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點滴心情小故事電子報:做品牌 永不嫌遲!

打造競爭力》做品牌 永不嫌遲!

台灣有個願景,希望在2015年成為全球加值服務中心。

透過運用全球人才、建立全球品牌,形成全球連接,讓台灣科技島轉型成為加值島。

過去,台灣靠代工起家,現在,要靠品牌創造價值,名揚四海。

經濟部日前舉辦「國際品牌策略論壇」,與會業者認為,台灣應該發展自有品牌,培養國際行銷人才,將科技、傳統產業、在地文化推向國際舞台。

「台灣現在發展品牌不算太遲。」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說,台灣的科技產品品質,全球有目共睹,但沒有品牌加值,在國際上就站不住腳。

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也說:「品牌這條路走起來很長,但卻是必走的路。」

台灣現在才起步,建立品牌會不會太晚?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 Interbrand 副董事長布萊克(Tom Blackett)表示,善用資通訊產業的專長,在產品和技術上注入更多行銷創新,是台灣發展品牌的機會。

負責南韓現代集團品牌經營的副總裁金永一認為,做品牌要量力而為,把風險降到最低,他建議台灣可先在同文同種的大陸市場探門路。

還建議台灣發展品牌時,要加入在地元素,不要忽略傳統產業、文化,如此才能建立屬於台灣特有的品牌。

「品牌先生」施振榮認為,知識經濟就是品牌經濟,除了數位科技要品牌化,台灣的傳統產業也應朝向品牌發展。

以農業來說,農產品不一定要在台灣生產,但要強調台灣品牌是私有財,讓農業成為高附加價值的新產業。

呼應施振榮的觀點,曾居住紐西蘭多年的友訊科技總經理廖志誠,以紐西蘭奇異果品牌Zespri為例指出,Ze-spri是由當地2,500個小農場組合而成的品牌,開設網路商店,目前行銷全世界70多個國家,每年生產近8,000萬箱奇異果,占全世界總產量的五分之一,「這就是集結小公司打群架的最佳例子,」他說。

紐西蘭政府協助果農成立「紐西蘭奇異果行銷局」,集結、整合果農資源,形成單一出口的行銷模式,廖志誠建議,政府可以仿效紐西蘭政府設立類似機制,讓台灣的農產品成為世界領導品牌。

台灣發展品牌的機會很多,在施振榮眼裏,品牌台灣可朝向「數位科技產品」、「美食、水果、花卉」、「休閒生活產品」、「文化關懷」等四大策略領域發展。

他說,這些都是我們每天接觸的產業,而且有能力變成第一的產業,若能將現有資源優勢加以轉型、聚焦、整合,就能為台灣經濟加值。

然而,就像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所言,人才是攸關品牌成功的關鍵。施振榮也直言,台灣目前最欠缺的就是國際品牌行銷人才。

因此,台灣必須先提供有利品牌的發展環境,才能以品牌微笑全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
    專案開發ㄚ清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