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健康 養生 資訊轉貼 (9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4Drs好健康報:肥胖手術風險該如何預測?


好健康熱頭條 ─ 肥胖手術風險該如何預測?  How to Predict Obesity Surgery Risk
好健康小單字 – 胃繞道手術(Gastric bypass surgery,GBS) 
好健康熱頭條 ─ 肥胖手術風險該如何預測? 
 
今年大約有200,000名美國人將接受減肥手術,其中大部分的人將展開更為健康的生活,不幸的是,有部分患者最後終難免一死。


現在,一項由杜克大學胃繞道減肥手術外科醫師所研發的評估工具,應能協助醫師在評估死亡風險最低和最高的患者是哪些人時,有更佳的診斷率。


Eric DeMaria醫師和研究同仁以其獨到的觀察及相關領域中其他人的研究為基礎,於去年率先提出風險評估系統。


由觀察得到以下5個因子,是較差之外科手術結果的獨立預測指標:
* 手術患者為男性
* 年齡長於45歲
* BMI值高於50
* 高血壓
* 肺部形成血栓的風險較高


不具任何上述危險因子或具備1項的患者,被視為是會因減肥手術死亡之低風險族群;而具備2至3項危險因子的患者,則落於中度風險區間內,而有4至5項危險因子的患者,則被視為高風險。


為確認其提出的風險評估系統是有效的,DeMaria醫師和研究同仁分析4,433名患者的資料,這4,433名患者曾於三所醫學中心接受減肥手術;DeMaria醫師將研究發現發表於科羅拉多州科泉市召開的美國外科協會年會中。


他指出,發生手術相關的死亡病例,在2,166名被歸類為低度風險患者的有8名,在2,142名被歸類為中度風險患者的有26名,而在125名中被歸類為高度風險患者的有3名。


雖然高度風險患者占總手術比例的不到3%,但他(她)們比起沒有風險因子的最低度風險族群,死亡風險卻高出6倍。


【死亡人數數據為何?】
接受減肥手術的患者,最後會因為手術而病逝的人數到底有多少並不清楚;美國政府近期的報告指出,手術後的立即死亡率於2004年為0.19%,那已是從1998年的0.89%降下來了。


不過,一項於2005年對接受減肥手術之美國醫療保險計劃受領者的研究發現,65歲及更年長的患者,在接受手術30天內的死亡風險為5%,而男性的死亡風險為3.7%。


清楚的是,現在接受胃繞道減肥手術的人,比起數年之前要多出許多。


美國肥胖手術學會主席Philip R. Schauer醫師向WebMD表示,1995年之前,每年進行僅約10,000項的減肥手術,而近年來(每年)則做到高達200,000項。


Schauer醫師認為新的風險評估模型是個好的開始,但他也表示,它離會影響手術因子的完整清單還差得很遠。


他表示,這群研究人員能夠找出5項重要的危險因子,不過,總共可能有20項、甚至更多;舉例來說,罹患慢性實質性炎症(cirrhosis)的患者,手術結果可能會很差,我們仍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加以確認,因為慢性實質性炎症相對而言並不常見。


【「不算很讓人吃驚」】
該項風險評估工具能協助患者更瞭解自己特定的危險為何,但DeMaria醫師和Schauer醫師都同意,若自己屬「高風險族群」,那並不代表不應該接受減肥手術;兩位醫師指出,事實上,這些人可能是會獲得最大利益的患者群,因為他(她)們的死亡風險已經很高了。


DeMaria醫師向WebMD表示,這些患者有高手術風險並不很讓人吃驚,他們較有可能罹患共存性疾病,像是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因此他(她)們的非手術性風險可能非常高。


Schauer醫師引用一項近期的研究,該研究追蹤接受胃繞道減肥手術的患者術後8年,並將他(她)們和未接受減重手術的病態性肥胖者進行比較,即使有發生手術死亡案例,接受胃繞道減肥手術的患者死亡率還是低了65%。


他指出,當患者和其醫師談到接受手術的風險,他(她)們也得討論不接受手術可能會帶來的風險。


【愈早接受手術愈好嗎?】
DeMaria醫師表示,Eric DeMaria醫師研究團隊的獨到觀察,也可用來確定那些落在低度風險類的患者,並協助患者及其醫師評估延後手術所可能造成的衝擊。


於DeMaria醫師新提出的研究報告中,低度風險患者的死亡率為0.2%至0.3%;他表示,由此觀之,那樣的風險可說極低,從總人口數的角度來看,在他(她)們接受減重手術前,應該就已在鬼門關徘徊了的這種論點應被揚棄;較合理的是,對較年輕、較健康的患者,在他(她)們因肥胖而產生健康問題前,提供了接受減重手術的機會。


  How to Predict Obesity Surgery Risk
 
About 200,000 Americans will have weight loss surgery this year, and while most will go on to lead healthier lives, tragically, some patients will die as a result.


Now a new assessment tool developed by a Duke University gastric bypass surgeon should help doctors better identify patients with the lowest and highest risk of death.


Eric DeMaria, MD, and colleagues first proposed th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last year, based on their own observations and those of others in the field.


The observations led them to conclude that these five factors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oorer surgical outcome:
• Being male
• Age over 45
• Having a body mass index of more than 50
• Having high blood pressure
• Having a high risk for developing blood clots in the lungs


Patients with none or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a low risk of death from weight loss surgery. Those with two to three factors fell into the medium-risk range, and those with four or five were considered high risk.


In an effort to validate the system, DeMaria and colleagues examined data from 4,433 patients who had weight loss surgeries at three centers.


DeMaria presented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urgical Association in Colorado Springs, Colo.


He reported that surgery-related deaths occurred in eight of the 2,166 patients classified as low risk, 26 of the 2,142 patients in the medium-risk group, and three of the 125 patients classified as high risk.


While high-risk patients made up less than 3% of the total surgical population, they had a sixfold greater risk of death than patients categorized at the lowest risk who had no risk factors.


How Many Die?
It is not clear how many patients who have weight loss surgeries ending up dying from the procedures. A recent government report found death rates immediately following surgery to be 0.19% in 2004 -- down from 0.89% just six years earlier.


But a 2005 study of Medicare recipients who had weight loss surgeries found a 5% risk of death among patients aged 65 and older within 30 days of surgery and a 3.7% risk of death for men.


What is clear is that many more people are having gastric bypass surgery than even just a few years ago.


"Prior to 1995, only about 10,000 surgeries were performed each year, and now we are up to about 200,000 [annually]," American Society for Bariatric Surgery President Philip R. Schauer, MD, tells WebMD.


Schauer calls the new risk assessment model a good starting place, but he says it is far from a complete list of factors that could influence surgical outcome.


"These researchers were able to identify fiv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but there may be 20 or more," he says. "For example,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might have very poor surgical outcomes, but we would need bigger studies to figure this out because cirrhosis is relatively rare."


'No Big Surprise'
The risk assessment tool can help pati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specific risk. But DeMaria and Schauer agree that being 'high risk' doesn't mean that a patient should not have weight loss surgery.


In fact, these are the patients who could benefit most, they say, because their risk of death is already so high.


"It is no big surprise that these patients have a high surgical risk," DeMaria tells WebMD. "These are the patients who more than likely have co-morbid conditions like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o their nonsurgical risk is probably pretty high, too."


Schauer cites a recent study that followed gastric bypass patients for eight years after surgery and compared them to morbidly obese people who did not have weight loss surgery. Even with surgical deaths, the bypass patients had a 65% lower mortality rate.


"When patients talk to their doctors about the risks of having surgery, they also need to talk about the risks of not having surgery," he says.


The Earlier the Better?
The observations could also be used to reassure patients who fall into the low-risk category and to help patients and their doctors assess the impact of delaying surgery, DeMaria says.
The mortality rate among low-risk patients in his newly reported study was 0.2% to 0.3%.


"That is very, very low risk," he says. "From a population standpoint it argues in favor of giving up the notion that people should be on death's door before they have weight loss surgery. It makes more sense to offer it to patients who are younger and healthier before they develop the health problem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of obesity."


SOURCES: American Sur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Colorado Springs, Colo., April 26, 2007. Eric DeMaria, MD, director, Duke Endosurgery Center. Philip R. Schauer, MD, president, American Society for Bariatric Surgery; director, Bariatric and Metabolic Institute, Cleveland Clinic.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Statistical Brief #23,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JAMA, Oct. 19, 2005; vol 294.
WebMD Medical News
By Salynn Boyles
Reviewed by Brunilda Nazario, MD


  好健康小單字 – 胃繞道手術(Gastric bypass surgery,GBS)


胃繞道手術為時下的減肥手術之一,最早是從美國和義大利盛行開來,該項手術除了使胃囊容積減少、限制進食量外,胃腸繞道也會減少營養吸收,因此不僅有減重的效果,也兼顧維持體重,但因屬侵入性醫療,多少有風險及後遺症,故不宜貿然進行,須先經醫師評估過身心狀況後,才能確保安全。


想看更多好健康的資訊嗎? 請上24Drs國際厚生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9健康電子報--鳳梨抽出物對氣喘病患有幫助


鳳梨 (Pineapple) 的成分—鳳梨酵素(bromelain)減少與氣喘相關聯的發炎反應。
在美國自然療法醫生協會上,研究人員在會議上發表一項針對老鼠的研究,他們發現補充鳳梨酵素能明顯減少肺部發炎的參數。


NIH的Eric Secor博士已三組經誘發而得到急性氣喘的老鼠為研究對象,一組為控制組,另兩組則分別給予不同劑量的鳳梨酵素,分別是每公斤體重2毫克與6毫克,整個療程為八天。


研究人員發現以鳳梨酵素治療的組別總白血球數目明顯比控制組要來的少。通常在氣喘發作的過程中,白血球的數目會增加。經過鳳梨酵素的補充後,氣喘發炎指標 --- 嗜伊紅血球(eosinphils)減少幅度超過50%,但是更高劑量的鳳梨酵素並不會帶來更好的效果。


目前有相當多的研究著眼於鳳梨酵素對於減少發炎與疼痛的研究,但Secor博士說他並未看到有針對於氣喘方面的實驗。另外,他提到老鼠的研究是以注射的方式投與鳳梨酵素,未來將設計人體的口服實驗,而這個研究在明年將由美國勞資局(IRB)批准並提供研究資金。


Secor 博士說:「我們對良好設計的隨機、控制與對照組臨床實驗研究,是否能適當地評估鳳梨酵素在治療氣喘的效果,抱有相當的希望。」


研究結果將為數百萬現正苦於氣喘的病患帶來重大突破。據英國氣喘營(National Asthma Campaign)統計,氣喘是英國最普遍的長期疾病,而在其他已開發國家,該疾病的發生率也持續增加,一般認為某些原因是由現代化生活所觸發,包含空氣污染與衛生問題。


Secor博士的研究團隊目前正重複地進行實驗,在提案前完整歸納組織學、細胞激素以及流式細胞儀的數據,以利臨床研究申請能被核准。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老師電子報:輕鬆解決下半身肥胖YA


 不要活在浪漫中-- 超有道理的


輕鬆解決下半身肥胖YA


『轉載』4步驟全解決下半身肥腫
台灣大部分女性下半身肥腫,都是脂肪、水腫複合型,不管是脂肪過多的胖胖腳、水腫的泡泡腿,還是兩者兼具的大象腿,只要注意生活習慣,多運動、配合適合的茶飲,就能跟大象腿說莎呦娜啦囉!


1.拒絕下半身肥腫 生活6大原則
只要稍微注意、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規律、正常的作息,就能預防下半身肥胖囉!


◆減少水果攝取量。
水果的營養價值極高,但其中的糖量也不能忽視,很多人都有減肥要狂吃水果的迷思,這是不正確的,建議可以小黃瓜淋上檸檬汁代替。


◆減少零食、甜點及含糖飲料攝取。
大部分有肥胖問題的女性,都是被垃圾食物給害到的喔!特別是甜食除了引起肥胖外,對於身體水分的代謝也會有影響,少吃為妙。


◆3餐定時定量。
3餐固定,培養規律生活是造就高新陳代謝的最佳良方,特別是早餐要吃得多吃得好,不過在減重中的美眉,晚餐可以1杯脫脂牛奶代替。


◆常穿塑身褲。
塑身褲除了可以修飾下半身曲線外,也可抑制過度的飲食攝取,可說是一舉兩得。


◆烹煮料理,以蒸、煮為主。
受到西方文化侵襲,油炸類食品大肆侵入生活中,但油炸食物可會讓下半身油孜孜、肥膩膩,再配上可樂,妳就是混合型的大象妹喔!


◆自己製造運動機會。
上班族下半身缺乏運動,造成脂肪、水腫,建議平常提早2站下車,散步到公司,能走樓梯就別搭電梯,製造運動機會,才能窈窕美麗。


2.改善腫腫腿 打通腿部經絡
我們的下半身分布著多條經絡,如果妳的下半身又腫又胖,還有頑強的肉肉揮散不去,那麼就試試握拳,敲打腿部經絡,經絡暢通後再做運動、按摩,效果加倍。


Plus!敲打腿部內側的足陽明胃經、後側的足太陽膀胱經等,效果也不錯。建議由上到下,敲打前後左右的全下半身。


3.泡半身浴 加強新陳代謝
每天泡20分鐘,約38℃的半身浴,可以加強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特別對於體寒的人,也能改善其水腫問題喔!


4.消脂、去水,醫師推薦超強瘦身飲!
針對各種生活狀態、下半身肥腫情形,來選擇適合妳的瘦身飲!
◆玫瑰陳皮茶
◆冬瓜薏仁湯
◆生薑紅豆湯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6大SPF食物幫你美白! 
 
 6大SPF食物幫你美白!


為了美白,你需要吃芭樂、芒果、豆腐、巧克力與喝茶。


文.黃惠如 攝影.陳德信


夏天的腳步悄悄接近,擔心曬黑長斑的你,撐起陽傘、戴上墨鏡,並在外出前仔細塗抹有SPF係數的防曬乳,準備迎戰火力強大的敵人─紫外線。
除了做足外在防曬功夫,你也不能忽略從「內在」加強防曬,充分攝取「SPF食物」,更能升高抗曬戰力,今年不當黑妹妹、小花臉。


為什麼食物也能防曬?


皮膚科醫學研究發現,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刺激皮膚產生大量氧化自由基,而自由基會破壞皮膚細胞組織,加速黑色素生成的氧化反應,讓皮膚變得暗沉、粗糙及失去彈性,也使皮膚的抵抗力降低。
因此,「防曬食物就是能提高抗氧化力、幫助清除自由基的食物,」國泰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胡淑玲解釋說。


哪些是能防曬的「SPF食物」?皮膚科醫生推薦你,從今起把下列食物放入飲食清單裡。


1.每天吃高C水果
維生素C可說是「永遠的美膚聖品」,想保有健康明亮、不易曬傷老化的皮膚,幾乎每個皮膚科醫生都會叫你多吃高C蔬果。
例如每天吃2∼3份水果,其中一樣選擇高C的芭樂、奇異果、草莓、聖女番茄或是柑橘類。
天熱胃口差,吃生菜沙拉可以消點暑氣,建議加入色彩亮麗的甜椒和幾朵綠花椰菜,不止賞心悅目,而且還能攝取大量維生素C。生食甜椒,清脆爽口,也不會因高溫烹調而破壞了維生素C。


2.適量攝取黃紅色蔬果
紅橘黃蔬果、食物及深綠色葉菜,如胡蘿蔔、芒果、紅黃番茄、木瓜、地瓜、南瓜、地瓜葉、空心菜等,多半含有大量胡蘿蔔素及其他的植物化學物質,有助於抗氧化,增強皮膚抵抗力。
不過,多吃無益,脂溶性的胡蘿蔔素攝取過量會累積在體內,不但有毒性,而且容易讓膚色顯得「黃黃的」,停止攝食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慢慢代謝掉,胡淑玲醫師提醒不宜吃過量。


3.大豆製品
大豆中的異黃酮素(Isoflavones)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可以代替一部份女性荷爾蒙的作用,幫助對抗老化,而它也具有抗氧化能力,是女性維持光澤細嫩皮膚不可缺少的一類食物。


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建議不放糖)是比較好的選擇,而其他加工豆製品,如百頁豆腐、豆干及豆皮等,熱量都比一般豆腐高很多,像100公克盒裝嫩豆腐、傳統豆腐,熱量大約50∼88卡,但同樣100公克的豆干就要160∼190卡,百頁豆腐要214卡,日式炸豆皮更要385卡,熱量相差2倍以上,最好少食用。


4.抓把堅果當零食
對皮膚來說,吃進肚的油脂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惡魔,端看你攝取的是哪種油。
植物油多半富含維生素E,幫助抗氧化和消除傷害皮膚細胞的自由基。高維生素E的食物還包括小麥胚芽及各類堅果。
另外,如果你平時都吃白米飯、白麵包,建議捨棄它們,改吃全穀類吧!因為「吃得愈粗、皮膚愈細」,全穀類正含有大量維生素B群及E,都是幫皮膚增強抵抗力及復原能力的重要營養素。


5.來杯熱可可
眾多科學研究為巧克力洗清冤屈,證實它是對健康有益的好食物,因為巧克力裡含有多種豐富的抗氧化物,如可可多酚、類黃酮,適量攝取也對皮膚有益。國外的美容業者甚至看中它高度抗氧化的能力,選用含巧克力成分的保養品為客人做臉、按摩。


可可純度愈高的巧克力功效愈好,而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在所有巧克力產品中,可可粉含有最多類黃酮和抗氧化物。目前市面上可買到沒有添加糖及奶粉(精)的100%純黑可可巧克力粉,只要調合熱牛奶,少量加一點紅糖,就能享受一杯美味香醇的熱可可了。
如果想吃黑巧克力,建議選擇可可含量50∼75%,每天不超過55克為宜。


6.每天2杯茶
美國研究指出,喝綠茶或是使用含綠茶成分(指兒茶素)的保養品,可以讓日曬導致皮膚曬傷、鬆弛和粗糙的過氧化物減少約三分之一,表示皮膚受陽光損害的程度變輕。


茶類裡含有茶多酚,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有研究甚至指出,它比傳統維生素A、C、E的抗氧化能力還高。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兒茶素,會因為氧化而減少,所以幾乎未發酵的綠茶裡保有最多兒茶素,半發酵的烏龍茶、包種茶次之,而全發酵的紅茶裡則最少。
不過,綠茶的咖啡因含量也較多,容易引起某些人睡不好,也有人喝綠茶會胃腸不適,最好小心限量飲用。


每天應喝多少茶,眾說紛紜,但一般健康人想飲茶養生,一天可喝2∼4杯,並依自已身體情況調整,或是建議不同茶類換著喝。


哪些食物觸犯美白大忌?


檸檬汁
愛美女性喝檸檬汁養顏美白,沒想到肌膚還沒變白,嘴角卻先變黑暗沉,急著上皮膚科求診。原來是檸檬裡的「感光物質」在作怪,一經曬太陽(紫外線照射),皮膚就過敏、發炎,並且造成色素沉澱。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胡淑玲表示,門診中不少這樣的病例,因為敷檸檬片,或用手擠檸檬、喝了檸檬汁之後,沒有把手洗乾淨、把嘴邊殘留的檸檬汁擦掉,就外出曬了太陽,導致「植物光過敏性皮膚炎」。


如使用香水、精油,裡面也常有具感光性的植物成分,最常見是柑橘類的佛手柑、葡萄柚、橘子等,因此需小心,避免噴塗在身體會曝曬在陽光下的部位,或只在晚間才使用這一類精油產品。


含有「感光物質」的植物 除了上述柑橘類水果之外,還有我們常吃的辛香料,如九層塔、芫荽(香菜),及芹菜、胡蘿蔔、無花果、愛玉等。


對於容易長斑的人,有些皮膚科醫師建議少吃這一些食物。不過,台大皮膚部主治醫師邱品齊認為,這些食物一般食用量不會太多,只要飲食均衡,不必太擔心,做好基本防曬工作更重要。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更多相關文章請見康健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老師美麗急救箱:『新聞』詐欺集團不實廣告 見證減肥豐胸食品 14藝人恐列共犯
 
不要活在浪漫中-- 超有道理的


詐欺集團不實廣告 見證減肥豐胸食品 14藝人恐列共犯


詐欺集團不實廣告 見證減肥豐胸食品 14藝人恐列共犯


更新日期:2007/05/16 04:39 記者: 蔡旻岳?x北報導


藝人代言減肥豐胸食品頻出包。廣通詐欺集團的分支池正集團總裁池國明夫婦等六人,
涉嫌從九十三年起利用知名影歌星代言黑心產品,以不實廣告誘使民眾購買增高、減肥、豐胸及改善體質的產品;
其中一名被害人購買減肥產品服用,不減反增,從六十公斤暴增到上百公斤,連報案都因自卑而不願曝光。


刑事局偵七隊繼月前偵辦廣通集團主嫌廖紋廣夫婦案,發現三年前從廣通出走的池正集團犯案手法如出一轍,
同樣透過知名藝人拍攝不實廣告在有線電視播送,兩案共有卅七名藝人代言,之前已有十四人出面。昨日到案的則有藝人曹西平、高群、彭莉、蔡佳宏、李嘉、韋汝、吳雪芬、梁又楠、方馨、李欣、李黛玲、甲子慧、F4的FANNY及STANCY等十四人,不排除列為共犯偵辦。


偵七隊昨日兵分多路,分別在池正集團位在北市及竹市的旗下公司池正國際有限公司、
芭緹纖體事業有限公司及上游廠商等處同步搜索,逮捕總裁池國明(卅五歲,毒品前科)、
池擔任董事長的妻子吳淑惠(卅五歲)及業務經理林庭妃(廿七歲)、周鈺雯(廿一歲)、詹秦瑜(廿一歲)、高韶君(廿一歲),
起出販售的產品,強調僅有中藥成分的減肥產品則被警方驗出有西藥成分,訊後將一干人依詐欺、公平交易法及食品衛生管理法送辦。


藝人到案均坦承以數萬元不等價碼「見證」產品,是由經紀人安排及工作人員提供劇本所拍攝的錄影帶,
且在拍攝前均有服用過產品,並無任何不適,對於不實廣告和產品成分不明均稱不知情。
被通知到案說明的藝人中以主持人高群每集領十萬元最高,導演每支廣告酬勞有一百萬元。


刑事局調查,部分被害人吃了高群等人代言的減肥豐胸產品後,發生腹瀉、腎發炎、肺部嚴重積水、
無法排尿等後遺症,其中一名中央部會官員因有憂鬱症看廣告購買調養食品卻寄來減肥藥,
甚至該集團還強調療效雷同;另一名吃減肥藥的女被害人半小時內腹瀉六次,狂瀉到體力不支最後只能爬出廁所。


警方調查,被害人在食用後產生嚴重不適要求退費,該集團卻藉故推託,並轉而介紹加強型藥組配合詐騙,
或以折扣、請被害人當代言人領取獎金等手法,再次詐欺被害人。警方估計約有數萬人上當,詐騙金額約五億元。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世界雜誌:提升照護品質,記得索取糖尿病護照!
 
 好書推薦──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提升照護品質,記得索取糖尿病護照!


慈濟大學內科副教授•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畧躓隆v


民國85年行政院衛生署為了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由當時任副署長的賴美淑教授引進英國共同照護(share care)理念,在宜蘭縣試辦「糖尿病共同照護」計劃,隔年正式上路,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經由醫師、營養師、護理師等專家成立醫療團隊,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完整照護及個案門診定期追蹤管理制度,希望能加強病患自我照護之能力,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達到提升照護品質的目標。


由於成果佳,因此陸續在台灣各縣市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而中央健保局也於90年配合推出「全民健康保險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試辦計劃,規定醫療院所只要通過該縣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認證,即可參加此方案,因此加速共同照護網的推動。


【糖尿病護照的由來】


糖尿病護照是民國86年衛生署為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邀請一些糖尿病專業醫療人員、學者設計。護照是由醫療人員確實紀錄,希望藉由護照之使用,不僅讓病患清楚知道自身的病情與控制目標,同時藉由護照的使用,促進醫病關係與溝通,達到提升照護品質的目標。病患若想擁有一本糖尿病護照,可以向各縣市參加共同照護網的醫療院所及衛生所索取。


它的內容包括以下五個部份:
1.病患基本資料、糖尿病相關病史、照護醫師和醫院等。
2.血糖、血壓、血脂肪等控制標準。
3.體重、血壓及飯前、飯後血糖的檢查記錄表與治療藥物。
4.糖化血色素、血脂肪、尿蛋白及肌酸肝檢查記錄。
5.糖尿病合併症的檢查記錄。


糖尿病的合併症是必須每年追蹤檢查,而每本護照有關合併症的記錄共有三頁,因此一本護照最少可以使用三年。臨床上,很多糖尿病患都不知道要索取糖尿病護照,也有許多病患雖然擁有但不知如何使用,或是每次到不同醫院就診就拿一本護照,卻不知它是全省各醫療院所通用,只要一本在手,就可行遍台灣。


【結 語】


台灣目前有將近100萬糖尿病患,接受藥物治療者大約為54多萬,根據1998年中央健保局資料顯示,糖尿病患佔健保人數的2.5%,但是醫療費用高達所有支出的11.5%。糖尿病費用有四分之三是用於治療相關疾病與併發症的,因此衛生署積極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除了要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外,也希望能減少糖尿病患的醫療費用。


由於國人有逛醫院的習慣,因而浪費不少醫療資源,醫療單位若能落實糖尿病護照制度,病患一照在手,行遍台灣,相信不僅讓病患清楚知道自身的病情與控制目標,提升自我照顧能力外,同時亦可促進醫病關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好書推薦──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作者:莊立民&蘇玲華等 定價:250元


本書簡介:
本書由醫師、營養師、臨床護理人員共同討論、編寫而成,以生動活潑的圖片為主,配上淺顯、簡潔的文字說明,糖尿病人及家屬可以具體而微地認識糖尿病!


此外,琳琅滿目的糖尿病常用藥物、血糖機操作步驟、胰島素注射技巧、日常生活應注意事項,書中也都有詳細的圖片說明指導,是糖尿病人自我照護的健康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想看更多健康資訊嗎? 請上健康E世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大轉貼電子報:乳癌新種,請多加留意


請將此信轉寄給你生命中所有的女人:母親、女兒、姊妹、伯母阿姨以及朋友。


一種罕見的新種乳癌於十一月被發現。一名女士的乳房如同哺乳中的婦人般起了濕疹。


她的乳房X光攝影片並沒有顯示出任何代表硬塊的陰影,因此醫師只開了一般的抗生素以避免進一步的細菌感染。上了兩次醫院後病情卻持續惡化,醫師於是再度請她去照乳房X光攝影。這回,陰影出現了。


切片檢查後,發現了急速複製中的惡性腫瘤細胞。為了減緩細胞複製,先是化療,接下來乳房切除,然後又是一整個療程的化療以及放射線治療。九個月的密集治療之後,醫師們保證她恢復健康了!


之後整整一年的時間,她過著最充實的生活,然而這批頑強的癌細胞竟轉移到肝臟!四個療程之後她決定捨棄有著許多副作用的化療,找回生活品質。她詳細的計畫最後五個月所有的生活細節,最後的幾天在嗎啡的麻醉效果下,安祥的走了。她死前留下了這封訊息,希望轉達給所有的女性朋友們!


女士們!請隨時注意身體細微的變化,並且,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形時,請儘早尋求醫療協助!


乳房外柏哲氏病:這是一種罕見的癌前病變,以濕疹型態生於乳頭及乳暈上。濕疹後來會形成一片邊緣有硬皮的傷口。我不曾懷疑這可能是癌症,但癌症找到了我。我的乳房並沒有任何異狀,我看醫師唯一的理由是因為這偶爾會發癢、疼痛,十分惱人又醜陋的濕疹。家庭醫師開給我的任何乳膏都無法除去它;皮膚科醫師先前給我的眼周皮膚病藥物也無法治好它。似乎讓人感到不安,但無法使我聯想到癌症的到來。


我懷疑許多的女性朋友們都不知道乳暈及乳頭上的濕疹可能象徵乳癌。


(我一開始的症狀僅是乳頭上冒出一個小痘子。柏哲氏病之所以可怕的理由之一,就是因為:乳頭上那似乎無害的細菌感染或是發炎,卻在延誤就醫後一發不可收拾。)
有哪些症狀呢?
1.
乳頭有持續的紅腫、不明分泌物以及導致搔癢及灼熱感的硬皮剝落。(我一開始的時候除了一邊乳房有硬皮剝落外,沒有其他症狀)。
2.
乳頭上有無法癒合的傷口。(我當初的傷口分布在乳暈,乳頭中央並且有白色濃稠分泌物)。
3.
通常只有一邊乳房被感染。這怎麼判斷呢?您的醫師會在觸壓檢查以後,建議您立刻做兩個乳房的X光攝影。因為正常皮膚炎的症狀為紅腫、硬皮剝落以及不明分泌物,所以醫師只有在症狀僅產生於單一乳房時,才會懷疑癌症的可能性。屆時進行發炎部位的病理切片,就能找出病因。


請嚴肅的看待這封信,並且盡你所能的轉寄給親朋好友;它可能拯救許多人的生命。


我的乳癌在無數化療、28個療程的放射線物理治療以及持續服用抗雌激素後,依舊轉移到骨隨。如果能早點診斷出乳癌,說不定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


致所有的讀者:
女性同胞不知道柏哲氏病是非常讓人難過的消息。為了幫助四周所有的女人,請將此訊
息轉發給周圍的人,使其他人知道這潛在的危險。


如果方便的話,拜託您務必將此信轉發給所有你所知道的人,尤其是您的家人及朋友。


一個小麻煩可能拯救一個生命。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采養生電子報:改善腹瀉健康藥膳


腹瀉的中醫食療∼附子乾薑粥
腹瀉的中醫食療∼芡實金櫻粥
 
  改善腹瀉健康藥膳
 
常為腹瀉煩惱嗎?老是在重要時刻才急急忙忙衝廁所?中藥材藥效溫和,搭配食材烹調出美味藥膳,可以有效改善腹瀉喔。


  腹瀉的中醫食療∼附子乾薑粥
 
功效:改善脾腎陽虛。
材料:製附子5公克、乾薑2公克、白米100公克、蔥白2根、水適量。
作法:
1. 將製附子及乾薑放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
2. 將白米及蔥白加入藥汁煮成稀粥調味食用。
食用方式:一星期1次。
功效:適合脾腎陽虛怕冷所引起的泄瀉。但附子有小毒,用量不能過多,使用時間不能過久。
 
  腹瀉的中醫食療∼芡實金櫻粥
 
 
功效:改善脾虛久瀉。
材料:芡實20公克、金櫻子(去內核)10公克、水適量、白米適量(ㄧ餐吃的量)。
作法:
將芡實及金櫻子放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再將白米與藥汁煮成稀粥調味食用
食用方式:一星期1~2次。
功效:適用於脾虛久瀉者食用。


內容摘自?孆T采文化出版《腸胃病自療事典》
 
  更多豐富的內容都在三采文化網站!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9健康電子報--夜間喝杯水,遠離心腦梗


據統計,腦血栓絕大部分是清晨起床時被發現的,醫學專家指出,可能是夜間缺乏飲水所致。
體內缺水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過度黏稠、濃縮,容易導致血栓形成,誘發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有些老年人夜間睡了一覺醒來時,感到口乾舌燥,也是由於夜間未及時補充水分,致使血液黏稠而引起的。


據報導,日本某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男性老人進行分組研究,一組半夜起來喝250毫升白開水,另一組一覺睡到天亮,夜間不飲水,然後分別測他們的血液濃度。結果發現,喝水的一組血液濃度明顯降低,發生缺血性中風和心肌梗死的危險隨之下降。


由於老年人口渴中樞對缺水的反應不靈敏,所以,老年人應做到“不渴時也常喝水”。


除了白天主動飲水外,夜間也應喝上一杯白開水,使血液稀釋,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中風和心肌梗死的發病率。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9健康電子報--清晨第一杯你喝對了嗎?


你已經很清楚了,起床後空腹喝下第一杯水有益健康; 但是,這一杯水該怎麼喝才正確?白開水,淡鹽水,蜂蜜水,檸檬水,果汁,牛奶...這些選項都對嗎?


1.白開水
晨起喝水,喝與室溫相同的開水最佳,以盡量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研究發現,煮沸後冷卻至20~ 25℃ 的白開水是最佳選擇,因為其內含的活性生物, 會透過細胞膜促進新 陳代謝, 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凡是習慣喝溫或涼開水的人,新陳代謝狀態良好,肌肉組織中的乳酸積累減少,因此不易感到疲勞,而且開水中的鈣,鎂元素對身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不過,早上起床後不要飲用冷開水,那樣會刺激胃部並且無法到達腸道,因而造成體內脹氣。


2.蜂蜜水
相比之下,清晨起來喝一杯蜂蜜水更為科學.
人經過一夜睡眠後,內大部分水分已被排泄和吸收,這時空腹飲一杯蜂蜜水,既可補充水分,又可增加營養,完全可取代白開水的位置。


3.檸檬水
如果留心報章的美容或減肥知識,你會發現,宿便是終結美麗曼妙身材的元凶之一.
是的,宿便一旦形成后,所積存的廢物會逐漸變質為毒素,反映到你的皮膚表面.
所以,每天早上起來, 最好在尚未進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加了新鮮檸檬片的熱開水.別小看這杯排毒水, 它不僅是身體最好的酸鹼中和劑, 還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此外,如果有口氣不佳的困擾,它也能神奇地幫你改善。


4.淡鹽水
有不少人認為喝淡鹽水有利于身體健康,于是晨起就喝淡鹽水,這種認識卻是錯誤的.
研究認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飲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卻仍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損失許多水分 .
早晨起床如飲些白開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釋,糾正夜間的高滲性脫水.而喝鹽水則反而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更加口乾.何況,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水會使血壓更高。


5.果汁
有人以為早上起來喝上一杯鮮果汁既有解渴作用又有營養,但你錯了.
這時喝果汁並不能提供此時身體最需要的水分,而且在缺水的狀態下就讓胃腸進行工作,不利于身體健康.如果這時喝市售的果汁,可樂,汽水等 ,就更是大錯特錯了,汽水和可樂等碳酸飲料會加速鈣的排泄,清晨飲用 非但不能有效補充機體缺少的水分,還會增加身體對水分的要求,反而造成體內缺水.


6.牛奶
早上可以喝牛奶,這沒錯,但放在"第一杯"就錯了.
空腹喝牛奶不過是"穿腸而過", 胃來不及消化,小腸來不及吸收,牛奶的營養價值也就無從體現,還有人出現腸胃脹氣等"過敏"反應,更把好事變成壞事.
因此早上喝牛奶是作為"早餐"來用的,並且一定要配上碳水化合物同吃,才能充分發揮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Drs好健康報:喝咖啡能額外帶來健康?


好健康熱頭條 ─ 喝咖啡能額外帶來健康? Coffee's Health Perks Get Attention
好健康小單字 –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好健康熱頭條 ─ 喝咖啡能額外帶來健康?


科學研究可能很快就能讓咖啡的不健康飲料形象稍有改善,或者,至少那是販售咖啡的大企業所希望能有的效果。


美國人每天喝掉數千萬杯的咖啡來讓自己趕走睡意,正在進行的一批研究試著從全美為之上癮的咖啡裡找出其對健康的優、缺點。


咖啡的形象在1982年時跌至谷底,當時有一項大型的研究總結指出,經常飲用咖啡會提高胰臟癌的風險;從那時起,咖啡商就投資愈來愈多的經費贊助研究,以找出咖啡實際上可能會帶來健康益處的有利證據。


然而,其中有些研究支持某些關於咖啡的健康警示,有愈來愈多的研究指出,每天喝咖啡,可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營養流行病學家Lenore Arab博士表示,其他的研究提出的還尚未成定論,例如咖啡在降低肝癌的風險、帕金森氏症,甚至是大腸癌都是有益的;Arab博士表示,更有其他研究指出,孕婦喝大量的咖啡,會讓其腹中的胎兒,暴露在白血病的風險中。


Arab博士於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國家實驗生物學會(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of Experimental Biology)年會中演講,他主述兩項大型研究,一個是來自加拿大,另一個則是烏拉圭,其中顯示經常喝咖啡的人,罹患膀胱癌的風險升高60% 至70%。


Arab博士表示,整體來看,罹癌的狀況是好壞參半;卡夫食品公司的科學公關人員Dan Steffen指出,基本上,看來是中立不偏頗的。


【糖尿病上的益處】
然而,咖啡商則是對指出咖啡可能有助於預防糖尿病最為感到興奮。


哈佛大學研究員Rob M. van Dam博士表示,他於2005年對8項大型研究進行分析所作的總結是,每天喝6至7杯咖啡的成人,相較於每天喝2杯的人,糖尿病風險降低了三分之一。


van Dam博士表示,去年的某項研究顯示,每天2或3杯的咖啡,使女性的糖尿病風險降低了13%,喝4杯或更多杯咖啡,則降低風險超過40%。


van Dam博士指出,至少有另外七項研究提出相似的益處。


這許許多多的研究發現,讓研究人員感到困擾,因為數種咖啡因的個別成份,包括咖啡因在內,會升高膽固醇,並降低血糖代謝,如此將會不利於糖尿病,而非有益。


van Dam博士指出,我們並不是在談咖啡因,似乎真的是因為咖啡這種飲品,而非咖啡因本身;他及其他研究人員提出建言,指出幾乎該研究所有的證據,是來自於以一般大眾為基礎的研究,而非經過嚴格控管、隨機取樣,能夠分辨出真實因果關係的臨床試驗。


咖啡有數千種的成分,其中大部分是未被充分研究的,況且,歐洲的研究對每天僅數杯咖啡飲用量所顯示出的益處,如此樂觀的結論是否適用於美國大量飲用咖啡的廣大消費者,尚有許多可議之處。


毒物學私人顧問並曾作過咖啡業科學研究員的James Coughlin博士表示,一杯咖啡的量到底是多大?它是否為一杯美國星巴克的特大杯,還是迷你杯?。


van Dam博士也強調,他不建議咖啡作為預防糖尿病的輔助飲品,他表示,若是你想降低糖尿病的風險,最好是採全穀類飲食、多做體能活動,並且減肥。


Coffee's Health Perks Get Atten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ay soon help coffee shed some of its image as an unhealthy drink. Or at least that's what the big companies that sell it are hoping it will do.


With tens of millions of cups of coffee jolting Americans awake each day, a bevy of research is under way trying to tease out the health advantages -- and disadvantages -- of the nation's coffee fixation.


Coffee's image took a hit in 1982 when a major study concluded that frequent use increased the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 Since then, coffee companies have funded more and more research seeking to show the opposite: that coffee may actually have some health benefits.


While studies are backing up some of the health warnings,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is suggesting that daily coffee consumption may lower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ccording to Lenore Arab, PhD, a nutritional epidemiologist at UCLA, other studies suggest less conclusively that coffee could help lower the risk of liver cancer, Parkinson's disease, and possibly colon cancer. And Arab says other research suggests high coffee intake by pregnant women can put their children at risk of leukemia.


Arab spoke at 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nual meeting in Washington. He says two major studies, one from Canada and the other from Uruguay, showed a 60% to 70% increased risk of bladder cancer among regular coffee drinkers.


"Cancer -- the total picture -- is somewhat mixed," Arab says.


"Basically, it's neutral," says Dan Steffen, a scientific public relations official with Kraft Foods.


Diabetes Benefits
But coffee companies are most excited about evidence suggesting coffee could help prevent diabetes.


Rob M. van Dam, PhD, a Harvard researcher, says his 2005 analysis of eight major studies concluded that adults who consume six to seven cups of coffee per day lower their risk of diabetes by one-third over those who drink two cups per day.


Van Dam says a study last year showed two or three cups per day lowered women's diabetes risk by 13%. Four or more cups per day cut the risk by more than 40%.


At least seven other studies suggest similar benefits, says van Dam.


The findings are puzzling to researchers because several of caffeine's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cluding caffeine, raise cholesterol and lower sugar metabolism. That should make them worse for diabetes, not better.


"We're not talking about caffeine," van Dam says. "It really seems to be the coffee, rather than the caffeine."


Stronger Data Needed
Van Dam and other researchers warn that almost all of their evidence comes from population- based studies, not the kind of controll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that can better determine tru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


Coffee has thousands of components, most of which are not well studied. It's not even clear that European studies on the benefits of a few daily cups of coffee offer any good conclusions for America's legions of consumers.


"What the heck is a cup? Is it a Starbuck's 20-ouncer, or is it a 5-ounce teacup?" says James Coughlin, PhD, a private toxicology consultant and one-time coffee industry scientist.


Van Dam also stresses that he does not recommend coffee as a diabetes prevention aid. "If you want to lower the risk of diabetes, you'd better focus on whole-grain consump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weight loss," he says.
SOURCES: Dan Steffen, PhD, Scientific and Regulatory Affairs, Kraft Foods. Lenore Arab, PhD, nutritional epidemiologist,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UCLA. Rob M. van Dam, PhD, research scientist,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ames Coughlin, PhD, Coughlin & Associates.
WebMD Medical News
By Todd Zwillich
Reviewed by Louise Chang, MD


好健康小單字 –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當我們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時,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除了因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所產生的血糖上升外,體內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都會發生異常現象,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就會從尿液中排出,因此稱為糖尿病。


想看更多好健康的資訊嗎? 請上24Drs國際厚生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大轉貼電子報:肝病知識


肝癌 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文??邱玉蟬
-------------------------------------------------------------------------------------------------------


台灣有將近三百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30萬C型肝炎患者,去年有超過一萬人死於肝病。


從國父孫中山、畫家楊三郎、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到與肝癌奮戰六年的大學生林芳如,肝病儼然成了「國病」。


然而這些不幸,有一半都是可以事先預防而避免的…。


-------------------------------------------------------------------------------------------------------
全台灣大約每六個人就有一人,體內潛伏肝炎病毒,其中300萬名是B型肝炎帶原者,30萬名C型肝炎患者。這些人如果不追蹤治療,有一部份的人可能會在中年以後變成肝硬化、肝癌。


糟糕的是,B肝帶原者有三分之二,也就是兩百多萬人,C肝患者有90%(27萬人),並不知道自己身陷險境,直到肝痛求診,已經來不及了。


細雨霏霏的週六上午,計程車客人要趕赴喪禮,「肝癌,滿倒楣的,」她說。司機馬上叫起來:「我哥哥明天下午出殯,也是肝癌,啊,沒效啦,六個月就死了。」陰雨的天空似乎更陰沈了……。


但是研究與防治肝炎的學者專家說,肝癌其實是可以先下手為強、事先預防的,做好肝炎篩檢與持續追蹤檢查,「倒楣」、「三到六個月就死」之類的感嘆可以逐漸減少。


經過多年努力研究、防治與對新生兒注射疫苖,過去16年來一直都是台灣民眾死因第一名的肝癌,今年降為第二名,就是鼓舞人心的明證。


下一世代,台灣人將不再活在肝癌的陰影下,因為目前14歲以下的兒童都接種B型肝炎疫苗,使得他們B型肝炎的帶原比率只有2∼3%,而B型肝炎正是肝癌的主兇。一想到自己推動的「削減顧客計劃」B型肝炎防治能夠奏效,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陳定信感到相當振奮。


台灣去年死於肝病約為一萬六百人,相當於鐵達尼號罹難乘客人數的七倍。其中半數是肝癌,另外一半是慢性肝炎與肝硬化。


其實,「每年因肝病去世的這一萬多人中,有很多人是無辜枉死的,」許金川說。


多數人不知道,即使肝臟已經有一個7∼8公分的腫瘤,照樣可以爬山、游泳,一點異狀也看不出來。


「一有症狀,儘早就醫」對多數疾病來說或許是正確的,但是對肝病而言,卻不盡然。因為等到出現症狀,肝臟的腫瘤通常都已經長成10公分以上,像木瓜一樣大,往往為時已晚。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肝癌病人求醫時,只剩3∼6個月生命的原因。


中華民國歷史上,死於肝癌最有名的人物是國父孫中山。民國13年國父抱病由南京北上到天津開會,身體發冷發熱,腹部陣痛,這些都是肝癌末期的症狀,同年年底到北平協和醫院開刀,證實果然是肝硬化與末期肝癌,隔年就與世長辭。國父從發現症狀到辭世只有三個月而已。


不只國父,肝癌還奪走副總統陳誠、台灣省議會第一任議長黃朝琴、前國民黨副祕書長鄭心雄、前民進黨籍國代李宗藩、畫家楊三郎、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歌手薛岳等人的生命。台北市長陳水扁的父親也是因為肝癌去世。稱肝病為「國病」並不為過。


預防先從了解起


預防肝癌就要從了解肝臟開始。


肝臟有兩大特色:


第一,只有肝表面的包膜(就像剝開橘子可以看到一層白色薄膜)才有神經,肝臟其他部位因為沒有神經,所以除非肝癌侵犯到外層的包膜,否則再大的腫瘤也不會痛。


第二,肝臟只要剩正常的五分之一大小,就可以維持正常功能。也就是說等到肝臟被破壞了80%時,才會產生肝功能失調的症狀,例如食慾不振、黃疸等。所以肝炎、肝硬化、肝癌除非是很嚴重或是到了末期,否則不會痛、也沒有症狀。


三年前因肝癌去世的林芳如,大學二年級時有一天上體育課,被同學撞到腹部,疼痛不已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本應該是柔軟的腹部已經是硬的,肝臟內一個13公分的腫瘤破裂。在此之前,她是一個懷抱著美夢,活潑又健康的少女,絲毫不覺身體有任何異樣,在和肝癌奮戰了六年後,寫下了《我不能死,因為我還沒有找到我的遺囑》一書後,她還是離開了,去世那年才25歲。


如果在還沒有症狀之前就發現的肝癌,則治癒率相當高,有50%的人可以活10年以上,也就相當於完全治癒。


前監察院長黃尊秋在一次健康檢查的腹部超音波中,發現肝臟有一個類似腫瘤的水泡,經過酒精注射治療後,去年以手術切除。現在他臉色紅潤,每天照常運動、爬山,腳力還勝過年輕人。手術後一年來,黃尊秋的肝臟已經再生了將近80%。


但是,目前有機會能夠在「身體看起來還好好的」時候,就發現罹患肝癌,因此救了一命的人,實在是少數。


這些不知情的人,往往就是最大的無辜受害者。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肝臟躲著病毒,往往一躲就是20∼30年,在裡頭神不知鬼不覺地慢慢繁殖,等到時機成熟,一躍而成為肝癌。


要免於自己淪為肝癌的刀下俎,第一步就是要先確定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已經罹患C型肝炎。


B行肝炎病毒是罪魁禍首


在台灣,B型肝炎病毒正是造成肝癌最主要的兇手(約佔80%),C型肝炎病毒則是第二號兇手(約佔10∼15%)。這些人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0倍。「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的三部曲,」台大許金川說。罹患慢性肝炎,接下來可能的變化是肝硬化,然後是肝癌。這是肝病發展的典型模式。但是,目前也已知道並不是每個感染的人都會照這樣的發展。至於誰容易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科學家們正加緊研究中。


什麼人容易感染B型肝炎?母親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生產的過程透過胎盤或產道,把病毒傳染給嬰兒的機率相當高。所以,嬰兒很可能在出生兩三個月後變成B型肝炎帶原者,而且終身帶原,B型肝炎因此能夠一代傳一代,綿延不絕。至於最早的B型肝炎感染源從何來?開啟台灣肝炎研究的和信醫院榮譽院長宋瑞樓,也尚未解開謎題。


這些出生就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人,和正常小孩一樣健康地成長,由於病毒的潛伏期長,往往直到青壯年,正擔負家庭與社會的重責大任,才發病轉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根據研究成年男性帶原者,如果母親也是帶原者,那麼會有一半的機率死於肝臟疾病,女性則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死於肝臟疾病。


為什麼一出生就已經感染,卻要等到成人才發病呢?台大內科教授陳定信對於這個現象有一精闢的比喻。因為幼兒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分不出什麼是外來的,什麼是自己的,所以會把早早就侵入的肝炎病毒當成自己人。等到長大成人,免疫系統健全時,才驚覺原來定居在肝細胞數十年的病毒竟然是個敵人,於是展開砲火攻擊,從家裡看到窗外有壞人,就放一門大砲,連房子也打掉了,於是就發生肝細胞壞死,也就是肝炎。


這正是B型肝炎病毒陰險,令人恨得牙癢之處。B型肝炎病毒並不直接破壞肝細胞,而是躲在肝細胞裡。人類免疫系統中有一種「細胞毒性T細胞」,為了消滅B型肝炎病毒,不得不連肝細胞一起摧毀。最無辜的當然是肝臟,警察跑到家裡來抓小偷,雖然小偷被打到,但房子也沒了。忠厚、老實的肝臟,就這樣任B型肝炎病毒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


在台灣,每五個成人就有一個是B型肝炎帶原者(美國是千分之一),除了媽媽傳染給孩子之外,經常輸血或打針的人,也比較容易感染B型肝炎。


台灣人特有的打針文化也是肝癌的幫兇。在醫界,大家都知道,病人來看病,如果不為他打一針,可能這個病人就再也不來了。過去醫療環境不佳,打針針頭甚至沒換,只用酒精棉擦一下就重複給下一個病人使用。B型肝炎病毒因此針針相傳。


C型肝炎針針相傳


針針相傳的不止B型肝炎病毒,也包括C型和D型肝炎病毒。


根據衛生署委託的研究發現,台灣西部有某些村的村民C型肝炎罹患率高達44%以上。後來才發現因為民眾經常前往打點滴的診所和藥房,為了省錢,整套注射器具很少更換,而引起全村的大感染。


山地部落沒有醫護人員,醫療環境不佳,醫療器具、針頭消毒不完全,C型肝炎的感染率也較高。


因為C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的量很少,所以不易經由母親的胎盤或產道傳染給嬰兒,必須透過輸血或注射直接感染。台灣在民國81年開始對捐血血液篩檢C型肝炎病毒,在此之前曾經輸過血的人約有15∼20%的人可能感染C型肝炎病毒。


前不久才喜獲麟兒的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就是在年輕時因為腎病住院打針,而感染了C型肝炎,從此展開和C型肝炎的長期抗戰。在27年後終於大獲全勝,把C型肝炎病毒轟出去。


毅成建設總經理王啟元的妻子胡慕潔就沒有這麼幸運。她每年都做全身健康檢查,肝功能都正常,然而健康檢查項目中並未包括C型肝炎的篩檢。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早在六歲那年就因為燙傷住院感染了C型肝炎。去年,她因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去世,才46歲。不論識與不識者,看到照片上高雅甜美笑盈盈的胡慕潔就這樣枉死,莫不感到悵然,遑論她的家人。


如果已經有B型肝炎帶原或是C型肝炎的人怎麼辦?中研院院士陳定信說,帶原者的情況很複雜,從沒病(健康帶原者)到有病,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因此一定要檢查。了解肝臟現在的狀況-只是發炎?或是已經硬化?還是長出腫瘤?若是發炎,則必須視情況接受治療。


肝臟好不好,檢查才知道


肝臟沒有神經,多數的肝病病人不會感到疼痛,也沒有其他症狀,所以肝臟好不好要靠檢查才知道。定期檢查就像是保全系統的監測一樣重要。


看過太多肝癌病人一來求醫就是末期,一家人哭哭啼啼,許金川相當感慨地說,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定期監測肝臟狀況。


但是,一般人抱持的態度多半是「我不會那麼倒楣吧!」就好像生活在台北的人都知道小偷很多,但是反正自己不曾遭小偷,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以保全系統監控,可以把小偷作案機率減到最低,」許金川比喻。


藥學系畢業的李先生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雖然有醫學知識,但是27歲的他,仗恃年輕力壯,自信健康不會有大問題,所以並沒有定期追蹤。只是拗不過女友的要求,參加「肝炎防治基金會」所舉辦的篩檢,卻意外發現血中「α胎兒蛋白數值」很高(肝癌的可能徵兆之一),緊接著進一步的血管攝影與電腦斷層檢查,確定是兩公分的肝癌。在去年4月手術後,除了身上多了刀疤外,一切如常。家人在他的鼓吹下,都做了檢查,結果發現全家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所幸目前肝臟檢查都正常。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病


定期追蹤腫瘤的蛛絲馬跡固然重要,方法也要正確,才能在肝癌小如花生米時,用酒精注射、栓塞餓死或是手術割除。


B型肝炎帶原者、C型肝炎、慢性肝炎(肝臟酵素GOT、GPT檢測值連續半年不正常)、肝硬化、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都是肝癌的危險群。這些人應該每半年追蹤一次肝臟的狀況。


此外,到醫院定期檢查要記得兩件事:


1.找肝膽或腸胃專科醫師。現在醫學分工很細,不是每個醫生都懂得肝病,所以一定要找專科醫師。
2.檢查項目最好要包括三項:肝功能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


這三項檢查到底可以檢查出什麼?


一、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可以看出肝臟是否正在發炎,但是不能及早顯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更不能檢驗出是否感染各種肝炎病毒。


肝功能檢查,是指抽血檢查肝細胞內的酵素(即GOT、GPT)。正常值會因各家醫院的標準值而有異,不過一般都在40單位以下。


這兩個數據只能代表抽血那時之前,肝細胞有沒有發炎、壞死。肝細胞若壞死,這些原先存在於肝細胞內的酵素,就會跑到血液中,因此檢測值就會升高。


宋瑞樓認為,GOT、GPT更應該稱為肝細胞壞死指數才對。GOT、GPT並不能做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


在醫院門診裡,很多病人一聽到癌症末期,最無法接受的是「我每年做肝功能檢查都正常,怎麼會?」但「即使是已經罹患肝硬化或是肝癌,這些檢查還是可能正常,所以只有肝功能檢查是不夠的,」許金川說。


「如果還有明天」演唱者歌手薛岳,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台灣檢查時他的肝功能正常。不久到大陸演唱,腹痛求醫,卻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目前全民健保提供40歲以上的人所做的健康檢查,雖然包括肝功能檢查,但是並不能檢驗出是否有B型與C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很多人卻不了解這一點,以為肝功能檢查正常,就可以安心。宋瑞樓和陳定信曾經努力爭取把B型肝炎抗原檢查包括在健保的健康檢查項目內,可惜未被採納。


要徹底篩檢出早期的肝癌,除了肝功能檢查外,還要再做血中α胎兒蛋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可以。


二、血中α胎兒蛋白(AFP)
抽血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也是在早期就抓出肝癌的好方法之一,正常值小於20ng/ml(每個檢驗單位的正常值會略有差異)。


α胎兒蛋白只在胎兒時期分泌,出生後就消失。但是肝癌病人不知道為什麼又開啟這種分泌功能,所以α胎兒蛋白值會升高。如果血中α胎兒蛋白無緣無故超過400ng/ml以上時,約有95%可以確定是肝癌。不過約三分之一的小型肝癌病人,α胎兒蛋白值正常,所以也不能只靠它來診斷肝癌,必須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才能早期診斷。


三、腹部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不痛,時間又短,就像是醫生的第二個聽診器,可以透視肝臟和其他腹部器官。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出來。


約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一般來說,肝癌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最快約需4∼6個月左右。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的話,4∼6個月後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4∼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


台灣人的頭號敵人──肝癌,在醫生眼中其實也不是完全束手無措,只要在還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時,就先逮住它,加以制裁,就有痊癒的機會。


所以,愛肝的第一步不是去買「顧肝」的藥吃,而是去篩檢,了解它是否正在受苦?肝炎病毒是否欺負它?只要定期檢查,及早緝兇,肝癌不會是絕症。


諮詢單位:
*肝病防治基金會:電話(02)2382-5234;網站:
http://www.liver.mc.ntu.edu.tw/
*德桃癌症關懷基金會:電話(02)8773-1261;網站:http://www.cancercaring.org.tw/
*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電話(02)2875-7629;網站:http://www.vghtpe.gov.tw/~tcfund
*台灣癌症基金會:電話(02)2396-8006;網站:http://www.fcf.org.t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mmon Health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康健雜誌版權所有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老師電子報:『環保』小動作∼抗暖化


出國用3G--記得關閉連線
『環保』小動作∼抗暖化


台灣加溫中,2100年台北可能消失殆盡


知新講堂的講師陳世耀傳來天下雜誌最新的ppt請大家參考,
最近全球暖化議題火紅,但你知道台灣也有一個迫切危機,
那就是「台灣燒起來」嗎?
今年冬天是自1880年有記載以來,地球最熱的冬天。
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勇冠全球!
全球暖化加溫帶動海水上升,
豪宅大樓都將泡在「台北湖」。
溫度每上升一度,登革熱疫情就移轉到台北,
冬天點蚊香已經來臨了。
現在就開始面對真相吧!立刻前往了解>>
其實,只要你每天上班不打領帶,
買早餐不拿袋,到辦公室第一件事開窗不開冷氣等等,
這些小行動都可以減碳排放量抗暖,
幫台灣降溫,請支持Cool Taiwan行動吧!
立即轉寄附件中的「全球暖化台灣發燒」PPT給親朋好友,
讓他們一起關心下沉中的台灣。
也可以利用網路,
下載另一支「Cool 台灣,8招抗暖降溫行動」PPT喔!
除此,部落格串聯貼紙與MSN小圖示下載,
也可以讓更多人問你:「這是什麼行動呢?」
圖片位置:
http://ad.cw.com.tw/cw/taiwan_warm/images/cooltaiwan120x120.gif
專輯連結:http://ad.cw.com.tw/cw/taiwan_warm/index.htm


看完了「全球暖化,台灣發燒PPT」,你知道聯合國IPCC已把台灣列為氣候變遷的「高
危險群」嗎?
真相是,二十三年後,不論是億萬豪宅或價值百億的商業大樓,都將泡在「台北
湖」,高雄只會剩下「壽山島」,台南更徹底淹沒。可怕的是,冬天點蚊香、登革熱
高危險區大舉北移!
台灣持續加溫不退燒,有哪些「抗暖」行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發現與監測二氧化
碳對於地球的衝擊,需要科學家投入研究。但是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想像簡單
得多,累積的效果,也比想像大得多。
小動作,卻可帶來大影響。就靠我們從每天早晨開始…


小行動1:不打領帶,少洗衣物
男性上班前,夏天不打領帶,調整空調28度,晃眼驚覺夏天省下七萬一千噸CO2排放
量。
女性集中大量衣服再洗,減少洗衣頻率,並用陽光曬乾。


小行動2:食用當地所產的食物
上班途中買吃早餐時,記得選吃當地、當季食物,可省運送、冷藏。
吃多少、買多少。廚餘佔你吃的食物30%,收到冰箱最後仍有80%被丟掉。


小行動3:支持綠色消費,購物不拿袋
使用環保標章產品,家庭能源支出少30%。買餐點時手拿就好,尤其買有能源之星、省
水、省能等環保標章產品。企業同樣減少包裝。例如HP將碳粉夾包裝變輕,減少CO2排
放,相當減少3500輛車排放量。


小行動4:搭公車、少開車
上班上學不騎機車!機車每公里排放廢棄量是汽車的3到4倍。
不一人開車上路!每天早上車輛減少兩萬車次,可省近1400萬美元、2200萬噸汽油、
7100噸廢氣和污染。


小行動5:打開窗戶,不吹冷氣
到公司把窗戶打開!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或調高溫度一度,省6%用電。全台一千九百
萬台冷氣計算,一個夏天可省三億度電,足夠澎湖使用一年。


小行動6:回收、回收、再回收
用餐畢、列印完,把垃圾做資源回收!
辦公室使用再生紙。因為再生紙一噸,可省三萬公升水及19顆樹。
保特瓶重覆裝水帶著走。重複使用20次可減少近1/4的CO2排放量。


小行動7:多使用網路電子帳單
多用網路電子帳單,省下大量紙張。將多支電話帳單合成一份,公文電子化,可節省
紙張與郵遞,估計1年減少9千萬張帳單,等於1年少砍8千多顆樹。


小行動8:使用省電燈泡
家裡與辦公室最熱的是燈!
外型像冰淇淋的省電燈炮價格三級跳,但電量只有傳統的3到5倍,亮度相當。
一年可省150磅CO2排放量。 
幸福是所有女人的願望 而美麗是新揚給所有女人的祝福


新揚美體美形 專業瘦身 提供女人曲線的滿足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老師電子報:惱人經痛~~要注意唷~~~


看到伴娘,新郎哭了……新娘不會是右邊的吧


惱人經痛~~要注意唷~~~


更新日期:2007/05/0607:10記者:記者陳惠惠?畧蠷?
每回大姨媽造訪,劉小姐不只暈眩、耳嗚、全身冒冷汗,還痛到無法行走,多年來,因經痛掛急診的次數更是多到數不清,最近連打止痛藥都無效。


因為子宮長了肌腺瘤,一個月裡,劉小姐有近半個月的時間都要用衛生棉,經血量多到連產後用衛生棉都不敷使用,還曾為此徹夜坐在馬桶上。


不堪忍受月復一月的經痛,毫無生活品質可言,劉小姐說,「我甚至哭著求醫師,能不能把子宮拿掉」。育有一子的她,好不容易撐到四十幾歲,過了適合生育年齡,醫師才答應她動刀,再過些日子,就可切除子宮,她形容「好不容易才等到這一天」。


不同於劉小姐這類次發性經痛患者,更多婦女的經痛並無病理性因素,屬於原發性經痛。像在傳播圈工作的小君,月經首日免不了要拉肚子,情況好時只是痛到站不直,嚴重時則會嘔吐,也因為吐怕了,連東西都不敢多吃,就算疼痛難忍,也只能喝熱巧克力、黑糖水,不願吞止痛藥。


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金源說,一半女性都有經痛困擾,只是輕重程度不一,急診室裡不時可見因經痛被救護車送來的女病患,其中又以年輕小女生最為常見,還有人痛到昏了過去。


台灣女性究竟怎麼對待經痛?有統計顯示,兩成的女人選擇不理不睬,四成一會先休息,一成四會買西藥來吃,百分之八的女性吃中藥,只有百分之六的女性會積極就醫。徐金源說,顯然大多數台灣女性會先躺在床上,再痛下去,就買藥吃,直到無法忍受才會上醫院。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華筱玲也發現,很多女性怕成癮,不敢吃止痛藥,還強忍著痛,硬是不上醫院看診,但事實上,吃止痛藥是不會成癮的,只要沒有胃潰瘍,適度吃些止痛藥可以讓自己更舒服。


華筱玲說,沒經過檢查,無法分辨究竟是原發性或次發性經痛,重要的是要先確定是不是病理性因素導致經痛。若不是,醫師也會視病患情況,給予合適的止痛藥,或以避孕藥解決經痛困擾。


華筱玲與徐金源建議,「當經痛影響生活品質時就要就醫」,無止境地忍耐經痛絕對不是一項「美德」。



================================================================
楊老師以前也常為經痛困擾不已
但是現在已經好很多了
因為經痛有很多種原因
其中可能就包含脊椎側灣的問題
但是楊老師在穿了新揚腰莢一陣子後
就有明顯改善喔


雖然楊老師不是醫生
不敢說一定就是這樣好的
但是至少也讓我少吃了很多止痛藥啦!


尤其是有時候不舒服時
在腹部熱敷針寶寧
真的輕鬆很多
================================================================
憂鬱量表(可自我篩檢)


http://www.jtf.org.tw/overblue/taiwan1/index.asp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9種不好的習慣
分類:☆ 生活智慧 ☆2007/05/10 16:42


1.起床先疊被


人體本身─也是一個污染源。


在一夜的睡眠中,人體的皮膚會排出大量的水蒸氣,


使被子不同程度地受潮。


人的呼吸和分布全身的毛孔所排出的化學物質有145種,


從汗液中蒸發的化學物質有151種。


被子吸收或吸附水分和氣體,如不讓其散發出去,


就立即疊被,易使被子受潮及受化學物質污染。


2.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的人則通常飲食無規律,容易感到疲倦,頭暈無力,


天長日久就會造成營養不良、貧血、抵抗力降低,


並會產生胰、膽結石。
 
3.飯後鬆褲帶


飯後鬆褲帶可使腹腔內壓下降,


消化器官的活動與韌帶的負荷量增加,


從而促使腸子蠕動加劇,易發生腸扭轉,


使人腹脹、腹痛、嘔吐,還容易患胃下垂等病。


4.飯後即睡


飯後即睡會使大腦的血液流向胃部,由於血壓降低,


大腦的供氧量也隨之減少,造成飯後極度疲倦,


易引起心口灼熱及消化不良,還會發胖。


如果血液原已有供應不足的情況,飯後倒下便睡,


這種靜止不動的狀態,極易招致中風。


5.飽食


飽食容易引起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


注意力不集中,應激能力減弱。經常飽食,


尤其是過飽的晚餐,因熱量攝入太多,


會使體內脂肪過剩,血脂增高,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


還會引起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


在大腦中數以萬倍增長,這是一種促使動脈硬化的蛋白質。


腦動脈硬化的結果會導致大腦缺氧和缺乏營養,


影響腦細胞的新陳代謝。


經常飽食,還會誘發膽結石、膽囊炎、糖尿病等疾病,


使人未老先衰,壽命縮短。


 


 


6.空腹吃糖


 


越來越多的証據表明,空腹吃糖的嗜好時間越長,


對各種蛋白質吸收的損傷程度越重。


由於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


因而長期的空腹吃糖,更會影響人體各種正常機能,


使人體變得衰弱以致縮短壽命。
 
7.吃太鹹的食物


鈉在人體內滯留,容易形成或加重高血壓和心臟病。


8.留鬍子


鬍子具有吸附有害物質的性能。


當人吸氣時,被吸附在胡子上的有害物質就有可能被吸入呼吸道內。


據對留有胡子的人吸入的空氣成分進行定量分析,


發現吸進的空氣中含有幾十種有害物質,


其中包括酚、甲苯、丙酮、異戊問二烯等多種致癌物,


留有胡子的人吸入的空氣污染指數,


是普通空氣的4.2倍。


如果下巴留有鬍子,又留八字胡,


其污染指數可高達7.2倍。


再加上抽煙等因素,污染指數將高達普通空氣的50倍。


9.蹺二郎腿


蹺二郎腿會使腿部血流不暢,影響健康。


如果是靜脈瘤、關節炎、神經痛、靜脈血栓患者,


蹺腿會使病情更加嚴重。尤其是腿長的人或孕婦,很容易得靜脈血栓。


10.瞇眼看東西、揉擦眼睛


瞇眼看東西,眼角易出現魚尾狀皺紋。


習慣性瞇眼還可使眼肌疲勞、眼花頭疼。


揉眼時,病菌會由手部傳染眼睛,導致發炎、睫毛折斷或脫落。


11.強忍小便


強忍小便有可能造成急性膀胱炎,


出現尿頻、尿疼、小腹脹疼等症狀。


美國科學家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


有憋尿習慣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5倍。


憋尿時,膀胱貯存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


形成人為的尿瀦留。如經常憋尿,


就會使括約肌和逼尿肌常常處於緊張狀態;


如果憋尿時間過長,膀胱內尿量不斷增加,


還會使內壓逐漸升高,時間長了就會發生膀胱頸受阻症狀,


造成排尿困難、不暢,或漏尿、尿失禁等毛病。


在尿瀦留時還易引起並發感染和結石,嚴重時還影響腎功能。


12.伏案午睡


一般人在伏案午睡後會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


原因就是眼球受到壓迫,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造成的。


倘若每天都壓迫眼球,會造成眼壓過高,長此下去視力就會受到損害。
 
13.俯睡


俯睡使脊柱彎曲,增加肌肉及韌帶的壓力,


使人在睡覺時仍然得不到休息。


此外,還會增加胸部、心臟、肺部及面部的壓力,


導致睡醒後面部浮腫,眼睛出現血絲。


14.睡前不洗臉


留在臉上的化妝品不洗掉,會引起粉刺和針眼之類的炎症,


還能使眼睛發炎,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15.睡前不刷牙


睡前刷牙比起床後刷牙更重要,


這是因為遺留在口腔中和牙齒上的細菌、


殘留物在夜裡對牙齒、牙齡有較強的腐蝕作用。


16.睡懶覺


睡懶覺使大腦皮層抑制時間過長,


天長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為的大腦功能障礙,


導致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


擾亂肌體的生物節律,使人懶散,產生惰性,


同時對肌肉、關節和泌尿系統也不利。


另外,血液循環不暢,全身的營養輸送不及時,還會影響新陳代謝。


由於夜間關閉門窗睡覺,早晨室內空氣混濁,


戀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17.熱水沐浴時間過長


在自來水中,氯仿和三氯化烯是水中容易揮發的有害物質,


由於在冰浴時水滴有更多的機會和空氣接觸,


從而使這兩種有害物質釋放很多。


據收集到的數據顯示,若用熱水盆浴,


只有25%的氯仿和40%的三氯化烯釋放到空氣中;


而用熱水沐浴,釋放到空氣中的氯仿就要達到50%,


三氯化烯高達80%。


18.賭博


賭博之所以有害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


是因為賭博本身是一種強烈刺激,長期進行賭博,


可使中樞神經系統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容易引起激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和呼吸加快等,


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還會患消化性潰瘍和緊張性頭疼。


19.生活過度緊張


從事腦力勞動和做生意的一些中青年人,


他們的生命機器在整日超負荷運轉,


由於他們在心理上的競爭欲強,


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過度的腦力和體力勞動後,隨之而來的是抗疲勞和防病能力的減弱,


進而可能引發多種疾病。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世界雜誌:末期病患找回尊嚴的治療方式


末期病患找回尊嚴的治療方式


本刊編輯/周琳霓


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最終的結果,但是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坦然面對死亡的降臨?在醫學科技高度發展之下,曾幾何時「急救」變成病患家屬最後的期望,卻不知道急救只是危急病人身心痛苦的延續,甚至只是苟延殘喘、痛苦得走向人生最後一段路。


安寧緩和醫療的成立


在急救醫學尚未發達之前,當病患生命已到最終時,醫師會緊握病患的手,與家屬一起陪伴病患安詳走完人生最後旅程。但到了1960年代,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措施不斷出現,使得家屬不願意放棄最後一絲希望,而醫師也認為發達的醫學可以戰勝死神,救回已奄奄一息的病患。


因為看到病患臨終時臉上痛苦的表情,有人開始省思急救到底是不是每位臨終的人一定要接受的動作?他們認為將死之人不應該再接受急救的折磨,靠著如CPR、插管、人工呼吸器等冰冷的醫療儀器維持僅剩的幾天甚至幾小時的生命。


而且有些疾病,如癌症病患,當治療已經沒有希望的時候,病患必須忍受著身體與心理的雙重痛苦,在痛苦中掙扎、無助,只希望求得早日解脫,一了百了。1967年,英國一位女醫師西西里•桑德絲女士,在教會協助下,成立了St. Christopher’s Hospice,改變醫療講求的「治癒」,加上了人性化的「照護」觀念,推動對癌末病患的積極照顧。


台灣安寧緩和醫療的發展


Hospice Care台灣翻譯為「安寧療護」,1990年馬偕紀念醫院首次引進安寧療護的觀念,並在竹圍分院開設台灣第一間專職的「安寧病房」;接著1994年耕莘醫院成立「聖若瑟之家」,緊跟著台大醫院也在1995年成立了緩和醫療病房(Palliative care),台大醫院安寧病房是一個重大指標,它不但是台灣公家醫院第一家安寧病房,同時也是台灣醫學中心的第一家,產生了承先啟後的功用。從馬偕醫院開始到現在15年的時間,台灣不只在各大醫院先後成立安寧病房,更在2000年成為亞洲國家第一個完成「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立法。


按統計,台灣每年需要臨終照護的人口超過11萬年人,且平均不到4人就有一人是死於癌症(每年至少有35,000人)。雖然各大醫院陸續開設安寧病房,但病床數仍不敷使用(許多病患都在排隊),且大多民眾尚未接受「安寧療護」的觀念,致使尚有八成的末期癌症病人不能在安寧療護的照顧之下,安詳走完全程人生。


安寧療護≠等死!!


許多人認為安寧療護即是要病患「等死」!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台北榮總家醫部暨大德病房主治醫師吳彬源表示,末期病人最需要的並不是「病」的治癒,而是「痛」的緩解,以及社會、心理、靈性各層面的照顧。而安寧療護的目的不在延長病人的瀕死期,而是在提升病人的最後生活品質,以人性化的「四全照顧」,緩解病人及家屬的痛苦,並協助病人有尊嚴且沒有遺憾的向生命說再見。


許多病患在醫師宣告治療無效之後,都會陷入絕望的心境,而逐漸放棄求生意志,但是安寧療護卻提供積極的四全照顧,以病人的身、心、靈及生活品質為重點,提高其自然生命力。更令人開心的是,有許多病人在接受安寧照護之後,不但過得更快樂,且因為病情穩定而可以回家,增加和家人團聚的時光。


安寧療護的「四全」照顧


何謂「四全照顧」?其指的是全人、全家、全程及全隊:
全人:身、心、靈整體照顧。
全家:照顧病人,也照顧家屬的身、心、哀傷等問題。
全程:照顧病人直到往生,及逝後家屬的悲傷輔導。
全隊:由完整的專業團隊共同照護(醫師、護理師、心理師、藝術治療師、營養師、宗教師、志工等)。


安寧病房除了有上述這些醫療師、宗教師等軟體外,還有寬敞、明亮、舒適的環境,如花園、休息廳、禱告室、佛堂、客廳、餐廳等硬體設備,將空洞、不舒服的病房塑造成一個溫馨的空間,讓病患真正得到較好的生活品質,而不再只是困在幽暗的病房內。


醫師與病患的溝通,讓末期患者找到希望


根據台大醫院的統計,住在安寧病房的人25%知道自己住在安寧病房,但有75%不清楚。吳彬源表示,病人知道自己疾病已經無法治癒而送到安寧病房,是人生一個重大關卡,許多觀念、感想都會有所改變,因此醫師如何告知病患及家屬真相是一個很難拿捏的標
準。


吳彬源說,首先就是要讓病患對醫師感到信賴與安全感,要多跟病患溝通,從中找出他真正需要的事物;而且也要讓病患知道,住進安寧病房並不是放棄醫治,相反地,是以更積極的照護,讓身心俱疲的病人找到希望。


前台大醫院副院長、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陳榮基教授指出,安寧療護高人性化的照顧方式,不只是對傳統醫療非人性化的積極回應,同時也是社會文化中重視個人價值及病患權益的一種覺醒,病患有權利選擇自己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走完人生旅程。


因為安寧療護可以有效緩解病人的疼痛及相關症狀達95%以上,同時也可以協助病人社交、情緒、財務和宗教靈性等事宜、提升病人的生命品質,並尊嚴地活到最後一刻,而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視為癌症防治不可或缺的一環。


安寧病房服務對象


台灣健保目前只給付癌症末期以及漸凍人,但事實上,安寧緩和醫療是以病患身心靈整體照護為出發點,應該是適用於所有的病人。但基於專業人員與硬體設施等資源的不足,因此仍以末期病人為主要服務對象。其所須具備的條件如下:
1. 罹患無法治癒的疾病,且由二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其中一位醫師應有專科醫師資格)。
2. 病患及家屬均了解且願意接受緩解性或支持性治療,並簽署「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同意書」。
3. 病患及家屬同意病危時不再施行心肺復甦術,並簽署同意書者。


雖然安寧病房在台灣已推行10多年,而且也已經立法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但陳榮基認為全國安寧病房分佈不均、病床數不夠、教育民眾安寧療護的觀念等問題仍需要持續努力改善,讓所有需要臨終照護的病人都可以享受到積極生活、安享餘命的生活品質。


新書上架──腦性麻痺兒照顧指南


作者:張嘉獻等 定價:350元


本書簡介:
養育腦性麻痺兒童,可能是您一生中遇到最艱難的挑戰,必須面對的問題是當初要這個孩子時所想像不到的,甚至您會覺得生下這個孩子是個錯誤的決定。如果您因此屈服在壓力下,不僅對孩子有負面的影響,也會對整個家庭造成傷害;如果您能迎接挑戰,養育這樣一個孩子,可以是自我成長的契機。


請利用這本書提供的資訊,幫助自己成為一位有能力的父母。我們相信,知識的累積讓人可以高瞻遠矚、以平常心來面對問題。當您對孩子情況了解愈多,就愈知道該如何做;若您知道該有什麼期待和資源在哪裡,孩子的未來就有一個好的開始。


腦性麻痺兒照顧指南
 想看更多健康資訊嗎? 請上健康E世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如何找對兒科醫生看對科? 


如何找對兒科醫生看對科?
 
 
心肝寶貝生病時,焦急的父母常不知所措,《康健》為你請教專家,提供就醫指引。


文.李怡嬅 攝影.呂恩賜


12歲的敏敏常覺得頭痛、愛睏,老是賴在床上不去上學。媽媽帶她看一般兒科內科醫生,醫生沒有仔細檢查評估,就認為身體不適是孩子偷懶的藉口。媽媽也持同樣看法,所以沒放在心上。沒想到敏敏易倦、嗜睡的情形愈來愈嚴重,媽媽才趕緊帶她去看小兒神經科。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長了腦瘤,並非裝生病。


5歲的彥明咳嗽不止,媽媽以為是感冒,帶他看耳鼻喉科。吃完藥後雖緩減了症狀,但三天後又開始咳。
媽媽認為孩子只是身體不好,容易感冒,因此只要小孩一咳嗽,就帶去同一家診所,反覆治療持續一年仍未改善。後來經過朋友介紹,轉到小兒過敏科就醫,發現小孩原來有氣喘。醫生對症下藥後,才控制住。


小孩生病時,該帶去看哪科?選哪位醫生?是許多家長心中共同的疑問。
然而現代醫療系統分科愈趨專業精細,兒科專科下又細分新生兒、小兒心臟、小兒感染、小兒泌尿等次專科,加上沒有第一線基層醫師(家庭醫師)導航,只能由家長自行判斷。但醫療的專業是一堵高牆,民眾很難輕易跨越。「孩子生病時,我已經很焦急,看到那麼多科別,我更加迷惘,」有二個小孩的關小姐認為要明確掛對科別,對家長是很大的考驗。


另個難題是孩子可能還在牙牙學語、或表達不夠清楚,線索薄弱的情形下,父母通常只能憑小朋友表現出來的症狀求醫,風險很大。譬如,小孩一有咳嗽、發燒就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只做局部治療,減緩症狀,但其實小朋友可能罹患氣喘、過敏或其他胸腔、肺部疾病。長期治標不治本,輕度氣喘兒可能惡化成重度氣喘病患,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兒科醫師是第一線導航


在茫茫醫海中,如何找對醫生、看對科?多位小兒科醫師異口同聲回答,短期來說,若不確定孩子生的是什麼病,先看一般兒科,如有必要,再由他們轉診給次專科醫師,減少看錯科的機率。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奏延建議,6歲以下的小孩若受到感染,容易產生其他併發症,例如肺炎、膿胸,況且,小兒發燒不只感冒,可能是尿路感染、胸膜炎、川崎病、熱性疹等,甚或白血病、淋巴瘤、紅斑性狼瘡,「一定要全身性的來看,而非局部性的治療,」因此最好先找兒科醫師。
此外,用藥也是大學問。


小兒用藥,尤其是嬰幼兒,必須依他們的體重來計算藥劑量,絕對不是「大人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台大醫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弘傑,曾遇過小病患吃了感冒藥後,全身不停微顫。「我一看就知道是藥劑量過多導致的,」果然停藥後症狀就消失。


至於長期而言,建議為孩子找一個值得信賴、容易親近的家庭醫師,他能提供醫療保健的諮詢與照護。好的家庭醫師最好有合格的兒科專科執照、願意花時間與家長溝通、解釋病情、而且有耐心、有愛心、不會亂開藥(非慢性疾病,通常不會給超過4顆藥)、也不會推銷保健食品。


就醫自保原則


除了選對醫生,父母也要掌握聰明就醫原則,才能獲得理想的醫療服務。


1成為醫生與孩子間的橋樑:仔細詢問、並觀察孩子不舒服的症狀,並且清楚、詳細的告訴醫生。


聰明的家長還會做筆記,把小孩幾點幾分有哪些異常,在症狀出現前,曾做過哪些事、吃過什麼食物或藥物、症狀持續多久等等,記錄下來,提供醫生參考。


此外,不要抱著考醫生的心態,隱瞞孩子的病情。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璟隆觀察,有些家長會隱瞞實情,故意考醫生,想看看醫生的能力如何,「這是大錯特錯的心態,」他加重語氣說,家長提供的線索愈完整,愈能幫助醫生下正確判斷。


2多提問:對於病情有任何疑問,都要開口問。包括孩子生病的原因、如何預防、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等等。


例如孩子若有氣喘,要知道過敏原是什麼,才能有效預防。
父母也可以做小抄,把自己的疑問一一條列,不但不會漏問問題,還能把握看診時間,充分表達需求。


3藥物方面: 美國「健康照護研究與品質機構」(AHRQ)建議家長,要確定每位醫生知道孩子服過的藥物,包括處方藥、藥房買的成藥,以及草藥或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並且確認醫生知道你孩子的用藥史、體重、對藥物的任何過敏或不良反應;拿到藥物時,最好詢問為什麼要吃這個藥、該怎麼吃、吃多久、可能有什麼副作用、一旦有副作用該怎麼辦、以及孩子不可以吃什麼食物、飲料,或不可從事什麼活動?


4邀請一位親人或朋友陪伴你帶孩子一同就醫。


他最好是平時照顧小孩、或了解小孩健康情形的人,如家裡的長輩或保姆。


5就醫後,持續觀察、紀錄:


觀察孩子服藥後的反應,有沒有好轉或惡化,對藥物有無不良反應,並且紀錄下來,供下次就醫的參考。


6尋求第二意見


萬芳醫院小兒部主任郭雲鼎建議,如果同一個醫生,看了兩次還沒好,且沒有給明確的解釋,建議家長換另一個醫生看,尋求第二意見。
而第二個醫師的專業程度,應起碼不低於第一個醫師。例如先在一般兒科看過病,再來就應針對診斷結果,找次專科醫師看病,詢問另一個專業意見。


7充實醫療資訊


幾乎所有的兒科醫師都認為,多讀醫藥健康相關書刊雜誌報導,蒐集相關資料,是父母很重要的功課。


至於該如何判斷資訊的可靠性,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曾為文建議,至少要清楚作者的專業背景及學經歷。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則認為,若對某些報導或說法感到懷疑時,可以跟熟識的醫生討論,以解答疑惑。


或者直接徵詢醫生手邊有無相關文獻可看。在國外,醫生甚至會主動找資料給家長讀。陳媽媽十年前旅居澳洲時,帶幼兒看病,醫生翻箱倒櫃找文章給她閱讀,「讀完後,我才知道感冒分成病毒和細菌感染兩種,當小孩流黃鼻涕時表示病菌感染,才需吃抗生素,」她也感嘆,回台灣後,就再也沒有遇過這種會跟病家溝通醫學常識的醫生。


孩子的健康是家長一生的功課。正如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在《用心聆聽》中所言:醫生有優劣,治療效果因而有差異,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病人(家屬)也要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去做明智的判斷。


【康健雜誌102期 熟男熟女拼生小孩】


更多相關文章請見康健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9健康電子報--你的身體有多「毒」?


排毒風盛行,究竟,毒是什麼?如何排毒?排毒之後,人就會健康嗎?


「不只是便秘,正常人都可以來做,人一天有三到五公斤的宿便是正常排便排不出去的,做大腸水療可以排掉身體的毒素,改善失眠、頭痛、膚色暗沉……療效很廣泛喔!」台北萬華一家大腸水療中心服務人員回答詢問電話時,極「專業」的推銷大腸水療的好處,還煞有其事的說:「我們做的是預防醫學。」


晚間綜藝節目上,一位所謂的「排毒大師」在女藝人背上,滴些許精油,並用煙薰。「這就有排毒的功能。」大師說著。接下來,他又在另個藝人手臂上用工具刮出一層透明的油,主持人則驚呼:這就是排毒出來的髒東西嗎?轉到其他頻道,也有主持人正口沫橫飛介紹最新的排毒藥,底下一排搶購電話正斗大秀著,並請了許多見證人說明排毒後的「新」人生。


上述場景,都是「排毒」風盛行下的產物。現代人似乎以為自己身體內有很多「毒」,必須把「毒」排掉,身體才能恢復健康。排毒餐、淋巴排毒、大腸水療各種「排毒」方式,連排毒精油、排毒化妝品都應運而生。


然而有多少人追究過「毒」是什麼?身體又是如何「排毒」?


• 所謂排毒,有些是行銷用語


從西醫觀點來看,所謂的「毒」,是指細菌和病毒。中醫的「毒」,則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大「病邪」,主要來自外在環境氣候。綜合中西醫的看法,「毒」是指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包括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和污染、細菌、病毒,及人體新陳代謝的廢物。例如尿酸是人體新陳代謝的廢物,血液中尿酸過高,尿酸鹽結晶累積在身體各部分,就會形成「痛風」,因此痛風屬於新陳代謝疾病。


事實上,正統中醫和西醫都不曾出現「排毒」字眼。只能說,人體新陳代謝包括吸收和排泄,「排毒」或許只能算是「排泄」。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中藥組組長陳崇哲認為,中醫有「解毒」。例如,火氣太大,解火氣的毒,就是「解毒」。對西醫而言,就是「消炎」。坊間的「排毒」,應該就是中醫的「解毒」。只不過,就字面「震撼力」而言,「排毒」確實比「解毒」更能讓消費者接受,「這是典型的商業行銷字眼,消費者一聽說是排毒,以為體內的毒素可以被『逼』出來,好像武俠小說的情境,會覺得很有療效!」陳崇哲說。


事實上,坊間所謂的「排毒」,範圍太廣泛,且過於浮濫;無論排汗、促進淋巴循環或新陳代謝、幫助排便通通被歸為排毒的一環。


其實在西醫的眼中,人體的排毒器官只有肝臟和腎臟。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張天鈞強調,人體細胞新陳代謝時,會產生代謝物,不排出去,對身體有害,肝和腎是兩個重要的排泄代謝物器官。肝可以透過細胞作用,把進入體內的毒素從膽汁排出,腎則會將血液中的有害物質透過小便排出。


張天鈞認為,坊間排毒方法是有點誇大其詞。例如大腸水療,就不是健康的作法。因為大便本來就有很多細菌,有些菌是好的,全視為毒素一併排出,「違反自然生理」,必要性並不高。他也說,身體本來就會自然進行把壞東西排出來,灌進乾淨東西的交換工作,而且,過程之中腎臟還會主動調整血糖該多少,尿素氮多少。


• 毒的來源,其實是食物本身


現代人體內「毒」的根源,其實是因為吃進太多身體處理不掉的東西。張天鈞有一個病人,每天吃很多檳榔,把荖花和石灰質都吃進去,造成血鈣濃度太高,導致腎功能衰竭。


另外,膽固醇(脂肪的一種)是製造細胞膜和荷爾蒙的重要原料,但是,現代人的飲食中,膽固醇含量太高,身體利用不了,堆積在體內,造成高血壓、高血脂,本來是身體運作必要成分,量過多之後,反而變成「毒」,讓現代人欲除之而後快。


「現代人肉吃太多了,又都不動。」榮民總醫院營養部主任章樂綺說,時下食物,脂肪太多,纖維(蔬菜)太少,均衡飲食是:成年人一天至少要吃三碟蔬菜,每碟約半碗分量。也就是,一天應該吃一碗半的蔬菜,但多數上班族每天吃不到這樣分量的蔬菜。章樂綺指出,速食店的漢堡,只有一、兩片蔬菜,三明治,只有二片小黃瓜。一天下來,蔬菜攝取量,「大概只有兩湯匙吧!」


依照衛生署建議的均衡飲食菜單,一般上班族一天內最好吃到四碗飯(每碗飯可以用四片土司麵包或兩碗麵代替),除此之外,吃一個蛋、喝一杯豆漿之外,就只要再吃六十克的魚或肉,大約是兩薄片乳酪的重量,這薄薄兩片肉,就足以供應身體所需,但是,現代人中午便當裡的魚或肉,可能就已超過一天所需的分量。也就是,肉吃太、飯和菜吃太少。


章樂綺指出,現代的飲食習慣造成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文明病」,已是鐵的事實。「這些文明病其實一點都不文明,是生活環境讓我們好逸惡勞。」而且,多數人至今的用餐的觀念是:「飯吃不完沒關係,把肉吃完!」


• 最大謬思,只想躺著排毒


很多人想藉外力或藥物、偏方「排毒」,但陳崇哲說:「到目前為止,還找不到真正可以『排毒』,又不會造成副作用的藥!」像薏仁有助排掉身體的水分,但還是排不掉膽固醇。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健康聖品」大流行,從黑豆、靈芝、番茄到最近的地瓜等,消費者都以為,吃下這些單一的「健康聖品」對身體健康絕對有益。事實上不然。台北市立婦幼醫院中醫師莊雅惠強調,其實,沒有任何單一種食物適合每一個人,中醫通常要看每個人的體質,決定適合什麼。


張天鈞說,食物對身體能不能產生作用,主要是看「分量」。「在實驗室裡養一堆癌細胞,在細胞上撒很多鹽,結果癌細胞死掉了,就說,鹽可以抗癌。但是人吃下那麼多鹽,不只癌細胞死掉,整個人都死掉了。研究要應用在人體上,沒有作過臨床,就不足以採信。」


均衡營養之外,還要多樣化,張天鈞建議,同樣是蔬菜或海鮮肉類,也不要固定吃某一種,今天吃茼蒿,明天空心菜,後天吃高麗菜;今天吃蚵仔,明天螃蟹、後天吃蝦子,牛肉也一樣,美國、紐西蘭、澳洲牛肉可以互換,連牛奶的品牌也都可以時常更換,「每一種吃下去的量不大,即使有污染(毒),身體都還自然還可以處理。」


根據衛生署的建議,人身體內的熱量來源,應有約二五%來自脂肪、一二%來自蛋白質,六三%來自醣類,但是,章樂綺認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中,脂肪占熱量來源已達到四○%,蛋白質占二○%,醣類占比已降到四○%,這樣飲食的結果,使得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肝病、腎臟病等長期占據國人前十大死因榜單內。


但是,人們很難回頭思考自己「吃太多」,反而在身體負荷過重之後,想要藉「排毒」讓自己健康,這也造就時下排毒產業日趨盛行。


其實,想要「排毒」,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運動,像淋巴是身體免疫系統,透過運動,本來就可以促進淋巴循環,將身體有害的物質排出體外,但是,多數人不想運動,而是花錢請瘦身美容業者在身上沿著淋巴結按壓。


坊間也有醫師推出讓病人躺著注射點滴,就可「瘦身、排毒」的療程。另外,躺著就可以「碎脂」的「碎脂機」大賣,也反映現代人不想動就想讓脂肪不見的心理(編按:前者行為已被衛生署醫政處認為,涉及醫療廣告不實。後者經民眾檢舉,已發現「碎脂機」是「低週波治療器」,並不具有消除脂肪的效果,衛生署在六月上旬依「藥事法」,對廠商開出罰單)。


「現在的人很會賺錢,但不喜歡動,要他走半公里到捷運站可能都不願意,像這樣,要『排毒』談何容易?」陳崇哲說。原來,身體健康最難纏的敵人,其實不是人體內的「毒」,而是自己。但是,要人們少吃多動,卻是對人性最嚴格的挑戰,有多少人能成功挑戰自己,抵擋得住美食和各種便利的誘惑?


所以,通常是生過重病的人才會乖乖的重視飲食和健康,在身體器官沒有以疾病對自己提出抗議之前,多數人還是放任自己享受、任由「毒」在體內累積而不自知。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大轉貼電子報:養生觀


疑難雜症╱銀髮族保元氣秘方
報導/邱玉珍攝影/林國彰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很難不彎腰駝背。


曾為日本皇后美智子打理健康的莊淑旂博士,不僅腰不彎、背不駝,還神采奕奕,令人無法相信她今年已經86歲了。


上了年紀的人,就算不再年輕,仍可以過得如此輕鬆愜意。本刊特別專訪她,請她透露銀髮族活得健康、快樂的秘訣。


「人要會找能讓自己快樂的泉源,很多煩惱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一頭銀髮的莊淑旂說,要擁有如意的生活、健康的身體,一點也不難,只要堅守「今天的疲勞,今天消;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這也正是她總是神采的訣竅。


很多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總會不停地怨天尤人,甚至生悶氣;莊淑旂則是盡量忘記不好的事情,讓心情不受影響。


她笑著說,生氣也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影響健康;以她為例,每天的開始,她一定先感謝天、感謝地,也會向花草道早安,讓自己這一天都能過得快樂。


此外,還有一個絕招,能讓自己天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


每天一定會拉拉耳朵,然後告訴自己,只聽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不聽;她說,不好的事情聽太多,不僅影響心情,也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當然,只要是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莊淑旂也不例外,她表示,當她心情不好時,一定會到郊外走走,讓自己獲得緩解。


現在,每天一大早,她一定會先到山上走一走,然後再做個伸展操,讓自己保持好心情。


疲勞--是萬病之源
報導/邱玉珍攝影/林國彰


除了保持好心情之外,大家對於莊淑旂的養生方法,一定也感到相當好奇。請教她平日如何保養身體?


她說,以前在日本時發現,「疲勞」是萬病之源,所以她推廣的防癌概念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今日疲勞,今日消除」;就算不能在今日內馬上消除,也要在兩、三天內消除。


莊淑旂認為,今日疲勞今日消除,病痛就不會積在五臟六腑,導致日後生病。


消除疲勞小撇步(時報出版提供)


消除疲勞的方法很簡單,每個人一天只要花個幾分鐘就可以做到。


像她每天一定會做伸展操,或是用手按摩腋下淋巴或肩頸、手背等處,讓身心舒暢、疲勞盡消。


看電視時,莊淑旂也不會閒著,一定會用手按摩腳底的穴位,因為腳部有通往全身的經穴,腳底板也被稱為是「第二心臟」,刺激腳部穴道,可以消除疲勞。


上了年紀通常循環比較差,莊淑旂建議,銀髮族睡前可以做足部的迴轉運動。


她說,可別小看這些動作,足部運動能刺激末稍神經,促進血液循環,讓腳尖暖和起來,還可幫助睡眠,有助排出體內廢氣,改善頸部肌肉和肩膀痠痛。


動作1 併攏後腳跟,腳尖用力上下擺動,同樣動作左右各做20次。


動作2 躺在床上,雙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腦後,兩腳伸直、腳板與床鋪垂直、腳尖朝上,腳跟、膝蓋、小腿肚都要合攏,伸展雙腳的後腳筋。


動作3 讓兩腳踝先由內向外轉6圈、再由外向內轉6圈。


改善體質 從日常飲食著手
報導/邱玉珍攝影/林國彰


 


過什麼樣生活,就會活出什麼症狀。


想改善體質,可以從日常飲食著手。


飲食對一個人的健康影響很大,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更應細心做好飲食管理,均衡攝取各種營養,並注意分量、習慣與用餐情緒等,才能吃得健康。


年紀大的人不能吃太飽,最好吃五分飽;飲食攝取更需注意「少而精」,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取,以免堆積在體內形成脂肪。


莊淑旂強調,人要活得健康快樂,平日飲食最好遵守「早三午二晚一」的用餐比例,才能吃得健康又不傷腸胃。


以她自己為例,「早餐吃得像皇帝、晚餐則吃得像乞丐。」


她認為,早上是整天活力的來源,一定要吃得飽,且最好以肉食為主,補充蛋白質;到了中午,可以魚和蔬菜為主;晚餐則以簡單的粥加上水果蔬菜為主。


早上吃得像皇帝。


早上一定要吃得飽飽的,整天才會有精神。


早上,她一定會為自己準備豐盛的早餐,半碗飯加上一五○公克的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雞肉)、兩碟青菜、蘿蔔湯,外加一小碟紅豆湯。


中午吃得清淡。


人的胃從下午三點到晚上,就開始進入休息狀態;中午如果吃太多蛋白質,容易造成腸胃不適。


中午吃得不多,但一定會吃魚及蔬果,保持身體的能量。


晚餐吃得像乞丐。


晚上吃太飽,不但會影響睡眠,也會影響胃部消化。


晚餐吃得少,睡前就可以完全消化吸收,胃部就不會有食物殘留,以免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


莊淑旂博士簡介


莊淑旂,1920生於台北市,家裡開設「廣和堂藥鋪」,從小耳濡目染熟習傳統醫學,後因父親和夫婿相繼死於癌症,遂立志從事防癌研究。


1951年取得中華民國中醫師資格,一九五三年赴日留學,1961年獲日本慶應大學醫學博士學位。莊博士兼學中西醫,結合兩者之長,致力推廣防癌保健觀念。


現任日本東京防癌連合會會長、台北財團法人青峰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活力健康操
報導/邱玉珍攝影/林國彰


上了年紀的人,體能比較差,最好少做激烈運動。


老年人最好以伸展上半身的運動為主,每天利用35分鐘伸展四肢,讓全身血脈疏通活絡。


展翅大鵬操


「展翅大鵬操」言下之意,就是模仿大鵬鳥飛翔的姿勢,透過雙臂的伸展,讓肩頸、脊椎,乃至於模隔膜、腰腹等,都受到拉力的波動,使每個細胞都活絡起來。


手掌心朝不同的方向伸展,可以刺激末稍神經,讓全身氣血因疏通而活絡;上了年紀的人可多做此動作。


動作1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手臂往前伸直(比肩略高),4指併攏、虎口張開,掌心朝下,兩手平行向兩邊伸展,來回擺動12次。


動作2 接續動作1,雙手手臂伸直,掌心向外,兩手平行向兩邊展開,來回擺動12次。


動作3 雙手手臂向前伸直,掌心相對;兩手平行向兩邊展開,來回擺動12次。


強健筋骨操


動作1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兩手平行向兩邊伸直;一手平舉高於肩膀(有些人剛開始無法舉太高,不用太勉強),另一手則繞向背後;上半身略後仰,由肩胛骨內側自上而下指壓按摩,左右各做8次。


動作2 與前姿勢相同,雙手繞到背後,一上一下,順著頸部、脊椎骨至尾骨,由上而下按摩,左右各做8次。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權威版生子指南 


權威版生子指南
 
 
不孕治療像進入迷宮,唯有掌握充足資訊,才能健康地懷孕,生個健康寶寶。


文.黃惠如 攝影.陳德信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曾啟瑞掛在牆上的座右銘說:「治療不孕症的醫師
並不是違反上帝的旨意及人性的本質,我們只是回應不孕症夫婦的禱告而已。」近年來,人工生殖技術的進步,幫助許多不孕夫婦夢想成真。誰不該拖,應該警覺?夫妻雙方如果沒有避孕,經過一年沒有懷孕,你或你的伴侶或你們雙方可能有不孕問題。但35歲以上夫妻半年沒有消息,便要及
早就醫。


先準備好一些問題,可以幫助你和醫師有比較良好的對話,找到適合的醫師。
醫生會問你和另一半基本的身體狀況、過去的病史,也會了解你的生活形態如有沒有抽菸,也會問到彼此的性關係與懷孕史如墮胎紀錄、流產紀錄。


第一次約診,可以問醫生:


我們將優先做哪些檢查?
為什麼要做這些檢查?
要診斷出我們的問題需要多久時間?
診斷後到治療需要多久時間?


不孕症專科醫師必須是衛生署通過的70家人工協助
生殖技術機構。你可以從台灣生殖醫學會網站
www.tsrm.org.tw/people/peo_03.asp),找到所屬
地區合格的醫生。


由於不孕症的原因很多,通常醫生會建議雙方整合性的不孕症檢查。這些檢查健保並不給付,有些還有點不舒服,而且並不保證檢查後就一定會懷孕,不過如果你們渴望有孩子,這些評估似乎還是必要。


男性檢查


男性是否不孕,是在於男性是否能夠製造足夠的精子,精子又是否能有足夠的活力到達輸卵管。這些檢查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精液分析:你的醫生可能會要求精液做為檢體來分析。通常透過禁慾2∼3天後,以手淫的方式收集後放入乾淨的容器裡,為求準確診斷,醫生通常會要求不止一次的精液檢查。如在家中取得,要在3小時內送至醫院。


醫院的實驗室會分析你精子的數量、濃度、型態、活動率和精蟲抗體(即伴侶任何一方身體的免疫反應將精蟲視為外來物,而產生抗體)。荷爾蒙測定:血液檢驗可以決定睪固酮和其他男性荷爾蒙高低。


女性檢查


女性不孕與否,在於女性是否能規則地排出健康的卵子,也可以讓精子與卵子在輸卵管結合,生殖器官必須是健康而且功能良好。醫生在詢問完妳的健康情形、生理期和性習慣之後,不孕症測試通常包括:基礎體溫:記錄基礎體溫可以給醫師值得參考的資訊,判斷女性是否正常排卵。女性至少要記錄3個月經週期的基礎體溫,體溫計要在前夜準備好,放在唾手可得的地方。睡眠醒來後不能起床,將體溫計放在舌下5分鐘,並予以記錄。


抽血:


抽血可以測得排卵的荷爾蒙高低,如黃體素、濾泡激素、雌性素。
同房試驗:在夫婦同房後6∼12小時內,到醫院去檢查子宮頸黏液中是否有存活的精子,以確定子宮頸黏液是否會排斥精子。


子宮輸卵管攝影:


這個檢查是要了解子宮、輸卵管構造是否正常,子宮是否有肌瘤、沾黏
情形?輸卵管是否狹窄、畸形?將造影劑由子宮頸注入子宮腔內,再用X光
攝影出子宮的形狀與輸卵管的通透情況。這個檢查有子宮破裂、發炎的風險,進行中或進行過後也可能腹痛。


腹腔鏡:


通常是不孕症檢查最後的步驟,必須在開刀房全身麻醉。這個手術是在肚臍下緣切個小切口,灌入二氧化碳,將有光源的內視鏡深入腹腔,可以檢查子宮、輸卵管、卵巢及骨盆腔病變。此檢查會有感染、麻醉的風險。可能需要請假。


如果你的醫師要求你做黃體素測定,因為黃體素測定是在月經週期的第8天和第21天抽血測試,你可以將時間排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這樣你就不用浪費時間再等到下一個月經週期。


在你們完成檢查、開始治療前,你們依舊需要一些問題了解接下來治療的藍圖,如:


治療需要多久時間?
你的病人在我這個年齡層的成功率是多少?
你會建議我們做什麼手術嗎?
你會建議五們做哪些藥物治療?
你會建議五們嘗試多少試管嬰兒?
你試管嬰兒活產率是多少?


關於「成功率」,醫界有6種定義,包括受孕成功、聽到胎兒心跳或是順利出生等。活產率(live birthrate)才是大多數人關心的比率,因為它呈現以人工協助生殖方式得到活產嬰兒的機會。


不孕症治療是重建生育能力,並會針對不孕原因、夫妻雙方的年齡與期望。但有些不孕是沒有原因,也無法治療。不過還有很多種不同的人工授精與胚胎移植的方式可以幫助受孕。如果是因為結構問題或是疾病引起的不孕,必須先治療。如男性的隱睪症、疝氣;女性的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等。


馬偕醫院不孕症科主任李國光表示,排除這些因素後,若仍無法自然懷孕,才考慮不孕症治療。


以下這段話,也許女性聽了會大呼「不公平」,但事實是如此。無論不孕的問題發生在女性或男性,一旦取到了精子,其他的治療流程都在女性。非開刀的不孕症治療大致可分為兩個部份,一是誘導排卵,另一個是協助性人工生殖技
術。


誘導排卵


排卵藥物通常是女性排卵不正常時的第一線治療,可以促進規律排卵。通常排卵藥物的設計就如同天然的荷爾蒙如濾泡激素(FSH)、黃體生成激(LH)。常見的排卵藥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口服排卵藥,一般指可羅密芬(Clomiphene citrate),這種藥被用來刺激卵泡發育,是利用刺激腦下垂體,產生較多的性腺刺激素,進而刺激卵巢中的卵泡發育。


第二類是注射用的排卵針劑,一般指4種人類的性腺刺激素,如人類停經後性腺刺激素( 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黃體生成激素(LH)、濾泡激素(FSH)和人類絨毛膜激素(HCG)。


這些針藥並不像排卵藥可羅密芬透過刺激腦下垂體,而間接刺激卵巢的卵泡發育,而是直接刺激卵巢。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誘導排卵藥物增加多胞胎的機會,多胞胎也帶來小孩早產和發育不良等各種風險,所以在使用藥物時,必須謹慎地合併抽血檢查和以超音波監控卵泡大小及個數。排卵藥物也可能增加長期卵巢癌的風險,但這個說法至今仍沒有定論。


協助性人工生殖技術


協助性人工生殖技術改寫了生育的定義,幫助很多人擁有孩子,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現已上大學了。最常見的人工生殖技術包括:


人工授精(IUI)


怎麼做:最簡單、最便宜的人工生殖技術,將配偶的精液純化後,選擇排卵時間,直接將精子由子宮頸注入子宮腔內。
活產率:10%(美國生殖醫學會資料)


單一精蟲卵漿內顯微注射術( I C S I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怎麼做:可以解決精子數量、品質、活動力不佳的問題,選擇一顆精子直接注射到成熟的卵子裡。ICSI 特別對多次試管嬰兒失敗的夫婦
有幫助。
活產率:27%(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


試管嬰兒(IVF)


怎麼做:先施打排卵針誘發排卵後,利用陰道超音波取出卵子,在培養皿中培養,再與精子結合後,發育成胚胎,再植入體內。
活產率:27%(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
台北榮總婦產部科主任張昇平說:「若同一種治療超過4次仍無法懷孕,就應該考慮更換醫生或檢討其他的方式。」


而且,採取人工生殖技術有多重風險,如包括腹痛、噁心、嘔吐等的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嬰兒早產、低體重等。不論人工生殖技術能做到什麼,又不能做到什麼,至少為一群渴望有自己小孩的夫婦帶來一些希望。


(審稿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曾啟瑞)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康健雜誌102期 熟男熟女拼生小孩】
  
  
  
  更多相關文章請見康健雜誌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