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電子報:你的員工聰明還是笨?

















管理佳言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擔心自己不像正常人上。

 

很多人都很正常,但是「不一樣」比較有趣。就做自己吧!」

-摘自EMBA第289期「做自己」





EMBA編輯筆記 









你的員工聰明還是笨?


親愛的讀者:


看了本期兩篇書信體的精彩文章,讓我也忍不住想用書信體的方式來寫這一期的編輯部報告了。

其中一篇文章是高階主管教練葛史密斯向他還沒有出生的孫子,描述他自己的故事(第289期第二六頁);

 

另一篇是前麥肯錫全球總裁戴頤安(Ian Davis),寫給新上任CEO的一封信(第289期第三二頁)。

雖然你很可能不是新上任的主管,但這篇文章仍然是很好的提醒。

 

例如他提到,在成為領導人後,每個人都會想佔用你一部份時間,「在時間的運用上,以及你將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的問題上,你一定要毫不通融。」

 

因此,不要養成因為時間壓力而取消會議的習慣,才不會造成你混亂無章的印象。

他警告:「現在,你聽到的話通常都是被過濾過的。」

 

必須建立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獲得客觀的看法,例如,花時間和第一線員工談談。


他提醒,重要的是,要儘早確定你準備如何度過自己的CEO生涯。

 

你準備經常在週末開會和出差嗎?

 

你會經常應酬或參加社交活動嗎?

關於這些問題,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在他身邊,我覺得自己是個聰明人。

 

他讓我度過工作生涯精彩的篇章。」

 

如果你聽到員工對主管這樣的描述,應該是對一個主管極大的讚譽。

「做個乘法領導人」一文指出,一個好的主管會善加運用部屬的才能,激發他們做出最大的貢獻。

 

開會時,他的發言只佔一小部份,然後讓團隊盡情討論,找出解答。

 

他在指派職責時會問:「怎樣的工作可以讓你有所發揮?」

 

但他也會不時挑戰部屬:「這是你能作出的最佳表現嗎?」

相較起來,削弱型領導者則認為自己知道一切解答,他們習慣下達指令,但也抑制了部屬的思考和能力。

 

長期下來,在他手下做事的員工,也就越來越「笨」了(第289期第四二頁)。

你覺得你身邊的員工很聰明,還是常常很笨?

在很多產業,都正在面臨破壞性創新的衝擊,例如低價航空公司或網路銀行的興起。

 

很可能這也正是你們最近在熱烈討論的話題。

 

小心,不要貿然地一頭栽入(第289期第八二頁)。

知名學者馬凱茲(Cons-tantinos C. Markides)提出五個問題,幫助企業思考。

 

例如,公司應該要問:這些新的顧客代表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需要不同的價值鏈活動,或者其實只是另一個區隔,以現有模式來服務就綽綽有餘?

重量級學者的重量級建議,值得仔細閱讀,慢慢思考。

祝 好 方素惠■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289期(2010年9月出版)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EMBA網站》
http://www.emba.com.tw





行銷策略 







延長熱潮式商品的壽命


蛋塔、電子雞、開心農場……還記得這些曾經紅極一時,現在卻退燒了的產品嗎?

 

如果公司也有熱潮式的商品,如何延長商品的熱賣壽命?

首先,商品推出時,避免發生「過熱」現象。

 

沃頓商學院行銷教授柏格(Jonah Berger)在該校的沃頓在線網路週刊(Knowledge@Wharton)指出,熱潮式的商品通常源自,消費者開始模仿他們想要模仿者的行為,基本上傳達了某種身分認同,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像冰箱這類日常生活式的產品,便比較沒有熱潮效果。

既然使用商品傳達了某種身分認同,當太多人在使用,或者身分不符的人也開始使用時,商品原有的意義開始褪色,消費者也逐漸失去購買動力。

 

兩年前,柏格做過的一項實驗,證明了這樣的現象存在。

他在史丹福大學的甲棟學生宿舍販售運動手環。

 

當越來越多學生戴起手環之後,他開始在乙棟學生宿舍販售手環。

 

因為乙棟學生常被視為書呆子,所以當他們開始戴手環,甲棟學生戴手環的人數立刻少了三二%。

 

大家都在戴,尤其是連書呆子都在戴,手環也就不稀奇了。

柏格建議,公司在推出產品時,可以在供應計畫上下些功夫,增加一點買到產品的困難度,能夠提升一些消費者的興趣。

 

就像網路團購美食,要排好幾個星期才能訂到的,反而會激起民眾想要一探到底有多好吃的慾望。

要延長熱潮式商品的壽命,除了避免「過熱」現象,其次,即使商品正在退燒,公司還是可以從中找到商機。

 

購買熱潮式商品的消費者,可以分成不同族群,有的人是只要現在流行什麼,就想買什麼,有的人則是只管自己是否需要或喜歡一個商品。

 

熱潮消退時,雖然商品的銷售量會一下子大跌,但是如果公司鎖定不隨波逐流、真心喜歡商品的顧客,專門滿足他們的需求,商品還是能夠繼續賣下去。

史隆管理學院行銷教授張娟娟(Juanjuan Zhang)就提醒,現在消費者能直接在網路上彼此對話,比起公司創造的內容,他們更相信路人創造的內容。

 

所以在網路上,公司應該參與,而不是主導資訊,否則資訊失去真實性(例如,網路上顧客的好評,被發現有許多是公司請人寫的),反而沒有效果。

就像柏格所說,熱潮式商品是一場跟資訊有關的遊戲。

 

如何讓消費者覺得商品正在流行,但又不是人手一個,巧勁需要拿捏。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289期(2010年9月出版)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EMBA網站》
http://www.emba.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