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輕鬆讀:聰明避開策略的陷阱


▼五分鐘摘要 ▼大師名言
▼在地方法 ▼特別報導
▼選評資料來源 
  ▼五分鐘摘要


■ 勝算最高的策略,失敗機率也最高!


每當為了達成特定目標擬定策略,自然而然會預先認定未來會出現哪些市場力量。對未來市場狀況的預測最後不正確,那麼原本大有可為的策略,也會變得一敗塗地,這就是策略矛盾的基本概念。
要克服策略矛盾,必須讓營運策略具備彈性和應變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要訂定幾種可行策略,視實際市場狀況加以應用,為策略投注的資源避險。


◎要建立策略彈性,會經歷下列不同階段:


一、 預想:推測多種未來的假設狀況
要加強策略彈性,第一步就是要體認,根據未來可能必須因應的狀況,深入推斷各種假設狀況,這樣能夠發揮創意全盤思考,同時讓自己只需要處理少數幾種假設狀況。


二、研擬:針對各種假設狀況訂定可行策略
想出各種假設狀況之後,就要事先針對各種假設狀況訂定最適切的策略。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分析各種策略中存在哪些共同特性。照理來說,這些共同特性應該會成為可以放心執行的核心策略,因為不論未來的狀況如何,這些策略都會發揮很大的效果。另外也可以擬定幾項附帶的策略要項,這些要項在符合各種假設狀況的事件發生時,是非常值得採行的。


三、彙整:判斷應該採行哪幾項理想策略
在這個階段,基本上必須做到下列兩件事:
1.整合各種執行核心策略所需的要素
2.初步投資適合各項附帶策略的要素
彙整階段基本上是要讓自己和組織有機會締造超凡表現,不論整體市場情況符合預期,或是根本與預期 不同,都有機會成功。此外,企業在彙整階段還必須積極捨棄不適用的策略,只要能夠清楚判斷哪些策 略沒有必要採行,就應該予以捨棄,這樣才可以把更多資源投注在有助益的策略上。


四、操作:有效管理自己的策略組合
在最後階段就要執行核心策略,同時密切關注整體營運環境。另外,在這個階段應該要確實執行特定策略,或者如果認為這些策略不適切,就應該徹底放棄。企業必須組合各種可行策略,找出哪些該執行,哪些該捨棄,才能夠讓自己建立的策略彈性,發揮最大的價值。
●策略彈性必須倚靠實質選擇權
實質選擇權就是,要在後續可能會有價值的能力上,進行小規模投資。策略彈性會是比讓組織更靈活更 有效的替代方案。這表示企業事先已經執行了實質選擇權,彙整了各種資源,備齊各種替代方案。如果 假設狀況真的發生,就可以執行選擇權,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發揮營運能力。


◎所謂彈性就是有取也有捨
根據假設狀況規畫策略,並且執行實質選擇權,配置各種資源投入附帶策略,就是所謂的策略彈性,這對組織來說是強有力的工具,讓組織在面對不確定狀況時,還能夠信心十足地運作。


>>>更多如何克服策略矛盾與建立應變能力~ 請見《大師輕鬆讀》6/14出刊第232期:〈聰明避開策略的陷阱〉


  ▼大師名言


※「策略矛盾有兩項前提:第一,如果證明預測是錯的,投入的資源是無法收回的;第二,預測從來就不可靠,也很少有結果能夠證明預測是正確的。」——邁可•雷諾
※「預測不是值得尊敬的人類活動,而且除非要預測最短時間內的狀況,否則根本不值得進行。」——彼得•杜拉克 管理大師


  ▼在地方法


文�x中縣東勢國民中學校長 楊登進
■ 老組織活出新生命的方法——鼓動所有人都出一份力、盡一份心


東勢國中創校已經61年,這是一所既資深又年輕的學校,資深來自歷史、制度和組織文化;年輕則來自平均年齡約35歲的教師活力。隨社會型態改變,學校組織也受到一定程度衝擊,學校領導人自然不能拘泥於過去的領導模式,應該抱持開放態度,才有可能做到「家長滿意、學生得意、同仁樂意」。


把家長的力量加進來
由於獲取資訊和知識趨於簡易,例如攜帶手機上學的問題,學校沒有權力禁止,但如果不有效管理,不僅造成上課品質低落,也會讓學校管理更加困難。
本校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在約3萬6,000名的畢業校友中,有多數校友是現在學生的家長,甚至是學生的祖父母。在手機上問題是在一次家長座談會中對學校的質疑,家長認為,學校怎麼可以容許這種狀況?明法令上學校沒有權力禁止之外,也趁機尋求家長的力量,反問家長意見,結果有70%的家長表示反對。於是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要雙管齊下,一方面請家長配合盡量不讓同學攜帶,如果攜帶在上課時也不要開機。


新舊教師相互滲透不同養分
老師能夠從「被動的知識傳授者」轉換成「積極的能力引發者」,學校老師也都肩負為學生努力的觀念。為了讓新進老師很容易感染這種熱忱,我們會利用辦公室位置編排、教室安排等作法,讓新進老師能夠和資深老師比鄰而居,藉由地利之便交換觀念與經驗,並且採用類似「師徒制」的作法,指定資深老師一對一帶領新進老師,讓組織文化可以傳承下去。


今年以《遠見雜誌》上的文章跟畢業生分享,面對數位科技與網際網路的世代了解,未來應該培養創造力、終身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國際觀。目的還是,要讓這些未來的股東,能夠在暫時離開在組織的這個階段,了解自己應該突破小鎮的圈圈,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把自己擴展之後的所得,以家長甚至老師的身分帶回學校,為組織帶進新活力。
   
   大師輕鬆讀 大師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