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幸福心靈報 |
忠於專業勝過忠於企業 |
忠於專業勝過忠於企業 我的員工是隻「貓」? 「貓型員工」來自日本。 日本著名研究智庫「野村總合研究所」提出,它們研究發現,日本職場有愈來愈多的「貓型人」取代「犬型人」(指忠心不二)出現。 而所謂貓型人是「重視自我成長,對短期評價敏銳,並且慣於要求報酬必須符合時價」的一群。 顯示工作者愈來愈忠於自我。 特別是這家公司不僅知名度高,薪水股票都給得慷慨。 沒想到這位年輕人表示,因為公司喜歡在週末假日辦活動,有時候是家庭日,有時候是義賣園遊會,讓他非常不滿,「這就是我要辭職的理由,我認為週末假日是屬於我自己的。」 許書揚說,「即使公司規定穿制服上班,到了下班時間一定換穿便服,無論男女,因為他們認為下了班才是真正的我,不像我們這一輩的人,下了班仍穿著制服,只為了趕緊回家。」 但是現在公司旅遊不僅由福委會來決定,主管更要尊重員工個人參加與否的意願,「所以現在外商公司提供自助餐(cafeteria)福利,每項福利都有點數,讓個人去選擇。」許書揚說。 他不諱言,過了30歲以後,升遷變得很有吸引力,是成就感的來源,但是如果違背自己的原則,像是用迎合或是諂媚的方式來獲得主管的青睞,那他寧願另謀高就或是拒絕升遷。 「自由的工作環境最吸引我。」 楊國昌說,工作時間彈性,跟長官沒有隔閡,大家像朋友一樣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才能讓他樂在其中。 那麼,如果自己先完成工作,是否會幫助動作慢的同事? 「基於公司文化我會幫他30%,」楊國昌想了想說,「因為我不搶功,也不想這麼累。」 工作之於她就是領取足夠生活費的方式,該做的事情她還是會把它做到好,但是絕對不多做,「該加班時我就會加班,但是case一結束,馬上就會回到準時下班的日子。」 如果你的員工真的是隻「貓」,你該怎麼辦? 山本直人說,主管要駕馭貓型員工,最好用朋友的方式對待他們。 不過,徐孟延卻說,「主管一直都以為自己是朋友啊,表面上他會尊重我們的休閒生活,但是他會希望我們加班,如果我們另有安排打算聽演唱會、去健身房運動,或是跟朋友約會時,主官就會擺出希望以公事為重的態度。」 「而且我覺得主管每次的稱讚,都只是想讓你更賣命,下次再多加一點班的糖果屋。」 徐孟延說。貓型員工對主管的態度很敏銳,到底是真尊重還是假尊重,其實貓型人一眼就看穿。 簡單,從專業出發,不要搞其他的動作幾乎是貓型員工的心聲。 從事服裝業的Monica說,主管不重視專業,是讓她頻頻更換工作的主因。 自由作家林君萍當初在離開職場時的理由也是,「無法接受工作內容不符自己的需求。」 即使現在的收入遠不如當年在職場的穩定,但是至少可以忠於自己的專業。 30世代的人強調work hard也要play hard,生活與工作絕對要平衡。 而如果升遷意味著當上主管後就要犧牲自我的休閒時間,他們寧願離職、換跑道,也不願意喪失自我。 想想,在我們工作環境裡,不乏許多同事在下班後積極報名參加各種從企管、心靈養身到休閒嗜好等各類專業進修課程,他們對求知的上進心一點都不輸給前輩,但是對於是否未來能成為主管卻抱著隨緣的態度,討厭用諂媚逢迎的態度去求工作的表現; 此外,他之所以願意把工作做好,是因為他已經答應要作好,而不是基於一切都是為了公司的緣故。 針對貓型員工增加的趨勢,企業態度也在演變。 15年前,企業重視員工忠誠度,5到10年前,企業演變成重視人才的穩定度,「希望這個人的年資是『522』,也就是至少有一個工作做滿5年以上,其餘工作年資1、2年沒關係。」許書揚說。 這是一個很吊詭的現象,也就是隨著時代一直在改變,無論是個人或是公司,對於工作價值觀也一直在改變,當年認為很棒的工作特質,如今反而成為扣分的地方。 那麼,現在最新流行的求才趨勢是甚麼?貓型員工可要張大耳朵注意聽了。 即使是人事或是會計等行政工作,企業也希望求職者不要自我設限; 如果你是新鮮人剛畢業,企業主希望你大學時就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 如果你擁有工作經驗,企業主也希望你的工作經驗多采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