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創業報:點滴串出晶亮夢想
點滴串出晶亮夢想
【創業2.0案例篇】
還停留在創業1.0時代嗎?SOHOMALL風格網路市集與工商時報共同策畫《創業2.0》專欄,以案例故事加專家分析,提供知識經濟創業新智慧。從10/6起每週五在工商時報D2版《產業決勝》登載。
點滴串出晶亮夢想
文 / 林玉 (甦活創業管理顧問公司企畫總監)
「龜兔賽跑」的故事中,烏龜爬的速度雖然很慢,但以沈穩與耐力卻比兔子更早抵達比賽終點。為了「自由」與發揮創作力,楊琇芬以烏龜的精神走創業路。
做自己喜歡,別人也喜歡的事
和許多女人一樣,楊琇芬結婚生子後,為了兼顧家庭與工作,蠟燭兩頭燒,上班之餘的時間全給了家庭,她感到失去自我的無奈;於是,她開始想:什麼工作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興趣、免於失業風險又可以照顧小孩和有收入呢?想來想去,似乎只有自己當老闆才能多方兼顧,於是,創業成了唯一的出路。
從事平面美術設計和網頁的楊琇芬,早年即在工作之餘兼職接Case,不過,接案子的掌控權操在他人手中,稿子或網頁做完後常被要求做修改,她心裡很不是滋味,也因此每每升起創作的意念,想證明自己的設計觀點與能力。
「既然要創業,就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因平日對飾品與生活裝飾雜貨興趣濃厚,因此,楊琇芬將兼差接案所賺的錢,投資在學習琉璃與銀土的設計製作上,為自己的創業做準備。「我常發揮創意動手做,不知不覺沈浸在創作的快樂中,假如做這些有趣的東西能帶來收入多好呢?」楊琇芬經常如此想。
在還不確定創作是否能帶來利益時,楊琇芬不敢辭掉工作,只能利用點點滴滴閒餘時間,選擇樹脂土、海邊撿的漂流木、石頭等較低成本的材料,做出小飾品或裝置品為創業探路。因為製作花的時間長,單價又不敢訂太高,所以,投石問路的收入未如預期。不過她並不因現實生活而放棄創業的念頭,「接case是做別人要的東西,賣作品是做自己喜歡,別人也喜歡的東西,這是非常不一樣的成就感…。」楊琇芬分析兩者的區別。
從上課中學習商場競技
清楚創業方向的楊琇芬認為,只要增加作品的價值感,就能提高單價,因此在創業摸索期,不斷嘗試各種創作。初始她以較易入門的銀土做飾品,兼在網站上販售手工藝品原物料。銀飾品雖縮短製程,不過成本過高,加上當時因商業競爭,引發上游供應商的誤會而遭斷貨,於是轉而改以金工與琉璃為創作素材,窯燒琉璃繽紛的色彩及方便製作的特性深受楊琇芬喜愛,「做琉璃很乾淨且可隨意創作,很適合我的個性與風格…。」她遂以金工搭配琉璃創作, 逐步踏上創業之途。
要做什麼?怎麼做?如何行銷?楊琇芬認為創業初期的摸索是最痛苦的階段。她大約花了二年時間做嘗試,其間無任何收入,幸好她將摸索過程當興趣。民國八 十九年,青輔會以女性創業為訴求開辦「飛雁專案」,楊琇芬成為第一屆的學員,透過上課及同儕的互通有無及顧問的創業諮詢,從中學習到行銷、經營、管理等知識。她並架設網站與網友分享創作的心得。楊琇芬認為,創業除了產品好外還需備有經營管理與行銷能力,否則很難於商業競技場中存活。
「自然風采」網站的商品主要以「手工藝術窯燒玻璃」為主,另以金工銀飾為搭配並兼賣材料,除了創作,楊琇芬也做教學,「教學是一種經驗分享,同時也可培養種子教師,讓大家一起創業。」她的工作室平日會開放學員前去練習及燒窯,遇上至企業擺攤則會組成互助團隊,當接到大量訂單時,就與學員臨時組隊製作,學員同時擁有賣場與實做的機會,可謂一舉兩得。楊琇芬深知創業維艱,因此,並不鼓勵學員一開始就以創作的方式賺錢,她認為從興趣出發再切入創業較健康,也會比較快樂,就算創業不成還多了一個生活樂趣,創業就算很忙也是樂在其中。
尋求寄賣點展示商品
將網路當成宣傳平台,藉由企業擺攤、寄賣的實體方式累積口碑。楊琇芬表示,經營需要多管齊下,網路可以與消費者做深度溝通,但是,飾品在網站上畢竟與實物會有些微差距,還是需要消費者親眼目睹或透過試帶比較能打動人心。另者,楊琇芬透過寄賣的方式展示商品,主要是因實體店面資金高、風險大,且她也認為還需多累積「自然風采」的品牌知名度,所以目前商品選擇在永和、台北故事館、台北市長公館、北投琉金穗月等處做寄賣。
每件作品的背後都有個動人的故事,因此「自然風采」的產品特色可謂獨一無二,為了創造更多與眾不同,近年來她已較少接大量生產的訂單,因為她認為,有內涵的東西才有生命力,若為了賺錢而趕工就會失去精緻的內涵。「常有人會要我多去看別人的東西,看現在流行什麼,不過,對我而言,流行反而是一種干擾,因為,跟隨流行的腳步要很快,但我的創作是一種心情,是生活經驗,是與自己的對話,所以,我還是堅持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走過創業的摸索與實戰,楊琇芬認為,創業時成本的控制很重要,但千萬不要為了貪便宜而大量進貨,她表示:小公司不要將錢花在庫存,先做好產品的特色與客戶服務,慢慢壯大後,材料商自然會主動找上門。
【自然風采小檔案】
姓名:楊琇芬
年齡:35
創業年資:3年
投資金額:30萬元
【創業2.0專家篇】
不量產也有產能
文 / 張庭庭 (甦活創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有一種創業者,事業不太可能變得很大,他自己也不喜歡變大。『自然風采』的楊琇芬就屬於這一類。賺錢獲利當然重要,但事業對她來說,更像是另一個小孩,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栽培。婆婆路上撿到的一棵相思樹種子,全家出遊賞櫻時蒐集到的片片落花,都可以轉化成令人驚豔的作品,而且獨一無二。夏天裡看到圓形的翠綠樹叢,暖暖的太陽,她便創作『夏日圓圓』系列;有感於社會氣氛低迷抑鬱,她用燦爛的『彩虹』系列催生雨過天青後的希望。就如她所說:『真實的生命是一連串不斷的分享』。與其說她在尋找消費者,不如說是在尋覓知己。
她喜歡創作,但不喜歡重複;喜歡分享,卻不擅長與人哈啦。就企業經營法則來看,『自然風采』所作所為經常不合乎商業邏輯,但她一路走來始終甘之如飴,而且漸入佳境。就一個顧問角色,我不曾勸她進行量產以求提高獲利,因為如此有違她的風格。但前提是我深知她的產能其實非常驚人。驚人產能的原因其一是源自楊琇芬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創作靈感源源不絕;其二是運用零碎時間的能力與毅力。她有很長一段時間,同時身兼職業婦女、家庭主婦、兼差SOHO族於一身,卻還能持續創作不輟。從順手拈來的隨興素材到認真去學習的銀土與琉璃,從網拍一路到自創品牌,從月收入幾百元到獲利超過上班的薪水。若不是對創作懷抱高度熱情,尋常人是做不到的。
但光靠一個人的創作力畢竟有限,體力也會折舊。為了繼續不想量產的堅持,我鼓勵她往教學發展。雖然一開始,個性羞澀的她招生遇到瓶頸,但隨著調整課程內容,增加互動,並讓學員有發表作品的機會,學員人數日益增多。其中有些人還變成她的策略夥伴,有的供應作品讓她代銷,有的協助她在市集擺攤販售。這樣一來,產品寬度增加了,人力也更能彈性調度。
如果極端講究優雅的賺錢姿勢,也許大量複製不是可以容忍的選項。但只要用點心思經營,不複製不量產,依然可以創造一定產能,維持小企業欣欣向榮。
本文摘自96年2月9日工商時報D2《創業贏家》
想了解更多創業資訊嗎? 請上SOHO甦活創業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