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幸福心靈報 |
王永慶的球僮 - 蔡合城從王永慶身上學到了什麼? |
王永慶的球僮 - 蔡合城從王永慶身上學到了什麼? 他沒有因此怨懟人生,反而更加奮力地登上巔峰,成為眾人矚目的「亞洲保險王」。 蔡合城如今回憶:「我在王伯伯身上學到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讓我一生受用不盡。」 講義特摘《王永慶的球僮》(蔡合城著,台北商周出版)全書菁華與讀者分享成功的祕訣。 凌晨三點鐘,我從台北同安街49號的一個小閣樓出發,在寒風中騎了20幾分鐘的腳踏車,前往許多企業家和軍中將領最愛光顧的台北球場,那是當時台北最高級的一座高爾夫球場。 我回答是。 於是他開始教我如何背球袋、擦球桿,還有一些幫客人服務的細節。 這時一部黑頭轎車停在球場門口,我立刻迎上前去幫他們開門,一對夫婦從車?緩緩走了出來。 這位企業家問我:「你是新來的?」 語氣中顯得有些不悅。 當時的科主任許留芬知道我繳不出學費,好意介紹我打工的機會。 她帶我坐公車到台北市東園街去見台北球場的董事長,告訴對方我是新來的學生,很優秀,但沒有錢念書,希望他能幫助我。 當時台灣還沒有夜間球場,所以球場晚上沒有打工的機會。 想了半晌,他突然說:「有個企業家都是一大清早就來打球,如果你願意,可以當他的球僮。 不過他打球的時候,天還沒亮,視線很不好,如果找不到他打出去的球,掉一顆都會被他罵上半小時,所以幾乎沒有人敢當他的球僮。」 我知道這份工作有它的挑戰性,但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勇往直前,堅定地說:「我願意。」 但是我知道,這個打工機會得來不易,因此我不想給他任何挑剔的理由。 於是,在開始打第一洞之前,我對他說:「王伯伯,你打球之前,可不可以先等我一下?」 「叩」一聲,球飛進一片茫茫的樹林中。我快步跑過去,立刻將球撿回來。 他很驚訝:「你怎麼那麼厲害?」 我告訴他,我的眼力還不錯,球一打出去,我就緊盯著球不放,再配合「聽聲辨球」的獨門技巧,運用敏銳的聽力,判斷球大約的落點,所以很快就能將球撿回來。說完還補上一句:「因為聽說掉球你會罵人。」 既然如此,我就可以放心了。那我就配合你的上課時間吧。」 有一次,王永慶打到第二回第7個洞時,突然問:「現在幾點了?」我回答:「7點多。」 少年仔,你不是要上課。 運動嘛,多一洞、少一洞沒有太大差別。」 說完就請夫人李寶珠遞給我新台幣100元的小費。 當時一般的行情是,打完兩圈總共18個洞,小費是新台幣50元,但他們卻給了我新台幣100元,我心?真是又感激又興奮。 知道我家?窮,王永慶每天會多給我新台幣50元小費,但是別人弄丟1顆20元的球,卻要被他罵上老半天。 為了配合我的上課時間,他甚至願意縮短打球時間,讓我內心非常感激,也下定決心,既然進入台北商專的大門,無論如何,一定要把書念完,再從這個校門走出去。 我回答:「沒有。」 如果我有問題問你,你都不懂,那我乾脆自己打就好了。 有機會你也要練習打球,跟教練學習,這樣以後才有機會教我打球啊! 難道你只想一輩子幫人撿球嗎?」 我雖然沒有這樣的打算,但是在我的腦海? 從來沒想過窮人家的孩子也可以有機會教企業家打高爾夫球。 在經濟快速成長的七零年代,台灣的高爾夫球運動開始興盛,高爾夫球一向是達官顯要專屬的社交平台,我一個窮人家的孩子,連三餐都有問題了,怎敢奢望打高爾夫球? 窮人家的孩子不一定得屈就於困頓的現狀,機會也許就在你的身邊,就看你自己有沒有發現而已。 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利用暑假期間學會打高爾夫球。 跟久了,教練也覺得奇怪:「你怎麼每一場都來?」我表明想跟他學習打高爾夫球的意願,但是沒有錢。 下午的時間如果有空,我親自教你。」 有了教練的允諾,我就放心了。 說著,王永慶就將球桿交給我,示意要我打,說是要驗收成果。 但是接連兩天一桿進洞的機率很低,我接過球桿,也接下挑戰。 忐忑不安的心,也才跟著踏實了起來。 王永慶一看,驚訝的心情完全寫在臉上:「少年仔,你是事先把球放進洞?嗎?」 我從他身上看到堅持的力量,我來自窮困的家庭,在物質上吃過不少苦頭, 精神上也承受過許多折磨,「堅持」本來就是流在我血液中的基因,沒有堅持,無法熬到現在。 受到他的恆心與毅力感動,我學習王永慶的精神,以堅韌的毅力來練球。 我告訴他:「我如果不把球練好,怎麼稱職地當你的球僮呢?」 從今以後,只要我有打球的一天,永遠都指定你擔任我的球僮。」 王永慶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家中有3個兄弟、6個姐妹,一共9個 小孩。 「當年我父親生病時,很多醫院都不收他,一直叫他轉院。 當時我心想,這些公立醫院怎麼那麼官僚,遇到重病或病危的病患就拒收。 後來我父親也因為沒有受到好的醫療照顧而死得很早。 我在心?默默立下一個志向,只要我有能力,有朝一日,一定要蓋一間醫院,改善醫療品質,更不會拒病患於千里之外。」 另一方面也因為台塑的員工很多,員工生病到長庚醫院來,可以就近照顧。 他常常告訴我,做人一定要孝順,經常對父母噓寒問暖,要媽媽多穿一件衣服,幫爸爸多蓋一條被子,如果每個人對父母都能盡孝道,這個社會就會太平。 子女孝順父母不是嘴上說說就好,也不是給錢了事,而是要了解父母的難處,看他們有什麼需求並協助他們。」 少年仔,記得喔,現在不孝順,以後不一定有機會。」 他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只要聽進他的話,可能一輩子受用無窮。 因此我儘量將他在球場上講的每一句話都記在腦海?,回去後再將它寫在日記上,反覆思量。 雖然王永慶已經是一個很富有的企業家,但是他的母親每天仍會親自到頂樓種菜。 儘管再忙,一年365天,除了出國以外,王永慶每天都會陪母親到頂樓摘菜,然後回到樓下母子一起吃晚飯,晨昏定省,隨時伺候在母親身邊。 吃的不是大魚大肉,也非山珍海味,就像青菜中撒上的一點點鹽巴,只有最簡單的滋味、最平凡的幸福。 我想,這就叫做孝順吧。 早期我開米店的時候,只要客戶需要,就算只有半斤米,我也會幫忙送到家。 雖然只是小客戶,但以後有可能會變 成大客戶,半斤米最後也可能變成一大包或兩大包米。」 因此,在擔任王永慶的球僮期間,我做任何事情都很勤快,每天都希望讓他滿意。 而且,除非重感冒上吐下瀉無法起身,否則我絕不請假。 「王伯伯,你所說的每一句話,我都做到了,我很節儉,沒有亂花錢。 我每天吃一包生力麵,一包折成兩塊,當成一天的早晚餐,而午餐就喝水充飢。 每學期新台幣1000多塊的學費都是用分期付款的,每天50元、100元慢慢繳。 校長、主任和王伯伯都是我的貴人,如果沒有你們,我今天就沒辦法繼續念書了。」 我說,我想當教練,教人打球可以賺很多錢。 老是在這?混,前途在哪??」 當時我打球的平均桿數是70到75桿,跟我同時期當桿弟的還有涂阿玉、謝敏男,我們的球打得一樣好,但我的年紀最小。 我只有小學畢業,吃過很多虧,我在學校沒學過英文和日文,但是在創業過程中,必須面對很多國際客戶,產生很多語言溝通上的問題,英文看不懂,日文看不懂,經營事業很辛苦,因為總不能每件事情都靠祕書啊。 我現在會講英文、日文都是自己苦學自修來的,過程有多辛苦,你們很難想像。」 當下我就答應他,我一定會離開球場。 無論如何,這5年來,憑著當球僮和學校印刷工這兩份工作,讓我得以順利踏出台北商專的校門,我心懷感恩。 雖然不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斷氣,但家屬還是將遺體運回台灣,也算是完成他的遺願,讓他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