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都市計畫建地激增 土地生態功能下降
針對人口移動、都市逐漸擴大對全球環境變遷的影響。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正在進行的研究發現,台北桃園地區從1971年到2006年之間,包括農業用地和自然地區改為建築使用的土地超過640平方公里,並且由於非都市計畫土地使用法規寬鬆,其中變為建築用地的面積反而比都市計畫土地還多。
台灣屬於亞熱帶海島型自然環境,對於氣候所造成的影響非常敏感。尤其台灣地狹人稠,80%的人口居住於都市地區,90%的人住在西部海岸平原。數據顯示,除了氣溫升高、熱天變多之外,颱風、寒流、梅雨、乾旱的氣候災害發生機率明顯增加。而都市逐漸擴大範圍,改變周邊土地利用,既會影響全球變遷,也受全球變遷影響。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黃書禮教授由國科會補助,以台北桃園為研究對象,比對衛星照片發現,過去25年林地和農地有648平方公里變為建地,其中都市計畫土地佔了235平方公里。但是非都市計畫地區因為法規寬鬆,反而有更高的408平方公里土地被水泥取代。突顯土地使用缺乏規劃,以及新增農舍的污染問題。
黃書禮教授執行的研究計畫,後續將針對都市周邊土地改變對於都市的自然、經濟和文化生態服務影響,並且研究計畫已經取得國際認可和跨國合作,未來研究成果將整合新加坡、大陸、越南、印尼、日本等國的資料,提供國際參考。
圖:台北--桃園地區地表變遷
(2008/8/27 下午 04:19:32 趙經邦)
點選下列控制項兩下,以便播放新聞相關聲音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