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電子報:把勉強當做愛
許多人常想:關心別人就是為他人著想,在夫妻之間也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對話: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如果不是愛你我根本不會這樣做、如果你不是我老公幹嘛我要那麼雞婆、我說的準沒錯聽我的就對了...。
就因為是這樣想,當配偶不和自己合作時,心裡就受傷了。
心裡受傷時就容易採取報復性的行為,如罵人、打人、拒絕感情、退縮性的行為(如外遇、自殺)...等行為。
美麗小時後,餐桌常常只有一鍋滷肉,任何反應父母的回答總是:『挑剔什麼?我們把沒得吃的肉給你吃,這麼疼愛你,你卻不領情。』
此時,美麗小小的心願是:『長大後,我自己家一定要滿桌都是菜,要一家人圍著桌子,享受著家裡獨特口味,大家可以快樂聊聊今天發生的事和心情』,帶著這樣的心願,美麗結婚了。
婚後餐桌上的菜真的很豐富,有魚、有菜但獨缺肉。
老公常問:『為什麼沒有肉,滷肉和滷肉飯很好吃啊?』但是美麗不是假裝沒聽到,就是說:『吃那麼多肉對身體不好。』
沒有辦法真正說出:看到肉就噁心。
老公常自己買愛吃的滷肉家,因此,夫妻經常為了肉而吵架,兩個人都怨對著對方。
愛是一種藝術,因人的感受而異。
如果美麗的先生也不愛吃肉,他就會覺得美麗所準備的菜是一種『愛』。
由此可見「關心一個人的喜好,依他所愛而給予」是很重要的,若有不同意見也能夠互相商量、尋找共識,那麼夫妻的感情才會越來越穩定。
此外,美麗能將自己從小的心願在婚姻中實踐,是一件很棒的事,但若能學習關心老公的心願是什麼,那就更成熟了。
夫妻能在此時建立溝通的平台增進相互了解何關心,對於婚姻的長久性是很有意義的。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 廖清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