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企管報:本期主旨:只抓一種,別亂槍打鳥


管理格言


凱特林 工程師暨投資人


事實就是事實,永遠不變;但是看法卻可能因為晚餐吃的東西而有所改變。




行銷與流通:連鎖店協業化的型態


李孟熹 顧問


連鎖店協業化的型態有那幾種呢?我們就先舉出幾種代表的型態吧!

1. 自願加盟的連鎖店。
2. 特許加盟的連鎖店。
3. 參加共同化店舖(高度化事業)。
4. 加入共同的進貨組織,組成有利的進貨系統。
5. 以共同的招募員工、共同培訓的方式,加強員工的水準。

連鎖店是眾所週知的,有以下幾種形式。普通型的連鎖店(RC: Regular Chain store)、自願加盟的連鎖店(VC: Voluntary Chain store)及特許加盟的連鎖店(FC: Franchise Chain store)。普通型的連鎖店就是由單一資本所營運的連鎖店。很可惜的是中小型店不論在情報搜集或在資本面上,都和大企業的連鎖店有一段距離。

為了和大型的連鎖店一較長短,獲得相同的利潤,出現了自願加盟的連鎖店和特許加盟的連鎖店。以日本政府而言,為了強化中小企業的營運能力對於這兩種形式的連鎖店都予以支持。

(請參考新局網EZ有聲課「激勵員工士氣11點實用教戰守則」)


CRM與服務創新:策略技術發展藍圖的建構(下)


廖志德 老師


把策略技術發展藍圖當作甘特圖來看待,是相當危險的舉動,因為企業所面對的環境不是死寂不動的,這張地圖是動態的,變化萬端毫不停歇。所以基本上STR不單只是指導性地圖,更是技術性及商業性功能間的溝通工具,提供經過歸納後的整體圖像,協助我們從較高的層次來進行相關事物的連結,讓所有的事情透過One Page就可以述說完整的故事,其目的在啟發組織成員間的對話與談判,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探尋未來,並且以系統化的方法,來形成核心願景,進而驅動研發、產品線及資源等主題的演化與發展。

標準的藍圖規劃流程是透過四個半天的共識營進行討論,並由跨功能的團隊來共同發展,每半天順序討論的主題分別為市場、產品、技術及藍圖建構,然而,企業形成STR並沒有標準作法,不同的公司可以依據其企業特色、文化與組織,來客製化其技術發展藍圖,有的公司偏好正式、仔細的規劃流程,有的則喜歡非正式、較含糊的運作程序,不過有些共通性的指導原則,確是值得我們留意的:

一、運用引導方式給予暗示及提示。
二、需要保持彈性,預期可能的突發狀況。
三、有時安排外部人士擔任促進者會有幫助。
四、如果之前未擔任過促進者角色,推動起來會較困難,但若是規劃完善,則只需要具有主持會議的技巧即可。
五、最好是做中學,特別是跟那些擁有促進者及藍圖建構經驗的人一起工作。

此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共識營提供企業啟動藍圖建構一個核心且有用的方法,但是通常無法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額外的研究、顧問及努力是必要的,對於形成高品質的藍圖相當有助益。」

高品質藍圖的建構要點

發展藍圖的品質就是策略執行的品質,為了讓建構活動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企業必須於準備、執行及後續追蹤等層面下功夫,才能掌握藍圖建構活動的成功關鍵要素。於準備期間,首先要設定可視化的活動願景與效益,藉以建立起急迫感,取得高層主管的支持與承諾,此外,活動必須和較廣泛的策略及政策進行連結,與決策者的連結也要清楚而明確,而專案負責人如果對產業發展有相當的投入及瞭解,更有助於藍圖建構的成功。

執行專案時不要為標準建構模式給局限,因為沒有一種模式是最佳的,客製化的作法通常是必要的,透過良好的流程來執行計畫,將有助於維持組織的動能,於進行討論時,最好創造出開放的組織氛圍,鼓勵創意和構想,並且保持一定的彈性,而不是受限於既有的流程和策略,就投入與財務狀況來考慮資源議題是必要的,但不要於早期就使用財務評估,否則很容易造成策略自由度的僵固性。

企業所處的環境不斷變動,而經營者所面對的是移動中的目標,在我們攻上下一個山頭之前,我們的視野必須做改變,因為敵人可能已經轉移陣地,所以定期檢討STR的新狀態,監測計畫結果及其影響是必要的,同時要有心理準備隨時得改變計畫,所以經營者應該將STR視為探險家的探險計畫草圖,而不是地形測量圖,藍圖應該包括作戰計畫,其最大的考驗不在於我們是否要照單行事,而是藍圖是否能幫助經營者決定:「下一步該如何走?」

適應性能力強的組織猶如朝青龍,善於在變幻不斷的市場、產品、技術及資源組合中求生存,靈活的維持組織與策略的一貫性,面對超噸位敵手雷霆萬鈞的攻擊,他們建立起產業網絡,巧妙運用盟友的力量,充分發揮快速決策、快速移動的優點,終能達到以小搏大的最高境界。

(請參考新局網EZ有聲課「產品生命週期)


突破經營:只抓一種,別亂槍打鳥


吳建宏 顧問


「你這個餐廳到底是想找哪一種客人?」我問最近正在為業績發愁的李老闆;他竟然回答我「肚子餓的人」,不知道是玩笑?還是真的裝笨?很多找我診斷「業績不良」的企業,他們的問題大都是「定位不明」所致,李老闆,你真的覺得自己可以「大小通吃」?

【別想老少咸宜、大小通吃】
所謂的「定位」,包括的是「商品力」、「客戶對象」、「價格策略」這三項,你到底想針對哪一階層?(頂級?高級?中級?下級?)
「光裝潢就花了五千萬,我這是六星級的喔!」有一位老闆他打電向我炫燿他新開張的餐廳,在他自己的思維,高級昂貴的裝潢就稱之為「頂級」,真是可笑!
類似的餐聽我也見過,除了裝潢材料很高級之外,其他的部分(裝飾、陳列、人員、服務、商品、店長)一點都不高級。
想開高級店,不是有錢就能做到,經營者若沒那個「份量」,還真是會變成「高不高低不低」的怪胎。

【你為何跟人家一樣?】
一樣是「美容美髮店」,有的店月入十多萬有,有的上百萬,差別在於「定位」,所以創造的「業績」不同,你會選哪一種?你當然要選「高級、高價」的經營定位,可是你有那個「能耐」嗎?
好,到底要什麼能耐?有錢嗎?當然要!但是沒有「那個能量」,有錢也沒有用,哪個能量?就是「門當戶對」的氣質,你相不相信,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的?不用我舉例吧?一說出來很傷人的。
一樣是洗衣店 ,就有人可以「連鎖化」,也有人定位在「只洗高級服飾、皮件」,而大部分的洗衣店都是「誰都可以開的」那種,所以創造的「業績」不同,看到別人「賺翻天」,你怎麼都輪不到?

【有那個氣質,才有那個能量】
再想一下,你在所有的同業之中,你是定位在哪一階層?你有何特色?在這一個定位,有哪幾家跟你一樣?你為何可以「與之一拼」?是區域不同?是服務不同?是名氣不同?是人脈資源不同?
你的顧客是哪一些階層?他們會在哪裡?如果「全部」都找你(飽和點),預計有多少?如果「打個折」估計,你應該可以掌握「幾成」?如果沒有這種預測, 你也敢拼?那你就是「向天借膽」,我可幫不了你,勸你還是去「博杯」吧!
價格訂太高「嚇跑顧客」,訂太低是「沒膽子的傻瓜」,這真的很有學問,不過最笨的方法就是去跟同業相比,用SWOT列出來看看。(千萬不要用感覺的)
不管你是什麼商品?你都要「定位」,尤其找出「人最少的地方」,那個地方最沒競爭者,不過也最難爬上去,知道我在說哪裡嗎?「金字塔」啦!
這一輩子你享受過「頂級服務」嗎?你覺得滿意嗎?你認為自己有信心經營這一區塊嗎? 真的想,我教你一招,先學習當頂級客人,習慣了再說吧!

(請參考新局網產品「找出強項轉化成自我品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