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溝通 







行遍大陸的溝通絕招──加強五十度的強化溝通


在大陸縱橫多年,在熟識的友人中,不乏非常有義氣,肯幫忙,人品絕佳的人,我與他們都成為橫跨兩岸的好友;

 

不過在與一般人交流溝通的經驗中,大半都是令人氣餒。

 

在「改革開放」、「邁向文明」的口號下,無論政府、民間,很多仍侷限於「心智」未開,停留在舊有的統治思想及大呼口號之中,言者鑿鑿,聽者藐藐;

 

而我終於歸納出,現階段與一般大陸人士溝通的一些心得。

一、對於時間與距離的觀念差距──


時間在中國大陸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他們的時間似乎多得很。

 

就以上賓館的例子來說,他說「我來了」,你心裡期待的是左手掛下電話,右腳立即起步,然而,你一定大失所望,因為「立即」等於二十到三十分鐘;

 

一般公開演講、聚會、研討會,準時開始的機會很少,延遲三十~四十分鐘被視為常態,也是主辦者及來賓的容忍範圍之內。

至於距離的概念,大陸人與台、港、新加坡的華人,甚至外籍人士相差甚多;或許因為大陸太大,對於遠、近的看法自然不一。

 

我曾經在北京問大飯店門口的服務員一家赴宴餐廳的位置,他說:「很近,向前拐個彎兒就到了。」

 

結果,我們足足走路四十分鐘才到,在一個鐘頭的行程之內,就是他們所謂的很近;

 

對我們而言,可能認定是五分鐘;

 

這個概念同樣也適用於開車及出租車,在北京、上海,東到西、南到北,開車加上塞車,三、四個小時是常事,無怪乎他們認為「一小時」簡直不是時間。

 

所以,小心他們的溝通語言;

 

很近、很快代表多少距離、多少時間?

 

我的建議是把時間及距離一併詢問,統合考量正確訊息,以免誤了大事,不過,話說回來,萬一遲了個把鐘頭,他們也似乎視為理所當然不以為忤,不過可苦了我這個時間管理專家,因為,我們可是不能遲到的。


二、溝通態度及語氣語調意義之差異──


大陸人士除了在特殊目的的集會場合,很少用非常自信、肯定的語氣說話;在語調方面自然趨於保守的中庸之道,聲音不高不低。或許因為多年來習慣的自衛意識,他們大半採取模稜兩可的保留口吻,萬一苗頭不對似乎還有自圓其說的餘地;但在外人聽來,總覺充滿不確定感。例如,一個良好的構想,在與對方溝通過程中,你充滿信心,由各種角度,舉出可行之實證,說服對方,對方也似乎同意而無任何疑問;即使如此,最後,你問他:「那麼,你覺得這個方案絕對可行嘍?」

 

他絕對不像我們預期的肯定語氣──「是的;沒問題」、「好極了;我贊同」、「我百分之百支持」……等等。

 

你聽到的回答可能是──「嗯?還好吧!」、「可能吧!;嗯?」、「我想?應該吧!」連可能最贊同的「可以」,他們仍習慣地加上「吧?」

 

讓人覺得充滿不確定感,如果你再追問:「那麼,你是同意啦!」

 

這時,對方的「不安全感」馬上再度湧現,把球丟回給你:「我想……,基本上,如果你同意的話,我就沒什麼意見。」意思就是,最後扛責任的是你,他可不願負擔風險,因為決定者非他也。

所以,我建議外人在與其溝通時,採取比一般更加強五十度的態度,說明你的決心;

 

如果在決定關鍵時,以更強勢的語氣、用語、語調,有時不惜採取直接了當的兩極話語:「你這樣的態度、說法,我們還是無法了解,請直接表明,到底是或否?

 

有意見,我們當場說明白,以免浪費時間!很抱歉,可能你覺得我很直接,可是,就事論事,我們一定得做出結論……。」


此外,女性朋友如果習慣於西方社會的Lady First──女士優先,可能要大失所望了,除了身為賓客的特定場合之外,在公共場所的一般交流,妳可能必須忍受較粗魯不修飾的言辭,或是當眾的推擠,而若是有人走過衝撞得妳痛叫一聲,回頭想討回點公道,對方已若無其事,疾走而去,甚至連聲抱歉都捨不得,妳也只能自認倒楣。

但願不久的將來,咱們的大陸同胞,正如標語所示,達到真正「文明」,而首要之道,或許是學習更多的尊重與溝通之道。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g
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
    專案開發ㄚ清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