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親子教育專家電子報:《掌握孩子的學習黃金期》_細小事物的敏感期













掌握孩子的學習黃金期 







《掌握孩子的學習黃金期》_細小事物的敏感期


「什麼不起眼的小東西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喲!」

對細小事物的敏感


剛學會走路時,貝貝對她能夠活動範圍內的細小事物極感興趣。

 

在社區的噴泉周圍散步時,貝貝看到地上有很多小彩燈,便蹲在地上用手指按呀按,摳呀摳的;

 

平時走路時看到地上的瓜子殼、小石子、小紙條,都會撿起來研究一番;

 

和她一起講故事時,大大的畫面上她通常會指著角落裡不起眼的小花、小草問:「這個?」


一次,爸爸把買來的動物掛圖掛在牆上,讓貝貝認識動物,貝貝指著掛圖上的圖片一個個的問:「這個?」

 

爸爸就一個個的說明解釋,還不時的為每一隻動物配音,貝貝聽了很是興奮。

 

忽然掛圖掉了下來,貝貝走上前,指著掛圖上方用來固定在牆上的小眼問:「這個?」爸爸想著如何用簡單的語言解釋,貝貝已經趴在掛圖上,很認真的研究這小孔的作用了,於是認識動物的活動無法繼續。


孫老師黃金啟蒙講堂


看微小的東西需要專注,需要耐心,需要聚精會神,需要時間。這些甚至比觀察的物件本身還重要。


蒙特梭利說過,兒童在一歲半到兩歲時,會有一個對細小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細小事物的敏感期使兒童掌握事物的細節,但這不代表兒童總是這樣的,一些成人想當然的認為,關注細微事物是兒童所有時期的特徵,這是把一種敏感期「廣泛化」的理解了。

 

兒童有很多很多的敏感期,每個敏感期出現的時間都不固定,同一個敏感期中兒童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一位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觀幼稚園。

 

她的孩子一歲兩個月,剛剛會走。

 

在參觀時,我發現這個小寶寶總是停下來,去看地上的小東西。

 

我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顆綠豆。

 

她撿起綠豆,用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的把它㝀

 

在指尖,還不時的用眼睛搜索著周圍的地上,看看還有沒有綠豆。

 

於是我也蹲下來,幫助孩子尋找。

 

這時,一種感覺油然而生,生活原來可以與自然這樣的接近。而兒童的生命就是這麼的接近自然。


一顆綠豆大小的石頭,一根細細短短的小線頭,一片指甲大的小紙屑,絲毫不會引起我們成人的注意,可是它們都是吸引孩子們的好東西。

 

孩子就是在這些東西上,探索和發展著他們的觸覺和視覺能力。


一歲到一歲半左右,是兒童能夠將手的活動,和整個身體的平衡聯繫起來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腳是兒童的運輸工具,把兒童從這裡帶到那裡,而手就用來探索和工作。

 

隨著手和身體平衡的發展,兒童的手和腳都開始有力量了,他們的活動開始變得靈活起來。

 

對兒童來講,觀察和抓、㝀細小東西本身,就是在發展他們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而這就為以後發展精細動作打下了基礎。

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的圖象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

 

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一定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的眼裡也是微觀的。

 

當兒童能夠實現行動上的自我控制後,就開始嘗試著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增加對環境的認識,在這個認識的過程中,簡單圖象不斷的增加,並且不斷的透過調整,讓本能的感覺活動上升到知覺狀態。

 

認知的過程就這樣展開了。

另外,在兒童的世界裡,探索、觀察自然是他生命的一種特殊現象(和成人相比較)。

 

因為這是生命自我創造的過程,所以兒童對整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和興趣,甚至是熱愛。

 

世界在他們面前生機蓬勃,對他們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在他們的耳朵裡、眼睛裡、嘴裡、鼻子裡、手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探索能量。

 

他們必須發展並越過本能感覺的階段。

 

這正是兒童的生命不同於成人生命的地方。

 

成人用知識和大腦來理解世界,兒童則用自己的經歷將環境內化了,這就是創造生命。這與忙碌的、感覺麻木的成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蒙特梭利說:「兒童對細小事物的觀察與熱愛,是對已無暇顧及環境的成人的一種彌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