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會根據您對以下問題的回覆進一步篩選,並安排面試。
1. 針對一個網際網路�畊劓妧藾睆蘢籅熔{有產品,提出缺陷和產品建議。
2. 根據你的興趣,設計一個網際網路�畊劓妧藾睆蘢藾滶鴗漯熒s產品。
建議格式:描述問題�疴搢D、解決方案、提供案例、市場與競爭、獲利模式。」
這是創新工場總裁李開復在兩岸徵才時出的考題。李開復在找的人才,也是Google、IBM、7-ELEVEN、台積電、永豐金、陽明海運等各大企業渴求的人才(考題詳見82 頁)。
海嘯後,許多企業經營者都感受到新世界正在重組,新經濟迫切需要的是可以協助組織創新的人才。
如果仔細研究李開復的兩個命題,主要在測驗應徵者是否具有看見「問題背後的問題」(QBQ,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的能力,不論是提出對現有產品的缺陷和建議,或是設計新產品,都需要先定義真正的問題、需求、市場與競爭分析,發現真命題之後,才能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獲利模式,這就是創新的過程。
職場,也是QBQ 的創新歷程,你是否也懂得用QBQ的方法,盤點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以最近最熱門兩岸職場ECFA 話題為例,許多人擔心兩岸一旦變「平」了,又熱又擠的職場,可能讓自己的飯碗不保。
但是你真的看見問題背後的問題了嗎?
ECFA 後面隱藏的其實不是「失業」兩個字這麼簡化,而是在兩岸新局中,企業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事實上,海嘯後,不只全球,台灣與對岸的產業結構正面臨關鍵的「二次創新期」。
如果你以為台灣科技產業是全球代工龍頭,中國是不可取代的世界工廠,就能免於威脅,那就錯了!
過去,台灣透過OEM、ODM 的製造模式,成功立足全球市場,但是這種只停留在Cost Down(削減成本)的製造業思維,當產業進入微利時代,幾乎無成本可減情況下,「泡沫化已經發生在OEM、ODM身上,」橙果創辦人蔣友柏指出,否則不會發生華碩品牌與代工分家,奇美賣給鴻海,鴻海靠併購求生存。
「台灣要跳脫製造思維,才能遠離價格戰的泥淖,」國內管理學泰斗、元智大學講座教授許士軍說。
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過去依靠低廉勞動成本,創造高經濟成長率的時代顯然也已成過去式,「中國的製造黃金10 年(從1998 年到2008 年)已經結束了,」北大中國企業研究室主任吳曉波形容。
現在,中國面臨成本拉升、反傾銷和能源緊缺的三大壓力,產業必須加速創新升級。
「大陸得從山寨的初級創新,進入自主創新,」政大科管所教授李仁芳說。
雖然兩岸簽訂ECFA 後,根據經濟學者薩繆爾森(Samuelson)的理論,愈自由流通的兩個市場,工資會愈接近,而且高工資國家會面對工資下降的壓力,某種角度來說,對高工資的台灣是相當大的薪資威脅;
但是若深入用QBQ 分析,從企業二次創新需才的角度來看,兩岸的工作機會反而是均等的,甚至以台灣過去20 年在製造業創新上累積的能力,台灣人才在人資眼中,現在還有某種程度的優勢。
所以,面對ECFA 對自己的影響,真正要問的問題是:我是否是創新人才?
我具備足夠的創新能力嗎?
而不是搞錯命題,陷入該不該西進的抉擇。
「重點不是西進,而是你的能力,」藝珂人事顧問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陳玉芬直言。
用腦力賺2.6 倍薪水
或許你也在為你的薪水擔心。
比較兩岸薪資,台灣至少多出大陸2.6 倍。
目前兩岸大學新鮮人平均起薪,大陸約新台幣1 萬元,台灣約新台幣2 萬6 千元。
不僅如此,若是比較兩岸一般人的平均月薪,實質薪資更是大陸的5 倍(見圖1)。
你會想,在這個未來超過13億人口競爭的職場裡,台灣薪水是大陸的2.6 倍以上,你還有競爭力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事實上,腦力一直是台灣的優勢。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作者佛里曼指出,台灣雖然沒有豐富資源,卻擁有最重要的再生能源──人民的腦力,因而能累積全球第四高外匯存底。
因此,台灣可以善用腦力優勢,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服務。
更多文章詳情
留言列表