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紙及樂高玩具的實驗說明了,我們會對自己投入精力所創造出來的東西產生情感上的依附,且會高估該物品的價值。
下一個問題是,我們究竟是否了解自己有高估心愛傑作的傾向?
舉例來說,想想你的孩子。
假設你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你應該也會對自己的孩子評價甚高(至少在他們進入青春期、一切走樣之前)。
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你其實高估了自己的孩子,這將會使你誤以為(甚至危險地誤認)別人也和你一樣,覺得你的孩子人見人愛、聰明過人、才華出眾。
另一方面,如果你有自知之明,你可能就會(帶點悲痛地)認知到,別人恐怕不會像你一樣,一見到你的孩子就眼睛發亮。
身為一位經常搭飛機出差的父親,我也不免俗地會與鄰座乘客互相欣賞彼此孩子的照片。
一旦飛上3萬呎高空,我就會打開自己的電腦,裡面免不了有一大堆我家小朋友的照片和錄影帶。
無可避免地,鄰座乘客一定會開始瞄我的螢幕。
只要感到對方有一絲絲的興趣,我就會以幻燈片模式開始播放兒子和女兒的照片─他們當然是全世界最可愛的小朋友囉。我也認為,對方一定也會一眼就看出他們有多特別、他們的笑容有多
迷人,他們穿著萬聖節裝扮的模樣又有多可愛。有時候,欣賞完我們家小孩的照片之後,鄰座的同伴會問我要不要也看看他們家小朋友的照片。
一、兩分鐘之後,我就開始在想,「這傢伙到底在想什麼呀?我才不要坐在這裡看25分鐘的小孩照片呢,尤其我根本不認識這些奇怪的小孩!我還有事要做耶!這班飛機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降落呀?」
我想,現實世界中大概沒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或完全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天賦與弱點,但我敢打賭,多數父母一定是屬於「瘌痢頭的兒子自己的好」而不自知的那一種。
也就是說,這些父母不僅認定自己的孩子比人強,同時還相信,別人一定也這麼認為。
這可能也正是歐.亨利(O. Henry)的短篇小說《紅酋長的贖金》(The Ransom of Red Chief)如此吸引人的原因。
故事裡,兩個笨綁匪擄了一位阿拉巴馬富商的兒子,並向富商索取2,000美元的贖金,卻遭這位父親一口回絕。綁匪很快就發現,這個紅髮小毛頭(紅酋長)似乎還挺喜歡跟著他們的。
不僅如此,他顯然還是個被寵壞的小鬼,一天到晚專愛惡作劇,搞得他們難以招架。
兩個綁匪決定降低贖金,而紅酋長也繼續讓他們灰頭土臉。
最後,那位父親終於決定,如果兩名綁匪願意付他250美元,他就會把兒子領回去。
即使紅酋長憤怒抗議,但兩名綁匪最後還是決定丟下他、雙雙落荒而逃。
現在,想像你是另一次摺紙實驗的參加者。
你剛完成自己的青蛙或紙鶴,現在要開始拍賣了。
你提出一個明顯高估的價格。
你是否意識到自己出的價錢過高(因為別人其實並沒那麼看重你的作品)?
還是你認為其他人也和你一樣欣賞你的作品?
為了解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使用兩種不同的競標方式─「最高價拍賣」(first‑price auction)及「次高價拍賣」(second‑price auction),並比對這兩種方法的競標結果。
暫且不談這兩種方式技術上的差異,8我們只要知道,如果是以「次高價拍賣」來競標,你只需考慮自己對摺紙作品的估價。
9相反的,如果你要在「最高價拍賣」中競標,你不但得考慮自己的出價,還得考慮別人會出的價格。為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
我們的邏輯是:如果創作者確實意識到他們對自己的青蛙和紙鶴情有獨鍾,那麼,他們在「次高價拍賣」中所出的價錢(只需考慮自己的出價),應該會比「最高價拍賣」(將其他人可能出的價格也一併納入考量)來得高。
相對而言,假如創作者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敝帚自珍的傾向,以為別人也會和他們一樣喜歡這些作品,那麼,他們在兩種拍賣程序中的出價應該會差不多。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