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腦的社交發展,不僅與神經連結和模式的互動複雜,而且關係密切,這些連結和模式同時受到「先天本性」與「後天培養」的影響。
因此,我們的社交態度與行為,被發展中的大腦路徑整合所控制,有些路徑是出生就有的,有些路徑則透過學習,終生持續發展。
我們能夠感覺、理解、回應他人情緒的能力,便來自於大腦怎樣將這些極端複雜的網絡整合在一起。
社會學習
既然我們無法對性情有太多改變,就讓我們專注在學習的過程。
如果孩子在早期生活學到操控、壓迫、威脅別人(強勢侵略行為)時可以得到報償,將會利用這些技巧為所欲為,就不會發展出恰當的社交技巧(自信表達)。
事實上,有些研究人員表示,大腦必須在兒童時期就學習恰當的社會模式,否則完全不會發展出這些模式。
同樣地,孩子的成長過程如果充滿了不安全感與恐懼─也許是早年失親─也很難發展出恰當的自信表達技巧。
他們不願承認,也不相信自己的情感。
他們在社交情境中,很容易感到焦慮,而且他們學不到有效的社交技巧。
因此,從神經科學研究看來十分清楚,性情傾向於侵略或害怕的人,或是在兒童時期沒學到恰當社交態度與行為的人,長大成人後便很難學習有效的社交技巧與敏感度─即所謂的「社會智能」。
這是否代表,如果你符合上述條件,就無法經由學習變得更有自信?事實不然。但是這確實代表:你必須更努力才能達到你要的改變。
詳細解釋大腦對於態度和行為的影響,遠遠超出本書的範圍─我們絕不敢宣稱有任何神經科學的專業知識!
在我們討論人際關係的文章脈絡中,重要的是要瞭解:
◎人類天生就是社交的動物。
◎我們各自的「社會智能」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可以透過後天學習,發展更高的社交敏感度與社交技巧。
所以,讓我們繼續前進,學習更多關於如何發展更有效的社交技巧的內容,不論你是否擁有社交才能方面的性情。
有效的自信溝通,可以建立正向、平等的人際關係─這是人類所擁有最珍貴的資產。
張開雙臂
對他人表達溫暖的感受是高度自信的行動。
正如我們提過其他自信表達的方式,行動比語言文字更重要,表達關懷更是如此。
只要說一句:「現在你對我非常重要」就能充分地傳遞個人感受。
這裡還有一些傳遞相同訊息的方式:
◎熱情、堅定和長時間的握手。
◎擁抱對方,捏握對方手臂,搭肩,親切地拍拍背,握手時親切地使勁。
◎溫暖的微笑。
◎長時間的眼神接觸。
◎愛的禮物(親手製作,或為對方特別準備)。
我們都需要與人有正向的接觸。
治療師們遇過太多不快樂的當事人,因為他們在生命中沒有人這樣「安撫」他們。
想像一下這些場景:
◎當你在一個大型聚會到處逛時,有個不認識的人走上前來與你攀談,讓你不再感到焦慮和失落。
◎你搬到新家三天後,住在隔壁的夫婦帶著一壺剛泡好的咖啡及新鮮烘焙的蛋糕,過來表示歡迎。
◎你在國外旅行時,找不到街道牌示,有個當地人過來問你:「你需要幫忙嗎?」
花幾分鐘,在你的日誌上快速寫下你在這些情況下的感覺。
採取主動需要有對人的關心,也需要勇氣。但是,我們經常因為害怕被拒絕而猶豫不決─這是逃避自信表達常見的藉口!
想一想,現實生活中誰會拒絕這樣的善意呢?
主動的行為往往比你想的還簡單。
想想當你走進教室、會議室或搭上公共汽車時,如果看到一個空位,你會問旁邊的人:「請問這裡有沒有人坐?」
這是多麼簡單的事,你不只找到座位─假如那座位是空著的話─還開始與人交談。
與對方接觸之後,你可以輕易地繼續瞭解對方:「你要去哪裡?」
「你有沒有聽過這個老師的課?」
「我的名字是……」
像這樣體貼的舉動不僅可以安撫接受者,自信張開雙臂的人也會有溫暖的感受,甚至不只是溫暖的感受。
心理學家,也是《社會智能》一書的作者丹尼爾.高曼,引述近來的大腦研究報告,指出大腦某些部分會在人際接觸時「發亮」(在核磁共振造影的螢幕上),例如聽到老朋友的聲音。
結果除了美好的感覺,這些神經連結實際上還會刺激免疫系統。
因此,擁有良好社會支持系統的人─例如誠摯的友誼─會活得更健康。
不要等待別人採取主動。冒一點險,張開雙臂歡迎別人!
這是關懷自己與他人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自信和獲得樂趣重要的一步!
在縮小的世界裡自信表達
在談人際關係這一章結束之前,我們還有最後的提醒。
我們都住在這樣的人際網絡裡:一開始是我們的個體,後來接觸了最親近的家人和朋友,接著又包納了鄰居、社團、社群、區域、國家,到整個世界(甚至宇宙)。
發生在對面街區、隔壁城鎮、鄰近國家或是全世界的事件,都可能對我們的人生有深遠的影響。
地球很小,我們不能因為政治疆界而傲慢自大,儘管世界上有些國家的政府官員有這樣的觀念和行動。
人際關係的起點是家庭、社區和城鎮,你必須將這個小小星球所有的人類都包納進去。
人類物種的永續生存已經面臨危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