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讓對方以拯救苦難的姿態伸出手來幫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仁慈心、同情心是人類情感世界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世界上每個人差不多都具有同情弱小和憐恤受難者的仁慈感情,利用這種人性中善良的光輝可以照亮自己的世界。
用自己坎坷遭遇的愁容和淒涼悲愴的眼淚,可以使對方的感情之水為之蕩漾,即便鐵石心腸,也會網開一面,伸出熱情之手,答應並幫助你把事情辦成。
求人幫忙,若是能打動對方的惻隱和同情之心,你所求的目的就可以達到。
而眼淚則是這種打動他人惻隱之心的最好武器。
宋朝太宗年間,曹翰因罪被罰到汝州。
曹翰苦思返京之策。
一天,宮裡派了位使者到汝州辦事,曹翰哪裡肯放過這個機會。
他想辦法見到了使者,流著淚對他說:「我的罪惡深重,就是死也贖不清,真不知怎樣才能報答皇上的不殺之恩,現在只想在這裡認真悔過,來日有機會一定誓死報效朝廷。
只是我在這裡伏罪,家裡人口太多,缺少食物快活不下去了,我這裡有幾件衣服,請您幫我抵押一萬文錢,交給我家裡換點糧食,好使家裡大小暫且糊口。」
說到傷心之處越發淚流不止。
使者回宮如實向宋太宗做了彙報。
太宗拿過包袱打開一看,裡面原來是一幅畫,畫題為《下江南圖》,畫的是當年曹翰奉宋太祖旨意,任先鋒攻南唐的情景。
太宗看到此圖想起曹翰當年的功勳,心裡很難過,憐憫之情油然而生,決定把曹翰召回京城。曹翰打動人心的戰法奏了效。
一般的人都是感情型動物,只要你能博得同情,你所求的目的就能達到。
在日本的一次國會議員選舉中,有一位田中派的候選人,由於田中形象的陰影使他處於不利的形勢,但最後仍當選了。
他就是採取「我被沉重的田中事件的十字架壓得透不過氣來」等低姿態,以流淚的神情來爭取民眾的同情,而他的夫人也站在街頭向來往的行人哭訴,因此獲得了多數民眾的同情票。
找人幫忙,要想把事情辦成,必須在人之常情上下功夫,必須把自己所面臨的困難說得在情在理,令人痛惜惋惜和可悲可惜。
所以,愈是哪一點給自己帶來遺憾和痛苦的地方,則愈是大加渲染。
這樣,你所求之人才願意以拯救苦難的姿態伸出手來幫助你辦事,讓你終生對他感恩戴德。
因為大凡能激發人的慈悲之心和仁愛之心的事情,都能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幫助,還能使人在幫助之後產生一種偉大的濟世之感。
14、公眾場合,不提私事
在公眾場合最好不要提私事,不管是說話或是請客送禮,都應根據不同的場合,「因地制宜」地進行,千萬不能無視大眾場合的各種因素,只管自己高興和辦事的需要,這樣會把事情做得很糟,導致求人辦事失敗。
有一個人去找一個做老闆的朋友辦點私事,正巧他的老闆朋友與幾個客戶在談生意,他請老闆的秘書通報一聲。
秘書走進來跟老闆說:「您的朋友在門外等候,我說您現在正忙,可他執意要見你。」
於是老闆跟秘書說:「那就先讓他進來吧。」
沒想到這位朋友一進門,便滔滔不絕地把自己的事同老闆說上了。
老闆好幾次示意他先停下來,等自己同客戶談完了再說,可是這個人憑著自己與老闆的多年交情,根本就沒當回事兒。
客戶看實在無法與老闆談了,就說:「你先跟你的朋友談吧,我們改天再來。」
客戶說完就離開了老闆的辦公室。
就這樣,一樁很賺錢的買賣被朋友的一樁私事給攪渾了。
當時老闆真想大罵朋友一場,可是老闆心想:「算了吧,畢竟是多年的朋友,以後不跟他來往就是了。」
從此,老闆再也不理他的這位朋友了。
古人說「買貨看顏色,說話分場合。」
說的就是不要在公眾場合提私事的道理。
不管對方是你的新朋友還是老朋友,都不要在公眾場合提私事,因為人多嘴雜,你提了的私事可能不便,也有可能不適時宜,也可能上不了臺面,只有在私下說才合適,要知道,你在公眾場合所提的私事,別人也不好直接答覆你,有時因為人多還有可能在事後忘卻你提的事。
有些人在公眾場合,不理解別人所處的立場,而只顧自己提自己的私事,有時不慎還會說出不應該說的話。
這不僅不利於交友辦事,還有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丟掉性命。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做了皇帝以後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窮哥兒們到京城找他,這些人認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
有位朱元璋兒時的好友,千里迢迢從老家鳳陽趕到南京,幾經周折才進了皇宮。
一見面,這位窮哥兒們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大聲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啊!
還認得我嗎?
當年我們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
「有一天我們在蘆花蕩裡,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裡煮,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泥地裡。
你只顧從地下滿把地抓豆子吃,卻不小心連紅草葉子也送進嘴裡。
還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葉放在手上一併吞下去,才把紅草葉子帶下肚子裡去……」這位窮哥兒們還在喋喋不休嘮叨個沒完,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下令把這個窮哥兒們殺了。
求人幫忙也要看時間和場合。
同樣的話、同樣的事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對同一個人說,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有一個人同樣是和朱元璋在小時候玩、一起偷豆子煮著吃,由於這個人不是在公眾場合,而是私下拜見朱元璋,見面的時候,他說:「萬歲,當年微臣隨駕為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兒當關,多虧菜將軍。」
朱元璋聽他說得好聽,心裡很高興。
細想起來,隱約記得他的話裡包含從前的事情,所以就封了個御林軍總管
。這位會分場合辦事,嘴乖心巧的苦朋友從此就做起大官來。
上述的兩個人所說的內容完全相同,結果卻完全不一樣。
這是由於他們一個注意了場合,一個沒有注意場合;
一個會說話,一個不會說話。
在眾目睽睽之下是不便提私事的,特別是跟朋友攀附關係時。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是不願公開自己的身世和社會關係的,你一提私事,就可能提到兩人從前的交情,特別是已經發達的朋友或上司,你所說的話可能會傷害到他,讓他為難或面子上過不去。
所以,找朋友辦私事,特別是找主管辦事時,一定要考慮場合和環境,有的事要到朋友的辦公室裡談,有的事則要到朋友的家裡私下談。
主管辦私事,最好的時間點是與主管聊瑣事,閒嗑牙的時候,或者在酒桌上小酌,在茶餘飯後散步的時候,或者在主管情緒好而且還具有辦私事興頭的時候,在類似這樣的時間和場合與主管套關係最容易切中他的心意,最容易令主管買帳,也容易辦成事。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