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手禮釋意 
 《伴手》是伴人送手禮,也就是古人《伴禮》
的意思,《伴手》一詞不但通行於台灣,
就是在大陸上也有些方言是這麼講的!
關於伴手禮的的由來有二:

>>伴手 = 丹祿
有的人說以前的人生活困苦,年節時要送給親友的伴手禮,並不是路上隨便買的,通常是家裡省吃儉用的存錢,或是自家生產不斷累積攢存下來的,就像煉丹一樣,是要用心計較的,稱作"丹祿"是一種形容,比喻那份心意的意思。


>>初二返外家伴手 = 等路
另一種說法是跟過年有關,通常初二「返外家」多半要準備一些禮物,稱為「伴手」或「等路」,且必需準備紅包,送給娘家兒童。


女兒帶回的外孫,則由外家贈送雞腿,外祖母通常還會紅繩繫紅包(以前繫古錢),掛在外孫脖子上,稱為「結衫布」。


初二回娘家的習俗,非常溫馨,也可以說是古代最低限度保障女權的習俗,終年操家事的婦女,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得以「做客」的心情來享受這難得假期。

其實不管是伴手還是丹祿/等路,都是意為孩子《等》待大人自遠《路》親友家帶回來的禮物,這般禮尚往來,在平時固然疏略不得,在新年歸寧及新婚回門時,雙方更是來時「伴手」回時「等路」等禮數一定要週到!無論是「伴手」或「等路」,大人們都得費心費錢,但在小孩子們卻是夢寐以求以求之物,因此民間有《仔愛伴手 姑仔愛等路》的俗諺。


 本內容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好伴手網站

 



























忌送常識


 


 
 

中國人有不送手帕、傘、鐘、剪刀的習俗。

忌送鐘,因為『送鐘』諧音『送終』,一定要送鐘時,也要加送一本書,諧音『有始有終』;又忌送傘或送扇,因『傘』字、『扇』字與『散』字同音,有分手之意。


也有「送扇,無相見」的說法,也會引起絕交的猜疑。又忌送剪刀或菜刀,因為會引起『一刀兩斷』、「一剪兩斷」的聯想。

忌送手巾是因為「送巾,斷根」,「送巾,離恨」之說。


這次因為舊時喪家常於喪事辦完後送手巾給弔喪



者, 用意在於讓弔喪者與死者斷絕來往。因此在通常的情況下,贈人手巾,就會令人想起不吉的喪事或永別的意思。以上都是送禮極需避免之物。

中國的習俗中還忌送甜粿與粽子,因為它們是喪家做的食品,若以此物贈人,還恐怕人家懷疑自己是暗指對方為喪家之意,所以是絕對禁忌之事。


按大理白族地區的禮俗,送禮時禮品的數目必帶「六」字。


其忌無六數的原因,一說是與和唐代貢禮為六份有關,一說是取漢字「有福有祿」之意,一說是漢語方言「六」與白族語言中「足夠」一詞音相近似,因而送禮只要有「六」就足夠了。

佤族日常生活中就禁忌以辣椒、雞蛋為餽贈品。


這是因為舊時瓦族部落交戰常以送給對方辣椒來代表宣戰;復仇則先送給雞蛋,所以才有此禁忌。


其實送禮說穿了就只是為了合對方的心意,想想看若是本意是好的,但卻送了一個對方認為觸霉頭的禮 ,豈不是惹得大家都不開心呢!


這是為對方著想的一種禮貌,如果不能顧到對方的感受,那還不如不要送。


合理之禮
 生日蛋糕、花、禮金、營養品、筆、皮夾、香水、化粧品、精緻飾品、玩具、圖書或圖書禮券,亦可作東,以餐宴慶賀。

結婚禮金、飾品、精緻餐具、銀器、家電產品、家飾品…… 彌月禮金、嬰兒衣物、金飾(可刻上出生年生肖)…… 年節盆花、盆栽、年節禮品(臘味、香腸、香菇、肉乾、水果……)應節禮品如端午節送粽子、中秋節送月餅。

開幕、喬遷、慶賀桌上花、盆栽、花籃、壁飾……如請帖註明懇辭花籃,就不須致贈,方便時應親自參加,增添人氣,致道賀之意,或寄張賀卡聊表心意。

畢業花束、筆、文具用品、精緻相冊、圖書或圖書禮券…

 本內容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好伴手網站


 



















約定俗成


 


 
 

送禮既然是一門藝術,自有其約定俗成的規矩,我們應該注意以下的原則:

A.禮物輕重得當



禮物的輕重以對方能夠愉快接受為尺度。


太輕,容易讓人誤解為瞧不起他;太貴重,又會使收禮人難以接受。


B.送禮時間



送禮一般選擇重要節日、喜慶、壽誕為宜,這樣不會顯得突兀虛套,送禮者受禮者心安理得,兩全其美。


C.瞭解風俗禁忌



送禮前應瞭解受禮人的身份、愛好、民族習慣。


例如不要送鐘,因為 「鐘」 與 「終」 諧音,讓人覺得不吉利。


以免好心辦壞事。


D.禮品要有意義



禮物是感情的載體,任何禮物都表示送禮人的特有心意。


最好的禮品應該是根據對方興趣愛好選擇,富有意義、耐人尋味、品質不凡卻不顯山露水。


 



















關鍵原則


 


 
 

政治的禮物,可以傳達心意,也能夠看出手腕。
在平常生活中,送禮也已成為維持人際關係高明與否的象徵。



只要掌握關鍵原則,你也可以成為送禮達人。

A.準備一本日曆記事本



要記住大大小小的日子,準備一本紀念日日曆,除了把重要人的生日,寫下來,最好也能把重要的紀念日做上記號。


例如:兩人初識的日子,通常在這種意外的紀念日收到禮物,收禮者會更驚喜。




B.千萬別湊熱鬧



別再堅持和一般人擠在過年時候送禮,因為過年期間許多人出國,禮物送到對方未必可以享用得到,也有可能東西多到冰箱都冰不下,在元宵節之前都是可以的,而且反而在這各時候送,收禮物的親朋好友對送禮者的印象也比較深喔。


C.分享式送禮法
禮物如果太貴重,讓收禮的人尷尬,或無法禮尚往來,就不好了。


想送特別昂貴的禮物,又要避免對方「受之有愧」的感覺,建議可以買一對,送給對方和自己各一份,就像是」信物」一般。


D.神奇小卡片
禮物看來很平凡怎麼辦?


這時候卡片就派上用場啦!卡片是表達關心最簡單的方式。


同樣是送花,可以在卡片中寫下花語所代表的特別意義,訣竅就是不要把寫卡片想得太難,一面想著對方,一面用口語寫下對方給你的感覺即可。


E.送點麻煩就對了
農曆三節是傳統上送禮的「尖峰時段」,禮物通常擠不進客戶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辦公室。


不過新鮮必須直接食用的禮物,這類生鮮食品一送到辦公室,秘書一定先請示董事長怎麼處理,這時收禮者不得不看一下送禮的是誰。」


麻煩」反而成為踏進董事長辦公室的竅門。


F.自己也可以是禮物之ㄧ
昂貴的紅酒、華麗的蛋糕,但是無人分享,驚喜的心情馬上減半,這時不如送上你自己。


原本沉默的禮物,加上對話,加上分享,立刻就變身為歡樂氣氛的催化劑。

G.快遞郵寄的小驚喜



對於每天都會見面的家人、同事,若是要送禮,假他人之手反而更有驚喜感,例如利用快遞送花給坐在隔壁的同事。


或是趁長官上班之前,請秘書把禮物放置在他辦公室顯眼處,讓他自己發現驚喜。


送給另外一半,也可以把禮物藏在家中隱密處,留下如謎語一般的紙條,讓另一半自己花時間把禮物找出來。



本內容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好伴手網站





本內容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好伴手網站
 


 





















送禮而不失禮


 


 
 

贈禮是表示良好情誼的行動,不分國內或國際都有一些共同的守則。


因此,如何送禮而不「失禮」,就是一門大學問了。

日本,不可以送荷花的圖畫,因為荷花代表喪事


中東阿拉伯及許多回教國家絕對禁酒,故不可送酒。


墨西哥,人們視紫色為不祥,所以送禮宜避免紫色


回教人士因為信仰文化的關係,不吃豬肉,所以送禮給回教友人不可以送豬肉,有悖其習俗。

白玫瑰在義大利為愛情的象徵,在其許多國家卻是



用來表示哀悼


在德國紅玫瑰代表愛人


遠東地區白色的花則代表哀悼


美國送病人一盆植物是很適當的若是在本這樣做,表示你希望那個人病入膏肓

不要送西方人一組刀具,因為這代表希望切斷彼此的商業關係。


不能送印度人用牛皮做的禮物,因為他們視牛為神聖的動物


不要送英國人條紋的花領帶,因為英國人只戴他們自己的條紋花領帶,他們認為戴別人送的是不吉祥的。


阿拉伯人家中做客,不要帶食物作為禮物,否則對方會認為你是在批評或諷刺他的待客之道。

歐美國家比較沒有顏色方面的忌諱,參加宴會或婚喪喜慶,黑色都能通行無阻。


但是若是換成了中東、中南美洲國家,就沒有這麼單純。


 比如說:黃色對於伊朗人、墨西哥人、祕魯人來說隱含厭惡或詛咒死亡之意,因此再選擇鮮花或禮物時,切勿沾上任何黃色,以免觸人霉頭。

至於拉丁美洲人,雖然該區域不產大象,但他們對於大象有不少堅持。


當送他們任何有關大象圖樣的紀念品或藝術品,切記注意象鼻是否朝上,若是朝下就千萬別送,因這代表了家中所有好運將會溜走



本內容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好伴手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