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新經濟學 運動中心當社區公設 購屋費用可省百萬元
景氣不佳,能省則省,但為了保持健康,運動還是不能少的,有聰明的購屋人就選擇運動中心附近的房子,把運動中心當成自家社區休閒公設,房仲業者表示,選擇運動中心周邊的成屋,與購買有豐富公設的新屋相比,可以省下上百萬元的購屋費用。
想要在台北市買一間有豐富公設的3房產品,動輒都要上千萬元,中南部大樓的平均房價較低,想要買有豐富公設的大樓,購屋負擔遠不及北部民眾沉重,但北部民眾也有聰明選擇,選擇在運動中心周邊的公寓或是有電梯的華廈產品,等於只是把公設移到社區外,由政府幫你負擔公設空間的費用。
根據台北市主計處統計,今年1~8月使用台北市體育處所屬各場地的使用人次共941萬人次,近年陸續興建營運的運動中心,前8月的使用人次也高達470萬人次,比重高達5成,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增加了28%。
台北市政府預計在台北市12個行政區各設置1處運動中心,其中包括中山、北投、中正、南港、士林、萬華、內湖等運動中心都已正式營運,運動中心與民眾生活愈來愈為緊密。
信義房屋企研室主任蘇啟榮表示,若拿運動中心與一般新大樓公設相比,運動中心設備的豐富性遠勝過一般大樓,以內湖的運動中心為例,裡面就有撞球場、桌球場、攀岩場、體適能中心、游泳池、多功能球場、高爾夫球場、羽球場等,若購買可使用健身房與游泳池的季票,每季花費3500元,每年14000元,使用20年也不過花費28萬元,還比不上台北市大樓1坪的平均房價。
蘇啟榮指出,有的運動中心靠近捷運站,可直接滿足民眾通勤與育樂的需求,以石牌站的北投運動中心為例,距離捷運石牌站步行約5~10分鐘,運動中心周邊的公寓產品,區域客指名度高。另外,位於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中間的的中山運動中心,也有相當高的詢問度,但屋主鮮少釋出。
靠近捷運站的還有南港運動中心、士林運動中心、中正運動中心等,雖然目前許多民眾不是直接衝著運動中心前來購屋,但根據信義房屋店頭帶看後發現,運動中心對民眾確實有加分效果,隨著運動中心逐漸普遍,加上消費者購屋更精打細算,捷運、運動中心雙重賣點的中古住宅,將是不景氣年代新的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