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寶 









傳家寶


要求別人回答問題,卻未決定留下時間聆聽答案,這是考慮欠周的作法。

出處:克莉絲.克拉克─艾普斯坦( Chris Clarke-Epstein)~知名講演家

總裁學苑網站:
http://www.ceolearning.org





CEO專欄 









管理新語: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創意產業


許士軍/元智大學講座教授、總裁學苑CEO專欄作家

近年來,在國內外興起了一股「創意產業」的熱潮,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所發表的「2008創意經濟報告」,在1996年到2005年間,創意產品與服務全球貿易額,自2,348億美元增加到4,452億美元,平均每年成長率高達8.7%,遠高於同期間世界貿易量的擴張比率。在台灣,政府也配合世界潮流,正式擬訂「創意產業發展方案」推動創意產業,做為台灣下世代的主力產業之一。

非常顯然地,所有這些分析或努力,都必須先有一個有關「創意產業」的定義和共識;缺乏這一項基礎條件,任何討論或方案都是沒有意義的。

 

然而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創意產業」嗎?

 

如我們所知,迄今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對於「創意產業」普遍接受的定義。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國內機構一個普遍做法,就是參考國際上各種不同的定義,希望綜合這些先進國家的經驗用於國內。然而這種想法和作法是有其根本上的矛盾性的。

一般而言,對於某種事物的定義有兩種途徑,一是採取演譯法,對於所要界定的事物給予概括性和抽象性之描述,例如有人認為,只要利用「創意資產」為基礎所發展的產業都屬於「創意產業」。

 

再一為採取歸納法,對於所要界定的事物採取列舉方式,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列舉的創意產業,

 

包括(1)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

 

(2)版權產業(copy right industries);

 

(3)內容產業(content industries);

 

(4)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與

 

(5)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但是UNCTAD在上述2008年報告中,又將創意產業包括:(1) 傳統文化表現(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2)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

 

(3)視聽影視( audio-visuals);

 

(4)新媒體(new media);

 

(5)創意服務(creative services);

 

(6)設計(design);

 

(7)出版�𡢞L刷媒體(publishing and printed media);

 

(8) 視覺藝術(visual arts)與

 

(9)人文遺跡(cultural sites)。

事實上,不同國家,如英國、芬蘭、日本、法國、德國、西班牙、瑞士、匈牙利等又各有不同的定義,甚至同一機構在不同時間所採定義前後也不一致;

 

因此人們認為,世界上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義和一律化的特定創意產業。

 

事實上,創意乃是一種資源,它可以應用在任何產業上:既可以應用於娛樂業,也可以應用於建築業,又何嘗不可應用在紡織業,甚至消費電子業上。

 

當這一產業因創意而增加其價值時,它就是「創意產業」。

 

這有如時下所稱「高科技產業」,只要將高科技應用到某種產業上,這一產業便可搖身一變而為高科技產業。

在上述意義下,創意產業並非局限於某一產業,而在於「創意」的應用。

 

然而「創意」乃和一國或社會的文化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譬如說意大利社會之創意和印度社會的創意各有其特色與其應用之產業,這正是國與國間之「比較利益」之所在,也是造成不同國家創意產業的優勢來源。

再者,將某一種創意應用於產業上是否產生價值,也不是一國產業可以自己決定的,而是取決於顧客的認知和態度,什麼是有價值的創意產業,在美國客人或日本客人心目中也是不一樣的。

總之,每一個國家都有適合本身發展的創意產業,企圖抄襲或移植另一國家發展十分成功的創意產業,這種東施效顰的做法,恐怕最後也將是徒勞無功的。

 

( 歡迎免費加入總裁學苑網站: http://www.ceolearning.org/gcf/log_free1.php )





專家專欄 







數位經營者:寫給年輕的,經理


作者:數位之牆創辦人/數位之牆網站總監


親愛的M,

今天是你升職當部門經理的第一天,你的主管王總監希望我可以跟你簡單的聊一聊,給你一些意見。

 

我已經很久沒有當部門經理,但是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有機會當部門經理的時候,我回家問家人的第一個問題是:「媽,部門經理的工作是什麼?」

請別笑得太大聲,哈哈。

其實,工作越久越會發現,主管對自己的影響真的是很大。

 

當我面臨在工作上的問題時,浮現在腦海裡的第一個聲音往往是:「我以前的主管是怎麼處理的?」

 

當然,公司會提供初級的主管培訓,但是這種培訓其實遠不及你的直屬主管對你的影響深遠。

現在帶領一個五六人的部門,你有機會開始常常問自己,以前帶領你的經理,他是怎麼做的?

 

哪些地方讓你覺得他很不錯?哪些地方很討厭?

 

而你可能還沒想過,你現在帶領的部屬以後會拿你當榜樣,你打算留下一個什麼樣的榜樣給他?

管理本身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曾經聽過「管理是最讓人挫折的事」這種說法。

 

你可以試著去網路書店,以「如何當主管」為關鍵詞找看看,很多這方面的書。

 

這些書教你的方法,我稱之為「術」,這些當然重要,不過書上很少教你「道」,而「道」才是一切的核心。

「道」,指的是,你是否真正看透了工作的本質,乃至於人生的本質。

 

只有真正看透了這些,你的管理工作才會揮灑自如,所有的「術」信手拈來,不急不徐,部門有績效而部屬與你相處愉快。

 

因為,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別人,而是管自己。

管自己?什麼意思?

 

我最常拿來考初級主管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的部門裡面有一個你,你打算怎麼管理他�𡢞o?」

 

曾經有個以火爆脾氣聞名的初級主管想了半天,說「如果我的部門裡出現了像我一樣的人,我不知道怎麼管理他」。

說到底,其實就是不知道怎麼管自己。

很妙的是,老天爺通常會安排這樣的部下在你的部門裡出現,考你。

 

你早晚要遇到你自己,因為那就是你的人生課題。

 

一個人會莫名其妙的不喜歡另一個人,通常是因為在他身上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如果你對你的部屬感到不滿意,想一想是不是你自己的問題。

還記得自己當了部門經理沒多久,老是抱怨著自己的部屬能力不行。

 

其實,這種抱怨在初級主管中普遍存在。

 

大部分初級主管都是因為專業能力受肯定所以才晉升,部屬能力不如你乃理所當然,不需抱怨。

 

換個角度想,招聘一個專業能力跟你一樣強的人來當部屬,你敢不敢?

嘖嘖,看你笑得尷尬,我知道你不敢。這不怪你,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敢(不敢又抱怨,嘖)。

 

事實上,主管與部屬間的關係不是領導,而是配合。

 

部屬發揮專業,而你的工作轉而變成溝通。

 

你們的工作關係是平等的,各自扮演好該扮演的角色而已,你一定要看透這點。

我們對初階主管的考評已非純粹專業能力,而是偏向溝通能力。

 

我們不要你把隊員的槍搶過來自己射擊,而是要你把作戰命令聽懂,化成隊隊形讓隊員就定位發揮火力。

 

你現在是隊長,請從神槍手的位置上退下來,請去找另一個神槍手來,請把小隊其他人也訓練成神槍手。

此外,跨部門溝通也變成你的工作重心。

 

要謹記,你的溝通不可以讓部門間產生對立情緒,甚至如果你發現了這種對立情緒時還需要主動去消除。

 

你不可以關起門來在部門成員間去說另一個部門的不是,如果你真的不滿,你應該直接跟那個部門的主管溝通。

溝通是不可以帶著情緒的,帶著情緒的溝通一定不是好的溝通。

切記不要發脾氣不要跟別人吵架,特別是當你認為自己很專業而從這樣的基礎出發去跟別人爭執時。

 

工作以來我跟人吵架的次數很多,每一次發脾氣的結果總是後悔。

 

倒不是說爭執容易得罪人(雖然實際上也是),而是覺得自己當時面貌怎麼如此猙獰,我不喜歡那樣的自己。

此外,正常情況下你不會在一家公司待上一輩子。幾年以後通常你會發現一旦離開了那個地方,當時的爭執好像一點也不重要了。

 

人生的路很長,該展現你專業堅持的地方要展現,但絕對不要因為一間你最多待上三年五年的公司而對人發脾氣,太不值得了。

初級主管最容易遇到的問題還有一個:來自中央的命令與第一線的戰況有差異。有時候我們會很疑惑,有時候會很擔憂,有時候憤憤不平,認為公司正在往錯誤的方向上前進。我們以公司的存亡為己任,我們覺得老闆昏庸無能,我們想挽救。

站在你的專業角度,這個時候能做的事情是:忠實的反應第一線戰況,謹慎的做出建議。建議能否被採納,除了看你的溝通能力外,最終是看老闆的命。

 

別笑,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有兩個總結:

 

第一,企業要成功,主要看老闆的命;

 

第二,運氣是創業成功的必要條件。

永遠要了解一件事情:出資的老闆他的風險比你大得多,如果錢不是他出的而是他找人投資的,那他也是冒著信用破產的風險,所以他理論上比你更在意這間公司的死活。

 

你現在還只是個初級主管,不用分擔太多老闆的煩惱,等你變成高階主管時,想跑還跑不掉的。

所以,好好享受你剛得到的初級主管生涯,放輕鬆,放輕鬆。

 

讓你的同事感覺到你升官前跟升官後相比一樣沒有官架子,著重在把工作完成而非大權在握就隨意支使,要了解到你在這間公司最多待上三五年所以所有人都是你的朋友,這樣你就成功了。

 

祝福你啦。(總裁學苑網站: http://www.ceolearning.org)
■ 延伸閱讀:寫給年輕的,自己(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
專案開發ㄚ清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