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新手足健康法 







手足推拿按摩的禮儀


韓國《大長今》電視劇在台海兩岸以及世界華人社會造成高收視率,但是很多人由劇情中誤認為「針灸是韓國的傳統醫學」。

 

就像日本的花道、茶道、圍棋,也是很多人都誤認為是日本的文化!

 

因為長久以來華人對西洋文化的追求,漸漸疏忽自己的文化保護。就像二○○九年年底,經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我們每年過的端午節變成是韓國的民間習俗。

筆者非常用心的去觀察,仔細的思考這個問題,結果發覺到,韓國、日本為什麼能夠把《大長今》拍得那麼好?

 

能夠把花道、茶道發揚光大?

 

主要就是兩個字——用心。

 

所以筆者特別依據我國傳統文化的特點,首先在「無痛推拿」上設立了一個最簡單、又隆重、又用心的一個禮儀方法。

◆基本禮儀
輕鬆、自然、敬虔合掌,指尖朝上;

 

動作開始,手指向前、向下、往內翻掌,然後自然「合十」,同時敬頌「感恩」兩字。不鞠躬、不點頭,無差別心。

◆輔助器材的禮儀


開始執行吳長新手足推拿禮儀。
(1)先把桌面東西整理乾淨。
(2)撥筋棒或能量寶既刮痧膏及油膏類用品置放整齊。
(3)自然端坐或站立均可。
(4)兩手前伸,掌心朝下。
(5)雙手分別抓住輔助器材的兩端,輕輕拿起,約與肩平。
(6)手掌由內向外翻掌,將撥筋棒或能量寶捧在手掌心上。
(7)誠懇的對著客戶、患者,如果自己保養時,對著自己的前方,輕聲說出「感恩」兩字


(注意:不點頭、不鞠躬,無分別心)。
(8)行禮完畢,即可開始操作。
(9)當操作結束時,同樣情形,把輔助器材捧在手掌心上,約與肩平。
(10)誠懇的對著客戶、患者,或自己保養時對著前方,輕聲說出「感恩」兩字
(注意:不點頭、不鞠躬,無分別心)。
(11)然後雙掌由外向內翻掌,雙手分別抓住輔助器材的兩端,輕輕放下,
接著可以做後續的清潔工作。
(12)注意,每當更換另一被服務的人,同樣都要做開始及結束的感恩禮儀。
(13)操作時,要依據「正心、愛心、用心、耐心、恆心」五心貫穿的精神,真誠的、有耐心的,
不分彼此、不分高下,幫服務的對象認真操作。

■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手法屬我國手法醫學的一種,是整復(養生)師或醫者用手或肢體的某些部位,依照不同的多種特定技巧動作,在客戶或患者體表進行動作,而能達到休閒紓壓、養生保健,進而醫療疾病的方法。

推拿手法的巧妙,具有防治身心疾病的巨大力量,任何一種手法的形成和發展,都可能經歷了數十年、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考驗,經歷過千百年臨床的長期實踐和總結。

 

隨著時代的轉變,不同的時空、生活飲食習慣等變遷,也會衍生出種種不同的手法,所以傳世以來,可達百、千餘種,但真正常用手法僅有幾十種。

 

有的手法在不同地點、時代或流派,卻有多種不同名稱,但實際上,就完全是同一種手法或稍有改變,所以,古人有所謂「千方易得,一法難求」。

◆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拿手法是推拿治療的主要手法,醫者對手法的熟練程度以及如何運用,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

 

代四庫全書《醫宗金鑒》中就有「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為手法也」,也就是手法醫學的精神在:要求整復(養生)師或推拿醫生對客戶或患者的身心不適及病痛部位施行手法調整時,必然是使患者只感到愉快輕鬆,而不覺這是痛苦磨難。

 

因此,凡是運用推拿手法在臨床時,一定要具備推拿手法的特質,也就是「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

以上五點基本要求,是相互有機聯繫的,想要掌握推拿手法這五種基本特質的唯一方法就是:必須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

 

在手法習練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按照手法的動作要領練習,逐步由生疏到熟練,才能生巧,必可得手應心,運用自如,以達到氣功深透的「一但臨症,機解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的要求和目的。

◆暖身運動,又稱「鬆掌搓摩法」
「鬆掌搓摩法」屬暖身運動,可自我搓摩,也可以幫他人搓摩。
(1)輕鬆搓摩雙手,手指頭順勢張開,搓摩指間。
(2)接著稍挺腕、抬肘,掌心朝內,像拱手作揖一般,雙手自然互相交錯搓摩指間。
(3)然後依先左、後右的原則,用右手掌面搓摩左手掌背,手要自然密合,大拇指放鬆,不要翹起。
(4)接著,右手指尖向肘部方向,搓摩左手前臂陽面。
(5)然後,順時鐘方向搓摩手肘,接著,逆時鐘方向搓摩手肘。
(6)然後,翻左手掌面朝上,右手順勢搓摩內側的肘橫紋。
(7)接著,用掃法,或指尖轉向手腕,搓摩左手前臂陰面。
(8)最後,雙手合十,指尖朝上,鬆掌搓摩雙手掌。
(9)然後,依說明(2),輕鬆搓摩雙手,手指頭順勢張開,搓摩指間。
(10)接著,依說明(3)至(9)的順序更換,以左手搓摩右手。
(11)結束禮儀:再依照說明(1),手指向前、向下、往內翻掌,然後自然「合十」,
同時敬頌「感恩」,完成「禮儀」暨「暖身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