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理財新知報:投資人只要可以忍過這些變動,還是可以獲得風險溢酬的附帶贈品

















錢不要存銀行 







「猶豫」是賺錢的泉源


現在我把前面的內容再重新整理一次。和存款不同,股票、債券有滑落的時候,也有上漲的時候,而且因為很多人都有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的傾向,所以即使中長期的報酬比存款好,還是會對投資股票、債券有所猶豫。

但是,這份猶豫卻是賺錢的泉源。

因為很多討厭利得和損失有波動的人,就會要求有波動的資產(股票的報酬之所以會大於存款、債券,就是因為每年的利率有波動,要有較高的報酬率),以彌補投資者對高風險的承受,否則沒有人願意投資。為回應投資者的心聲,於是就有了被稱為「風險溢酬」的「附帶贈品」。

反過來說就是,即便這種結構有點變動,投資人只有做中長期的投資,也就是投資人只要可以忍過這些變動,還是可以獲得風險溢酬的附帶贈品,如果投者人能夠了解這一點,就不會害怕買股票、買債券了。

如果恐於看到損失的人,也可以選擇在買了股票、債券之後,不要頻頻看股、債市。以股票為例,每天漲跌互見,投資人一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所以只要事先做好資產配置,分散風險,買了股票之後就不去看盤,也是個有效的方法。

此外,有人討厭進股市是因為存款不需要手續費,但是買股票、買債券卻需要手續費。的確如此,買、賣股票都要繳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左右的手續費(編按:台灣買賣股票之證券交易稅為千分之三)。買共同基金的手續費大概是千分之○.一至○.三(編按:台灣買賣基金之交易稅為千分之一),有的甚至更高。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存款裡也有隱藏的手續費。

存款是確定保本保息的金融商品。那麼銀行要如何靠我們的存款賺錢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我們所寄存的錢,借貸給企業或者需要房貸的人,再從中賺取差價。另外,更單純的做法就是,直接把我們所寄存的錢拿到金融同業拆款市場(Interbank market),就可以從中獲取利潤了。

這句話所隱含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存在銀行的活存利率,比銀行直接參與金融同業拆款市場所獲取的利率還要低。就因為銀行已經從中套取了利潤,所以我們把錢存在銀行裡,銀行才沒有向我們收取手續費。

我們申購股票、債券時,雖然需要付手續費,但是之後的買賣,連一般的投資家(散戶,自然人投資家)也都可以在市場直接進行交易。因此,除了最初的申購之外,不必擔心會被別人賺走價差。但是不管怎麼做,把錢付給銀行、證券公司這一點是不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