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研究中心工作沒多久後,我又面臨另一個認知與現實的落差:明知道「應該怎麼做」,一旦親自嘗試後,卻「無法實踐」。
研究中心的工作處處充滿樂趣,但會經常陷入光是不斷有點子、卻無法實踐的狀態。
我雖然一心想將在大學、研究所及職場中所學的知識,以「理想方式」付諸實踐,卻一直不如想像中順利。
細回想,其實我從念書時就老是這樣,雖然知道「怎麼做最好」,卻始終「沒辦法實踐」;
簡單來說,就是不斷遭遇挫折。
我想起念研究所時的往事。
有一陣子,為了交出一篇論文,我陷入長時間的思考,不是寫一小段就碰到瓶頸,不然就是徹底顛覆前提,重回原點。
不但理論架構是如此,在文字表現上也頻頻碰壁。
我從小就愛閱讀,自認為知道什麼叫做好文章。
然而一旦動筆,寫出來的卻盡是連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東西,面對這樣的事實,真令人錯愕。
當時,有位學長實在看不下去,給了我這樣的建議:「茂木學弟,煩惱沒關係,但不如試著先讓概念成形,如何?
只要寫出一篇論文,世界看起來就會不一樣喔!」
既然學長這麼說了,我就勉強自己繼續寫論文。
結果心情豁然開朗,就連以往研究時沒發現的問題和課題,也能看得更清楚。
那時,我眼中的世界看起來的確變得不一樣了。
隨著之後的研究和學習,我逐漸了解大腦的機制,同時也解開了為什麼明知「怎麼做最好」、卻「無法實踐」的謎底。
這其中隱藏著大腦「感覺型學習迴路」和「運動型學習迴路」的祕密。
「感覺型學習迴路」是專司由視覺、聽覺、感覺等輸入訊息的領域;
另一方面,「運動型學習迴路」則為專司實際活動手腳來輸出資訊的領域。
重點是,這兩部分在大腦中並未直接連結,換句話說,「知道怎麼做最好」、卻「無法實踐」,原因就出在感覺型學習迴路和運動型學習迴路之間,無法達到良好的平衡。
因此,若要兩者取得溝通,就必須先將腦中的訊息輸出(output)過一次才行。
知道「怎麼做最好」,代表感覺型學習迴路很發達,但要將大腦訊息輸出時,必定得「運用」到手腳或嘴巴。
之所以「無法實踐」,就是相對於感覺型學習迴路來說,運動型學習迴路較為遲鈍。
反過來說,若善加訓練運動型學習迴路,就能讓大腦的輸出效果「接近心目中的理想狀態」。
我們很容易將大腦視為「思考的器官」,然而,思考固然是大腦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但指揮身體付諸行動的,其實也是「大腦」。
知道,還要做得到
明明能判斷好壞,自己親自實踐卻不順利,這是因為腦部的「感覺型學習」和「運動型學習」兩者不協調,而大腦輸出的精確度,全仰賴運動型學習訓練的程度。
「我試著模仿前輩的做法,結果卻不如預期,只好放棄。」
「我試著要將腦子裡的好點子做成企畫書,卻因為沒辦法清楚表達,最後只好繼續讓點子一直悶在腦子裡。」
「當初為了健康考量開始做瑜伽,但因為動作不協調,沒多久就放棄了。」
各位是否也像這樣,因為無法滿足於自己實踐後的結果,最後半途而廢,或始終沒有付諸行動呢?
在前言裡曾提到,我求學時是個很不會寫論文的學生,就算知道分辨好壞,一旦付諸實行,還是非常不順利。
不光是讀書和工作,就連從事休閒活動或興趣時,也一定會發生同樣的情形。
但人類非常奇妙,特別是在這種時候,我們更會對其他人的行為或作品淨做出「那個好!」「這個太糟了!」之類的批評或評論。
或許,這其中也蘊含著「自己為什麼做不到」的不耐煩和懊惱情緒吧。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明明能判斷好壞,自己親身實踐卻不順利」的現象呢?
其中一個可以推測的原因,就是腦部的「感覺型學習」和「運動型學習」兩者不協調。
「感覺型學習」是當我們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五官接收資訊時,主要進行處理與認知的區域;
相對來說,「運動型學習」則是專司實際動手開口等行動的區域。
更簡單來說,大腦主要是以感覺型學習來「輸入」訊息,再以運動型學習來「輸出」。
這裡所說的「輸入」,其實就是「理解」,而「輸出」就是「實踐」。
另一方面,運動型學習會在我們利用身體輸出訊息時,發揮重要功能。
在透過主動性運動表達的情況下,例如動手畫圖、發出聲音唱歌、把腦中的想法寫成文章時,輸出的精確度全仰賴運動型學習訓練的程度。
相對於感覺型學習只要在某個契機下就能出現大幅成長,運動型學習則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覆訓練,才能達到成長。
感覺型和運動型學習的關係,就像車子的兩側輪胎,若感覺型單方面發展過快,就會造成「無法達到滿意的結果」;
相反地,如果運動型過於發達,就容易出現「不怎麼樣的成果」。
這種狀況就是感覺型和運動型學習不協調所造成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