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幸福心靈報★"提升30%幸福感的人生戰略


提升30%幸福感的人生戰略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週刊


作者:吳修辰


中產階級收入減少,就一定痛苦嗎?從台北、台東到宜蘭,3個家庭的故事,他們突破中產階級意識枷鎖,活出自己的新人生。


《M型社會》正悄悄的從日本,跨海蔓延到台灣。對「中產階級」來說,收入減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瞭解這是外在結構的改變,而一直活在中產階級的陰影裡。


大前研一指出,「大多數人會覺得不寬裕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我認為這個原因就是,大多數人用錢的方式仍被『中產社會意識』拖著走,而未思考應配合自己的收入改變生活形態,因而將錢花在『不是刀口』的事物上。」


此刻的台灣,有人聞到這股氣氛,從城市到鄉村,拋開傳統的中產階級社會意識,重建自己的人生戰略,興起「花小錢過快樂生活」的新運動,不再是為銀行存摺考量,而是加碼自己的人生存摺。


戰略一:忠於自我 過去,拋不開主流價值,不敢圓夢


雪山隧道通車了,從台北開車到宜蘭頭城,只要四十分鐘。


這條路開通之後,不僅造福了宜蘭的觀光業,也讓在光華雜誌工作二十年的主編蔡 文婷與 先生,決定在今年八月底辭去工作,舉家遷往宜蘭。為了孩子的教育,他們特地趕在開學之前,帶著兩個兒子到宜蘭公辦森林小學「人文小學」唸書。


過去,他們夫妻的月收入超過十四萬元,是台北市的標準中產階級家庭。但為了讓孩子就讀明星國小,他們住在高消費的信義區,每個月生活支出,包括孩子補習費、房租、生活費等等,一個月最基本開銷十二萬元。


身為職業婦女的蔡文婷,每天一邊作飯一邊帶孩子,常常手上拿著菜刀的時候,跟著孩子對吼、吵架。「每天就像過著在熱鍋上燒的生活,」她說,自己也很不願意吼小孩,但工作上的壓力會不知不覺的移轉在小孩身上。


她也曾經想過,請外傭來帶小孩,就可以省掉這些繁瑣的事務。「但只要想到兒子成長的黃金時間如此寶貴,我竟把小孩留給外傭,自己在外賺錢,這有什麼意義?」蔡文婷問自己,小孩的成長與價值觀的培養,是無價之寶,再多的金錢也無法取代。


一年前,蔡文婷與先生到宜蘭參觀人文小學,但為了經濟與社會的理由,遲遲不敢下決定。雪山隧道開通,加上自己寫了一篇宜蘭森林小學報導,再度觸動她對孩子教育的決心。


就這樣,在宜蘭頭城,他們租了一棟四層樓的透天厝,每月房租只要一萬三千元,比台北公寓便宜七千元。到了這裡,除了第一個月的搬家費用、添購家庭設備花了近二十萬外,蔡文婷估計,一家四口在宜蘭生活費已經降到五萬元,僅為以前的四成。


現在,兒子開始撒嬌,工作變自主


在收入方面,她們在宜蘭成立「A+工作室」,專接刊物設計、專業攝影與文字撰稿的外包案件,前兩個月下來,每月收入也有十萬元。也就是說,過去,他們在台北的淨收入僅兩萬元,但現在,每月淨收入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到五萬元。


他們不但為自己的銀行存摺加入更多數字,更無法以金錢計算的是,孩子出現了令人欣慰的改變。


過去,大兒子在台北上學時,為了功課神經緊繃,不喜歡與父母親近,往往要為他念一小時的故事書,才會跟父母靠近一點。但到了宜蘭森林小學一個月後,「現在哥哥反而比弟弟更黏人,更愛對父母撒嬌,還會帶小朋友回家玩。」蔡文婷興奮的說,這是大兒子過去從沒有的行為。


她坦承,「為了小孩教育搬到宜蘭,其實只是我們拋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藉口。」過去,她跟先生早就想過,有一天要找一塊地方,開工作室,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卻一直卡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刻板印象下,不敢踏出這一步。蔡文婷夫婦,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勇於突破傳統中產階級意識,出現意想不到的收穫。也為自己的人生存摺,存入孩子的未來與更多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戰略二:降低物慾 過去,年薪兩百萬,九點才能下班


每天晚上十點,家住台北永和的蔡淑芬就會拿出紅色收支簿,計算她今天花了多少錢。她在兩年前開始記帳,不知不覺,這已經成了她的習慣。


在職場工作超過十五年,過去,蔡淑芬從不記帳,因為一年前,她還是個年收入超過兩百萬元的昇陽電腦公 關 經理,出門招手坐計程車,每日一杯九十元星巴克。


但現在,她的年收入打七折,每日改坐公車,改喝7-Eleven的三十四元咖啡,幸福指數卻從三○%提升至八○%,比以前更快樂。


蔡淑芬,是台灣白領的縮影之一。


過去,她的薪水雖高,卻不快樂,每天九點才下班的工作,缺乏生活品質,眼看外商逐漸撤離台灣,未來陞遷機率不高,工作瓶頸浮現。「我該繼續同樣的工作?換一家公司?還是到中國發展?或者,轉換新的工作模式?」


有一天,她拿出一張白紙,用負面刪去法一一列出工作上的「負面感覺」,她告訴自己,高薪高壓的生活不再是她的人生選項。因此,她曾有機會轉換工作,享有同樣高薪,但最後,蔡淑芬將這份到手的高薪工作往外推,因為,未來恐怕得天天工作到「十一點」。


人生做出選擇,收入可能會銳減,在支出方面也要同步降低。兩年前的一個晚上,她拾起過去從沒用過的收支簿,精打細算了起來。她驚訝的發現,即使不計算食、衣、行等生活費用,家裡五口人每月的基本支出竟然超過七萬元,主要是三個孩子的教育費、房貸。


若再加上搭計程車上下班、星巴克、保養品與衣服等,他們全家人每月總支出超過十二萬元。也就是說,即使她與先生月收入超過二十二萬元,但扣掉支出,淨收益為十萬元。


現在,年薪打七折,六點半去接小孩


重新檢討後,蔡淑芬逐步改變自己的作息與生活方式。她改坐公車,光是交通費,一個月就省下三千八百元;改喝7-Eleven咖啡,每個月省下一千一百二十元;保養品、衣服只在打折時才買,光是改變消費習慣,這四項開支,每月就可省下二萬四千元。


做好一年的精算與心理準備後,去年,她正式離開外商的高薪生涯,加入朋友開設的精緻公 關 公司擔任總經理。雖然薪水打了七折,她卻更快樂了。跳脫過去的工作模式,她現在發揮自己的公 關 專業,與更多不同企業合作,也可以掌控自己的時間,去上瑜珈課程,更可以每天下午六點半接小孩放學。


現在,蔡淑芬精算家庭收支表後發現,過去擔任外商經理人時,一個月的淨收入(收入減掉支出)為十萬,現在雖然只有八萬的淨收入,一來一往之間每個月可儲蓄金額少兩萬元,但現在的幸福感,卻是再多的兩萬元,也買不到的!


戰略三:維繫親情 過去,當科技新貴,壓力影響家庭


台東鹿野,位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中間,在鹿鳴溪與卑南溪沖積而成的階梯式平原上, 一百坪 大的三層樓透天厝座落在龍田村,裡頭住的是林義隆一家人。


林義隆,四十一歲,來自竹科,他三十八歲就當上中強光電研發部協理,是中光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協理級主管。當時,他的電腦除了裝滿研發電漿電視的資料,還有一個計算退休金的Excel檔案。


他就像竹科典型的科技新貴,每天都在計算,自己沒日沒夜努力打拚,距離足夠退休金的日子有多遠。但是兩年前的十二月底,他在還沒存夠自己設定的一千五百萬元退休金之前,就決定離開中光電,帶著兩個小孩,來台東尋找新的人生。


「我過去的人生是一路快跑,下班時間從九點,到十點,再到十一點。在公司面對的是研發實驗室,回到家面對的是 關 了燈的客廳。失去了家人與孩子,再大的報酬,又有什麼意義?」林義隆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這樣寫著。


當時,他在中光電帶領近三十人的電漿電視團隊,但後來電漿電視生產線因前景不佳而被裁撤,科技泡沫化之後,整個竹科電子業陷入成長瓶頸。林義隆感受到竹科新貴的光環已不再,取而代之的只剩下高壓的生活,而且也看不到未來。


現在,月薪少七成,親子時間充實


有一次週末,他因為工作壓力,心情不佳打了大女兒,結果大女兒賭氣一星期不上學,讓林義隆驚覺,他已經把工作的無形壓力帶到家庭生活。於是,他與曾在花旗銀行工作的太太幾經商量,決定搬到台東,重新尋找新生活。


剛開始,他找了一份工作,幫當地的民宿老闆打工,月薪從過去的二十萬元(不包含股票)暴跌至三萬六千元。月收入遽降,偶爾又碰到一些「奧客」,他心裡難免犯嘀咕:「好歹我過去也是竹科高階主管,為何要來這裡受氣?」一年多後,他慢慢熟悉當地環境,辭去民宿工作,八月份買了一塊七分大的農田,種了二百四十株水晶楊桃,成立「夏耘自然生活農莊」,每天,夫婦倆拿著農具下田。


從科技新貴變成菜鳥農夫,雖然目前經驗值不夠豐富,收入尚不穩定。但他計算著,一旦技術熟練後,這二百四十株水晶楊桃,一年最多產一萬五千斤至兩萬斤楊桃,以一斤約六十元計算,一年可以賣到一百二十萬元,算算每個月可以有十萬元收入。同時,林家的花費也由過去的每月八萬元,大幅減少到三萬元。


也就是說,過去林家的淨收入高達十二萬,現在,雖然收支僅勉強打平,但未來,淨收入有可能提高至七萬元。兩者差距雖有五萬元,但這五萬元,卻可換得他跟子女每日多相處三小時的時光,更讓他天天活在他最嚮往的大自然裡,不用再拘泥於傳統社會價值觀,而是真正追求屬於他自己的人生觀。


 


從台北、台東到宜蘭,台灣各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改革自己的意識,重建自己的人生戰略。」他們努力在M型社會,活出新價值。


 


續航能量:少賺少花,卻找回幸福


 


金錢,只能存在銀行,無法寫在人生存摺上。在人生存摺裡最重要的兩項收入:生活價值觀與孩子教育,往往是傳統中產階級觀念最忽略的一環。在這三個故事中,自我價值觀的滿足,可以擊敗有形的金錢收入;尤其孩子價值觀的塑造,不僅無法估計價值,孩子未來成就所創造的有形與無形收入,無疑是報酬率最高的一項投資。


 


然而,這個改變,並不如想像中容易。要跳脫世俗觀點,找出新生活模式,中間路途不免有所顛簸,甚至比繼續過原來的生活更辛苦,但隱藏在幸福的背後, 關 鍵是家人的支援。


 


林義隆敢於放棄高薪,因為他有太太與家人的無限支援。例如,今年水晶楊桃第一次收成,林義隆的楊桃受到颱風的影響,只賣了七百元。現在他們在台東的生活,收支才勉強打平。 林 太太說,「他好擔心養不活我們哦!但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快樂得不得了。」每天,她親手挖自己種的地瓜,帶回家煮飯,兩個孩子,天天走路回家。


 


又如蔡文婷夫婦,剛到宜蘭兩個月,不免還在鄉村與城市間遊走,調整生活節奏。每到假日,一家四口還會開著車,越過雪山隧道,從頭城來到繁華的台北信義計畫區,帶孩子嘗嘗過去常吃的都市美食。蔡文婷說,她們也是在嘗試階段,頭兩個月雖有好收入,但未來會如何,誰也不敢保證。「但至少,這是第一步,也是一定要踏出去的一步」。


 


至於蔡淑芬,她當初要改變工作型態時,先生也曾擔心收入減少,會對家庭造成影響,尤其城市的花費降幅有限。但經過一年的試行調整,她們確定支出是可以有效降低後,她才做出改變。


 


「收入減少怎麼辦?」過去,許多人不願面對這個問題,只是一味的希望藉由努力提高收入。但M型社會來臨,個人對於收入的掌控能力逐步下降,以上三個家庭的故事,讓我們發現,錢包縮水,不見得幸福會縮水,他們的幸福感至少都比以前大幅提升三○%以上。


 


他們的原則只有三個:重新檢視無謂的支出 、好好經營管理自己的生活形態 、拋除中產階級的偏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
    專案開發ㄚ清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