

 

所以,我得好好報答你,我不能隨隨便便就寄出這張五塊錢的支票,因為這五塊錢不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了。」

故事中的柏年以五塊錢買的原始股票,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只要我們試著去幫助那些不得勢的朋友,也獲得豐厚的回報的。

(2)不要疏遠落魄的朋友

世事滄桑,複雜多變,起起伏伏,實難預料。

 

昨天的權貴,今天可能成為平民;

 

巨富大賈,一夜之間也可能一貧如洗……。

從人生的角度來看,人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走霉運是難免的。

 

當人們落難的時候,不僅自己倒楣,同時也是對周圍的人們,特別是對朋友的考驗。

 

遠離而去的人可能從此成為路人,同情、幫助他度過難關的,他可能記你一輩子。

 

所謂莫逆之交、患難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難時候形成的,這時形成的友誼是最有價值、最令人珍視的。

有一位主管失了勢,他昔日的朋友和下屬都離他而去,他的心情很苦悶,一度喪失了生活信心,動了自殺的念頭。

 

這時,他的一個下屬不怕受連累,主動來見他,給他送東西並開導了他,甚至狠狠地批評他輕生的念頭要不得,鼓勵並指出他前途是光明的。

 

他終於堅持了下來,後來這位主管重返職場後,十分感謝他的這個下屬,把他手下最重要的部門交給了這位下屬,並在退休後幫助這位下屬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從一定意義上說,對待落魄、失勢者的態度,不僅是對一個人交際品質的考驗,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契機。

在選舉中,成功者與失敗者就是得勢與失勢最明顯的例子。

 

在獲勝者的辦公室裡,素昧平生的人也會紛紛湧去,落選者的辦公室都無人問津。

 

仔細一瞧,有時甚至連選舉期間原本支援失敗候選人的人,也轉而投靠到獲勝者的一方。

這是十分落魄的境地。

 

在選舉失敗下,人人離去的情景更令人感到淒涼。

 

在此時如果有人站在失勢者這一邊,失勢者自然會倍感欣慰。

 

如果能得到一番誠摯的勉勵,就會產生往前邁進的奮起心。

在這種情形下建立的關係,不會因為少許挫折即告崩潰。

 

更何況,這種失勢的人,未必見得永遠處於失敗的處境。

 

倘若希望對方下回勝利時與其結成莫逆,就應該在其失勢時立即伸出援手。

在現實世界裡,盛衰榮枯亦是常伴之物。

 

既有逐步攀升的人,也有失足沒落的人。得意的人身邊自然有大批人包圍著,落魄的人身旁則無人靠攏。

然而,一度失勢的人在某種機緣下再度翻身爬起來的例子並不在少數,如果等到失勢的人再度成功才去攀附交情,則為時已晚矣。

 

就像買原始股票以賺大錢一樣,在別人失勢時伸出援手,在他得勢時,就能收回豐厚的回報。

(3)選對股票看對人

與不得勢的人交往更要掌握尺度和分寸。

 

在人際交往中,並不是每一個不得勢的人都值得你去交往,值得你去幫助。

有些不得勢的人,無論你怎樣去幫他,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

 

誰會傻到花錢去買那些不會增值、還有可能失值的股票呢?

例如有些失勢的人,他犯了大錯誤、或者犯了非常大的過失,根本就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再說你與他交往,給他施以援手,還要冒一些風險,受到他對手的指責和忌恨,這種得不償失的事當然還是不要去做為妙。

與不得勢的人交往有很大的學問,有時還要現實一點。

 

對那些沒希望時來運轉的失勢者,再幫也無益。

 

而對那些一旦時來運轉就能幫你出力辦事的失勢者,就要適時拉他一把,幫他脫離困境。

如果你認定某個不得勢的人將來必定是個成功人物,只是暫時的不得勢,將來大有作為,那你就該乘時接納、多多交往;

 

或者乘機給予忠告,指出其失敗的原因,勉勵他改過遷善;

 

如果自己有能力,更應給予適合的協助,甚至施予物質上的救濟。而物質上的救濟,不要等他開口,要隨時採取主動。

 

有時對方很急著要,又不肯對你明言,或故意表示無此急需。

 

你如得知此情形,更應盡力幫忙,並且不能有絲毫得意的樣子,一面使他感到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

 

寸金之遇,一飯之恩,可以使他終生銘記。

 

日後如有所需,他必奮身圖報。

 

他若是蛟龍必然非池中物,一朝翻身,是不會忘了你這個知己的。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趁自己有能力時,多接納一些可交的失勢之人,使之能為己所用。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呆薪族也能變身富一代


所謂的理財,絕對不只是灑錢投資,還包括有效維持金流的平衡與徹底掌握自己所擁有的資產,以求讓每一分錢都可以在最適當的時機,做最佳的利用。


當你買下一支熱門基金、買下一輛帥氣休旅車,買下一棟地段絕佳的房子後,你以為你真的擁有了這些「財富」嗎?

 

你曾經精算過你每個月要替這些資產付出多少現金(貸款)嗎?

 

而它們的漲跌、折舊對你的「財富」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在經濟逐漸復甦的此刻,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大張旗鼓進行所謂的投資理財,可是,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對自己的資產做精確的管理。

由小山龍介與山田真哉這兩位日本知名暢銷書作家聯手打造的這本書,就是要教你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資產。


靠著計帳來統計收支的方法早已過時,運用會計觀念,以資產負債表來「監控」自己的金錢流動與資產總值,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價值」。


除了收支的控管,本書也針對儲蓄、置產、生涯進修等個人生涯規畫議題,告訴大家如何進行效益上的評估,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最能夠累積有形與無形財富的人生計畫。






呆薪族也能變身富一代 







利用不數零錢的「鈔票規則」來使用金錢


不數零錢、只掌握鈔票數量的「鈔票規則」,可以讓運用餘額規則製作的達人家計簿,進階為更不費事的工具。

以往的家計簿,就算每次填寫時只出現數十日圓、數百日圓的誤差,但積少成多之下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差額,因此在填寫時,必須正確記錄每個數字,而這就是最辛苦的地方。

達人家計簿則是根據餘額規則,只掌握最後的餘額。

 

就算有幾百日圓的誤差,也不會有累積的問題,可以如實呈現幾百日圓的誤差。如果誤差不會累積,就可以忽略。

例如,檢查每個月的支出時,三十萬日圓或三十萬五百日圓的差異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從年度的支出管理來看,這是可以忽略的誤差金額。

 

不過,如果每天都產生五百日圓的誤差,一個月會產生一萬五千日圓的差距,這個金額就太大了。以往的家計簿就是在做這種勞心費神的工作。

利用餘額規則來使用家計簿,就有可能實現不數零錢的「鈔票規則」。

認真的人之所以無法持續記錄家計簿,是因為零錢的計算一出現誤差,就會讓他感到焦慮。

 

但達人家計簿的機制從一開始就忽略零錢的誤差,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持續。

 

順帶一提,企業會計也確實不會把小額金錢視為重大問題。

例如,稅金的所得計算最後是以一千日圓為單位。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呆薪族也能變身富一代


所謂的理財,絕對不只是灑錢投資,還包括有效維持金流的平衡與徹底掌握自己所擁有的資產,以求讓每一分錢都可以在最適當的時機,做最佳的利用。

當你買下一支熱門基金、買下一輛帥氣休旅車,買下一棟地段絕佳的房子後,你以為你真的擁有了這些「財富」嗎?

 

你曾經精算過你每個月要替這些資產付出多少現金(貸款)嗎?

 

而它們的漲跌、折舊對你的「財富」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在經濟逐漸復甦的此刻,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大張旗鼓進行所謂的投資理財,可是,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對自己的資產做精確的管理。


由小山龍介與山田真哉這兩位日本知名暢銷書作家聯手打造的這本書,就是要教你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資產。

 

靠著計帳來統計收支的方法早已過時,運用會計觀念,以資產負債表來「監控」自己的金錢流動與資產總值,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價值」。


除了收支的控管,本書也針對儲蓄、置產、生涯進修等個人生涯規畫議題,告訴大家如何進行效益上的評估,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最能夠累積有形與無形財富的人生計畫。





呆薪族也能變身富一代 







餘額管理帶來的「撲滿效果」


請回想一下小時候把錢存在撲滿的回憶。

 

一旦把錢投入撲滿,存錢的興奮感一定勝過之前節省金錢的辛苦吧。

金錢增加,本質上是令人高興的事。

 

透過撲滿的重量,更能夠確實感受到財富一次還多,自然會產生「想要讓餘額繼續增加」的動機。

 

檢視餘額所帶來的提高存錢動機效果,也可以稱為「撲滿效果」。


以往的家計簿是計算已經使用、不在手邊的金錢。以計分法來說就是減分法,這種方法沒辦法提高存錢動機。

此外,以往的家計簿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支出馬上就會消失不見」。

 

只要沒有保管好收據,就會搞不清楚到底花了多少錢。

 

如果不記錄下來,支出的內容很快就會消失不見。

但撲滿卻可以讓人實質感受到積蓄的實際重量。

 

手上的現金、股票以及房子等資產,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實體物品。

若以眼睛看得到與看不到的標準來判斷,會計上的數字,幾乎都屬於不記錄就會消失不見的東西。


與費用相關的利益也很難看得到,營業額也是一樣。

 

因此,為了要留下紀錄,才會有收據這種記錄的機制。

 

如果沒有這些機制,只要一疏忽,很多數字就會消失不見。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透過這些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在管理家庭收支,難怪做起來這麼辛苦。

達人家計簿是以眼睛容易看得見的資產管理家計,所以能夠運用餘額規則,也會提高存錢動機。

 

「我已經有這些資產了,再多努力一點,存更多錢吧!」

 

這樣就會帶來更強烈的行動意願。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雅頌★幸福心靈報




人生中的每一次『發生​』.... 都是上天的邀約





人生中的每一次『發生』 ...... 都是上天的邀約

媽媽要我載她去購物,煩啊,我還有事要做耶;


哥哥向我借車,心中百般個不願意;


弟弟又打電話來說要繳書籍費,呼,賺錢真辛苦;


家長跑來訴苦著小孩教養問題不想聽;


同事晚上打電話來抱怨心事,真想掛斷;


車子髒了,要洗車;


狗狗發臭了,要洗澡…煩啊!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難免心煩氣躁;


生活的瑣事,日復一日,有時,連動口吃飯都覺得煩,怎麼天天有一大堆做不完的事。


直到有天到醫院探視因不小心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的朋友,看到昔日生龍活虎, 活躍在職場上的大建築商,現在居然只能包著尿布,四肢扭曲變形,鼻孔插著胃管, 咽喉處開了一個洞放著一根管子。


 到了進食時間,只聽護士說了一聲「吃飯了」就開始用一根大針筒, 很快地注入一堆糜狀的食物到朋友的胃管,不消一兩分鐘的時間, 再聽到護士說:「好了,吃飽了」,朋友無奈地看著我。


 出事的前一餐,那天我與他同桌,還記得他那時邊吃邊抱怨的情景。


如果當時他知道那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能夠用嘴巴咀嚼食物,用味蕾感受美味, 我想,那一餐他一定吃得又香又甜!


出了醫院的大門,回想生活的點滴,告訴自己,要歡歡喜喜載媽媽去購物、 借哥哥車子、替弟弟繳書籍費、聽家長傾訴、洗車、洗狗…這些煩人的生活瑣事, 也許不再是日復一日」,或許是生命中的最後一次。


 珍惜每一次與人、事因緣相聚的時刻,用歡喜心來完成、結緣與布施。


 人的相處,要有一種觀念,不是修福就是修慧,換言之,就是幫忙與學習。


修福就是幫忙別人,修慧就是學習他人的經驗、優點。


 如果發心正確,生活中雖然有煩心的事,只要念頭一轉,就不會覺得是一件苦差事, 因為有機會幫助別人,會增長福德,對自己與他人都有好處,所以會歡喜布施才對!


 或許有人會想,別人的責罵、刁難,很難讓人領教。


 如此想也是對,但人生中,有很多是需要忍耐,如果當下能當作是一種學習「忍」, 相信「苦」的情況就會改善。


因為學習中的人,耐力總是比較大。


要深知,人生要碰到的事情很多,也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 只要學會全然接受一切,一切就會變得越好,記得隨時感恩身邊一切人、事、物。


 人生中,來幫助你的人,不會在臉上寫著『我是來幫助你的』, 每一次的『發生』,都是上天的邀約。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健康ePaper電子報:用對方法,關節不痛













SMART醫療 







用對方法,關節不痛


文/大家健康雜誌編輯部

早晨起床或隨便動一動,常感到關節僵硬或疼痛嗎?

 

若你有上述的情況,可能是關節炎的早期訊號。

 

據估計,關節炎疾病有100多種,其中較常見且嚴重的是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殘廢。


中壯年


就要開始提防關節炎


很多人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有關節炎問題,然而,根據流行病學統計,任何年齡均可能罹患。

 

有些關節炎只出現在特定年齡層,例如痛風性關節炎常發生於40歲以上男性,尤其是習慣大魚大肉、喝酒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好發在30~50歲的女性。

 

此外,若有肥胖、慢性病、基因遺傳等問題,或者過度使用,甚至缺乏運動,都可能讓關節軟骨磨損,提早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關節炎,正確的保養與治療是預防關節耗損、減輕關節疼痛的不二法門。

 

為讓大眾瞭解保養的竅門,《大家健康》雜誌訪問了醫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中醫師等各領域的專家,有系統地在《用對方法,關節不痛》一書中,說明各種與關節炎相關的預防、治療、照護資訊與建議。

 

此書經過台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王至弘、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簡文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3位專家審閱,完整且多面向的內容,深受專家推薦。

 

讀者可依據個人狀況與需求,尋得有用的資訊。

 

本書內容包括:

Chapter 1「認識篇」:


介紹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三大關節炎之成因、症狀與好發族群。
Chapter2「減重篇」:


體重過重易增加關節負擔,因此減輕體重是治療與保養關節的主要策略。

 

書中介紹適合關節炎患者的減重方法,包括可否使用減肥藥?

 

目前流行的斷食減肥法、吃肉減肥法、蘋果減肥法,是否適合?

 

以及生活中有哪些致肥食物應該避免?


Chapter3「飲食篇」:


食物和治療關節炎沒有直接關係,但可能間接減輕症狀,或誘發、惡化病情。

 

本篇從中、西醫的角度,提醒關節炎患者飲食上要注意的地方,例如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多補充富含Omega-3的深海魚類或魚油,可降低發炎狀況,並說明維骨力、鈣質等常見的關節保健食品該如何使用。


Chapter4「運動篇」:


關節炎患者常有錯誤觀念,擔心運動會增加關節負荷,因而索性不動。

 

事實上,只要做對運動,不僅不會造成關節負擔,還能增進關節靈活度,達到滋養關節的功效。

 

本篇即提供了7項適合關節炎患者的活動,並以圖文方式介紹17款簡易的居家復健運動,充分活絡肩部、下肢、膝蓋、腰背、手部等各處關節。

 

此外,為避免關節炎患者遭到二度傷害,文中亦提醒運動時應掌握的訣竅,讓關節無後顧之憂地動起來。
Chapter5「治療篇」:


除了生活方面的保養和復健外,當關節炎疼痛難耐或急性發作時,必須靠藥物與手術來控制病情。

 

本篇介紹普拿疼、COX2等常見的止痛藥物,以及其他不開刀的關節炎治療法,包括玻尿酸、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恩博」等。

 

若需手術,也詳盡說明術前的評估與準備,以及術後保養重點。
Chapter6「居家篇」:


關節炎不只影響一個人的行動與生活起居,心情也因而感到消沉。

 

本篇提供各種減輕患者關節僵痛與心理壓力的方法,包括如何保暖、使用輔具,與規劃安全的家居環境等。
Chapter7「旅遊篇」:


外出旅遊時,最怕關節炎突然發作,不僅身體不舒服,也打壞旅程的興致和進度。

 

本篇提醒關節炎患者外出旅行時,有哪些護具、藥品要隨身攜帶,如何安排旅程,飲食、交通、居住上又要注意哪些細節,讓關節炎在旅途中安分不作怪。

 

(本文摘自
《用對方法,關節不痛》 一書)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大家健康雜誌》293期)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雜誌電子報:擺脫6大理財陷阱 30歲變有錢













理財深口袋 







擺脫6大理財陷阱 30歲變有錢


貧窮,有幾百個理由;

 

富有,卻只有一個關鍵,就是理解心理帳戶,看穿心理陷阱。

●你想過嗎?

 

有時候,用現金付帳會在腦中再三盤算,但是用信用卡買東西,卻再貴也無所謂!

● 有時候,明明在工作上、生活裡是個思考嚴謹、具備邏輯性的人,但是一遇上理財問題,往往只能兩手一攤!

● 有時候,好不容易買到好股票,卻漲了一點就趕緊賣掉,事後才追悔出手太早!再不然,就是對爛股票死死緊抱,非要等到谷底才甘心放手?

如果有上述任何一種情況,小心!

 

你已經身陷理財「心理陷阱」。

 

這個陷阱會拖累你累積財富的速度,甚至阻斷你變身有錢人的夢想。

你我身邊常發生類似這樣有趣的情況:你月薪3 萬元,想買一件3,000 元的衣服,占薪水10%,想想賺錢真難,你可能會想很久;

 

但如果老闆突然發給你3 萬元獎金,拿著意外之財,你可能毫不考慮就買下衣服犒賞自己。

同樣的錢,同樣的花費,為什麼你的消費行為完全不同?

這就是人在不同情境下,自己假設的心理帳戶。

 

有趣的是,同樣是錢,你卻因情境不同,決定這筆錢不同的價值,尤其是獎金、樂透這類意外財,最容易讓你不知不覺掉入消費的心理陷阱。

理性上來說,任何消費、財務決定,都應該把該件事放在同一張資產負債表上衡量,不過,大多數人運用金錢似乎都無法這麼理性,因為心理陷阱正隨時等著你。

誤闖心理陷阱,就會讓你產生思考盲點,最後影響你的判斷決策,進而產生錯誤的理財行為。

理財 在追求人生發球權

為什麼非要理財不可呢?生活過得很愜意,為何要為理財、儲蓄傷透腦筋?

「因為想要圓夢,更想變有錢!」

 

從花旗銀行退休後,努力推動理財觀念的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周瑞青說。

 

夢想可能小至一趟旅行,大到一生無虞,透過一個個夢想,收集快樂、安全感、興趣、自信、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品質的生活,然後用一塊塊拼圖,建構有價值的人生。

 

更重要是行為背後,你可以主動追求自己的人生發球權。

但是,現在的年輕世代,平均起薪約2 萬3,000 元至2 萬6,000 元不等,甚至還面臨起薪愈來愈低的窘況,若在大台北工作,扣掉生活支出與租屋費用,餘錢所剩無幾,想要為夢想、為未來生活建立穩健的經濟基礎,常常就顯得力不從心。

另一項數據顯示,國泰世華銀行調查,25-35 歲的30世代,約有5 成的人,平均淨資產多在50 萬以下,還有5%的人屬於負債一族。有趣的是,窮公子的另一端,卻有10%的人,淨資產高達300 萬以上。

窮公子和貴公子財富境遇為什麼差那麼多?

 

想要往天秤的富有端走去,除了增加競爭力,想辦法在職場上開源外,「必須了解會讓自己產生浪費行為的心理陷阱,為理財行動先做打掃功夫,」周瑞青說。

 

只有掃除盲點、踢走迷思,辛苦賺的錢才能存下來,「然後靠著時間的複利來投資,讓錢滾錢。」

看透心理帳戶 捉出理財陷阱

為了目標,努力存錢,看起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要長期根據目標需求,來計算短期內每一筆消費的成本效益實在太難!就像你不會為了看一場電影,就去分析,這筆娛樂消費會對未來的退休金準備產生什麼影響。

於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經濟學家理查‧泰勒(Richard aler)就提出「心理帳戶」的概念。

 

他指出,大多數人會在心理上,根據錢的來源、存放的地方和花用的方式,把錢分成不同的帳戶,而每個帳戶被賦予不同意義,帳戶中的錢,價值也會略有出入,像是用餐的錢,就不像保險費那麼被謹慎看待。

可是,一旦在心理帳戶中,將購買力相同的金錢賦予不同價值,就會出現一些心理陷阱,讓你花錢失去節制,無法及時儲蓄,或是在投資時過於保守、衝動,這些情況都可能造成金錢損失,讓你卡在理財路上,進退失序。

透過心理帳戶的區分,以下4 類型人理財最容易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認識它,才能脫離它。

更多文章詳情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本期簡介 









一個人的經濟


網路化 × 少子化 × 高齡化帶來好商機,這個趨勢影響了你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你的賺錢模式。


這是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老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的時代。


一個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好生意。

 

現在,不論是上學的、上班的、已婚的、單身的、有伴的,沒伴的,每個人、每天都會一個人坐公車、搭捷運、看電影、逛超商、吃晚餐、敗精品、上網路…,每個人都是「一個人的經濟」的使用者,也是貢獻者。

 

所有人,不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都正在或預備過「一個人的生活」,誰掌握了這股商機,誰就能穩做時代贏家。

網路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少子高齡化撼動了中老世代的人生觀。

 

便利商店是一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夥伴,網路是社群意見和知識的主要來源。

 

在所得不增,市場縮小的成熟社會裡,消費者可以平日吃超商的便當,假日住高檔的五星級飯店,一面追求精緻的享樂生活,一面精打細算地衡量物品的價值,解悶、獨樂、省時、療癒、限量成為熱賣的關鍵詞,形成貴的要獨特,便宜的要超值的消費觀。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全新的「一個人的經濟」時代。







一個人的經濟 







不愛花錢的草食系世代來了


亞當史密斯之後的經濟學家,都是根據各類經濟指標分析他所謂「看不見之手」的市場實況,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總體經濟學,不論是凱因斯經濟學,還是前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採用的供給面經濟學,都不出這個範疇。

 

許多政府和官員都一直企圖利用計畫經濟,也就是「政府的看得見的手」來管制市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十世紀徹底失敗的社會主義經濟。

如今在先進國家,尤其是因為儲蓄過剩導致金融資產過多的國家,「政府的看不見之手」愈來愈無法發揮作用,即使有作用,也僅限於極小部分,就好像重度吸毒者無法被微量毒品所滿足,需要足以摧毀健康的大量毒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創下史上最大赤字的歐巴馬經濟政策,以及發行破天荒赤字國債的日本民主黨政權。

既然「政府的看得見之手」已經失效,那麼要如何才能讓「人民」展開「自富」行動呢?

幾年前,我曾稱2、30歲的年輕人為「喪失物慾、不想出人頭地的世代」,預告他們的消費行為將引領未來潮流,這些又被稱為「草食系」的世代,一方面極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一方面將生活用度壓至最低,這些低慾的年輕世代不僅使商品滯銷的狀況更加嚴重,還加速了通貨緊縮螺旋時代的來臨。


但即使是商品滯銷的時代,還是有許多成功提振消費者購買慾的例子,更何況日本還有許多財源可以用來活化經濟,在此我特別借用亞當史密斯的說法,將它稱為「人民的看不見之手」。

經濟學其實是一種心理學以往經濟學不重視人民的「心理」,但略過心理因素就無法討論二十一世紀的經濟變化,尤其是先進國家的經濟。

 

我寫這本書的用意也是希望藉由探討民眾消費心理的變化,找出這個時代的新商機。

日本民主黨因為獲得都會區上班族的支持而勝選,但在獲得政權後卻搖身一變成為「巨大的政府主義者」,為了選票採取亂槍打鳥的政策。

 

此外,許多企業也在沒有仔細分析和研究民眾的消費心理、生活型態和購買行為之下,忙著殺價競爭,瓦解整個業界的基礎。

 

無論是政治人物或企業經營者,都不想、也沒有仔細觀察消費者的心理變化。

在亞當史密斯提出「神的看不見之手」這個好用的形容詞後,大家便用它來說明市場和經濟的變化,不過世界上當然沒有「神」,有的只是無數決策的「人民」。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MBA電子報:謝謝再連絡

















管理佳言 











「當挑戰太大時人們會裹足不前,但是若將其化整為零,轉變成可克服的小部份,那麼人們就可以獲得『小勝利』(small wins)。」

-摘自EMBA第298期「小實驗創造大成功」





個人發展 

 









謝謝再連絡


EMBA雜誌編輯部/文

聽到「謝謝,再連絡」,恐怕對方不會想要再連絡了。

 

這是帶有負面意涵的用詞。

 

不過,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善用「謝謝再連絡」,可以有正面的影響。

羅格斯大學教授勒文(Daniel Z. Levin)等三位學者,邀請美加地區的二百多位高階主管,連絡超過三年沒有連絡的舊識,請教他們工作上的問題。

 

結果發現,這些有如冬眠中的關係,被喚醒之後,對高階主管甚具價值。

三位學者在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分析,參與研究的高階主管發現,向久沒連絡的朋友請教工作上的問題,有時候他們提出來的看法,比向現有朋友請教,對自己更有幫助。

被喚醒的冬眠關係,因為以下三個原因而具有價值:

原因一:提供新的看法。

 

因為跟某個人很久沒連絡了,對方的經驗與體會對自己而言是新鮮的,所以對方可能提供看問題的新角度。

相對地,跟死黨麻吉聊工作上的問題,因為大家彼此投合與熟悉,對事物往往有相似的看法。

 

尤其如果生活圈有所重疊,獲得資訊的來源也會因而重疊,比較難以全新的角度提供意見。

原因二:有效率。

 

能被喚醒的冬眠關係,代表沒有積極經營維持,雙方還是能夠保持一定的情誼。

 

比起好朋友所要投資的時間與精力,這種關係相較之下非常有效率。

原因三:跟重新認識一個陌生人不同。

 

即使很久沒有連絡,舊識還是比陌生人多了一份信任。

 

尤其是以前曾經走得很近,後來因為搬家、換工作,或者太過忙碌等問題,關係自然而然逐漸轉淡的人(如果雙方是因為衝突而刻意中斷彼此的關係,情況另當別論),不管多久沒有連絡,都還會殘留著一定程度的信任。

 

跟陌生人要從頭建立一個全新的關係,絕對比較費力。

參與這項研究的高階主管,不少人一開始很猶豫,是否要跟斷訊的舊識再連絡,然而後來很多人的收穫超乎他們的預期。

既然網路讓「再連絡」變得比以前容易,可能在電腦之前按幾個鍵,就能跟舊識搭上線。不妨一試,或許你也能跟參與這項研究的高階主管一樣,收穫超乎預期。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298期(2011年6月出版)

※歡迎前往EMBA雜誌網站,了解更多管理新知,網址為
http://www.emba.com.tw/





人力資源 







條件過優的求職者,一定用不得?(Web Only)


EMBA雜誌編輯部/文

許多公司不會考慮僱用條件過優的求職者,因為擔心他們開出的薪資福利過高,也擔心他們一旦看到更好的工作機會,立刻選擇跳槽。

這些擔心是合理的,然而,美國一家行銷顧問公司創辦人庫茲莫絲基(Maribeth Kuzmeski)認為,不見得要如此絕對,一律忽略條件過優的求職者,公司可能錯失人才。

她在訓練雜誌(Training)建議,面對條件過優的求職者,公司不要全面過濾,先詢問求職者爭取職缺的動機。

 

或許求職者想要開發一條事業新路(例如,求職者在甲領域的經驗豐富,超出公司職缺的要求,但是他現在計畫往不熟悉的乙領域發展),也或許退回較低階的工作,符合求職者目前的生活需求(例如,求職者的父母需要他撥出時間照顧,無法再頻繁地出差)。

如果求職者看起來對職缺具有足夠的熱誠,不妨給他一個機會,尤其當公司找不到其他適合的人選時。

 

他們加入公司之後,往往需要比較少的訓練,公司要著力的點在於激勵他們。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條件過優的員工,如果公司想辦法給予他們一些做決定的權力,通常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會升高。

文章來源:EMBA網站(2011年06月)
※歡迎前往EMBA雜誌網站,了解更多管理新知,網址為
http://www.emba.com.tw/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MBA電子報:打破內部的銅牆鐵壁

















管理佳言 











「除非讓人們有機會了解和表達意見,否則他們將不會信服。」

-摘自EMBA第299期「如何發揮跨部門影響力」





EMBA編輯筆記 









打破內部的銅牆鐵壁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文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有兩人在路上勤奮工作,一個人不斷在前面挖洞,第二個人則跟在後方不斷地再把挖出來的土堆填回去。

 

就這樣兩人揮汗如雨一路工作下去。

路人不解,問他們在做什麼?

「我們是在執行種樹的任務,我們平常是三人一組:一人挖洞、一人放入樹苗、第三人把土填回去。

 

只是今天中間的那個人剛好請假,我們其他人照常工作。」

在我們的辦公室裡,不知不覺地,可能上演著多少這樣的情節?

 

一大群人為某個目標費盡千辛萬苦,做好準備,卻因為沒有趕上另一個部門的時間,一切白費;

 

某個單位投入大筆資源,要解決一個困擾多時的問題,卻因為另一個單位溝通不良,功虧一簣。

組織裡,因為分工精細,存在許多無形的界線。

 

這些界線有如銅牆鐵壁,難怪對有些主管來說,在外面帶兵打仗,再多的困難都不怕,但內部的跨界溝通,卻讓人充滿無力。

如何化解呢?

 

學者提出,要讓大家協力合作,不是急著把大家「和」在一起,而是按部就班進行一些努力。

 

其中一項努力是「反映」,也就是像照鏡子一樣,讓一個團隊看清楚其他單位和自己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例如,安排參加其他部門的會議,或閱讀它們的網路留言等。

 

換句話說,在合作之前,先促進了解。

接著,再創造空間,讓界線暫時消失。例如,Google的總部辦公室刻意設計大量彈性運用的公用空間,增加員工互動的機會。然後再進行「動員」和「交織」(第299期第三六頁)。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今天的企業主管如果想達成目標,要加強的,已經不只是帶領自己團隊的領導力了,還包括不靠頭銜和權柄的跨部門、跨層級影響力。

 

關鍵之一,是面對困難課題的勇氣,以及拋開個人利害關係的更高視野(第299期第六○頁)。

品牌管理的重量級學者艾克(David Aaker),最近出版新書「品牌關聯性」(Brand Relevance)。

 

他指出,要讓競爭變得不相干,最好的途徑是創造一個新類別,提出一個新的價值主張。

 

例如日本的啤酒市場中,麒麟和朝日兩強纏鬥三十五年,每一次都是在一方推出了一個新的類別,才改寫成績。

 

例如,朝日以生啤酒搶奪市場,麒麟則又用發泡酒等子類別再度返回衛冕者寶座。

 

創造新的區隔市場,會讓對手成為追趕者(第299期第一○六頁)。

蘋果之所以是蘋果,IBM為什麼能走過百年,女神卡卡厲害在哪裡,本期集短篇好幾篇文章,都提供了有意思的洞見(第299期第八頁)。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299期(2011年7月出版)
本文網址:
http://www.emba.com.tw/ShowArticleCon.asp?artid=8311





觀念話題 







蘋果之所以是蘋果


五月底,財星雜誌花了整整八頁的篇幅,再談已經被談爛了的蘋果公司。

 

這篇文章企圖徹底分析蘋果之所以獨一無二的原因,把公司成功的原因一次通通找出來。

賈伯斯塑造的責任制企業文化,是蘋果成功的一個原因。

 

蘋果沒有很多的制式流程,賈伯斯星期一照例要主持的每週會議是少數的例外。

 

在會議中,他跟高階主管團隊檢視公司所有重要專案的最新情況。

 

每週會議有如節拍器,讓整家公司能夠照著節拍走。

跟星期一要開會一樣,在蘋果,通常誰負責什麼是很清楚的。

 

同事講話的時候,會說:「誰是這件事的DRI(直接負責人,directly responsible individual)?」

 

開會通知的討論項目旁邊,往往寫著直接負責人的名字。

 

開完會,通常與會者會拿到一份待辦事項列表,每個事項旁邊也都附上直接負責人的名字。

保持年輕的衝勁是蘋果成功的另一個原因。

 

蘋果今年三十五歲,在矽谷算是非常成熟的公司,但是蘋果還是刻意像年輕新創公司般行動。

 

最明顯的例子是,蘋果的重要專案常常只由一小組的員工負責,像蘋果的Safari網頁瀏覽器轉換成iPad版本,公司總共只有二名工程師在負責。

蘋果經歷過困難的時期,因而帶有一種憂患意識。

 

即使公司現在有六百六十億美元躺在銀行裡,曾經在蘋果擔任過高階主管的一位人士表示,大家總是要爭取才能拿到資源。

 

公司高層每每都要確定,員工要求的資源真的是他們需要的。

蘋果還有一個成功的原因:專業化分工;

 

也就是,員工不做超出自己專長範圍的事。

 

蘋果網路商店的負責人無法插手網站視覺設計;

 

全公司跟視覺設計相關的事物,都統一由圖案藝術部門主導。

 

零售事業的負責人也管不了店內的存貨;

 

因為公司營運長庫克(Tim Cook)善長供應鏈管理,公司的存貨統一由他負責。

賈伯斯認為,專業化才能讓公司的每一個工作,都由最好的員工來做。

 

他不吃通才式主管那一套。

持續對抗病魔的賈伯斯,似乎也嗅到公司傳承的急迫性。

 

三年前,蘋果請到前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波多尼(Joel Podolny)創立蘋果大學。

 

波多尼再請到一群企管教授,包括撰寫英特爾共同創辦人葛洛夫(Andy Grove)自傳的哈佛教授泰德羅(Richard Tedlow)等人,進行蘋果的個案研究。

蘋果大學仿效知名商學院的個案研究做法,只不過研究對象僅限公司做出的重大決定(例如,蘋果推出零售店的策略),而且研究結果也只在公司內部分享,由高階主管教導員工,目的在於讓中階主管了解高階主管的思考過程。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299期(2011年7月出版)
本文網址:
http://www.emba.com.tw/ShowArticleCon.asp?artid=8334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新發現誌電子報:給我滿意 其餘免談 30個網購商機大蒐羅





















封面故事 









給我滿意 其餘免談 30個網購商機大蒐羅


文/胡秀珠、秦振家、黃幸悅、游重光

不滿足點:我不要完整功能,請折一半價錢給我

機會1:客製化服務,用多少買多少…


就像在十幾、二十年前「光華商場」年代,電腦可以自行組裝、自己決定要哪些零件、不要哪些零件,現在的網購是否也可以提供個別需求的購買,價格就可省下不少,可以分開購買、材料自組自選、完全客製化,或以分期付款購買整件商品,用多少、算多少,付款期限未到,就退還商品,之後的商品價可不必再付,可充分滿足消費者「喜新厭舊」的消費心理及具價格優勢。

 

但恐只限於3C等特定商品,衛生紙、食品等民生消費品恐將不太適用。

不滿足點:給我優質平價商品,山寨版也無所謂

機會2:平價奢華與二手名牌貨絕對有市場


日本創意大師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理論」點出了平價商品,加上大陸的「山寨」現象席捲全球,「山寨有理」、名牌不再是必備,成為開發中及新興國家追求的商品檔次。

 

因此,若消費者希望取得名牌的設計及質感,在不涉及抄襲或仿冒的情況下,可向廠家集中購買指定設計商品,並以大量向廠商議價,就能爭取到「平價奢華」的商品。

此外,「二手名牌貨」是另一個選擇,對買不起名牌,又想享受一點點虛榮的人而言,絕對有市場。


不滿足點:買X年保固商品,為什麼不能X年將屆全額退費

機會3:消費者成為尊榮會員,有條件負責使用商品


有鑑於「綠色消費」形成全球購物消費的風潮,如果有一項商品,消費者買了2年保固,在2年內使用沒有問題,在保固期內退還,將可享受全額退費的優惠,相當於消費者買了使用權,並沒有擁有權,對於消費者及提倡環保消費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商家不可能讓消費者免費使用商品,相關的解決方案包括要求會員繳交高額會費,成為「尊榮會員」,廠家也可以尋求保險公司轉嫁風險,或者將這筆錢當作廣告行銷費用,規定客戶每年要找一百個客戶,才能享受全額退費的優惠。


不滿足點:交貨時間、地點我要決定

機會4:就像搭計程車,乘客也可以提出路線建議一般


網購業者可向消費者揭露物流配送的若干可能方式,消費者則據此回報若干自己比較偏好的取貨時間、地點選擇,建議可用哪些途徑送貨。

 

雙方可約定在交貨的幾小時或幾十分鐘前,同時以行動裝置連線共用的GPS平台等,彼此了解相對位置,可隨時調整交付時間和地點。

 

不過,採取這個方式的同時,也要考慮資訊與行跡曝光的問題。


機會5:提供不同物流商的彈性及送貨方式


在購買網路商品時,最困難之處在於何時會收到貨自己無法控制,物流完全掌握在物流業者手中,連網路商家都很難給消費者確切的送貨時間。

 

如剛上市的iPad2,可能你不想花太多時間到現場排隊購買,透過網路訂貨,交貨期已在半個月之後。你當初下單購買的興奮感隨著交貨期的長短呈現反比。


如果商家可以提供消費者不同物流商的彈性時間、地點,讓消費者隨時、隨地都可以彈性取貨,將可大大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慾,並大大減低客訴機率。


機會6:結合智慧交通系統掌握送貨情況


消費者在網路商店「貨比三家」,高高興興在網路上購買了最新的3C商品,卻因為貨遲遲拿不到,不時打電話給客服人員問到貨情況,可是客服人員不了解情況而大大折損商家的形象,也為消費者留下網購的負面印象。

物流,是網路平台或商家亟欲解決的問題,也是客戶滿意度高不高的重要衡量標準。

 

加裝結合智慧交通系統的物流系統,何時上貨、車行到哪裡、還有多久會到、貨物現在的狀況等等資訊,都可以一目瞭然,不僅讓消費者充分了解貨品到手上的時間,也有利於廠商掌握物流、客服及訂單的能力大大提升。

不滿足點:圖便宜,卻拿到不良品

機會7:設立售價較便宜的NG專賣店


消費者往往因為貪便宜而拿到次級品,被旁人笑「便宜沒好貨」,或是「偷雞不著蝕把米」,但事實上,有些商品只有外表不起眼,品質一樣好,如有些著名的糕餅店,可能蛋糕烤得稍微焦些,但完全沒有破壞其綿密細緻的口感,品相外表欠佳,美味仍是百分百。

像這種情況,有不少消費者是可以接受以較低的價格來購買NG(Not Good)的商品。如果網路上有售價較便宜的「NG專賣店」,自然會有一群「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的死忠客戶購買。

機會8:快速通告即期品訊息(短效品)


在第三世界國家,常常有大廠,其食品或用品快到期了,工廠就透過手機簡訊通知消費者,在何時何地有低價出清即期品的活動,往往吸引大批民眾購買。

 

所謂的即期品或短效品就是快過使用期限的商品,在台灣,許多賣場的「花車」上也有特價的即期品,包括水果、飲料等,只要還在使用期限內,安全應該無虞。

除了即期品外,因應「一個人的經濟」,售價便宜的小包裝(一人用)的日用產品,應該也很有市場。目前量販店的售價便宜,但包裝過大;

 

便利商店的小包裝售價過高。能同時解決小包裝、售價低的商品會有商機。

不滿足點:我不要和別人一樣

機會9:服務和產品一樣要量身訂做


人的個體是獨立的,腦袋想的事情也不一樣,想要賺消費者的錢,店家就要夠智慧去揣測消費者內心深層的真正需求,即使是最火紅的商品iPad2,它也未必完全迎合各年齡層消費者的需求。


不光是產品要客製,就連服務的品質也要客製,不是所有人都是學富五車,阿公阿嬤的需求,從語言到商品服務內容,就跟少年十五二十時差很多,客服切勿本位考量,務必以客為尊,不是拿著標準問答話術即可解決所有消費者需求。

不滿足點:送貨流程不夠透明

機會10:隨時通知送貨進度


我訂的貨現在到底辦得怎麼樣?

 

已經處理到哪個流程?

 

消費者發出網購訂單後,最關心的就是這些問題。網購與物流業者應考慮消費者的這一層需求,建置連網或資訊分享系統,將物流處理的即時資訊播送告知消費者,如定時簡訊或e-mail等方式,可讓顧客安心。

 

用心的業者,甚至可將服務過程經雲端系統自動設計成可愛的歷史小圖表,成為商品履歷的一部分,進行故事行銷,又成為一項吸引消費者的加值服務。

不滿足點:愛流行又怕買到假貨

機會11:提供產品或服務履歷認證,商家應提供消費者商品辨識是否為真品


目前只有少數生鮮食品(如高級魚種)或是花卉等商品已開始利用RFID科技提供產品的生產履歷,讓消費者有機會了解產品的詳細生產過程及中間經手的廠商及日期時間等訊息。

未來應讓所有商品都能提供詳細的原料供應商、產地資料、生產過程及所有經手、運輸的廠商及時間訊息,在懷疑流行商品可能有問題時,讓消費者或是消保單位能夠馬上查證生產履歷,迅速比對出是否為仿冒的假貨。


機會12:讓消費者直接參與生產過程


俗話說:「眼見為憑」。

 

為了讓追求流行的消費者能夠百分之百確認自己拿到的是正港原廠貨,供應商可以開放工廠,讓消費者從頭到尾了解製造過程。

 

消費者就像是上《料理東西軍》節目現場一樣,可以親眼看到自己選購的商品詳細製造過程,並且新鮮火辣的送到消費者手上。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讓消費者確定自己拿到的是百分之百的真貨,同時也能讓消費者增加「感同身受」的參與感,形成另一波的客戶親身體驗宣傳,可謂一舉兩得。

不滿足點:不喜歡隱藏的費用和成本

機會13:上網公布這家網購或物流的惡形惡狀,商譽馬上受損


從事網購消費時,就怕遇到有額外的隱藏成本要支付,如另外要付的的手續費、低溫處理費、塞車運費、過橋費等,業者事先沒有說清楚,事後卻像地雷般連續猛爆出來,教人生氣!

 

這時消費者若不是馬上客訴,就是立刻上網公布這家網購或物流的惡形惡狀,商譽馬上受損。

 

所以,若有任何額外成本,都該在交易前向消費者先聲明,以免造成預期落差,業者再辛苦也難獲諒解。若是顧客提出客訴,最好是乖乖認錯,並提供未來的點數折價等優惠,以維護得來不易的商譽吧。

不滿足點:我的貨品需要隱私

機會14:購物流程中提供商品名稱加密


網購商品千百種,食衣住行育樂樣樣有。

但有些商品的消費過程,大家還是習慣低調為之,如一些個人衛生用品、私密的保養品等等。

 

想像一下,物流送貨時,外包裝大剌剌寫著保險套、衛生棉、胸墊等貨品名送到你家或你的辦公室時,即使使用者不是你本人,也會感覺毛毛的。

 

何況現在網購還有「朋友推薦機制」,你消費的這些商品紀錄,可能就成為業者向你的社群夥伴所推薦的廣告內容,想來都尷尬得很。

 

所以,在購物流程中提供商品名稱加密,雖然只是很小的需求,卻很有必要哦。

不滿足點:商品版本更新太快

機會15:保留不同版本的特色,突破升級局限


現在的流行商品或是App,每推出一代就必須購買最新版本才算跟得上流行。但對消費者而言,想要保留自己喜愛的流行元件是件相當重要的事。

未來供應商在推出新版流行商品或是App的時候,必須設計到可以讓消費者自行決定保留或是混搭哪些之前版本的特色,像是在某款鞋上可以一口氣秀出前5代的不同logo設計,或是可以保留消費者喜愛前一版App的某項功能並將其融入新版本當中。

機會16:服務項目是流行設計資訊揭露機制


透過群體創新來帶動風潮,避免少數人提出與市場資訊有落差的商品或服務,以至於一直update。誰說流行只能某些特定人來帶動,有時群體創作也可帶動風潮,在Youtube上我們看到跨國合唱團的影片,透過世界各地的網友發聲歌唱,組合成動人的樂章並吸引全球目光。

人們渴望從創新的源頭就參與,掌握創新的伊始;摒棄流行主導權被商人剝奪,甚至主宰資訊、服務更新速度。

 

因此,應該有種服務項目是流行設計資訊揭露機制,只要是一般人想知道就可以擷取相關資訊,也可呼朋引伴,進入設計的平台共同創作,這種流行才是我們要的,才不是商人餵我們一堆看似貼心卻多餘的服務!

不滿足點:要能找到最便宜的商品

機會17:主動顯示同業售價比較
消費者買東西最怕什麼?除了怕買到黑心貨之外,最怕的是「買貴了」,最高興的是買到「好又便宜」的商品。如果在購物的同時,商家能夠提供主動顯示同業售價比較的「查價機」,為消費者提供貼心的查價服務,即使消費者查到了同一條街的商店,同一商品售價多了幾塊錢,也不會因為貪小便宜移駕到其他同業購買,反而會因商家的貼心服務,形成口碑效應,對於提升店家形象及提高客戶滿意度都有正面助益。

機會18:買賣雙方議價平台,發揮連網效果,快速集客跟廠商議價


網路的發達,造成商品交易透明化,但在諸多的團購網中,消費者往往是被動被行銷的,團購平台提供了什麼商品,消費者只能照單全收。

 

不是說「消費者最大」嗎?是否有一個買賣雙方議價平台,消費者可以透過Facebook等社交平台,針對想購買的產品進行團購議價,而賣方也不只一家,凡可以提供量大、低價的特定商品,都可以提供包括售價、數量、尺寸等產品明細供消費者參考。

買賣雙方議價平台除了售前的比價、廠商詢價外,售後的物流、金流、客訴、退貨等服務,都必須有第三公正單位協助,以保障買賣雙方權益。

不滿足點:我要方便的退換貨

機會19:以金錢或點數補償,取代退貨


對於商品品質預期有落差,或是交貨延遲等因素,常引起消費者有退換貨品的需求。

 

但對網購廠商來說,退換貨的成本往往比正常銷貨或一般貨品損失還更嚴重;

 

若能為提供顧客好的退換貨流程並順利執行,固然是一種好的服務,但也意味著巨大的成本與抱怨,何況網路購物重流行,一旦退換,商品重新到手時已經褪流行了。

 

所以網購業者可以考慮,直接表明概不退換,如有相關需求,會提供金錢或點數補償,來減低成本支出,同時以成本較低的方式來補償並抓住客戶。

機會20:正妹客服提升滿意度


如前述,退換貨與售後服務往往形成銷售業者的重大成本,要避免退換貨的需求,除了保持好的商品品質外,「勸顧客打消退換貨念頭」或許值得一試。

 

如安排聲音美好、對話流利有禮的女性客服人員,在客服線上應對。

 

一般人打電話遇到這樣的客服人員,本來一肚子火,通常會客氣三分;

 

這些「正妹」若再接受一些有產品針對性的話術訓練,應能「擋掉」一定比例的退換貨需求,甚至還能額外增加新的銷售呢!

不滿足點:擔心撞衫/重複

機會21:結合LBS公布購買者的區域


才剛買的流行品,方圓十公尺內竟發現滿街都是撞包、撞衫、撞鞋的同學?

 

這種感覺很不舒服。要追求群眾流行心理,又要推崇個人特色,這種矛盾你懂嗎?

 

《創新發現誌(ideas)》SIG小組,破解了這個矛盾,結合最新的科技應用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適地性簡訊廣播服務,讓消費者出門前先蒐羅活動範圍內同一件流行品項的曝光密度,例如米可戴了時下最夯、最炫、排隊搶購的國際品牌水鑽龐克手鍊,擔心這種一眼就看出身分品味的炫耀品會被撞?

 

免驚!出門前,她蒐羅了活動周邊是否有人攜帶同樣商品,就可避免撞鍊的窘境囉!

機會22:提供類似Facebook 打卡功能,周邊防撞參考資訊服務


別說怕撞太瘋狂!

 

怕撞發揮到極致,就應該設計處處防撞、時時關注潮流動向的機制,網路業者林立緯表示,最好能夠結合類似Facebook打卡功能,即時公布區域性同一款式商品的數量,除了避免個人穿戴重複尷尬,更可提供走在流行尖端的消費者、設計者、研究者品味資訊與分析,搞不好可以更進化服務的面向,提供消費者防撞機制外,系統還主動貼心地提出從指甲油顏色、髮型到絲襪款式,給予適當的、防撞的、夠流行的整體搭配建議,這無非是一種消費需求延伸出的商業契機啊!至於隱私問題,則需另闢論壇商榷了!

機會23:提供商品流行履歷


除了生產履歷之外,流行商品強調的就是獨特風格和設計師等特殊要素。

 

因此流行商品除了提供生產履歷讓消費者對品質釋疑之外,還必須提供流行履歷,讓時尚消費者了解自己所買的流行商品的設計師、設計年份、近似款式及銷售數量等詳細資訊,確定自己買的商品來自流行大師作品,同時夠流行夠炫酷。

有了流行履歷,不但能夠追蹤單一商品的流行歷史,消費者和廠商都能透過廠商網站了解多項流行商品的流行史,進而混搭出自有的獨特流行裝扮(像是上半身採40、50年代流行,下半身採2010年流行)。

不滿足點:加人、物的擴充性不足

機會24:一種商品擴大使用族群


許多流行商品只適用於個人,為何我家的貓不能跟我一樣穿同一品牌的運動服?

 

為何就不能設計一款外型一樣、功能類似但我爺爺也能用的智慧型手機?

 

或者提供產品服務的業者,可以思考以一種設計元素延伸出的各種生活周邊商品。

 

讓追求流行的消費者除了個人使用之外,也可讓家人、情人、寵物一同感染流行的氛圍。

 

流行性的商品或服務,或者可以思考突破年紀、性別或族群的局限,應儘量擴大所有可能使用商品或服務的面向。


機會25:設計可拼裝、可模組化的商品或服務


如果商家根本摸不透使用者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流行商品或多功服務,或者可以思考提供模組化的商品或服務,讓消費者自己組裝,自己選擇流行的風格與功能。

 

目前多數流行商品都被規格局限住了!

 

舉例,小雲買了最新一代BB霜,可是卻少了高防曬係數,或是保濕力不夠;

 

阿明買了最新的平板電腦,可是此款電腦卻沒搭配手寫筆,或是不相容上班需要的作業軟體,諸如此類有一好沒兩好的商品缺點,最好都能隨著不同人的需求,給予解決方案,消費者最終不希望成為花了錢,卻給自己找麻煩的冤大頭!

不滿足點:我要即時更動訂單

機會26:訂單管理系統,隨需求應變,提供較佳的物流服務


訂單成立後,消費者常會發生不同的增額需求,而需要更改(或取消)訂單,如找到了更便宜的商品而退訂、不想等待集貨而退訂或部分退訂、想更改交貨地點時間或付款方式、想在同一張訂單裡增加其他商品等。訂單的更動意味著管理成本的增加,但也代表顧客的信任與累積商譽的機會;

 

網購業者若能設法增加訂單更動的彈性,就能累積更高的品牌價值,如能導入三網整合(供應鏈資源網、配送資源網和網際網路)的訂單管理系統,隨需求應變,可以提供較佳的物流服務。

機會27:馬上就能得知更改訂單進度


目前多數網路購物服務中,訂單成立後,消費者只能被動等待通知商品的到貨訊息,僅有少數業者提供上網查詢進度的服務。

 

如果能將訂單管理系統資訊適度公開,每筆訂單處理進度以及可更動的範圍規定,定時以簡訊或電郵等方式通知消費者,交付過程能按期待的劇本走,能讓顧客安心,甚至欣賞這個流程;萬一有更改訂單的需求,顧客也比較願意配合規定辦理,不致讓管理成本暴增。

不滿足點:不夠流行就可即時回應

機會28:啥,原來流行只是口號!Dislike鍵+吐槽機制


雖打著最流行的商品名號,怎麼卻魚目混珠摻雜俗不可耐的過時T恤,想逃脫追求流行者的法眼?辦不到!除了即時給商品正面評鑑外,網購達人們更希望讓馬虎提供商品/服務的廠商當場被抓包,如果能即時反映商品設計不良、服務不佳或商品資訊與實體不符的資訊,相信消費者的權益會更被重視。

 

滿足這種挑剔的需求不僅督促商家改良商品外,其他廠商看到同業被吐槽,還可以立即推播更優的商品,這無非是讓商品品質更好的一種驅動力。

機會29:保證最新,否則可退


供應商為了保證商品的品質沒問題,願意免費退換貨物已經不是新鮮事;注重流行感的消費者不會為了這種基本服務而感動。對追求時尚流行的消費者而言,供應商必須要保證他們的商品就是最新最潮,否則就得退貨退費。

供應商可以設定在流行商品最新版本發售之後一段時日,如果消費者不慎買到較舊的版本(衣服、鞋子、App…),就可以向供應商或通路反映,換到最新版本的貨品。如果新版缺貨,供應商就會原價退還消費者,同時在最新版本可提供時馬上再送到消費者手上,滿足時尚消費者的一路追新需求。

機會30:第三單位即時踢爆不流行商品
無論流行與否、新舊與否,消費者與商家經常是各說各話。

 

怎麼沒有第三單位協助公布最新流行指標?或者媒體應該發揮監督的力量,固定以跑馬燈、整點新聞或是網頁Pop-Up、Banner的方式踢爆商家欺騙消費者販售過時商品或提供舊的東西。爆料商品不是最新的之外,還應該有補償機制,消費者或某些團體可組成商品/服務鑑定與稽查小組,只要發現不是最新最流行的商品,向第三單位檢舉還可獲得獎金或免費提供服務等補償。





與大師大約 









先想服務 再考慮軟硬體 降低門檻 才能贏得市場


文/秦振家 圖/李玉清

近年來消費者所追求的,不再僅限於產品的功能強大或是美觀與否,而是全方位為消費者提供售前、銷售、使用及售後完整服務體驗,因此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概念日漸重要。

對精通資通訊硬體設計的台灣產業來說,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已如同家常便飯一般熟悉,但對於服務設計的概念則是剛開始接觸。

 

但事實上,服務設計的概念並不難理解,台灣有許多老企業家很早就具有類似的概念,在幾十年前就開始落實這些服務了。

 

例如一手建立台塑王國的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年輕時挨家挨戶為人送米,都會順便記錄每次送米的時間,接著依該家庭人口估算出米可能吃完的時間,在接近的時候主動送米過去,形成「不間斷的食用米」服務。

本刊此次特別訪問在服務設計及互動設計方面具有多年經驗的Dubberly Design Office首席設計師Hugh Dubberly,以他之前任職於蘋果公司(Apple)及網景公司(Netscape)的多年互動與服務設計經驗,檢視台灣產業由製造業轉型至服務業上的潛力,並為台灣服務業融入服務設計亦提供了建言。

服務設計隨手得 回應迅速最重要

針對台灣企業如何挖掘新的服務商機,Dubberly說,其實不一定要挖空心思,才能找到新的服務市場機會;

 

未來各行各業都將轉型成為服務業,因此放眼望去,四處都是提供新式服務的商機所在。

 

以他自己創辦的公司需求來說,他就很希望能獲得「不間斷的列印服務」,而不再是傳統將印表機採購和後續維修服務,即碳粉採購綁在一起銷售的模式。

 

也就是說,購買此類服務的企業,可以完全不用理會印表機的機型、列印速度、是否卡紙、故障、缺紙,或是缺了哪一色碳粉等枝微細節的事;

 

提供服務的公司會利用自動通報功能的印表機,再搭配隨時提供服務的人員,為企業全自動處理掉這些瑣事,讓企業可以專心於執行自己的專業事務上。

台灣服務業有許多採用傳統方式經營,規模並不大的中小型服務企業,如小吃店及服飾店等。

 

像這樣的中小型服務業應如何融入服務設計的概念呢?

 

Dubberly表示,企業規模小,反而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來嘗試改變服務內容,並在取得客戶的回應後迅速回應,提升服務品質。

如果是小吃店,則應先找出自身所面臨最重要的問題加以改善,但不一定要進行重大的流程改變,而是從小地方一點點改起,以最短的時間求取最大的成效。

 

例如客戶等候時間過長時,就要考慮有哪幾種方式可以縮短等候時間及等候人數,比如說如何減少上菜時間(增加廚師或服務生)、增加桌子等。

 

而是否成功的指標也很容易訂定,如實際上菜時間及計算等候人數等,都能夠證明該方法是否奏效。不管採取哪一種改善方案,重要的關鍵在於「快速」;

 

一旦發現改變某項服務方式並不能解決問題,就要迅速調整處理方式,形成良性循環,直到測試出在數值和滿意度上讓客戶滿意的解決方法為止。

軟硬兼施算什麼 服務優先才夠看

而面對蘋果iPhone、iPad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的強勢策略,擅長各式資通訊硬體代工製造的台灣廠商的競爭優勢和機會在哪裡?

 

Dubberly表示,蘋果和其他廠商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具有特別的思維模式(the way of thinking),蘋果完全以「服務」目的為出發點,再據此一口氣完整設計出相對應的軟硬體,並非先設計硬體、再分別設計軟體和服務。

 

目前全球其他廠商,包括三星、宏碁、華碩等都在自問,為何無法推出類似的服務?

 

其重點在於他們仍將自己當做產品公司(product company),仍陷於先設計「硬體/產品」,再加上「軟體/服務」的迷思,以致無法達到消費者真正想要「以服務為優先」的要求。

Dubberly強調,目前產品設計和服務設計雖是兩種不同思維,但類似蘋果App Store和iPhone此類以服務為出發點,融合產品與服務的結合將是主要趨勢。

 

未來不會再有產品設計和服務設計的差異,而是預先設想服務目的與流程,再設計資通訊科技的配合方式,進行硬、軟體等實際操作上的設計。

 

例如飛機製造商想要的不是「引擎」這個東西,而是「可以推動機體前進的力量」,所以供應商是要著重於能夠提供這股推力,未必要製造出一個大而笨重的引擎。

面對近來幾年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市場上迅速崛起,Dubberly表示,在這一波極度講究服務優先的時代,面對像蘋果這樣已將產品與服務合而為一的大廠,想要有所突破的台灣廠商反而有更多機會。

蘋果雖然架構出一個完整上中下游,整合了硬體、軟體與服務,但仍然是一個不夠開放的封閉式服務體系。

 

台灣或是其他的硬體製造廠商,如果能夠完全轉向,改以服務優先做為面對消費者的首要目標,同時降低提供服務的進入門檻,就有機會贏取市場。

挑戰蘋果須熱情 不能只想推產品

對於在這場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大戰中的勝出要點,Dubberly強調,台灣產業供應商必須從整體系統角度(whole system view)先想:「我們想為客戶提供什麼樣的完美服務」,而不是「我們能為客戶提供什麼樣的產品」。

 

接著依據這個服務目的,同時設計出對應的硬體,以及利用Android等開放式作業系統,打造出自有作業系統,確保它們能夠完美整合,提供消費者完整的服務體驗。但就算是做到這一步,也只是接近蘋果目前提供的服務,還不足以致勝。

消費者真正想要的,其實是由供應商所提供的多樣化服務。

 

但是目前想要提供相關的服務,就必須依賴懂得C++等困難的程式設計師,或是Flash程式設計師,造成目前業界的搶人大戰,也形成了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服務的關鍵性瓶頸。

開放式創意平台 10歲娃也無障礙

如果台灣供應商能夠降低相關服務提供的門檻,在此服務平台上馬上就能湧入大量的創意,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開放式的選擇,也就更容易黏著在這個服務平台上。如供應商提供非常易於上手的服務設計平台和工具組合,把複雜的科技包裝到讓10歲的小朋友也能夠依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出獨特的服務。


Dubberly說,早期蘋果曾推出的Hypercard軟體,就是近似這種概念的工具。而現在如果想要打造這種工具,就必須設計出非常簡單易用的介面,讓10歲小朋友可以很簡單地把目前主流的資通訊規格納入服務而不自覺,如HTML 5、CSS 3、Javascript和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等技術。

 

有了這些工具,就能讓更多具有創意的設計者投入服務市場,產出大量不同種類的服務,讓消費者各取所需。

在產業積極投入的同時,Dubberly也鼓勵台灣政府在政策面應專注於提供產業所需的人力及資金來源,協助產業成功升級。

 

其中首要的重點就是,建立產業所需的良好人力資源基礎,要達到此一目的,就必須透過支援相關組織與教育單位,以培育出更多的服務設計專才。

 

其次在資金方面,政府也需與產業合作,建立投資環境,並鼓勵產業養成類似美國矽谷的投資文化與機制。這樣的開放環境能讓之前成功的企業家更容易接觸到具有創意的新興創業者,放心投入資金及相關輔導,在更透明的運作下降低投資風險,進一步推動台灣服務產業的發展。





名校風雲 









蘋果的創意祕密基地


文/林立綺 圖/Douglas G M MacLennan , Northumbr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sign

連網時代每年都有數位產品推陳出新,毫無疑問的,Apple的iPod、iPhone和iPad絕對是排名前三名的明星產品。

 

而如同眾所周知的,蘋果所推出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不只因其友善的人機介面獲得3C迷的青睞,其擁有的獨特工業設計外觀,更是讓許多非3C迷愛上蘋果,開始擁抱科技。

傑出校友 享譽國際

整合獨特的工業設計以及iTune和App Stroe的軟體,蘋果如同握有無敵的倚天劍和屠龍刀,這個軟實力和硬實力的完美整合,讓蘋果產品得以橫掃後PC時代的數位產品市場。

 

儘管多數人都知道蘋果能夠打造不朽工藝產品的秘密,就是由蘋果副總裁Jonathann Ive所領軍的設計團隊。

 

但是,更多科技大廠以及蘋果迷想知道的是,Jonathann Ive的創意到底由何而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因為,要創造出一個能擄獲人心的設計作品,絕對沒有可遵循的「程式」。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自英國Northumbria University工業設計學系畢業的Jonathann Ive,傳承了Northumbria University 設計學院(School of Design)以及英國文化中「勇於挑戰」和「追求不同」的文化培育及設計教育,這,絕對是養成Jonathann Ive設計美學的重要關鍵。

位於英格蘭北方的NEWCASTLE,同時也在全英的設計學系中排名前三名的Northumbr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sign(英國國立諾桑比亞大學設計學院),不論是在傳統的工業設計,或是時尚的流行產業中,都培育出相當多知名的設計大腕。

除了當紅的Jonathann Ive之外,還有總部位於美國的知名國際設計顧問公司IDEO總裁Tim Brown,生產出許多經典動畫的PIXAR ANIMATION STUDIO(皮克斯動畫公司)的動畫師及創意總監Warren Trezevant,NIKE Football 的全球設計總監Thomas Walker,跨國大型食品業者MARS的設計總監Sue Wilson等。

 

此外,包括知名汽車大廠JAGUAR/LAND ROVER等設計團隊,手機大廠NOKIA DESIGN、英國的高價嬰兒用品業者MACLAREN廠商,都看得到來自Northumbria University設計學院畢業生擔任高階設計部門主管的身影。

從設計顧問產業、電子業、汽車業,以至於動畫到流行服飾業,引領這些我們日常生活會接觸到的各種產品,該有怎樣的操作介面,使用質感、外觀以及設計美感的標竿,似乎都一脈傳承自Northumbria University設計學院的養成教育。

 

讓外界非常好奇的是,怎樣的設計訓練及美學教育,讓這所學院得以培訓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設計專才,同時這些設計家可以領導不論是硬體的工業設計領域,以至於軟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帶給消費者更進一步的美之饗宴?

「設計的目的,就是提升產業的水平」,英國國立諾桑比亞大學設計學院國際部主任(Design School Director International-Development)Douglas G M MacLennan一語道破該校傳遞設計的目的及本質。

 

因為,外界一般認為「設計」只是針對產品的外觀進行包裝設計,讓產品「看起來」更美觀,但是,真正的「設計」,所包含的意義更為深層,必須從產品的使用及結構來調整設計,提升使用經驗,進一步提升產業的整體水平。

 

Douglas G M MacLennan進一步說明,英國從十八世紀維多利亞時代進入工業革命開始,工業及製造業主導了英國的產業長達二世紀之久,也因此,製造業為了追求產業的提升,便透過「設計」為手段,為工業產品提供再進化。

工業設計 技術演進的動力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在1733年,英國人加伊發明飛梭織布法開始提升紡織業的效率,以及在1769年,機械師詹姆斯瓦特製成了第一部蒸汽機開始提供蒸汽動力,並開啟了工業革命。

 

然而,為提升產業水平,瓦特又經由設計製造聯動式蒸汽機,正式建立了應用蒸汽機的紡紗廠,同時工程師卡特萊特更發明水力織布機,大幅提升織布效率。

 

外界普遍認為英國在開始工業革命之後,對於各種工業產品的發明及演進,是技術進化的必然結果。

 

事實上,技術演進的主要動力,卻是源自於目的在提升製造產業水平的「工業設計」。

 

Douglas G M MacLennan解釋,英國從工業革命之後,就以工業立國,因此,「工業設計」,其實是英國在設計產業最早發展的區塊。而後英國的製造業因人力成本提高產業外移,設計產業的重點發展,才轉移到以時尚及流行為主的設計領域。

英國除了擁有在設計產業的悠久歷史,其擁有的獨特政治現實及從而培育出的獨特人文地貌和思辨精神,更是為在講究「創新」及「可操作性」的設計領域,提供了培育國際頂尖人才的沃土。

 

Douglas G M MacLennan分析,目前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也就是外界習慣稱的英國,實際上是由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Scotland)、威爾斯(Wales)以及北愛爾蘭(N.Ireland)四個獨立的區域所組成,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都有各自的政府及議會,北愛爾蘭更希望脫離英國獨立。

 

簡單來說,就是「誰也不服誰」。

 

Douglas G M MacLennan說,在這樣的政治發展影響下,「服從」是英國文化中的最後一個選項,如果你提出一個論點,多數的英國人會先質疑,同時會試圖提出更完善的論點來加以反駁。

 

而這種「挑戰」的態度,就是培育設計產業中所必備與眾不同「原創精神」的最重因要素。

當然,除了英國具備的獨特文化因子讓學生習慣思辯挑戰發展原創之外,Northumbria University設計學院更強調學生在觀察力的訓練,以及實作的重要性,Douglas G M MacLennan解釋,要設計出一個能夠提升產業水平的作品,絕對沒有可以遵循的formula(公式),最重要的,學院教導學生必須「Keep breaking boundries」(持續打破框架),並且「如何觀察世界」(how to look the world)和「解釋世界」(interpret the world),同時更要以消費者的觀點,檢視所設計的產品是否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Douglas G M MacLennan說,因為學院很清楚,一位頂尖的國際級設計師,必須具備能夠將文化融入商品中,同時讓全世界每一個人對這項設計商品都心甘情願買單的能力。

而Northumbria University設計學院對於設計概念也非光說不練,Douglas G M MacLennan表示,學校和包括Apple、Philips、Dunhill、Burberry等許多知名國際大品牌都進行專案合作,讓學生在畢業之前,就可以透過專案的練習,落實其設計能力。

設計覺醒 提升產業競爭力

展望設計產業的未來,Douglas G M MacLennan說,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設計覺醒」(Design Aware)的世界。在經濟繁榮時,人們會希望使用具有設計感的產品,而在經濟低迷,企業更希望透過設計力來提升產業競爭力。


 

而當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時,這些具有經濟能力,但是卻「不服老」的60years-Child(老小孩)族群占據全世界大量人口時,將會形成可觀的消費能力,而也將成為主導設計產業的發展重要力量之一。

獨特的思辨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質疑態度,激盪出獨特的英國設計產業。

 

對於台灣產業的發展,Douglas G M MacLennan說,如同歐洲的德國,台灣具有能夠生產出精準產品規格的製造業,這是台灣的強項。

 

近幾年台灣製造業外移,即將跨入英國曾經走過的產業升級道路,台灣也希望能夠發展整合製造業優勢,跨入以工業設計為主的設計產業。

 

未來,「台灣設計」的產品,要如同「台灣製造」的產品讓全球買單,仍屬未知。

 

不過,可以確定的,要發展沒有「公式」可遵循的設計產業,對於習慣複製而非創新的台灣產業,絕對是全新的考驗。





創新100 









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徐莉玲:文創才是台灣的顏色


文/胡秀珠、葛婷婷 照片提供/學學文創志業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喊得震天價響,但究竟其內涵及目的為何?

台灣如何發展具特色的文創產業?種種疑問,經過多年全心投入文創產業的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徐莉玲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協助台灣『品牌打造』和『品味培養』工程的產業」,在台灣亟需從製造代工轉型為自創品牌的經濟模式,徐莉玲直接以「文化創意」角度切入,一語中的地點出當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功能和發展策略。

她強調,發展文創產業對台灣而言,無論是大到國家、城市及企業品牌打造,或小到個人品味的培養,都是極為重要的。

 

有了明確的目標,發展文創產業就不再是口號,而是能透過課程訓練、人才培養、創投資金挹注等方式,落實扎根工作,並搭建創作舞台,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協助讓台灣從製造大國蛻變成文化大國。

80年代末期,曾擔任過中興百貨總經理的徐莉玲,對早期台灣的「設計美學」及「品牌經營」有相當大的貢獻,在國內時尚界推動許多台灣自創品牌成立,協助過包括陳彩霞、溫慶珠、陳季敏、呂芳智等國內知名服裝設計師崛起。

「文創產業裡每一個單項產業細分的每一種行業,都需要與其他項行業進行『跨界合作,服務加值』,才能推動台灣走上國際舞台」。

 

徐莉玲深刻了解跨界合作推動文創產業的重要性,於是,民國94年,催生了學學文創志業公司,扮演文化創業產業經紀人及創投的角色,為台灣的設計師提供接軌國際的最佳平台。

引領品味風潮 開發大中華文創市場

經常往返國外的徐莉玲就表示,文化是生活的全貌,生活的水準就是文化的水準;

 

在國外,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反映該國藝術品味豐富的小細節,例如法國的小孩可以向外國人介紹高更;

 

米其林廚師可以參與編撰教科書的工作等等,這些看似專業領域的知識,透過文創產業從中做了跨界加值的連結工程,不僅讓藝術美學融入生活,也大大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換句話說,一個國家的文創產業發展程度反映出人民的生活水準與各產業的創新能力。

談起自百貨業退隱,投入家庭13年之後,再重出職場,積極投入台灣文創產業的緣由,徐莉玲做了一個有趣的比喻,她說,當年在百貨業中,引領業者投入文創品牌產業的心情,就像是請他們上公共汽車;

 

而今引領產業、放眼大中華市場,以擴張文創產業的格局與力量,就像是邀請大家上航空母艦。

 

徐莉玲認為,「下一代的機會,就在於能上航空母艦」,對台灣而言,現在就是很好的機會,可以共同開發大中華的文創市場。

文創產業規模大可以大到國家、小可以小到個人,是個有溫度的產業,是個獨一無二的產業,它呈現出這片土地原汁原味的故事以及競爭力。

 

徐莉玲笑著說:多數人對文創產業的認知,仍停留在從事藝術及創作相關,創作家大多生存困難,需接受企業補助的刻板印象。

 

她希望藉著學學文創這個學習的場域,開啟台灣文創產業的活水源頭。

學學文創成立之初,徐莉玲親自拜訪300多位各領域的設計師,每2-3天就有新的主題課程在學學文創開課,5年來學學文創集結了600多位跨界、跨領域的師資,擁有6萬多個長期參與學習的會員,這股文創勢力正透過學習的力量讓台灣文創意識抬頭。

徐莉玲感性地說,台灣的文創產業需要集結、培育跨領域的人才,除提供台灣孩子跨領域學習的機會外,更幫助孩子不受限於環境,身在台灣也能夠同步領略國際生活品味的機會,「等於幫國內孩子開了一扇國際的窗」,甚至於許多國內學校沒開的系所,例如特效化妝師、老房子改造大師等,讓學校沒教的課程成為孩子學習的另一種可能性。

 

積極育才、挖掘各行各業的大師,並投資新秀、搭建國際交流的舞台,為的是讓台灣文創產業的種子結出豐富且多樣的美好果實!

從建築、流行、影視傳播到餐飲業,台灣隨處可見創意人才,而這些帶動風潮的人才就是文創產業最好的行銷載體,例如,周杰倫可以帶動服飾流行市場、林志玲主演的電影帶動相關討論的話題、台中市找伊東豐雄設計歌劇院,不僅與國際接軌,也引起民眾的參與及期待。

尋找台灣文創力 色彩圖庫為起點

如果問一句,什麼是台灣的文化象徵?或許一時之間,也無法精確舉出幾個代表台灣的人事物,然而一群不在這塊土地生長的外國人卻能將台灣人的生活點滴視為珍寶,從竹編藝術、珍珠奶茶、手染花布、紙雨傘等,這些原本你我生活中不起眼的事物,卻被他們指出是台灣在地文化的象徵,也是最大的商機。

 

徐莉玲表示,這種全民自我認識文化的價值、文化元素的能力應該從小被教育,讓更多人通透了解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的珍貴,如此才能讓文化傳承、發揚光大。

不同的創意組合就能夠成為新的提案,除了建立台灣文化創意人才庫外,徐莉玲運用其最擅長的色彩學做為教育全民認識文化創意的工具,即將在今年7、8月建構完成。

 

集結包括畫家、攝影師及研究學者等高達4,000多張照片所組成的「台灣靈感圖庫」,將傳達另一種解構台灣文化的創新觀點,藉由玩樂的過程中,認識自己、也認識這片土地。

「目前全亞洲的都市都在作色彩計畫,藝術創作表現是色彩計畫中最大的一塊,全世界都有色彩研究機構,唯獨台灣沒有」,在學學文創教色彩學的徐莉玲心急如焚地說,色彩計畫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其成長爆發力更大。

在「台灣靈感圖庫」計畫中,也將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讓民眾親身參與全台美術館、博物館的展出作品,與全台攝影師、生態學者等各領域的專家對話,同時,還可以透過換色練習,培養用色的敏感度、搭建出自我風格的藝術作品。

文化創意產業不是少數菁英獨有的產業,它是你我在這片土地上一步一腳印生命的軌跡。

 

每個國家都有代表該國文化的色彩,試著問問自己:台灣的顏色是什麼?

 

答案絕不是藍或綠。

 

文創產業如此貼近你我的生活,有賴有企圖心與熱情的人投入,透過整合、包容與推廣,這股力量甚至足以翻轉整個國家的產業!





新旅者 







良心創業精神


文/李鎮樟

這次,我想討論兩個主題,彼此有些關聯性:一是創業精神,二是創業良心。

就從塑化劑風波談起。

 

其實,塑化劑存在已久,和台灣頗有淵源:300年前,台灣最有名的產品,就是占全球90%產量的樟腦油、樟腦。

 

樟腦是人類使用的第一種天然塑化劑。

 

如照相機底片所用的塑膠,大概200多年前發明,最重要的成分是賽璐珞(celluloid),它原是堅硬的,加了天然塑化劑樟腦油後才變得柔軟。

 

直到上世紀初,化工業漸興,才有人造塑化劑等替代品出現,如DEHP、DINP,共十幾種類似的化工品陸續問世。

缺少良心 創意變毒藥

台灣早期,多半把塑化劑用在製作塑膠鞋。

 

台灣原是塑膠鞋王國,當年的鞋原料是橡膠,把軍用輪胎剪下來製作,耐穿,好幾年不壞,但硬硬的;

 

後來變得比較軟,就是加了塑化劑,這些塑膠鞋工廠就在彰化縣。

 

以前我常根據一個人的姓氏和職業,推測他的出生地;

 

塑化劑風暴的主角賴俊傑,他姓賴,又跟塑膠和食品有關係,我就推測他來自彰化縣的賴家聚落,果然猜對了。

賴俊傑出身昔日塑膠鞋工業中心(彰化縣也是食品生產加工中心,百果山就是代表),若不論其造成的破壞,嚴格來講,他算是個創業家。

 

賴俊傑15歲時在日商公司作學徒,然後發現進修的需要,再去讀二專化工科;

 

之後自己開業,他發現產品有更好的用途、「更具附加價值」,就這樣一賣30幾年。

 

我相信不止他一人這麼做,上游賣給他,其實應該知道下游在賣什麼,因為產業鏈是環環相扣的。這些商人很有創意和創業精神,只是缺了良心;

 

他們只是想,反正自己不吃就好(很像當地農民的習俗,菜園分兩區,大區種要賣的,農藥可以儘量用;

 

小區是自己要吃的,絕對不可以下農藥)。

像賴俊傑,知識一點也不缺,你看他進職場工作後,還特別去進修,然後找出最經濟的、他認為毒性最小的配方,不斷替換、「升級」;

 

從這點看,他當然是個創業家。

 

這就點出來,很多創業家如果只考慮賺錢,而不顧對社會的永久性破壞,就可能禍延子孫,造成整個社會、族群的基因代代相傳下去。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以前一直不知為什麼,現在總算找到原因。

新產業鏈 成了共犯結構

試想,賴俊傑若能將他創業家的特質發揮在正面的地方,那可不得了,一定能大大改善人類生活。

 

他是非常聰明的企業家,知道要努力學習,知道缺什麼知識就去學,他跟日本人學、去學校學,然後自己找出影響小、成本低,通路也好的「產品」。

 

他也知道「產品」有問題,還懂得自己命名,把DEHP稱為SD,讓用戶和員工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還好偏偏我們有一個比較雞婆的公務員楊技正。

 

一般來講,食品檢驗項目有三項,她覺得檢品的曲線很奇怪,似乎出現了不該有的雜音,所以主動追查下去,才幫全國人民找出這個世紀毒案。

 

其他國家都知道這成分不能放在食品裡,所以大家都沒想到要在食品檢查加上這項。

 

豈料,有人很「創意」地想到用比較便宜的塑化劑取代棕櫚油加進食品!就起雲劑而言,這個價值鏈成了一個共犯結構。

我相信食品界都知道,只是他們自己不吃,讓別人吃。

 

賴俊傑與其他一同掛勾的商人,絕對是創意十足,但缺了良心,形成社會極大的傷害。

高材生賣衣 拚出績優店長

再舉兩個創業正面的案例。

 

創業精神若能發揮在正面的地方,真能創造許多效益。

 

在本專欄分享過的雁行計畫,它的創始人陳友忠(York Chen)曾提過一個案例。

 

在雁行計畫中,有一個從貧苦鄉下來的北大女生,她畢業前收到十幾個工作機會,大部分是跨國公司高薪工作機會,其中有一個機會很不起眼:到UNIQLO當北京創始店的店長。

UNIQLO找人有幾個原則,它不要有經驗的,希望任職者是一張白紙。這北大高材生,出身鄉下,希望很快多賺錢回家。

 

在十多家跨國公司邀約下,她很猶豫,因為堂堂一個北大生去賣衣服,令她遲疑。

 

但陳友忠向她建議,這是一個全世界成長最快的品牌,尤其在第一線,會接觸很多不同的面向;從存貨管理、客戶管理,還有店面的管理和訂單,店長還要負責、預測進貨量,不是上層幫你決定,統統要自己決定,所有上天下海的事情統統要自己做;這樣跟著一家雖然不是現在最大的、但未來是世界最好的公司,跟它一起成長,所有東西都可以學習,這種機會不是在大公司能學到的

 

我們日前在天安門前碰到這位北大高材生,她已是該集團裡最能幹的店長。

第二個正面例子是我們不久前曾前往參觀的李開復的創新工場(Innovation Works)。

 

他們總共收到大概20萬封履歷表和計畫書,聽了2千多場簡報,從中挑選出26個,經過18個月,已孵化出(育成中心在大陸叫孵化器)9家公司,也就是這26家公司已有9家畢業了,所謂畢業就是取得資金。幾家孵化出來的小雞身價已超過數千萬美金,出去單飛了。

 

創新工場內的新創公司,未來的價值很難斷言,現在投資成效看起來不錯,但上市後還要看市場反應。

創新工場 培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