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現誌電子報:你挑商品,商品也挑你 智慧推薦機聰明問世 |
|
|
|
|
你挑商品,商品也挑你 智慧推薦機聰明問世
|
文/胡芳如 攝影/鍾聿
日前,《時代雜誌》介紹了一種非常有趣的販賣機,它居然可以賣「黃金」;但是,賣黃金不稀奇,販賣機會為你挑商品才稀奇!
資策會創研所日前發表了一項人臉辨識智慧機台,叫做「商品推薦機」,辨識率高達8成,不但會辨識消費者的性別與年齡,還會自動推薦並提供適合消費者的商品,除了賣實體的商品,也賣虛擬的電子書,這是零售流通業的創新,也是人類商業發展史的革命!
人臉辨識在電影情節中大量被運用,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可以作為偵測犯罪的工作,日前,新聞也揭露,未來銀行的自動櫃員機(ATM)也要裝置人臉辨識系統,來防止金融犯罪的產生。
消費者行為辨識偵測技術 未來行銷新利器
在流通零售業,消費者行為辨識偵測技術也成為行銷的利器之一。
以Intel最近在日本推出的新款的智慧型販賣機為例,它利用人臉辨識技術以及氣溫偵測,讓販賣機可以根據氣溫、性別甚至年紀,推薦給消費者不同的飲料。
同時,透過人臉辨識技術與販賣機結合,當顧客購買產品時,可以作更精細的產品廣告分析,並提供託播廣告商的廣告效果分析服務。
資策會創研所執行經濟部技術處「數位匯流服務開放平台技術研發計畫」,針對流通科技領域推出「Retail 3.0」應用技術。
在Retail技術演進中,Retail1.0指的是傳統人工零售販賣,像是被動補貨通知、紙製廣告傳單及傳統招牌看板等;
Retail2.0則由科技輔助販售,如POS結帳系統、價格查詢機台、消費儲值卡片、ERP供補整合、貨架盤點裝置及數位看板廣告等;進入「Retail 3.0」時代,科技不再是輔助的角色,反而成為商店的大腦,除了隨時偵測貨架上的商品是否短缺,主動補貨通知外,還能夠辨識顧客屬性、推薦適合商品,最後還可以達到無人服務的智慧商店。Retail3.0代表著嶄新的流通趨勢,也宣告個人化購物市場的購物型態漸趨形成主流。
個人化購物市場成主流 販賣機推薦專屬商品
在記者會中,創研所以實機具體展示了Retail 3.0在商業上的應用,消費者站在販賣機前,便即時透過智慧推薦引擎進行屬性分析,包含辨識消費者性別與年齡層、分析同性別與年齡層適合或常領的試用品,然後在畫面推薦免費的體驗商品。
現場民眾紛紛搶先體驗,包含有年約40歲以上的男性民眾站在「商品推薦機」前,機台便推薦人蔘茶包、35歲以上的熟女民眾,機台推薦的是面膜、20歲左右的妙齡女子,則是被機台推薦衛生棉…等;
展現「你在挑商品,商品也在挑你」的智慧行銷模式!
帶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消費者,也可以在看完電影之後,於電影院旁的販賣機立刻購買數位版原著小說,進行隨時隨地無縫式閱讀。
另一項展示技術為「虛擬資料中心技術」,未來零售流通走向更科技化、自助化,有許多個人化交易資料、分析資料需要處理時,可透過虛擬資料中心技術,由少量的機台服務多點的通路,讓後端管理發揮出最大成本效益。 |
|
|
紐西蘭皇后鎮發現新奧祕 電腦視覺+人工智慧 產生科學創造力
|
口述、攝影/周世俊 整理/編輯部
2010年11月,正是春季紐西蘭皇后鎮百花齊放的時節。此刻,當地正舉行為期5天,由奧克蘭大學舉辦的第10屆亞洲電腦視覺會議(Asian Conference of Computer Visio,以下簡稱ACCV)。
亞洲電腦視覺會議是兩年一度的國際盛會,來自世界各國的相關領域研究員、廠商齊聚一堂,發表近期研究成果,以期達到學術交流之目標;另有許多廠商與會,以期促進最新科技產品之推廣與方向。ACCV 在Computer Vision領域是相當有名的會議,全球與電腦視覺相關的研究與發展都會在此一會議中發表,並進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心得的交流。此次會議共聚集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代表共300人參加。
此次參加ACCV 2010研討會,針對Computer Vision與HCI技術作研究討論,Camera-based動作感知技術,在許多領域將嶄露頭角,並帶來巨大的商業利潤。而遊戲與學習產業僅僅是為身體語言時代的來臨揭開了序幕,在博物館、零售商店、學校等場景,手勢識別正吸引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無論你離螢幕有多遠,只須用手輕輕作點擊狀,就可以看到螢幕上展現出的各種信息。
在會展上,如果你的手做出翻書的動作,屏幕上的產品說明書就會自動打開;在天文館,孩子們手舞足蹈,親身遨遊於神秘的太空;在體育館,學生們可以在與NBA明星的交手中,學習灌籃技巧。即使在商店打烊的時候,顧客也可以在商店櫥窗外瀏覽「識別窗」上的商品信息,所有的店鋪都可以成為24小時營業商店。
電子書的產品設計在近幾年的新一代設計展幾乎是必展出的一項類別,產品發展也是因為現階段實際技術能力受限而突破緩慢,DIGITIMES Research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在於能提供使用者彷若紙張的閱讀體驗,以及輕薄的產品設計;能實現上述特色的關鍵,在於電子書閱讀器採用非一般消費性電子用的TFT LCD,而是採低耗電與反射型的顯示技術。
這次出國最大的收穫是體驗了國外學者前瞻的Computer Vision以及國外研究人員的創造力。跨學科廣泛豐富的知識,能產生更有效的創意,例如電腦視覺和人工智慧(AI)兩大學門互相結合。畢竟在科學領域中,沒有知識就沒有創造,這也是科學創造力與其他學門創造力最不同的地方。 |
|
|
中華電信集結產業精英 推動全球華人雲端服務
|
文/胡秀珠 攝影/李玉清
2010年10月27日,國內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成立,首屆理監事集結國內重量級電子業、電信、軟體及跨國企業大老共襄盛舉,包括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及鴻海、緯創等各大企業高層,首屆理事長由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挑大樑。呂學錦表示,2011年是「雲端運算元年」,國際都在急起直追,台灣有堅實的硬體基礎,雲端是企業轉型的契機,未來協會將扮演政府與企業的橋樑、促進產業合作的催化劑,將台灣的雲端服務輸出到國際市場,爭取國際訂單。
呂學錦在接受《創新發現誌(ideas)》月刊專訪時強調,「中國大陸跑得很快,我們也要跑得很快」,今年不僅協會對於促進產業發展動作會十分積極,2010年也是中華電信積極邁進雲端運算服務的1年,中華電信在既有基礎上,將籌建雲端服務4大中心,以建立國內最大的雲端營運中心與資料中心為目標,目前第一步將投入130億元資金,預定2013年在板橋完成占地9,000坪的綠能資料中心園區,並將把雲端概念朝向「雲端共生體系」發展,整合有興趣的企業廠商一同合作。
雲端概念 IDC新契機
中華電信身為電信服務業,從事IDC(網路資料中心)業務已有15年,雲端運算概念對IDC而言是一個新的、重要的發展契機,讓企業可以重新思考IDC的營運模式。
呂學錦指出,雲端平台開發,是以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為目標,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前提,在IaaS架構下,將伺服器、雲端、虛擬化等概念納入。讓客戶需要多少,可隨時調整,十分方便,既能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他強調,客戶分為兩類,一類是既有客戶服務轉為雲端提供;另一是增加新的功能,將雲端客戶開發出來。「在不同的平台上,提供更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使用客戶就會轉移過來。」呂學錦自信滿滿地說。
中華電信將結合產官學界推廣雲端服務,籌設「雲端服務營運中心」、「雲端運算測試中心」、「雲端運算研發中心」以及「雲端服務體驗中心」,建立雲端雲算自主核心技術。
其中,「雲端服務營運中心」方面,中華電信以建立亞太雲端IDC中心為願景,在板橋打造大規模、安全措施完善、綠能環保之「雲端服務營運中心」。因應全球暖化議題及節能減碳趨勢,營運中心以環保、節能、穩定、安全及高密度為設計方向,採用新世代機房建置方案,建立符合國內外評鑑機構防洪、耐震、防火認證之綠建築要求,園區占地面積近9,000坪,總建築面積逾15,000坪,將投入130億元資金建設,預計於2013年完成建設,可望成為亞洲地區面積最大的資料中心,為國內雲端產業提供最堅實的發展基地。
接軌國際 建立測試認證制度
此外,「雲端運算測試中心」2010年7月由中華電信於旗下電信研究所建立台灣第一個測試中心,針對國內外硬體製造業、軟體開發商、ISV業者、研究單位、學術單位,提供包含雲端軟硬體產品測試、驗證服務,以及提供ISV業者應用服務上線前之POC、POS驗證服務。另外,測試中心也提供公司內部採購雲端軟硬體產品之測試驗收作業以及雲端服務上線前的測試驗證,並與國際性雲端標準組織接軌,積極參與標準制定活動。
「雲端運算研發中心」由中華電信旗下電信研究所投入大量人力資源所成立,以掌握雲端資料中心核心技術,並與工研院、資策會、趨勢、廣達、英業達、微軟、IBM等與國內外先進雲端業者合作,進行雲端服務營維運管理系統、雲端服務創作平台、雲端運算測試驗證技術、雲端運算資安技術、雲端商業智慧應用、Cloud OS等技術開發,以滿足政府、企業及消費大眾雲端服務需求,提升我國雲端運算產業的競爭力。
最後是「雲端服務體驗中心」,中華電信將在2011年初於信義園區規劃建置一座體驗中心,展示雲端運算基礎建設、雲端運算先進技術及雲端應用服務,包括Hami書城、電子書、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各項雲端應用及服務體驗,讓一般民眾及參訪者從雲端基礎機房設施、雲端運算先進技術,到豐富之雲端應用服務,具體感受到雲端運算所帶來的服務便利與多元效益。
呂學錦並規畫今年度協會將辦理的具體活動,除了落實協會各委員會運作機制,包括雲端系統、雲端服務、法規標準、合作推廣外,在2011年至少推動成立10個SIG(Special Interesting Group),協會研擬SIG運作機制並補助經費,由各委員會鼓勵會員提出特定主題並積極參與,同時將在適當時機舉行2次SIG成果發表。
此外,今年全年至少舉辦10場研討會及4場專題報告;在國內主要展覽展如6月Computex展、10月國際電子展及12月資訊展,展出雲端主題館,推廣雲端服務、展現推動成果及爭取商機。協會並將在今年9月舉辦雲端服務比賽「雲采獎」;同時協助會員爭取政府科專計畫。
今天不做 明天就會後悔
呂學錦強調,今年是「雲端運算元年」,雲端是全新的服務,市場也有很好的成長,政府或民間都投入很多資源在作,中華電信在數據分公司成立雲端系統處,將數位內容與應用、影音等特殊平台納入Hi-Cloud,將利用雲端運算發展機會強化產業競爭力,在台灣經濟轉型的階段找到新的方向。
他引用故總統蔣經國先生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強調,中國大陸在雲端領域急起直追,台灣在跟時間賽跑,我們有很好的ICT硬體基礎,這幾年要朝軟(體)+硬(體)努力,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行萬里路也要從一步步開始走起,產業要集中力量朝雲端發展,才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中華電信將提供完整的Hi-Cloud平台,包括IaaS、Paas及SaaS服務,在IaaS方面,計算機、通訊、儲存等設備整合在一平台中,分散提供服務;PaaS即快速提供SOHO族、學生等大量資料運算;SaaS則提供商務平台,讓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智慧化,供應通信、網路及安全支援,讓商務運用更靈活、更具創意,創造一個更容易作生意的環境。簡言之,中華電信要做一個「大中華商務雲」。 另外,在數位內容方面,呂學錦表示,第一步要作全球華人市場;第二步要擴展到非華人市場,讓非華人也能看懂精緻的華文內容。
國內建構的雲端產業服務應如何輸出到國際市場?呂學錦表示,雲端服務輸出有二套方案,第一步是技術設備,單機輸出到海外,協助建構雲端環境;接下來,硬體加Cloud OS(正在開發中)的雲端模組化,提出整套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的輸出,即可進軍國際市場。 |
|
|
|
|
|
科技建築推手潘冀 從人本關懷切入 創造會呼吸的空間
|
文/胡秀珠 攝影/陸大湧
什麼樣的建築師,能讓新竹科學園區將近三分之一高科技廠房業主都買單?什麼樣的建築師,能不靠應酬、不靠關說,全憑專業與專注,成為橫跨兩岸知名的建築師事務所?他,就是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潘冀。
走進位於台北市仁愛路的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從外觀觀察,即可看出「潘氏」建築風格,不花俏、不譁眾取寵、重實用,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尤其位於室內一隅、不到二坪的小型圖書館,集結各國最新的建築設計期刊、最頂尖大師的作品集,作為事務所兩岸共250位員工最重要的「充電站」,不斷透過讀書會、聽演講、海外觀摩等方式,潘冀希望旗下建築師能擴大視野,站上國際舞台。
事實上,潘冀早就在國際建築市場大放異采,除了是唯一榮獲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FAIA)頭銜的台灣建築師外,其所主持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也躍居台灣規模最大的建築師事業體。
高科技企業主買單 潘冀成科技廠房第一把手
自38歲開始在台創業迄今,潘冀從零開始,且不向業界靠關係、送紅包、逢迎業主等「潛規則」妥協;雖然初期經營頗為辛苦,但憑藉堅強實力、良好口碑,在20多年後的今日,成為最受高科技業主信賴的建築師,從總建造金額新台幣200萬元的竹科大門作起,到包括台積電、友達光電、華邦電、聯發科技、華碩電腦等科技廠房,都出自於他手,他的「快車式」設計,讓科技廠房快速運作生產,奠定了厚實的製造業競爭力。
即便如此,可別認為廠房就只是冷冰冰的生產線,潘冀說:「工廠作業員一天12小時輪班制,工作的場所必須更符合人性。」其中,「對人的關心是重要的出發點」。他接著說,作業員長年待在工廠作業區,遇到加班時沒日沒夜地工作,沒有機會看到天日,無緣欣賞美麗的夕陽,更不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因此,一般廠房強調寬敞、動線採直線、講究效率,但潘冀的廠房,在設計時「刻意」繞了好幾個轉折,讓工作在其中的「人」(而非機器),多了一絲喘息的空間。
在國際畫壇享負盛名的名畫家張大千,其畫風大器,最講究「留白」;建築設計,「留白」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潘冀指出,一棟建築矗立在土地上,時間動輒3、50年、甚至百年,對環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而一個科技廠房就有2、3個足球場這麼大,如果將土地蓋到相當滿,毫無保留喘息、呼吸的空間,對生活、工作在此一環境的人而言,有相當大的衝擊與傷害。
國際建築競技場 欠缺人本關懷
他特別強調,近年來,中國上海地區,成為國際建築業重要的競技場,各式奇特、霸氣的建築拔地而起、爭奇鬥豔;另外,有些科技廠,外形凸顯、獨特,雖然,做創作的人,會很急於表現自己,這也都是為了滿足企業的形象而努力,但是,「唯我獨尊」的霸道是不值得鼓勵的,「表現自己,有很多的方法,要以柔性、關懷角度,把對人的關心放在最優先的位置」,這是潘冀對建築業最深切的企盼。
近年來,台灣建築業掀起「哈日風」,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伊東豐雄紛紛跨海來台推出新的建築作品,加上中國大陸新銳建築師急起直追,帶領著上百名建築師的潘冀如何看待國內年輕建築師的國際競爭力?
曾經與美國、日本國際知名建築團隊合作過的潘冀指出:「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台灣建築師的專業能力沒有問題,但國際視野及溝通能力則有待加強。」潘冀進一步分析,建築需要關照的層面很廣,除了建築設計專業外,還包括管理、財務、財經、局勢分析等能力,隨時培養自己,凡事都要懂,尤其是國際視野要夠、格局要大。
因為信仰之故,除了假日固定在教會的服事,及每天早晨30分鐘的禱告外,每天睡前的3、4個小時,是潘冀最重要的充電時刻,「現代人正常上班時間占三分之一、睡覺占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一時間如何運用是決定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潘冀鼓勵年輕建築師妥善利用睡前時間,大量閱讀書報雜誌、期刊,如《天下雜誌》、《康健雜誌》,國外的《TIME》、《Fortune》等財經雜誌,有助於了解國內外重要的政經趨勢發展,擴大國際視野。
「跨界溝通」對建築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工作,面對科技業主、旗下建築設計師,如何進行有效的「跨界對話」?潘冀回想,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重量級科技界老大針對廠房設計進行溝通時,他說,「從建築師角度來看,並沒有那麼複雜,但能否有效溝通必須仰賴耐心聽完對方的意見。」
擴大國際視野 培養跨界溝通能力
耐心傾聽、捉住客戶的需求、一心專注將工作完成,這是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30年來,能緊緊扣住高科技企業客戶需求的秘訣。
台灣這幾年來,陸續推動都市更新,將老舊社區、住宅拆除,重建新的大樓,面對仁愛路「帝寶豪宅」,被列為都市更新區域的潘冀笑稱自己是「最牛的釘子戶」,原來,身為建築師的潘冀,對於缺乏整體規劃的都市更新,是雙手舉「反對票」的。
潘冀指出,都市更新原本對都市進步是好事,但呈現出來的結果反而是都市「倒退」,城市變了一個樣貌,城市裡小角落、予人小驚喜的地方,如富含人情味的小商店都不見了,這些顯示城市人文足跡、共同歷史記憶之處,被繼之而起的圍牆、藩籬破壞殆盡,「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每一個轉折的關口,都應該深切思考。」他再次強調著。 |
|
|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