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挑選人才赴大陸工作的建議(上)
104大陸事業群 獵才事業處
業務開發總監 黃至堯
由於經常奔走海峽兩岸幫企業尋覓人才,因此不少企業老闆和HR的朋友們和我討論,「到底該如何選擇派駐大陸的人員呢?」因此,現在藉此刊物,分享我的看法。
就過往的觀察我認為,當公司人員被派駐海外時,除了完成公司給予的任務之外,無形中更將扮演其「公司政策」、「公司管理型態」及「公司文化」的傳承者及實踐者。
先談談派駐大陸的「管理者」好了。顧名思義「管理者」顯然是一個攸關企業成敗的重要人物。因此,在選擇派駐大陸的「管理者」時,企業主應該考慮候選人的「人格、責任、動機、能力與觀念」等;同時也應該包含此人對派駐地點的「經營資源」、「市場狀況」、「當地幹部的聘請」的掌握能力,還有對當地相關的「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瞭解程度來考慮。
當然,管理者是否具有世界觀?是否身體健康?適應性是否良好?視野是否寬廣?業務知識是否足夠等,也是考慮的重要因素。
如果是一般員工或中階幹部,應該考慮的因素也至少有以下幾點:
1. 是否擁有「外派大陸的意願」?
是否擁有「外派大陸的意願」?應該是公司甄選派駐大陸幹部的重要依據;而如果候選人先前已經擁有海外工作的經驗,則可以增強成功的可能性。
2. 是否擁有足夠的專業?
專業知識是否足夠?決定是否有「能力」完成公司賦予的任務。
3. 是否個性主動,願意創造機會?
外派大陸的人員,因為缺乏臺灣母公司的資源及經驗,其人格特質需要「主動伸展對外觸角」並「創造契機」以完成任務。是屬於主動積極,有企圖心的人格特質。
4. 是否溝通能力佳、辯才無礙?
外派大陸人員應該備邏輯能力、理解能力,口才、表達能力以及包容新觀念的心胸!即使面對不同文化的人,也必須可以溝通無阻。
5. 是否可以承受龐大壓力及適應環境?
外派大陸必須面臨不同文化與風俗的衝擊,因此必須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壓力承受度以及適應能力相當重要!
6. 是否工作穩定性以及對母公司的認同度高?
在挖角風盛行的中國大陸,穩定性及對公司的向心力格外重要。
7. 是否擁有健康、毅力與耐力?
派遣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毅力與耐力,當然是公司考慮人員時的要素之一。
8. 是否與生涯規劃相符合?
派駐大陸的計畫如果與員工的「長期生涯規劃」相符合,將有助於海外派駐的成功。
那麼,該如何挑選赴大陸的人員呢?我建議以以下三個步驟進行面談:
a、 適任 vs 勝任
詢問個人對於到大陸工作的想法是否正向,並且瞭解其個人對於到大陸工作所抱持的原因及態度是否合理,除了一定的專業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是否有具備到大陸工作的人格特質。」
b、 能力 vs 意願
檢查侯選人對於到大陸工作的意願:以各候選人以往的在母公司的工作績效、經驗與所受的教育為依據,以確定候選人是否具有職務上所需的專業技能。如果有赴海外工作經驗更佳。同時可以瞭解個人對於到大陸工作的意願以及未來的生涯規劃
c、 問題解決 vs 應變反映
因為派駐大陸會遇到許多激烈的挑戰與突發性的狀況,公司應針對各候選人進行面談,建議由過往曾經外派之績優主管,透過一些實務案例的討論與提問,用以判斷各候選人處理問題與應變反映的能力與是否足夠。
企業挑選人才赴大陸工作的建議(下)
104大陸事業群 獵才事業處
業務開發總監 黃至堯
派駐大陸人員的生活適應問題
赴大陸工作者不可避免會遇到所謂「跨文化」的適應問題。所謂「跨文化」的適應問題就是,工作者不但要「承受環境改變的壓力」,同時還要兼顧「達成工作的目標」。
建議赴大陸工作者,不僅要儘快的瞭解環境,也需調整自我,以順應環境,因此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以包容正向的想法,看待異文化的他人,赴大陸工作者要放棄主觀的意識型態,以客觀的角度評估環境。
2、隨時調整心態,能投入並享受異文化環境,把赴大陸工作當成另一種生活方式與挑戰!
3、赴大陸工作者不但重視現在的工作表現,也應規劃未來生涯!
4、要經營當地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助於工作的完成。
一般來說,心理健康成熟的工作者,比較容易在跨文化工作時適應良好。所以,有些人是因為在臺灣職場不成功,想換個環境重新開始!我建議,這時候應該要冷靜評估:是否自己投入一個「更不確定的環境?」以及,是否「換環境是個明智的選擇?」
學術界把外派人員的生活適應,分成以下階段:
a、 蜜月期(Honeymoon stage):在此時外派人員初到新環境,因此對一切事物抱有新鮮感,此時期外派人員感到良好的適應。
b、 衝擊期(Culture Shock stage):在過了蜜月期之後,外派人員必須試著去適應當地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在此時期將會發現文化差異,此時將會感到焦慮、沮喪。
c、 適應期(Adjustment stage):經過一段摸索時期後,在此時期對新環境的生活環境也有進一步的認識,其適應的狀況慢慢有所改善。
d、 熟悉期(Mastery stage):外派人員對新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已能完全適應,並能發揮其專長。
如果以年齡及工作年資來談,一般來說,「年輕」的海外派駐人員,其適應性要比年長者為高,年輕人由於缺少家庭負擔和社會基礎,所以對工作改變的適應度較高。
若是「高階管理者」,擁有較佳的資源和地位,在金錢及人脈的運用上較為寬裕,所以,對工作改變的適應度也可能比較高。
比較辛苦的,是屬於中年的中階層管理者;因為不具備年輕人的特色,又沒有高階管理者所擁有的資源,所以其對工作改變的適應度是比較辛苦的,要有心裏準備。
不過,中階層管理若過去已經擁有海外經驗,特別是海外工作經驗,在面對新的外派任務時,可利用以往的經驗,來降低外派時的不確定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