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用人單位青睐的人嗎?



分類:行銷管理

2007/11/07 21:17


 


為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以及招聘、用人理念的變化,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向北京、廣州、上海 600家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主管發放了調查問卷,並結合相關文獻進行了分析研究。調查的結果對於高校人才培養和有針對性地做好應聘工作較有指導意義。

  本次用人單位對大學生需求行為調查顯示,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狀況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在被調查的單位中,80%的單位編寫了職位說明書, 51.11%的有職位評估體系,85.56%的建立了薪酬管理體系,78.89%的建立了績效考評體系。受訪單位都表示,空缺崗位的發布以及新進人員的招錄基本上都是從單位的實際需求出發,經過嚴格的管理程序作出的。

  考量畢業生:敬業精神受重視

  在需求行為調查中,用人單位在招錄大學生時的考量因素是調查重點。調查結果顯示,在設計的15個用人單位在錄用大學生時考量的指標中,用人單位最看重的素質中的前5個指標依次是:(1)專業知識與技藝;(2)敬業精神;(3)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4)溝通協調能力;(5)基本的解決問題能力。在14個用人單位認為應屆大學畢業生最欠缺的因素指標中,用人單位選擇的前5個指標依次是:(1)敬業精神;(2)基本的解決問題能力;(3)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4)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5)溝通協調能力。

  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專業知識與技藝”在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指標中列第一,同時在單位認為大學生最欠缺的指標中列第11(倒數第4)。這說明當前大學裡的正規知識教育、專業傳授還是比較成功的。大學生只要能夠正常畢業,其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基本上能夠應付日常工作。這也與後面進行的“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專業知識滿意度評價”的結果相符(比較滿意66.67%、非常滿意2.78%、一般 30.56%)。

  調查發現,“敬業精神”在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指標中列第二位,在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最欠缺的指標中高居第一。可見,大學生的工作態度、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是當前高等教育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值得學校、社會、家庭和大學生本人好好思考,認真對待。

  同時,“溝通協調能力”在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指標中列第四位,而“基本的解決問題能力”在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指標中列第五位,在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最欠缺的指標中位居第二;這兩個指標實際上反映了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基本素質的要求,對大學生作為社會人、單位人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數據分析中還發現,“戶口”在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指標中僅列第十二位;“性別”在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指標中列第十一位;“外語能力”在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指標中列第九位;可見這些因素在單位錄用大學生中的作用並不大。深入分析發現,“外語能力”只在某些特殊行業和單位中有較高的要求,大多數用人單位並不太看重這一點,這個結論很值得大學裡的外語教學改革者們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