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輕鬆讀電子報:【大師輕鬆讀378期】高效的連網整理術















五分鐘摘要 









煩事丟給科技,工作、生活有條理!


文�瑝D格拉斯•梅瑞爾 & 詹姆士•馬汀Douglas C. Merrill & James A. Martin

今日的世界步調迅速、資訊飽和,要能應付自如,你可以運用以下21項整理原則,以處理你接觸到的源源不絕資訊、整合各項必須完成的工作,讓你能夠專心面對每天會面臨的挑戰。

 

換句話說,你需要的是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科技的整理術,而不是設計過時、只會用待辦事項便條的方法。


1. 你的思考方式


讓你個人的整理術符合你的思考方式,是很有道理的。

 

若不這麼做,就會不小心破壞了你向前邁進的最大努力。


(1)整理你的生活,盡量避免用腦過度


你的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東西,爭相吸引你的注意力。

 

無論你是否察覺,你的注意力總是從一件事物,游移到另一件事物,再到另一件事物。

 

資訊會不斷迎面而來,因此千萬別想要注意到你接觸的每一樣東西。

 

你反而應該設法整理你的生活,以盡量避免用腦過度。

(2)以最快的速度挪出腦袋裡的事物


這應該是任何整理術的重點。

 

能夠愈快挪出短期記憶中的事物,轉存於可搜尋的資料庫,你就會感到愈有條理。

 

智者很早之前就明白這點。

(3)千萬不要一心多用,這樣比較沒有效率


今天每個人都希望能一心多用,但人腦天生就不適合做這種事。

 

道理很簡單,當你一心多用,就會有礙大腦將資訊置入短期記憶的能力。

 

無論你多麼努力去找理由,一心多用都會減損你的效率。

(4)運用故事來記憶重要的事情


原來,如果你將一項資訊與故事做結合,會更有可能在之後回想起來。

 

難忘的故事可以當作生動的鑰匙,讓你在日後打開長期記憶,憶起事實,這是因為事實本身通常枯燥乏味,而故事則帶有色彩、動作、人物、畫面和情感。

 

大腦非常善於記住和故事相關的心智圖像。

 

換句話說,絕佳的故事會把事實置入情節之中。

(5)尋找更新、更好的做事方法


人腦除了會做短期與長期記憶的轉換,它還不喜歡另一件事,那就是有太多選擇,無論選擇的是大事還是小事,太多選擇會讓我們無力招架,而使我們回復「原始設定」選擇,就算那些選擇是在多年前截然不同的環境中所作的。

(6)知識不是力量,分享知識才是


如果一個人具備特定知識,他可以盡全力加以應用,但若有一群聰明的人齊聚一堂,願意貢獻和分享各自的知識,那麼這群人的成就將不可限量。

 

在現今環境中,分享知識才會讓力量快速成長,藏私是做不到的,這就是網路效應產生的結果。

(7)規畫要依照真實的限制,而非自以為的限制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限制,讓我們無法有條有理,邁向成功。

 

生活要更有條理,你必須更懂得務實地看待限制。

 

這些限制可能是:


● 生理的——來自於我們真正的先天局限;


● 心理的——承襲自我們覺得有影響力的人;


● 強制的——來自於社會規範。

(8)誠實面對自己,但不要過於主觀


我們每個人都不太善於判斷我們真正的限制,因為我們見樹不見林。

 

換句話說,我們的限制看來是那麼真實和確切,使得我們難以從實際的角度,客觀評估自己的能力或環境。

 

這就是為什麼尋求他人協助,客觀評估我們真正的限制,會這麼重要。

(9)明白何時該忽略限制


在你深入了解,找出你的限制所在之後,便可決定其中哪些要努力突破,哪些又要認了。

 

比方說,無論你怎麼整理你的生活,你每天能用的時間不會超過24小時、每星期就只有7天。

 

你的時間終究會花完,因此這對於你要達成的事情,是無法打破的限制。

 

如果過分擔心這些限制,就無法理性思考,而讓你身處的情境每下愈況。

(10)知道目標在哪裡,以及該如何達成


目標是限制的反面,當你明確界定出所要前往的目的地,便擁有可用以整理資訊的架構。

 

你會有一套標準,可藉以評估孰重孰輕。

 

當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便比較容易自然變得更有條理。

 

事實上,你的目標愈明確,不僅愈容易達成目標,也愈容易評量你的進展。

 

衡量成敗的標準,也因此變得清晰可見。

(11)達成目標的方法要保持彈性


知道你想要達成的目標之後,如果還能對於所要達到的成果保持一些彈性,會很有助益。

 

保持彈性的好處在於,如果你的A計畫未能如預期奏效,你會願意尋找替代方法來完成你想達成的目標。

2.訣竅、技巧與策略


今天,坊間有不少絕佳的工具,可以幫助你條理井然——包括智慧手機、雲端運算等。

你必須不斷找出更有效的新方法來使用這些工具,作為你整理的助力。

 

在這方面可以應用以下7項原則:


(12)不要整理資訊,要學會搜尋資訊


(13)只記必須記住的東西


(14)一定要把大塊分成小口


(15)每週排出時間來回顧關鍵實據


(16)提醒自己,世上沒有完美的方法


(17)盡可能應用你已經熟悉的工具


(18)替數位資訊加上關鍵字,方便日後搜尋

3.根據21世紀的挑戰來整理生活


要在今天做到條理井然,最好盡量減少會讓你分心的事物。別想要在工作與生活之間達成理想的平衡,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反之,要將你的生活和工作整合在一起,這樣就能讓自己的精力和腦力完全發揮。

 

在這方面,要記住3項關鍵原則:


(19)做註記,以便之後轉換情境


(20)將情境類似的事務合在一起


(21)把工作和生活整合在一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大師輕鬆讀》378期〈高效的連網整理術〉】





特別報導 







哈佛MBA教你看顧客


文�疞K自《哈佛人這樣學行銷》,大是文化

企業能夠成功,是因為能以產品及服務,滿足企業外部的客戶。

 

這種能力取決於企業對客戶的了解程度,以及能否有效運用對顧客的洞察力。

 

企業能有優於其他業者的競爭優勢,終究還是因為對顧客有更勝一籌的了解,以及更好的工作流程,能根據對顧客的情報來思考與行動。

整個組織都得聽到顧客的「聲音」,因為公司所作的一切決定,幾乎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上述目標。

 

舉例來說,投資報酬標準的決策、管理高層根據他們對競爭者與掌管部門的了解所進行的決策,都可能會影響到哪些產品能上市、哪些要退出市場。

 

人力資源、製造、運輸以及研發部門的經理人所作的決定,可能會同時影響到產品與服務的實質與認知品質。

 

因此,組織中所有的經理人都必須了解顧客想要什麼、願意付出多少來交換,而且一定要有創意地在決策中應用這些情報。

行銷對顧客的影響,比起公司其他部門更為直接。

 

不過,除了定價、產品供應、推廣,以及配銷等重大決策外,行銷還要負責協助其他單位了解自己對顧客的影響。

 

因此,通常最了解顧客的行銷部門,就必須帶領整個企業轉為顧客導向。

了解顧客為什麼那麼重要


今天,市場知識的半衰期愈來愈短,社會與科技的快速變化,使得我們對市場現有的理解與預測,有效期限愈來愈短。

 

就連使用對顧客的了解,都能在市場引起變化,讓原本有效的知識效果變差。

 

因此,經理人必須比以往更頻繁地更新、重新檢視自己對顧客的既有觀念、預測與假設。

經理人必須對顧客有更深入且更豐富的認識,才能預期或預測、甚至塑造顧客的行為模式,也需要更好的方法來蒐集對顧客的觀察,以及更好的方式來思考這些觀察,以減少他們在考慮顧客時,普遍會犯的特定錯誤。

 

例如,經理人有時候會假設:


•他們的個人經驗代表眾多顧客的經驗。


•他們可以將顧客行為的轉變視為個案,而非一連串複雜且相關事件的一環。


•過去有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架構,現在也一樣適用。


•顧客知道他們的行為為什麼改變,因此「數據會說話」。


•他們不需要對人類行為的原理培養基本的認識,以準確預測一般人在一個複雜、變動不居的環境(短線思考會讓成功更短暫)中會怎麼做。

美國的汽車產業道盡了與顧客脫節,所要付出的社會與經濟代價。

 

這個被廣為研究的產業,也是目前全球許多企業所經歷狀況的縮影。

 

雖然汽車產業的衰退與再興牽涉到許多因素,但有一點是最重要的。

 

基本上,他們沒有做到:

 

(1)預測顧客轉變的可能性,

 

(2)在重大變化出現後迅速察覺,

 

(3)在這些變化變嚴重時進行了解,

 

以及(4)在一了解這些聲音後,立刻將顧客的聲音納入重大決策之中。

這些錯誤都是受過良好教育、勤奮且獻身於工作的經理人所犯下的。

 

他們暴露了兩種基本且相關的決策偏見:首先,他們假設過去有效的,未來也一樣有效,這點常被稱為「失敗於對成功的偏見」(failure of success bias)。

 

其次,他們沒有培養寬廣的「外圍視野」(peripheral vision)——沒有搶在競爭者之前,看出顧客外在行為與想法的轉變,有什麼重大意義。

 

他們的外圍視野狹隘,部分原因是對顧客想像力的失敗(編注:failure in imagination指在事先的預期中,想像不到顧客會做此反應。

 

例如作家佛里曼就把美國911事件,歸咎於想像力的失敗:沒有人想到恐怖分子會瘋狂到這種程度)。

顧客行為中有一個重要面向值得特別重視:顧客行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

 

由於行銷人員通常從個人身上蒐集資料,所以很容易會低估其他人、社會機制及社會環境對這些個人的影響。

 

但是,唯有將顧客放在與他人的關係或社會大環境的脈絡下來觀察,才能充分了解顧客。

 

因此,研究顧客行為的第一步,就是定義分析單位(也就是說,想要了解或解釋的人是誰)。

 

接下來討論的,只是行銷人員關注的許多分析單位之中的一小部分。

顧客的類型


我們通常會把分析單位分成兩大類:終端顧客與正式組織。

 

雖然兩者之間有著重要的區別,但還是有相當多的共通點,而且有時候區隔只是為了方便。

 

簡短地概括介紹應該會有幫助。

顧客可能是一戶家庭,或某種產業市場中的一個組織。

 

不論是哪一種,顧客都有可能只有一個人或是一群人。

 

很多研究都是針對個人決策者,但是顧客通常是多人構成的決策單位。

 

在家庭中,不同的人可能會參與不同的決策階段,或對購買決策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力。

 

一個人可能掌握產品的使用資訊,其他人可能負責決定哪種產品最合適、預算多少、購買產品或使用產品。

 

因此,不同的家庭成員在購買決策過程中,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這會導致潛在衝突的產生,因為一種商品或服務,必須滿足這麼多不同的需求。

組織當中的人涉及購買過程,通常稱為「採購中心」(buying center),因為購買過程通常是跨部門的。

 

例如,大型設備的採購,參與的人可能就包括採購代理、工程師、高層財務主管,以及外部諮詢人員。

 

一般來說,產品或服務愈重要、愈高風險、愈昂貴,採購中心的人數就會愈多。

 

而且跟家庭一樣,不同的成員在採購過程中會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也會因為採購項目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採購中心成員的不同需求,也會造成彼此衝突的可能性。

 

在其他情況下,組織採購是由一個人進行的,例如採購代理。

有些消費者和組織的採購過程相似,尤其是小型企業。

 

儘管如此,組織(或者產業)採購的許多面向仍有相當的差異,因而值得特別關注組織採購行為的模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大師輕鬆讀》378期〈高效的連網整理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