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簡介 









1個理想╳10種創新=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



我們的世界已逐漸失序,貧窮、飢餓、失學、歧視、疫情,以及氣候變遷等種種問題層出不窮,所幸,一群瘋狂的人正努力彌補這些社會斷層,而如同本書作者所說,我們的未來可能是由這群人來決定。

 

這群社會企業家為何能成功改變我們的世界?


因為,這群任性的傢伙不理性,卻能有計劃的運用三種營運模式改變制度;

 

他們在非營利事業上追求利潤,巧妙開闢各種資金來源;

 

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了未來,從十大未開發的市場機會點實現理想;他們極具野心,讓社會企業也是一門好生意。

 


如果你曾因《志工企業家》或因尤努斯的鄉村銀行而深受啟發或激勵,這群改革推手的創新模式告訴我們,與他們合作、學習、甚至在他們身上投資的時機已經到了。

 

加入他們帶領的社會改革行列吧,也讓自己在這些新市場版圖上先占得點。





1個理想╳10種創新=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 







提高盆栽型消費者的期待


任性的企業家在造成有些人比較幸運、而有些人比較不幸的因素中找到施展身手機會。

 

但若要跨越第三章提到的分歧點,企業家必須要先了解──然後再試圖扭轉──界線另一邊的人的想法。

最貧窮的人往往對未來不抱希望。若要幫助他們擺脫受害者的心態,必須先讓他們對未來感到有希望、有表達意見的管道、並產生行動的意願。

 

因此,他們需要一個可預見生活條件能獲得改善的前景。

要達到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事,但世界各地的不公平狀況是無法長存的。因此,本書提及的許多企業家開始嘗試提高窮人的期待。

這些人就是尤努斯在諾貝爾獎得獎演說中所提到的「盆栽人」:「對我來說,窮人就像是盆栽樹」

 

他說,「假如你把最高的品種的最優質樹籽種在花盆裡,你可以種出這種最高品種的樹,然而是只有幾吋高的縮小版本。

 

問題不在於你所播的種,只不過土壤太少,樹籽沒有成長的空間。

 

窮人就像是盆栽人,問題不在於他們本身,只不過社會沒有給他們發展的空間。

 

要讓窮人脫離貧困,我們只需要為他們創造可讓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

 

一旦窮人釋放出他們的潛能與創造力,貧困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學術界並不使用尤努斯這般如此有文學氣息的語言,但有一個重要的研究機構支持他的說法。

 

普蘭哈拉(C. K. Prahalad)與史都華•哈特(Stuart Hart)教授曾大量撰文探討金字塔底層市場以及與窮人合作所產生的強大力量(注2)。

 

本章將從三方面來探討社會企業家如何幫助愈來愈多的盆栽型(或金字塔底層)消費者掙脫束縛,釋放潛能。

首先是物資的取得,我們以「普世健康研究中心」的維多莉亞•哈爾(Victoria Hale)為例來說明。其次,我們探討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並以歐若實驗室(Aurolab)與「第一本書」(First Book)為例。

 

最後,我們轉向品質的議題,從尼可拉斯•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與「一孩童一電腦」的角度來探討諾瓦提恩(Novatium)與「智利回收」(Recycla Chile)。

社會與環保企業家一方面同時解決物資取得、價格與品質方面的問題,一方面也耕耘重要的新市場。

 

他們的工作創造了永續發展的良性循環:以更多人負擔得起的價格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因此創造了顧客需求,而此需求又可擴大市場的需求量,並導致成本下降。

當然,這些企業並不保證能成功。

 

事實上,許多企業會失敗,但我們希望那是有意義的失敗。

 

在此過程中,他們會啟發新一代的創新者、企業家、商界人士、投資者與政府(政府可確保解決方法是公平的,同時可帶來經濟與環保的永續發展)。

 

此外,這些社會企業將可影響那些連基本生活需求都無法滿足的人,提高他們對未來的期待,並因此開始耕耘未來的市場。

商業與公共部門的領導者可從本章學到什麼?

 

社會與環保企業家在前面開道,測試新的解決方法,並飽嚐令主流企業害怕萬分的早期失敗,但最後,主流企業將必須完成複製成功經驗與擴大規模的重責大任。

 

簡言之,這些企業家所從事的計畫並非公共與民間部門的替代方案,而是指引出未來的重要市場發展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