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需求原則


購屋需求原則一:人


決定居住的人數


一般來說,買房子第一個問題應該先決定到底要住幾個人?這個答案將決定房子的基本空間需求(隱私型空間)也是想買房子的人第一個需要釐清的問題。到底要3房2廳還是4房 2 廳呢?針對單純的住房,不包含功能性的房間,我們可以透過估算預計長住之人口數,流動性的人口數,以及未來人口數變化進行解析,以便決定到底要幾房才夠用。「居住人數」需求點檢表提供一份簡單的分析方式,可以查核自己對於房間數的需求。


表格1-1


舉例來說,一對剛結婚的年輕夫妻,不久之後可能會生幾個小寶貝,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偶爾會過來住,所以他們需要一間主臥室、一到兩間兒童房與一間客房,所以至少應該是3房2廳的格局。


或者有些人事業不錯,桃李滿天下,朋友常來家裡作客甚至留宿過夜,因此可能需要多幾間客房,或運用通舖、和室的方法規劃以容納這樣的需求。


考慮附近居民素質


買房子的時候最好多到附近逛逛,跟鄰居的老人家聊聊天,可以獲得一些小道消息。


若附近居民友善可親,彼此感情融洽,遇到事情能相互幫忙,居住起來也安心無虞。建議買屋者,購買前應該去視察標的物週遭環境。通常我們會用「物以類聚」的法則判斷,例如:.八大行業附近龍蛇雜處,往來人群複雜。.小學附近住戶多屬於疼小孩的鄰居,商家多為書局等因應學校而生的類型。.鄉間民風純樸,居民熱心,來往熱絡,較能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但也容易一點小事情傳千里。


所以,買屋之前,應該針對自己的需要,為下一代著想,才不至於買了後悔。如果買了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用擔心,因為,「一種米養百樣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同樣的地點,一樣會有人喜歡,有人厭惡。所以,賣了它換現金,或是出租賺租金也是不錯的方式。



買屋考量原則二:事


喜歡在家裡從事什麼活動


想像自己希望在這個家裡做什麼事,一項項紀錄下來,因為這些都是「夢想」。接著思索進行這些活動,需要什麼空間,多大的空間,是否有重疊運用的可能,例如書房與畫室可以規劃為一間。最後打分數與評比,讓自己知道這些空間是不是一定要有,還是可有可無。


將自己想過的生活一項項列下來,並且在後面加上註解。
.畫圖-> 畫室或書房,要一張夠大的桌子,最好有水槽可以洗畫筆。
.做菜-> 廚房,需要有吧台、烤箱。
.慵懶躺在沙發-> 需要一張貴妃椅,或是坐臥兩用的沙發。
.在沙發上看外面-> 需要一面大型的落地窗。


你呢?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夢想?為自己描繪一個畫面,想像會做些什麼事情、從事哪些活動,延伸出來的,就是做這些事情需要哪些空間與配備。唯有正視自己的興趣與喜好,事先做好評量,才能更容易挑到適合自己的房子。


住家附近的行業


影響生活環境的因素除了居民素質之外,當地行業種類也有著很大的關連。


一些會產生噪音、污染的行業,例如:鐵工廠、化學工廠、瓦斯行,或是像禮儀社、殯葬業等等一般也不受歡迎。住在鐵工廠附近,每天都會聽到「鏗、鏗、鏗」的聲音,精神不容易集中,容易焦慮;附近有化學工廠則擔心毒氣外洩,或者化學物質流入地下水層,引發身體疾病。


近年由於無線通訊發達,大哥大基地台到處林立。雖未能證實基地台對於人體的影響,但是,諸如此類大眾避之唯恐不及之事務,也應該列入考量。


每個人對於不同行業的觀感不一,因此更應該依自己的喜好、嫌惡程度區分,在購屋時提醒自己發現這些問題,以免購買之後才後悔莫及。


生活機能的便利性


房地產市場有個通則,生活機能好的地方,房價都相對較高。這不是沒有原因,想想每個人的大量基本民生需求:食、衣、住、行、育、樂、康,這些日復一日,在在考驗著你未來這個住家是否具有耐久性,是否可以長久居住,因此,聰明的你更應該以「住」為中心點,評估每一項基本需求的重要性與可接受程度。


為了方便讀者分析,設計了一個「生活機能」需求點檢表,若項目不夠可以自行擴充增加,根據下列三個層次去解析,進而找出哪些是必要的需求,哪些是不必要的,以及自己可接受的程度為何。


.可接受時間:走出家門口之後,運用步行、騎摩托車、開車等行進方式到這些生活機能地點所需要花費的,也是可接受的最長時間。
.需求頻率:意指多久會發生一次,即多久要到這個地方一次。
.需求程度:概估你對此項機能的需求程度,分為三種:必備、可有可無、不需要。


表格1-2


若是每日必備的活動,相對的,花費時間一定要短,否則生命白白浪費在移動上,不僅耗費金錢(油錢),更浪費時間(生命)。常言道: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我們應該多留一些時間,待在夢想的房子裡,享受美好的居家生活。



買屋考量原則三:時


想在這裡住多久


「住多久」或者「多久之後想換屋」是個很重要的決策點,會決定你應該買什麼樣的房子。


有些年輕夫妻,手頭不夠寬裕又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因此,考慮了現在經濟能力許可的房子,卻在小孩子出生兩、三年後開始後悔,因為房子已經放不下一家三口的東西,到處都堆滿玩具、衣服、書籍,回家連想休息都沒有地方坐。


有個賴姓朋友半年多前決定不再當租房族,因為以現在的利率來看,租不如買,每個月的利息只有幾千塊,比租金還便宜。由於尚未結婚,又沒有女朋友,他認為先買個套房住就可以了,所以預訂一間快蓋好的小套房。


最近他拿著喜帖給我,高興的說要結婚了,但是眉間卻透露著煩惱。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在訂了套房之後的兩個月,他認識了這個即將一起步入紅毯的女人,兩人交往幾個月之後決定要結婚,才發現套房可能不夠用,因為她肚子裡已經有小孩了。


很多事情人算不如天算,多考慮一下,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思考未來的狀況是很重要的。


準備負擔多久的貸款


一間房子單價高達上百、上千萬,甚至上億元,多數人都需要動用到貸款的方式來協助。雖然貸款的利息可以節稅,但仍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支出,所以思考要背負多久的貸款是很重要的。


通常房屋購屋貸款的年限都是二十年,也有三十年期的。分攤的方式主要以本息固定攤還,與本金固定攤還兩種為主。


.本息固定攤還:每一期負擔的金額固定,即本金與利息總和固定。
.本金固定攤還:每一期負擔的金額隨時間遞減,每期本金固定。



一般銀行都會以「本息固定攤還」方式規劃你的貸款,最初的寬限期可能兩年到五年,這段期間不需要還本金,只需支付利息,對經濟能力有限的消費者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區域未來的發展性


這裡談的是時間,舉凡跟時間有關的考量都需要納入,前面講了「買了房子要住多久」,也提到「要負擔多久的房貸」,當然,一個地區的「未來發展性」也應該納入考量。


若買房子只設定四、五年後換屋,那未來的發展性為你帶來的利益應該遠少於你在生活機能上的要求;若考量的是未來發展,你應該在開始發展之前介入市場,或者開始發展之初進入,絕不是在區域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才投資,這樣獲利相對較少,也容易掉進「套房」,即房子被高房價套住了,賣不出去。


對外交通聯繫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每個大城市都是因為交通運輸建設經過,金融與經濟活動頻繁,人口集中,「住」的需求相對提升,當供需不平衡,需求大於供給時,地價房價就飆漲了。


要看一個地方未來是否有發展性,「交通建設」是第一個重要的指標,這裡的交通泛指陸、海、空三種。各國港口都是該國相對發展性高的城市,如中國大陸的上海、澳洲的雪梨與美國的紐約。


台灣早期由於多數人出門主要是步行或騎腳踏車,要去遠一點的地方就要靠公車或鐵路,所以發展都是從鐵路車站周圍開始,如台北、台中與高雄;近年來因為自用車普及,很多人習慣開車出門,因此,發展據點開始改以快速道路與交流道為主。


以台北新竹為例


以台北為例,內湖由於南京東路、堤頂大道、中山高與北二高等等交通建設都匯集於此,加上高科技園區、大型商場紛紛進駐,讓這個區域高度發展,日後,我們會不會想到看電影就去美麗華戲院呢?這是值得觀察的。


以新竹縣市為例,在竹科產業蓬勃發展之下,這幾年房地產成交量都高居全國前幾名。以竹北來說,有中山高速公路貫穿可供北上台北、桃園,南下台中、高雄,南寮到竹東的東西向快速道路橫在其南邊,第二高速公路在鄰近的芎林接軌,這些大型的交通建設,提供這個區域很強的交通動能,也讓此區域延伸出廣大的腹地。


加上未來高鐵通車,高鐵六家站即將引來商機,為這塊區域注入經濟活水,帶動區域發展。現在竹北這個屬於新竹的衛星城市,逐漸成為相當具有潛力的明日之星。


買屋考量原則四:地


地點的選擇


每個人心中「夢想的房子」不盡相同,有人喜歡遠離塵囂,與大自然相處,享受大地的原始景色;有人喜歡熱鬧,生活在都市裡,買東西方便,去哪裡都便捷。喜歡鄉村生活的人,可以挑離市區遠一些的地方,享受寧靜;喜歡望遠的,可以挑山坡地,但要注意水土保持的問題。


大部分有能力購屋的人,不外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與準備退休的「銀髮族」。前者可能是第一次購屋,經濟能力不太夠,並傾向找接近工作地點的區域,希望生活機能好,最好還鄰近國小學區,因此地點之選擇範圍常受侷限;後者則需要做好退休規劃,再決定買屋地點。


以新竹為例,有人打趣的說:「新竹馬路上廣告看板真多,一路上都是賣房子的」,的確如此,竹科的發展帶動週遭的飲食、服務、汽車、房仲等產業發展,但由於新竹市區缺乏大型土地可開發,加上土地取得成本過高,致使大家願意犧牲一點「交通時間」,來換取較低的房價或更好的地點。


建議讀者在選擇地點時,可以透過類似路訪的方式進行調查,到該地實際走走看看,問問附近的住戶,或是藉著到店家買東西時,詢問有關附近的治安、寧靜、居民素質等問題,藉此了解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水災、土石流


買房子盡量避開低窪地區或者山坡地,可避免發生水災、土石流等問題。這類天災略屬於帶點人禍的性質,部分責任應該歸於人類的濫墾濫伐、過度開發山坡地、未做好水土保持,大地反撲所致。


以台北縣汐止市為例,汐止之土地利用乃沿著基隆河沿岸為核心,逐漸向外擴張。過去汐止居民每年的夢魘,就是一到梅雨季節或颱風季節會面臨淹水之苦。 納莉風災後,基隆河整治計畫全面加速,主流沿線堤防加高,各支流全部整治,增設抽水站。在民國93年9月10日的豪大雨,適時啟動員山子分洪道,讓位在河道瓶頸的台北縣汐止市災情大幅減輕,不像往年幾乎全市淹沒、淤泥遍地。這兩年來,汐止市的房市行情還看到難得一見的上揚局面。


交通出入口動線:馬路寬度


每天出門需要通過的巷弄、道路,都會影響到你的心情。舉個例子來說,早期沒有妥善的都市計劃,加上一般人出門都靠兩隻腳,有腳踏車或摩托車都算是奢侈的,導致當時的馬路、巷道寬度可能都是4~6米以下,並且彎彎曲曲的。


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很多人出門以車代步,如果你每天需要經過的巷道,兩邊停滿了車子,只剩下狹窄的空間供一輛車行駛,萬一,你遇到行進方向相反的車子,後面又有車子跟上,這時候可真是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了。


所以買屋前,實地開車到那附近的巷道去看看,感覺一下車道的寬度,行進的速度,多走幾個轉彎,很容易就有了決定。


由於有些人想購買的是預售屋,進出的道路可能是私有道路,在你需要進行決定的時候,可能都還沒有那些巷道出現,因此,以下提供一些簡單的判別方法供參考。


以車子寬度去衡量馬路寬度


當你預計購買房子的時候,或平時聽到有人講6米道路,你能立即感受到它的寬度嗎?很多人是沒有辦法的。因此,我們利用一種最直覺的方法,就是以車子的寬度去衡量馬路的寬度。


例如:NISSIAN的Cefiro 2.0車子的寬度為1.78米。


一般而言,若路邊沒有阻礙物,如盆栽之類的路障,車子可以貼著建物的牆邊之最近距離為25公分至40公分。


「相對速度」,兩車若以慢速會車,即兩車會車時的速度會影響兩車之間的距離。例如:


(1)兩車以慢速會車


A車上行速度為30公里小時


B車下行速度為20公里小時


兩車之相對速度為50公里小時


兩車間距應為40公分到60公分。


(2)若相對速度超過50公里者


兩車間距應保持1公尺到1.5公尺以上。


以此法類推:


(1)道路為6米巷道,僅能馬路單邊停車,另一邊很難供車子會車。


(2)8米巷道若馬路單邊停車,則能提供會車,若雙邊停車,一樣會遇到會車困難的問題。


(3)10米以上巷道,若兩邊停車,剩餘路面寬度仍足夠會車用,再者,遇到火警之類的緊急事故,消防車等也容易進出,才不會耽誤到救火的黃金時間。


了解馬路寬度對進出動線的影響之後,仔細審視一下自己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你可能習慣用摩托車代步,似乎不必擔心巷道寬窄,但是,若遇到別人無法會車、很難通過的狀況,摩托車恐怕也寸步難行,所以這些問題不可不慎。


買屋考量原則五:物


透天還是公寓哪個好


到底要買透天還是公寓?這一直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一般人都認為透天的房子有天有地,土地的保值性高,因此都傾向購買透天屋。


大抵來說,南部由於人口比北部稀少,稠密度較低,因此,大部分的住屋設計都以透天為主,對於公寓的排斥性很高;北部尤其以台北縣市更甚,因為人口密集,對於公寓的接受度較高,幾乎九成以上的房子都是公寓。


透天屋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
(1)有天有地,保值性高。
(2)自主性高,不需受到限制。
(3)有自己的院子。
(4)有地方可以洗車子。
(5)有加蓋的空間。



缺點:
(1)門戶管理不易,易遭小偷,須加裝鐵窗,多一筆額外開支。
(2)樓層間須使用樓梯,容易出意外。
(3)家人情感疏離。
(4)都市內透天需至頂樓晒衣服。


透天屋可能遇到的問題


透天屋通常在進行改裝或修繕時,比較不會受到其他鄰居干涉,但是幾個比較重要的觀點是:


(1)裝設鐵窗:大部分的透天都必須加裝鐵窗,時間一久鐵窗鎖頭生鏽,遇到緊急需要逃難時,可能無法打開而造成遺憾。
(2)家人情感疏離:以筆者住透天屋的經驗,每個成員回到家幾乎都在自己的房間所在樓層活動,到客廳要上下樓梯,到廚房也要上下樓梯,因此,除了吃飯外,幾乎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造成家人之間情感疏離。
(3)晒衣場所:透天屋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由於都市中的透天屋沒有足夠的庭院可以晒衣服,或者一樓根本就曬不到太陽,因此很多住家將晒衣場設置在頂樓,有些更將洗衣機設置在一樓,使得辛苦的媽媽每天必須在一樓將衣服洗好,然後提著上頂樓晾衣服。


公寓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
(1)通常為集合式管理,較安全,且高樓可不裝鐵窗。
(2)住家內部單一樓層,所有家事工作都在單一樓層。
(3)住家內無樓梯,對年長幼小者佳。
(4)土地成本較低。
(5)景觀視野佳。


缺點:
(1)樓上樓下聲響互相影響,容易產生維修糾紛。
(2)高樓須防止小孩墜落。
(3)與鄰居的互動性差。
(4)集合式住宅須遵守社區規定。


公寓可能遇到的問題


這樣聽起來好像公寓比較好,其實不盡然,公寓大多數為同一平面,少數為樓中樓式的,大部分來講,家人很容易到同一個公共空間──客廳,因此可以很輕易的聊聊學校發生的事情,工作上的狀況,溫暖的感覺油然而生。但是,若樓上鄰居家的小孩經常在家裡奔跑、扔擲積木或拿起玩具敲打地板,或者鄰居以拖行方式移動桌椅、敲敲打打等,任一聲響都足以影響生活品質,長期下來會令人導致神經質或過於敏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