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幸福心靈報★:愛迪生不是一個人


愛迪生不是一個人


如果沒有愛迪生,我們的物質生活,也會萬古如長夜吧。最近我看了一本《解剖發明家─愛迪生傳》,對愛迪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出生於1847年的愛迪生,從小就很愛問「為什麼?」然而,可能因為他的腦袋構造和別人不太一樣,自小被視為低能兒,一生只上過三個月小學,還好他的母親是一位教師,耐心的教導他,才使他變成「發明大王」。


葬禮之前才退休


他從12歲就當報童賺錢以維持他的化學實驗室。此後愛迪生陸續發明了燈泡、留聲機、電報機、電影機、圓形唱片、磁力析礦機、魚雷機械裝置、水底潛望鏡、壓碎機……。
愛迪生活得久,享壽84歲,曾有人問他:「何時會退休?」他回答:「葬禮之前。」他去世後,留下「兩千項發明」的成果。每一項發明過程都是複雜的,以電燈來說好了,傳說他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人類第一個燈泡。
有人研究過,一個人一輩子要完成這麼多複雜的發明,實在不太可能,歸功於愛迪生的時間管理必有獨特竅門。也有人歌頌他的名言:「天才是九十八分血汗加兩分靈感。」「生前不必多睡,死後必定長眠。」認為他是個不眠不休勤奮工作的代表。
沒錯,以上的描述都是對的。但卻不足以說明愛迪生為什麼可以完成那麼多發明。事實上,他一個人是辦不到的。
愛迪生是他所率領的研究團體名稱。這個團體包含各行各業的聰明人。他們有不同國籍,這些人有博士、也有人完全沒受過教育,愛迪生給每個人依專長取綽號,比如其中有一位紡織工人派特羅,被稱為「藝術」,因為他的手很靈巧。這個團體的人來來去去加起來有數百人,當時發明也賺不了太多錢,所以一年多發不出薪水是常有的事,但是他們仍然願意跟愛迪生一起工作。


借重別人的專長


愛迪生很聰明,他甚至知道自己還不夠聰明,所以必須借重別人的專長,把人放在最適合的位置。他也很擅長鼓勵工作夥伴,有人形容他「個性像電燈一樣,照亮整個房間」,人們都樂意跟一個會改變世界的人一起工作。
過去常有人自以為聰明,感嘆自己是「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其實,做人,不是逢迎巴結,而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和一群人一起學習,尊重對方長處,攀登一個光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抵達的高峰。


【心得感想】


自古以來,一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也並不代表說,一個人無法成就任何大事,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窮的。可是在團體的社會當中,要成就一番大事,確實是需要眾人的力量來完成的!我相信所有成功的企業家,沒有一個人是只靠自己的力量所成功的,都是必須借助他人的幫助、智慧,所以才會說︰人脈=錢脈,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力量,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