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資源、掌握議價,輕鬆買房子


景氣影響房地產市場
油價漲、電價漲、物價漲、貸款利率漲、原物料漲、什麼都在漲,只有薪水沒有漲!隨著物價指數不斷攀升,民眾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偏偏隨著總統大選落幕之後,建商、屋主對房價上揚的預期心態強烈,除了反應建材斗等原物料成本的漲幅之外,更反映出想要「多賺一點」的普遍心態,於是漫天開價,致使更多原本有意購屋的消費者望之卻步,不僅讓五、六月份預售屋銷售市場陷入「五窮六絕」的窘境,也連帶影響了中古成屋的仲介交易市場,除少數「績優型」地段與物件之外,買氣顯得欲振乏力。


如何打破房價預期心態,買到合理價位房屋
然而,打算在現在購屋的消費者,其意願還是很高,這一點從假日預售屋接待中心的洶湧人潮、以及房仲店頭應接不暇的洽詢電話可以看得出來,只是,大多呈現出「有人氣、沒買氣」的現象,而結論都是「太貴了」!

那麼,在買賣雙方對房價預期心態落差如此之大的狀況下,真的有購屋需求的消費者,又要怎麼能買到喜歡、合用,價格又「合理」的房子呢?以下是購屋人可以掌握的幾個議價要點,不妨參考參考:


第一,透過各項公開的成交記錄與物件委託售價資訊,判斷合理價位。
各房仲公司網站上都會提供物件委託價、成交行情分析等資訊,購屋人可以將自己看中的物件拿來跟網站上的資料最比較,分析出合理的價位區間。


第二,透過物件附近各房仲店頭進行訪價。
多走訪幾家房仲公司,探詢物件周邊普遍的成交價格,以及環境上的優缺點,作為判斷標準。


第三,委託專業仲介經紀人代為出價議價。
在自己掌握了物件資訊之後,還是可以透過專業的房仲經紀人代為出面,爭取議價空間。


第四,動之以情。
在各方理性數據的佐證下,物件的行情區間雖然呼之欲出,但是,最後決定賣與不賣的人還是屋主。第一次買房子的朋友不妨帶著家人或親人與屋主面對面柔聲討論,表達自己的購屋意願與預算限制,爭取屋主的首肯。

另外,若能側面瞭解屋主的售屋動機,予以旁敲側擊,說不定能打動屋主的心意。對數字較有概念的,則可以提醒屋主「現金落袋為安」的重要性,獲可早日處理資產、解決問題,或可轉做他用、投資獲利。總之,多爭取一釐差額,就多對得起自己的荷包一分,購屋人不妨妥善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