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9.生活資訊工作職場人才招募中心 分享轉貼 (16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成功,就這一句話 







苦難,會逼著人想出好辦法


上帝給我一項困難,也必會給我一份智慧

要求別人,常會氣死人,因為,要求別人很不容易。


不過,想想,我們是不是可以要求自己?


讓自己「無懼、無倦、無悔」,努力做到八十分、九十分、一百分!


聽說,愛爾蘭鄉間許多的圍牆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很多小男孩喜歡在田園中的石牆旁嬉戲;

 

只要男孩們跑到田野中、看到一面高得難以跳過去的石牆,他們就會停下來,把他們的帽子「用力丟過牆去」。


為何如此?

 

因為,先把帽子丟過去,他們就必須絞盡腦汁、想出辦法,強迫自己一定要「翻爬過牆,去找到自己的帽子」。


在愛爾蘭,只有不自愛的孩子,才會丟掉他們的帽子;

 

所以,帽子不能丟失,一定要找回來不可,非「翻過高牆不可」。


這,就是「勇氣」,深深讓我感動的勇氣——「打斷退路、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別無選擇!」

而我們呢?

 

我們有沒有「打造美麗夢想、追求成功」的勇氣?


您知道嗎,很多人年老時會說,一生中最後悔的,就是「沒有勇敢地去嘗試,或追求某些事物」;

 

而這些後悔的人,距離他們的目標與夢想,其實只有「一步之遙」,也就是——少了勇氣、決心與行動。


爆竹,有強大的爆發力,但它需要被點燃!

 

它,需要火!

你我,也有極大的潛能,但也需用火,來點燃,來沖向藍天!

我常在腦海中,想像一個畫面,現在,好不好請你和我一起想像——


有一天,你,正坐在一個萬人的大禮堂裡,前面的舞台五光十色、彩帶汽球齊飛。

 

這時,全場的燈熄了,司儀正慢慢地「叫出你的名字、講述你的成就」……


隨即,全場觀眾起立,為你鼓掌、喝采,而「聚光燈」也打在你的身上,燈光隨著你的腳步,往舞台方向移動……


你,踏上了舞台,一位漂亮的小姐抱一大束花過來,送給你……另一個女郎(或帥哥)也再送給你一大束花,全場掌聲,久久不息!

 

 

而你……正含著淚水,站在舞台中央,雙手高舉著鮮花,向台下觀眾鞠躬、致謝……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把剛剛這一幕再「倒帶一次」。


你,看到這一幕了嗎……你看到你自己了嗎?

 

沒錯,「就是你」,你就是今天頒獎典禮的主角,你所有的努力、辛苦、坎坷、淚水、屈辱……都在今天獲得報償——「所有榮耀,都將歸於你!」
   
我曾參加過許多保險公司、傳銷公司、仲介公司,或是銀行等大企業的員工表揚激勵大會,許多業務同仁,就像這樣,熱情不斷、掌聲不停地被邀請上台;

 

他們抱著許多束鮮花,含著高興的淚水,站在台上接受千人、萬人的喝采。

親愛的朋友,你,也一定可以是頒獎典禮上的主角;

 

你,也一定可以是享受喝采與榮耀的「成功高手」!

 

但,請你大聲說出你具體的夢想,然後,再告訴自己——


「時候到了,我站起來、立刻行動的時候到了!」

「我的成功,絕不是靠夢想,而是靠行動、靠實踐。」


「放棄者不會勝利,勝利者永不放棄!」

成功座右銘 


■「上帝給我們一項困難,也必會給我們一份智慧。」


我們的「心」還活著嗎?心一定要活著呀,心絕不能死去;

 

「心死」,人就枯槁、絕望了!咱們的「心火」,記得一定要讓它熊熊燃燒、生生不息;

 

我們絕不悲觀、不自卑,永遠要為自己的生命「找方法」,不為自己的缺陷「找藉口」。

 

只要我們鍥而不捨的「心火」不滅,必能邁向成功!


■「不能要求別人一百分,卻可要求自己一百分。」


要求別人,常會氣死人,因為,要求別人很不容易啊!

 

不過,想一想,我們是不是可以要求自己?

 

甚至要求自己八十分、九十分、一百分!

 

我們要「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也讓自己「無懼、無倦、無悔」,努力地做到一百分。


■「最堅強的靈魂,是從苦難中培養出來的。」

有苦難,是件壞事,但也是好事;

 

因為苦難,會逼著人想出好辦法,在艱苦環境中,鍛鍊出人才來。

 

或許有些人被苦難擊倒,但有些人卻「把苦難踩在腳底下,不把它放在眼裡」;

 

我們只要與苦難相抗爭,孱弱的肌肉就會變得堅強。

 

因此,「不磨不成玉,不苦不成人」啊!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g
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鎖定強項、做最有勝算的事,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主題學習 









建立可被信賴的處事模式,讓老闆對你放手不管


那個晚上憤怒與釋懷的過程,是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工商事業部副總經理盧志浩永遠忘不了的經歷。多年前某天,他加班到深夜,全身疲憊地開車回家,想不到還在半路,手機又響起老闆的來電。

 

老闆劈頭就是一頓罵,指責盧志浩的工作缺失。

 

盧志浩不說一句話,老闆卻連續罵了40分鐘。

 

最後,盧志浩選擇掛電話,單方面結束這場「溝通」。

認真思考老闆的話,不要認為針對自己

 


當天回家後,雖然心中憤怒,但盧志浩決定暫時放下情緒,思考「老闆為什麼如此激動?」

 

他承認在老闆指責之處的確有所疏失,也想好了後續的補救方法,但也同時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告訴老闆,不可以再這樣對待部屬,因為「我也是人,也會生氣、也有壓力」。

想不到一早起床,就看到手機裡有老闆的留言。

 

老闆承認自己失態,表示一心希望盧志浩把事做好,但口氣確實太差。

 

盧志浩心想,老闆可能反省了一整晚,覺得當面開口很尷尬,所以才在一早就錄好留言,也因此釋懷,「結果聽到最後,老闆又來個回馬槍,說我真的沒做好,要趕快解決。讓我又好氣、又好笑。」

早上上班,盧志浩決定把昨晚的一切忘掉,專心把失誤處理好。等到看見老闆,就雙方心照不宣吧!

「對老闆說的話,應該盡量take it serious(認真看待)但不要take it personal(認為老闆針對自己)。」

 

盧志浩說,面對40分鐘不間斷的責罵,很多人可能覺得羞辱、因此怨恨老闆,但與其架起防衛心,不妨稍微抽離一點,從老闆的個性、脾氣去思考他這麼做的原因,然後想辦法對應,不要斷然關上了解老闆的那扇門。

其實那位老闆本來就個性嚴厲,說話口氣很衝,而且盧志浩當時也因為太著重在某部分業績,反而漏掉幾項重要指標。

 

「老闆也很常誇讚我,但衝突的時刻總是記得特別牢,後來,我再也沒有再犯過同樣的錯,」盧志浩回想,因為彼此分享、承擔過這段情緒,他和這位上司反而建立起一段「革命情感」。

掌握精確數據,用邏輯判斷提升影響力


「上司對你的信賴不會憑空而來,是要靠自己爭取來的。」

 

盧志浩說,IBM是典型的「矩陣式組織」,每個員工除了有打考績的直屬長官,還必須跨部門執行專案。

 

以銷售團隊為例,除了要和產品部門合作,後勤的財務、法務;

 

前端的行銷部主管,都必須一一打點,才能爭取到資源。

 

也因此,IBM員工很早就了解向上管理的重要性。

盧志浩在IBM歷經工程師、銷售部門、顧問單位三種文化差異極大的主管,目前也率領IBM成長最快速的顧問團隊之一。

 

他建議工作者,「老闆位置高,但部屬離地面近,」做好向上管理,應該要發揮部屬優勢,主動設定比老闆更精細的「管理解析度」。

例如,很多人會抱怨「老闆幹嘛問得這麼細?每件事都跟我要數字?」

 

但部屬必須了解,同一件事,你與你的同事、其他部門都要向上呈報,老闆桌上可能有四、五個版本的資料,其中有人說「公司人均生產力可以再提升,人員應該縮編」;

 

有人卻說「如果後勤單位不擴編,實在沒辦法支援老闆的新策略」,這時,老闆怎麼判斷誰正確?

「邏輯很重要、數字很重要。」

 

盧志浩說明,如果有部屬多花一道工夫,事先估計出人均生產力的數據,與產業平均相比,最後歸納結論,老闆馬上就有判斷基礎。

 

許多主管對自己業務太熟悉,報告時常「靠感覺」,雖然不見得有錯,但缺乏數字與邏輯的扎實證據,說服力就差一截。

此外,也很多人會質疑「老闆怎麼都把難題丟給我,每次都太簡化問題!」

 

盧志浩解釋,上司分配任務,也是在給部屬挑戰,如果你只告訴老闆「這裡有難度、那裡可能做不到」,這些他們早就了然於胸,就是希望部屬能展開成執行細節,給出更「接近地面」的建議。

對上提出建議前,應該先來回測試自己的思考邏輯,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不要讓老闆有機會問「你有沒有想過這點?」

 

部屬做事的手法愈細緻,老闆也會從每次互動中,了解到你的處事模式(pattern)是他想要的,如此一點一滴地累積信任,當老闆可以對你「放手不管」,就是部屬向上管理成功的時刻。

盧志浩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 工商事業部副總經理 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台大EMBA 98國際企業管理組。

 

1995年加入IBM,歷任程式設計師、全球服務業務代表、業務經理、產業資深顧問經理、協理等職。

 

目前主要負責大企業轉型專案、IBM銷售人才的培育工作。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1月號《經理人月刊》,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創意人物 







鎖定強項、做最有勝算的事,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我的管理故事】
台灣萊雅(L’Oreal)總裁陳敏慧


我在加入萊雅(L’Oreal)集團初期,出席過不少次總公司舉辦的跨區域會議,但每次參加,總令我五味雜陳。

跨國企業最常在這類場合舉辦「Best Practice」(最佳實務)頒獎活動,為各地表現傑出的分公司給予肯定;然而,在眾多得獎者之中,卻沒有台灣。

我其實不太服氣,聽著司儀朗誦出得獎原因,心裡忍不住拿這些看似「出色」的項目,和台灣的績效比一比,一比之下,我更感到不平!

 

因為我發現,台灣沒得獎並不是我們做得比較差,而是即使做出不錯的成績,我們也不怎麼張揚,讓內斂壓低了台灣人的能見度。

鎖定「最佳公關獎」,規畫得獎方法


時至今日,我成為台灣萊雅第一位台灣籍總裁,幾年下來,台灣人才有增無減、專業度大幅提升,但是在國際上知道台灣優勢的人卻不多,所以我現在的角色,就是將更多本地優秀的人才推到國際。

以我們集團代理的亞曼尼(Giorgio Armani)美妝品牌為例,在台灣上市前,我參加了一次亞曼尼的國際會議,台上又照慣例頒起最佳行銷、最佳CRM(顧客關係管理)等獎項,對還沒上市的台灣來說,自然是不會有我們領獎的份,但是我在當下做了一個決定──我對身旁的同事說:「我們年底就要推動Armani上市,想辦法規畫一下,明年上台領獎!」

沒錯,就是「規畫」,當你想讓全世界都看見自己,不能只是苦幹,必須先Write your chapter(寫好章節)、先計畫好要拿什麼獎,然後全力以赴!

於是我開始分析,以台灣的優勢最容易拿下哪些獎項?

 

台灣人口才占全世界一丁點大,新客招募數絕對比不過其他國家。

 

不過,我們的公關團隊很強,那就鎖定「最佳公關獎」吧!

 

於是,配合亞曼尼在台上市,我們便計畫在台北信義區的香堤大道上,鋪上符合亞曼尼時尚形象的紅地毯,搭配團隊的巧思包裝與噱頭,大張旗鼓地舉辦上市活動,結果連主辦單位都告訴我們,這條紅地毯可以申請金氏世界紀錄!這樣全力以赴的結果,使我們在隔年風光上台,拿下萊雅年度最佳公關獎!

從這個小故事不難發現,台灣工作者在世界舞台的能見度很低,問題就出在台灣人慣於謙卑,不夠勇於表現自己,而在外商公司裡,這件事又很容易造成民族性格上的文化衝突。

 

但與其將錯歸咎到人格特質、埋怨別人看不見我們,不如「自己製造讓別人看見的機會」。

我常對員工說:「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當別人看不見你,你在他心中就不會有份量)所以,當你有什麼看法,就說;有什麼不同意的,就講。

 

別是台灣市場相對於亞太地區來說,就這麼一丁點大,如果不用心經營能見度,別人真的會看不見你。

只是,在急於被人看見前,必須比別人更了解自己的優勢,然後專心運用這項優勢、做好最有勝算的一件事,才能打出最漂亮的一仗。

找出自身強項,專注最有勝算的事


舉例來說,萊雅全球總裁宣布兩大年度目標,一是數位化、二是開發更多市場客戶。

 

以台灣的條件分析,市場規模小、飽和度高,就不適合將心力分散在開發新客戶;

 

反觀數位化,台灣IT產業原本就發達,資源和專業人才與其他國家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是最適合衝刺的大好機會!

近年來,數位化成為商業領域最夯的趨勢,萊雅全球會議上,都在討論該如何有效施行數位化。

 

去年,萊雅全球總裁對各國分公司宣布:「現在是數位年,我們要加緊數位化!」

 

我一得知此訊息,就決定在台灣貫徹數位化策略。

為了讓台灣萊雅能在最快的速度,擁有數位化技術和知識,我立刻新增了一個Digital Director(數位長)的職位,整合所有資源,教育萊雅旗下的團隊。

 

但光是執行還不夠,因為數位新技術,不只是台灣其他國家也開始在摸索、嘗試,所以我更加緊腳步搶先拿下數位化領域能見度,直接對全球總裁自告奮勇:「Taiwan can take the lead!We can be the lead market for digital。」

 

(數位化領域,台灣可以走在世界的最前面)

今年6月,台灣萊雅團隊在總公司面前呈報了數位化成果,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卡尼爾(Garnier)數位行銷,它讓行銷費用比傳統媒體更少、業績成果更好,僅僅兩個月內,市占率從2%飆升至18%。萊雅全球總裁看到這個數字時,高興得驚呼:「這豈止是Best Practice,簡直就是Miracle Practice!」

在全球會議中,總裁也在美國分公司總經理面前介紹我:「你知道台灣嗎?她是台灣總裁。」

 

美國總經理非常熱情地點頭,在座其他人也說:「這次來巴黎開會,大家都在談台灣呢!」

當下,我心裡除了高興外,更洋溢著欣慰與感動,這表示只要鎖定最擅長的強項,勇於展現這些優勢,並用心經營,台灣人才絕對可以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陳敏慧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America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School企管碩士。

 

曾任萊雅總公司亞洲品牌專案經理、台灣萊雅集團化妝品香水事業部總經理,2010年成為台灣萊雅集團第一位台籍總裁。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1月號《經理人月刊》,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脈=錢脈──改變一生的人際關係經營術

三部曲 活用人際關係的金鑰匙

23、事情做好後的好處

在求人幫忙時,如果對方認為答應你的要求,是在進行無償的奉獻,他根本無利可圖,得不到任何好處,這時,他自然不願意幫你,至少積極性不會太高,有時還會給你出亂子,讓你辦事阻力重重。

要想辦事順利,在求朋友幫忙的時候,就要讓朋友知道事情辦成後會得到某種好處。要讓朋友知道你求他幫忙辦事,不是白白讓他幫忙,事成之後,他也會得到好處。

我們時常在電影和電視上看到這樣的鏡頭:一方給另一方暗示或許諾,若把某件事辦成功了,就答應給對方多少錢或者某種好處。
 
對方聽了以後,精神為之大振,為了得到某種好處,或者由於某種好處的誘惑,他會盡最大的努力,想盡辦法、排除萬難,最後的結果是很快就把事辦成了。

讓朋友知道事情辦成後的好處,這種好處是多方面的,諸如把某事辦好了,其事情本身就會給幫忙者帶來好處;或者把事情處理好後,會贏得升官發財的機會;
 
或者把事情做好後,會得到回報,滿足他某一方面的需要,這種好處可能是物質的,也可能是精神的。


(1)有好處和沒好處,會有不同的結局

有好處和沒好處,辦事就會出現不同的結局。
 
有好處,他會拚了命去給你辦,沒了好處,能辦的事也不能辦。

春秋時的范蠡被奉

為中國商人的始祖,他曾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國,隨後功成身退,移居別地經商,以他的聰明才智,很快便富甲一方。

後來,他的次子因殺人獲罪而被囚在楚國,范蠡計畫用金錢保全兒子的性命,他派長子去辦這事,並寫了封信讓他帶給以前的朋友莊生,並囑託長子說:「一到楚國,你就把信和錢交給莊生,一切聽從他的安排,不管他如何處理此事。」

范蠡的長子到達楚國,發現莊生家徒四壁,院內雜草叢生,一點也不像個達官顯貴的樣子。
 
雖說按父親的囑託把信和錢交給了莊生,但心中並不以為此人可以救出弟弟。

莊生收下錢和信,告訴長子:「你可以趕快離開了,即使你弟弟出來了,也不要問其中原委。」

但長子由於心存疑慮,並未離開,又接著而去賄賂其他權貴。

莊生雖貧困,但非常廉直,楚國上下都很敬重他,他的話在楚王那裡也很有分量。莊生得了范蠡的好處,自然要為范蠡幫忙,救出他的次子。

莊生求見楚王,說近來某星宿來犯,於國不利,只有廣施恩德才能消彌災禍。
 
楚王於是決定大赦天下。

范蠡的長子聽說楚王大赦天下,覺得弟弟一定會被放出來。
 
他覺得這樣,送給莊生那麼多的錢財,不就如同白花一樣嗎?
 
於是又去找莊生把送去的錢要了回來,心中還洋洋得意,以為又省了錢又辦了事。

莊生沒了好處,心裡很不舒服,感覺到被范蠡的長子耍了。
 
於是又去見楚王說:「聽說范蠡的兒子在我國犯罪被囚,現在人們議論說大赦是因為范蠡拿錢財賄賂大臣的緣故,這對您的名聲不利啊。」
 
幾句話說完,楚王就決定先殺了范蠡的兒子再實行大赦。
 
結果,長子因不願給人好處,而只好捧著弟弟的屍骨回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求人

幫忙,肯給人好處和不肯給人好處,結局是完全不同的。
 
范蠡的長子因為不願給辦事的對方好處,結果事沒辦成,還害死了他的弟弟。
 
這個教訓對我們求人辦事來說,真是太深刻了。

(2)讓對方知道,事情辦好了,他也能得到好處

讓對方知道事情做好了,對方也會從中得到一份利益,那對方才會賣力。

埃克是美國一座大農場的主人,他在自己的農場裡種上了大片的棉花,棉花開花該摘的時候,他雇了許多工人來採摘。

有一天,埃克去農場巡視採摘情況,看到一些工人偷懶,地上也到處扔著雪白的棉花,十分可惜。埃克急了,他把工頭們找來,讓他解雇偷懶的工人,並要求不要亂丟棄棉花,工頭們答應了。

過了一天,埃克又去農場巡視,發現情況依然存在,心裡十分著急,一方面是因為嚴重浪費,一方面是因為如果不抓緊時間採摘棉花,雨季一來,棉花將會毀掉了。
 
他弄不明白,為何自己每次來這裡,都會看見偷懶的人和浪費的現象,而那些工頭天天在此,卻好像沒有看見一樣呢?
 
即使再三強調,卻依然沒有效果?

埃克便去請教一位朋友,朋友告訴埃克:「因為農場裡的棉花是你一個人的棉花啊。」
 
埃克一下子明白了過來,他這才認識到,因為那些工人得不到什麼好處,所以有偷懶和亂丟棉花的現象,要想工人們把事辦好,在雨季來臨之前採摘完棉花,必須給那些工人們甜頭和好處。
 
於是,他立即召集所有的人開會,他在會上宣布:「在雨季之前把棉花採摘完,大家除了工資以外還可以得到採摘棉花收益的二○%。」

開完會,許諾以後,埃克再去農場巡視時,再也沒有發現有偷懶的工人,地上也沒有胡亂扔棄的雪白棉花了。

現在很多求人幫忙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許多企業和公司就答應職員,如果能夠辦好某件事,比如簽到合約,就按獲利的比例提撥獎金給職員,這樣做,就可以把再難辦的事辦成。
 
再比如,派人出去收難以收回的欠款,如果承諾收回欠款後,按多少比例提撥給收款者,那收款人自然會為了得利去軟硬兼施,施出渾身解數,把欠款收回來。

如果辦好事情後,能從中得到收成、得到好處,誰都會努力的。

(3)讓對方看到好處,對方會心甘情願為你辦事

再倔強的人只要有利可圖,看到好處也會上鉤的。
 
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刺激起對方的欲望,讓對方知道,只要能辦成事,他就能得到回報、得到好處,並不時給些甜頭,讓人相信你所說的並非空話。

如果求人幫忙,對方看不到好處、得不到甜頭,自然不會去做。你說一百句動聽的話,還不如讓對方得到一點實實在在的好處。

有一位寫小說多年的作者,可小說總是難以發表,他認識一位刊物的編輯,花了兩年時間給這位編輯送了十多篇小說稿,可每一次這位編輯看了看就說:「稿子還沒寫到味道。」不是推託小說題材太陳舊,就是推託說稿子已排滿了;
 
不是這有問題,就是那有問題,總而言之,就是發不了。

有一個星期天,這個作者又到編輯家送稿,正巧碰上編輯的電腦螢幕壞了,要拿出去請人修理。
 
這個作者也算個文人,平日臉皮薄,羞於給編輯送些禮物或好處什麼的。
 
這次他逮著這個機會,於是對編輯說:「我家裡還多一個螢幕,我送給你先用吧。」
 
這位編輯沒有推託。
 
作者趕緊回家去,把自己的電腦在用的、買了還不到一年的螢幕送給這位編輯。

編輯拿到他送的螢幕,立即熱情起來,當即認真地把他送來的小說稿看了一篇,馬上肯定了這篇稿子寫的不錯,並說:「沒想到你的小說寫得愈來愈神了。」
 
決定把小說發在當期的刊物。

這位作者巧妙地給編輯送上好處,輕鬆地把自己多年沒辦成的事處理妥了。

好處是求人幫忙的天平,讓朋友知道事情辦成後會得到好處、得到回報,讓對方覺得為你辦事值得,那你所求之事就能輕鬆地辦成了。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家寶 









傳家寶


領導力就是一種正面積極的影響力。

出處: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美國激發領導大師

■ 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石滋宜觀點 







從推動創新反思教育訓練


作者:石滋宜/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我要提一個領導者如何推動創新的案例,日本衛采製藥(EISAI)執行長內藤晴夫對此有深的體悟。

 

這家公司成立於一九四一年,到了一九七○年代,身為企業第三代的內藤晴夫大學畢業後,希望接受好的領導管理教育,因而繼續深造。

 

一九七四年,他順利拿到美國名校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MBA,但他對這個學位卻沒有感到自滿。

特別是在他回到自己家族企業接班後,感受到經營最重要的,不是MBA訓練,而是實踐顧客滿意的能力養成,也就是瞭解顧客真正需要什麼藥,不是把藥推銷給醫生,由醫生開藥給病患,而是要和真正使用的顧客─病患多溝通瞭解;

 

解決病患的問題,開發新的藥,才是經營者的責任。

內藤認為,所謂創新就是要瞭解顧客的需求在哪裡,設法解決顧客問題,從這開始,新的開發技術才能夠產生,也才是真正的創新!

 

這與公司如何獲得利益最大化有密切的關連性。

因此他要同仁確實地做到:徹底瞭解顧客需求、病患的喜怒哀樂,為首要瞭解的目標。

 

同時設立「human help care」機制,掌握病患的問題,因為銷售不是只把名片掏出來就完成,而是要熱切地跟病患溝通互動。

為了落實顧客創新以及培育領導者,他特別把原本兩千人的研究開發部門,依功能屬性細分成為十三個部門,每個部門獨立如同創投公司,培養部門領導幹部,授權他們決定開發時程,讓他們從顧客問題中找出最佳的藥品開發,構想該怎麼做。

「如果把這十三位送去讀MBA,不會對公司產生價值?」

 

這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和,我在GE公司任職時,也送過很多同仁去讀名校MBA,但發現訓練出來的僅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的能手,寫出很厚一疊的報告,卻無法化繁為簡,抓住企業需要的核心問題。

 

故要能夠有效創新,需要培養什麼能力?

 

值得企業在規劃教育訓練時該思考的地方!

 

(陳啟明整理,本文摘自石滋宜博士新書《邁向世界的競爭力》,商周2011年11月13日出版。)
■ 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雜誌電子報:3步驟打造財務「黃金甲」















理財深口袋 









3步驟打造財務「黃金甲」


逆境,最怕就是財務再出狀況,等不到春燕回頭,就已彈盡糧絕。

「沒有錢」成了扼殺夢想的劊子手,更是當外在衝擊襲來,首先讓人俯首稱臣的大忌。

 

人生會面臨無數外在或內在的衝擊與挑戰,除了動心轉念,面對挑戰,若能有「經濟無虞」的優勢,將更能抵擋危機,朝夢想靠近!

宏觀財務顧問平台規畫顧問廖怡能說,人生,不管順境或是逆境,都要先幫自己打造好一套財務「黃金甲」,確保每一筆需要,永遠都有現金來埋單,也就是說,「讓自己永遠有足夠的資金,去執行人生想要做的事與必須做的事。」

  不管你現在是處於穩定收入狀態,還是被公司以「強制特休」為名,放無薪假扣薪水,其實逆境中的理財,首先就是要搞清楚自己有多少資源、多少子彈,才能做多少事。

1.整理財務狀況

人生,有順境必有逆境,但是不能到了逆境再來理財,平時就要未雨綢繆。

 

因此,想要避免財務出狀況,不是努力賺更多錢,而是先搞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

不要太在意追高殺低的數字遊戲,關鍵在於你是不是在財務規畫裡除了

 

1. 投資、

 

2. 理財外,還要有3. 風險預備金的觀念。

 

現在就來做一個完整的財務盤點吧!

A 掌握每月收支情況:錢,左手進、右手出,左右之間的差距,決定財務情況好不好,因此,掌握每月收支情況,是了解自己財務好壞的第一步。


有記帳習慣的人,可以參考過去的記帳資料,若平時沒有記帳習慣,則建議把過去的發票、收據或信用卡帳單收集起來,以此類推每月支出費用。

 

將所有列項加減後,總值列為A。

 

比較穩健的財務狀況是A 值為正,且數字約為月收入的2-3 成。

B 計算年度收支情況:另外,有不少收入、支出是以年度為單位,像是年終、三節獎金、股票股息收入等,而房屋、汽車稅款等則是年度支出,也不要忘記盤點,加減後,總值視為B。

 C 製作資產負債表:除了現金的收入與支出外,每個人都還有存款、股票、基金或是不動產等,同時也可能有助學貸款、房貸、車貸,或信用卡債、個人信貸等的負債,在清單中將個人的資產負債表列出來,這樣就能清楚知道自己目前的財務情況了。

 

加減後,總值視為C。

2.逆境中的財務規畫

「『突然』跟『可預期』,是一般會遇到兩大類理財情境,」廖怡能說,一種是「突然」需要大量現金來解決的問題,另一種則在「可預期」的未來需要現金來解決的問題。

前者像是突然發生意外、生重病、失業等,需要一筆費用來解決意外造成的損失、醫療費用或是收入中斷的問題;

 

後者則像是教育費用、買車、買房、退休等,可以透過計畫,逐步實施。

可預期的理財問題,彈性高,即使處於逆境中,也可以依經濟情況自由增加、減少預算,或是延遲享受;

 

但是突然發生的財務需求,往往會讓我們手忙腳亂,尤其是受到大環境衝擊,直接影響穩定收入來源最可怕!

為了避免逆境中,財務再度受到衝擊,RFC 美國認證理財顧問師、也是富邦人壽規畫師陳怡吟建議,因意外與生病造成臨時需要大量資金的情況,可以透過保險理賠來減少財務上的壓力,因此,在平時有穩定工作時,最好就先為自己建立起風險的防護網,避免逆境發生時,成為拖垮財務的兇手。

如果是失業或減薪,造成每月收支失衡,陳怡吟提醒,先從財務報表中,展開找錢動作:

A 掌握每月收支情況:先計算「資產負債表」內,「流動資產」中的各項存款金額,像存款、股票、基金等可變現者,或者「年度收入」的金額,這些都可視為緊急預備金,一旦每月收支拉警報,便能出馬擔任後勤補給角色。

B 緊急預備金有多少:算看看,若將緊急預備金平均分配給每個月的支出,能夠支撐多少個月的生活,如果支撐時間高於1 年以上,表示仍有空間慢慢調整自己的人生、理財計畫。

 

但若是少於半年,尤其失業者,最好能加強自身專業或第二專長能力,盡快重返職場來穩定財務狀況,等到備妥1 年以上的家庭緊急預備金,下次逆境再來襲,才有更多談判籌碼。

3.降低財務失控發生率

更多文章詳情





活動訊息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時代致富-12條新規則~


規則一:工作能獲得多次報酬,只要你願意發揮創造 力,並甘冒風險。


規則二:點子是資訊時代中最重要的資本,考慮如何出售點子。


規則三:把樂在工作的人當作典範。


想想自己的能力和偏好,從中發展自己的事業。


規則四:學會自己負起責任:為自己的事業、生活和金錢。


規則五:要達到真正的成功,需要敢於大步跳躍的勇氣。


規則六:錯誤證明一個人的存在,也是未來的一項投資。


規則七:不斷學習和成長,為目前的工作學習相關的社會經驗。


規則八:充實還不夠,有時甚至必須徹底脫離過去,重新創造工作。


規則九:找份對你來說像遊戲一樣的工作,這樣你才能熱愛工作,並擁有生活品質。


規則十:認識自己的優點,並加以強化。


規則十一:為缺點找出解決方法,或將其化為優點。


規則十二:把工作時間劃成三個部分:日常工作、 學習和專家訓練。


----摘錄自「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


相關文章推薦


 宅神朱學恆照社會給的規則玩你就輸定了


 不得不知的遊戲規則人脈經營的4大禁忌


 建立優先順序系統化管理個人知識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管理佳言


一個人沒有辦法了解一件事,就不可能相信它,以及為它採取行動。

-摘自EMBA雜誌第303期「治病徵,還是治病根?」
產業教訓

如何聰明道歉

EMBA雜誌編輯部/文

今年七月,全球最大的耐飛利網路租片公司(Netflix)宣布調漲費用,漲幅最多高達六○%,並將DVD和網上看片業務分開計費,引起顧客強烈反彈。

九月間,執行長海斯汀(Reed Hastings)在部落格中,以一封標題為「我搞砸了」的信向大眾道歉,同時在信中簡要地宣布,以後將由快斯特(Qwikster)公司來處理耐飛利的DVD網路業務。

整個事件引發了二萬七千多筆的網友回應,造成耐飛利的顧客數大幅下降,公司的股價暴跌。
 
這個拙劣的溝通行為,現在已經成了危機溝通處理的經典錯誤示範。
 
我們可以從海斯汀的錯誤做法中,學到哪些教訓?

溝通專家費思克(Rosanna M. Fiske)在她的部落格指出,首要的課題是,企業的領導者該如何善用溝通技巧,讓數位時代的危機不要更加惡化。
 
不是發自內心的道歉,只會讓原本的問題變得更加惡化。
 
儘管耐飛利的執行長在影片中始終面帶微笑,但耐飛利的顧客對他的意圖卻心存懷疑。

這個危機之所以處理失當,關鍵在於:要挽救受損的聲譽,你必須策略性地清楚解釋兩件事:
 
一、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二、你做了什麼事來改正這個情況。
 
此外,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不要讓後悔的情緒蒙蔽了你的判斷力。

那麼,究竟該如何讓道歉產生最好的效果?遵從下列幾個原則,讓你在對外溝通或危機處理時,不會鑄成大錯:

■盡量簡單。只講重點,不要離題。
 
仔細思考你的目的是什麼:你想要彌補公司所犯的錯?
 
還只是想平息股市投資者的怒氣?假如你的答案是後者,那麼你最好別道歉,因為此舉只會讓顧客更加生氣。

■心口合一。
 
假如你是真心對公司的行為感到後悔,那麼就簡要地表達你的悔意與歉意就好,不要畫蛇添足。
 
長篇大論地為自己辯解,只會產生反效果。顧客只會把你的道歉解讀為「藉口一大堆」。

■重申企業核心價值與承諾。
 
發生問題的時候,許多人會問,這家公司怎麼會犯下如此大錯?
 
遇到這種情況時,企業領導者應該重申企業價值,並承諾會遵守此核心價值。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03期(2011年11月出版)

※歡迎前往EMBA雜誌網站,了解更多管理新知,網址為http://www.emba.com.tw/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脈=錢脈──改變一生的人際關係經營術

三部曲 活用人際關係的金鑰匙

(1)你不給人幫忙,就不要奢望別人替你辦事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哲理故事:

    有一個人被帶去觀賞天堂和地獄,以便比較之後能聰明地選擇他的歸宿。

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獄。
 
乍一眼看去,他十分吃驚,因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擺滿了各種佳餚,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當他仔細看那些人時,他發現裡面沒有一張笑臉,也沒有伴隨盛宴的音樂或狂歡的跡象。
 
坐在桌子旁邊的人看起來沉悶無比、沒精打采,而且骨瘦如柴。
 
他們每人的左臂上都捆著一把叉,右臂上捆著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長的把手,不能用來吃飯。
 
所以即使每一樣食品在他們手邊,他們也吃不到,一直挨著餓。

他又去天堂,同樣有人、同樣有食物餐具,可是這裡的居民歡歌笑語,生活十分快樂。因為他們互相餵食。

這個小故事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你替人幫忙,人家才會給你辦事,你給人幫助,人們才會給你以幫助。

現代社會主要建立在交換關係之上,有來才有往,你幫人家辦事,他欠你一個情,日後你有事求他,他才會反過來幫你辦事。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你不給別人辦事,那就不要指望別人為你辦事。

(2)主動滿足他人的願望

俗話說:「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這句話體現了求人幫忙的原則。你幫我辦事,我就給你辦事。
 
在現代社會裡,人們都希望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否則就不願付出,這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表現得非常突出。

在生活中不乏這樣的現象:在求對方幫忙時,對方並不情願為你白忙,他希望你也能幫他做些事情,有的甚至希望在他為你辦事之前,你得先為他辦事。
 
如果瞭解對方的這種心理,主動滿足他的欲望,他就會很痛快地幫助你。

辦事,講究事換事,某些事該不該為你辦,首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幫他辦事,或者有幫他辦事的潛力,到時能為他所用。

求人與被人求是一筆人情債,儘管人情債無法精明地計算,但是也要心中有數。

有時對方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事情,此時你就要讓對方精神上得到滿足,表現出對對方的崇拜和尊敬,不斷地誇獎對方的能力。

如果你與對方關係很密切,求他幫忙時,他不會提出條件來,那你也要多為對方考慮,盡量多為對方解決一些困難。不論關係多密切,你總求人家幫忙而沒有回報,時間久了也就不行了。

如果你求別人幫助的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那對方也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名或利。如果對方什麼也得不到,而你卻名利雙收,對方就會在心理上失衡。
 
要想辦成事,必須事換事,能領悟和運用這一點的人,就會成為無往不勝、所向披靡的辦事高手。


22、利益相同,對方幫忙更主動

交友辦事,如果讓對方覺得與你有相同的利益,對方幫忙就會更主動,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這就好比戰場上同一個戰壕的同袍一樣,同袍之間有著相同的利益,共生死同存亡,每一個人都要勇敢地去戰鬥,才能取得共同的勝利。

其實,求人幫忙也跟打仗一樣,要為了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去奮鬥。

有一部電視劇,劇中有個老謀深算的強盜計畫搶銀行,於是他找了兩名以前的手下,共商搶銀行的大事。後來,因為只有三個人,人數太少很難成功。
 
他便要他的手下另外再找七個人,以組成十個人的強盜集團。

他的手下順利地找到了他們所需的人手,但老強盜卻發現,他與這七個新夥伴根本就不認識,他們是否值得信任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於是他想到了每晚分別與一個新夥伴共進晚餐的好辦法,席間除了加深彼此的感情、交代各人所負的任務之外,還鄭重地向他們表示,他們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我也跟你們一樣需要錢!」

由於彼此有了相同的目標和利害關係,這個計畫最後終於成功了。

當然,以上不是一個好例子。
 
但只是借此說明這樣一個問題:彼此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讓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相同的利益關係,往往可以迅速地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使對方努力去做。
 
這一技巧如果應用得好,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1) 找到你們之間的共同點

若能形成雙方的共同點,讓對方感覺到你與他的利益是一致的,對方就會主動去辦事。

有一家工廠的生產效益不是太好,員工們的工資很低,當員工們要求增加工資時,老闆就對他們說:「各位,你們希望公司倒閉嗎?」
 
當然沒有人希望工廠倒閉的,如果倒閉了,就會失業,連眼前的低工資也拿不到了。

老闆繼續喋喋不休地說:「如果工廠倒閉了,大家一毛錢也拿不到。
 
我也不希望工廠倒閉,我與你們有著共同的利益,工廠倒閉了對你們、對我都沒有好處。
 
如今我們只有團結一致,共同度過難關,若工廠持續營運順利,大家都有個希望。」

員工們聽了老闆的話,感覺到老闆與自己有著共同的利益關係,覺得工廠營運更順利,老闆發財了,自己的薪水就會提高。
 
結果這些工人齊心協力,各個努力工作,果真把工廠搞得有聲有色,最後老闆和員工們都達到了自己的願望。


(2)讓對方知道你與他的利益是一致的

有這麼一則寓言:天鵝、烏龜、小蝦同拉一輛車,天鵝拚命地往天上飛,烏龜拚命地往岸上拖,小蝦拚命地往水裡拉,可車子卻一動也不動,因為牠們拉車的目標沒有取得一致。目標不統一,方向不統一,其結果自然是徒勞無功的。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有相同的利益、相同的目標,才能達成共識,並為之努力。

在交友辦事的過程中,如果讓對方知道你和他有著共同的利益,雙方必須結成利益同盟,才能取得共同的利益,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利益的相通性、同一性和互補性是建立在團結一致、同心協力之上的。
 
只有這樣,才能求得成功順利,避免一再損失的結果。

戰國時代後期,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均無力單獨抗擊強秦的侵略。
 
為了與強大的秦國對抗,保持弱小國家的利益,六國聯合,勢在必行。
 
其時,謀士公孫衍首先提出「五國相王」合作抗秦的策略,後來,東周洛陽人蘇秦極力推行,他周遊列國,遊說各國合縱抗秦,終使六國聯合起來延續百年之久,令秦國不敢輕易向六國中的任何一國下手。

西元前三一四年,蘇秦先到燕國,向燕文王指出,自己與燕國有著共同的敵人、共同的利益,在強大的秦國面前,各小國好比風中的蠟燭,只有大家聯合起來,才能保護各國的利益不受分割。
 
他勸說燕文王應與近在百里的趙國聯合,以防千里之外的強秦。

燕文王接受了蘇秦的建議之後,蘇秦又來到趙國,向趙肅候指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他說:「秦國進攻趙國,是因為顧及韓、魏兩國襲其後方。
 
如果秦國先打敗韓、魏,再舉兵攻趙,那麼趙國的災難就到了。」
 
蘇秦還向趙王指出:「六國之地五倍於秦,六國之兵十倍於秦,如果為了共同的利益,能夠合六為一,同心同德,必定能打敗秦國。」因此,他希望趙王邀請韓、齊、楚、燕等國國君進行談判,共商六國聯合抗秦大業,這樣,秦國就不敢進攻六國中的任何一國了。

在整個遊說過程中,蘇秦抓住了各國都要維護自己的利益、秦國是他們的共同敵人這一主線,講明六國有著共同的利益關係,合則可以抗強,分則有被秦國各個擊破的危險,因此,和衷共濟,聯合抗秦,才是保護自己國家利益不受分割的唯一選擇。

讓對方知道你與他有著共同的利益,對方才會竭盡全力去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去努力維護自身利益的。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散戶啟示錄

員工分紅配股的影響以及與一般認購權證的差異

依公司法第167條之二(員工認股權證,適用於非公開發行公司):『公司除法律或章程另有規定者外,得經董事會以董事三分之二以上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與員工簽定認股權契約,約定於一定期間內,員工得依約定價格認購特定數量之公司股份,訂約後由公司發給員工認股權憑證。員工取得認股權憑證,不得轉讓。
 
但因繼承者,不在此限。』

員工認股選擇權主要有下列二點含意:

1. 認股選擇權乃得於特定期間選擇是否以特定價買進特定數量股票的選擇權利,無論該特定期間內股票價格為何。

2. 認股選擇權授予對象僅止於『公司員工』(含子公司員工),並不及於公司相關利害關係人,此點與國外『Stock Option』適用對象可擴及董監事等有所不同。
 

因員工認股權(Employee Stock Option)一開始便設定一個認股價格,也就是俗稱的執行價或履約價。
 
員工要取得公司股票必須以認股價格買進公司股票,此與原先的員工分紅無償配股制度,顯然並不相同。

目前的員工分紅配股與員工認股權證有下列不同點:

1. 員工認股權制度要由員工按約定價格,自行出資購買公司股票,使員工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資損益,與公司股價表現產生切身連動關係。

2. 員工認股權因有下列限制,使對員工的獎勵與公司未來營運績效產生連動,而不是如員工分紅配股一樣,以公司過去盈餘為計算基礎。

依據證券交易法第28條之三及公司法第167條之二有下列規定:
(1) 員工認股選擇權自發行之日兩年後方得行使。

(2) 員工認股選擇權發行期間最長不得逾十年。

(3) 員工認股選擇權除繼承外,不得轉讓。

(4) 公司不得限制員工取得股票後之轉讓。
 
 
(經濟部第9102160680號函令)

此乃為讓員工認股選擇權發行一段時間後,公司績效可以反應在股票價格上,讓企業未來績效可以與員工的激勵制度取得連結,此外並限制其於轉換為股票前不得轉讓,此乃說明員工認股選擇權獎勵對象為企業之『正職員工』,認股選擇權的價值必須建立在先有履約價值之上(即認購價低於當時市場價格)。
 
對執行期間之限制及限制認股選擇權之自由轉讓,讓員工激勵制度與公司未來績效相連結,這乃其與員工分紅就過去績效進行獎勵全然不同之處,也是員工認股選擇權之精髓所在。

由此可見員工認股權對外部一般投資人的權益而言,應是較實施無償性員工分紅配股來的正面。
 
但是,因國內第39號會計公報自2008年才起步,部份不肖上市櫃公司趁法令轉換仍處於空窗期之際,大量發行員工認股權證,因認股權證的價值,除執行價與市價的差額(內涵價值)外,尚有時間價值存在。
 
若於2007年底之前濫發員工認股權證,將使其未來潛在股本擴增,致EPS下降,外部股東權益在未來遭到嚴重侵蝕;投資人對此類公司應排除在投資名單之外。

至於一般認購權證(Stock Warrants)與員工認股權的不同處,在於前者的發行單位,為上市櫃公司以外的第三者,如證券商;
 
後者的發行單位則純為股票發行公司本身。
 
投資人可以在看漲該公司的股票上漲潛力下,以權證承銷價格(即權利金)在承銷市場向證券商,或於次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的購買權證(Purchase Warrants),發揮以小博大、控制可能損失額度的財務槓桿效益,在多頭市場的末升段,或是初升段但情勢仍不明情況下,都是搭配現股操作的絕佳股票操作策略。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g
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仲女王」余淑玲 從小祕書變總經理

 

余淑玲,年輕時過著教舞的「舞蹈人生」,30歲轉換跑道,開始自己的「房仲人生」;


從小祕書、業務員基層做起,目前擁有6家加盟門市;


進而從店東遴選擔任加盟總部總經理,成為台灣房仲第一人。


她站上全新人生舞台,更成為更成為「女人當家」最佳典範。


【文/方宗廉、陳駿宏 攝影/吳致碩】

創業3年開6家加盟店 首位店東出任加盟總座

有著「國標舞女王」劉真的明星臉、喜歡穿著優雅淺灰色套裝、擁有蘋果般甜美的笑容,以及九頭身完美比例的她,總是讓人驚豔!在短短3年內,加盟店一家一家開,年薪翻10倍,管理6千名員工。
 
她就是台灣房屋加盟總部總經理:余淑玲,有著一股芭蕾舞者散發出來的力與美氣息,與一般房仲主管常顯於外的世故與強悍,截然不同。

30歲轉換跑道 變上班族

5歲便開始學舞的余淑玲,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後,每天都過著教舞的「舞蹈人生」。

但她想多認識不同的人事物,體驗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因此「三十而立」時,她決定放下當時最愛的舞蹈,嘗試不同的領域。

於是2000年進入基隆一家區域房仲店頭,擔任行政祕書。

一開始她連影印機都不會用,為了早日進入狀況,第一個月每天幾乎都是最後下班,也經常跟著公司業務員在烈日下發傳單,但她從沒想過未來會當房仲業務員。

意外進房仲界 深耕基本功

人算不如天算,當時正逢基隆一下雨就淹水的惡劣環境,當地房市一落千丈,業務員紛紛離職或轉業,最後店裡只剩下她與店東,因此余淑玲從祕書被迫正式轉為房仲業務員。

本身也是基隆人的余淑玲,最能感受淹水之苦,「將心比心」的態度幫客戶找不淹水的房子。

在當時惡劣的環境下,第一個月業績就有案件成交,讓她深深體會「只要堅持不放棄,業績靠自己努力,景氣壞也會有機會,市場差也能夠成交。」

「芭蕾舞老師最重視就是基本工夫。」

余淑玲在仲介經紀人的角色上,也不例外。每天上班從最基本的服務儀容、待客禮儀,甚至貼紅紙等動作,她一定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余淑玲說,正因學舞讓她培養出過人的毅力與耐力,現在只是角色轉換,站在房仲業務第一線,也能不斷學習與成長,將角色扮演發揮到淋漓盡致。

就舉一位客戶的例子來說,1990年以每坪14萬價格購買在七堵的預售屋,還沒交屋,房價就跌破預售價,在2000年委託給余淑玲銷售時,只剩下市價的5折行情。

屋主看到余淑玲沒有因為客戶抱怨而卻步,反而更認真努力地帶看房屋,最後屋主終於接受這個事實。

在成交之後,屋主不但二話不說地交付全額服務費,還一直和余淑玲維持很好的友誼。

余淑玲說:「是否成交都要把基本工做好,讓屋主知道你的努力。」

高EQ業績旺 決定創業開店

穩紮穩打建立起業務基本功,待人謙和有禮且身段柔軟,加上勇於接受挑戰,讓她的業績扶搖直上,曾經一個月成交8戶案件。在投入業務員工作一年之後,她決定創業開店,與朋友在基隆成立房屋仲介公司「友慶不動產」。

不論當店長或店東的余淑玲,都會嚴格要求同仁做好各種「基本功」。此外,余淑玲把同事當朋友,沒有老闆與員工區別,同事都是一家人。

更重要的是她會不斷地提醒同事:「你當初為何要從事這個行業?」

要他們莫忘初衷,重拾追求目標的勇氣。

經營房仲店頭,最讓她感到欣慰就是讓許多的社會弱勢族群,在她的公司找回了自信心。

舉例來說,公司有一位50多歲的「阿桑」,剛上班的前半年無業績沒有收入,但她始終不放棄,努力學習,第7個月開始至今已經超過2年,每月平均至少都有6萬元以上收入,現在已成為百萬年薪的超級業務員。

余淑玲期望有企圖心的二度就業婦女或弱勢族群,加入團隊一起打拼,創造更多「百萬年薪」的歐巴桑或歐里桑。

經營與管理 要區分與策略

一家加盟店要永續發展,公司的經營與管理要有策略性,兩者要區分。經營團隊可能都是股東之一,股東間需要學習與磨合,心態要調整,一切以公司最大利益為前題;管理則是如何教導培訓旗下業務員們,強化他們的競爭力,以增加公司業績。

余淑玲開的加盟店採無底薪「高專制度」,她不諱言地說,店裡有兩種業務員會被淘汰,一是「有能力但不願意去做」,二是「無能力又不願意去做」;

而「有能力又願意去做」則是擔任業務員的首選。若是「有心做但不會做」,台灣房屋就有義務要加強上課與教育訓練,只要有心肯學習,若3至6個月沒有業績,我都會給他機會。

全國房仲品牌 具資源優勢

2006年,余淑玲積極展店之下,已經開了4家店,不過她發現區域房仲品牌經營日益困難,於是她開始考慮加盟全國性品牌。

與多家房仲接觸後,台灣房屋讓她「最甘心」,因為他們對直營店與加盟店一視同仁,沒有兩套標準,而當時加盟事業部總經理是周鶴鳴。

余淑玲覺得周鶴鳴不論是在談吐、待人處事,與她很相似,「真誠」擺第一;台灣房屋總部與加盟店東的關係,像是相互關心的朋友夥伴。

於是2007年她決定加盟台灣房屋,至今她在基隆與新北市等區域,共開了6家加盟店。

「房仲自有品牌從過去樓面到店面,從區域到全國,消費意識抬頭,業者也一直求變,全國性房仲品牌有資源的優勢,給消費者信任度大增。」

余淑玲強調,加盟店東可善加利用品牌的價值,增加店頭業績,以達永續經營目標。

在地深耕 「房仲女王」出線

基隆,余淑玲從出生、求學與成長的地方,創業第一家加盟店也在此。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創造在地無數的就業機會。大多數的店東創業開店,會從台北市或新北市的一線熱門區域下手,但是店租、人事與裝潢成本高。

不過,余淑玲卻有另類的想法,抱著「在地深耕」精神及對故鄉土地的熱愛,在台灣房屋260多位店東之中,她的資歷雖只有11年,卻在短短3年多的時間,捨棄熱門、高價位,選擇自己最熟悉、基期低的地區,逆勢布局被市場詬病「一下雨就淹水、房價永遠不漲」的基隆、汐止等二線地區,採取「以量取勝」策略,積極擴展6家加盟店,業績異軍突起,她旗下的店頭每年可成交500戶水準,被稱為「房仲女王」當之無愧。

分享經驗 傾聽店東聲音

一向堅持創新與服務品質的台灣房屋,首度遴選出優秀加盟店東余淑玲,榮升擔任加盟總部總經理,不僅是國內房仲的創舉先例,也具體實踐3年前,台灣房屋開放品牌加盟之初,首席總經理彭培業曾向所有加盟店東做出「品牌是屬於大家的」的承諾。

「有自信能夠傾聽各地加盟店的聲音,有把握了解店東的需求,樂於將自己連鎖經營的展店成功模式,分享給每位店東,加上有總部的軟硬體資源、人才培訓為後盾,讓加盟店效率提升,複製成功也變得更容易。」余淑玲強調。

余淑玲在房仲業賺不停的心法

1.「將心比心」幫客戶找不淹水的房子。

2.把基本工做好,不論是否成交,要讓屋主知道你的努力。

3.堅持不放棄,景氣壞也會有機會,市場差也能夠成交。

4.一家公司的經營與管理要有區分,並要有策略性。

5.捨棄熱門、高價位一線地區,選擇熟悉、基期低的地區開店,採取「以量取勝」策略。

6.加盟全國房仲品牌,讓品牌價值與資源優勢增加店頭業績,達永續經營目標。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富田傳媒出版《贏家時代雜誌-賺不停的本事》】


相關文章推薦


從檳榔西施到中台灣房仲女王的故事(影音)


聾啞房仲王浩誠懇創佳績 (影音)


未來是專家的天下-佳興強力推薦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家寶

傳家寶

溝通是管理的濃縮。

出處:山姆.華頓(Sam Watlon , 1918-1992)~沃爾瑪(Wal-Mart)百貨創辦人
專家專欄

E流企業學習:企業數位學習要與時俱進

作者:鄒景平/總裁學苑專欄作家

十一月初,受邀到北京參加第三屆CEEFE大會,這是針對中國企業數位學習的發展現況與產品,所舉辦的論壇與展示活動,我參加其中「混合式學習」專題的研討。

這次大會,雖然是由私立的博奧公司舉辦,但規模及主講者的陣容都頗有國際研討會的架勢,尤其開場,還請來舞獅團助興。
 
2001年,主辦人秦宇與我就從網路上結識,那時他的在線學習網站才剛開張,我寫的eLearning心法專欄,就是每週除了在總裁學院發表之外,也同步刊登在秦宇的網站上,看他十年下來,辛苦有成,唯有透過累積多年的企業與數位學習產業的人脈,才能舉辦出這種規模的CEEFE大會。

這大會也讓我滋生許多感慨,相較於台灣,大陸的企業數位學習發展晚了五、六年,但因為移動及網路科技的發達,他們在培訓體系整體規劃與科技整合應用上,頗有收穫與創新,尤其在移動學習、混合式學習和遊戲學習上,都有精彩的案例出現。

台灣的企業數位學習,雖然開始的早,但是處於web 1.0時代,當時的重點是數位教材的製作,政府以補助、評選和獎勵企業為手段,很多負責的人也因推動數位學習有功,獲得晉升,但繼任的人無法再以同樣專案獲得長官青睞,只有另外找新專案,來呈現績效,卻也導致數位學習停滯不前。

因此,很多企業的數位學習,大都是原地踏步,以提供自學教材為主,甚至少數公司,因種種原因而停擺,即使有些企業持續更新,也是往人才管理、績效考核的方向深入下去,但在與web 2.0有關的社會化學習(social learning)、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遊戲學習方面,似乎沒有亮眼的成績。

相反地,大陸雖然起步的慢,但正好碰到web 2.0迅速發展的時刻,大陸人人網、開心網、新浪微博、QQ即時通訊的普遍蓬勃使用,刺激群眾的思維,讓企業數位學習的推動者很自然的會考慮應用這些新技術和工具,對移動學習的應用更認為是大勢所趨,積極開展。

大陸的電信產業、銀行業、外商機構、航空公司與醫藥業等,都是前景良好,培訓經費充裕,又有意願改善培訓,引進新科技的企業,所以這次大會上發表了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西安楊森藥品公司,將為兩千多名的銷售人員,每人配給一個iPad,不但提升銷售代表的專業形象,使用iPad也有利於對顧客解說,方便他們隨時查找公司知識庫,尋找學習資源,利用拜訪客戶空檔,進行學習,有問題即時求教於公司同仁,公司也可隨時追蹤銷售人員的工作動態,這不是徹底的移動工作與學習嗎?

此次大會有三大特色,第一是由秦宇分享的2011中國企業e-Learning應用趨勢與現況,第二是2011最佳企業e-Learning應用獎評選與頒獎,第三是九場主題明確的論壇。

這九個主題選得很好,顯現出大眾關注的焦點與趨勢,他們依次是:學習管理系統企業應用,金融企業e-Learning應用,移動學習企業應用,企業數位化資源建設,非正式學習與社會化學習企業應用,混合式學習企業應用,虛擬教室企業應用,遊戲化學習企業應用,人才管理與考試測評企業應用。

每個與會者都拿到兩本值得參考的報告,一是「2011中國企業e-Learning應用研究報告」,另一個是「2011中國企業e-Learning應用最佳案例精選」,這些案例包含西安鐵路局、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深圳航空、中國移動廣東有限公司、北京移動、諾基亞、國美電器、中國工商銀行等,由此看出,涵蓋面是相當廣泛的。

進步太慢,就是落伍,尤其移動學習跟App的市場開拓密切相關,我衷心盼望台灣政府正視大陸企業數位學習迎頭趕上的現實,勇敢面對與因應!
 
 (本文刊登於總裁學苑。歡迎您在讀者論壇上交流發表)。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家寶

傳家寶

溝通是管理的濃縮。

出處:山姆.華頓(Sam Watlon , 1918-1992)~沃爾瑪(Wal-Mart)百貨創辦人
專家專欄

E流企業學習:企業數位學習要與時俱進

作者:鄒景平/總裁學苑專欄作家

十一月初,受邀到北京參加第三屆CEEFE大會,這是針對中國企業數位學習的發展現況與產品,所舉辦的論壇與展示活動,我參加其中「混合式學習」專題的研討。

這次大會,雖然是由私立的博奧公司舉辦,但規模及主講者的陣容都頗有國際研討會的架勢,尤其開場,還請來舞獅團助興。
 
2001年,主辦人秦宇與我就從網路上結識,那時他的在線學習網站才剛開張,我寫的eLearning心法專欄,就是每週除了在總裁學院發表之外,也同步刊登在秦宇的網站上,看他十年下來,辛苦有成,唯有透過累積多年的企業與數位學習產業的人脈,才能舉辦出這種規模的CEEFE大會。

這大會也讓我滋生許多感慨,相較於台灣,大陸的企業數位學習發展晚了五、六年,但因為移動及網路科技的發達,他們在培訓體系整體規劃與科技整合應用上,頗有收穫與創新,尤其在移動學習、混合式學習和遊戲學習上,都有精彩的案例出現。

台灣的企業數位學習,雖然開始的早,但是處於web 1.0時代,當時的重點是數位教材的製作,政府以補助、評選和獎勵企業為手段,很多負責的人也因推動數位學習有功,獲得晉升,但繼任的人無法再以同樣專案獲得長官青睞,只有另外找新專案,來呈現績效,卻也導致數位學習停滯不前。

因此,很多企業的數位學習,大都是原地踏步,以提供自學教材為主,甚至少數公司,因種種原因而停擺,即使有些企業持續更新,也是往人才管理、績效考核的方向深入下去,但在與web 2.0有關的社會化學習(social learning)、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遊戲學習方面,似乎沒有亮眼的成績。

相反地,大陸雖然起步的慢,但正好碰到web 2.0迅速發展的時刻,大陸人人網、開心網、新浪微博、QQ即時通訊的普遍蓬勃使用,刺激群眾的思維,讓企業數位學習的推動者很自然的會考慮應用這些新技術和工具,對移動學習的應用更認為是大勢所趨,積極開展。

大陸的電信產業、銀行業、外商機構、航空公司與醫藥業等,都是前景良好,培訓經費充裕,又有意願改善培訓,引進新科技的企業,所以這次大會上發表了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西安楊森藥品公司,將為兩千多名的銷售人員,每人配給一個iPad,不但提升銷售代表的專業形象,使用iPad也有利於對顧客解說,方便他們隨時查找公司知識庫,尋找學習資源,利用拜訪客戶空檔,進行學習,有問題即時求教於公司同仁,公司也可隨時追蹤銷售人員的工作動態,這不是徹底的移動工作與學習嗎?

此次大會有三大特色,第一是由秦宇分享的2011中國企業e-Learning應用趨勢與現況,第二是2011最佳企業e-Learning應用獎評選與頒獎,第三是九場主題明確的論壇。

這九個主題選得很好,顯現出大眾關注的焦點與趨勢,他們依次是:學習管理系統企業應用,金融企業e-Learning應用,移動學習企業應用,企業數位化資源建設,非正式學習與社會化學習企業應用,混合式學習企業應用,虛擬教室企業應用,遊戲化學習企業應用,人才管理與考試測評企業應用。

每個與會者都拿到兩本值得參考的報告,一是「2011中國企業e-Learning應用研究報告」,另一個是「2011中國企業e-Learning應用最佳案例精選」,這些案例包含西安鐵路局、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深圳航空、中國移動廣東有限公司、北京移動、諾基亞、國美電器、中國工商銀行等,由此看出,涵蓋面是相當廣泛的。

進步太慢,就是落伍,尤其移動學習跟App的市場開拓密切相關,我衷心盼望台灣政府正視大陸企業數位學習迎頭趕上的現實,勇敢面對與因應!
 
 (本文刊登於總裁學苑。歡迎您在讀者論壇上交流發表)。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力雜誌電子報:破解行動CRM 的感動方程式













管理N次方 









破解行動CRM 的感動方程式



未來的行銷及服務不只要通過個別消費者的篩選,更會應用在行動社群網絡上進行嚴格的檢視,呼朋引伴、集體評估、聯合推薦是行動世代的主要消費者特質,群眾的力量如此強大,行銷再進化,經理人得加把勁。


文/廖志德


想想iPhone !想想iPad !

 

你看這兩台輕、薄、短、小的移動機器,已經將人類帶入資訊隨身的行動世代。

 

過去我們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影音娛樂跟著人跑,知識跟著人跑,服務跟著人跑,轉眼間浮現在眾人的眼前。


然而,現在還只是行動革命的開端,目前行動服務仍處於市場發展的胎動期,不久的未來,行動設備會成為消費者與企業互動的主要溝通平台,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汽車都將成為行動世代的要角,其中又以智慧型手機最為耀眼奪人,它是王中之王,是日益強大的市場通路,舞台燈光將聚焦在它身上。


2011 年5 月23 日,豐田(TOYOTA) 宣布推出Toyota Friend的新世代行動服務,這個服務平台將連結製造廠商、經銷商及車主形成社群服務網絡(Social etwork Service, SNS),並配合2012年上市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RHVE) 及電動車(EV) 推出服務,Toyota Friend 採取開發式平台架構,希望藉此建立起汽車資訊與顧客資訊的交換與整合運用。


Toyota Friend 搭起汽車與車主間的即時互動橋樑,當EV 的電池電量不足時,汽車會通過推特(Twitter) 發出推文到手機,告訴主人自己快沒電了,並且推薦合適的充電時間,Toyota Friend就像是木偶奇遇記當中的美麗仙女,給了汽車新生命,變身後的汽車不再是單純的汽車,而是車主的好朋友、好幫手。


豐田一小步 人車互動一大步


設法讓汽車和人類對話,甚至可以賦予汽車獨特的個性與聲音,是人類存在已久的夢想,何時才能實現呢?

 

至少豐田已經跨出第一步,配備Toyota Friend 的汽車,成為人們貼心的好朋友,不再只是冰冷的鋼鐵,除提醒車主記得幫車子進行充電,豐田在產品說明會上,另外發表了「1000 公里檢查」及「朋友共遊」兩個故事情境,讓人身歷其境地體驗行動CRM的未來世界。


故事展示中,毛利先生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伸個懶腰,悠閒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此時,毛利先生的新車Prius 油電混合車發了推文過來,通知他車子已經開了1000 公里,應該進行首次體檢,人與車就此展開精彩的對話。

汽車:我的電池殘量只剩5%,可以幫我充電嗎?


車主:對不起,我馬上幫你充電。


汽車:謝謝,靜候你的佳音。

毛利先生立即走進車庫,拿起電源線插頭連上Prius,開始幫車子充電,回到客廳,剛在沙發上坐定,Prius 又發了推文過來。

汽車:此次充電推薦時間是從23:30 開始,預定於02:15 的時候完成,是否可以呢?
毛利先生按下手機上的OK 鍵。


汽車:充電預約完成,明天見。

不久之後,Prius 發來新的推文,提醒毛利先生進行1000 公里首次檢查。

汽車:我的行駛距離已經1000 公里,煩請安排首次檢查。


車主:Pri 君,1000 公里檢查是什麼呢?


汽車:1000 公里檢查,是新車開1000 公里後的首次檢查工作,內容包括空調、引擎及離合器等項目的檢查,是否要幫你進行預約呢?

此時,展示畫面轉至經銷商的現場,客戶服務人員齋藤小姐與汽車維修人員正站在大型觸控螢幕前面,齋藤小姐請維修人員調出毛利先生的相關資料,然後要求他對毛利先生的新車逐項進行遠端檢查,確認所有項目完全正常後,齋藤小姐運用手中的iPad 發出推文。

齋藤:您好,我是豐田汽車品川店的齋藤,感謝您的預約檢查,我們在您希望的周六下午3 點等候大駕光臨,您的車子經遠端檢查一切正常,此外,我們在周末實施機油更換的活動,奉上折價券一張,請多加利用。

在朋友共遊的故事情境中,車主與車主則可以經由Toyota Friend 互通訊息,好友鈴木在此平台獲知毛利先生的新車剛完成1000 公里檢查,發來恭喜推文。

鈴木:毛利,恭喜你完成1000 公里檢查,我的油電混合房車Sai 剛完成1萬公里檢查,好久不見,這個周末我們一起開車出去走走如何?


毛利:ok,記得使用Friend Search。


鈴木: 好,我將集合地點寄給你,Friend
Search 我瞭解!此外,我會邀久美一起同遊。

當一群朋友同時駕車出遊時,FriendSearch 可以協助車主們在導航地圖上清楚彼此的位置,並且在螢幕上顯示各自的推文,強化彼此間的即時訊息連結,例如運用推文告知同遊夥伴下列訊息:我已經出發、交通很順暢、真是令人期待的一天、我已經抵達目的地、前面有點塞,你們可能要等我一下下。


行動服務超人 源源心靈感動


「社群網路服務正在改造人類的互動及溝通模式,汽車必須隨著這個趨勢同步進行演化,我不斷號召豐田製造出更好的車子,Toyota Friend 是實現此一目標最重要的一步。」

 

豐田總裁豐田章男(Akio Toyoda) 在記者會中說出他的夢想。

 

這種想法基本上是正確的,物與物的連結,人與人的連結,人與物的連結,這3 種不同的資訊連結模式,將超乎現代人的想像,因為雲端技術的日益成熟,更加緊密且頻繁。


豐田的一小步,是人類邁向行動化社會的一大步,雖然Toyota Friend 明年才會正式上市,不過從展示中已經可以看出未來社會的端倪。

 

在Toyota Friend 這個案例中,豐田為客戶建立一個社群網絡,智慧型手機則成為人們與汽車溝通的關鍵互動界面,而且不只人與車有對話,人與人有對話,車與車也可以彼此對話。


看到大未來的企業經理人,紛紛搶先布局行動CRM,豐田如是,Mini Cooper 亦如是,但是兩家玩法卻是大有不同,豐田重服務,Mini Cooper 重行銷,豐田顯得穩重、精實,Mini Cooper 展現俏皮、風趣。

 

Mini Cooper 是BMW 旗下的小型車品牌,是汽車時尚的經典代表,品牌基因以年輕、創意、自由、活力為核心主軸。


2010 年10 月,BMW 為宣傳新車Mini Countryman,在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舉辦追捕Mini Cooper 競賽,首先參與者得先下載「Mini Getaway Stockholm」應用程式,然後,在手機的地圖上尋找Virtual Mini 的蹤影,當你靠近目標50 公尺時,可以點擊畫面搶下Virtual Mini,但是不要高興的太早,好戲才剛開始,此時,任何靠近你50 公尺的參賽者,都會環繞你身邊爭奪Virtual Mini,展開膽戰心驚的追、趕、跑、跳、躲,只有最後一個搶到並保留一周未被搶走的人才是贏家,這個人將有資格獲得一輛真實的Mini Countryman。


不斷翻新的行動進化革命,源於新一代處理器的過人速度與運算能力,知名視覺運算廠商英偉達(NVIDIA) 將其四核心處理器取名Kal-EI,這個名字是電影超人主角的本名,Chips 出現,NVIDIA 要將高效能運算帶到行動裝置,其繪圖效能是雙核心處理器的5倍,可以顯示2560×1600 畫素。

 

可預期的未來,行動裝置會越來越輕,越來越薄,而且功能越來越強大,就像隨時在身邊的服務超人,以其不可思議的超能力,帶給消費者源源不絕的心靈感動。


【完整內容請見《
能力雜誌》2011年1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管理大師的向上管理建言:了解老闆的處境與需求,協助老闆更有成效















主題學習 









管理大師的向上管理建言:了解老闆的處境與需求,協助老闆更有成效


職場上,不只你想要升官、發財、成就感,你的主管也不例外。

 

因此,盡可能地讓主管有成效,不但是部屬的責任,也符合部屬的利益。

道理很簡單,如果你的主管獲得升遷,你也可能獲得升遷;

 

反之,如果你的主管升不上去或被解雇,你也只能在原地踏步,甚至得捲鋪蓋走人。

 

所以,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杜拉克談未來管理》中做了一個實在的建言,「成功的捷徑,就是為一個有前途的老闆工作。」

然而,主管想升遷,卻遠比你想像得更難。

 

《老闆不會明說,卻很重要的12件事》作者羅伯特.高德法博(Robert Goldfarb)指出,在組織的金字塔中,愈上層位置愈少、升遷的不確定性愈高,因而常讓主管們不安,也讓他們對部屬的行為格外敏感。

「我可以信任你嗎?你會不會害我陷入窘境?」

 

是主管們說不出口的疑慮。

 

所以,身為部屬,讓主管知道「他所重視的、也是你重視的」「他想要的,你將全力協助達成」,就是展現忠誠最好的方法。

至於如何贏得主管信任,成為主管的得力助手?「了解老闆的處境」是杜拉克給的第一個建議。

 

亦即,部屬應設法了解,主管的升遷可能會受到哪些人、事、物的影響,包括主管在公司裡的聲譽和主管與(他的)上司之間的關係、主管的工作目標與壓力;

 

而身為部屬的你,可以做哪些事來幫助主管?

 

又有哪些行為可能會對主管不利、對他的升遷造成阻礙?

知名管理顧問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則是在《UP學2魔勁》中指出,想要猜透老闆的心思、掌握他的需求,只需把握一個原則,「你怎麼服侍你的頭號客戶,就怎麼對你的老闆!」

葛史密斯強調,每個部屬都應該把主管當成自己的最大客戶,因為主管對你的所作所為握有生殺大權,他能給你夢寐以求的職位與機會,也可以輕易地全盤否決。

 

如同優秀的業務員在面對客戶時,絕不會僅止於聽命行事,而會不斷地觀察、詢問與蒐集資訊,來掌握客戶沒說出口的需求、目的與價值觀;

 

真正優秀的部屬,絕不會只做老闆「嘴巴上交代」的事,更會設法做到老闆「心裡暗自期望」部屬能為他做到的事。

針對許多經理人還停留在「為部屬的工作負責」的觀念裡,不認為自己必須「為老闆的績效負責任」,杜拉克直言,「那已經是50年前的定義了。」

 

他重申,經理人想要有所作為、有所表現,首先必須仰賴的對象,不是部屬,而是擁有決定權的老闆。

換句話說,經理人在創造績效上必須仰賴「哪些人」,他就必須設法為「那些人」負責。

 

也因此,了解老闆的處境,為他排除萬難、助他一臂之力,為老闆的表現負起責任,就是經理人第一件要做的、也是最該做的事情。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1月號《經理人月刊》,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特別企劃 







豐田汽車成為世界第一的祕訣:豐田生產方式


2008年第一季,日本豐田汽車(Toyota)以241萬輛的產量,打敗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225萬輛,正式站上世界第一。

 

這不僅是豐田汽車多年來努力的成果展現,也標示著世界汽車業龍頭,正式從美國轉換到日本,而這一年,距離讓美國汽車產業成為全球霸主的福特T型車(Model T Ford)問世,剛好滿100年。

1908年,美國福特T型車問世,一舉改變了人類行動的歷史,也讓工業製造進入嶄新里程。

 

中衛發展中心總監黃肇義在《精實管理的應用與變革》一書中指出,福特流動式的生產線,讓主要製造流程互相連結,大幅縮短了製造時間;

 

採用分工專職方式,讓作業員只需熟悉眼前工作,不需要熟練的全能工匠;

 

使用專用設備與模具,消除了機台調整的時間……。

大量生產:追求經濟規模,卻也造成龐大浪費


正是這些做法,讓福特能夠連續快速地大量製造。

 

對照於當時採用傳統「工藝生產方式」的英國第二大車廠,年產量不過2500輛,福特新式生產線光一天產量就高達1000輛。

 

在不斷擴大經濟規模、成本持續降低下,美國汽車工業站上世界龍頭,1950年代產量占了世界七成,在美國本土更囊括95%的市場。

然而,在追求「大量生產、降低成本」的目標下,卻也導致生產過程中產生巨大的浪費。

 

黃肇義分析,福特為了保持不間斷生產,額外增加了許多供應商(怕斷貨)、人員(怕缺工)及場地(要衝產量),造成大量庫存與搬運工作;

 

而不斷追求作業效率與專業分工,則讓工人猶如機械般不斷重複相同的工作,導致工人產生厭煩與無成就感的心理壓力;

 

加上產品轉換成本花費大、時間長,因此只得盡可能延長標準產品的壽命(福特T型車光單一車款,就生產了19年,賣出1500萬輛)。

只是,在「需求大於供給」的年代,大量生產的思維與做法仍可順暢運作,但一旦情勢反轉,問題馬上湧現。

 

19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價格一夕間暴漲4倍,造成全球經濟大幅衰退,消費者不僅買得少、也更加挑剔,無不希望車子更好操作、更可靠、更省油,但仍舊抱持大量生產思維的美國車廠,卻無法快速因應消費者需求的改變,造成銷售一落千丈,讓標榜經濟省油的日本車,一舉攻占市場。

 

到了1980年代,日本車廠已奪下美國三分之一的市場。

為什麼日本車廠能做到美國車廠做不到的事?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各國開始研究日本汽車生產方式,這也是「豐田生產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站上國際舞台的開端。

豐田生產:以市場需求為依歸,徹底排除浪費


前豐田汽車副社長大野耐一,是開創豐田生產方式的靈魂人物,這套系統最初在豐田內部,甚至被稱為「大野生產方式」。

 

大野在著作《追求超脫規模的經營》中指出,原本豐田也採用美國式的計畫性大量生產,但觀察景氣變化的歷史,大野警覺,大量生產只適合景氣良好的時代,一旦遇到需求反轉,產品就會因為滯銷而堆積如山,嚴重壓迫經營的周轉。

 

因此,如何開發出以市場需求為根本的生產方式,也就成為經營者必然的重責大任。

在此同時,1945年時任豐田社長的豐田喜一郎要求全體員工,要在3年內趕上美國企業。

 

有人告訴大野,「日本和美國工業生產力的差異是1:9,」也就是日本要9個人,才抵得上美國1個人的產值,這等於是豐田得在3年內,提高9倍的生產效率!

 

面對美日生產力上的差異,大野尋思後發現,絕非因為美國人體力勝過日本人9倍,而是日本人作業方式中存有巨大的浪費,因此唯有消除浪費,才能迎頭趕上美國。

以此出發,豐田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就是「徹底消除浪費」,透過不斷檢視流程,找出其中「不會產生實際顧客價值」的環節,並加以排除,例如待工待料的時間浪費、不良品的製造浪費、搬運貨品的移動浪費等。

 

大野相信,最順暢的生產流程,必然是只由必要的動作所構成,只要能將各種顯性與隱性的浪費排除掉,就能以更低成本、更高品質,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而落實在做法上,就成為豐田生產方式兩大知名做法──「及時化」(Just in Time)和「自働化」(Jidoka)。

黃肇義分析,豐田生產方式相對大量生產方式,兩者雖然都有對標準化的堅持及生產線連續流動的做法,但出發點完全不同:豐田生產方式以市場為導向,一切從需求出發,從顧客的角度,來定義流程每個環節是否必須、是否產生價值;

 

但大量生產卻是以製造為導向,追求完美的生產計畫,以產品的角度來追求每段流程的最低成本。

 

兩者在思維上的差異,造成整體經營活動與效果大相逕庭。

追求「消除浪費、持續改善」的豐田生產方式,不僅可用在汽車製造生產上,只要抓住其精神與原則,不管是製造業、服務業,都可運用豐田生產方式達到自身效率的改善。

 

2011年,正好是大野耐一的百歲冥誕,學習理解豐田生產方式的精神與做法,成就自身企業不斷精進的改善魂。

(資料來源:《精實管理的應用與變革》,中衛發展中心出版。整理/謝明彧)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1月號《經理人月刊》,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散戶啟示錄 







閱讀財務報表的應注意事項


投資人在審視財報時,除了關心公司每股獲利水準外,必須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1. 本業的營業利益是否與營收同步成長?

 

毛利率及純益率變動趨勢如何?

 

(獲利性是否減弱)


2. 是否有非常態性營業外收支干擾損益表的客觀性?

 

(是否有一次性收支而致使本益比股票評價模式失效)


3. 稅後純益總額是否與來自營運活現金流量產生明顯落差?

 

(盈餘品質可能因應收帳款、存貨、非現金投資收益增加而轉差,隱藏公司創造現金流量轉弱的事實)


4. 子母公司合併報表之負債比率與母公司是否有很大差異?

 

(由子公司借錢規避企業體高額負債的事實)


5. 備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帳面值與市價是否有明顯落差?

 

(隱藏公司對金融資產的投資損失)


6. 除了看三大財務報表及子母公司合併報表外,投資人更應練習從公開資訊觀測站,取得會計師財務報告書,並對照財報的附註內容,以深入了解財報細節及內涵。

經濟景氣收縮期,市場股價指數難有亮麗表現。

 

但對體質良好,獲利禁得起考驗的公司而言,公司價值不會因股價被錯殺而消失,反而會因質優而顯出其股價的吸引力。

利用現金流量表判斷公司狀況

現金流量表共含有公司經營的三大活動區塊,

 

第一,來自營運活動現金流量。

 

第二,來自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第三,來自理財(又稱融資)活動現金流量。
 
當投資人拿到上市櫃公司損益表後,應立刻以該公司稅後純益數字與現金流量表中的「來自營運活動現金流量」總合數字做比較。

 

若會計報表上的稅後純益明顯高於來自營運活動現金流量的總合,通常代表公司在會計假設「應計基礎」原則下,公司雖獲利,但實際上卻沒有太多現金流入公司;

 

此種情形,最常見的便是應收帳款及存貨大量增加,或是存在高額權益法投資收益(沒有現金股利收入),都是公司盈餘品質發生問題的重要警訊。
  
當公司的損益數字與現金流量表對照比較,發現上述情況時,在沒有釐清應收帳款、存貨或權益法投資大量增加存在正面且合理的原因之前,投資人對這類公司的股票投資,都應暫時以保守心態看待,寧可不要買,千萬不要輕易躁進。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
g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脈=錢脈──改變一生的人際關係經營術 







三部曲 活用人際關係的金鑰匙


(2)講客套才能辦好事

有些人容易把應酬、客套、寒暄甚至是聊天這些基礎的交往行為,看作是虛偽、庸俗和毫無意義的東西,在思想上加以排斥,在行動上加以抵制。

 

這樣的人違背了人類的某些本性,在交際上屢屢受挫,連連吃虧,是天生不會求人辦事的人。

客套當然不一定都在語言上,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點一下頭,微笑一下,或給對方送些小禮物,凡此種種,都屬於客套的範疇。

 

可以說,客套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客套是一種禮節,如果客套運用得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是個很講客套、很會運用客套的人。

 

他在交託下屬去執行某一件事時,會說:「這件事拜託你了。」

 

遇到員工時,他會鞠躬並說:「謝謝你」、「辛苦了」之類的客套話,有時會親自給員工斟一杯茶,或者送給員工一件小禮物。

 

松下就是善用這種客套來激勵員工,為他毫無怨言地效力做事的。

人是有感情的社會性動物,人際關係網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出於人類感情交流的需要。

 

客套是溫暖的,能加深對方的瞭解、親切關係,增加友誼,彼此之間的關係因為客套而發生變化,雙方的心理距離縮短了,感情就有了呼應和共鳴,這樣對方在興奮歡悅之餘會給予更多的關照、更好的回報。

交際心理學認為,人際之間存在「互酬互動效應」,即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以同樣的方式給予回報。

 

客套一下,看似平常,可它卻能引起人際間的良性互動,成為交際辦事成功的促進劑。

21、要想辦好事,必須事換事

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霍曼斯提出,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也就是事換事的過程。

 

長期以來,人們最忌諱將人際交往和交換聯繫起來,認為一談交換就很庸俗,或者褻瀆了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感情。

 

這種想法顯然是不適應求人辦事的規律的。

因為我們在求人辦事的交往中,總是在交換著某些東西,或者是物質,或者是感情,或者是其他。

假如你去求人幫忙,就得先估計自己能不能幫對方辦事,有沒有什麼本事作為交換條件,要是貿然開口去求人,結果當然是門都沒有!

 

只有自討沒趣而已。

所謂交換條件,可以是物質,也可以不是,你的某種能力對方認為很需要,那你的這項能力就是交換條件;

 

你的親戚某甲是個有地位的人,對方若認為需要你的親戚某甲,那麼某甲的財力或勢力或地位,就是交換條件;

 

你的活動力特別旺盛,對方認為你的前途大有希望,這也是你的交換條件。

求人幫忙,讓對方知道你有能力為他做些什麼,他能從你這裡得到好處,或者知道你有利用價值,或者你已替對方辦了什麼事,只要你開口,你所求之事就會大功告成。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簡介 









拉力,讓好事更靠近



企業如何放下封閉、由上而下的運作模式,轉而更開放、協作性更強的商業模式,重拾競爭活力?

1937年,美國企業的存活期平均為75年,如今已降為15年;

 

歐美的CEO們紛紛發現,自己正不斷被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同業遠拋在後……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在這個風險和機會不斷增加的世界中,成功不再來自擁有知識,而是懂得如何與眾人合作,運用拉力──努力吸引人才和資源的能力──把不確定轉成機會,使簡單的動作產生龐大效益。


本書作者認為,多數企業及領導人仍習於「將資源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凡事由上往下推動」、「固守核心區域」等封閉的經營模式。

 

然而,一種強調更開放、更具協作性的商業模式,正促使新興市場的企業在「具前瞻性的優勢領域」中不斷創新。

 

本書教導我們如何應用拉力,解放個人和公司隱而未顯的能力,改變社會,發展創造性的才能。

 

透過本書,讀者將懂得:


‧取得新的資訊資源
‧吸引全世界志同道合的人
‧增加與貴人意外相遇的機會
‧創造讓你與同事能提升自我的空間
‧轉化組織,適應知識流的社會





拉力,讓好事更靠近 







拉力:超越推力的世界


在運用拉力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推力的定義,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推力的法則是必須先預估需求,然後設計最有效率的系統,謹慎運用文字的記錄和標準化的過程,以確保在對的時間和地點,得到適當的人力和資源。

推力法則從很久以前就主導我們的生活。

 

我們幾乎是被推入教育體系的,完成十二年或更長年限的教育,預期在餘生中都能使用得上這些技藝。

 

完成這些推力計畫之後,便進入公司或其他的機構上班。

這些組織也是依照推力法則設立的,在取得資源上頗為方便。

 

在這些組織裡,詳細的需求經過預估,然後提出營運計畫,同時審慎記錄運作的過程,指定符合預估需求的資源。

 

我們接受以未來需求為主的訊息,把它們包裝、規劃,送到我們面前。

 

除此之外,生命的其他階段仍不斷會遇到推力模式。

 

比如在教會,如果你期望得到救贖,就要遵循教會一連串的詳細規定。運動方面也是如此。

 

想要保持良好身材,就要不斷運動,或是接受營養師的指點:只要我們照著特定的食譜進食,或是吃下特定的食物,體重就會減輕。推力好似無所不能,不斷的要我們,「做這個,不可做那個!」

拉力則是一種非常不同的模式,依照三種層次運作,彼此層層相疊。

 

在最基本的層次上,拉力協助我們找到並取得所需人才和資源。

 

到了第二個層次,拉力將吸引與你有關和有價值的人才、資源;

 

有時,你甚至不知道它們已經存在。

 

在這個層次主要靠的是個人的領悟力,而非搜尋的能力。

最後,在這個壓力與機會無所不在的世界,我們需要培養拉力的第三個層面──運用拉力讓自己學習得更快,在工作上進步得更快。

 

這麼做不只為了自己,也為了與我們有關的人──這是我們能夠參與的良性循環。

 

在這個層面上,最有趣的例子正是線上遊戲,特別是可以讓將近一千二百萬個玩家發揮想像力的「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代謝型態減重全書 







阻礙代謝的四大毒素-1


一、無所不在的環境毒素


下面列出數種人們經常接觸,卻容易輕忽其傷害性的環境毒素。

 

人體雖有解毒功能,以下所列物品的毒性也未必強烈,但你必須警覺的是「長年累積」的可怕性。


假設你使用的是某牌含有化學毒素的牙膏,那麼三、四十歲的你代表已經接觸毒素三、四十年了。


請檢視以下項目,看看自己是否已經暴露在環境毒素中而不自知。

1 洗衣精、盤碟清潔劑


應避免化學、非天然的洗衣精、碗盤清潔劑、香氣濃郁的衣物柔軟精、床單乾燥劑及衣物乾洗劑,這些都是環境毒素的大本營。


2 藥品


「服用藥品」應視情況而定,但請避免非必要的藥物使用。

 

若對藥品使用方式存有疑慮,可詢問專業醫師、查詢藥典(如醫師用藥手冊(PDR)),或藉助專業查詢網站,了解藥品的短期及長期副作用。

3 身體清潔、化妝及保養品


避免所有工業用、非天然或化學性的皮膚、頭髮清潔保養產品。

 

比方說,化學香水、刮鬍水、古龍水、化妝品、洗髮精、牙膏、牙籤、唇膏、染髮劑和其他整髮劑、除臭劑、止汗劑和體香膏等,這些物質都會經由皮膚吸收,進入體內,影響代謝。

4 重金屬汙染


重金屬汙染常來自被汙染的深海魚類、骯髒鏽蝕的水管、加工及被汙染的食物等。而所謂「重金屬」則包含了鋁、砷、鎘、鉛和汞等,這些重金屬會蓄積在器官中,影響器官作用、排擠身體所需礦物質、混亂酵素活性,干擾人體中樞神經及內分泌的作用。

5 塑膠儲物容器


有些毒素是因為以塑膠容器盛裝食物或飲料時,所溶濾出來的。

 

當你檢視任何塑膠容器底部,會看到各種代表不同材質的數字(1~7)。

 

這些塑膠毒素我們稱之為「環境荷爾蒙」,會干擾身體荷爾蒙的運作。


建議你,盡可能不要使用塑膠容器,尤其加溫後更容易溶出有害物質。

 

若真要使用,請使用標示數字為2、4、5 三類的塑膠容器會較為安全,並留意其耐熱溫度,小心使用。

 

通常這些號碼會標示在容器底部的三角形中。

二、慢性食物過敏原


「慢性食物過敏」與一般人熟知的「急性過敏」並不相同。

 

「急性過敏」的過敏原通常不一定是食物,而是吸入性或接觸性的物質,像是花粉、灰塵或一些化學物質。

 

這類過敏原導致的過敏反應常來得又快又急,一下打噴嚏、一下皮膚起疹子,你能當下知道是什麼東西讓你過敏。


「慢性食物過敏」就不同了,它通常是由某種食物引起,會干擾身體的正常運作,導致生化失衡及嚴重的身體發炎現象,進而產生身體甚至是心理情緒上的障礙。

 

更可怕的是,它的過敏反應是在攝取後的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才會發作。讓人難以確定是什麼食物造成。


有極高比例的肥胖者有著嚴重的慢性食物過敏症,它會使你的身體一直處在慢性發炎、水腫虛胖狀態,許多人更會經歷到皮膚紅疹、疲勞、心悸、頭痛、失眠、甚至是情緒低落的症狀。


如果你一直認為自己是過敏體質,或不知為何很難瘦下來,強烈建議你可以執行慢性食物過敏檢查。

 

當你知道自己的過敏食物,並從日常生活飲食中移除後,很快地你就會覺得全身的代謝都順暢起來,整個人也變得更有活力。

 

許多例子顯示,避開慢性過敏食物,可以快速消除身體的莫名水腫。


過敏學者羅拉•鮑爾博士(Laura Power, Ph D.)指出,最普遍的過敏食物依照其嚴重程度分別為牛奶、起司、小麥、花生、茄類、豆類、蛋類、穀類、水果、雞肉、紅肉、海鮮、堅果和糖。


你是否感到驚訝,這份名單幾乎包含了所有常見食物?

 

所以,其實很多人每天都在吃讓自己過敏及阻撓代謝的食物而不自知。

 

因此,除了嚴格遵守代謝型態飲食的正確及比例原則外,找出「食物過敏原」可能會讓你初次感受到「細胞正在流暢愉快的工作」呢!


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
http://bwp25007008.pixnet.net/blog
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每月都有贈書活動,歡迎大家來加入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管理」你的老闆:讓老闆信任你,放心把任務交給你















主題學習 









「管理」你的老闆:讓老闆信任你,放心把任務交給你


你喜歡你的老闆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恭喜你。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別擔心,你並不孤單。

根據統計,美國人每個月平均花15個小時抱怨老闆,更有88%的人曾因「與老闆不合」而離職,可見對部屬來說,和老闆相處,似乎是永遠難解的困擾與習題。

然而,不管你遇到的是好老闆或壞老闆,都不能否認老闆的重要性和他的影響力。

 

你必須認清,老闆就是決定你工作生活的人、也是你逃避不了的人。

「老闆可以讓你升官、發財,也可以輕易地開除你,」《UP學》作者、知名顧問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指出,無論你喜不喜歡你的老闆,他確實都掌握著你的生殺大權。

 

老闆一念之間,可以讓你得到想要的資源、把工作做得更好;也可以讓你孤立無援、痛不欲生。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也提醒,任何工作的成功,都有3成來自老闆的支持;

 

少了這層助力,「不管你多麼努力,滿分還是只有70分。」

主動溝通,讓老闆採取對你有利的規則


既然老闆如此重要,那麼抱怨顯然不是最好的做法。

 

你得聽聽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建議:主動去管理你的老闆,因為這不僅是最好、也是最簡單的方法。

《上司是麻吉,工作更順利》作者本間正人指出,大多數部屬必須面對、應付的就只有一個主管,但是對主管來說,他們通常必須一個人管理數十、甚至數百個部屬,要讓所有人都滿意,簡直難如登天。

 

變革領導大師約翰‧科特(John Kotter)則直言,這世上沒有完美的老闆,他們沒有用不完的時間,來善待每個部屬的需求,也沒有用不盡的知識,來解決每個部屬的問題。

因此,杜拉克強調,與其被動地讓老闆影響你、成天怨聲載道,不如由部屬主動出擊,找出適合彼此的相處方式、改善雙方關係,以贏得老闆的信任、換取你需要的資源,盡早達成目標。

在杜拉克眼中,「比起管理部屬,管理老闆簡直輕而易舉!」因為部屬只要把工作做好,就是幫老闆把工作做好;

 

幫老闆升官,就是幫自己升官,而這種藉由「管理你的老闆,好讓他為你的成效、成果與成功,提供資源」的積極做法,就是所謂的「向上管理」(Managing up)。

「向上管理,就是讓老闆用對你有利的規則指揮你!」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點出,對部屬而言,積極地向上溝通、讓老闆知道你想做什麼、你能做什麼,讓他給你你需要的資源、你想要的機會,甚至主動去影響他的決策與做法,讓工作能以雙方都認同的方式進行,永遠比起痴痴等待老闆變好、變得更懂得管人理事來得務實、有效。

7點建議,讓老闆不能沒有你


只是,向上管理究竟該從何處著手?

 

綜合杜拉克和科特提出的觀點,我們歸納出7點建議:

 

1.體會主管的處境、

 

2.配合老闆的工作方式、

 

3.了解老闆的強弱項、

 

4.了解雙方的預期、

 

5.讓老闆掌握一切、

 

6.不要低估老闆、

7.勿濫用老闆的時間與資源。

 

一如杜拉克所言,向上管理其實不難,也不等於拍馬屁,而是單純地從尊重、關懷、協助「一個人」出發,幫老闆把事情做好、讓他有績效、有面子,就是身為部屬最基本的職責。

 

不管是好老闆或壞老闆,沒有人會拒絕一個好部屬,也沒有人會推卻真心的幫助。

好部屬,事實上也是成為好主管的必經之道。

 

《部屬的哲學》作者江口克彥強調:「好部屬不一定能成為好主管,但不好的部屬,必然不會是個好主管!」

 

所有的主管,一定都從好部屬晉升而來,因此,如果你無法成為一個稱職的部屬,便無從證明你的能力、無從讓老闆相信:你,就是值得他提拔、重用的最佳人選。

 

以,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求得更大的發展,比起等待好老闆的出現,主動當個一流部屬、成為老闆的頭號愛將,讓老闆喜歡你、不能沒有你,永遠是最快、最有效、也最聰明的方法。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1月號《經理人月刊》,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實用祕技 







1分鐘發想、提案、讀資料,告別老闆奪命連環催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能幹」的人。而所謂能幹,最簡單也眾所公認的定義,就是「工作速度快」。

日本知名教育學者齋藤孝在新作《老闆開口前就完成了!》提到,若想受到上司賞識,就得盡可能培養出讓人「看得上眼」的速度。然而,這並非一般所說「增加效率」等之類的抽象口號,而是要徹底學會「一分鐘工作術」。

或許有人覺得「一分鐘」完成工作是天方夜譚,但齋藤孝解釋,很多工作事實上都可以先在一分鐘內勾勒出輪廓,好讓接下來的進行過程更順暢無礙、迅速完成。

針對以下平常會遇到的工作情境,想要試著磨練自己的「一分鐘工作術」,不妨參考齋藤孝的建議,以強化自己工作實力,成為老闆心目中的「可造之材」,獲得更多的成長和升遷機會。

1.運用Q&A,一分鐘快速提案:
關著燈的會議室,加上毫無重點的簡報,總是讓人昏昏欲睡。齋藤孝指出,與其消耗大家的時間和精神,不如將提案內容濃縮在一分鐘內,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
首先,將簡報大綱集中在一張A4提案單裡,其中針對欲討論的議題,點出「發生什麼?」「原因何在?」「該如何解決?」等問題,同時提供自己的見解。一旦拋棄前言、直接切入主題,就能在一分鐘內簡潔地表達看法。

2.兩個問題、三秒回答,一分鐘快速發想:
創意發想時,腦袋總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想什麼」。因此,齋藤孝提供了兩個一分鐘發想的切入點:思考「乍看不同的事物有何共通點」,及「乍看相同的事物有何差異點」。

比方說,同屬於日本少女偶像團體,早安少女組和AKB48就在行銷手法和表演方式都有所不同;或者看似不一樣的鮮切水果盒和自助餐,其背後的隱含意義,其實都是試圖「節省消費者自己做菜的麻煩」。

問完這兩個問題,還必須要求自己在3秒內開始作答,並在20秒內結束回答。齋藤孝強調,唯有快速和積極,好創意才能脫穎而出。

3.挑出關鍵句,一分鐘快速吸收資訊:
對於工作者來說,「閱讀」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從最多的資料中,獲取最優質的內容。」對此,齋藤孝說明,學會「一分鐘閱讀」的關鍵就在於拋棄「細讀」,以最「方便搜尋」的想法取而代之。

因此,拿到資料後,可試著以每頁10秒鐘為目標,快速地瀏覽標題、圖表、內容重點、摘要,同時拿筆圈出「覺得重要」的部分、並在該頁摺角。之後,再翻回到一開始所做的每一個記號處,以邏輯力和聯想力重新組織重點,即能有效掌握大部分的文章主軸。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1月號《經理人月刊》,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脈=錢脈──改變一生的人際關係經營術 







三部曲 活用人際關係的金鑰匙


20、請人幫忙,學會客套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偶然走入一個地方時,那裡有你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他們看見你來了,立即起身迎向你,對你表示歡迎,然後請你坐下,給你泡上一杯茶,再接下來,雙方寒暄幾句,客套一番。

 

這樣一來,對方的感覺會很好,自己的感受也會很好,雙方可以由此變得更加融洽,增進好感,從而使友誼更進一步,不知不覺中,為你求人辦事打開了方便之門。

也許許多人會對此不以為然:「既然是朋友,還在意什麼客套?」

 

這種想法是千萬要不得的。

 

客套是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一種禮貌,是求人做事的前奏曲。如果你去找人辦事,別的不講,就直接說出你要辦的事,對方肯定會覺得有點突兀,感情上也接受不了,辦起事來就會大打折扣。

著名幽默大師林語堂,總結中國人求人做事像寫八股文一樣,寒暄和客套是少不了的。

 

如果「此來為某事」那樣直截了當地開題就顯得不風雅,如果是不熟的人就更加顯得冒昧了。

林語堂說求人做事,有著八股般起承轉合的優美,不僅有風格,而且有結構,其結構大致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就是寒暄和客套,最後一段就是提出所求之事。

 

可見客套在求人做事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起著前敘鋪墊的作用。


(1)得體的客套是美好的儀容

有人說:「客套多,朋友多;
朋友多,好事多。」

 

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客套和寒暄可以幫助你認識許多朋友,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而促成兩人的交往。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諸如「謝謝您」、「多謝關照」、「勞駕」、「拜託」之類的客套話。

 

這樣的客套話可以向別人表示感謝,能溝通人與人的心靈,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

在求人做事以後,應真誠地說一聲「謝謝」。

 

如果你不說一聲「謝謝」,只把感激之情埋在心底,對方會有一種不快的感覺,認為他的付出沒有得到肯定,或認為你不懂禮貌,今後也不會再幫助你。

 

同樣,在打攪別人、給別人添麻煩時,能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對方的氣就會削弱一半。

 

在人際交往、求人辦事中,客套的作用不容低估。

很多時候,客套能表示尊重對方,表示禮節和謙虛,比如有人作報告或講話,總要借助這樣的客套話:「我資質不高,研究不夠,恐怕講不好。」

 

或者是「我講得不好,請大家批評指正。」諸如此類的客套話,表面上像隨口而出,是習慣用語,實際上起著表達講話者謙恭願望的作用。

客套話是潤滑社交車輪的油,能減少「摩擦」、「噪音」。

 

請人辦事,說一聲「勞駕」;

 

送客臨別,講一句「慢走」,能顯示出你禮貌周到、談吐文雅。

 

擅長外交的人們,像精通交通規則一樣熟諳客套,正如培根所說:「得體的客套同美好的儀容一樣,是永遠的薦書。」

客套要自然、真誠,言必由衷,富有藝術性。

 

上海某大飯店的一位大廳服務員就是這麼做的。

 

當著名美籍華裔舞蹈家孟先生第一次到該飯店時,這位服務員向他微笑致意:「您好!歡迎您光臨本飯店。」

 

第二次來店,這位服務員認出他來,邊行禮邊說:「孟先生,歡迎您再次到來,我們經理有安排,請上樓。」

 

隨即陪同孟先生上了樓。

 

時隔數日,當孟先生第三次踏入飯店時,那位服務員脫口而出:「歡迎您又一次光臨。」

 

孟先生十分高興地稱讚這位服務員:「不呆板,不制式」。

這位服務員當受如此表揚,並非學鸚鵡,見客只會一聲「歡迎光臨」,而能根據交際情境的變化,運用不同的客套,表現出他對工作的熱愛和說話的藝術。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