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彼得•杜拉克的管理智慧】大師經典著作:《有效的經營者》















主題學習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智慧】大師經典著作:《有效的經營者》


效能(effectiveness)與行動(action)是《有效的經營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全書的兩個關鍵詞。

 

誠如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知識淵博的主管比比皆是,高效能的主管卻寥寥無幾。

 

而主管並不是因為『知』而坐領高薪,而是因為『行』——做對的事。」

杜拉克在《有效的經營者》的序言中寫道,他之所以對於主管的「效能」產生興趣,起因於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政府從企業、大學及各行各業,徵召了許多優秀人才擔任行政管理工作,然而有些人很容易就成功了,有些人一樣有能力、有經驗,卻失敗了。

 

「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問題引發了杜拉克的好奇,因而展開有系統的研究,希望能找出:「什麼事情是高效能的主管所做、而其他人都沒有做的?」

 

或者反過來說:「什麼事是高效能的主管所不做,但其他人都很容易會做的?」

至於高效能主管都會做些什麼事呢?

 

杜拉克在觀察、分析後,將之歸納成5種習慣或技巧,分別是:做好時間管理、將心力投注在有所貢獻上、讓每個人發揮所長、專注在最能達到成效的工作,以及制定有效的決策。

如果你以為「成效」是一種天賦異秉的能力,致使某些天才卓越出眾,那麼杜拉克寫這本書就是要打破這個迷思。

 

他強調,「有效性並非天生自然的事,而是一種習慣,一定要經過努力才能加以培養。」

 

換言之,「有效性是可以學習的,而且也是必須加以學習的」。

在撰寫《有效的經營者》時,杜拉克曾就「主管效能」這個議題展開廣泛搜尋,卻沒有找到任何一本,所以他稱「這本書是關於這個議題的『第一次討論』」,並且很希望不會變成「最後的討論」。

 

四十多年過去了,他所提及的5個習慣,或許「知」早已不成問題,但是付諸「行動」,卻依舊是每個知識工作者的重大考驗。

聰明才智與成效,關連度很低

如今我們在英文書籍或文章中,讀到「executive」這個字時,通常都會翻譯成「高階主管」,而「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則是首席高階主管,或稱為「執行長」。

不過,在《The Effective Executive》這本書裡,「executive」(中文版翻譯為「經營者」,亦常見翻譯成「管理者」「主管」)其實是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或專家,亦即「由於其地位或知識的關係,他們在其日常業務上所做的決定,可對組織的整體績效及成果,發生重大影響」的一群人。

 

而「executive」的首要任務,就是「獲致成效」(to be effective)。

 

杜拉克說,「獲致成效」與「執行任務」(to execute),幾乎是同義詞,所以無論是組織的高階主管,或是基層經理人,只要是「executive」,做事一定要有成效。

■1 為什麼要追求成效?

在《有效的經營者》中,杜拉克開宗明義就提問:「為什麼需要有效的經營者?」

 

他認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現象,就是以知識為中心的大組織的存在。

 

而知識工作者是用「頭腦」(知識、觀念、學問)工作的人,不像體力勞動者可以用明確的產品品質與數量,來評定他做得好或不好,所以我們「不能認為組織裡成員一定都有高成效,也不能在輕忽有效性的問題」。

杜拉克指出,知識工作者不像體力勞動的工人,能夠以挖出一條溝渠,或製造一雙皮鞋來評斷其效率或成果,因為知識工作者生產出來是知識、構想、資訊等無形的產品,還必須仰賴其他知識工作者將這些無形的產品,當成「投入要素」(input factor)加以使用,才能有具體的「產出」(output),變成具體的成果。

 

因此,「無論多偉大的智慧,若未能將之應用到行動或行為,僅是無意義的資料而已。」

■2 成效的阻礙

對於身處在組織裡的知識工作者或經理人而言,即使已經體認到追求成效的重要性,但是仍會受制於4個無可迴避的現實環境,以至於無法發揮成效。

 

所以杜拉克才會特別提醒:「若不特別努力學習有效性,就無法成為有效的經營者。」

(1)經營者的「時間」可說都不屬於自己,很容易就被上司、同事、部屬或其他人的重要事情給占據了,久而久之難免淪為「組織的俘虜」,無法有專屬的時間,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

 

(2)經營者總是會被無盡的「日常業務」纏身,迎面而來什麼任務、什麼人,就疲於奔命地執行或應付,無暇思索自己究竟該在哪些重要的事情上集中心力,以做出貢獻和成果。

 

(3)組織裡充斥著學有專精的知識工作者,也有以功能別劃分的部門。

 

而前面提過,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往往得仰賴其他人或部門加以應用,才能變成對組織有貢獻的產出,所以知識工作者必須耗費相當心力,來與其他部門的人或上司互動溝通,才能提高自己的成效。

 

(4)經營者鎮日埋首於處理組織內部的事務,只能透過厚厚歪歪的透鏡,去理解外面的世界。

 

偏偏,「組織本身並沒有成果存在,所有成果都起於組織外部,來自於顧客」,所以很容易就與外部環境產生隔閡或脫節。

■3 有效性是可學習的

「在我所遇到的有效經營者當中,他們在氣質、能力、工作、工作方法、性格、知識乃至於興趣,都是千差萬別。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具備完成應該做的事情的才能。」

 

杜拉克反覆強調,有效的經營者都有一個習慣:會設法將這項才能與性格,連結到有效的工作方法上;

 

而且,一個人無論何其聰穎、勤勉、博學、想像力豐富,「只要不是依照這個習慣來工作,大抵上都不會是有效的經營者」。

「人類歷史很明白地揭示:各方面都無能的人是最多的。」

 

杜拉克認為,組織欲獲致成果,絕對不能仰賴萬能的天才,也不能期待工作者或經理人的能力不斷精進,我們需要的是透過工作方法與工具的改善,所以需要反覆練習有效性,直到養成一種習慣為止。

關鍵在於「貢獻度」,而非努力程度

大部分人在工作上,目光都是「朝下的」:關切自己努力做了哪些事、組織及上司對他們負有什麼義務,以及自己應有的權利等等。

 

然而,杜拉克強調,一個人無論職位多麼高,只要是把行動焦點放在「自己付出的努力」上,這個人就是「部屬」,稱不上是「主管」。

 

因為,追求成效的人會在埋首工作之餘,抬起頭來看看組織的目標,然後自問:「如果要大幅提升組織的績效及成果,我所能貢獻的是什麼?」

唯有把焦點放在貢獻上,人們才能將注意力從自己狹隘的專業知識及技能、所屬的工作部門中抽離,轉移到整個組織的績效上,仔細思考自己的知識、技能和部門對整個組織及其目標,能夠發揮什麼作用,也才不會把目標訂得過低,或是追求錯誤的目標。

■1 展現績效的3個領域

杜拉克指出,每個組織都必須在3個關鍵領域裡展現績效,如果無法在任何一個領域展現績效,組織將日趨衰亡。

(1)直接成果:即組織需要直接看到的成果,如銷售額和利潤之類的經濟成果。

 

(2)建立價值:每個組織都需要信守一些根本價值,並且一再反覆重申其重要性。

 

就好像人體需要維他命和礦物質一樣,組織如果缺乏根本價值,就可能日益衰頹,陷入混亂和癱瘓。

 

(3)為未來培育人才:組織必須時時注入新血,才能持續提升人力資源的素質,確保組織的永續經營,所以必須設法在今天培養出能在明天擔當營運重任的人才。

■2 傳遞知識,使專家有效工作

知識工作者不能假設外行人應該設法了解專家,或是有能力了解專家;相反地,他們若要有所貢獻,就必須承擔起傳達知識的責任,讓別人能夠了解他們的專業,如此也才能夠讓別人將他們的產出,轉變成對組織有貢獻的成果。

 

因此,他們會這樣詢問自己的主管、部屬和同事:「為了能讓你對組織有所貢獻,你希望我能貢獻什麼?當你需要我的貢獻時,你希望我如何貢獻,以什麼樣的形式貢獻?」

■3 建立有效的人際關係

在組織裡,好人緣無法藉由擅長經營人際關係而得到,而是必須建立在讓自己的工作有所貢獻的基礎上,如此就能符合有效人際關係的4個要件:

(1)有效溝通:杜拉克認為,真正有效的溝通,必須是「由下而上」的。

 

如果兩人的關係是上對下,根本不可能有效溝通,因為部屬只會聽進去他想聽的話,而非上司反覆叮囑的事。

 

所以,部屬應該向上司傳達他想要貢獻什麼、別人期望他貢獻什麼,而主管則有權利和責任判斷部屬所建議的貢獻是否有益。

 

主管也可以試著這麼問:「組織和我(主管)究竟應該對你要求什麼貢獻?

 

應該期待你做到什麼?

 

用哪種方法才能有效地活用你的知識與能力?」

 

(2)團隊合作:這是一種橫向溝通,透過自問:「誰必須運用我的產出,以達到高成效?」就可明顯得知,高效能的工作,往往是透過團隊(由具備不同知識和技能的人才組成)來完成的。

 

(3)自我發展:當一個人自問:「要提升組織的整體績效,我能提供組織什麼重要貢獻?」

 

他其實就是在問:「我需要什麼樣的自我發展?

 

為了產出我應有的貢獻,我應該取得哪些知識和技能?

 

我有哪些專長可以應用在工作上?我必須為自己設定什麼標準?」

 

(4)培養其他同事:專注於貢獻的人,追求卓越,但是也能激勵他人(無論是部屬、同事或上司)致力於自我發展。

>>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11月號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智慧】忘了你自己,就會知道該怎麼做


國光生技董事長 詹啟賢

放下自己在組織裡的職位、升遷、利害關係,而以組織的未來做為出發點來思考,就能選擇真正正確的事。

 

杜拉克說:「忘了你自己,你就會知道該怎麼做。」

醫界出身的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不僅是知名外科醫生,更曾擔任奇美醫院院長與衛生署長,生涯橫跨醫界與政界。

 

在他看似與商管無關的職涯中,其實與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有一段淵源。

22年前,詹啟賢在美國洛杉磯波莫納醫院(Pomona Medical Center Hospital)擔任外科主任時,杜拉克正好在同一地區居住與任教,詹啟賢不僅曾在課堂上聆聽杜拉克親自授課,更擔任過杜拉克的主治醫生。

不過,一直到回台接任奇美醫院院長,成為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者後,詹啟賢才深刻體會到杜拉克帶給他的啟發與影響。

 

詹啟賢回憶,當年搭機返國前,同事送他一本杜拉克的著作《使命與領導─向非營利組織學習管理之道》(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開啟了他對「高階經理人該做什麼」的反思,此後在許許多多面臨抉擇的時刻,他都從杜拉克的書中找尋答案。

明白職責,就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詹啟賢表示,不管是在醫院或政府組織,經理人最常遇到的難題,就是如何在「組織目標」與「經營現實」中做抉擇。

 

例如他在奇美醫院擔任院長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追求醫療品質與服務本質的同時,做到永續經營?

 

轉任衛生署長時也一樣,政策如何做到讓眾人滿意,但又有長遠規畫?

 

尤其政治上常有各種短期的利益需求,更是不簡單。

從杜拉克《使命與領導─向非營利組織學習管理之道》一書中,詹啟賢找到了答案。

 

杜拉克並沒有在書中說明如何抉擇的步驟和方法,卻以一句話點出關鍵,「你要忘了你自己。」

「放下自己在這個組織未來的升遷、能否繼續擔任這個職位,而以組織的未來做為所有
規畫的出發點,就能選擇正確的事,」詹啟賢說,「不把自己的利害算在內,你就會知道該怎麼做。」

詹啟賢自認從杜拉克身上學到的最重要一堂課,就是「職責優先」(mission always
comes the first)」。

 

釐清「這個機構的職責是什麼?」

 

是經理人擔任任何職務時,必須釐清的第一件事。就像了解醫院的職責是救人與服務,就不會迷惑於報表數字;

 

了解衛生署的職責是全民醫療保障,就能抗拒政治利益的不當要求。

因此,即使近年來很多公私立醫院都讓各部門擔負績效,但詹啟賢在奇美醫院擔任院長時,從不讓部門科主任看報表數字。

 

他認為,績效是上層管理者的職責,讓醫生背負業績壓力,很可能會迫使他們做出違反「醫院」職責的選擇。

但詹啟賢也強調,自己絕不是只談理想,無視於經營的現實面,只不過,「少花一點錢,讓報表更好看;

 

或是只要經營得下去,就拿出更多資源來服務更多病患、把醫療品質做得更好,我寧可選擇後者。」

 

他認為,管理絕對不應該以業績為最高導向,只要組織能夠活下去,就該把資源投入到組織真正的職責工作上,例如擴大服務範圍、提高品質,這才是經理人真正被賦予的任務!

做對的事,不代表要有人犧牲

詹啟賢感嘆,「忘了你自己」這句話看似簡單,落實卻不容易,「畢竟人性很難不去考慮自己」。

 

因此,他從杜拉克學得的第二個管理領悟就是:「一定要取得平衡。」

 

即使是有時效要求的事,但除非不在某個時刻前做,就會危及生存,否則只要方向不變,各方面的需求都應兼顧。

他說,經理人很多時候會對員工說:「為了更遠的目標,必須請大家犧牲一下。」

 

但詹啟賢強調,「我從來不講這句話,因為這就喪失了平衡」,選擇做對的事,不代表一定要有人犧牲,經理人做任何事都不該想一次到位,必須照顧到過程中各方面的不同需求,不管是病患、員工還是股東。

 

這樣或許速度會稍微慢一點,但至少不會引發不必要的反彈、欲速則不達。

詹啟賢認為,工作或人生都要求取平衡,才能走得長遠。

 

例如在擔任奇美醫院院長時,有幾次員工在迎新餐會上和他道謝,「謝謝院長,我一定會全力以赴!」他都當眾人面馬上回說,「不要全力以赴,八成就好,兩分留給自己。」

 

詹啟賢笑說:「我從不期待別人做到百分之百,我這樣安排自己,也這樣要求別人,這才符合人性。」

不管是在民間機構或政府部門,杜拉克對管理者的指點,給了詹啟賢在管理思維上很大的刺激。

 

他說,杜拉克是從非常高的層次,給予經理人精神內涵與意義(philosophy)上的指引,這比起議題面或技術面上的建議都來得更重要。

畢竟唯有找出「目的」,然後從「人性」出發,做到「平衡」,才能真正有效地做好經營管理。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經理人月刊》11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
    專案開發ㄚ清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