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達標準須關閉部分產能、巨額賠償
文�畧祠}榕
台大、成大,國內最權威的兩個健康風險研究團隊,正同時在六輕廠區內外進行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區致癌風險調查,最壞結果是:台塑得關閉六輕部分產能,甚至對居民付出巨額賠償……。
六輕廠區有大小六十六座工廠,擠在兩個信義計畫區大的狹小土地;
其中乙烯年產二九五萬噸、芳香烴年產三一○萬噸,均是世界最大單一廠;
區內三八七支煙囪排放、管線洩溢到大氣的微量揮發性化學原料,一年高達二千多噸,其中苯、乙苯、氯乙烯、苯乙烯等均是國際列管的一級致癌物質。
如此大量、高密度的近距離排放,對周邊居民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
工業局在六輕投產的第六年,二○○四年祕密委託成功大學進行六輕周邊居民的健康風險評估,發現廠區周邊有六個國小的致癌風險值皆大於十的負六次方(百萬分之一),依學界定義,代表該地區有不可接受的致癌風險。
這個駭人的結果是以「worst-case」(最壞打算)方法得出,即假設六輕所有煙囪的汙染排放均達到政府核可值的最上限,再依氣象資料、距離以電腦模擬出居民的暴露值,因此極可能與實際狀況有落差;
更何況事關占全國一一%GDP、稅收二%的「台灣第一大金雞母」,茲事體大,因此成大報告被工業局列為「限閱」,僅少數與事的學者、官員知情。
兩年後,雲林縣長蘇治芬巧合地在一位立委處見到該報告,又適逢當時台塑未依環評要求進行六輕周邊鄉鎮健康風險評估被重罰;
蘇治芬遂燃起「台塑不做我來做」的念頭,要環保局編列四五○萬元預算公開招標,其結果就是掀起軒然大波的「詹長權報告」(詳見341期財訊雙週刊)。
廠區與周邊無異味「聞不到異味可說無危害」
平心而論,被媒體大肆渲染的詹長權報告只是第一年的初步研究,受限於時間及資料,學界多認為要說六輕是致癌禍首的證據不夠充分。
曾為衛生署執行美國牛肉風險評估的中國醫藥大學風險分析中心主任謝顯堂便認為,「警訊是存在,但無法證明因果關係。」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抱怨,罹癌率逐年增加是整個台灣西部沿海地區的共同問題,並不是六輕周邊獨有;
而且化學物致癌的潛伏期可高達十五年至二十年,六輕大規模投產也才十年,將六輕列為致癌禍首實在不盡公平;
更何況,「六輕廠區照說是最危險的地方,都沒有一個人得到(癌症),你怎麼講?」
事實上,本刊記者在一月下旬隨一觀摩團參觀平時戒備森嚴的六輕廠區;
走在錯綜複雜的管線之間,最訝異的一點,就是聞不到石化廠必有的刺鼻化學味,只有經過原油儲槽時有些許重油味。
據說,去年十一月訪台的江蘇省省委書記梁保華到六輕參觀時也大為驚訝,認為與中國的石化廠有天壤之別,讓台塑主管得意不已。
而到名列成大報告六所高致癌風險小學之一,距離六輕不到兩公里的豐安國小。
雖然操場對面便是高聳煙囪的場景令人怵目驚心,但該校校長、老師均表示,二、三年前常不定期出現、甚至影響上課的刺鼻異味,過去一年間已未再出現。
「籠統來講,聞不到異味,就可以說是沒有危害,」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系教授李俊璋說,因為六輕製程的四百多種化學物質,共有十四種有致癌風險,其中包括苯、甲醛等多數只要極微量(甚至還不至於危害人體時)揮發在空氣,就會被嗅出。
他認為,六輕異味的改善,的確可以反映出近幾年台塑致力汙染改善的成果,但因為空汙的機制錯綜複雜,「真相」如何,仍得依賴他從○九年五月開始,受台塑委託執行六輕空汙的健康風險評估。
詹長權第二階段評估 完成八百名居民血液抽樣
很少人知道,李俊璋正是當年成大報告的主要作者。
當年成大團隊雖受工業局所託,但台塑卻拒絕配合,因此最後只能依據環保局資料推估排放量,精確度大受影響,讓他深感遺憾。
但這回不同,在環保署的壓力下,台塑史無前例開放六輕廠區讓李俊璋團隊實地測量六輕廠區所有工廠的煙囪、廢氣燃燒塔及設備元件的空汙排放,由於工程浩大,約需三年才能完成。
李俊璋表示,他與台塑合約載明:如果研究結果居民致癌風險值超過十的負六次方,台塑得以最新技術改善;
若情況嚴重,風險值達到十的負五次方,台塑甚至得關閉六輕部分製程。
由於茲事體大,該案最後由台塑環安衛中心最高主管、集團副總裁王瑞華拍板,「他們也想知道自己汙染的狀況到底怎樣。」
同時間,雲林縣環保局委託詹長權的健康風險評估已進入第二階段,詹長權團隊剛在今年二月間,完成八百個當地居民的健康檢查,並抽取血液樣本;
未來將檢驗出居民體內致癌物種類與劑量,據此釐清與六輕對居民健康的影響。
由於結果可能涉及日後向台塑求償的敏感問題,「他(台塑)很擔心這個東西,」雲林縣環保局科長賴東鴻說。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