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偶而會看到媽媽和阿姨小聲交頭接耳的在說些什麼,一看到我們小孩子走進來就立刻停止。那時我滿腹胡疑,卻沒有答案,但是,在那個需要節衣縮食的日子堙A逢年過節,媽媽還是有辦法幫我們做件新衣服、或是吃頓大餐,有時甚至爸爸都很驚訝,媽媽是如何靠有限的家用變出魔術來。
後來我才知道,媽媽和阿姨的秘密,原來是藏私房錢,在有限的生活費中硬存下錢來,不管是跟會或是小額放款,總是找到更高效益的地方,讓錢發揮利滾利的功能。就這樣,憑著爸爸一份收入,我們一家六口也生活的衣食無缺。
媽媽和阿姨交頭接耳的畫面一直在我腦海中,「為什麼要那麼神秘呢?」這是我的疑惑?但是在那個女人沒有經濟能力,一切靠男性主導的環境中,女人似乎只能用這個方法,勉強爭取一點經濟自主權。那時我就在想,「等我長大,一定要自己賺錢,不要受制於人」。
可是我這種「女人當自強」的大女人主義,也不見得行得通。我有一個朋友美娟就是一個事業女強人,在外商公司擔任高階主管,收入豐厚,先生又有自己的事業,簡直就是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妻。沒想到,前幾年先生事業面臨轉型壓力,整個搬遷到大陸,而美娟因為工作關係與兒子留在台灣,過著二岸夫妻的生活。
可是先生大陸的事業拓展並不順利,為了周轉,把二個人過去所有的積蓄二、三千萬元都投下去,甚至還把房子貸款額度拉高多借二千萬元出來。但最終大陸事業仍然面臨結束的命運,而夫妻倆還要承擔高額房貸的壓力。美娟很無奈的說,「會賺錢有什麼用?我工作了十幾年換來的不是存款是負債。」所幸,美娟還有一份好收入,否則生活可能陷入困境。
可見,經濟自主權,和收入多寡無關,那究竟和什麼有關呢?很多女人以為找到一個好老公,就找到一張長期飯票。但其實不然,我認為藏私房錢的能力高低,才是掌握長期飯票的關鍵。
噓,說這句話,可不能讓另一半聽到。
看過好多夫妻的酸甜苦辣,還是發現有私房錢的太太比較幸福。所謂的私房錢是指有一筆錢完全由自己來支配與管理,與家庭收支無關,與家庭共同的未來無關,而是純粹屬於自己,由自己來花用,當然也由自己來投資管理承擔獲利與虧損。
這就像女性主義作家吳爾芙提出的,「自己的房間」,每個女人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沉澱自我、尋找自我。每個女人也需要「自己的私房錢」,做自己愛做的事。
不要以為現代職業婦女擁有經濟能力,就擁有財富自主權。除了我前面說的美娟的例子之外,我還有一個朋友,收入高、職位高,但到現在沒有房子也沒有機會出國旅行,雖然她多年來不斷的提出這個要求,但都無法實現,理由只有一個,先生不同意。她提到這件事時,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但這樣的故事,我也不只聽到一樁。
私房錢可以決定女人的人生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這樣說可能有人認為太極端了,但我還有真實的故事可以分享。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一位家庭主婦,她看來溫柔沉靜,雖不多言,但談到經濟環境大趨勢很有見地,我猜想,她是那個企業老闆的夫人,或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
這位太太告訴我,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我嚇一跳,猜想她一定家世背景良好。可是她又跟我說,從小家庭貧窮、生活很苦,一直到結婚後才有個穩定的生活。那一定是挖到一口好油井了,我想像她是嫁入豪門,麻雀變鳳凰。但她又說先生從事金融業、雖是高階主管,但仍算是領薪階級。
有趣的是,接下來她告訴我的故事。她說,先生雖然懂得投資,但看她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也不會跟她討論這些話題。反而機緣巧遇,她認識一位懂得投資的女性朋友,那位朋友把她當做妹妹般的教導,讓她開始接觸投資理財。剛開始資金少,只敢保守的嘗試,慢慢的,閱讀資訊多了、投資經驗豐富了,她漸漸成為一位專業的投資人,同時也頗有斬獲。只是這些事她都背著先生進行。
一直到去年,因為他們考慮孩子的學區而換屋,在討論新家裝潢時,她才跟先生說,她可以負責裝潢費,讓她先生嚇了一大跳。她還偷偷的跟我說,以前老公在家是老大,自從知道她的存款數字居然不輸先生後,對她態度完全不同。她很老實的告訴我,「有私房錢真的很好」。
有錢真好!但錢如果是跟別人伸手要,或是有錢沒有支配權,那還是受制於人。所以,姐姐妹妹們,鼓勵大家爭取財務自主權,不然就開始藏私房錢。
至於該怎麼存私房錢呢?目前有些家庭是夫妻各別提撥一筆金額,做為家庭支出,另外可再分配房貸、子女教育金的分攤辦法,剩餘的部份夫妻各自管理。如果另一半也認同此做法,就可以展開自己的儲蓄理財之路。
但有些家庭沒有把這些分攤得很清楚,或是另一半可能不支持,那就不妨自己規畫一下,看每個月最多能挪出多少錢來做為私房理財之用。開始時,不用先和另一半討論,若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對日常生活支出影響不大,另一半也沒什麼感覺,就可以持續進行,或慢慢加碼。
其實,女人要藏私房錢也蠻容易的,一個月少買一件衣服,少上一次餐廳,存錢之路就可以輕鬆的開始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